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幼体放的越多越好吗?

兴化地区这几年苗塘投放大眼数量基本都在4斤/亩,部分塘口甚至放到6斤/亩,大眼一斤在4-6万只,如果按一亩地4斤,一斤6万计算相当于一亩地投放大眼24万只,但是我们一般塘口的产量也就2万只,相比于投放的24万大眼,存活率连一成都没达到,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呢?大眼是真的放的越多越好吗?如何才能提高大眼的存活率呢?
图1:优质的大眼幼体图片
记得以前和徐扬的一个客户聊天,十多年前他一亩地放大眼一斤半,能出4万苗,这个存活率接近一半,而我们现在不到一成。个人总结一下原因主要有三点:
1、溶氧问题,兴化地区放苗很多都是环沟放苗,四斤一亩地的大眼,环沟占池塘的三分之一,相当于一亩地放苗在12斤,而且苗塘早期培养枝角类和桡足类作为天然饵料,这两者本身就需要大量耗氧,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苗塘大眼放下去之后有爬遍上岸的现象,排除水体毒素的影响,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缺氧,而不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纤毛虫问题。很多人觉得早期水温低不会缺氧,但实际呢?看下图我们就明白了。
图2:溶氧监控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池塘的溶氧存在明显的差异,8号塘属于虫多的池塘,6号虫很少,两者溶氧我们看同样处于池塘底部的7号和9号探头,两者相差一倍。而我们苗塘的枝角类数量比成蟹塘的数量更大,所以更加容易出现缺氧的情况,而大眼一旦缺氧,当年的产量必然会降低。
图2、肥水过早泥混的苗塘
2、毒素问题,每年我们都会看到或者听说有大眼放苗后整个池塘全部死亡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就是毒素引起。所以在大眼下塘前水体解毒至关重要。最好采用双重解毒的方法,解毒灵+水博士配合使用。一个偏重于农药残留,一个偏重于重金属。
3、种苗问题,大眼幼体人工繁殖到现在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没有哪一个苗场有所创新,依旧是以传统的小作坊形式在育苗,亲本还是选购的在市场上销售的河蟹作为亲本,缺乏像白对虾一样的严格的选育体系以及标准化的幼体培育流程和培育环境。从20xx以后很多大型养殖户和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在近两年蟹苗培育必然会有一个大的突破。种苗问题解决,会给河蟹养殖带来新的一个发展机遇。
所以大眼幼体并不是放的越多越好,质量好的大眼,放3斤/亩就足够我们苗塘养殖使用,关键是如何提高大眼下塘的存活率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个八天进水法的放苗流程,这个流程与传统的操作流程有所区别,推迟了肥水时间,但是这种放苗法能够很好的提高下塘的溶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提前八天进水,苗塘最好选择环沟占比大的塘口,更适合育苗。水花生生长好的塘口可直接采用满塘水放苗。水体越大越稳定,在天气突变时大眼应激越小,存活率越高。
2、第一天进水后水体用解毒灵+水博士解毒一次。
3、第二天水体使用超碘消毒一次
4、第四天使用肥水旺(3亩水体/袋)+活肥(3亩水体/袋)肥水+黄金益菌素发酵液。肥水时间不宜过早,五月份温度可达25度以上,枝角类繁殖很快,过早肥水易导致枝角类繁殖过旺,水体泥混,同时枝角类发黑,个体偏大,大眼下塘后适口性不好。更重要的一点容易导致塘口缺氧。正常这个时间肥水的塘口,在第八天放苗的时候枝角类不会繁殖过旺导致水混溶氧低,枝角类的适口性也正好。
5、第八天放苗,建议优质大眼幼体放3斤/亩。放苗后全塘泼洒抗击灵+黄金多糖+应激硬壳灵(2亩/组)同时建议各位养殖户可在早晚投喂两次虾片,每30斤大眼每天可投喂1斤虾片,增强大眼营养,对于提高大眼存活率效果明显。
苗塘的产量在前三次壳基本就决定了,也就是大眼下塘后的15天,这段时间要注意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爬边问题及时做好解毒增氧工作,同时在这期间使用无刺激的弧菌天敌(2亩水体/瓶)消毒两次。

