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塘水混和泥皮处理的方法


随着温度的持续上升,蟹苗逐渐放入塘口,池塘经常出现水浑,青苔和泥皮等现象。
1.水质混浊
目前很多塘口放苗后都出现了水浑现象,主要有蟹苗不安稳,转塘将水体爬浑和轮虫繁殖过度引起水白这两种水浑现象。
蟹苗活动量大,先用应激宁或者葡萄糖离子钙减少应激,然后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减少水质混浊,白混等水质难肥现象。
2.青苔
随着螺丝逐渐放入塘口,很多塘口偏瘦,出现了青苔滋生情况。
放苗后,建议使用黑土精能有效阻断青苔的光合作用,对抑制青苔,消除泥皮均有较好的效果。
3.泥皮
泥皮是腐烂晒干的青苔、伊乐草、水韭菜等植物性尸体、腐烂晒干后的残饵、粪便、死亡藻类聚集成团。泥皮上浮时会附着在草上,导致草会很脏,并且生长缓慢。可以使用黑土精和芽孢杆菌用全池泼洒,或者用泥皮净,能够降解池底残饵、粪便、老化死亡藻类、水生动物尸体等有机污染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4.草脏泥垢
水草上有泥质,是由于早期河蟹活动量大,引起水质混浊,大量有机物附着在水草上,水体中没有藻类或者很少。建议各位朋友可以先用碧水解毒安解毒,然后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黑土精肥水。

相关知识

河蟹池塘水浑危害大,方法对路好处理



目前河蟹的养殖大多以种草养蟹为主,水草在河蟹养殖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产氧、稳水、提供饵料和躲避的空间等。每年天气多变的5、6月份很多河蟹池塘会发生水浑现象,有泥浑、白浑、水红、水浓等情况,但不管那种水浑都会对水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会导致水草挂脏、甚至萎缩、死亡,造成高温期无草的情况。
伊乐藻严重挂脏
一、造成水浑的原因
1、藻类过多,透明度下降
一般是肥水过度或杀虫后出现,种草养蟹的池塘适当的藻类是有益的,但过多的藻类会降低水体的透明度影响水草的生长,田面上的去年的烂草、烂青苔或者新塘的稻草、麦秆等含纤维素较多的植物会浸泡出的特有红水也会降低透明度。
杀虫后藻类过多引起的水浓绿
2、泥浑
一般是蟹塘生物量多、活动量大引起的,蜕壳后吃料增加或者野杂鱼多造成的缺料、缺氧、空间不足。缺料:河蟹每次蜕壳之后摄食量增加,有部分蟹塘加料较慢导致;有些蟹塘清塘不彻底或者打水打上来鱼卵导致野杂鱼虾多,特别是龙虾、鲫鱼、泥鳅、鲤鱼等繁殖力强的野杂,会在5、6月份大量繁殖,导致吃食量猛增。缺氧:会导致河蟹活动量大,河蟹会爬草头、上水边等溶氧充足的地方。空间不足:很多蟹塘为了避免河蟹上田面爬掉田面上的水韭菜,用围网把河蟹暂养在沟中,随着河蟹蜕壳、生长,河蟹活动量越来越大,导致活动空间严重不足。
围网没有撤掉造成的泥浑
3、白浑
水草过多,特别是晴天水草光合作用较强,过多的水草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造成池塘水体中碳酸根、碳酸氢根、二氧化碳平衡打破,积累过多的碳酸根与钙离子生成胶体性状的白色碳酸钙沉淀,让水看起来发白。枝角类等虫子过多会增加蟹塘耗氧、摄食藻类、影响水草净化能力,造成水体溶氧不足,造成“虫子”独特的白浑。
水草过多的白浑水
二、处理方法
1、肥水要适当、不要盲目肥水,理解肥水的真正意义,使用全溶有机肥“肥水肽‖”、含碳量高的“活力碳”少量多次肥水,不用含大量化肥、农家肥等高氮高磷低碳易肥水过浓且不稳定的肥水产品,尽量少杀虫避免藻类大量繁殖。单纯的高纤维素植物腐烂的红水影响不大。
2、定期查料,发现泥浑,特别是有水草上浮等明显缺料现象时,及时加料,如果野杂多可以用笼捕或者药除。适当加深水位提升总体溶氧量,增加环沟里“底居安”、“底加氧”改底增氧,减少底层耗氧。及时撤掉围网,保证河蟹充足的活动空间。
3、水草过多引起的白浑一般水草干净、不挂脏,可以适当拉掉部分水草、割草头,让水体通风能流动起来,多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配合“活力碳”补充碳源。虫子过多,可适当抽滤部分虫子,“底居安”改底减少耗氧,严重的可配合“底加氧”增氧,7-10天定期“利菌多‖+活力碳”养草、防草脏。
同一蟹塘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底层溶氧
同一蟹塘同一位置同一时间表层溶氧
种草养蟹的池塘产氧、净水主要是靠水草来完成的。部分养殖户使用吸附剂、絮凝剂等产品迅速清水只治标不治本,吸附剂、絮凝剂等产品能把水中的有机碎屑等杂质快速沉降到塘底,水会很快变清,但底层环境变差、底层缺氧严重,对生活在池塘底部的河蟹影响很大,造成河蟹严重缺氧,河蟹活动量因缺氧而增加,还会导致反复性水浑。还有部分养殖户水浑后会选择杀枝角类等虫子,杀虫后池塘溶氧会短时间提高,河蟹活动量也会减少,但杀虫剂本身对河蟹影响较大,死亡的虫子也会腐烂、分解导致底层环境进一步恶化,会降低河蟹吃食量,严重的会导致河蟹直接中毒死亡,特别是对软壳河蟹影响大。针对水浑,保草、防草脏来提高水草的净化能力是处理水浑的根本。天气多变、易水浑的5、6月份定期7-10天使用“利菌多‖+活力碳”,水草较多的池塘适当拉草、割草头让水体通风、保证水体流动性,把高溶氧、低二氧化碳的表层水和高二氧化碳、低溶氧的底层水交换,减少底层氧债,保证充足的溶氧,给水草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空间、溶氧。只有水草干净、持续生长才能提升水体的净化能力,最终水浑自然就解决了。水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处理水浑而忽视了河蟹本身。

