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蛋鸡常见病的防治方法措施

盛夏酷暑,天气高温、高温、高燥,病毒细菌、寄生虫的侵袭蔓延,容易成为鸡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应切实搞好鸡病的综合防治。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夏季蛋鸡常见病的防治方法措施。

1、保证饲养安全

首先,保证舍内良好的通风,环境始终保持凉爽。为蛋鸡供应的饮水应清洁清凉,保证蛋鸡需求的前提下将饲养密度适当降低;其次,保证全进全出制度的严格执行,禁止大小鸡混群饲养;再次,饲喂饲料应保证新鲜,为使蛋鸡的生长加快,产蛋率提升,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维生素C、杆菌肽锌和碳酸氢钠;最后,当夏季温度高于30℃时,饲料中应适当增加微量元素、维生素。

2、卫生消毒

保持鸡舍的清洁,定期清扫鸡舍内外,勤洗刷饮水器、料槽。对鸡舍内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按时清理粪便,消灭鼠、蟑螂、蚊蝇,将鸡舍中的细菌微生物等彻底清除,始终保证鸡舍内卫生。

3、常见病的综合防治

法氏囊病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夏季蛋鸡多发法氏囊,最早可发生于3~4日龄的小鸡。该病具有很短的潜伏期,在感染后3~4天可出现症状。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快的传播速度,呈尖峰式死亡曲线。蛋鸡可发生呆立、厌食的症状、怕冷扎堆,羽毛蓬乱、粪便呈黄色米汤样。病鸡肛门周围受粪便的污染,机体严重脱水,2~3天后发生死亡,群体发病不超过2周。剖检可见腿肌胸肌呈现条纹状出血,肾脏肿大,因沉积尿酸盐而出现严重的花斑肾。法氏囊发生肿大,症状严重的呈现黑紫色,有干酪样或者奶油样的渗出物。加强鸡舍的通风,定期换垫料勤清粪便,对于地面养殖的,更应注重消毒;为增强蛋鸡体质,可在饲料中拌黄芪饲喂3~5天;对于轻度感染的,应在其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注射液与杆迪,用清温败毒散拌料喂食以全面调节蛋鸡全身免疫机能;对于重度感染的,应采用高免卵黄抗体加头孢至尊注射。

蛋鸡中暑是一种急性病,因夏季温度过高,烈日曝晒,蛋鸡中枢神经发生紊乱,发生心衰猝死。病鸡张口呼吸急促、发生痉挛,体温急剧身高,可达45~46℃,触诊时腋下与胸腔部的热度可灼手。剖检可见肌肉苍白、柔软,呈煮肉样,血液凝固呈紫黑色,头盖骨出血,脑膜发生轻度水肿,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心肌出血;肺部淤血,发生水肿;肠管松弛,其他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出血。提前做好防暑准备,将养殖密度适当降低,加强鸡舍内通风,在鸡舍内增设降温装置。午后对鸡群进行喷洒降温,开窗加强温度对流。为蛋鸡供应充足的饮水,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藿香正气水、土黄连等清热解暑的中草药。在饲料中多加入蛋白质和鱼粉、肉粉等高能量的物质,增加氨基酸与每天能量水平,增加饲料的养分浓度,将适当浓度的氨基酸和植物油添入饲料中,氨基酸的浓度为0.2%,植物油浓度1%~2%。

新母鸡病常发生于夏季,该病常见于150日龄以上至高峰期蛋鸡。病鸡瘫痪不起,常有一枚成形蛋位于肛门处,放置于光照处1~2天症状可见好转。该病病程长达数周,粪便呈黄白绿色,偶尔呈现蛋清样。蛋鸡大群正常,产蛋率停滞或缓慢上升。死亡鸡身体松软,面部、肉髯、面部等均呈现紫色。卵泡呈现充血状态,有一枚成形蛋位于输卵管后段。腺胃薄软,个别已发生穿孔。嗉囊内可见大量积液。加强通风,蛋鸡开产的同时加入药物进行预防。在病鸡的饮用水中加入鱼肝油精华素和七清败毒颗粒,同时可用黄金维他和清温败毒散拌料;或用卵舒康和抗毒加入饮水中,用肝肾双保和鱼肝油拌料,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大肠杆菌病夏季高温季节,环境、饮水饲料等卫生条件恶劣多发。该病多由大肠埃希氏杆菌引发,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

