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缺乏维生素A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

我们在养猪过程中,除了要提供干净充足的饲料之外,也要合理搭配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少养殖场的仔猪和育肥猪都曾出现维生素A缺乏症,此病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会导致猪只生长缓慢、繁殖机能障碍等,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那么猪缺乏维生素A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发病特点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猪舍阳光不足,空气不流通,猪只缺乏运动及患胃肠病等可促使发病。

二、临床症状

仔猪呈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颈向一侧歪斜,步样瞒珊,共济失调,不久即倒地并发出尖叫声。目光凝视,瞬膜外露,继发抽搐,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状。有的表现皮脂溢出,周身表皮分泌褐色渗出物,可见夜自症。视神经萎缩及继发性肺炎。育成猪后躯麻痹,步态瞒珊。后躯摇晃,后期不能站立,针刺反应减退或丧失。母猪发情异常、流产、死产、胎儿畸形,如无眼、独眼、小眼、愕裂等。公猪皋丸退化缩小,精液质量差。

三、诊断

根据饲养管理状况、病史、临诊症状、维生素A治疗效果,可做出初诊,确诊须进行血液、肝脏、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等。

四、治疗

1.内服鱼肝油,仔猪5-10毫升,育成猪20-50毫升,每天1次,连用数天。

2.尚未吃食的猪,可灌服鱼肝油2-5毫升,每天2次,其拌人料中,任其自食。肌内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2-5毫升,隔天1次。

五、预防

主要是保持饲料中有足够的维生素A原或维生素A,日粮中应有足量的青绿饲料、优质干草、胡萝卜、块根类等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妊娠母猪需在分娩前40-50天注射维生素A或内服鱼肝油、维生素A浓油剂,可有效地预防初生仔猪的维生素A缺乏。

以上就是猪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搭配饲料,同时加强猪舍通风,适当的要猪只运动,增强光照。饲养人员也要多注意观察猪只状态,一旦有病情出现要及时治疗。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精选阅读

猪痢疾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


相信很多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猪痢疾,特别是在育肥猪身上,如果出现此病对育肥速度和性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猪痢疾又叫血痢、黑痢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是由猪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猪特有的肠道传染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很高。那么猪痢疾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防治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育肥猪发生痢疾有什么症状?

临床症状本病的主要症状是轻重不同程度的腹泻。急性病例,个别的无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表现食欲减少或不食,剧烈下痢,粪便开始常呈黄灰色软便,随即变为水泻,内有粘液和带有血液或血块,随病情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碎片,其味腥臭。此时病猪精神沉郁,肛门松弛,排便失禁,腹围紧缩,弓腰腹痛,眼球下陷,呈高度脱水状态,全身战栗,往往在抽搐状态下死亡。

急性病例多见于流行的初、中期。初期排出黄色至灰色的软便,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到40.0℃-40.5℃,当持续下痢时,可见粪便中混有粘液、血液及纤维素碎片,使粪便呈油胎样或胶冻状,呈棕色、红色或黑色。病猪弓背吊腹、脱水、消瘦、虚弱而死亡。幸存者转为慢性。病猪表现时轻时重的粘液性出血性下痢,粪便呈黑色(黑痢),食欲正常或减少,进行性消瘦,贫血,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呈恶病质状态。部分康复猪经一定时间还可复发。

育肥猪发生痢疾防治措施是什么?

预防目前本病尚无菌苗。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虽可控制本病发生,减少死亡,起到短期的预防作用,但不能彻底消灭。彻底消灭本病主要是采取综合防疫措施。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必须引进种猪时,要严格隔离检疫一个月;在无本病的地区或猪场引进。一旦发生本病,全群淘汰,对猪场彻底清扫和消毒,并空圈2个月-3个月,经严格检疫后,确认无此病方能再养猪。

猪群一旦感染此病,必须早诊断,早用药物治疗和预防,对用具、猪舍、环境要彻底消毒,处理好污染的垫草及粪便;发病时正值9月初,连续降雨,舍内潮湿,气温下降,舍内通风不良,又赶上迁舍,诸多应激因素,促使猪群发病;该病虽然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易感,但此次发病只限于2月龄-4月龄的猪,其他猪场未见有感染。

以上就是猪痢疾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法,此病应该注重防重于治的原则。要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猪,一旦发生本病,全群淘汰,并对猪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如今天气越来越炎热,养殖户一定要做好猪舍内的清扫和通风工作。

