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Q:为何越到后期越要注重换水?
A:换水是在短时间内改变水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到了养殖中后期,池塘有机污染物不断蓄积,水体自净能力有限,很容易造成水质浓浊、水草腐烂、倒藻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同时伴随着高温、闷热阴雨天气,往往许多药物使用后效果不明显,特别是在“三高”池塘(高氨氮、亚盐、PH),更是影响药物的药效发挥。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底质恶化严重,池塘易缺氧,经常换水能够补充水中溶氧,缓解耗氧压力。
2.水质恶化易倒藻,高温季节大部分藻类老化速度加快,经常换水有助于池塘藻类更新,防止藻类大规模死亡。
3.减少水中有机污染物,缓解水体自净压力,减少有害菌滋生。
4.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降低毒素浓度,如氨氮、亚盐、药残等,缓解中毒症状,同时有助于药物药效的发挥。
5.促进水体对流,刺激打洞伏草螃蟹,防止懒蟹形成。
6.保持水体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蓝藻滋生,同时又助于水草营养吸收,促进生长。
小贴士:
养殖中后期勤换水并不代表要天天换水,一般建议每隔3-5天左右换一次水,换水量不宜过大,少量多次地换,避免应激反应,蜕壳集中期不宜大量换水,换完水后适当添加些生物制剂(如FS活力菌、靓水)能稳定水质,尤其是对高温蓝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关知识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水草腐烂怎么处理



Q:我塘里的水草开始腐烂了,该怎么办?
A:7月份进入高温季节,塘中水草特别是伊乐藻很容易枯萎腐烂,一定要注意平时管理和预防,因为一旦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水质会急剧恶化,首先会发浓,呈浓绿色(蓝藻等有害藻类过量繁殖)墨绿色,然后开始发暗,呈灰黑色、暗红色、酱油色(主要是藻类死亡、有机质过多),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缺氧,河蟹上岸吊网,同时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是造成高温期河蟹伤亡的重要原因。
一旦发现水草开始腐烂,建议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症状:
1.立刻捞去池水表面的腐烂、枯萎、衰败的水草,防止在水中继续腐烂坏水。
2.换水10-15公分,加注新水(不可用鱼塘水等较肥水质)提高水位,然后用三效底净片改底、解毒应激精华液全池泼洒解毒。
3.第二天上午用FS-活力菌+靓水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保住还没有腐烂的健康水草。
如果水草开始大面积腐烂,这时候要注意千万不可轻易用药,因为此时水体已经处于“三低三高”的状态(即低溶氧、低光照、低缓冲,毒素高、肥度高、病菌高),一旦用药不对路或者用量过大,就会增加水体负担,产生大量发副用作(耗氧、中毒等),增加河蟹伤亡。这时候建议以缓解症状为主,因为一次性全部解决问题难度很高,以保住螃蟹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如下:
1.换水20-30公分(少量多次地换,避免河蟹应激),水源必须较清,氨氮、亚硝酸盐正常。
2.全池泼洒速爽,降解毒素,提高水体通透性,缓解应激反应。
3.移栽部分水花生和青萍,暂时代替腐烂的水草,稳定水环境,面积在30%左右,不可过多。
4.停喂小鱼,减少投喂量,以青粗饲料为主,防止水质更加恶化。
5.投放螺蛳,净化水质,防止水色过浓,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产生。
6.每隔5-6天使用一次三效底净片(上午)和FS活力菌(下午),闷热天气一定要适当换水,稳定水质,保持透明度。
注:水草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河蟹养殖的成败,因此从放苗到成蟹期间都不可大意马虎,要加强日常管理,因为水草的衰败对水环境的破坏很大,而且具有不可逆性,后期调控起来难度较大,必须提前预防好,中后期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改善底质是防止草烂的关键。

七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蟹塘氨氮亚硝酸盐难下降



Q:我池塘里的氨氮、亚硝酸盐为何一直很高、怎么降都降不下来?
A:这种情况一般以老塘口居多,多年养殖很少清塘晒塘,不注重改底,导致水中含氮有机物大量积累,高温季节底质败坏,水中溶氧低,藻相菌相不平衡等均易导致有机物转化不彻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而且是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象必须从源头抓起。
老塘口建议每年清塘晒塘,促进塘底氧化,提高通透性,减少底部有机污染物的积累。
高温季节氨氮、亚硝酸盐会从塘底不断产生,这时候要及时处理,防止河蟹慢性中毒,处理方法:
1.上午先用水博士净水解毒,缓解氨氮、亚硝酸盐过高,然后用卫底改良底质,氧化有机物和毒素。
2.下午使用一次FS活力菌,平衡菌相,调节水质,吸收多余的氮。
如果是施肥(尿素、碳铵等)引起的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则建议先换掉10-15公分左右水,然后上午用水博士,中午用FS活力菌,可有效降解氨氮、亚硝酸盐。
注:水体中水草和藻类对氨氮、亚硝酸盐有较好的吸收作用,能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吸收过多的氮,因此加强水草和水中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能减少水中过多营养物,维持水质清爽,是预防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最有效和持久的方法,建议每隔10-15天左右使用一次AA绿源+EM95,能有效促进水草和有益藻类的生长,防止水质老化。

