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怎么养

黄颡鱼,又名黄鳍鱼、黄姑、黄腊丁等,为鮠科黄颡鱼属鱼类。黄颡鱼是我国普遍养殖的一种底层经济鱼类,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那么,黄颡鱼怎么养?现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cm-20cm、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2.清塘培水:放养前半个月,排干池水,用生石灰125-150kg/亩加晶体敌百虫1.5kg/亩,或敌杀死1瓶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消毒5-7天后注入新水80cm左右,每亩用发酵好的鸡粪或牛粪、大粪200kg培水,过7-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3.鱼种放养:一般在6月份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规格2-4cm的黄颡鱼夏花,放养数量150000-20000尾/亩。具体放养数量要依据池塘条件,饵料丰欠及个人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下苗一周后,每亩再投放20cm左右的鲢鳙鱼苗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

4.饲料投喂:黄颡鱼夏花入池后一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3-5天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拌入10%的鳗鱼、甲鱼或青蛙料等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喂。驯化及投喂方法:在池塘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1m*1m,用细网布制成,设置在水深50cm处,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为7:00-8:00时,投喂量占1/3,傍晚18:00-20:00时,投喂量占2/3。驯化10天后,撤到池中1-2个饲料台上。如果是已经驯化好吃食人工肉糜的黄颡鱼夏花,下池后可直接将饲料投喂在池中的1-2个饵料台上。当黄颡鱼体长达到5cm以上时,可以在肉糜中添加20%-30%的豆粕、菜粕、花生粕、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日投喂量根据鱼体重及池水温度而定,当水温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水温20℃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6%。

5.日常管理:掌握适宜水深,鱼种刚下池时保持水深70-80cm,以后随着水温提高逐渐加深到1.5-1.8m。控制池水肥度,保持透明度在30-40cm,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10-15天注水1次。调节池塘水质;每半月用生石灰10kg/亩化水泼洒1次,每月定期用杀菌药二氧化氯等进行水体消毒1次。每月喂1次药饵料,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四环素0.6g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每池配1.54kW增氧机1台,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合理开机增氧。

二、黄颡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合理确定放养规格和数量,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黄颡鱼饵料。

【小编结语】黄颡鱼的最佳生长温度25-28℃,pH值范围6.0-9.0,最适pH值为7.0-8.4,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延伸阅读

黄颡鱼混养 黄颡鱼混养的混养方法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很多养殖户为了能够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多养殖户都把黄颡鱼和其他一些鱼进行混养,那么黄颡鱼怎么混养呢?黄颡鱼混养有什么技术方法呢?

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30亩,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8公斤。

黄颡鱼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鱼类。

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放养黄颡40~60尾,规格2~3厘米/尾,可以亩增收黄颡鱼6~10公斤。

黄颡鱼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一般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蟹种放养后,亩放养黄颡鱼30~50尾,规格3~5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5~10公斤。

黄颡鱼河沟混养

河沟中低值野杂鱼类较多,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一般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2~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6~12公斤。

黄颡鱼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饵。一般亩放黄颡鱼40~6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8~15公斤。

混养注意事项

无论采用何种混养方式,在养殖管理中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4厘米/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五、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公斤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以上就是黄颡鱼的混养技术了,在混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养殖的方法,还要及时的观察,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好的养殖黄颡鱼,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池塘如何套养黄颡鱼


池塘套养黄颡鱼也称池塘配养或池塘混养黄颡鱼,可以是黄颡鱼,也可以是瓦氏黄颡鱼。由于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因此,套养黄颡鱼的养殖技术较为简单。

(一)池塘条件要求

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中的水源应是无污染,底质和水质中的各类化学成分不超标外,池塘面积等方面没有严格要求。然而,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还是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体各类饵料生物(小虾、小螺、小鱼等)较为丰富。

(二)套养黄颡鱼的几种模式

由于我国池塘养鱼的模式有多种,因而根据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的黄颡鱼搭配,是提高效益的重要保证。需要注意的是,在与食性上相同的鱼类放养模式中,要考虑这些鱼的抢食能力是否比黄颡鱼强等方面因素。

1.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滤食性的养殖鱼类主要有鲢、鳙等,它们作为主养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或上中层,此种模式中的配养鱼种有草鱼、鳊、鲂、鲤、鲫和罗非鱼等。从食性看,鲢、鳙以过滤浮游生物为食物,草鱼、鳊、鲂是以草类为主要食物,鲤、鲫和罗非鱼则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类。由食性可知,这种模式中,主养鱼类鲢、鳙及主要配套鱼类草鱼、鳊、鲂与黄颡鱼生活的水层和食性上没有矛盾,仅作为次要配套鱼的鲤、鲫和罗非鱼与黄颡鱼存在着一定的食性矛盾。因而,在此种模式的鱼种放养中应减少鲤、鲫和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