病鸡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粪便呈现黄白绿色,偶有死亡。剖检可见鸡肝周炎、腹水及腹膜炎、心包炎等是较为典型的病变。

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就是饲料、饮水、空气,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勤打扫鸡舍、清理粪便,加强鸡舍内空气流通,定期对环境消毒。对于已发病的鸡,应将0.04%的痢特灵加入饲料或饮水中,连用7~10天。为提高鸡群的成活率,可将发病鸡单独挑出进行隔离饲养,每日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2次,每千克体重注射0.2mL,直至康复再放入大群饲养。

1.加强饲养管理。夏季要保证鸡舍通风凉爽,及时供应饮水,勤换垫料,注意降低密度;要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杜绝大小鸡混群饲养。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应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微量元素、抗氧化剂的含量。饲料要新鲜、无腐败、无霉味。为减少应激,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在饲料中加杆肽锌或碳酸氢钠。
2.搞好卫生消毒。鸡舍内外要勤清扫,饮槽、饮水器要勤洗刷,粪便要勤除,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经常灭鼠、灭蚊蝇、灭蟑螂。
3.加强鸡病防治。对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和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要按免疫程序防疫,做到免疫程序化,疫情检测制度化。鸡病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治疗。
3.1.鸡喉气管炎。病毒唑、大青叶、链霉素配合应用,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病毒唑每支用于5只成鸡,大青叶每只鸡1毫升,链霉素每支注射10只鸡,肌肉注射,每天2次,3-5天即愈。
3.2鸡痘。可用病毒灵、VC、土霉素同时内服,一般这三种药物各一片,每天1-2次,连服5-7天即愈。
3.3法氏囊炎。卵黄抗体,每只鸡每次注射0.5-1毫升,一般1-2次即愈,不愈的加用酮安合剂,疗效可达100%。
3.4鸡新城病。可用Ⅰ系疫苗大剂量喷雾,能有效地进行防治。喷雾时要注意鸡的密度要大,雾滴要小,门窗封闭要严,喷后闷半小时,一般24小时即减轻。病情不见好转的再注射抗体0.5-1毫升,3-4天即愈。
3.5产蛋下降综合症。用蜂安乳合剂治疗,5-7天即愈,一般每次用更年安1片、人参蜂王浆1毫升、奶粉5克、治愈率可达99%。
3.6曲霉菌病。可用制曲霉菌素,每片0.5克,每片喂鸡20只,连喂5-7天,同时饮用红霉素水。
3.7大肠杆菌病。要用氯霉素和诺氟沙星,每50公斤饲料各加100克,连喂3-5天,即见好转或治愈。也可且百病清口服液,每50公斤饲料加250毫升,饮水2-3次即可好转或痊愈。
3.8禽霍乱。用各种抗生素或磺胺药都有效,常用的喹乙醇效果较好,也可用敌菌净,以上药物每1公斤料用4片,连喂5天即愈。
3.9葡萄球菌病。根据鸡的个体大小,适量注射氨卡青霉素,每天2次,同时内服痢特灵,每1公斤料加4片,3-5天即愈。
3.10球虫病。用优素精、青霉素或氟哌酸交替治疗,效果较好,否则易产生抗药性。优素精每1公斤料0.4-1.0克,青霉素每只0.5-1万单位,诺氟沙星每1公斤料2克。
3.11白细胞原虫病。用磺胺二甲基嘧啶治疗有特效,每1公斤料4片,连服5-7天即愈。(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