七月份河蟹养殖六大关键技术要点



七月份,时值高温,外界气候及养殖环境变化较大,若不注意管理中对水质、饲料、病害、逃逸、敌害等不良因素控制,就直接影响到年终产量和收益,因此管理上要因地制宜,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现对七月份河蟹养殖管理提出如下意见,供养殖户参考:
1、加强巡塘
加强日常管理坚持1天至少3次巡塘,观察河蟹的蜕壳、摄食、活动情况,观察水质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加强水质调控
七月份应将蟹池内有草处水位控制在上旬30厘米,下旬50厘米以内,以有利于节节草、扁担草、伊乐藻正常生长。池塘周边深槽水位控制在1.0-1.2米。炎热夏天,水温较高,水质容易变浓,有毒有害物质增加。有条件的池塘每隔5天左右可加注新鲜水一次,针对性的用好微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EM菌、光合细菌、生石灰等充分降解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将池塘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pH值控制在7.5~8.5之间,氨氮控制在0.1mg/L以内,亚硝酸盐、硫化氢控制在0.06mg/L以内,促进菌相、藻相的平衡。
3、加强水草管理
随着水温的升高,蟹池内伊乐藻容易出现“疯长”现象,从而影响河蟹活动,并且容易造成蟹池缺氧和大面积败草破坏水质。需人工清除部分伊乐藻。可在蟹池内间隔6~8米,整行拔去生长过密的伊乐藻,在池底留3~4米的通风沟,将伊乐藻覆盖面控制在40~50%,为河蟹的自由活动留有一定空间。同时对长出水面的伊乐藻用刀具及时做割梢处理,使草头没入水面30cm以下,防止遇到大的风浪,增加浮力,脱根死亡。同时,可以使用护草壮根颗粒全池泼洒1-2次,促进水草根部生长、茎株矮化、叶片粗壮,防止茎叶腐烂,破坏水质。对于早期水草破坏严重的蟹池,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需适当移载水葫芦、水花生、雍菜等。
4、加强投喂 
七月份河蟹饵料开始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不但要合理的投饵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饵原则,还要根据蟹的生长情况、残饵量、水环境、温度及气候的变化而改变,保证饵料的利用率,池中还须适量施肥,以繁殖天然饵料。如果河蟹池中青虾的密度大,还要增加人工饲料的投喂,人工饲料要选择营养全面、不变质、水中稳定性好的适口饲料。同时根据蟹池内螺蛳实际数量和池水透明度,在7—8月进行一次补放,以确保河蟹活体饵料充足。
5、加强防治病害
七月份应控制用药次数,尤其是刺激性强的消毒药(如强氯精等),重点通过微生物制剂及底质改良剂将池塘水质调控到最佳状态,使蟹池内有害细菌降低到最少,并辅以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温和性杀菌药进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针对寄生虫病,可使用0.8ppm60%硫酸锌进行杀灭。同时,还需定期内服维生素C、维生素E、大蒜素等,一般5~7天为一个过程,以增强河蟹体质,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
6、加强防逃逸、防敌害
七月份是台风雷阵雨的突发多发季节,防止河蟹的逃跑,应落实到平时日常管理之中,勤检查防逃设施,勤检查进排水口,勤堵实池埂漏洞,是防止河蟹逃逸的最有效方法。
敌害侵袭河蟹的主要是在脱壳时造成伤亡,常见的有龙虾、水老鼠、水蛇、蛙类等,一经发现要及时清除,确保河蟹健康生长。