一般来说,套养黄颡鱼不需要单独为其投喂饲料,但其放养量根据池中小杂鱼、小虾、小螺以及其他饵料生物数量决定;同时,要考虑到鲤、鲫和罗非鱼等食性相近鱼类的数量而决定放养量;还要根据以鲢、鳙作为主养的养殖模式设计产量而定,这种模式有400~600千克的设计产量。因而,放养黄颡鱼中,投放夏花鱼种(2~6厘米左右)和冬片鱼种(8~15厘米左右)的数量不同。通常在有一部分鲤、鲫时,每亩放养2~3厘米黄颡鱼夏花200~400尾,放养5~6厘米的鱼种150~200尾左右;在没有鲤、鲫等杂食性鱼种时,黄颡鱼放养量可加大至上述的0.5~1倍。在投放黄颡鱼冬片鱼种时,每亩放养50~150尾。

2.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草鱼、鳊、鲂的食性为水草、部分陆生草类,还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通常称其为草食性鱼类。一般来说,以草食为主的养殖模式中,配套放养的鱼类有上层水体生活的滤食性鱼类鲢、鳙,有生活在底层的杂食性鱼类鲤、鲫等,还有少量搭养的肉食性鱼类鳜、乌鱼和青鱼等鱼类。以草食性鱼类为主的放养模式的特点是池中鱼类以草食性为主,池中的剩饵和残饲较多,同时吃食鱼的粪便中也有大量未消化的营养成分,这些能为黄颡鱼提供丰富的饲料,加之设计生产效果为高产高效时,必须有增氧机等渔机设备,为黄颡鱼的生活环境营造了良好氛围。以草食性为主养的模式中,套养黄颡鱼的数量可以比滤食性主养模式大一些。一般每亩放养2~3厘米的黄颡鱼夏花鱼种350~450尾,冬片鱼种100尾左右,这里指有少量杂食性鱼类时。严格地说,设计套养黄颡鱼时,应不考虑放养鲤、鲫和罗非鱼鱼种的放养,或者少放一点,这样的话,黄颡鱼鱼种的放养可适当考虑增大。

3.以肉食性鱼类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青鱼、乌鱼、鳜、鲈等是以个体较大的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螺类等)为主要食物,被称为肉食性鱼类。这种养殖模式目前开展得不是很广泛,地域也较受局限。其配养鱼类有鲢、鳙、草鱼、鳊、鲂等。考虑到乌鱼、鳜等生活在水体中层或中下层,且食性上与黄颡鱼没有矛盾,故可套养黄颡鱼以利用水中的剩饵残饲及主养鱼类不能利用的小鱼和小虾等。但考虑到主养鱼有误食黄颡鱼的可能,故黄颡鱼放养应以冬片鱼种为主,这样能够依靠其坚硬的3根刺(2根胸刺、1根背刺)保护自己。放养密度每亩投放冬片鱼种150尾左右。有人提出能够放养夏花鱼种,每亩放养500~600尾,放养时间在主养鱼长至10~12厘米后,即待主养鱼类对人工配合饲料有了依赖性后再放黄颡鱼,究竟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探索。

4.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鲤、鲫和罗非鱼等摄食范围广、食性杂,被称为杂食性鱼类。这些鱼在食性上与黄颡鱼相近,具有一定的矛盾。只有当池塘各类饲料充足时才能放养黄颡鱼的夏花鱼种。当然,从理论上看,套养黄颡鱼冬片鱼种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因此时的鱼种个体大,有坚硬的3根刺保护自己。一般来说,套养2~3厘米的黄颡鱼夏花鱼种每亩为300尾左右,投放冬片黄颡鱼数量为每亩50~80尾。

5.以育珠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淡水育珠蚌的食性也是过滤性的,珠鱼模式的套养鱼类中,水体上层生活的鲢、鳙因食性相近,故少数放养,草食性鱼类可作为此种模式的主要套养鱼类,其食性与育珠蚌不相克。黄颡鱼在此种模式中可以获得较好效益。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放养黄颡鱼时可考虑少放或不放其他杂食性鱼类。黄颡鱼的放养密度与以滤食性鱼为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相同。

6.以河蟹为主养的模式套养黄颡鱼河蟹的食性是以动物性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生活水层为底层,这些与黄颡鱼相矛盾。但实践初步证明,河蟹池塘套养黄颡鱼能获得较好效益。主要是因为河蟹在池中以螺蚬等为主要食物,也能很好地利用人工配合饲料,加之河蟹胆子较小,易受惊吓,在黄颡鱼的胸刺和背刺的威胁下,河蟹一般不会摄食黄颡鱼,这在多年的河蟹胃食物解剖中已充分证明。

网箱养殖黄颡鱼之黄颡鱼的日常管理


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日常管理有网箱检查、鱼体生长检查、网箱箱体清洗及病害防治等内容。

