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技术要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育雏成功的首要的一步就是做好种蛋孵化工作,鸡种蛋孵化的成功是养殖户培育优质雏鸡品质及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因此养殖户要掌握好鸡种蛋伏虎技术,而鸡种蛋孵化技术的要点就是要重视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一、雏鸡出壳前注意事项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二、雏鸡出壳后注意事项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以上就是小编为为大家整理的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雏鸡出壳前后的注意事项不仅是孵化技术要点,也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措施,养殖户一定要予以重视。

延伸阅读

育雏鸡时需要注意什么?育雏鸡的注意事项


对于养鸡户来说,在养殖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会经历养殖雏鸡的情况。雏鸡是一种抵抗力比较弱的小鸡仔,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由于雏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常常会因环境变化而引发各种疾病。那么,育雏鸡时需要注意什么?雏鸡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育雏鸡时注意事项

一、防感冒气温突然降低或舍温不稳,寒风侵入,雏鸡最易感冒。病雏鸡羽毛蓬乱,畏寒,流泪和鼻液,呼吸困难,打喷嚏。防治:保持舍温稳定,避免贼风侵入;改善鸡群的饲养管理,用0.3%的金霉素拌料,连喂3天。

二、防炎症主要是防脐炎和卵黄囊炎。病雏鸡精神委顿,畏寒,腹部胀大,皮下胶样浸润。脐部发炎,呈紫红色;卵黄囊发炎、肿大,继发腹膜炎,卵黄囊和腹壁粘连,死亡率在50%~10%。平时应严格消毒,保持育雏室清洁卫生。治疗时要挑出病雏鸡单独饲养,并给其肌肉注射青、链霉素,每只用1万国际单位。其他鸡用0.3%的过氧乙酸溶液带鸡消毒,并在饮水中加禽用电解多维进行预防。中药用生姜(每只鸡用0.4克)与白酒(每只鸡用0.2毫克)混合后拌料,连用3天。

三、防白痢鸡白痢是雏鸡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经种蛋垂直传播。温度多变、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以及饲料营养缺乏等均易诱发此病。病鸡畏寒、群聚、昏睡、呼吸困难,肛周有白色糊样粪便,肛门频频伸缩。预防:尽量避免从白痢病严重的种鸡场引入种蛋,加强种蛋及孵化设备的消毒。治疗:降低鸡群密度,改善卫生条件,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带鸡消毒,用大蒜(每只鸡用0.3克)、马齿苋(每只鸡用2.5克)捣汁,混在饲料中,连喂2天。

四、防慢性呼吸道病4~8周龄鸡最易感染慢性呼吸道病。病鸡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流黏性至黄色脓样鼻汁,眼睑肿胀,眼角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呼吸困难,可听见气管呼噜声,渐渐消瘦,死亡率在30%左右。预防:尽量避免从感染本病的种鸡场引进雏鸡,加强饲养管理,用链霉素滴鼻,每只2000国际单位,或用0.2%的土霉素拌料,连喂5天。治疗:用0.05%的禽喘灵拌料,连喂5天,或用0.3%金荞麦制剂拌料,连喂7天。

五、防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初春繁育的雏鸡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病鸡精神萎靡,怕冷,流泪和鼻液,喘气,咳嗽,死亡率在30%左右。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7日龄雏鸡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弱毒疫苗饮水免疫;60日龄用H52弱毒疫苗加强免疫。治疗:应用倍量H120弱毒疫苗饮水,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也可用中药伸筋草(每只用0.5克)煎水饮用3~5天。

六、防脱水雏鸡因开水或开食时间过迟、体内水分得不到及时补给,轻则造成雏鸡精神不振,体重减轻;重则瘫软、衰竭而死,死亡率在10%左右。治疗:立即降低饲养密度,给病鸡滴服5%的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连服3天。

