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治疗断奶过激

集约化养殖要求实行早期断奶。早期断奶不仅能够减少乳的消耗,还可以使犊牛更早适应固态饲料,加快功能性瘤胃的发育,为提高后继生产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犊牛早期断奶后,从吮食母乳转向采食理化性状、气味及营养价值不同的干饲料,食物来源、形态、养分组成及饲喂形式的变化,对于消化道功能尚处于发育中的犊牛产生很大应激,表现为生长发育受阻、被毛杂乱、无光泽等。并且由于犊牛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适应食物变化产生的应激反应,常常引起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消化酶活性的降低并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泻,对犊牛的健康生长不利。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应该如何治疗断奶过激。

1、断奶应激对犊牛消化系统的影响

在对犊牛的断奶研究中发现,采食量是反映动物健康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断奶后,犊牛的采食量不足,并伴随着小肠绒毛膜萎缩,机体用于维持需要的能量增加与采食量的降低之间形成矛盾,伴随断奶应激。

母仔隔离、母乳的限量饲喂、饲料形态和环境的变更等都对犊牛的行为和生理造成应激。犊牛在断奶时,饲料形式和组成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出现暂时性的内分泌反应;胃肠道能量和蛋白质代谢可能会改变;采食和生长速度将会受到影响;瘤胃消化功能将会降低;动物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有报道显示,断奶时,母仔分离使肉用犊牛体内外周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升高,肾上腺激素的浓度增高。与逐步断奶的肉用犊牛相比,突然断奶犊牛体内嗜中性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升高。

2、断奶应激对血液的影响

犊牛出现应激反应,血液中的某些成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可以作为检测应激的指标。但有的学者却认为不能完全把血液组分的变化作为检测应激的指标,不是所有的应激都会导致血液组分的改变。许多研究也采用了行为学的方法,通过观测正常行为与应激造成的不正常的行为变化对动物遭受的应激进行评定。在研究中采纳行为的变化和嗜中性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作为检测应激的指标。有研究者对不同方式的母仔分离对犊牛的行为、血浆敏感蛋白浓度、嗜中性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仔分离对犊牛是一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常伴随着免疫功能的衰减和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骤然断奶对犊牛的体液免疫没有影响。在慢性应激中,细胞免疫能力衰退。细胞免疫可以作为5月龄内犊牛处于生理应激状态的指示指标。此外,在研究牛应激的过程中,大多采用肾上腺激素作为指示指标。此外有研究发现,血浆内皮质醇浓度和嗜中性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降低,白细胞含量、体外干扰素对促细胞分裂素及关键血清蛋白的反应,在断奶应激时出现极显著的变化。

3、断奶应激对犊牛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应激反应的实质是生理平衡的破坏与恢复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交感神经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反应轴的激活,并涉及一系列内分泌的调整,其中肾上腺所分泌的有关激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激素对于犊牛的生存、应激~免疫系统的活化有重要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疾病的易感性增强。首先,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化,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类固醇类激素和皮质酮,当感受到应激,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皮质酮浓度的升高,可以持续数小时。类固醇是一种有效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动物机体在感染状态、组织损伤的恢复阶段或在免疫反应的初期出现免疫抑制效应。动物体内调节生理应激的第二种方法是垂体一肾上腺轴的激活。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层释放促肾上腺皮质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激素,当感觉到威胁或受到惊吓才会激活垂体一肾上腺轴,体内的白细胞携带~肾上腺受体,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合。但有关免疫功能中神经递质生理作用的研究很少,主要由于这些神经递质在血液中含量甚微,样品的提取受到取样操作的影响,并且半衰期也很短。有文章对动物发生应激时,循环系统中嗜中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分化的减弱以及由于体内外应激因素的变化造成的白细胞表面的结合位点与大分子抗原的结合能力的改变等情况进行了综述。

4、小结

当饲料形态和饲喂方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对犊牛会产生应激反应,犊牛的消化道内形态结构、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体内应激敏感激素含量、血液中的一些组分会发生适应性的变化。通过了解犊牛断奶时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对犊牛的应激状况进行评价,掌握犊牛的健康和生理状态,可以更加科学地减少断奶应激,从而更好地进行犊牛培育。

精选阅读

断奶猪仔拉稀怎么治疗


断奶猪仔拉稀可以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对症进行治疗,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选择本草泻痢清、长效一针及白痢杀进行药物治疗,严重者可使用复方盐水20毫升左右或5%的葡萄糖加入少量的抗生素进行腹腔补液,还可以口服补液盐等,个别仔猪拉稀可以适当控制食量,如果全都拉稀就要减少饲喂次数和分量。

一、断奶猪仔拉稀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猪场进行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对症进行治疗,没有条件的可以选择白痢杀、本草泻痢清及长效一针妥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补液治疗

如果已经腹泻很长时间或者已经出现脱水症状的,可以用复方盐水20毫升左右,或是5%的葡萄糖加入少量的抗生素进行腹腔补液,也可口服补液盐等。

3、控制采食量

如果有仔猪出现拉稀的情况,要适当控制料量,如果全都有拉稀状况,要减少给料的次数和料的分量。

二、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1)尽量减少断奶应激:可能引起腹泻的应激因素有环境应激、心理应激及营养应激,减少断奶的应激方法有以下几种。