一)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有网箱箱体检查和箱内鱼体生长检查等。

1.网箱箱体检查网箱箱体检查有放鱼种前后的检查和饲养过程中的检查,这两种检查都非常重要。鱼种放养后,每天早晚各检查箱体1次,看网衣是否有破损情况。检查的方法是将网箱的四角依次慢慢提起,仔细察看网衣是否破损,网目是否被水老鼠等咬破,是否被背、胸刺刺破,在操作中是否损坏箱体等。发现问题,及时修补。为防止破网逃鱼,一般采用双层网箱的形式,检查时,先检查内层网箱,再检查外层网箱。

2.箱内鱼体生长检查由于网箱养殖黄颡鱼要分级饲养,而分级饲养的重要依据是鱼体生长是否到一定阶段。只有通过定期检查鱼体,才能掌握鱼类的生长情况,不仅为投饲提供了实际依据,也为产量估计提供了可靠的资料。生长检查一般要求前期每5~7天、后期每半个月检查1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检查鱼体生长情况的方法一般是用抄网从网箱中捞起箱内的黄颡鱼,放入小盆、小桶中,再用尺子对鱼体进行测量。同时要观察鱼的肥满度,以及时调整喂养。

二)箱体污物的清洗

一般来说,网箱下水后的3~5天,就会附着大量污物,以后又会附上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类等着生藻类(亦称附着藻类),堵塞网目,从而影响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不利于黄颡鱼的养殖。这种情况下必须进行人工清除,目前国内在网箱养鱼中清洗网衣有以下几种方法:

1.人工清洗网箱上的附着物比较少的时候,可先用手将网衣提起,然后抖落污物,或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刷洗。当附着物过多时,可用硬刷刷洗,或直接将网衣浸入水中用竹片拍打,使其抖落。操作要细心,防止伤鱼、破网。

2.机械清洗在网箱规模较大时,可使喷水枪、潜水泵,以强大的水流将网衣上的污物冲落。

3.沉箱法各种丝状绿藻一般在水深1米以下处就难以生长和繁殖。因此,将封闭式网箱下沉到水面以下1米处,就可以减少网衣上附着物的附生。但此法往往会影响到投饵和管理,对鱼的生长不利,所以使用此法要因地制宜,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

4.生物清污法利用鲴鱼(如细鳞斜颌鲴、黄尾鲴)等鱼类喜刮食附生藻类、吞食丝状藻类及有机碎屑的习性,在网箱内适当投放黄尾鲴、细鳞斜颌鲴等鱼类,让它们刮食网箱上附着的生物,一使网衣保持清洁,水流畅通。利用这种生物清污物,既能充分利用网箱内饵料生物,又能增加养殖种类,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

三)灾害天气的管理与做好日志记录

1.灾害天气管理灾害天气主要指大风、暴雨和洪水。大风常伴随暴雨出现,设置在湖泊、大水域内的网箱,有时会使网箱倾翻或被风浪淹没,所以在刮大风前必须检查网箱的框架和支柱是否牢固。固定式网箱要加固绳索,并适当提高网箱露出水面部分的高度。浮式网箱要防止大风期间网箱底部挨着湖底,以防因摩擦而引起断线和破网。洪水可以使网箱设置区的水流加速,冲致使网箱固定桩和使浮式网箱走锚移位,水位升高可使固定式网箱没顶逃鱼,必要时将开口式网箱加盖封顶。无论大风还是暴雨或者洪水,在过后要立即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修复和抢救。

2.记好饲养日志养殖日志是检查工作、积累经验、制定计划和提高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实行科学养鱼,一定要记好每口网箱的日志,这是最基本的管理工作。网箱日志应包括日期、天气、水温、放养、捕鱼记录、鱼体成长度记录,投饲种类及数量、鱼类活动情况及防治鱼病措施等项目。根据日志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是顺利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的重要环节。

混养黄颡鱼的技术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低值小杂鱼虾、鱼类残饵、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提高鱼池净产量。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锚头鳋等寄生虫,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增养黄颡鱼5公斤~20公斤,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成鱼池混养

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亩~30亩,水深2米~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50尾,规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公斤~8公斤。

二、亲鱼池混养

亲鱼池混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亲鱼池的水体空间,提高亲鱼池利用率,而且黄颡鱼可以摄食亲鱼池中的一些与亲鱼争食耗氧的小型野鱼类。亲鱼人工繁殖结束后,每亩放养黄颡40尾~60尾,规格2厘米/尾~3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6公斤~10公斤。

三、成蟹池混养

蟹池混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天然饵料生物资源。一般蟹池面积30亩~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蟹种放养后,亩放养黄颡鱼30尾~50尾,规格3厘米/尾~5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5公斤~10公斤。

四、河沟混养

河沟中低值野杂鱼类较多,混养黄颡鱼可节省人工饵料。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60尾,规格2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6公斤~12公斤。

五、大水面混养

大水面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既不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也不需另外投饵。一般亩放黄颡鱼40尾~60尾,规格3厘米/尾~4厘米/尾,可亩增黄颡鱼8公斤~15公斤。

