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消毒工作中的十大误区是什么?

肉鸡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实现肉鸡健康养殖的有力保障,是实现肉鸡养殖效益的必要准备,但是肉鸡养殖户经常在进行肉鸡消毒工作时会存在许多误区,导致肉鸡消毒工作效果不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肉鸡消毒工作的十大误区,大家以后不要再被这些误区所干扰了。

肉鸡消毒工作的十大误区:

1、为了节省资金,购买了劣质或假冒的消毒药,使用后起不到效果,有的甚至无效。

2、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购买了合格的消毒药后,一定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不同方式和不同浓度配制消毒液,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小消毒药的用量。

3、喷雾消毒不按使用量进行,造成喷雾不均匀。消毒药用量少或不均匀都可造成消毒效果差。

4、选择消毒器械图便宜。没有按动物存栏量大小和禽舍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器械。

5、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混合使用造成配伍禁忌,使消毒药失效而失去作用。

6、消毒药物交替使用,这是我们以前倡导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误区:一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关于病原(细菌、病毒)对较长期使用消毒药产生了耐药性的报道。二是消毒药和抗生素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三是如果交替使用消毒药不合理,可能造成两种消毒药的混合使用的副作用,反而使消毒失去作用。

7、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不理想,甚至会对人产生副作用。因为紫外线照射超过15分钟以上,才有切实的效果。而长时间会对人的皮肤和结膜产生伤害。

8、场区或道路上铺撒生石灰或漂白粉。实际是做表面文章,达不到消毒效果。因为这两种消毒药品只有配成一定浓度的液体才有杀菌效果。

9、设了消毒池,但池中放置砖石、人员车辆进出时没有了消毒的过程。另外,要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消毒药性质,人员车辆通过的频率等因素定期更换消毒液。

10、在消毒池中加入锯末、草帘、麻袋认为消毒起了作用且使用方便,其实这种消毒池基本无效。因为所有的消毒药都会受到有机物质的影响,消毒药与这些有机物质反应而失去了消毒效力。

文中介绍的内容就是肉鸡消毒工作中的十大误区,避开这些误区是成功进行肉鸡养殖的关键。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肉鸡消毒工作十个误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养鸡中会存在哪些误区?盘点养鸡存在的十大误区!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市场上对于鸡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养殖场,特别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分布着各种规模不一的养鸡场。不少养殖户看到养鸡市场行情大好,纷纷投入到养鸡的行业中来。但是养鸡虽好,没有经验和过硬的技术,就时常会陷入养殖误区。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十大养殖误区。

养鸡存在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滥用饲料添加剂。不少养鸡户将饲料添加剂视为提高生产性能的万能药,不根据饲料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多少而滥用,这样既加大了鸡饲料成本,又破坏了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

误区二:过早催产。蛋鸡不到开产日龄就人为地进行催产,由于鸡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极易形成早衰,导致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期持续时间短,有的甚至没有产蛋高峰期,从而影响蛋重和产蛋率。

误区三:盲目引种。不少养鸡户存有品种越新越好的思想,盲目追求新品种和多个品种,而不考虑引进品种对当地自然条件的适应情况和饲养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还有部分养鸡户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了雏鸡的质量,有的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

误区四:长期用药。在养鸡日常生产饲料管理上,为预防鸡病而长时间饲喂各种药物,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和药物对鸡肾脏的损害,而且还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严重影响到后来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误区五:盲目用药。有不少养鸡户一旦遇到鸡病,不是请兽医诊治,而是自行盲目用药,不仅贻误了病情,还造成浪费。

误区六:过勤添料。不按鸡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标准,而在饲料中盲目添加营养物质,导致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衡,从而影响了鸡的生长发育。

误区七:突然换料。由于鸡的生长阶段、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而需要更换饲料时,要有一个适宜的适应过渡期。如果突然更换饲料,容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有时甚至会造成死亡。

误区八:病鸡与健康鸡混养。鸡群中一旦出现病鸡,不能及时将病鸡剔除隔离,而是与健康鸡在同一圈舍内混养,很容易造成疫情传播、蔓延。

误区九:重疫苗预防,轻卫生消毒。养鸡户一般都能对鸡的疫病进行预防,但对鸡舍卫生不太注意,给各种传染病的发生留下隐患。所以在新进鸡苗前,应对鸡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

误区十:不注意淘汰低产鸡。过分看重成活率,对鸡群中的弱小鸡、残疾鸡以及老龄低产蛋鸡等,舍不得淘汰,结果造成饲料浪费,影响养鸡的总体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养鸡中存在的误区介绍。对于养殖户来说,在进行养殖之前,一定要学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学习关于养鸡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这样在以后的养鸡过程中才能一往无前。

肉鸡笼养前的六大准备工作是什么?