河蟹养殖池塘“红水”成因和处理方法



随着渔业科技入户持续推进,河蟹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池塘管理上注重合理肥水、投饵,同时水草的栽植也注意了密度和日常养护,但在四月下旬的示范户指导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养殖管理问题:池塘水质发红的现象,通过镜检发现是池塘里藻类中有大量角甲藻类,现就红水成因和处理方法供养殖户参考:
一、红水形成的原因
1、在施肥过程中,大多数养殖户使用了无机肥过量,在使用有机肥的同时还添加了无机肥,另外使用生物肥的时候,随便加大使用量,还有养殖户使用低质氨基酸肥随便加大使用量,造成肥水过度。
2、饲料投喂过多,河蟹池塘里套放青虾,为了取得好收成,随便增加自配料的投喂,使用小杂鱼与豆饼相结合投喂,特别是植物性饲料投喂没有吃完。
3、随着温度的升高,池塘水草的密度增加,造成水草腐烂、有机质含量高等引起。
二、处理方法
1、第一次上午使用强效底克改底,下午使用多效底改加粒粒氧进行全池干洒,使用的量根据使用说明书。
2、隔天上午使用生物益水素或者EM菌,下午使用臭氧底改王。3、第四天使用生物有机酸解除藻毒素,每亩1米水深使用生物有机酸500克。

浅谈蟹塘青苔和泥皮问题



一、青苔是什么
1.青苔是丝状绿藻(双星藻、转板藻和水绵)的总称,可分为水绵藻、水网藻、刚毛藻三大类型。开始时在浅水底处萌发生长,随着温度的回升快速生长并逐渐蔓延开来。
水绵藻
水网藻
刚毛藻
2、前期青苔产生的原因
⑴、池塘冬季未排干存有积水,清塘不彻底导致青苔的孢子大量存于池底等到开春气温回升时大量萌发。
⑵、养殖前期由于气温偏低等原因导致蟹塘的水没有肥起来水体透明度过高。
⑶、栽种水草,投放螺丝时水草和螺丝所携带的青苔。
3、青苔的危害
⑴、青苔大量繁殖后消耗了养殖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池水中正常的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
⑵、养殖前期蟹苗太过弱小青苔大量繁殖易导致河蟹被缠绕进食困难最终被缠绕致死。
⑶、青苔死亡分解后产生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导致河蟹中毒死亡。
⑷青苔大量繁殖与水草争夺水中营养易或者将水草包裹导致水草生长缓慢。
4、如何防治和处理青苔
⑴、彻底清整池塘。养殖结束后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以清除池底大部分青苔孢子,同时抽干池水,对池底进行冻晒。
⑵、培肥水质。(纳米黑金+绿爽)一组6-8亩在放苗前开始培肥水质培养水中优质藻类并形成优势种群的同时提升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⑶、栽种水草、投放螺蛳时注意清除水草或螺丝上所携带的青苔。
二、泥皮
1、泥皮是什么?
蟹塘泥皮是养殖中的残饵粪便及死亡动植物腐烂而集聚的有机质,蟹塘进水后,由于水体较清瘦透明度过高阳光直射底部这些肥沃的有机质上开始着生底栖藻类和丝青苔,从而形成了泥皮。
2、蟹塘泥皮的危害?
⑴、易造成蟹塘前期水难肥——水体中藻类营养大多被底栖藻类和青苔吸收。
⑵、易黏附到水草上,导致水草挂脏,阻碍水草光合作用,草萎缩不长。
3、如何处理蟹塘泥皮?
⑴、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氧化碱化蟹塘有机物,改善蟹塘底泥。
⑵、连续晴天时使用纳米黑金+绿爽培肥水质促使泥皮上浮,泥皮上浮后在下风口,用水泵抽掉。