无论采用何种混养方式,在养殖管理中须注意如下事项: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尾~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厘米/尾~4厘米/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五、蟹池中混养黄颡鱼,因河蟹、黄颡鱼在生态上处于相同的水层位置,容易引起两者生态位置竞争。因此,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生物,否则影响黄颡鱼饲养效果。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公斤~400公斤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的青虾,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黄颡鱼养殖周期


内容提要: 黄颡鱼是又叫黄骨鱼,是味道鲜美的淡水鱼,野生的资源目前很稀少了,主要是依靠人工养殖。养殖黄颡鱼要养多久才可以达到正常食用体重,养殖

黄颡鱼是又叫黄骨鱼,是味道鲜美的淡水鱼,野生的资源目前很稀少了,主要是依靠人工养殖。养殖黄颡鱼要养多久才可以达到正常食用体重,养殖多久小鱼才能长大发育成熟。养殖黄颡鱼的朋友们应该会关心这个问题,以及黄颡鱼生长过程中的一些管理问题。今天文章主要就是介绍这些相关内容。1、养殖周期

通常整个养殖期就是12到13个月左右,环境温度会影响到养殖时间,比如温暖地区可能是12个月,冷一点的地方是13个月左右。不同的养殖种类时间不一样,比如全雄黄颡鱼大概10到11个月就可以养殖完成生长期。直接影响黄颡鱼生长速度的是喂食的饲料,喂食的饲料蛋白高的生长更快,蛋白质低的,生长相对慢一些。2、温度

一般在11度以下的温度下就很少进食了,最适合进食的温度是25到28度之间,但是常见的15度到20多度都是能正常进食的。如果遇到高温30度以上进食很少,受到一定影响,但是通常在零度左右到38的样子的水温都是能生存的,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最好要保持正常温度,或者是正常水温,一般外面温度跟水中不一样。3、喂食

野生黄颡鱼常常吃植物作为食物,养殖时为了生长的更好更快,可以养殖一些其他鱼类做为黄颡鱼的食物,比如,鲢鱼,提供一些食草的鱼做为它的食物,因为食草鱼长的快。黄颡鱼是肉食1为主的杂食性 鱼类,一般主要还可以喂食小鱼虾,这些也是它平时喜欢捕捉的食物。喂食的时候可以切碎混合湿面粉一起喂食。4、饲喂方式

投喂饲料的地方要固定起来,喂食时间间隔要确定好,不能随意时间喂食每一个阶段的喂食量要根据鱼的大小来确定好,达到另一个阶段时要更换投喂的饲料量。每天投喂的饲料的用量是鱼的体重的5%,一般一天喂食两次到三次,小鱼喂食 次数多一些,大鱼是两次。下午的喂食量也要比上午多一些。饲料不要投喂过量,容易污染水环境,及时打捞食物残渣。黄颡鱼养殖时间比较长,冬季生长缓慢,要想养殖生长的快一些,主要就是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以及就是合理的投喂饲料或者是选择合适的投喂方式,注意投喂有营养的饲料,能够吸收消化。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网箱如何养殖黄颡鱼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国内市场上是中档鱼中价格最高的品种之一。在农村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颡鱼,能有效地利用水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养殖户调整种养结构、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将其相关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网箱养殖黄颡鱼必须达到以下条件:

1.精心制作网箱

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要求在2.0厘米~3.0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米~24米为宜,网箱形状以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箱深要求2米。

2.合理放置网箱

用楠竹或木条制做框架,将网箱安置于框架内,用圆柱体的泡沫作浮子,网箱底部用鹅卵石作沉子,使网箱随水位涨落而升降。设置网箱水域的水质要求活爽,溶氧较高。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将网箱放入水中,使网箱壁粘附藻类,减少鱼体的擦伤。网箱之间的距离在2米~3米。阳光强烈的地区,应在网箱上面加遮阳盖。

3.注意水源水质

要求水源充足稳定且无任何污染。设置网箱水域的水深要求在2.5米以上,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并要求水体的交换量不大。

二、鱼种放养

1.鱼种来源

鱼种必须使用正规的苗种场生产的黄颡鱼,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无伤、体格健壮、游动活泼,最好使用人工繁殖的鱼种,这种鱼种成活率高、易驯化。

2.放养时机

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此时水温低,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箱前需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

3.放养密度

网箱养殖黄颡鱼密度一般在100尾/米~150尾/米。此外,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鱼固,以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黄颡鱼在苗种阶段生长较慢,长到4厘米以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一周年后达到性成熟,且雄性明显比雌性生长快,一般到8月底就可达到200克/尾以上。

三、饵料投喂

黄颡鱼饵料投喂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饵料配制

黄颡鱼为肉食性鱼类,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近几年多采用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进口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制料,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粉替代部分进口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饲料。饲料最好是粉状饲料,投喂时将饲料调成糊状,投在网箱的饲料台上。黄颡鱼喜欢吃软性饲料,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鱼打成浆再拌粉状饲料投喂。由于目前市场上没有黄颡鱼的专用饲料,建议用叉尾鱼回饲料代替。