持续下雨后七月份河蟹养殖的补救预防



近期连续的下雨导致苏南、安徽等地河蟹池池水暴涨,河蟹养殖面临严峻局面,在持续下雨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水体浑浊、导致水草和藻类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从而出现水草吸附大量的泥垢,造成萎缩,从而出现烂根倒草,使得水体恶化,亚硝酸盐和氨氮的指标居高难下,
2、由于持续下雨,水体无有效的手段净化水体,导致河蟹出现应激反应,出现食欲不振、吃食下降,同比往年出现“水瘪子”症状的河蟹大幅增加,
3、蓝藻提前爆发,持续降雨,池塘底部环境恶化、残饵、粪便及有机物不能及时有效分解转化,等天气一转好,气温一高,马上出现蓝藻大面积爆发
4、河蟹在持续下雨后,由于无法有效的吸收到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同时关照不足、溶氧不足、导致脱壳不遂和掉脚比例增加,通常脱完三壳后,出现河蟹同比去年翻壳倍率小
5、持续下雨,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消毒和水质调控、出现厌氧菌大量繁殖、纤毛虫、肠炎等细菌病相继发生,许多池塘出现虾蟹死亡现象。
6、由于水体浑浊,池塘无光合作用,水体缺少足够的微量元素,河蟹得不到应有的能量补充,会出现夹草现象,甚至爬边现象。
针对以上雨季后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好雨后晴天河蟹池塘水体的调控消毒补充营养的工作,主要如下:
1、净化水体,首先上午使用“净水007”1包1亩,络合水体中的有机物,隔3小时使用一瓶“净水芽孢乳”+2包“复合利生素”使用5~6亩,进一步改善水体环境,有条件的配合泼洒“氨基酸肥水素”促进水体藻类恢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2、根据河蟹自身情况,有无纤毛虫、甲壳溃疡等表观症状,避开脱壳高峰期,有虫使用纤虫净或甲壳净杀虫,隔天使用温和性消毒剂,建议使用“蟹毒清”消毒,1瓶2~3亩,
3、补充河蟹营养源、提高河蟹抵抗力,建议泼洒“葡萄糖酸钙”一包5亩,可以快速有效的提供河蟹的抵抗力和脱壳所需的钙质,如果出现脱壳不遂,建议泼洒“软壳红体泼洒灵”1包2亩,可以有效减少脱壳不遂的症状。
4、在改良水体后,晴天上午泼洒“臭氧底立康”1桶用50亩,有效改良恶化底质,避免蓝藻的产生。
如出现水草萎缩烂根倒草,建议晴天上午先泼洒“碧水爽”或“绿水解毒灵”主要起到活化水体,减少水体粘稠度,增加水体溶氧通透性,净化水体,然后使用“长根粒粒肥”1包3~4亩,使用后2~3天,可以使水草的根系粗壮,恢复水草的活性。

八月河蟹养殖技术问答:河蟹食欲不好甚至不吃食怎么办


Q:我的河蟹为什么这几天食欲不好,甚至不吃食?
A:养殖中后期河蟹食欲不振的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气温较高,水位过浅,导致水温过高,河蟹处于半昏迷状态,活力降低,摄食量减少。此时要第一时间加注新水,提高水位。
2.底质败坏,池底泛酸、发热、发臭、缺氧,导致河蟹上岸、上草,出现高温应激综合症,建议定期使用底立安改善底质。
3.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超标,河蟹慢性中毒,活动量少,不吃食。建议换掉部分水,然后使用卫底改底,第二天使用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可有效降低毒素,日常预防用FS底改菌,防止水质指标偏高。
4.发病的前兆,细菌、病毒感染使得河蟹摄食量骤减,高温季节建议每8-10天使用一次蛭菌110,预防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
5.水中有机物过多导致大量丝状藻类和寄生虫吸附于鳃部,使得河蟹呼吸困难,不吃食,久而久之就发展为黑鳃、烂鳃。同时前期过多投喂不干净的小鱼导致肠炎的发生,同样大大减少了摄食量。所以平时应该多用活菌和改底类产品,维持水色清爽不油腻,控制有机质蓄积,入高温后用百克+普乐芬拌料能有效防治肠炎和其他细菌性疾病。
6.食欲不好时在饵料中添加金维安,水质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
注:高温季节饲料不宜过多过好,防治坏水,而且根据河蟹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避免浪费。