维生素A缺乏症-仔猪舞蹈病


成年猪后躯麻痹,步伐不稳,后期不能站立,针刺反应减退或丧失,神经机能紊乱,听觉迟钝,视力减弱,干眼,甚至角膜软化,有的穿孔,有的毛囊角化,被毛脱落。妊娠母猪常出现流产和死胎,或产出弱胎,畸形胎,如瞎眼、独眼、小眼、一眼大一眼小、兔唇、副耳、隐 等。公猪则表现 丸退化缩小,精液品质差。


预防主要依靠改善饲养管理,喂给富含维生素 的饲料,如胡萝卜、黄玉米、青干草等。生长猪日粮按每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A2:5百万单位。治疗应用维生素A制剂,精制鱼肝油5~10毫升,分点皮下注射,或维生素 射液2.5万~5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日一次,连用5~10天;或维生素A、维生素D注射液,母猪2~5毫升,仔猪0.5~1毫升,肌内注射。亦可用普通鱼肝油,母猪10~20毫升一次内服,仔猪2~3毫升滴入口腔内,每日一次,连用数日,还可在饲料中添加苍术末5~20克,连用10天。并发肺炎或胃肠炎时,可用抗生素、磺胺类药和健胃止泻剂治疗(陈松林,如皋市畜牧兽医站)。

猪水疱病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预防呢?


猪水疱病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猪水疱病能发于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佳所引起的,对猪只的生长发育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猪水疱病都有哪些症状?又该如预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临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主要症状是在蹄冠、蹄叉、蹄踵或副蹄出现水疱和溃烂,病猪跛行,喜卧;重者继发感染,蹄壳脱落;部分病猪(5%―10%)在鼻端、口腔粘膜出现水疱和溃烂;部分哺乳母猪(约8%)乳房上也出现水疱,多因疼痛不愿哺乳,致使仔猪无奶而死。

预防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本病传入。因此,在引进猪和猪产品时,必须严格检疫。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猪舍、环境、运输工具用有效消毒药(如5%氨水、10%漂白粉、3%福尔马林和3%的热氢氧化钠等溶液)进行定期消毒。在本病常发地区进行免疫预防,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有良好效果,免疫期达1个月以上。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鼠化弱毒疫苗和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前者可以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共用,不影响各自的效果,免疫期可达6个月;后者对猪可能产生轻微的反应,但不引起同居感染,是目前安全性较好的弱毒苗。除此之个还有灭活疫苗,主要是细胞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可靠,注射后7~10天产生免疫力,保护率在80%以上,注射后4个月仍有坚强的免疫力。

以上就是猪水疱病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此病的危害严重,养殖户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相关的检查检疫工作,及时为猪只接种疫苗,发生本病时,要及时向上级动物防疫部门报告。想了解更多猪病防治技术,请关注。

猪钙、磷缺乏症的原因、症状与防治


猪钙磷缺乏症是由饲料中钙和磷缺乏或者二者比例失调引起,幼龄猪表现为佝偻病,成年猪则形成骨软病。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钙、磷缺乏症的原因、症状与防治。