2.驯化投喂

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天~7天驯化,完全可以在白天上浮摄食。在苗种入箱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经耐心驯化5天~7天后即可。经过驯化的苗种,入箱第二天即可正常投喂,投喂方法可采用人工与机械投饵两种形式。

3.合理投喂

整个投饲过程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6月份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第二阶段7、8、9月份日投饵3次,投饵率2%~3%;第三阶段10月份以后日投饵2次,投饵率2%。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在这一基础上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此外,由于黄颡鱼口裂较大,因此饵料粒径要相应加大,以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饲料,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采用沉性硬颗粒饵料要求颗粒在水中要有15分钟的稳定性,而使用浮性饵料会更好地提高饵料利用率。

四、日常管理要加强

网箱养殖黄颡鱼,日常管理十分很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定期检查

养殖中应操作规范,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等情况。

2.刷箱

经常刷洗网箱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

3.查箱

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入箱。

4.调箱

随着水库水位涨落,需把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

5.适时轮捕

为调节好养殖密度,提高效益,要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上市,尽可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始分批起捕销售。

五、鱼病防治要重视

黄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水质,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很少发生病害。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及时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由于黄颡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因此要以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建议以定期投喂药饵作为预防方法,每月使用氯霉素、土霉素等以及大黄、板蓝根等中药以0.1%~0.4%添加量投喂3天~5天。或用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挂袋,一般每星期更换1次,要在扦捕、投放、运输中尽量避免损伤鱼体。以防在初春、冬季低温季节感染水霉。

黄颡鱼养殖技术


黄颡鱼我相信很多都喜欢吃吧,这种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的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很多人都喜欢吃,不管是在超市还是在菜市场也随处可见,可是这么多的黄颡鱼到底是怎样养殖出来的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黄颡鱼的养殖!

黄颡鱼的苗种培育

1、培育池条件:培育池面积以1~3亩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放苗前清除塘底过多淤泥(保持10厘米左右),并整修池堤,防止渗漏。

2、清塘与肥水: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公斤进行干法清塘,杀死野杂鱼、致病菌、寄生虫及其他敌害生物。放养前7天,往池塘中注水30~40厘米,注水时管口用40目筛绢网包裹过滤,防止野杂鱼和敌害生物进入。每亩再使用生物肥水王4~5公斤,以培育鱼苗适口天然饵料,新开池塘可兼施无机肥3~4公斤。

3、鱼苗放养:黄颡鱼鱼苗放养密度以每亩3~5万尾为宜,单养为佳,不能与鲤、鲫鱼苗混养。下塘的鱼苗最好为同一批孵化出的鱼苗,如孵化时间相差较大,易使鱼苗生长不齐,造成成活率下降。放苗前需测量池塘水温、pH值、溶氧和氨氮等指标,鱼苗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度不超过2℃,pH值在6.8~7.5之间,溶氧大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06毫克/升,即可下塘。

4、鱼苗培育:刚孵化出膜的仔鱼,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游动能力较弱,喜欢集群在水体的底部,以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为食。初期天然饵料培养充足,将大大提高鱼苗存活率。如发现饵料不足,可采用人工投喂轮虫、追加有机肥料、割青草堆沤、早晚两次泼洒黄豆浆等方式促进浮游动物繁殖。随着鱼体长大,鱼苗活动、摄食能力明显增强。此时要逐步提高池塘水位至0.8~1.5米,以增加鱼类活动空间。当长至2~3厘米时,池塘中天然饵料已无法满足其摄食需求,可采用黄颡鱼专用膨化浮性饲料进行人工引食驯化。投喂量根据鱼苗摄食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准。

5、日常管理:每日要坚持巡塘,注意观察水色和鱼的摄食、活动状况,通过注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泼洒施肥和开启增氧机等措施,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生物丰富。每隔一段时间,对池塘进行杀虫和杀菌消毒,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免疫制剂,提高鱼苗抗病能力,防止鱼病发生。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

黄颡鱼的习性很有特点,它在野外的适应能力很强,喜群居、耐低温、耐低氧、耐污染,对水温适应范围较宽。黄颡鱼在我国的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溪涧,都有它的踪影。它是一种小型鱼类,一般只有几两重,超过1斤的极少,但有一种淮颡,最大个体可达3千克以上。

黄颡鱼具有底栖肉食性鱼类习性特征,它喜吃小鱼小虾、浮游动物和昆虫。饥饿时也吃某些素食(如烤豆腐干),但并不常吃。它吃饵贪婪凶猛,嗅觉、听觉和触觉均较灵敏,有到处乱钻采食的习性。

黄颡鱼还有怕光的习性,一半白天大都栖息于水底或光线较弱的隐蔽处,傍晚和夜间及清晨出来活动,阴雨天活跃异常。

黄颡鱼的养殖周期

不同地方养殖密度、模式会有差异的,一般东北周期短应该都在5、6月左右。如果在珠三角一带养,一般的养殖密度是5-8公分鱼苗2.5-3万尾/亩,养殖周期12-15个月左右,亩产量3500-5000斤(依照养殖水平、及死亡情况不同)