七月份大闸蟹健康养殖的五个关键措施



1.控制水草的密度
水草的密度直接决定蟹池中的溶解氧,一般控制水草面积占蟹池的60%,过多的水草会造成缺氧情况的发生。连片的水草要拉出沟道,使水流和光照能顺利的在池塘流转,这样池塘底部就不会因为缺少光合作用而缺氧。
2.防止水质变浓
水质不能变浓,否则水草容易腐烂,底层容易缺氧,因此必须定期使用新型绿水安、芽孢杆菌分解有机物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3.预防烂草
伊乐藻在本月中容易腐烂,经常用蟹草康、培草之星可以减慢伊乐藻细胞衰老速度促进其新细胞的生长,通过上述技术处理,高温季节水草也不易腐烂。
4.高温防应激
在七月份中台风、暴雨、温度突变等情况,易导致温度、溶解氧水体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变化,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水草腐烂、霉变,对河蟹极为不利。应多使用新型绿水安、特快稳定水质,防止水草腐烂、霉变。
5.防止底部偷死
在高温季节河蟹养殖中常常出现无症状的河蟹突发性大量死亡,使用各种药物也是见效甚微,并伴有越用药死亡越重的现象,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偷死”。
“偷死”主要原因:(1)高温季节,池塘底部大量积累的残饵、粪便在长时间低溶氧的情况下分解易产生有毒物质,如:硫化氢、亚硝酸盐。连续高温时厌氧菌繁殖速度加快,常常造成蟹池局部瞬时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或亚硝酸盐,导致生产动物闪电性中毒、死亡。
解决方案:a、预防7~10天使用一次解毒底改片、底必康+高浓缩光合细菌、芽孢杆菌;b、治疗:使用底加氧、特快底部增氧解毒。
(2)高温季节蟹池水草长势过旺,封住水面,根部腐烂产生毒素,从而导致河蟹无处逃离,并出现大量死亡。
解决方案:a、使用蟹草康、控草宝控制水草的疯长,用特快、底加氧增氧解毒;b、人工开挖通道,使水流转起来;c、水草根部发黑的池塘用解毒底改片、底必康+培草之星促进水草转嫰生根。

河蟹养殖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河蟹正处于第五次脱壳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壳的成活率和脱壳增重率,因此,当前河蟹养殖的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调好水1、要定期杀灭有害病菌,随着河蟹长大及温度适宜,投喂量逐步增大,不可避免带来水质变坏恶化的风险,因此要定期用溴氯海因杀灭有害病菌,降低病菌密度,随后4-5天全池泼洒有益生物菌,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
2、要注意及时增氧草好水好,河蟹蜕壳增重就大,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翻倍的效果,因此有增氧机械的塘口要及时增氧,没有增氧机械的塘口要多补充新水以达到增氧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集中蜕壳。
3、要时刻关注透明度变化,如因水草减少及河蟹活动增加导致水体浑浊,可采用含硫代硫酸钠、络合剂等具有絮凝作用的化合物进行淀水处理,然后施用改底型生物菌加快分解转化;
4、要防止水华的发生,到养殖的后期河蟹猛吃长膘,不可避免有碎屑散落和排泄物增多,从而造成水体自身污染,如果池塘中没有水草和螺蛳等消耗多余的养分就会发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即发生水华,当有轻微发生趋势时可在下风处蓝藻聚集区用大剂量的强氯精或硫酸铜局部泼洒覆盖,当水华大面积发生时可用蓝藻速灭全池泼洒,用后2-3天注意增氧、解毒改底,防止因藻类尸体分解发酵而出现缺氧、中毒等二次伤害。
其次要管好草,有水草的池塘要做好水位的管理和透明度的管理,因为水草活力的保持主要靠水位的稳定和清澈的水质,无水草的塘口要适时补栽水草或水花生等易存活的水生植物品种,增加净化水质的作用,但要注意用绳、框之类的东西固定漂浮性水草的位置和数量,防止过度蔓延反而造成危害。
最后,要喂好料。到养殖后期,特别是五期脱壳后,河蟹的外壳已经固定,喂的好,增重大,成熟早,黄多肉满品质好,因此,到养殖后期要加强投喂管理,增加冰鲜鱼及豆粕的投喂,促进肌肉生长,同时还要增加投喂小麦、玉米、南瓜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蟹黄的形成。当然,投喂依然要注意四定原则,适量适时投喂,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同时要做到既不浪费又不败坏水质。

六月份河蟹养殖技术问答:水草萎缩的处理方法



Q:别人塘里的水草都已经疯长,为什么我的草开始出现萎缩现象?
A:水草长势的好坏受水环境、营养、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6月份温度较高,水草生长旺盛,但如果管理不善仍然会长不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前期水草长势可以,草头大量长出水面,但如果不及时割去,长时间放在太阳下暴晒,就会导致草头缺少水分和营养,从而开始萎缩。
2.没有经常改底导致底质败坏,影响水草根部生长和吸收营养,使得水草慢慢枯萎。建议每隔5-8天使用底福康改善底部环境。
3.水中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影响水草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用解毒应激精华液降解毒素,平时用靓水调节水质,防止有害物质积累。
4.水质过浓导致水体透明度降低,影响水草光合作用,建议先换掉部分上层水(8-10公分),然后用水博士+整底提高水体透明度。
5.水草表面脏物过多,抑制水草吸收营养和光合作用,建议先用水博士泼洒,出去脏物,然后用EM95调节水质,防止再次吸附。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5506.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