(2)控温清洁:控制好室内温度,保持室内的干燥和卫生。

(3)提前补料:提前进行补料,在7日龄进行补料,让仔猪提前适应植物性饲料,加强胃肠消化机能,就可以有效减少营养性应激的影响。

(4)逐步断奶:要逐步进行断奶,在断奶前5天左右每天减少哺乳次数,一直到断奶,从而减少其心理应激的影响。

(5)母猪移舍:断奶前夜要先将母猪移舍,然后将断奶仔猪单独饲喂5天左右,等其适应以后再进行并栏,从而减少环境应激影响。

2、均衡营养

(1)补铁:仔猪在4周龄左右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所以要提前给初生的仔猪进行补充外源性铁元素,以防仔猪因为贫血所导致的腹泻现象。

(2)补料:一般在仔猪7日龄开始进行补料,选择容易消化的乳猪料,可以有效刺激肠道,从而提高小肠的消化机能,也能够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提高仔猪的体重,抗病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仔猪断奶时对饲料的适应能力,从而减少肠道应激。

(3)使用酶制剂:可以补充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活性,从而提高消化率,常用的酶制剂有植酸酶,在饲喂时混合益生菌类药物或者中草药粉剂,可以提高消化功能,以防发生腹泻。

3、保温

在舍内要保持温暖且需要一定湿度,大概在60%左右,以免温度突然升降,需加强环境及消毒工作,随时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干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等。以免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应激反应。

4、消毒

在断奶仔猪单独饲喂前,要及时对仔猪的舍、栏及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可以使用百毒杀或者

胺盐类消毒剂,按照正常的比例稀释以后进行喷雾消毒。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转入专用保育舍,就要定期进行清洁卫生,每隔七天要进行二次带猪消毒。

河蚌应该如何养殖


河蚌,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西施舌等,是一种软体动物,肉可食。近几年,对于河蚌的养殖已经越来越普遍,河蚌凭借肉质鲜嫩的口感以及极高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那么大家知道河蚌应该如何养殖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

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

一、河蚌的养殖环境

河蚌在自然环境中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泥质、沙质或石砾之中。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泥汾,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进行呼吸摄食。天热时则大部分露在泥外。无齿蚌一般生活在泥质底、pH值在5~9的静水或缓流的较肥的水中。

二、河蚌的养殖技术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三、河蚌的养殖管理

1、暂养期管理:手术后的蚌,暂养于微流水、水质清爽的水域中,休复15~30天。在这期间,一般吊养后不要随意翻动,也不可离开水面,更不能开壳检查,以免影响其体质恢复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于30厘米,则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一个月后,对暂养水域蚌进行清查,发现死蚌及时清除,然后再重新吊养到育珠水域。

2、加强水质管理:在没有流水的封闭静止水域中养河蚌时,遇高温、水浅、低压后,会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须及时加水,换水或保持水质新鲜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况下蚌、珠生长缓慢。

3、调节吊养深度:根据水位、水温及季节变化,应适时调节育珠蚌的吊养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适当深吊(水面下40~60厘米),春、秋两季可吊养浅些(水面下15~20厘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质清瘦,要及时施肥。肥料可用有机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机肥山鸡、鸭、鸟类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发酵腐熟后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过磷酸钙(用量比1:2或1:3),两种混合加水后泼洒,做到次多、量少,少施、勤施,一般亩用尿素1公斤,还可用泼施豆浆(饲料与肥料)。同时施用钙肥(生石灰),PH值低多施,PH值高少施,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百米左右。

5、清除附着物:育珠蚌经吊养一段时间后,在吊养网笼、网袋和蚌体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类、淡水海绵、聚缩虫等),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必须定期清洗。在4~10月份,每隔一个月涮洗一次。

6、维修养殖设施: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养殖设施有破损情况应及时修复,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以上就是河蚌的养殖技术要点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乌鸡应该如何养殖


乌鸡又名乌骨鸡、武山鸡,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白毛乌骨、黑毛乌骨、斑毛乌骨、骨肉全乌、肉白骨乌之分。乌鸡有体型轻巧、营养丰富、成熟早的特点。那么乌鸡应该如何养殖?养殖乌鸡的管理技术有哪些?