肉鸡笼养在现在已成为肉鸡养殖户常见的肉鸡养殖模式之一了,肉鸡笼养具有降低肉鸡疾病发生率,提高肉料比等优点,也有清粪费力、消毒的死角多等缺点,不过这都是很正常的,每一种养殖模式都没有绝对的好或差,养殖户只要选择可以最大化肉鸡养殖效益的养殖模式就好,不过肉鸡养殖户在选择肉鸡笼养前要做六大准备工作。

肉鸡笼养前的六大准备工作:

1.检查水线:确保管道不漏水、渗水,每个乳头都完好,保证供水。

2.检查笼具:确保每个笼门开关自如,确保每个笼底及四壁用底网封闭完好,防止小鸡钻出笼外。

3.试温:检查锅炉、散热器、温控电脑及输水管道是否完好,将温控探头置放在二层鸡背水平线上。然后关闭天窗及所有通风口,点火升温。观察室温达到30度需要多长时间,同时根据棚室结构、布局按左、右、前、后、中,上、中、下三层等不同部位放置精确温度计、湿度计,检查每个部位的实际温度、湿度,与温控电脑有多大差距,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记录。

4.检查灯光:要求光线柔和明亮,能达到各个部位,不要有黑暗死角。

5.检查用电线路:各用电器线路须仔细检查,防止漏电连线,笼养鸡舍金属较多,一旦漏电后果不堪设想。

6.消毒:提前一星期封闭鸡舍进行熏蒸消毒2448小时,放风23天后,进行喷洒消毒,消毒药要选择对金属没有腐蚀性的产品。

为了顺利进行肉鸡笼养,肉鸡养殖户要做好这六大准备工作,这是实现肉鸡养殖效益的必要前提,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肉鸡笼养前六大准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十大名鸡——崇仁麻鸡


中国十大名鸡有哪些你知道吗?原产自江西崇仁县的崇仁麻鸡便是中国十大名鸡品种之一,崇仁麻鸡属于蛋肉兼用型地方特色鸡品种,不仅肉质鲜嫩,且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因此崇仁麻鸡品种养殖效益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十大名鸡崇仁麻鸡品种吧。

1.崇仁麻鸡品种起源

产自江西祟仁县的崇仁麻鸡不是一般的鸡。1997年,崇仁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崇仁麻鸡也因此荣获中国十大名鸡称号。崇仁麻鸡是江西省崇仁县地方鸡种,蛋肉兼用型,分黄麻与黑麻两类,崇仁麻鸡具有显着的三高一低特点,即可食部、氨基酸及维生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微。崇仁麻鸡还是中国最宝贵的矮小型基因库,被中科院确定为中国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优良品种,于1996年列入国际信息网络中心,同时绿凤牌麻鸡系列产品获江西省科技新成果新产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国际名牌酿造品称号,1997年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崇仁麻鸡荣获中国十大名鸡称号,1998年,该县在正式注册了山凤牌崇仁麻鸡商标。

2.品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崇仁麻鸡系地方优良品种,起源于唐朝末年,1964年列入《江西省地方品种志》,1997年崇仁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麻鸡之乡。崇仁麻鸡成熟早(平均开产日龄达155-160天),体重轻(1.2-1.3kg),蛋的品质好(哈氏单位为86.2,超过美国AA级标准),成鸡骨骼纤细,可食部分高达55%,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VE、尼克酸及组氨酸含量较高,胆固醇含量低微(每100g可食部分仅含51mg,大大低于全中国117mg的平均水平)。崇仁麻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原产于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