甲鱼常见病的防治



鳖腐皮、疖疮病
1、每100公斤鳖用白毛藤30克、板兰根10克、黄岑10克煎汁拌饲料投喂;
2、西药治疗有好转后:每100公斤鳖用金银花60克、皂角刺10克、紫花地丁20克、甘草10克、天花粉15克、黄芪60克、当归15克、穿山甲5克,煎汁拌饲料投喂5天,作散结排脓,巩固疗效。
3、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大黄4克,煎成药液洗浴48小时。
4、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黄莲5克一起煎水洗浴50小时。
5、重症,每吨水用五倍子5克(捣碎)+黄莲5克+黄柏2克+黄岑2克煎水洗浴。
鳖腹水病
每公斤饲料拌入金银花3克、板兰根2克、连翘2克、蒲公英2克,连用5天。
鳖水霉病
每立方水用五倍子4克,捣碎后加水10倍,煮沸3—5分钟,再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
鳖水霉病并腐皮病
1、每吨水用五倍子4克,捣碎加水煮3分钟后加食盐1500克,小苏打1500克,兑水全池泼洒。
2、每百公斤干饲料加大蒜泥2公斤(50克以上幼甲)或5—10公斤(成甲),拌匀投喂10天。
鳖白点病
每吨水用大黄2.5克(先用氨水浸泡)+硫酸铜0.5克兑水全池泼洒。
鳖穿孔病
1、a将毛莨、天冲、辣木等药粉与红霉素软膏拌成泥状待用;b将500克五倍子加水8公斤煎成药液备用;将病鳖病灶处用0.5‰的碘盐溶液洗净消毒后,将a涂在病灶上;用等体积的熟石膏与b迅速拌匀,待放热结束时覆在药泥上。
2、每吨水用大黄5克、射干4克、黄岑4克、连翘4克浸浴,36小时后施用10克露蜂房,以生肌去腐。
3、同鳖腐皮、疖疮病(2)
鳖鳃腺炎病
1、用板兰根、连翘、穿心莲、苍耳子各1.5克,金银花0.5克,大青叶2千克,加水5.5千克煎2小时,去渣取汁3.5千克备用;每天取药汁600克加入淀粉煮成糊,将药糊帖附在捣碎的动物内脏中,待冷却后投喂,一日3次,连喂7天为一疗程。
2、每吨水用大青叶20克、板兰根40克煎汁长期浸泡。病重时可注射复方大青叶、板兰根注射液2毫克/公斤,一日2针。
3、每吨水用15%络合碘0.3克全池泼洒。结合每公斤饲料拌板兰根15克投喂,连用10天。
鳖肠炎、鳃腺炎并发
1、每千克鳖用地榆炭60克、焦山渣30克、乌梅3粒、黄莲6克、板兰根50克,加水煎汁拌饲料投喂;外用红霉素涂抹。
2、每百公斤干饲料加大蒜泥2公斤(50克以上幼甲)或5—10公斤(成甲),拌匀投喂10天。
鳖积食病
每千克饲料加入神曲或牛黄解毒片2片、大蒜2克,每天投喂。
鳖红脖子病
1、先按每吨水用大黄3克(经适量氨水浸泡12小时后取液)、硫酸铜0.5克全池泼洒;24小时后换水,再每吨水用漂白粉5—6克泼洒,48小时后再泼一次。
2、按仙鹤草5克、马齿苋3克、黄岑2克、贯仲4克、五倍子3克、大黄4克的比例配成复合中药;每吨水取复合中药30克浸泡成药液,浴病鳖24小时。
3、按板兰根、马齿苋、茵陈、葫芦草、山楂、白毛藤各3克,甘草2克、山霍香4克、黄花一枝配成复合中药;每公斤饲料加入复合中药5克拌合投喂。
鳖白底板病
1、板兰根50克、败酱草(或大青叶)40克煎汁常期洗浴。
2、同鳖鳃腺炎(1)。