一、乌鸡的特性

乌鸡是属于鸟纲的,小鸡型,下巴下有须,耳叶蓝中透绿,全身羽毛白色。除了双翼及尾羽的箭形羽毛外,都是天鹅绒般的毛。雄性是一种雄性为桑椹状紫黑色圆冠,冠后有细毛。雌鸟头顶戴著白色的丝绒圆球,上颌及颊部有许多细短毛。爪被分为五个趾,即在后指上多一个趾,有毛足,跖毛多而密。因为乌鸡的内脏及脂肪都是黑色的,所以叫做乌鸡。

二、管理要点

1.精心养殖

当小鸡刚孵出时,必须保持温暖。第一周的最佳温度为35-36c,第二周为32-34c,然后每周降低2c。温度可在5至7周内降低。雏鸟在2天大后,如果发现三分之一的雏鸟有用嘴进食的现象,就可以开始进食。在开食的前几天,喂煮得半熟的小米,并拌入熟蛋黄,蛋黄量按每18只雏鸡每天1个即可,7天后用混合饲料,饲料以稀粮为主,辅以蔬菜、鱼粉和维生素。繁殖时,每平方米可饲养约17只,饮用水应足够清洁,应及早取食温水,应加水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

2.成年的鸡饲养

雏鸟生长较快,30岁时长出丝毛,50天时体重可达250克。通常保持鸡舍卫生,湿度适当,饮用水充足。在产卵期间,灯每天保持16-17小时。当光线不足时,必须手动补充。按日食用10%鱼粉、10%豆饼、20%面粉、玉米(23162.00,0.09%)粉30%、高粱5%、米糠7%、壳粉2%;生长素1%,绿色饲料15%。采用干式和湿式喂养相结合的方法。在四月之前4-5次。在产卵过程中,多喂些青饲料,防止产卵过多脂肪;适当添加锰盐,提高鸡蛋产量和质量。

3.预防和治疗流行病

无极虽然抗病能力强,流行较少,但也要坚持及早预防无病,及早治病的原则。每天清洗鸡舍,清除粪便,注意防潮;每周消毒一次,每3~5天刷洗消毒食槽;勿喂霉烂的饲料。

4.繁殖选择

乌鸡的繁殖必须选择具有五个特征的优秀个体:重冠、绿耳、白绒、五爪、乌黑。孵化可以在春天和秋天,但最好在春天孵化。公鸡需要强壮和明显的性特征;母鸡要求更多的鸡蛋和更少的巢性。繁殖雄鸡的比例为1:6,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孵化的雏鸟也很强。公鸡可以在六月到七月的年龄繁殖。母鸡在10月份比较好,可以用3-4年。

三、乌鸡的科学育种技术

1.全进全出的繁殖方式

平面散养,中间更换垫料1次。根据建筑面积确定饲养数量,销售主要是批发。出售后,将空栏消毒1周,进行下一批养殖。

2.分开分段喂食

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房屋,一个作为苗圃,一个作为生长房。成群后,将空柱消毒约1周,然后进入幼苗。第一批被繁殖,全部出去(或在短时间内卖完),销售主要是批发。发售后,将空条消毒约1周,再进行下一批养殖。

3.以零售为主的分段饲养

使用3间或以上相对独立的房间分为育雏舍、早期生长房和后期生长房,面积比例为1:2:4。育苗组被转移到早期生长屋25-30天。小组转移后,转群后消毒空栏1周以上,再进雏育雏;在最初的30天,然后转群至后期生长舍。转群后,空栏消毒约1周,并饲养。后期,约20天的饲养开始上市销售,主要是零售,卖鸡每羽重量应超过1公斤,卖期约10天,20天后达不到销售体重的整鸡废弃,空栏消毒,为转群作准备。如此循环饲养,批次饲养量为日均销售量的20倍。

四、养殖场的环境卫生

1.注意通风,勤快更换垫圈,合理通风通风,能促进心肺系统的发展。小心更换垫料,以确保鸡舍清洁卫生;一般10天更换垫片一次,被水弄湿的垫片立即更换。

2.在环境卫生方面做好经常在鸡舍及周边防疫措施,每周坚持使用消毒剂对鸡舍及周边活动进行鸡肉消毒。

3.注意生物安全注意检查鸡舍是否有老鼠洞,及时堵住鸡舍的老鼠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猫、狗、鼠、鸟对鸡的危害,减少疾病的传播。

蓝藻水华如何治理?


【常见问题】蓝藻水华如何治理?

【专家点评】蓝藻爆发成因为富营养化。过量的养分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源头:

1.化肥流失,化肥是很多富营养化区域的主要养分来源,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67%的氮流入水体,随之流入墨西哥湾,波罗的海和太湖中超过50%的氮也来自化肥的流失。

2.生活污水,包括人类的生活废水和含磷清洁剂。

3.畜禽养殖,畜禽的粪便含有大量营养废物如氮和磷,这些元素都能导致富营养化。

4.工业污染,包括化肥厂和废水排放。

5.燃烧矿物燃料,在波罗的海中约30%的氮,在密西西比河中约13%的氮来源于此

物理方法:物理除藻方法大体可分为工程除藻和直接物理除藻。

⑴工程除藻主要是采用引水换水、底泥疏浚、围隔拦截等工程。

⑵直接物理除藻包括人工打捞、机械除藻、其他方法

化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杀藻剂主要有硫酸铜、高锰酸盐、硫酸铝、高铁酸盐复合药剂、液氯、ClO2、O3和H2O2等。

生物方法:利用生物抑制剂快速抑制蓝藻的生长繁殖。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

生态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态系统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堤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

更多关于蓝藻、水华治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以去邦源环保官网上的专家博客栏进行查询。

【小编补充】蓝藻水华的防治方法:

1、早期发生时注换新水。

2、使用灭藻制剂用硫酸铜或灭藻制剂,进行局部用药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所以也要注意。

3、使用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氮、磷含量。通过高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做法就是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量的风眼莲、茭白、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其中风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水生植物,能够起到很好的去除氮、磷功效,同时可以改善水体水质。

4、利用食物链控制蓝藻数量。利用食物链,通过在水体中放养滤食性的鱼类可以初步达到控制蓝藻的目的。蓝藻是鲢鱼、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很好的天然饵料,为了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链,需要提前做好投放准备,预先调整好水体的养殖结构。

推荐你在湖中种植一定量的风眼莲、茭白、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或养一些鲢鱼,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能很好的解决水华的问题。

【小编点评】水面被蓝藻覆盖,导致水中鱼虾缺乏氧气,时间长肯定会导致鱼虾死亡。若是打药,现在的那种选择性的杀菌剂多多少少都会对水中动物造成伤害,建议可以在水中养一些水鸭,水鸭将水面的浮游生物、藻类食用后,产生的粪便一部分还可以供水里鱼虾提供食物,还是有机生态循环养殖,这种方式养出的鱼虾还没有土腥味,水产收获后价格还能提高。就算水鸭有时候会消耗一部分的鱼虾,对于大面积死亡而言,这都是小的损耗,而且可以隔断时间放几天水鸭。

蚯蚓应该如何养殖


蚯蚓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世界上已知的蚯蚓种类已达2500多种,单单在我国就已经纪录229种。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除此之外,蚯蚓还对人体有一些功效,比如杀虫解毒,通便利尿。如今,已经有不少专业的蚯蚓养殖人员,那么蚯蚓应该如何养殖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蚯蚓的养殖技术。

蚯蚓的养殖技术

一、养殖地的选定

养殖的地点,对于蚯蚓养殖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室外的场所最适于养殖蚯蚓,在这种环境下,蚯蚓生活能力强,繁殖得快。室内一般适合小规模的养殖,或刚孵化出来的小蚯蚓的养殖,因为刚孵化出的幼蚓体型小,活动范围不大。如采用室外和室内结合的养殖,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理想的地点,最好是在树下,树阴是最凉快的,可以有效地减少蚯蚓爬出逃跑。

二、生长条件的控制

养殖床设在室外,当有过强的日照、热风、下雨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如果有自然树木的阴影是最好的,否则须加人工遮盖物。

在炎热的夏天,直射光每天照射不要超过2~3小时。这是因为:蚯蚓对光线敏感,当强光一照,它就不吃东西,钻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树木的阴影比用草帘子、烂布、麦秆、马粪纸之类的东西放在养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护。

蚯蚓最合适的生长温度是15℃~27℃,在0℃以下及32℃以上时,活动就变得迟缓,蚯蚓就会停止吃食,交配的动作也变得缓慢,基本上不进行生殖过程。养殖床的温度一般在10℃以下27℃以上时,蚯蚓就难于孵化。蚯蚓生长环境中最适宜湿度为60%~70%。

三、饲料的供给

在供给蚯蚓动物的粪便、谷物、堆肥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以后,大多能很快生长成熟。选出的饲料,要含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这些是蚯蚓生长发育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蚯蚓较喜欢吃甜食。

1、喂料次数

蚯蚓吃完第一次给的饲料时,一定要尽快给第二次饲料。蚯蚓在吃完饲料后,可以饲料表面的变化作为给蚯蚓添加饲料的时间和数量的依据。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饲料里加上木屑和稻草,随着蚯蚓吃食,就会把这些添加物推到表面上来。从被推到表面上来的木屑和稻草的量,就可以判断蚯蚓周围饲料量的多少。

2、蚯蚓的生长促进剂

为了提供多种类的饲料并调节营养平衡,最好及时补充生长促进剂,如血粉、鱼粉、动物的肉和骨头粉末、活性污泥、工业废料等。蚯蚓没有牙齿,它可以把饲料和沙子一起吞进肚内,用沙子来咀嚼饲料,提高消化吸收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

1、蚯蚓的食量较大,应给以较充分的食物,否则蚯蚓四处觅食易爬出养殖床。

2、蚯蚓的采收时间与它的生长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当蚯蚓达到性成熟、出现环带后,体重增加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且养殖蚯蚓的密度过大时,蚯蚓就会变得瘦弱,如果单纯为了得到蚓体,此时即为采收时期。

3、每次学生实验完毕,要及时把蚯蚓放回养殖地。

4、细菌有助于蚯蚓的消化,但饲料里含水量过高时,细菌繁殖过快,易产生酸性物质,不利于蚯蚓的生长,因此,饲料中水分不宜过大。

5、夏天,垫料里如用鲜草容易产生热,对蚯蚓生长不利。所以,用鲜草时应过三天后再接入种蚓。

6、当空气过于潮湿或刮强风时,蚯蚓可以感知下雨的前兆就会跑出来。如果怕蚯蚓爬出来,用电灯照明就可以防止。

以上就是蚯蚓的养殖技术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泥鳅应该如何养殖


泥鳅,属鳅科,体型较小,颜色一般呈青黑色,身材细长,多粘液。泥鳅素来就有水中人参的美誉,肉质鲜嫩,味道及其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全国各地对泥鳅均有养殖,想必很多经验不够丰富的养殖户都对泥鳅的养殖技术非常感兴趣,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方法。

