春季雏鸡缺氧怎么办?怎样预防春季雏鸡缺氧?

相对于冬季的严寒,春季更加适合生命的诞生。春季是一个温暖的季节,这时候大地开始复苏,在养鸡行业中,也十分适合孵化小鸡。但是由于春季气温多变,这时候的雏鸡容易缺氧,特别是3日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因缺氧而死亡。那么,怎样预防春季雏鸡缺氧的问题出现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缺氧的雏鸡开始时表现出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喘气,伸颈甩头,不愿采食,停止饮水,喙发绀发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倒地死亡。为防雏鸡缺氧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适时扩大雏舍面积。春季育雏,应当在鸡舍内建屋中屋。建屋中屋育雏室应当根据雏鸡的日龄,随时适当扩大雏舍面积,以扩大雏育范围和氧含量。

2.选择适合热源。育雏加温时应当采用电源,或采用炕道保温形式供热保温。作为育雏室照明,可以采用电灯,但作为供暖、保暖最好是炕道,避免因电灯保温时光线太强而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生长。炕道保温可使育雏室的地面暖和、干燥,使育雏室湿度变小,垫料及鸡排泄物不易发酵,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和耗氧量。

3.合理解决保温与通风换气的矛盾。若在塑料薄膜搭成的育雏室顶部和四周水珠较多,则可判断室内湿度较大。若人进入育雏室后,嗅不到臭味,不感到郁闷和压抑则空气较为清新,反之为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当湿度过大或空气过于污浊时,养鸡者应当在育雏室的顶部和接近地面部分,拨开通风口,以达到换气目的。鸡只较多,空气污浊,湿度大,气温高的通风口可大些,时间长些,反之则应小些,短些。必须注意的是决不能让雏鸡受凉发病,可采取一天多次换气,而不能一次彻底换气。

4.及时清换垫料及排泄物。在清除垫料和排泄物时,不要揭开全部用以保温的遮盖物,而且还应选择风和日丽,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并要迅速垫回新的垫料。

5.要喷洒增氧药物。过氧乙酸是一种性质不稳定但可以释放出氧气和乙酸的广谱高效化学消毒药物,适时在鸡舍内喷洒过氧乙酸,可以增加氧气,给鸡舍消毒,中和部分有害的碱性气体。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冬季雏鸡缺氧的技术方法。对于养殖户而言,春季气温多变,要预防的不仅仅是鸡病问题,雏鸡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养殖场中,由于场地面积有限,而一般育雏的数量较多,常常面临着占地面积小,空气不流通等问题,这是养鸡户需要关注的,同时也是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预防的。

相关知识

雏鸡经常死亡怎么办?预防雏鸡死亡的措施


在养殖上来说雏崽的养殖是最为、需要细心的而养鸡也不例外。雏鸡不要说破壳了,在母鸡下蛋之后就要区别对待保证其能顺利破壳,破壳之后还要精心照顾,不然很可能就会死亡。特别是雏鸡死经常死亡的话那就是鸡场有所问题了。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大群密集饲养的肉用仔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病、鸡法氏囊炎等急性传染病,因新城疫死亡的可占总数的24.14%。烈性传染病一旦传播开来便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着免疫程序进行主动防疫。如以往某鸡场在2周龄末用新城疫Ⅳ系苗饮水预防新城疫,后来在该场又发生了法氏囊炎,接种该疫苗的时间在4周龄末,可是经过调查,该病于3周龄时已在鸡群中发生,应该将接种疫苗的时间提前到2周龄以内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靠的免疫程序。如在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的流行,应暂不接种疫苗。

2及早进行药物预防

感染鸡白痢病的死亡率可达51.13%,其中87.9%均死于第一周龄内。因此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在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是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毫克/千克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抗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3防止温湿度急剧变化和换气不良

育雏时保温不好,用温偏低,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一般因受凉而造成感冒等症状。还有的室内温度过高,偶而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常常导致肉雏肺炎。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用灯泡(60瓦以上)供温,因温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了生长迟滞、死亡率高的后果。