相关阅读

河蟹大眼幼体的生活习性



大眼幼体因其1对较大的复眼着生于长长的眼柄末端,显露于眼窝之外而得名。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在内部器官和外部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其生活习性也发生大的变化。
大眼幼体具发达的游泳肢,所以游泳速度很快。由于平衡囊的发育,能平衡身体采用直线地定向游动。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有发达的大螯和步足,故兼有很强的攀、爬能力,不仅可以在水底爬行,还可攀附于水草茎叶上,最后1对步足末端的钩状刚毛,常可用于钩挂于水草和岸滩砂等处,而不致被水流冲走。
大眼幼体已具有鳃和鳃腔,可以短时离水生活,故常附于水草、池壁上,不致像溞状幼体离水后即死亡。因此,运输蟹苗多采取干法运输。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已具备更强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能力,适应于淡水生活,故表现出明显的趋淡水性。河口水域成群的大眼幼体随海潮进入江河,形成蟹苗汛。
大眼幼体形态是介于溞状幼体和幼蟹之间的过渡阶段,其后的幼蟹阶段适宜于淡水浅滩环境生活,故大眼幼体表现出向浅水区活动的习性,自然条件下往往群集于江河、湖泊的岸边浅水区。
大眼幼体食性较溞状幼体更广。它不仅可以滤食水中细小的浮游生物,也可捕食较大的浮游动物,如淡水枝角类、桡足类,因其有强大捕食器—螯足,在游泳或静止时足可轻易地捕捉大于自身体积数倍的卤虫和其他食物。大眼幼体和溞状幼体一样都有捕食同类较弱个体的习性,而大眼幼体凶猛、敏捷、捕食能力强,更易捕捉到溞状幼体或较弱的大眼幼体为食。如何防止大眼幼体捕食同类,是提高育苗成活率应重视的技术措施。大眼幼体属杂食性,除喜爱动物性饵料外,也能取食水草和商品饵料等。
大眼幼体较溞状幼体有更强的趋光性,除直射光外,都喜在水表面活动。晚上,可以用灯光诱使其密集。当大眼幼体发育成仔蟹,便不表现这种趋光性了,所以收获时需要利用大眼幼体期趋光性从育苗池中捕捉,因为到仔蟹期就难以集群收获了。

强化大眼幼体的前期管理 培育优质蟹苗



五月上旬,又到了大眼幼体的投放阶段。培育优质蟹苗,提高蟹苗成活率,必须从大眼幼体的前期管理抓起。
关于大眼幼体的选择,一般采取看,问,跟,守的方法。即看亲本大小,问品质口碑,跟幼体进池,守淡化时间。通过细节防控,来降低选种和淡化阶段给后期培育优质蟹苗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购回大眼幼体后,怎样保证回捕率,保证规格,培育优质蟹苗,已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经过多年摸索总结认为,育苗的关键在于前阶段的规范管理。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近年来对河蟹亲本的选择,提纯,复壮无法科学到位,基本属于近亲繁殖,使河蟹的种质退化,不良遗传增多,抗逆能力下降,导致大眼幼体成活率低。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从大眼幼体入塘时就强化和促进规范管理:
放苗前一周解毒肥水,培养藻类和枝角类为幼体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饵料。选择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解毒,然后用浸泡后的黑金神+粉剂活菌王+酵素钙肥+六抗培藻膏肥水。枝角类含有幼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分布均匀,鲜活适口,游动速度慢,容易捕食。还可减少因投喂人工饵料给幼体带来的肝胰腺负担,以及投喂不均匀或不足,造成幼体的自相残杀,以提高成活率。
大眼幼体下塘前后泼洒离子对钙+泼水多维。补充水体营养元素和矿物质盐含量,提高水体硬度和水体缓冲性,促进幼体蜕皮时对钙的吸收强化甲壳硬化,减少蜕皮死亡率。
放苗后的第二天早晨,必须用新噬菌皇抑制水体弧菌,防止弧菌的大量繁殖影响幼体蜕皮。中午投喂酵母+活力素。酵母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诱食促消化功能,增强幼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是枝角类的饵料,以促进天然优质活饵稳定健康的繁殖。活力素能很好的补充幼体所需的能量和多种营养元素,改善体内微生态环境,增强活力,提高抗应激能力。
第三天幼体已开始变态,提高水体硬度,稳定和提高水体溶氧,营造蜕皮环境。在中午前后泼洒酵母+离子对钙+降解灵。
第四天幼体已基本变态,在水草上附着或浅水处底栖。此时应该在水体中抄捕,查看有无游动幼体,如果游动幼体较多则说明大眼幼体成活率低,可以选择补苗。中午投喂酵母+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改善变态后幼体肝脏造血细胞的机能,增强肝脏细胞的新陈代谢,保肝健胃,以消除厌食和消化不良等现象,促进幼体健康变态。傍晚抛撒粒粒神,改善底部环境,使变态后蟹苗能在浅滩沉底,以提高成活率。
经过第一阶段3~5天的科学投喂和现场的细节管理。大眼幼体在新环境里,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明显提高,直接的感觉就是,幼体变态同步,蜕皮整齐,个体强壮,成活率高。
综上所述,健康育苗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加强育苗过程中的每一项细节管理,消除不良隐患,是培育高产优质蟹苗的关健所在。