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方法

一、人工繁殖

1、亲鳅来源

亲鳅最好来源于泥鳅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选择,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年龄在2~3龄,雌性体重15~25g,雄性体重12g以上。

2、亲鳅放养

4月初,将亲鳅依雌雄1∶1.2~1∶1.5比例分养于面积为80~120平方米,水深为70~80cm的亲鱼培育池塘中,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kg。亲鱼放养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加固池埂,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消毒5分钟左右。

3、亲鳅培育

亲鳅放入池塘后,要适时投喂饲料蛋白不低于35%的全价配合饲料,适量搭配动物碎肉,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败变质、无污染。投饵量一般占鱼重量的5%~8%。产前日投两次,每日上午7~8时和傍晚各一次,其中上午投30%,下午投70%。产后每日傍晚投饵一次。培育期间每7~10天注新水10cm,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为15~20g。

4、人工催产

1.催产亲鱼选择

待水温达22℃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卵巢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摸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2.催产药物及使用方法

催产剂种类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单独使用剂量为:HCG5IU/g~10IU/g,LHRH~A20.01g/g~0.02g/g;混合使用剂量为DOM0.003mg/g~0.005mg/g+LHRH~A20.005g/g。雄鱼减半。注射方法则采用一次注射,催产剂用0.9%生理盐水稀释,现配现用,药液量按每尾0.2mL配制。注射部位为背部肌肉,针与鱼体成45度角,进针深度0.3cm~0.4cm,注射后将亲鱼放入网箱中。

5、产卵设施的准备

产卵用40目筛网制做产卵箱,规格根据生产规模而定。箱底平铺棕榈皮鱼巢。将已催产的亲鱼按雌雄1∶1.2~1∶1.5放入箱中。产卵时要保持周围环境安静,一般催产效应时间在11~13小时,产卵可持续7~8小时。

6、孵化

可利用孵化缸、环道、网箱等工具孵化。0.4立方米水体的孵化缸可放卵粒60~100万粒,环道每立方水体可放卵80~100万粒,网箱充气每立方水体可放卵20万粒左右。孵化时最适宜水温是20℃~28℃,破膜时间在30~35小时。孵化期间要加强管理,经常刷洗过滤筛网,防止跑苗。根据鱼苗发育情况调整水流和充气量,在破膜的第三天可取出鱼巢,投喂饵料,如轮虫、蛋黄等,投喂三天后即可转入仔鱼培育阶段。

二、苗种培育

用于苗种培育的池塘面积以30~100平方米水深以40~60cm为宜。池埂、池底夯实,池底平整,最好铺垫15~20cm的淤泥。进排水设拦鱼密网,池中投放占总面积1/4的浮萍。放苗前按常规清塘消毒,注水50~60cm,每平方米施有机肥0.3~0.5kg,隔1~2天搅动池底一次,7~10天轮虫达高峰时投放鱼苗,每平方米放苗800~1000尾,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

在培育过程中少量勤注新水,追施发酵的鸡粪汁,培养天然饵料生物。池中出现大型枝角类,用0.3g/立方米~0.5g/立方米敌百虫杀灭,若天然饵料不足,可增投蛋黄、鱼粉、奶粉、豆浆等精饲料,当鱼苗长至2.5~3cm时即可分塘稀养或销售。

以上就是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方法的相关解答,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红虫应该如何养殖?


【常见问题】红虫应该如何养殖?

【专家解答】

1.红虫喜欢生活在水流缓慢的肥水中,每年的的春末秋初,是红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它们浮游于水面,常使水面呈棕红色,这时是我们采集红虫的绝好机会。

2.家庭养殖少量红虫时,可将河塘污泥连同红虫一齐取回,置于盆或者玻璃器皿中,最好用河水泡上,若用自来水养殖,应事先将自来水晒2到3天,出去漂白粉和其他物质。每隔一天换一次水。冬天要防冻,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在器皿上保湿。

3.用接触空气面积比较大的容器来养最适合,因为红虫会浮到水面上来有类似呼吸的动作,所以若是数量多的时候怕有些争不到位置而死去。

4.光源是饲养红虫必须的。在晚上也不能关掉光源,晚上可以用个小光源(例如5w的小夜灯等)照着。因为红虫懒得呼吸,如果没有光源,隔天就容易死掉。

5.有专门经营的养殖场,他们多数用米糠、锯未、香焦皮、甘蔗渣、淤泥、鸽粪等等发酵之后就做成养殖饲料。而家庭养殖红虫,可用酵母粉泡水来喂食,但一定要控制用量。

6.在红虫数量增加时,要及时采收,并晒干。到了秋末和冬季,红虫的繁殖力大为减弱。当冬季,在水缸中看不见红虫活动时,千万不要把缸里的水倒掉,因为这时它们都潜伏在绿藻丛中。我们可以把水缸放在向阳房间或暖气片附近。到了春季,室内温度升高时,红虫又出来活动。到室温上升到28℃以上时,红虫开始大量繁殖。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红虫养殖的你整理了《红虫应该如何养殖?》一文。其实我们平时常常听到的水丝蚯蚓或者水蚯蚓就是红虫,其实红虫也及时摇蚊的幼虫。池塘的污泥中藏着大量的红虫个体,不过红虫对水的要求也很高,要求水是是流动和洁净的。目前,越来越多的鱼友选择红虫是鱼类饵料,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富含大量的高蛋白,这样使他们成为国内外餐桌上流行的另类美食。