几种鸭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鸭病毒性肝炎
该病是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病程短、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仅发生于雏鸭,主要发生于1周龄~3周龄,育成鸭一般不发病,也不影响产蛋。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更易发生,潜伏期为1~4天,病程进展迅速,短时间就波及整个鸭群。
1.1临床诊断
感染初期精神萎靡,呆立,身体虚弱,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眼半闭,有的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发病12~24小时后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脚痉挛,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出现抽搐后,约20分钟左右双腿伸直死亡。病理解剖特点是:肝脏肿大,质脆,表面有大小不等血斑。
1.2防治措施
(1)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引进健康雏鸭苗,1月龄以内的雏鸭要隔离饲养,供给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饮用自来水或深井水,不得饮用野生水禽栖息的水,用具要清洗、消毒。
(2)给1日龄雏鸭接种弱毒疫苗,在肌肉或鼻腔接种,4天后即产生免疫。
(3)给刚出壳的雏鸭肌内注射血清,每只肌注康复鸭血清0.5~1毫升,即可预防。
(4)给1日龄雏鸭皮下注射鸭肝炎灵0.5毫升,可防此病发生。
2鸭瘟
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被国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很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本病的流行与气温、湿度、鸭群的繁殖季节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通常在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严重。该病潜伏期为3~7天,发病的持续时间为数天至1个月左右,整个流行过程为2~6周。
2.1临床诊断
发病初期为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口干,喜卧不愿走动,体温达43℃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部分头颈部肿大,故有大头瘟之称。之后食欲完全消失,或口渴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最后完全不能站立。病理解剖特点是:以食道、泄殖腔和眼睑黏膜呈出血性溃疡和假膜为主要特征性病变。
2.2防治措施
(1)不从疫区引进种鸭,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对鸭舍及用具进行消毒。
(2)定期用鸭瘟疫苗作预防接种,雏鸭在20日龄注射,即可免疫一个多月,60日龄(成鸭)以上注射可免疫8~9个月,使用时疫苗加生理盐水稀释200倍,每只鸭胸肌注射1毫升。
(3)发生鸭瘟时应立即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对鸭群用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必要时剂量加倍,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3鸭霍乱
鸭霍乱病是一种由巴氏杆菌引起的常见多发、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菌能长时间存活在周围的空气、水源、土壤中,遇到高温、潮湿、多雨天气或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反应等环境变化时能迅速感染鸭群。也可通过其他禽类传染给鸭群。鸭霍乱病程短促,一般在数小时至两天致死,雏鸭常呈流行性发病,死亡率高达80%以上,育成鸭多为散发性、间歇性流行。
3.1临床诊断
急性,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死后嗉囊充实,倒提从口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慢性,精神委顿,尾翅下垂,羽毛蓬乱粘水,行走无力,常离群掉队,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饮水增加,嗉囊松软空虚,病程较长的,不停摇头甩颈,呼吸困难,口鼻流黏液,不时发出咕咕的响声,排出灰白色或青绿色稀粪,有难闻的腥臭味,在1~3天内死亡。病理解剖特点是:胸膜腔的浆膜,尤其是心冠沟和心外膜有大量出血点,脾脏常呈樱桃红色,最具特征的是整个肝脏表面散布着灰白色针头大、较规则的坏死点,肺脏常呈现弥漫性充血、出血和水肿。
3.2防治措施
(1)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使鸭群保持较强的抵抗力,圈舍保持宽敞干燥,通风良好,净化水源,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
(2)对50日龄以上的鸭注射禽霍乱菌苗,每只鸭肌内注射2毫升,
一般能免疫5~6个月。
(3)当鸭病发时,即给每只鸭肌内注射青霉素100毫升,连用2天,每天早、晚各注射一次。
(4)用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嘧啶按0.4%~0.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连续喂4~6天,或口服0.2~0.5克(按每千克体重算),连续喂4~5次即可。
(5)给每只鸭口服土霉素0.2~0.3克,或按0.05%~0.1%的比例混合饲料连续喂6~8天。
4鸭产蛋量下降综合征
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由一些传染性因素、某些营养缺乏因素及某些应激反应引起育成鸭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疾病。疫情多见于深秋与冬季,发病急,传播快,容易造成大区域性流行。主要侵害产蛋阶段的蛋鸭、种鸭,初产鸭更易感染,疫情发生时,鸭场区域内其他禽类,如,鸡、鸭、鹅也有相关病原的感染。
4.1临床诊断
食欲大幅度下降,肿头,流泪,眼眶周围羽毛潮湿。下痢,粪便稀薄,呈白色或淡黄色。产蛋急剧下降,产蛋率在2~3天内比原来下降70%~80%,并且持续2~3周,所产蛋软壳、无壳、壳粗糙,易破裂,或产小蛋等。病理解剖特点是:眼结膜充血,肠道可能有一定程度充血和不明显的出血,卵巢萎缩,卵子充血变形等。另外,诊断时应注意鉴别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败血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及由其他营养缺乏因素和环境应激因素所致的产蛋下降疾病。
4.2防治措施
(1)补充营养,鸭子喜欢吃荤,饲料中应增加动物性蛋白原料,并添加多种维生素,以补充营养。
(2)合理饲喂,秋鸭饲喂精料的用量应视产蛋率而定,产蛋率在50%以上,可多添加精料,反之,可喂一些青绿多汁饲料,或增加精料中的糠麸类的用量,鸭子不能喂得过肥或过瘦,过肥不产蛋,过瘦产蛋能力下降,要一直使鸭子保持良好体况。
(3)保持适宜的环境,鸭子生活环境既要有嬉戏的水池,又要有干燥的活动场所,且水质卫生,秋季蛋鸭代谢旺盛,对环境很敏感,因而不要轻易改变饲料成分,气温过高时可延长鸭群洗浴次数,另外,鸭怕吵,容易惊吓,所以鸭舍要保持安静,减少噪音的刺激。
(4)增加光照,秋季光照不足,影响产蛋,可在鸭舍内设置两套照明设备,以补充光照。
(5)制定严格的疫苗防疫程序,蛋鸭开产前要注射鸭瘟、禽霍乱、大肠杆菌、鸭疫里氏杆菌等多种疫苗。
(6)定期对鸭群投喂保健性预防药物,用以中药制剂和广谱抗菌素为主,当蛋鸭群出现发病,要及时查明病因,采取隔离、消毒、治疗的办法。
作者简介
邱淑萍、刘艳梅,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农副业生产教研室教员。