以上就是在育雏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养鸡户来说,养殖雏鸡是一门技术,在育雏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雏鸡的身体状况比较差,因此一旦患病,就极有可能会因此失去生命。作为养殖户,如果遇到雏鸡养殖的情况的话,那么一定要有更多的细心和耐心来进行相应的管理,加强管理,避免雏鸡患病,同时加强雏鸡的抵抗力,保证营养需求,让其健康成长。

雏鸡断喙时应该注意什么?雏鸡断喙注意事项


在育雏鸡的过程中,由于雏鸡生长速度较快,其鸡喙的硬度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饲料的浪费以及雏鸡互啄现象的发生,养殖户们需要对其进行断喙。目前在养鸡场中多采用的是电动断喙器来进行断喙。在为雏鸡进行断喙时,为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需要注意以下操作事项。

一、断喙前准备

1、时间恰当

雏鸡切喙可在1-12周龄进行,但最晚不能超过14周龄。对蛋用型鸡来说,最佳切喙时间是6-10日龄。炎热的夏季,应尽量选择在凉爽的时间切缘。

2、用具合适

用于切喙的工具,主要有感应式电烙铁、剪子与烙铁,最合适的工具首选电热切喙器,方便、实用,但要注意调节好孔径,6-10日龄使用4.4毫米孔径,10日龄以上,使用4.8毫米孔径。

3、减少应激

为减少应激,加快血液凝固,切喙前3-5天,应在饮水中添加0.1%维生素C及适量抗生素,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毫克维生素K。同时,切喙应与接种疫苗、转群等工作错开,避免给雏鸡造成大的刺激。

4、器械消毒。 切喙器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消毒,防止切喙时造成交叉感染。

二、断喙时注意事项

1、适当训练

参加切喙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对于切喙的操作程序,要进行适当的训练、安排和调节,让抓鸡、送鸡、切喙形成流畅的程序。

2、动作轻柔

捉拿雏鸡时,不能粗暴操作,防止造成损伤。切喙时,左手抓住雏鸡的腿部,右手将雏鸡握在手心中,大拇指顶住鸡头后部,食指置于雏鸡的喉部,轻压雏鸡喉部使其缩回舌头,将关闭的喙部插入切喙器孔,当雏鸡喙部碰到触发器后,热刀片就会自动落下将喙切断。

3、操作准确

切喙时,要求上喙切除1/2,下喙切除1/3。但一般情况下,对6-10日龄的雏鸡,多采用直切法,较大日龄的雏鸡,则采用上喙斜切、下喙直切法,直切斜切都可通过控制雏鸡头部位置达到目的。切喙后,喙的断面应与刀片接触2秒钟,以达到灼烧止血的目的。

4、避免伤害

孵化山鸡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山鸡孵化的注意事项


要孵化山鸡那就得从最开始的选蛋开始说起,这是根本。之后一切的操作都在根本上进行加减乘除,根没做好剩下做的再好也是徒劳。之后种蛋还要经历消毒、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翻蛋、晒蛋等程序,那么孵化山鸡对环境有什么要求?山鸡孵化的注意事项。

选蛋

用蛋孵前要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的种蛋,要求蛋型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

消毒

入孵前要把孵具和种蛋消毒,用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5克、福尔马林30毫升,在25℃~30℃的温度下熏蒸20分钟,便可杀死种蛋上的病毒。

温度

孵化温度要根据胚胎发育情况采取前期高、中间平、后期略低、出雏期稍高的施温方法。温度分别为:入孵前种蛋预热6~8小时,蛋温36℃~38℃;孵化1~7天38.8℃~39.2℃;孵化8~14天38.5℃~38.8℃;孵化15~20天38℃~38.5℃;孵化21~24天(出壳)38.5℃~39℃。

湿度

孵化前期相对湿度为60%~65%,中期为55%~60%,后期为60%~68%,出雏期应为70%~75%。

翻蛋

为使种蛋受热均匀,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第二天起,2~4小时翻蛋1次,翻蛋的角度180度,孵化20天后停止翻蛋。

晾蛋

一般从孵化16天开始每天晾1次。21~24天,每天晾两次,晾蛋的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当蛋温降至35℃时继续孵化。