黄颡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一、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黄颡鱼对池水溶氧要求较高,故混养时要求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科学合理确定混养比例和放养规格,一般水体以混养30尾~60尾为宜,放养规格为3厘米/尾~4厘米/尾。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市规格。

三、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它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四、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鱼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黄颡鱼饵料。投喂人工饵料时,应先喂主养品种(投入浅水区),后喂黄颡鱼(投入深水区)。黄颡鱼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投饵应以夜间为主。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黄颡鱼的养殖技术,相信大家对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又多了一份了解,其实养鱼也要根据它的特点来调整养殖方法,好的方法才能养出高质量的鱼,小编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所以大家要在平时不断的总结经验,相信大家用心养殖一定有好的经济效益!

养好黄颡鱼的新技术


一、池塘条件

一般池塘只要塘基紧实,无渗漏,水源未受污染即可养殖,面积以1/15-5/15公顷为宜,水深1.5cm左右。

二、放养鱼种

1、放养方式:池塘主养黄颡鱼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一次放足鱼种,年底一次收获;一种是一次放足鱼种,养殖过程中捕大留小,多次收获;还有一种是轮捕轮放,即捕大补小。

2、放养规格:要求鱼种规格在8cm以上,最好是10-15cm,以保证较高的成活率,缩短养殖时间。

3、放养密度:池塘主养黄颡鱼,如采取年初放养鱼种,年底一次捕捞的方式,一般每1/15公顷放养3000-4000尾或搭配鲢、鳙鱼80尾。搭配品种不宜用鲤鱼、鲫鱼、罗非鱼等杂食性的底层鱼类,以防与黄颡鱼争夺饲料和栖息环境,影响其生长。

三、投喂饲料

1、饲料来源:池塘主养黄颡鱼,应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4%左右,动物蛋白蛋与植物蛋白的比例为1:2为宜。动物蛋白饲料主要为鱼粉、血粉或蚕蛹粉;植物蛋白主要有各种饼粕以及米糠、麦麸等。若无配合饲料,可投喂花生饼、豆饼、糠麸等,但应经常投喂一些野杂草,以补充动物蛋白。

2、投饲方式:根据黄颡鱼集群摄食的习性,应在池塘中设置食台,一般每1/15公顷鱼塘可设1个食台。每天投喂2次,上午7-10时和下午4-6时各1次。

3、投饲量:在水温10℃时,每日投饲量可掌握在存塘鱼体重的1.5%-2.5%。水温20℃-30℃时,每日投饲量可增至鱼体重的2%-4%,并应注意使黄颡鱼在3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另外,天气闷热及阴雨天时,应适当少投。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应做好水质调节工作,保持池水肥、活、嫩、爽、溶氧充足。主要措施是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星期加注1次。放养密度高的应配置增氧机,当池水缺氧时,及时开动增氧机,以确保鱼类正常生长。另外,每隔15-20天,每1/15公顷池塘用生石灰10-15kg,加水化浆后泼洒全池。

稻田生态养殖黄颡鱼


一、养殖区的选择

养殖面积为65公顷,水、电等设施齐全,交通方便。

二、稻田工程建设

1.田间工程以10亩为一个黄颡鱼稻田生态养殖单元,在稻田坝埂内侧挖上口1.5m、底宽0.5m、深0.7m的环沟,在稻田内每隔40m处挖上口0.5m、深0.2m(耕作层)的浅沟,使浅沟与环沟相通。

2.暂养池以10亩为单元,靠近水源的稻田一端建1个池深1m、面积60平方米的暂养池,以供培育苗种之用。

三、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1.苗种选择和运输选择种质优良、个体均匀、无公害的健康苗种,放养规格为10g/尾。2004年5月12日从辽阳市购进黄颡鱼苗种,用带有增氧设备的活鱼运输车运输,到目的地后在车上水箱内用20g/立方米高锰酸钾对苗种进行消毒15分钟,然后将苗种放入暂养池。

2.苗种放养采取两级放养法,即暂养池培育和稻田养殖。购进黄颡鱼苗种规格为6g/尾,5月12日开始进行黄颡鱼苗种暂养培育,放养密度为60尾/立方米。6月27日,在稻田施肥和农药药效消失后,将暂养池内的苗种放养到稻田中养殖,放养密度为350尾/亩。

四、养殖管理

1.驯化从暂养培育开始进行投喂驯化,采取定时、定点、不定量的驯化方法,每天定点投喂2次(黄昏前18时和夜间22时),投喂前先给信号(发出响声)然后再投喂,经过3天~5天的驯化,80%以上的苗种可以集中在饲料点摄食。