一个河蟹池塘浓绿色水的处理案例



湖北:养殖户张老板
塘口面积:20亩
水质指标:
PH:9.3
氨氮:0.4ml/L
亚硝酸盐:0.05mg/L
池塘情况:
老塘口,底泥较厚,深黑色发臭。水色发浓,呈浓绿色,透明度极低,下风口有一股腥臭味。前期使用过三次粪肥(有机肥),晚上部分螃蟹上草、上岸,三天前使用过一次氨基酸和EM菌。
情况分析:
此种情况是典型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量繁殖,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容易滋生蓝藻。一旦遇阴雨天气极易引发倒藻,造成缺氧和中毒。晚上藻类的大量呼吸作用使得螃蟹容易缺氧上岸。
建议处理:
1.换水6-8公分,加注新鲜水源。
2.泼洒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7亩/瓶)解毒缓解换水应激。
3.全池泼洒FS活力菌(2亩/袋),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4.使用卫底(2亩/瓶)改善底质,氧化过多有机污染物。
总结:
浓绿水的处理建议要从源头上控制,经常性改底,控制饵料投喂等,减少有机物的蓄积。在处理的时候不推荐使用“消—杀”模式减少藻类,对水体和虾蟹副作用大。一旦出现水质过浓,建议使用生物制剂来吸收水中过多的营养素,配合改底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前期肥水尽量少用有机肥、化肥,多用藻类易于吸收的生物肥(AA绿源等),避免造成营养过剩。

河蟹池塘里水瘪子的处理方法分享



水瘪子是螃蟹养殖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在谈这个问题前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
图1:一塘口取上来的螃蟹水瘪子占八成
今年从6月中旬开始、兴化地区陆陆续续听到很多池塘出现吃食下降的问题,抽样一看水瘪子的情况非常严重,部分塘口打样上来螃蟹,水瘪子占八成,后来跟泗洪、苏州的同事交流发现这个问题也很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问题的呢?
图2:水瘪子常见肝脏坏死颜色
图3:水瘪子空腿无肉
水瘪子的特征:
肝脏坏死、壳空无肉、鳃丝白脆易并发黑鳃,但是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肝脏坏死,因为肝脏是整个螃蟹最为重要的器官、同时兼顾着消化、解毒、免疫、同化营养物质的作用,但是今年为什么水瘪子相比往年要居多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今年早期温度较高螃蟹摄食相对往年摄食量加大,肝脏负担相对加重,容易诱发水瘪子。
2、早期温度较高很多池塘对于早期的消毒未做好,导致早期弧菌大量繁殖引起发病,这也是今年龙虾发病提前的一个主要原因。
3、忽略内服:通过对部分塘口的对比发现、早期定期使用“生命元+肝胆泰乐”内服的池塘,水瘪子明显减少,在泰州兴化的海南镇、钓鱼镇、林潭镇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肝胆泰乐特有的葡醛内酯成分能极好的修复肝脏。
4、弧菌防控:水瘪子对其肝脏做弧菌检测发现其肝脏弧菌数量明显超标,大多数在24小时培养后长满整个培养基,定期使用弧菌天敌消毒控制弧菌数量能较好的减少水瘪子感染的几率。
5、早期环沟过密的伊乐藻容易导致底部缺氧、诱发水瘪子。
图5:水瘪子螃蟹肝脏弧菌数量结果严重超标
内服生命元+肝胆泰乐处理水瘪子案例
技术员:胡强地点:兴化
填表时间:20xx底卖螃蟹后跟他拿同一家苗的塘口反映水鳖子很多。但他家只有几个。今年他旁边的塘口和朋友也在跟着他生命元+肝胆泰乐。吃食和规格都很满意。。。