喷水

在孵化21~24天时需每天喷水1次,水温35℃左右,待干后继续孵化,在反复晾蛋、喷水的作用下,蛋壳由坚硬变松脆,有利于雏鸡破壳。

照蛋

第一次照蛋在入孵后6~8天,主要检查种蛋受精率情况,正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并带有血丝,无精蛋却无任何变化,发现后要及时取出无精蛋。照蛋的次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主要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并查出死胎蛋。

雏鸡脱温转群有什么要注意的?雏鸡脱温注意事项


给雏鸡脱温转群,是雏鸡结束了一个生长阶段迈向另一个生长的阶段的重要的标志。这时候的雏鸡会从一种生长环境被转移到另一个生长环境。这需要雏鸡一点点的去适应新的生长环境。那么雏鸡脱温转群有什么要注意的?雏鸡脱温注意事项。

雏鸡脱温转群是从一个生长阶段转向另一个生长阶段,从一种生长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生长环境,需要鸡群逐步适应。

转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脱温要逐步进行。将舍内温度逐步降至与舍外温度基本相同,然后不关闭窗门,让舍内环境逐步接近舍外气候条件。

2.避免在气候条件恶劣或鸡群状况突然有较大变化时转群。

3.应选择鸡群健康正常、无疫病发生时进行转群。

4.转群后的3天内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预防量的抗菌药物。

5.不能突然改变饲料,从小鸡料到中鸡料,要采用逐步过渡的办法,让鸡群有1周左右的适应时间。

6.转群时间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冬季在中午天气暖和时,夏季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

7.转群后要加强饲养管理,因为转群时鸡发生各种应激反应,会使鸡群的抵抗力下降。

种蛋孵化前保存的注意事项


鸡生蛋,蛋孵化成鸡。孵化是鸡繁衍的必经之道,种蛋也就承载着光荣的使命,所以种蛋在孵化前要特别注意保护,以下几点是万不能忽视的:

一、湿度要适宜

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不断通过气孔蒸发丢失。为减少蛋内水分的损失,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种蛋贮藏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湿度过高易使霉菌繁殖,不利种蛋贮藏。

二、温度要适宜

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鸡胚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

三、定期翻蛋

种蛋保存期间,如摆的位置不当,或放置不动,时间过久则易发生蛋黄、胚盘与蛋壳粘连,以致引起胚胎早期死亡。为防止这种情况,宜将种蛋钝端朝上放置,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保存时间稍长,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持正常的孵化率。

四、环境

储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蛋盘要有缝隙,不要把种蛋装在不透气的箱子内。贮蛋室内空气一定要保持清新。

五、不洗刷种蛋

种蛋产出后,蛋壳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覆盖着蛋壳的气孔,即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又可防止细菌等微生物从蛋壳气孔侵入蛋内而变为坏蛋。为使种蛋清洁,用水进行洗刷,反而会导致破坏蛋壳上的胶质膜,降低种蛋品质。

雏鸡出壳之后为什么不能早接疫苗


现在鸡瘟和各种传染鸡病是越来越严重了养鸡人对给鸡打疫苗做防疫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有时候操之过急,反而是拔苗助长,雏鸡出壳之后不要过早的去接疫苗。这其实很不科学,这也是很多疫苗防疫效果不好的原因,至于原因小编和大家慢慢解释。

初春至阳春,是蛋鸡或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

。因为产卵母鸡血清中的免疫抗体,在卵形成的过程中,就传递到成熟卵的卵黄中,在孵化的胚胎时期就开始从卵黄中吸取抗体,直到出壳后仍然继续吸取,这叫作母源抗体。这种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至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鸡新城疫苗,就要与母源抗体发生中和作用,达不到免疫的效果。因此,雏鸡出壳后初次接种(滴鼻)鸡新城疫Ⅱ系或者Ⅲ系、Ⅳ系弱毒疫苗的时间为7至10日龄之间,8至9日龄接种(滴鼻)其效果最好。但到雏鸡30日龄时,必须再用新城疫Ⅱ系或Ⅲ系、Ⅳ系弱毒苗进行第二次接种(滴鼻)免疫。雏鸡60日龄(2月龄)时,可用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苗进行第三次接种免疫。这样,即可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

