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户开塘喂料了,消化健康好重要


甲鱼养殖的成败,除了跟品种与养殖方式等因素有关外,由于其成长主要来自食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因此甲鱼消化系统的健康与否显得尤为重要,而肠炎作为甲鱼的主要消化类疾病,更是受到养殖户的极为关注。
肠炎是在许多疾病发生时常有的症状,病症:发红、充血、出血、卡它性、溃疡、穿孔与肠内有血液或凝血块等。病因:有细菌性、病毒性与寄生虫感染。例如:赤点病、出血性肠炎、白底板、红底板、分枝杆菌病、出血病、腮腺炎、变形虫病、球虫病等。病源:嗜水气单孢菌、分枝杆菌、球状病毒、变形虫、艾美耳球虫等。
对于肠炎相关的防治管理应以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环境上应须符合甲鱼喜洁怕脏的天性,提供良好的水质与环境,或适时的以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等品消毒杀菌,来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在管理上也需避免温差等应激情况发生。在饲料上必需选用鲜度良好质优的原料,以及充足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等添加剂所配制生产的饲料,如充分的维生素C可助于增强甲鱼的抗应激与提升免疫力,健肠宝可帮助消化,促进肠道健康,保肝宁可增强肝脏机能、促进代谢、提升免疫。
当发现疾病时,除了针对病源对症下药外,建议在饲料中亦添加乐通宁-S与健利康,以抑制并隔离病源菌保护肠道,也可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伤害,并激活免疫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Yz023.COM>

相关知识

甲鱼开塘后腐皮病防治技术介绍



5月中旬后,甲鱼开塘已近尾声,逐渐进入甲鱼养成阶段。开塘前甲鱼情况各异,健康状况不一,到了新环境后,有的会很快适应,马上就开始吃料,正常生长,而有的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如果遇到环境突变,以引起甲鱼发病,尤其是在开塘时可能由于操作不慎,以使甲鱼受伤而发生腐皮病。
发生该病的甲鱼主要症状为四肢、颈部、尾部及甲壳边缘等处的皮肤发生糜烂,皮肤组织变白、变黄,脚爪脱落,严重时颈部肌肉及骨骼外露,裙边溃烂,最后死亡。
因此,在甲鱼开塘的一段时间内,要加强疾病防治,注意塘水消毒,拌料中草药、抗生素。1、池塘彻底消毒。池塘排干水曝晒后,在投苗前加水至放养水位,然后按每亩每米水深施放150千克生石灰,溶水后全塘均匀泼洒,5~7天后放苗。
2、定期测定水中的溶氧、pH值和氨氮等,经常换水和施生石灰以调节水质,防止恶化。如发现氨氮大于2毫克/升,则需换水1/3,换水后采用微调多调的方法施生石灰,使水体成微碱性(pH7~8.2)。
3、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粉及抗生素(如氟苯尼考原粉,每包饲料添加50克),建议养殖户连续添加5~7天为一个预防周期。
4、发病后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全池泼洒2~3ppm的漂白粉,每隔3天一次,同时每100千克鳖每天用氟哌酸6克、水产专用维C3克拌饵投喂,一般情况下连续投喂5~7天后病情会好转。

开春后草鱼养殖户驯化的重要性


起捕的时候很多池塘出现饵料系数偏高,规格不整齐,尾苗率高,影响全年的养殖收益,最主要的原因是驯化不到位!

草鱼养殖这样的情况不太明显,主要是因为草鱼起售规格较其他养殖鱼类高,但是对于中型经济鱼类(如鳊鱼),小型经济鱼类(如黄颡鱼),放苗后的驯化就格外重要。

现在开春了温度逐渐升高,各个品种的鱼类怎样驯化更好呢?