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冬春季节如果牛的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疾病,轻则影响使役,重则造成死亡。现介绍冬春季耕牛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一、牛虚寒拉稀

牛外受寒邪,或喂饮冷冻草水,冷气入胃,寒气伤脾,牛易虚寒拉稀。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主要表现为反刍、食欲减少,耳鼻角根发凉,肠鸣响,粪便稀,粪内有未消化的草料。治疗方法是:党参60克、干姜30克、白术30克、山药40克、云苓60克、附子30克、厚朴30克、白芍20克、甘草30克,水煎服,连服2~3剂即可治愈。

二、牛流行性感冒

主要表现为发烧、咳嗽、流鼻涕、流泪、鼻镜干燥、四肢不稳、跛行。治疗方法是:肌肉注射百尔定20~40毫升、青霉素200~400万单位。同时灌服中药:柴胡、黄芩、知母、桔梗、葛根、薄荷、菊花、生地、苏根、玄参各40克,双花、连翘、丹皮、甘草各30克。

三、腰风湿

主要表现为后躯板直,起卧困难,食欲下降。治疗时可内服茴香散,一日一剂。也可用热敷疗法:取黑豆15公斤,醋0.5公斤,面袋一条,将豆炒热加醋搅拌,趁热装入面袋内平搭于患牛腰上.热敷1小时左右,一天2次,连用3天,黑豆可连续使用。

四、急性瘤胃膨气

牛过多采食白菜叶、番薯藤,会在瘤胃的细菌参与下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急性瘤胃膨气。其症状是:左腹急剧膨胀,充满气体,叩发鼓音,神态不安,眼结膜暗红或紫蓝,食欲不振,反刍停止,口流白沫,流涎呈青绿色,有饲料碎片,呼吸急促,不时用后肢踢腹部,有腹痛感。严重时张口伸舌,肌肉震颤,大小便闭塞,肛门突出,最后倒地死亡。急性瘤胃膨气可采取以下方法抢救:

1.用花生油1000毫升灌服。

2.大蒜头10个捣烂,加米醋500毫升,给耕牛内服。

3.香油250~500毫升,烟丝50克,大蒜7个捣碎,混合后一次灌服。

4.用千分之四的石灰水2000毫升给耕牛灌服。

5.麻油500毫升,活泥鳅7~10条混合喂服。

五、牛出血性肠炎

牛出血性肠炎在养牛生产中较为多见,也叫耕牛的冬痢,它是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季。病牛发病率初为10~20%,后期达100%,死亡率很高。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潜伏期3~7天,腹泻前短时间发热,39~40.9℃,精神沉郁,厌食,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常呈腥臭味,只要一发生腹泄,发热即停止,大约5~7天。腹泻2~3天后,有的转为出血性痢疾,有的痊愈。1~3岁牛有严重出血,约占5~30%。病牛虚弱、贫血、毛直立,低体温,长期躺卧,少吃少反刍或不吃不反刍,鼻镜少汗或无汗,瘤胃蠕动音低沉或消失。如果冬春季节,发现急性腹泻的病牛要隔离,更换垫草。畜舍内要彻底消毒,预防传染。本病流行期间,要对病牛增加饮水(/),适当减少饲料量。牛出血性肠炎可选择下列药物治疗:1.1~5%硫酸铜溶液30~60毫升,或磺胺类药灌服。2.必要时可肌肉注射硫酸阿托品5毫升。3.取高锰酸钾配成0.1~0.2%的温溶液,每天灌服2次,每次用药3~6克,或胃管投服。一般连续用药2次即愈。