科学养鸡:雏鸡冬季注意事项


雏鸡在冬季这种寒冷的情况下生存力很弱,所以防护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冬季对于雏鸡最重要的就是温度的控制和对通风的把握,那么这些方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养殖致富网就给大家带来这些方面的注意事项,大家可以了解下。

1、检查鸡舍

冬季为了保持鸡舍的室内温度,建议除了通风口和入口,其它地方全部进行封闭式管理。首先供暖设备要检查好,确保供应的暖气不会直接去向某一方向的雏鸡。其次仔细检查是否有漏风的地方,漏风的地方对鸡舍影响大不大。其次检查白天的光线是否能照亮大部分的鸡舍,灯泡是否能让雏鸡都能合理的采光。最好要仔细检查供暖设备拍出的废气是否会从通风口回到鸡舍内部。

2、控温

检查完毕后就要开始封闭式控温了,在雏鸡的羽毛没长齐以前,室温要控制在3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可以慢慢的下降,初期每隔一周下降1-2℃,后期则要保持温度恒温,温度控制在20℃以上。温度的调节要根据雏鸡的状况进行调整,要是大多数雏鸡经常蜷缩在一起就说明温度低了,要适当的升高。当出现出现经常站立,四处走动,且休息时间极其短暂时就是温度高了。

3、防潮通风

虽然冬季是个干燥的季节,但是由于是封闭式的控温管理养殖,雏鸡舍内的水分蒸发会相对较快,湿气也会相对的较多。随意防潮这一块要时刻注意,不然容易引发一些病害。雏鸡的通风方式和成年鸡种的不同,雏鸡讲究的是短暂通风,最好是想让舍内温度上升一点,在用通风的方式使温度降下来,这样雏鸡就不会收到冷空气的侵袭,也不会使鸡舍温度波动过大。

4、消毒防病

雏鸡的在入冬前的消毒一定要做好,最好在封闭式管理前能来一次完整的鸡舍消毒在开始,这样会有效的杀死许多病菌。冬季也要不定时的消毒,这时候的消毒多集中于饲料槽后水槽的消毒。卫生方面除了将鸡粪及时清理外,还需要定期的更换雏鸡的垫底料,尤其是雏鸡身上沾染有鸡粪更要及时清理掉。其次在饲料中间需要添加一些预防病害的药物,用于提高雏鸡的抵抗力。

冬季饲养雏鸡时很累的,因为雏鸡这个时间段本来就是极其脆弱的,加上这个环境的因素,两者结合就更要注意。在大家多方面的精心护理下,开春后这些雏鸡肯定会给大家带来大丰收的。

春季孵化鸡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春季鸡苗孵化注意事项


春季是鸡苗销售的旺季,这时候孵化鸡苗是利润高点而且销量非常高。但做好春季鸡苗孵化工作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更鸡苗的的胚胎的发育,严把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关,那么春季孵化鸡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一、温度

孵房、孵化室温保持在25℃左右;蛋面温度在孵化前期保持在39℃左右;孵化后期应保持在37.538℃;出雏机温度一般控制在3637℃之间为宜。

二、湿度

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为60%65%;孵化机的相对湿度为55%60%;出雏机相对湿度为65%70%。

三、通风

在保持正常的温度、湿度的同时,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使室内或孵机内的空气经常保持新鲜。

四、翻蛋

为使种蛋各部分均匀受热,保持胚胎的正常发育,应按时翻蛋。火坑孵化,可每4小时翻蛋一次;机器孵化,每隔2小时翻一次,翻蛋的角度以90度为宜。

五、凉蛋

下孵1213天后,每天应定时凉蛋2次,以使蛋内的胎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防止自然死亡。凉蛋的温度应掌握在36℃左右,即与人的皮肤接时,有温热不凉的感觉即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800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