2.投喂黄颡鱼发育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营养要求有所不同,我们选用蛋白质含量40%的专用饲料,每天投喂2次,并将黄颡鱼养殖投喂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饲料的合理搭配,以满足黄颡鱼苗种生长的营养需要。第一阶段为5月~6月,饲料组成全部是蛋白质含量40%的专用饲料,每次添加饲料总量2%的光合细菌,规格为6g/尾的苗种经过45天暂养培育,出池时苗种平均体重达到50g/尾,最重达85g/尾。第二阶段为7月~8月,饲料搭配以杂鱼40%、豆粕40%、糠麸20%配比制成为主,灯诱昆虫为辅,每次添加饲料总量3%的光合细菌。第三阶段为9月~10月,正是黄颡鱼育肥增重的阶段,饲料搭配以蛋白质含量40%专用饲料为主,以杂鱼为辅,每次添加饲料总量4%的光合细菌。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和适量投喂杂鱼可以提高黄颡鱼的品质。养殖期间,饵料系数为1.0。

3.灯诱昆虫5月末,随着气温升高,大量昆虫繁殖生长,此时在暂养池内饲料台上方安装1只照明灯,在稻田饲料台上方安装2只照明灯,灯诱昆虫落水后可供黄颡鱼摄食,不但降低饲料成本,增加动物性营养,而且减少了水稻种植中虫害的发生。

五、鱼病预防

1.坚持换水,保持养殖黄颡鱼的稻田的有效水深。7月份以前,田面保持10cm~15cm水深;7月份以后,田面保持15cm~20cm水深。每隔5天~7天换水1次。

2.调节水质,每隔15天用0.2ppm二溴海因全田泼洒,每隔10天用8ppm~10ppm光合细菌全田泼洒,保持池水的鲜、爽、嫩。

3.青苔没有形成丝状时,在出现青苔的局部水面用硫酸铜1ppm或漂白粉2ppm泼洒,予以彻底灭杀。

六、水稻的种植与管理

黄颡鱼稻田生态养殖的基本原则是与单作稻相比,在水稻产量略有下降的情况下,提高稻、鱼的综合效益。

养殖黄颡鱼鱼苗的暂养经验


黄颡鱼鱼苗的暂养培育阶段是指刚孵化出的不能自由游动的仔鱼,用精心护理方法培育成能自行游动、自行摄食个体的短暂过程。鱼苗的暂养培育也称仔鱼期暂养。

(一)设施条件

鱼苗的暂养培育的特点就是时间较短,暂养面积较小,可以在孵化设施中进行,也可以在30~40目网片制成的小网箱进行或水泥孵化池等设施中进行。不管哪种设施,都必须有微流水条件,不至于让仔鱼静止不动,造成死亡。

(二)培育方法

1.网箱暂养暂养网箱用40~50目的网布加工成长方形,其方法首先将池塘消毒杀除野杂鱼,注水水深0.6~0.8米,将池塘水质培肥至有大量的浮游动物出现,水体透明度在40厘米以上时,将网箱用木(竹)桩固定好,网箱上下全部系牢固,以使在风浪时网箱不摇动为宜。网箱上口高出水面10~12厘米,如能进行微流水的可每平方米放养0.8万~1.0万尾仔鱼,无流水时网箱每平方米放鱼苗0.3万~0.5万尾,待鱼苗能自由游动时开始投喂2天蛋黄浆,到鱼苗活动能力较强,能正常摄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时,将网箱上口沉于水体表面以下约10~15厘米,让鱼苗自动离开网箱到池中。网箱下沉约1~2天后,将网箱中未活动离开的鱼苗清理出网箱放入池塘。必须注意保持池塘中的水质良好,水体不宜浑浊,以免泥浆沾于鱼苗体上影响正常活动而导致死亡,保持池塘水质溶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

2.流水水泥池暂养将流水水泥池中的一切杂物和污物清理干净,注水深度在0.6~0.8米,将带卵黄囊的仔鱼放入水泥池中,每立方米水体放养1.5万~2万尾,开始2~3天只需要不断流水保持充足的氧气即可,这时的鱼苗全部集群于池底四周。待鱼苗体内营养吸收差不多、开始摄食外源性营养、即鱼苗自由集群游动时,开始投喂鸡蛋黄1天,第二天开始以蛋黄与浮游动物相结合的投喂,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活体饵料投喂效果较好,投喂的方法是少量多次。在培育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水体有充足的氧气,除流水外采用空压机增加池中的氧气,并每2天1次清除水泥池中的杂物及粪便。

3.管理黄颡鱼仔鱼身体娇嫩,适应环境能力差,活动能力弱,开口困难。因此,暂养阶段的管理需要仔细小心。

(1)巡池暂养阶段巡池的密度要加大,特别是在清晨4时到天亮这一阶段时间要反复巡池,因为这一时段水体溶氧量最低,鱼体活动能力最差。巡池应注意进水和排水情况、饵料密度、供电情况、鱼体活动情况、水温变化幅度以及鱼体病害情况。

(2)水质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和过多的有机物,pH为7~8,溶氧量在6毫克/升左右,最低不低于5毫克/升。进水要经过过滤,以免污染物和敌害生物进入。为保证溶氧量,应在暂养池设置充氧泵。