具有显着的三高一低特点,即可食部分高、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微,表现在肉嫩味鲜、清沌滋补、适合老中少各龄人食用,崇仁麻鸡肉蛋产品对人体长精益气、健体养颜有独特功效,有利于血浆胆固醇的降低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具有显着的疗化作用,是儿童生长发育、老人延年益寿、产妇虚弱、缺奶的良好滋补珍品。

3.品种保种方式

采用保种场和基因库保护,江西省崇仁县麻鸡原种场原产地保护,国家级地方鸡种基因库(江苏)于2002年引种进行异地保护。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崇仁麻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9月6日起对崇仁麻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第139号)。崇仁麻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江西省崇仁县人民政府《关于崇仁县崇仁麻鸡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予以定名和明确保护范围的请示》(崇府文〔2005〕38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江西省崇仁县所辖行政区域。

4.品种外貌特点

崇仁麻鸡品种具有性情活泼、敏捷、觅食力强、抗逆性好、肉质细嫩、肉鲜味美等特点。母鸡分黄麻和黑麻两种羽色,单冠,头清秀,羽毛紧凑,冠与肉垂呈鲜红色。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绿色,胸腹部羽毛红中带黑,单冠直立而红润,肉髯长而薄。

5.品种生活环境

人工孵化鸡蛋十大关键


随着科学的进步,饲养技术的提高,鸡蛋的人工孵化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情了,只是鸡蛋的人工孵化特别有讲究你知道吗?特别是如果你希望孵化出健壮的小鸡,结合业内专家的观点还有养鸡大王的经验,有以下十点特别关键:

1、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50-6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畸形蛋如长形蛋、扁形蛋、原型蛋、过大蛋、腰鼓蛋、砂皮蛋、裂纹蛋和用灯照检时蛋内部粘壳、散黄、蛋黄流动性大、蛋内有气泡、气室偏、气室流动、气室在中间或小头的蛋等都不能选做孵化用的种蛋。

2、按时照蛋,适时调温。头照看蛋第一步-起眼期。鸡蛋孵化到第5天进行头照看蛋。看胚前,先随机取蛋30枚平放5分钟,让胚胎上浮,照蛋时方可看清。发育正常的胚胎可看到明显的黑色眼点,若70%有眼点,表明温度适当,稍微降温0.2℃左右或维持到10-11天后再降。若看到胚胎有小蜘蛛相,应提供孵化温度0.2℃-0.5℃。头照看蛋第二步-合拢期。孵化到第10-11天,发育正常的,两侧尿囊血管在小头伸展并合拢。若10天末有70%合拢,说明温度正常;若10天末有90以上蛋合拢,说明温度偏高;若11天末仍有30%以上蛋未合拢,一般说明温度偏低。头照看蛋第三步-封门期。在孵化到17天时照蛋,以小头对准光源,再也看不到发亮的部分,称为封门,小头红屁股面积小于0.5平方米的也可认为封门,若17天末有70%封门,孵化温度可降0.2℃-0.5℃;第二次照蛋在孵化的第18天。这时发育正常的胚胎,除气室外全部都被胚胎占满,蛋的尖头呈黑色,气室边弯曲,有时可看见胎动;而死胚蛋的尖端颜色发淡、透明,有血管,胚胎不动。照蛋的目的是为了查出无精蛋和早期死胚蛋。无精蛋没有血丝,呈透明状,无眼点,照蛋时能看到淡淡的蛋黄阴影,气室界线模糊,看不到血管及胚胎。

3、、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保存不要超过3天。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4、孵化时通风。胚胎发育时需要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尤其孵化后期,更需要氧气。氧气供给不足,雏鸡会闷死壳内。通风就是提供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保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排除污浊气体。