六、家畜锥虫病

锥虫病是大家畜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除了牛的发病率较高外,马、驴、骡都会患这种病,急性病畜会很快死亡,慢性病畜也会长期掉膘瘦弱而死亡。每年冬末春初常会在一个地区暴发流行,牛感染锥虫病后的病程较长,一般有7~10个月,在夏季虻蝇、蚊虫等吸血昆虫吸了病牛的血再吸健康牛的血,会使健康牛也受到感染。牛锥虫病主要症状是间歇性发热,病牛消瘦,黄疽贫血,后期精神沉郁,呆立无神,食欲减退,心肌衰竭,胸前腹下水肿,耳枯尾烂。皮肤溃裂,最终因锥虫大量破坏红血球和毒素刺激,逐渐衰竭死亡。治疗家畜锥虫病有两种特效药物,一种是苏拉明,又称拜耳205,按每百公斤体重1~1.2克剂量静脉注射,隔6天重复用药一次;二是安锥赛,又称安锥毒,用5毫克剂量一次皮下注射。如果找不到上述两种药物,也可使用血虫净或新胂凡纳明.对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但要防止复发。

七、钙磷缺乏症

冬春季节养牛,由于饲料单一,没有青绿饲料,饲喂时常以精料为主,加上在这两个季节牛接受的阳光也较少。因此牛很容易发生钙磷缺乏症。特别是刚断奶的幼牛、泌乳盛期或妊娠后期的母牛,由于它们正处于骨骼形成、乳汁形成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时期,需要的钙磷较其它牛多。钙磷缺乏症的主要症状是:异食、食欲不振、佝偻病、生产力下降、软骨病等。预防牛钙磷缺乏症,主要是在饲料中给牛补充钙磷。一般来说,牛每百公斤体重应补钙5.7克、磷4.8克,在日粮配比中,按标准适量加入,有条件的再加入一些微量元素添加剂,对防止牛钙磷缺乏症效果更加明显。

八、维生素缺乏症

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牛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主要由碳、氢、氧、氮、硫、氯、钴等几种化学元素组成,其种类很多,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维生素在牛机体中需要量虽很少,但它是维持牛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缺乏时,会发生牛生长发育迟缓,生产力降低,甚至发生疾病。预防牛维生素缺乏症,主要方法是:选喂富含维生素的各种饲料。如黄色玉米中含维生素A,优良的干青草、青贮饲料、胡萝卜、红心芥等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晒制的优良干青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植物种子的胚芽、发芽饲料和各种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C。植物的种皮,如糠麸类以及酵母和发酵饲料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族;在动物饲料中,如鱼粉、骨粉、血粉中含有维生素B12。冬春季节,养牛农户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喂上述饲料,这样便可有效地防止牛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九、牛衰竭症

耕牛衰竭症是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多发生在冬末春初季节.死亡率很高,由于这种病最明显的症状是进行性消瘦,也称消瘦病。其症状是:病牛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松弛,眼眶下陷,全身骨骼显露,被毛杂乱无光;后期病牛胸、腹及四肢下部浮肿,体冷畏寒,食少反刍少,呼吸无力;最后卧地不起,衰竭致死。主要病因是由于过度使役,体力大耗;冬天饲养管理不善,添料不及时和防寒不严,加上长期饲喂单一的秸秆饲料,导致耕牛体力日渐衰竭而发病。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或有各种寄生虫病的牛更易发病。预防本。病的措施是:冬季要及时增喂豆类、玉米和饼类等精饲料,以及青绿多汁饲料。平时要多喂优质青干草,并供给充足的温盐水。注意牛舍保温,防止贼风入侵,对病牛或有寄生虫病的牛,要及时治疗和驱虫。此病的治疗方法:早期病牛在改善保暖条件的前提下,及时增加营养,适当喂些豆浆、稀饭和其它易消化的饲料,多数病牛可恢复健康。为提高病牛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可采用口服酵母片、酒曲,静脉注射5%葡萄糖等方法治疗。对晚期病牛,应迅速注射50%的葡萄糖200~400毫升,并配合内服党参、白术、陈皮、黄芪等理气、补气的中药。