4防止单一饲料造成营养不全而带来的营养性疾病

不少农家育雏还没摆脱有啥吃啥的旧习俗。由于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份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玉米含钙少,磷也偏低,长期用这种钙磷不足的饲料,肉雏会发生骨骼畸形、关节肿大、生长停滞。蛋白质或氨基酸缺乏时,常常表现为生长缓慢、体质衰弱。维生素D3缺乏,则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并且容易弯曲,腿脚软弱无力或变形。硒与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中缺硒,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少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和化合物(亚硒酸钠)。

营养缺乏症的特点是,先在少数鸡中出现症状,逐渐增多,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提倡喂多种多样的饲料,可达到营养成份的互补,当然最好按饲料标准进行配合。

5严格消毒,防止脐部感染

因脐部感染死亡的雏鸡占总死亡率的23.43%,而且其中70.7%死于第一周龄。死鸡腹部胀大,脐部潮湿肿胀,有难闻的气味,剖检可见未吸收的卵黄及卵黄囊扩大,卵黄呈水样或棕色水样,囊体易破裂。这是由于孵化器、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所致。因此,其有效手段是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器、育雏室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隔开,用高于正常鸡2~3℃的室温进行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素,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防止脱水

大群饲养的肉用仔鸡死于脱水的占9.93%。这可以是运输时间过久;或是因要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饮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的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窝下陷,最后衰竭、瘫软而死。

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以内开始饮水,使它在并不感觉太口渴的时候开始饮水,促进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或脱水瘫毙的现象。

7防止中毒死亡

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剂量一定要准确,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增加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

农户育雏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置在一起。不能在刚施过农药的田里采集青饲料喂鸡。使用咸鱼粉的配合饲料,要根据其含盐量确定食盐补给量。绝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以上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防止聚堆挤压而死

聚堆挤压而死的,在雏鸡阶段时有发生。主要原因一是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二是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又没有及时疏散;三是断料、断水时间过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四是突然发生停电或窜进野兽等,因各种惊吓、骚扰引起的聚堆。

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9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

严重的啄癖多发生在3周龄后,最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和啄羽癖。据报道,啄肛、啄趾可能是饲料中缺乏食盐和其他无机盐,应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钙磷等无机盐;啄羽可能是饲料中缺少含硫氨基酸,可适当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或1%~2%的石膏。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喙。平时要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要过大;配合饲料的营养成份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过长。

10防止鼠害

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窗最好用尼龙网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五大措施防止夏季雏鸡缺氧


:夏季育雏时雏鸡易缺氧,开始表现为精神沉郁、尖叫、张口呼吸,伸颈甩头,不愿采食,停止饮水,咀喙发绀变蓝,严重时全身皮肤发绀,脚变蓝,最后死亡。提防雏鸡缺氧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扩大育雏面积夏季育雏,应当在鸡舍内建设屋中屋。建设屋中屋育雏室可根据雏鸡的日龄调整育雏面积.扩大雏育范围和容氧量。

选择适合热源育雏加温时应尽量避免选择如柴、煤炭、木糠等明火直接燃烧的燃料,应当采用电源.或炕道保温形式供热保温。作为育雏室照明,可以采用电灯,但作为供暖,保暖最好是炕道,避免因电灯保温时光线太强而影响雏鸡的休息和生长。炕道保温可使育雏室的地面暖和、干燥,使育雏室湿度变小,垫料及鸡排泄物不易发酵,从而减少有害气体和耗氧量。保温与通风换气如果塑料薄膜搭成的育雏室顶部和四周水珠较多,则可判断室内湿度较大;反之则说明湿度相应合理。若人进入育雏室后,嗅不到臭味,不感到郁闷和压抑则空气较为清新,氧气量较多,反之为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当湿度过大或空气过于污浊时,养鸡户应当在育雏室的顶部和接近地面部分,拨开缺口,以达到换气目的。鸡较多空气污浊,湿度大,气温高的缺口可大些,时间长些,反之则应小些、短些。必须注意的是决不能让雏鸡受凉发病,宁可一天多次以此方式换气,而不能一次彻底换气。

清换垫料与排泄物在清除垫料和排泄物时。不要揭开全部用以保温的遮拦物.而且还应选择风和日丽.气温较高的时间进行,并要迅速垫回新的垫料。喷洒增氧药物过氧乙酸是一种性质不稳定但可以释放出氧气和乙酸的广谱高效化学消毒药物,适时在鸡舍内洒喷过氧乙酸,可以增加氧气,对鸡舍消毒,中和部分有害的碱性气体。