5、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方法一是甲醛熏蒸法:先将种蛋装入孵化器内,尔后用药熏蒸。用药量按每平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1克、福尔马林42毫升的量计算。先将高锰酸钾放入瓷盆中,将盆放在孵化器底部,加入少量温水,再将福尔马林缓慢倒入盆中,立即关闭孵化器,熏蒸30分钟后,打开孵化器门或打开风机进行通风,排除剩余甲醛蒸气,待无气味后关闭孵箱门开机升温。操作的时候,化学反应剧烈,要注意安全。方法二是新洁尔灭消毒法:用0.1%新洁尔灭水溶液,对种蛋喷洒。方法三是高锰酸钾消毒法:将种蛋放在40℃的0.2%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2分钟,然后沥干孵化。方法四是紫外线照射消毒法:把种蛋放在离紫外线光源40厘米处照射1分钟,然后翻面再照射1分钟。以上四种方法在孵化中都有应用,但以甲醛熏蒸法用的普遍,消毒效果好,方法也简便。

6、定时翻蛋。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翻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并可适当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胎血液循环。1-10天:1次/小时,11-16天:1次/2小时,孵化到18天时,停止翻蛋。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7、严格把握孵化温度。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上蛋时间最好在下午4点钟左右,这样能使出雏高峰出现时间在白天便于工作。孵化温度开始至18天的温度是37.8℃,19-21(出雏)天的温度是37.5℃37.3℃。温度过高,鸡胚胎死亡或增加跛腿鸡和畸形鸡;若温度低于24℃,经30小时胚胎就会大部或全部死亡。具体操作时是按70%胚胎的整体发育情况进行判断,如70%胚胎发育已符合照蛋(必须之八)标准,少数发育稍快或稍慢,温度是适当的;如胚胎发育数量不足70%,死胚蛋却很少,说明温度偏低,如胚胎发育数量超过70%,且死胚率较高,说明温度较高;如胚胎发育数量不足70%,胚胎血管严重充血,死胚率甚高,表明温度过高。因此,应正确掌握孵化的温度。

8、严格把握孵化湿度。种蛋孵化1-18天时需要的相对湿度为50%-60%,19-21天需要的相对湿度为60%-70%。种蛋孵化时湿度适当,可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后期,有利于胚胎散热;出雏时湿度较高,雏鸡容易破壳。

9、出壳种苗。雏鸡出壳后,应在24小时内接种马立克疫苗。

10、按时换盘。将胚胎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俗称换盘。种蛋孵化到18天时换盘,19天时雏鸡嘴已入气室内,开始啄壳,20天陆续出壳,21时出壳结束。由于孵化机中的温度不可能绝对均匀,胚胎的发育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为调节胚胎发育速度,换盘时原在上层的胚蛋应换到下层出雏,原在下层的胚蛋应换到上层出雏,原在两侧的胚蛋应调到中间出雏,原在中间的胚蛋应调到两侧出雏。俗语称21天不出是坏蛋。

国外值得借鉴的十大提高蛋鸡产量方法


我国养鸡行业日渐成熟,各种鸡病防治办法也越来越多,系统有效的提高蛋鸡产量的方法也很多,但国外也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方法,总结如下:

1、加喂维生素C

俄罗斯的研究成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8℃~44.4℃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400毫克,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鸡蛋;在7℃~20℃的气温下,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鸡蛋7%。

2、加喂胆碱

试验结果表明:加喂0.05%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6.2%,平均蛋重61.5克,平均最终体重1943克;而不添加胆碱的蛋鸡产蛋率为73.3%,平均蛋重58.7克,最终体重只有1906克。

3、加喂花粉

罗马尼亚一位农学家的研究表明,把玉米花粉掺入饲料中喂母鸡,产蛋量可提高11%,而且蛋色鲜艳、蛋黄比一般蛋黄大。

4、加喂色氨酸

日本福岛县养鸡试验场的试验表明,在蛋鸡的基础口粮中添加500毫克/公斤的色氨酸,产蛋率比不添加的要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5.5克,而且在53周龄以后的产蛋率仍有提高。

5、加喂刺五加叶粉

俄罗斯农业专家经试验发现,对处于产蛋后期的13~14月龄的母鸡,按每公斤体重给予刺五加叶粉0.15克,饲喂的第10天,每千只鸡能多产蛋242.8个,比对照组提高4%,10天以后的产蛋量比对照组提高5.7%~17.8%。