十、牲畜肠梗阻

牲畜肠梗阻是牛比较容易患的一种疝痛病,尤其是冬春季节最为多见,主要原因是给牛喂的饲料太粗糙、太干硬或不干净,使牛肠子中的某一段被堵住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结症。牛患肠梗阻开始不爱吃东西,嘴发干,接着出现肚胀、肚疼、起卧打滚,严重时呼吸困难,鼻子里溢粪汤。如果不及时请兽医治疗,就会很快死亡。当然牛患肠梗阻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是不会发生死亡的,关键在于搞好牛的饲养管理。冬春季节饲草干硬,不利于牛消化吸收,更容易堵塞肠道,因此喂前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是把切碎的干草放在水中浸泡2~3个小时,使其吸水软化;二是把切碎的干草拌入盐水或石灰水,进行发酵或碱化处理,这样做不仅能防止牛肠梗阻,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要讲究饲喂方法,喂完料后要让牛休息一会儿再干活。牛吃饱后还要让牛喝水,但不要让牛一次喝水太多,最好是让牛多喝几次,每次都不过多,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牛肠梗阻了。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耕牛疾病,应当重视对牛的日常健康检查,这主要是在饲养和使役中经常注意观察耕牛的动态。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观察吃食,牛吃食后反刍正常,鼻镜有汗,说明耕牛健康正常;如果吃食后不反刍,鼻镜干燥发热,往往是有病的征兆,应请兽医诊治。二是观察相态,如果耕牛表现出举动迟缓,尾巴摆动无力或向下垂,精神不振,卧倒后不愿起来.这可能是劳役过度或是疾病的初期表现,在休息一夜后仍无改变应请兽医诊治。三是观察大小便,牛的正常粪便呈叠饼状,不干不稀,表面有光泽。如果粪便干燥发硬,说明内热失水;粪便稀薄则表示耕牛消化不良或患有胃肠炎。正常牛的尿液为青白色。如果尿液浑浊或排便不畅,甚至尿不出来,则是患病的征兆。四是看步态,使役中耕牛行走困难,并出现跛行则是四肢有病:如果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可能是劳役过度,经过一夜休息仍无好转的,应请兽医诊治。总之,要做到无病防在前,有病早治疗,不要等牛病倒后才治。

猪常见病混合感染的防治方法


当前,由于一些养殖户急于求成,想立竿见影的收回建厂成本,对仔猪的来源没有严格控制,仅以单纯的价格来决定引猪。加以长途运输及环境改变等应激,一些隐性传染病猪开始发病。由于猪源不同,各地疫情各异,聚在一起的猪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对于环境消毒应付了事,这就给了病菌大量繁殖并发生变异的机会,从而造成多种病菌存在猪只体内。养殖户仅凭经验,在看不出什么病的情况下来回换药,加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漫无目的的乱配伍用药,更易造成耐药菌株增加。进而出现从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为两种或多种传染性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1猪瘟、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合并感染

病猪初期体温为41.5℃~42.5℃,呈高度稽留热,呼吸急促,流浆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耳、颈、腹下、两大腿后侧及四肢下端等处皮肤常呈弥漫性出血,有紫红色斑块,指压不退色。后期呼吸困难,皮肤贫血,黄疸,多数病猪大便干燥,有便秘和腹泻同时发生的现象,病猪有关节肿胀、疼痛现象,子猪有脑炎症状出现,怀孕母猪大量流产。本病与单纯猪瘟的区别在于:患猪瘟的病猪精神极度委靡,眼睛昏暗无神,而患本病的猪眼睛明亮;对猪瘟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对本病使用抗生素、抗附红细胞体药物治疗有效。

防治:(1)全场用含碘消毒液消毒,每天一次,连用7d。(2)健康猪紧急注射猪瘟疫苗进行免疫。对发病猪只注射猪瘟疫苗10~15倍。(3)对症治疗选用,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链球菌病。(4)贝尼尔注射治疗或预防猪附红细胞病敏感。