肉鹅应该如何养殖


鹅在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鹅肉不但口感好,而且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肉鹅的养殖是一种有很好前景和经济效益的项目,那么肉鹅应该如何养殖?养殖肉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肉鹅补料的管理技术有哪些?

一、肉鹅应该如何养殖

1.选择幼肉鹅在春天孵出的好肉鹅,选择大而健壮的肉鹅进行繁殖。

2.产蛋季节以喂养玉米、小麦、糠麸为主,每天三次共喂约100克,另外供应300至500克的青物料。

3.停产期强制换羽,每年的产蛋到夏天的开始,产蛋量开始减少,大部分肉鹅毛干枯,因而进入停止产蛋的时期。

4.营养需要和饲料。肉鹅的种类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特别是能量、蛋白质、钙和磷,这是由于持续的蛋生产和繁殖。

5.在初食条件下,推荐产蛋肉鹅的膳食营养水平为10.88kj/kg,粗蛋白14%~16%,粗纤维5%~8%(不超过10%)。%)、赖氨酸0.8%、蛋氨酸0.35%、胱氨酸0.27%、钙2.25%、有效磷0.3%、盐0.5%。根据测试,母肉鹅以40%玉米、12%豆饼、25%米糠、5%油菜籽饼、1%骨粉和7%壳粉制成的饲料喂养。平均卵子产量、受精卵和受精卵率分别比单一稻谷提高3.1%、3.5%和2%。

6.多喂青饲料。国内外饲养肉鹅的生产实践和试验证明,用肉鹅喂绿多汁饲料对肉鹅的育种性能有良好的影响。因此,在繁殖季节的条件应该是更多的青饲料。

7.适宜环境温度。在管理产卵肉鹅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尤其要做好夏季的热控制和降温工作。

8.合适的光照时间。光照时间的长短和强度对肉鹅的繁殖力有很大的影响。

9.通风合理。为了维持肉鹅舍内的新鲜空气,除了控制饲养密度及时清除粪便和席子,并经常打开门窗通风。

二、肉鹅养殖需要注意的问题

饲养的肉鹅大多使用开放式的肉鹅笼和自然光照系统,缺乏光照时间对产卵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鸡蛋的生产速度,应该增加光照。一般来说,最好在开口前一个月开始,从少到多,直到达到合适的照明时间。增加人工光的时间分别安排在上午和晚上。不同的季节在不同的光照需要下,应根据季节、地域、品种、自然光照和鸡蛋生产周的不同,按照计划进行,不随意调整。

三、如何在冬天和春天养母肉鹅

1.注意预防寒冷和保暖:虽然成年肉鹅的耐寒性有所改善,但当冬季温度过低时,也会对肉鹅的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重点采取冷暖措施,提高养殖密度。每平方米3-4个鸡蛋。肉鹅舍必须干燥温暖,背风面向太阳,没有贼风、霜雪。蛋巢必须柔软温暖,房屋必须覆盖厚厚的草,使室内温度控制在5C以上。有条件地可以覆盖塑料温室,利用太阳能提高室温可以使肉鹅的卵含率提高15%以上。

2.定量喂养:肉鹅在冬天会消耗更多的热量,因为它们吃的食物会消耗一部分热能来抵御寒冷。因此,应提高产卵肉鹅的饲料营养水平,合理配置粗、粗搭配,以平衡肉鹅体的消耗,增强其抗寒能力。合理增加大米、玉米等能源供给,补充优质绿色供给。其日粮成分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18、生长素、蛋壳粉2。每只肉鹅每天喂150-200克饲料,喂三次,其中一次应在夜间喂,更有利于提高鸡蛋产量。

3.不断青饲料:产卵肉鹅不能断喂青饲料。实践证明,肉鹅在产卵期断喂青饲料,产卵率下降50%。如果每天的粮食都是青饲料,那么每隔一天就会产一个鹅蛋,产下的卵大而重,产卵肉鹅每天必须产下不少于500克的青饲料。

4.增光:冬光时间短,为了促进卵子成熟,增加卵子产量,可采取光照补充。雌肉鹅在日间及夜间开始产卵,以增加30-60分钟的光照,促进肉鹅卵巢的发育。到产蛋时,光线已延长至16-18小时,并一直维持,不能减少,否则会影响产蛋。