6、加喂红辣椒

匈牙利畜牧学家的研究表明,将红辣椒晒干磨成粉拌入饲料中喂蛋鸡,既可提高产蛋量,还可使蛋黄颜色由淡黄色变深黄或土红色。具体做法是:在鸡饲料中添加1%的红辣椒粉和苜蓿粉,再加入少量的植物油,然后用来喂鸡,产蛋率可提高7%~8%。

7、饥饿法

乌克兰农牧研究所的试验证明,采用饥饿法可提高母鸡的产蛋量。其方法是:在母鸡进入产蛋期的前1个月进行饿饲,即从第1周开始逐步减少饲料量,l周后的饲料量控制在正常量的1/20,主要以饮水为主,使母鸡处于高度饥饿状态。饿饲1月后逐渐添加饲料到正常量,恢复到正常量以后即进入产蛋期,由于在饥饿阶段,母鸡的营养生长受到控制,转入生殖生长,故促进了生殖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因而可提高产蛋量40%左右。

8、头部降温法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发现,夏天只要使母鸡的头部经常保持清凉,就可以增加产蛋量。因此,他们在每个鸡笼的顶部安装一条风管,供给冷气,降低母鸡头部温度,结果使母鸡的产蛋率提高25%左右。

9、电刺激法

日本专家研究证实,采用电刺激法可提高母鸡产蛋率,使通常只有14个月的产蛋期延长到2年。其方法是:首先接上电源并调至鸡体能适应的电压,然后把正负极棒的尖端分别接触在鸡体表面与卵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3秒的电刺激后,停1秒,再刺激1次3秒。采用电刺激,宜在开产后第7天进行,效果最好。产完蛋后(l年左右)要继续产蛋,也按上述方法进行,但原则上每只鸡1年内只能进行1次电刺激。

10、食槽着色法

以色列的学者发现,鸡喜欢绚丽多彩的颜色。因此,将喂母鸡的食槽涂以各种颜色,使其彩色相间,母鸡的食欲大增,产蛋量可提高12%左右。

影响土鸡养殖成功的四大误区是什么?


土鸡养殖户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精心养殖土鸡了,但土鸡还是没有很好的养殖效益,这让土鸡养殖户很是疑惑,其实之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有些养殖户走进了土鸡养殖的误区,为了保障土鸡养殖效益的实现,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影响土鸡养殖成功的四大误区,土鸡养殖户只要避开这些误区就可以顺利进行土鸡养殖了。

影响土鸡养殖成功的四大误区:

一、笼舍简陋:笼舍简陋、低矮、拥挤、门窗较小或无窗户,有的还没有通气孔,地面无隔粪板,鸡粪不能及时清扫,细菌、蚊蝇大量滋生,严重影响生长与产量。

二、用原粮喂鸡:有些养鸡户习惯用一把原粮(稻谷或玉米等)喂鸡。鸡的消化道很短,喂粉料消化率只有65%,喂粒粮则消化率更低,同时增加了鸡的消化负担,日久易使鸡患病而影响产蛋。

三、滥用药物:在母鸡产蛋期间,不宜使用磺胺药物、痢特灵、金霉素、抗球虫类药(球痢灵、氯苯胍)以及接种鸡新城疫、禽出败、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等。这些药物,有的会使鸡下软壳蛋,有的抑制排卵,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四、蛋鸡养得太老:蛋鸡以开产后第一二个产蛋年产蛋较多,许多农户将鸡养上三四年,真正成了老母鸡。

养殖户了解清楚这四大误区后就可以有效避开土鸡养殖的误区,从而顺利实现土鸡养殖经济效益。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响土鸡养殖四大误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养鸡要切忌的“三大误区”是什么?