2猪瘟和猪副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本病多发于60~90日龄的猪,免疫效果差的多发,且无年龄、季节限制。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粪便干燥呈球状或为灰白色,急性型的会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猪贫血、消瘦(/),体温为41.2℃~42.2℃,站立不稳,颤抖,呼吸困难、喘息严重的病猪会从鼻腔流出血沫,全身皮肤出血症状,以腹下、耳尖严重,呈犬坐样呼吸,严重时脸部和嘴巴憋成紫色,眼结膜发炎,并有脓样分泌物,眼睑肿胀。本病突出的特点:病猪外表及内脏器官出血严重;高烧不退,呼吸困难,憋气,口鼻有血沫流出;单独按照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治疗无效。

防治:(1)将病猪隔离治疗,全场和圈舍清扫干净,用含碘消毒液消毒圈舍和用具,每天一次,连续3d,以后坚持每周消毒一次全年不断。(2)无症状猪全群用猪瘟疫苗免疫,10~15份/头(3)使用猪白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等抗病毒促进免疫的药物进行治疗。(4)用敏感的药物对症做抗菌治疗,如氟苯尼考、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类药物,并使用止咳平喘,退热的药物进行治疗。(5)健康猪饲料内加喂蒽诺沙星,VC等多种维生素,连续7d,并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急因素。

3猪附红细胞体病与蓝耳病混合感染

不同猪的临床症状不一样。母猪症状分急、慢性两种。急性型病猪持续高热,昏睡,体温为40℃~41.5℃,心跳加快(每分钟130~160次),呼吸困难(每分钟30~60次),咳、气喘,粪干且带黏液和血丝,传染迅速。对怀孕母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经3~5d其体温下降后出现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5%,所产子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常常整窝子猪断奶时仅余1~2头。慢性型猪体质差,黏膜苍白、黄疸,消瘦,咳嗽,部分呈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孕。随着病程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从耳肩部开始,逐渐漫延全身变色。哺乳母猪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加快子猪死亡。如不加强护理,可导致母猪病情加重而死亡。

架子猪表现轻度流感症状,厌食,精神沉郁,贫血。发病后4~5d,出现轻度黄疽,体温在41℃以上,后期咳喘,四肢发绀,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发病率为10%左右,死亡率在50%左右。

公猪的发病率为2%~10%。病猪厌食,呼吸加快,消瘦,部分病程稍长的猪出现瘫痪,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全身呈蓝紫色,局部水肿,以关节、肩部尤为明显,精液稀薄,镜检死精多,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子猪病情常常较重,初生子猪贫血,轻度黄疸、发烧,扎堆,拉稀,个别子猪很快死亡,以2~28日龄子猪症状最明显,死亡率最高可达85%。随着病情的发展,子猪皮肤由苍白到轻度黄染,后期青紫发绀,胸腹壁内侧尤为明显,眼睑苍白、水肿,呼吸困难,咳喘尤为明显,个别猪口鼻奇痒,摩擦圈舍栏壁,42日龄断奶子猪出现僵猪的比例大。

防治:不论是单一感染还是混合感染,圈舍消毒、加强饲养、减少应激是防治的重要环节。目前,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采用贝尼尔,按每公斤体重10mg的量配成2%的溶液进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用2d。对病重或病程长的猪加注维生素B12、牲血素。每吨饲料中拌土霉素600g,连喂7d,或用附红优拌料。每吨饲料中拌1000g,混匀,喂10d后改为半量,再喂15d。

4猪瘟与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病猪全身皮肤发红,有的有出血点,耳、腹下、四肢、胸膜处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病猪呈高温稽留热,站立不稳,并出现瘫痪,前期大便干结,后期腹泻,有水痢、脓痢出现,并具有恶臭味。病猪呈犬坐式呼吸,口吐白沫,呼吸困难,母猪流产。本病与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症状相似,但使用血虫净、抗生素及蓝耳病疫苗免疫均无效。

防治:(1)用猪瘟疫苗紧急免疫,每头用10头份。(2)使用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肌肉注射。也可用磺胺类药物如磺胺-6-甲氧嘧啶或者磺胺-2-甲氧嘧啶治疗弓形体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4957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