大闸蟹大眼幼体的选择与短途运输技术



水、种、饵是水产养殖三要素。选择优质蟹苗,妥当的运输方法是提高蟹苗成活率,进而提高产量重要因素。
一、蟹苗的选择。
1、三看。主要是“三看二了解”:
(1)看蟹苗规格。优质苗大小均匀整齐,无大小苗。
(2)看颜色。优质苗黄中带青。劣质苗微白。
(3)看活动。优质苗活力强,捏在手中松手后能迅速四散,有扎手感。劣质苗打团,爬行慢。
2、二了解:
(1)了解亲蟹的大小。在购苗前到育苗场实地了解亲蟹的大小,一般母蟹重量应大于125克,公蟹重量不小于150克。
(2)了解蟹苗淡水池的盐度。大眼幼体进入淡化池后,逐渐减少盐度。购苗时的盐度应低于5‰。
二、蟹苗的运输。
(1)运输时间。应选择早晨、傍晚、阴天,尽量避免炎热中午。
(2)待运的蟹苗应沥一下苗体水份,防止沾连伤残肢体。
(3)防震动。运输道路应平稳,防颠波震动,苗箱底部应填些防震的稻草、麻袋等东西。

强化大眼幼体的前期管理,培育优质蟹苗



傅太康,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核心成员,从事水产技术服务已有十多年时间,对螃蟹养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实战经验。他发表的《健康养蟹四季指南》、《强化养护管理,提高蟹苗的质量和成活率》等养殖技术文章,因为具有实战性、实用性,广受养殖户的认可和欢迎!
5月上旬,又到了大眼幼体的投放阶段。培育优质蟹苗,提高蟹苗成活率,必须从大眼幼体的前期管理抓起。
关于大眼幼体的选择,一般采取看,问,跟,守的方法。即看亲本大小,问品质口碑,跟幼体进池,守淡化时间。通过细节防控,来降低选种和淡化阶段给后期培育优质蟹苗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购回大眼幼体后,怎样保证回捕率,保证规格,培育优质蟹苗,已成为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经过多年摸索总结认为,育苗的关键在于前阶段的规范管理,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近年来对河蟹亲本的选择,提纯,复壮无法科学到位,基本属于近亲繁殖,使河蟹的种质退化,不良遗传增多,抗逆能力下降,导致大眼幼体成活率低。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从大眼幼体入塘时就强化和促进规范管理:
放苗前一周解毒肥水,培养藻类和枝角类为幼体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饵料。选择用解毒超爽或净水王解毒,然后用浸泡后的黑金神+粉剂活菌王+酵素钙肥+六抗培藻膏肥水。枝角类含有幼体所需的氨基酸,脂肪酸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同时枝角类等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分布均匀,鲜活适口,游动速度慢,容易捕食。还可减少因投喂人工饵料给幼体带来的肝胰腺负担,以及投喂不均匀或不足,造成幼体的自相残杀,以提高成活率。
大眼幼体下塘前后泼洒离子对钙+泼水多维。补充水体营养元素和矿物质盐含量,提高水体硬度和水体缓冲性,促进幼体蜕皮时对钙的吸收强化甲壳硬化,减少蜕皮死亡率,
放苗后的第二天早晨,必须用噬菌皇抑制水体弧菌,防止弧菌的大量繁殖影响幼体蜕皮。中午投喂酵母+活力素。酵母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诱食促消化功能,增强幼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也是枝角类的饵料,以促进天然优质活饵稳定健康的繁殖。活力素能很好的补充幼体所需的能量和多种营养元素,改善体内微生态环境,增强活力,提高抗应激能力。
第三天幼体已开始变态,提高水体硬度,稳定和提高水体溶氧,营造蜕皮环境。在中午前后泼洒酵母+离子对钙+降解灵。
第四天幼体已基本变态,在水草上附着或浅水处底栖。此时应该在水体中抄捕,查看有无游动幼体,如果游动幼体较多则说明大眼幼体成活率低,可以选择补苗。中午投喂酵母+保肝促长灵+活性蒜宝,改善变态后幼体肝脏造血细胞的机能,增强肝脏细胞的新陈代谢,保肝健胃,以消除厌食和消化不良等现象,促进幼体健康变态。傍晚抛撒粒粒神,改善底部环境使变态后蟹苗能在浅滩沉底,以提高成活率。
经过第一阶段3-5天的科学投喂和现场的细节管理。大眼幼体在新环境里,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明显提高,直接的感觉就是,幼体变态同步,蜕皮整齐,个体强壮,成活率高。
综上所述,健康育苗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加强育苗过程中的每一项细节管理,消除不良隐患,是培育高产优质蟹苗的关健所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2357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