由于没有正确掌握养鸡技术知识,许多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经常进入误区,尤其是养鸡新手,然后成功养鸡的首要前提就是要熟练掌握养鸡技术知识,从而科学养鸡,才能有利保障养鸡场经济效益的实现,为了避免养殖户再次误入养鸡误区,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科学养鸡要切忌的三个误区。

一、鸡饲料配方上的错误

1.鸡饲料中添加麦桔粉:一些农民不了解肉鸡的生长特性,误认为养鸡和养猪一样,盲目添加麦秸粉等粗纤维含量高的物质,目的是降低鸡饲料成本。由于肉鸡出栏一般不超过56日龄,体重达2~2.5千克,短时间内增重这么快,需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据育报道,肉鸡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一般为7%~8%,含量过高就会影响生长,养鸡户许某养鸡饲料中添加10%的麦秸粉,结果60日龄体重仅达0.5千克。

2.使用高蛋白或高能量的鸡饲料:一些饲养户急于求成,致富心切,想在短时间内多喂精料,达到缩短饲养时间的目的,往往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高达35%~40%。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造成饲料的浪费,饲料成本提高,还会使鸡群出现痛风,引起死亡。

二、疫苗使用上的错误

1.不看说明书:不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选择疫苗接种途径,同时擅自加大疫苗的用量。

2.疫苗稀释液不符合要求:如鸡新诚疫苗饮水免疫时,不注意水质、容器,往往就地取材,在自家的茶缸中稀释,茶缸也不消毒;饮水中不加脱脂奶粉等保护剂,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3.错误地使用生物制品:一是由于某些生物制品说明不规范,导致养鸡户不能正确使用。如新诚疫法氏囊卵黄抗体,一些生产厂家的说明书上标有既可治疗又可预防的作用,但并没有说明预防仅能保护15天。如果一个养鸡周期使用一次,肯定不能避免发病。如果每15天使用一次不仅代价高,而且由于注射频繁,造成应激影响生长。二是有些养鸡户刚用过鸡新诚疫或法氏囊疫苗,邻居家的鸡发生了鸡新城疫或传染性法氏囊病,就立即注射卵黄抗体,结果二者中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4.误买失效疫苗:有些非防检部门销售疫苗唯利是图,把失效变质的疫苗卖给农户;有的为了节电,将贮放疫苗的冰箱电源白天插上,夜晚切断,人为地使疫苗失去保护作用;有的农户贪图便宜买了免疫效果差的疫苗作用,致使免疫失败。

三、用药上的错误

1.滥用药物:有些养鸡户由于缺乏鸡病和药物知识,不管什么病就使用青、链霉素,痢特灵,救鸡仙丹等一种或几种药物,也不懂药物的配何禁忌,甚至连剂量也把握不住,结果不仅使鸡病治不好,还会引起中毒。

2.用药方法不当:一般说针对鸡病必须用的一种抗生素,至少要连用3~5天,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有的养鸡户在鸡群病重或发病时间较长时,往往不认真对症用药,并有急躁情绪,当一种抗生素用1~2天后就急不可待地换另一种抗生素,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养鸡要切忌的三个误区的相关内容,这三个误区其实就是养鸡过程中的三大注意事项,养殖户在饲养管理养鸡场鸡群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开这几大误区,从而高效养鸡。

养鸡场日常消毒管理中的误区分析


消毒可以说是养鸡场所必须的工作,是确保养鸡场内鸡的健康以及预防疫情发生的必要条件。但是,部分养鸡户却因为养鸡场消毒管理中的误区而使得消毒工作难有成效,那么养鸡场中有哪些消毒误区呢?让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1.忽视消毒前的清扫工作

消毒前的清扫工作,可以将环境中90%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掉,之后喷洒常规的消毒药,可降低95%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如坚持同时做好清扫和消毒工作,则基本可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因此,鸡场消毒应遵循以下基本程序:清扫、水冲、喷洒消毒药液、熏蒸。

2.盲目消毒

科学的消毒程序一般分为定期预防眭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情况,而且按照从上到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不可杂乱无章,不能只重视鸡舍内小环境的消毒,而忽视了平时对场区、门口、人员往来等大环境的消毒;鸡舍内的消毒不应只是简单的喷洒一番,应重视天棚、门窗、供水系统及排污沟等死角的消毒,防止这些地方变成了病原菌繁殖的场所。

3.消毒药剂量不当

在配制消毒药液时,注意消毒液添加量,防止消毒液浓度过大过小。禁止边加水边加消毒液,加水过程中要设专人看守,防止消毒液从消毒桶中溢出。

4.过分依赖消毒

不要认为消毒后就一劳永逸,而忽视日常管理、环境控制以及综合防疫措施,造成疫病预防的有效性降低。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8358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