5.增加运动:冬季肉鹅的活动量减少,为了防止肉鹅过多脂肪,必须加强运动。选择晴朗的天气,赶肉鹅到适合活动的场所,让肉鹅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有利于肉鹅的生长发育,增加蛋产量。

6.合理放水:在冬季减少肉鹅水的数量,缩短放水时间,并在深夜、傍晚时分放水。建议在阳光充足的上午和下午放水一次。一般来说,在上午10时和下午2时左右驾驶肉鹅和水比较好,每次放水10-15分钟是可取的,下雨天则不要下水。

7.饮用温水:肉鹅在冬天会消耗更多的卡路里,不应饮用冰冷的冰和雪水、白天和晚上喝温水,以减少体力消耗。

8.防倒冷病:雌肉鹅产卵病,产卵量迅速下降,拔蛋或卵黄,或软壳卵,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措施。

四、如何给肉鹅补料

1.看肥瘦程度补料

肉鹅太胖,大量脂肪沉积在卵巢和输卵管周围,影响卵细胞的产生和运作,减少产卵量。母肉鹅太瘦,缺乏营养,卵产自然不高。肥肉鹅只要适当减少或停止喂精饲料,圈养肉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对于太瘦的肉鹅,要及时增加饲料,注意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晚上进食1至2次。

2.看粪便补给

如果肉鹅排出的粪便大、软、带条、表面有光泽,可排列成几节,说明营养适宜,消化正常。如果排泄物小而强,颜色为黑色,轻轻拍打后切片为粒状,表示细饲料量过大,绿色饲料量过少,应减少精细饲料量,增加绿色饲料量。如果粪便颜色浅,未成形,则表示细饲料量不足,绿色饲料过多,饲料中营养水平过低,应加入细饲料。

3.看蛋形

产卵肉鹅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是非产卵肉鹅的两倍,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更大。一般来说,产卵雁每天早晚共需要150至300克的日常粮食。产卵雁吃的营养不足,蛋壳会变薄,卵形变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入豆饼、花生饼、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将产卵肉鹅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22%,每日进食量增加到300克,并适当加入矿物质饲料。

在饲养肉鹅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详细了解肉鹅的习性和饲养技术,处理好肉鹅的正常卫生,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认真加以照顾。合理安排肉鹅的养殖批次,每一时期必须有一定的培养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农民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参考以上内容进行养殖肉鹅,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

应该如何科学养殖鲫鱼?


【常见问题】应该如何科学养殖鲫鱼?

【专家解答】

鲫鱼怕缺氧,气温高了水温也高,水中氧气就会不足,每天换2次水以上可以缓解,只要看见鱼浮上来咬水了就是缺氧了,就可以换掉部分水了,千万不要全换,鱼会不适应而拒食,水一定要经过静置或暴晒过的水,换的时候注意温差要一致。鲫鱼是杂食性鱼类,什么都吃,你买的饲料就是营养很好的东西了,还可以喂面条,饭粒等,鱼也很爱吃的。值得注意的是,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小编点评】小编汤姆为探索鲫鱼养殖的你整理了《应该如何科学养殖鲫鱼?》一文。于上世纪70年代引进的鲫鱼,虽然不属于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四大家鱼,但目前在我国养殖业的地位却绝不逊于四大家鱼。同时,鲫鱼也在目前流行的立体养殖中的混合养殖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常常可以在鱼菜共生系统中看到它的身影。

乌龟冬眠期应该如何养


乌龟是指龟科类动物,又称为金龟、草龟、泥龟和山龟等。乌龟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爬行动物之一,多以肉食为主。现如今,很多人都有养乌龟做宠物的爱好,但是由于对乌龟的习性了解的不够,许多家养乌龟都无法活过冬眠期。那么乌龟冬眠期应该如何养呢?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乌龟冬眠期的养殖技术。

乌龟冬眠期的养殖技术

1、环境气温变化

乌龟进入冬眠与否是取决于环境气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后,乌龟就会进入冬眠状态。乌龟从冬眠中醒来,一定要先注意测量一下室内温度温度,以防止意外因素导致乌龟突然中断冬眠。如果室外温度还很低,远低于15摄氏度,那乌龟醒来,很可能是认为导致乌龟冬眠栖息处意外升温,让乌龟误认为春天来了,例如,取暖器预热导致龟池升温等情况。如果室外气温已经超过15摄氏度了,且气温稳定了,那证明乌龟是真正从冬眠中自然苏醒了。

2、是否彻底苏醒

乌龟自然冬眠苏醒后,很多人认为它肚子很饿了,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给乌龟喂食了,且往往喂食过量,这很容易导致乌龟冬眠后死亡。其实,冬眠后的乌龟,其苏醒过程是渐进的,刚开始活动的时候,并没有进入完全苏醒状态,消化能力还弱,也未排便,最好不要立即喂食,更不要过量喂食,而是应该让乌龟先活动一两天以彻底苏醒。

3、充分吸收水分

如果乌龟是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冬眠的,则彻底清醒后,再把乌龟放到干净的水里游动一两天,让乌龟充分吸收水分,并彻底排便。