【小编总结】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了夏季五项措施防雏鸡缺氧,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雏鸡缺水怎么办?防治雏鸡缺水的措施


雏鸡缺水是个很常见但始终在鸡场没有得到养鸡人重视的问题,而水对鸡来说缺水是最为致命的。对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养鸡人必须重视雏鸡缺水这个问题,做好防治雏鸡缺水的措施,以保证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幼雏缺水是比较常见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掌握防止幼雏缺水的主要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养鸡户都在问有没有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方法,其实很多雏鸡的死亡原因只是因为缺水而已。幼雏缺水是指雏鸡出壳后,在第一次得到饮水之前,身体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缺水状态,这是比较常见但并未引起普遍重视的问题,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其原因,包括种蛋保存期失水过多、孵化期间失水过多和出壳后12-24小时未得到饮水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出壳后没有及时得到饮水。

幼雏缺水表现为体重减轻,绒毛与腿爪干枯无光泽,眼凹陷,缺乏活力。一般来说,直接渴死的很少,多数在得到饮水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但有一部分失水严重的,持续衰弱,抗病力差,造成弱雏和死雏增多。

防止幼雏缺水的主要措施是:

1、种蛋产出后,应尽快入孵,一般要求保存期不超过5-6天。存放过久不仅胚盘活力减弱,孵化率降低,失水也比较多,影响雏鸡体质。用照蛋器可照见种蛋的气室;产出的当天有1分硬币大,大约2周达5分硬币大,这是由于蛋内水分蒸发的结果。种蛋保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保持75-80%,或将种蛋保存在塑料袋内,以减少水分蒸发。

2、种蛋上如有粪污,应当在入孵前擦去,但只能擦局部,不能将整个蛋下水洗擦。蛋壳上每平方厘米约有150个气孔,只有大约1%的气孔是穿通的,其余都被壳外膜封住,如将壳外膜擦洗掉,气孔大都开放,则蛋内水分蒸发加快,微生物也易于入侵。

3、孵化器内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0-60%,出雏器内保持60-70%,不宜过于干燥。

4、雏鸡出壳后,绒毛基本变干,即应从出壳到售出这段时间只好仍然放在出雏器内,这样不仅易于感染白痢等多种传染病,而且出雏器内温度较高(37.2-37.3℃),雏鸡体内水分散发过快,常会导致缺水。

5、雏鸡运到饲养场后,总有一部分已出壳24小时以上,处于一定的缺水状态,应尽快给予饮水。如缺水较严重,因为体内电解质失去平衡,饮进清水并不能充分吸收补充到组织细胞中,虽然不断饮水,仍有渴感,于是出现爆饮和水泻,导致衰弱和一些死亡,这种情况称为雏鸡水中毒。对此可于开头两天的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该药由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及葡萄糖配成,可向鸡体补充电解质并使之平衡,使饮水能充分吸收利用,迅速缓解缺水症状,避免爆饮和水泻,正常雏鸡饮服两天亦有益无害。口服补液盐一般包装为每袋250克,配饮水15-20公斤,或按说明使用,用量不要加大。

科学养鸡:雏鸡拉稀怎么办


雏鸡是鸡整个生育期中最脆弱的一个阶段,特别是现在入冬后雏鸡的管理也就越来越重要了。很多养殖户在管理雏鸡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拉稀。拉稀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雏鸡死亡。那么导致雏鸡拉稀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暴饮

有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鸡的存栏数量,除了自己留种之外,还会在外进行购种。购种后在运输过程中没有提供饮水,导致雏鸡缺水脱水。进入鸡舍后会大量饮水,导致身体无法承受,造成拉稀现象,使脱水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为了保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要及时提供饮用水。当雏鸡破壳2-4小时左右便可让雏鸡初饮,最晚也不能超过一天半。初饮的饮用水要注意温度,不能饲喂凉水,防止出现僵鸡。初饮后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红糖等物质补充雏鸡的水分,促进生长。