关于河蟹池塘PH值偏高的处理方法



1、池塘基本情况
时间:20xx5月18日,
天气:晴天;
地点:山东微山湖;
池塘面积:12亩水面,1.5米水深的螃蟹池塘。
池塘水色描述:水色发暗,透明度低,藻类有老化现像,早上九点钟测到PH值高达到9.2,据了解,微山湖这边不是盐碱地,只是用户用生石灰来清塘导致PH值升高,难以调到正常范围。
2、处理方案
用药方案:第1天:换掉池塘四份之一的水,注入新鲜水减少碱性离子浓度,再用3包多氧底改王把水调节澄清些,再用四瓶池塘解毒灵全池泼洒。
第2天:用十包降碱快加5.5公斤白砂糖一起全池泼洒,泼完后再用四瓶EM调水王全池泼洒。
第3天:再用4瓶EM调水王全池泼洒。
第4天测量PH值由原来的9.2降到8.1。达到预期的效果。
3、用药原理
过高的PH值会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受抑制(当PH=9.5以上时硝化细菌受到抑制),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过程变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浮游动植物死亡,使水体缺氧,致使螃蟹死亡。换水就是稀释法,用多氧底改王(有沸石粉成份,沸石粉也可以降低PH值的作用)目的把水变清,用池塘解毒灵就是打破水体的通透性,和解毒功能,为下一步用药打下基础,有辅助作用,而它本身也是和种酸性的东西。第二天用降碱快和白砂糖直接快速把PH值调下来稳定有益EM类繁殖。因为EM类细菌代谢产品呈酸性,微生态平衡了,藻相也会平衡,PH值也会保持平衡。

冬春河蟹塘泥皮问题怎么处理?



一、蟹塘泥皮是什么?
蟹塘泥皮是养殖中的残饵粪便及死亡动植物腐烂而集聚的有机质,蟹塘进水后,这些肥沃的有机质上开始着生底栖藻类和丝青苔,从而形成了冬春蟹塘的特色泥皮。
二、蟹塘泥皮有什么危害?
1、水难肥——藻类营养被底栖藻类和青苔吸收。
2、黏附到水草上,导致草脏草粘,阻碍水草光合作用,草萎缩不长。
3、泥皮中有机质发酵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螃蟹吃食和生存。
4、泥皮上有机物发酵和生物呼吸,消耗水底溶氧,气温升高时,造成夜晚螃蟹缺氧上岸。
三、哪些蟹塘泥皮特别多?
投喂劣质饲料或粉状饲料,导致残饵多的蟹塘。蟹塘烂草严重或水浓死亡藻多的蟹塘,导致塘底产生大量有机物。这类蟹塘泥皮特别多。
四、蟹塘泥皮该如何处理?
1、清塘时,大量使用生石灰氧化碱化蟹塘有机物,改善蟹塘底泥。
2、选择晴天,使用高含量的腐植酸类产品如黑精灵遮光(注意:这类产品质量优劣的鉴别方法是:溶水后,用电灯光看透光性及是否有残渣),促使泥皮上浮,在下风口,用水泵抽掉。
3、使用分解底改产品和强氧化底改(如底倍健),轮换改底,消除泥皮造成的腥臭底质,分解、氧化底质中的粘稠物质,改良底质。
4、泥皮上已经大量着生青苔时,使用黑精灵+杀青苔一起化水泼洒处理,再行肥水改底处理。

河蟹池塘水又肥又浑透明度很低的处理案例


1.基础信息:
养殖户姓名:秦生贵;
时间:20xx4月1日;
技术员:蒋龙强。
2.池塘面积:15亩;
3.平均水深:40公分,种伊乐藻(吃不败);
4.放养日期、规格及数量:
河蟹1300斤,规格每斤120xx合作很是愉快,感情很好,有时候都感觉像亲人一样。肥浑水不是很好处理,一定要用显微镜镜检,确认是活藻多还是藻类碎屑、杂志多。活藻多药用绿源净杀藻,但低温天气绿源净的刺激性比较大,所以一定要减量(1袋4亩),少量多次,风险防范要做好,有机碎屑、杂志较多的可以大剂量使用养水宝和底康1号进行氧化分解,这样水才会爽一点。
11.用药前后病理变化的对比照片:

河蟹塘“红水”处理的小技巧



一、红水出现的背景
进入4月下旬,水温达到18~22℃,大多数塘口水草本该种植完成,准备迎接第二壳的到来。但往往这个时候,白水、浑水、瘦水、青苔等问题困扰着很多养户朋友,这几年养殖环境的变化,水质问题也在发生变化。近期,小编在苏州河蟹养殖区做技术服务时发现,部分区域的蟹塘竟然有红水出现。经过镜检发现,红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水里游裸甲藻!
那么,不禁要问:好好的蟹塘本身水色黄绿色,为什么突然变红,多了那么多裸甲藻呢?
其实,裸甲藻也是常见藻类的一种,属于甲藻纲的一种有尾巴、坚硬外壳(显微镜下观察)的藻类,在早春和入秋的鱼塘、虾蟹塘常常出现。再其它有益藻类多的情况下,塘里裸甲藻数量极少,一旦环境合适,就会大量繁殖,逐渐形成优势种。
早春裸甲藻爆发的三大条件:
1.外源藻种:3~4月份是河蟹塘频繁换水的时候,外援水不好、发红的区域往往携带部裸甲藻,这时候打水的同时把裸甲藻也带了进来。
2.水温适宜:前期水温低,有益藻类生长较为缓慢,而4月水温裸甲藻容易生长、繁殖。而且,裸甲藻有2条尾巴,有用能力极强,可以抢夺其他藻类的营养和光照,因此,生长繁殖速度比其他藻类快的多。
3.藻类竞争少:今年四月上旬又多为阴雨天气造成池塘倒藻时常发生,有益藻类、菌类大量死亡,如果不及时补肥把有益藻菌培起来,裸甲藻拥有更多的营养、空间,最终导致裸甲藻成为优势群体,补肥供给裸甲藻吸收,繁殖更多,这时候补再多的肥只会让红色更严重!
所以,早期塘口不肥水或肥水效果不理想的塘口更容易出现红水现象。也就是说,早期水瘦的塘口,易爆发“红水”!
二、何判断塘里是否有裸甲藻?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硅藻水是褐色的,甲藻水是红褐色的,颜色差不多,如何判断呢?
1)水色与硅藻水不同:首先是池塘水体发红,因为裸甲藻在藻类中是呈红色的,裸甲藻大量繁殖爆发时池塘水色肯定也呈红色,乍一看难以分辨,但这种颜色与褐色硅藻水颜色还是有区别的,但需要各位养户朋友多关注塘口水色变化。
2)水色变化大:与硅藻水不同,裸甲藻引起的水红一般变动较大,由于春天阳光强度适合它的生长,因此,随着光照变化,池塘水色也产生变化:一般是早晚较清,中下午较红,白天阳光越好光照越强,池塘水色越红。
3)显微观察最易看:如果想确定是否是甲藻水,最直接方法是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藻相分析便确认塘里是否有裸甲藻,具体可以询问当地仕必得公司的技术人员。
三、“红水”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1“红水”的危害
有人说,为什么要这么关注“裸甲藻”呢?它对养殖有哪些影响?
1)影响水草生长:4月份是水草生长的关键月份,如果塘里水色发红发暗,透明度较低,前期水草一定长不好!一旦水草没有阳光,慢慢萎缩死亡,这么,这一年螃蟹几乎很难养成功。
2)夜间耗氧量大:藻类生长是需要氧气的,藻类在白天产氧晚上耗氧,裸甲藻大量生长容易造成晚上溶氧不足螃蟹缺氧上岸上草头。
3)藻毒素危害螃蟹:塘口裸甲藻为主的情况下,直接抑制水中其他有益藻群、菌群生长繁殖,造成藻相过于单一,藻相过于单一情况下水质不稳定,易倒藻。裸甲藻死亡不仅污染水体,更会释放藻毒素!会直接导致螃蟹大量中毒死亡!
3.2“红水”的处理措施
此时正是塘口环境适宜裸甲藻大量繁殖的时候,如果发现塘口有轻微的红水怎么办?
1)第一步,换水:在外河水好的情况下先换掉部分水,选择中午出水早晚进水。此时塘里裸甲藻的密度已经远远高于外河水,可以通过换水的形式减少塘里有害藻密度,补充有益藻。
2)第二步,抑制裸甲藻生长:换水后在池塘中水色最红的时候使用整水进行处理,2亩/瓶全池泼洒,傍晚再用整底全塘干撒,用量2亩/袋。
3)第三步,解毒培藻:抑藻后隔一天,用解毒应急精华液2亩/瓶解毒,再使用培藻组合AA绿源+藻乐肥+活力菌4亩/组,使用前浸泡10~20分钟再全池泼洒,快速培育有益藻类和菌类(如下图)。
处理前
处理后
“红水”塘使用整水+整底前后水色变化,待水色改善后立刻用AA绿源+藻乐肥+活力菌4亩/组培藻组合快速培育起有益藻类即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8298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