4、喂食数量控制

乌龟排便后,就可以开始喂食了。冬眠后的第一次喂食,要以恢复乌龟体能为要,应该给乌龟喂高能量的食物,但第一次喂食不宜过饱,大概是正常食量的三分之二即可。

5、消毒杀菌处理

春季气温升高后,往往细菌也开始滋生繁盛的,很多乌龟在春暖苏醒后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出现皮肤和甲壳方面的疾病。为了消除病菌,可以第一次喂食后,把乌龟泡一下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杀菌。

以上就是乌龟冬眠期的养殖技术的相关解答了,希望给大家一些帮助。

仔猪怎么断奶


一次性断奶:在断奶前三天,开始减少喂奶量,最后将母猪和仔猪隔离开,将仔猪在原产床上继续养一周,最后再转到仔培舍。分批断奶:根据仔猪食量、大小、体质来分批断奶,发育差、体质差的延长哺乳期等。逐步断奶:断奶前三、四天,将母猪隔离到旁边,等喂食时再将母猪赶回来,每天减少哺乳次数,直到断奶那一天。

母猪在哺乳期会喂养仔仔猪一段时间,然后就需要断奶,这样对母猪会有一定的好处,通常仔猪都断奶方式有几种,比如可以一次性的断奶,也可以将仔猪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批性的断奶,还可以逐步断奶,让仔猪在断奶期间有个适应性。

仔猪怎么断奶

1、一次性断奶

如果仔猪已经达到了断奶的时期,在预备断奶的前三天,需要慢慢减少母猪的喂奶量,可以让仔猪都慢慢的适应少奶的过程,最后需要将母猪和仔猪隔离开,将仔猪在原产床上继续饲养一周,最后再转移到仔培舍,这种方法对于很多养殖户来说,是一种既省事省时间的操作方法,通常适合比较有规模的养殖场。

2、分批断奶

需要根据仔猪的实际情况来判断断奶,例如仔猪的食量,还有体积的大小、体质来判断哪个先断奶,像发育差的、质量不怎么好的、体质多病的仔仔猪是可以延长哺乳期,通常这种方法对于体质不怎么好的仔猪,是很好的断奶方式,对增强体抗力也有帮助。

3、逐步断奶

仔猪在断奶的前三四天,可以将母猪隔离到旁边,等到喂食的时候,再将母猪赶回来,然后,每天都减少哺乳的次数,直到断奶的那一日,就可以完全的将母猪和仔仔猪隔离开,这种方法通常是比较麻烦。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是否已经了解了仔猪是怎么断奶的呢?如果想简单快速的话,一般会选用一次性的断奶方法来断奶,这样对母猪和崽猪都是没有什么大的伤害的,不妨试试吧。

奶牛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粗饲料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要考虑不同饲养阶段对粗饲料的需求,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搭配,以期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能够降低饲养成本。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避免粗饲料对奶牛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一是提供高质量粗饲料(NDF含量低,消化率高);二是提高粗饲料消化率(相当于提高粗饲料质量)。下面我分享奶牛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粗饲料给大家。

奶牛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一般在体重的1.4%~1.8%之间,合理控制日粮中的NDF、ADF(酸性洗涤纤维)、eNDF(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能使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最大化和合理控制奶牛体况,也能降低饲养成本。一般要求奶牛日粮中的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7%,NDF含量应在28%~33%之间,ADF含量应为19%~24%。日粮中eNDF不足是生产中普遍问题,其后果是乳脂率低和轻度酸中毒,一般要求其含量为全日粮的15%~21%。

通常优质粗饲料用于饲喂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牛只,低质粗饲料用于饲喂对营养要求不高的奶牛。一般情况下,后备牛精粗比为4∶6,干草3~6公斤/天?头,青贮用量10~15公斤/天?头;泌乳牛精粗比为1∶1,干草3~8公斤/天?头,青贮用量10~15公斤/天?头;干奶牛精粗比为6∶4,干草5~7公斤/天?头,青贮用量10~14公斤/天?头。

奶牛养殖中,对粗饲料的合理利用可采用TMR方式饲喂。

1.根据牛群的基本信息,结合牧场饲料的环境,合理进行分群管理。

2.根据不同牛群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算出粗饲料干物质的采食量够不够。首先应保证健康,如质量较差可以用到体重的1.4%,质量较好可用到体重的1.6%以上。

3.根据牛群粗饲料数量和提供的营养,看看与奶牛实际营养需要还差多少,再用精料补充。配合好的日粮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刚刚好。此时应根据产量和体况再慢慢调整,主要根据牛群需要和成本考虑。

(2)不够吃。可适量同比例添加日粮,观察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和奶牛体况来定,若泌乳后期奶牛体况很好,添加粗料就可以。对泌乳早期的牛,最好先同比例增加,同时更换好的粗饲料,根据产量和体况再调整精料的能量和蛋白含量。

(3)吃不完。可把其中ADF量降低,提供优质草料如优质苜蓿干草;若青贮质量较好,还可增加青贮用量替代劣质牧草。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应该如何治疗断奶过激》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断奶竹鼠养殖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9879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