2、肠胃感染

雏鸡的免疫系统是非常不完善的,如果管理不善的话,雏鸡极易感染沙门氏菌等肠胃细菌。肠胃感染一般发生在破壳3日左右的雏鸡上,感染后一周左右便会死亡。主要的发病症状就表现为拉稀、精神不佳等。因此我们在雏鸡出生后就要做好防疫工作,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食用醋,加强肠胃的免疫能力。病鸡可以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的大蒜,饮水中添加醋鱼庆大霉素等。然后适当饲喂酵母水,恢复雏鸡的肠道菌群,提高消化能力。

3、蛋白质过多

很多养殖户为了促进雏鸡的生长,会在饲料中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但是雏鸡的消化能力是非常弱的。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的话,极有可能会导致雏鸡消化不良,出现拉稀糊肛等现象。观察雏鸡的进食情况与粪便,发现雏鸡食欲下降或者是拉稀有未消化的饲料,则代表雏鸡消化不良了。因此我们在雏鸡破壳前三天的时候要注意蛋白质的寒冷,应饲喂熟玉米粒与酵母水,提高雏鸡的消化能力,防止雏鸡消化不良。

4、饲料不当

饲料是造成雏鸡拉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养鸡户在养殖的时候为了图省方便,会将鸡的饲料全部买回来。但是又不注意饲料的贮藏,高温高湿的时候,有些饲料是非常容易发霉变质的,雏鸡误食后出现肛门红肿,拉稀等现象。所以我们在饲喂饲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好坏,不可饲喂霉变饲料,饲喂适量的葡萄糖水,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做好解毒保肝工作。

雏鸡拉稀是养鸡过程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疾病。而且拉稀造成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发病后检查具体原因再使用对应的防治方法,加强鸡舍的管理,减少拉稀现象。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你知道怎样饲喂雏鸡吗?科学的饲喂养鸡场雏鸡,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健康发育,提高养鸡场雏鸡成活率,还将降低养殖户的育雏风险,因此了解雏鸡饲喂常识知识是雏鸡饲养管理技术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刚出壳的雏鸡,消化机能弱,用鸡蛋奶粉等高蛋白质饲料喂鸡难消化,常会引起异常发酵,吃多了容易出现涨嗉子或拉稀的毛病。更重要的是高蛋白质饲料过多,特别是品种单一,单纯喂会降低雏鸡的生长率和饲料的利用率。鸡长得不好,发育受阻。时间一长,可导致鸡的肝、肾、脾肿大而死。是过多的蛋白质加重了肝脏的分解和肾脏排泄的负担所致。

事实上,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除掉消耗,其剩余的部分,并不能蓄积在鸡体内而供给鸡今后需要时再动用,根本起不到这种作用,而是无效地转变为碳水化合物,燃烧放出热能而消失,而只能是一种浪费。因此,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是有害而无益的。况且蛋白质饲料价格又高,这种高耗低效的喂法,是一种赔本的买卖,得不偿失。应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雏鸡生长发育快,需要喂给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品种、质量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按比例合理搭配,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不能想喂啥就喂啥,更不能随便多喂或少喂,也不能突然改变饲料。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要求和鸡的用途,利用现有饲料资源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同时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保证鸡能正常发育,健康生长。从而才能实现耗料少、产量高、成本低、效益高的目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饲喂常识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熟记这些常识知识,科学进行养鸡场雏鸡的饲喂,从而保障雏鸡的高效饲养,最终育雏成功。

春季育雏鸡需要注意什么?春育雏鸡的六项关键措施


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春季是育雏鸡的好时节,这时候的气温开始回暖,很多鸡场的养殖开始进入育雏鸡的季节。但是,春季同时也是一个疾病多发的季节。这时候的气温虽有回暖,但是仍旧较低,而且春季的气候干燥,细菌繁殖快,如果不多加注意的话,那么很容易会对雏鸡的生命造成威胁,影响雏鸡的育成。那么,春季育雏鸡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春季育雏鸡的注意事项吧。

春季育雏鸡注意事项

1.防寒保温对育雏来说,春季气温依然偏低,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维持在32~33℃。此后温度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

2.保证湿度1~7日龄雏鸡要求舍内相对湿度为60%~70%,7日龄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舍内湿度过大,勤换垫草;湿度过低,可用火炉烧水,以产生蒸汽增湿。