一、钙、磷缺乏症的原因
适量的钙、磷是猪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保障,猪发生钙、磷缺乏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饲料中钙、磷不足或二者比例不当,如果饲料中维生素D缺乏也会影响猪体对钙、磷的吸收。猪只长期处于光照条件不良的环境中会影响猪自身维生素D的形成,间接影响钙、磷吸收。此外,消化道疾病、体内外寄生虫病、先天性的发育不良等因素及肝脏和肾脏的疾病也可影响猪体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饲料中蛋白质不足也会影响钙、磷吸收,磷在饲料中的存在形式对吸收也有影响,猪是单胃动物,对植物中的磷元素利用率较低,为30%左右,对无机磷吸收率高,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促进猪对饲料中磷的吸收。本病发生在仔猪时期称为佝偻病,发生在成年猪时期称为骨质疏松症。
二、钙、磷缺乏的症状
1.仔猪患佝偻病
佝偻病的发生是处于生长阶段的仔猪,由于饲料中钙、磷、维生素D缺乏,或者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代谢性疾病。猪舍封闭,仔猪缺乏阳光照射,从而不能合成维生素D,日粮组成中蛋白质或脂肪性饲料过多也会影响猪体对钙、磷的吸收。现代猪品种经过改良选育,生长速度较快,一般5月龄左右体重即可达到100公斤,较快的生长速度使得营养供给与生长需要产生矛盾,导致钙、磷不足,出现佝偻病。佝偻病特征是生长骨的钙化作用不足,临床上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不愿站立和运动,生长缓慢,异嗜癖。关节部位肿胀,触诊时疼痛敏感,躲避触摸,走路出现跛行。严重的骨骼弯曲变形,可见凹背、“X”形腿、“O”形腿,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处肿大,压之有痛感。
2.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也叫软骨症,多见于初产青年母猪。一般由于日粮中缺乏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吸收不良引起。由于青年母猪的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到真正的体成熟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给青年母猪配种,母猪会因胎儿发育和产仔泌乳需要大量的钙,如果体内的钙不能满足生长和生产的营养需要,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从而造成母猪骨质疏松。患病猪的骨骼比正常骨骼细,结构异常,尤其是骨密质和长骨柄部分,很容易发生骨折。患病猪破行,走路不稳,喜欢卧下,不愿站立。
三、防治措施
做好预防工作主要是在选种时挑选膘情和体重合适的母猪,注意监测日粮的营养浓度以及饲喂次数和方法。妊娠期母猪应适当运动,有条件的猪场要在室外设置运动场。饲喂营养全价的饲料,保证猪日粮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足够且配比合理,一般猪日粮中钙、磷比例为(1~2)∶1。对于初产的青年母猪更要注意营养的供给,尤其是妊娠后期的母猪更应供给钙、磷和维生素D含量足够的饲料,特别是长期舍饲和生活在密闭性较强的猪舍的猪,不易受到阳光照射,体内维生素D形成受阻,这些情况都需要不断改善,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治疗主要采取补充钙、磷制剂,同时加强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饲料中增加青绿饲料、骨粉、蛋壳粉、蚌壳粉、磷酸氢钙等,多让猪接受日光照射。发病猪使用维丁胶钙注射液,隔日肌肉注射1次,维生素A、维生素D注射液2~3毫升肌肉注射,隔日1次。选用乳酸钙或碳酸钙10~15克,拌料内服,每日1次,连用1周。成年猪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日。

病因
日粮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是该病的重要特征之一。若单一饲喂缺乏钙磷的饲料及长期饲喂高磷低钙饲料或高钙低磷饲料都可引起发病。饲料或动物体内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导致本病发生。胃肠道疾病、寄生虫病、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因素及肝肾疾病也可影响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
症状
先天性佝偻病常表现为生后仔猪颜面骨肿大,硬性腭突出,四肢肿大,而不能屈曲,患猪衰弱无力。后天性佝偻病发病缓慢,早期呈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不振,不愿站立和运动,出现异嗜癖;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部位肿胀肥厚,触诊疼痛敏感,跛行,骨骼变形;仔猪常以腕关节站立或以腕关节爬行,后肢则以跗关节着地;疾病后期,骨骼变形加重,出现凹背、“X”形腿、颜面骨膨隆,采食咀嚼困难,肋骨与肋软骨结合处肿大,压之有痛感。成年猪的骨软症多见于母猪,病初表现为以异嗜为主的消化机能紊乱。随后出现运动障碍,腰腿僵硬、拱背站立、运步强拘、跛行,经常卧地不动或葡匐姿式。后期则出现系关节、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变粗,尾椎骨移位变软,肋骨与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头部肿大,骨端变粗,易发生骨折和肌腱附着部撕脱。
诊断
佝偻病发病于幼龄猪,骨软病发生于成年猪;饲料钙磷比例失调或不足、维生素D缺乏、胃肠道疾病以及缺少光照和户外活动等可引发本病。必要时结合血清学检查、X光检查以及饲料分析以帮助确诊。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仔猪支原体性关节炎相区别;骨软症应注意与慢性氟中毒、生产瘫痪、冠尾线虫病、外伤性截瘫相区别。
治疗
治疗采取改善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补充钙磷和维生素D源充足的饲料,如青绿饲料、骨粉、蛋壳粉、蚌壳粉等,合理调整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及比例,同时适当运动和照射日光。对于发病仔猪,可用维丁胶性钙注射液,按0.2%毫克/公斤体重,隔日1次肌肉注射;维生素A、维生素D注射液2-3毫升肌肉注射,隔日1次。成年猪可以10%葡萄糖酸钙50-10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日,也有人建议配合应用亚硒酸钠以提高疗效。此外20%磷酸二氢钠注射液30-50毫升耳静脉注射1次,或喂服麸皮(1.5-2公斤麸皮加50-70克酵母粉煮后过液,每日分次喂给)。也可用磷酸钙2-5克,每日2次拌料喂给。
防治措施
应经常检查饲料,保证日粮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含量,合理调配日粮中钙、磷比例。平时多喂豆科青绿饲料,对于妊娠后期的母猪更应注意钙、磷和维生素D的补给,特别是长期舍饲的猪,不易受到阳光照射,维生素D来源缺乏,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更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693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