(3)遮光黄颡鱼苗种具有避光性,喜欢生活在弱光环境中。因此,暂养池应遮光,给黄颡鱼仔鱼一个适宜的栖息空间。

(4)排污和换水残饵和粪便较多时,应用虹吸的方法排污。排污时注意虹吸的速度不要过快,不要将仔鱼吸出来。如有黄颡鱼被吸出,应将其放回暂养池中。

精养黄颡鱼如何做到高产


1.池塘条件

精养高产鱼塘要求水源良好,排灌方便,面积13343335平方米(25亩),水深以1.52米为宜,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底淤泥少。静水塘必须配增氧机。

放苗前7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1亩)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第3天注入新水,并用901鱼虫净杀灭水蜈蚣、蝌蚪等敌害,提高黄颡鱼苗种成活率。

2.鱼苗放养

鄱阳湖地区人工繁殖的黄颡鱼苗,6月上旬可达1.5厘米,最好在水泥池或小土池中暂养10天,达3厘米左右的夏花规格再下塘。暂养期间主要投喂红虫和鱼肉糜,后期拌喂粉状配合饲料。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料保障程度而定,一般放养量每667平方米可达50008000尾。正常情况下,经120150天饲养,尾重可达100150克的商品规格,667平方米水面单产500800公斤。黄颡鱼性情温驯,抢食能力弱,不宜配养其他吃食性鱼类。从调节水质、合理利用天然饵料出发,必须混养大规格的(100克/尾以上)鲢、鳙鱼种,密度为667平方米200尾左右,混养鱼单产可达150公斤。

鱼苗放养前要用3.5%的食盐溶液或60毫克/升的甲醛药浴消毒5分钟,以杀灭体表病菌和寄生虫。因气温高,最好在外包彩布的网箱中进行。

3.饲料投喂

黄颡鱼为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精养高产的前提是大量投喂优质饲料,并做到科学喂养。要设置24个食台,并进行驯食,使鱼群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尾重20克以前,用鱼肉拌粉状配合饲料,加水捏成团状投喂;尾重2050克,投喂粒径1.5毫米,粗蛋白含量35%40%的配合饲料(或破碎的鱼苗料);尾重50克以上,改投粒径2.5毫米、粗蛋白含量30%左右的配合饲料。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或附近,不要满塘随意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二是定时。每天上午910点喂日饵量的1/3,下午45点喂2/3,每次喂30分钟,并按慢、快、慢的节奏投饲,避免养分溶失。三是定量。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8%,一般以投饲后1小时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优质饲料,正常情况下饲料系数为2.5左右。滨湖地区野杂鱼资源丰富,可拌喂冰鲜鱼肉,以降低饲养成本。

4.水质管理

黄颡鱼喜清水,要求池水溶氧达5毫克/升,每天大部分时间不低于3毫克/升。精养塘因密度大,且大量投喂高蛋白饲料,排泄物及残渣易恶化水质,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养殖期间一方面要定期冲注新水、更换老水,确保水质鲜、活、嫩、爽;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充分利用其搅水、曝气、增氧功能,避免池水富营养而导致低溶氧综合征。

5.鱼病防治

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很少发病,但集约化高密度人工饲养易暴发细菌性病和寄生虫病。勤洗勤掏食台,清除残饵并消毒食台,是有效的预防措施。饲养期间,定期进行水体消毒,如全池泼洒0.3毫克/升强氯精或20毫克/升甲醛,0.7毫克/升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结合内服痢特灵(每公斤饲料加0.5克,连喂7天),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若病情严重,还可拉网集中起来用5060毫克/升甲醛药浴5分钟。此外,每隔半个月每667平方米施放15公斤生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预防鱼病蔓延。

饲养管理黄颡鱼的技术


一、清塘消毒

在池塘放养7天-10天后,用生石灰150千克-200千克/667平方米进行干塘消毒,清除病员生物及敌害。

二、投饲施肥

池塘按年初产量计划配备饲料和肥料,饲料以沉性颗粒配合饲料或膨化饲料为主,并坚持四定投饲方法,具体为:精饲料日投喂量,5月以前为池塘鱼体重的2%-3%,5月-6月为4%-5%,6月中旬-9月底为6%-8%,每日上午9时-10时和下午4时-5时各喂一次;所施肥料有粪肥、大草等有机肥和碳铵、尿素、磷肥等化肥,并坚持三看施肥,低温期主要施用有机肥,高温阶段以化肥为主,具体根据水质情况掌握肥料追施量。

三、水质调节

池塘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每30天换水1次-2次,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此外各池中安有增氧机1台,经常开机增氧,提高水中溶氧,避免鱼类浮头或泛塘,并定期施用生石灰,以改善水质,调节pH值。

四、鱼病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食场挂袋、挂篓,对饲料、水体、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并采取外用药物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等方法予以预防,发现鱼病及早治疗。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黄颡鱼怎么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怎么养鸭嘴鱼”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90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