3.合理光照雏鸡在1~2日龄可采取24小时光照,灯光以鸡能看见吃食即可;3~14日龄除夜间喂食外,一般不开灯;15日龄后增加阳光照射,以杀菌防病。

4.密度适宜1~2周龄雏鸡,每平方米饲养30只左右,3周龄起每周每平方米递减5只。到7~8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8~10只。

5.科学饲喂雏鸡出壳24小时后即可开食。开食前先喂给饮水,用2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让雏鸡自由饮用。开始喂料时,可将小米或玉米碎粉加适量蒸至半熟的鸡蛋黄,搓碎后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学习啄食。15日龄内的雏鸡,每天喂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15日龄后逐渐过渡到每天喂4次,不断供给清洁饮水,水中适量加入维生素和抗生素。

6.做好防疫雏鸡3日龄时,饲料中添加0.3%~0.5%磺胺类药物,连喂2天,预防白痢病;7~10日龄,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10~20倍稀释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每只1~2滴,预防鸡新城疫;20日龄后,每200只鸡用10万单位青霉素拌料一次喂完,连喂3天,预防球虫病和鸡出血性败血症;45日龄后,每只鸡再注射一次稀释100倍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0.4毫升。

以上就是关于春季育雏鸡的注意事项,对于养鸡户来说,如果打算在春季育雏鸡的话,那么在气温、湿度、温度、养殖密度、喂饲方法上等需要多加注意,科学喂养,科学管理,预防雏鸡生病的可能。

有效保障春季雏鸡适宜温度的措施是什么?


春季气温多变,十分不利养殖户雏鸡培育,由于雏鸡免疫力低,自我调节温度能力不够,极易受到气温变化影响,因此春季不利于养殖户培育雏鸡,为了保障雏鸡的适宜温度,养殖户要做好一系列保障措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做好春季雏鸡适宜温度保障措施是什么。

一、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

由于刚孵出的幼雏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吐较敏感。而雏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才能使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异时,雏鸡将发生生理功能的变化,在超出一定的极限范围时就会引起鸡体代谢的紊乱、免疫力的抑制,甚至死亡。

一般情况下,1周龄内的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鸡舍的温度应维持在33~35℃,以后视鸡群情况每周下降3~4℃,直至舍温保持21℃左右。

二、最重要的一点要学会看鸡施温

如雏鸡聚集成堆,说明温度偏低,需加温;

雏鸡远离热源时饮水,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应降温;

分布均匀,叫声欢快,说明温度适宜。

此外,在实施疫苗接种及疫苗反应期内或遇到严重应激因素时,可暂时提高舍温1~2℃。

雏鸡适宜温度的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雏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障雏鸡成功率,更将有利于养殖户获得好经济收入,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障雏鸡春季适宜温度有效措施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加强雏鸡管理?怎样避免雏鸡死亡?


在养殖肉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雏鸡死亡的现象。由于雏鸡的生理系统发育比较不完善,调节机能不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因此在养殖肉用雏鸡的过程中,常常有死亡的现象。那么,要怎么养殖肉用雏鸡呢?怎样防止雏鸡死亡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源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此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ppm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治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3、防止温湿度急骤变化和通气不良。若育雏时保温不好,用温偏低,则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这些常常是导致幼雏肺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用高功率灯炮供温,因湿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生长迟滞、死亡的后果。以上几个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但切忌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给全价平衡饲料,预防营养性疾病。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玉米中含钙少,磷也不足,长期使用这种饲料幼雏会发生骨骼畸形、体质减弱;维生素D缺乏,则容易引起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且易弯曲,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我国许多地方土壤缺硒,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营养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如条件限制,则应多种饲料混合饲喂,使营养得到互补。

5、严格消毒,预防脐部感染。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引起脐炎,因此,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摄氏度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防止脱水。大批饲养的雏鸡,由于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瘫痪而倒毙。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成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毙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7、防止中毒死亡。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以上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防止聚堆挤压而死。聚堆挤压而死,在雏鸡阶段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断水、断料时间太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突然停电或窜入鼠害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聚堆。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9、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啄。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太长。

10、防止兽害。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窗最好能用尼龙绳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综上所述,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各个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能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雏鸡死亡的建议。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做好雏鸡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雏鸡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其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想减少雏鸡的生病和死亡,则养鸡户在养殖管理上就需要多费心思,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记得时刻检查雏鸡生活情况,细心照料,避免雏鸡意外死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22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