1、提前加深水位

很多养殖朋友在放苗后为了提升水温,经验性的加水过浅,虽然驯化投喂比较顺利,但是浅水位稳定性差,变天或者气温变化过快,会影响鱼类吃料,甚至会因为水温变化幅度大而使驯化重新开始。在早期深水位就意味着稳定,养殖过程中稳定大于一切。

提前加深水位

2、适当肥水

深水位后肥水更容易,持久性也会提高,肥水后藻类种类和数量变多并且稳定,为鱼类提供了高且稳定的溶氧,对促进上台吃料有很大帮助。

3、驯化前安装增氧机,并且坚持使用

放苗后及时安装增氧机,并坚持使用,不仅增加溶氧稳定水质,而且能加大水流,这些都利于驯化投饵的顺利进行。如果溶氧不稳定,投食量把握不好就会造成吃料较好的鱼类发生肠炎,耽误驯化进程。

4、驯化过程中减少杀虫杀菌

在驯化过程中稳定大于一切。虽然这个时候水温比较低,很多杀虫杀菌药的刺激性比较小,但也会影响藻类的稳定和池塘菌相的平衡,进而影响水体稳定性,同时很多鱼类经历过越冬,转塘,停料,体质比较弱,对药物的敏感度高,这时候杀虫杀菌把握不好,会造成鱼类少量死亡。

5、提前解毒

很多池塘越冬期管理减少,毒素积累较多,虽然不会造成鱼类死亡,但是会影响体质较弱的个体上台吃料和生长,所以提前解毒关系重大。

6、加强内服,恢复体质,促进吃料

越冬期投喂少,鱼类体质比较差,开始驯化后及时的添加维生素,不仅利于鱼体质的恢复,还可以增加饵料的适口性,好的维生素产品具有天然的香味,诱食效果突出。

7、驯化过程不要急,加强观察

驯化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必要的时候需要空开投料机,用手慢慢抛撒饲料,一边观察一边投喂,而且还要适当延长时间,充分观察后再确定是否驯化成功。

驯化时观察鱼吃食的情况

甲鱼养殖户如何迅速调查诊断病害



甲鱼病害发生后,在鳖体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灶,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有时候许多病的病症一同表现出来,为了有效地治疗,必须准确地诊断,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鳖病诊断分为调查、检查、分析、确诊几个步骤。以下介绍调查步骤。
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鳖的活动情况,水中症状以及大体了解诱发疾病的外部因素。所以,调查必须深入现场,首先是观察鳖在池中的活动情况。凡是病鳖总会表现出行为异常,如行动迟缓、反应迟钝、不摄食、静卧不动或者钻入岸边的沙中、头颈伸缩无力等,这些都要一一记录在案。
其次,要考察养鳖场的建设布局,温室结构,鳖池大小和深浅、鳖池环境和设施等,看是否符合鳖的生态要求。
第三,要根据渔业水质标准,测量水的各种理化因子,如水温、pH值、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和硫化氢含量、重金属离子(铜离子、锌离子、铬离子等)含量等,观察水色变化,有条件的最好做一下水中浮游生物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然后检查是否有污染源,有没有被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污染的可能,特别要注意是否会被人直接投毒。
第四,要详细调查饲养管理技术。一面翻看饲养管理日志,一面询问管理人员,从放养密度、分养操作、饲料原料、营养配方、投喂方法、日增重率和日常防治措施等几方面入手,还要重点询问什么时间发现第一个病例,在这前后鳖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有无换水、倒池或投喂其它饲料的情况,发现第一个病例后采取了哪些补救措施等等。
这些调查都有助于我们进行综合分析,诊断疾病,掌握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有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根据体表表现出的典型症状,初步诊断该病,然后进行治疗。但只要时间充裕,最好是从憋体检查与剖检、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调查,再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内因和外因,来确诊疾病。还可以进行初步性治疗,根据疗效帮助确诊。

养殖户如何适量投喂甲鱼的饲料


甲鱼饲料投喂是甲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整个投喂管理过程是决定养殖是否成功的条件之一。根据调查,仍有许多养殖户存在着投喂不合理的现象,有时上午所投喂的饲料到下午投喂时还有许多没有被摄食。养殖户必须要知道,甲鱼饲料投喂的量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如果投喂不足,甲鱼生长速度就会缓慢,耽误生长期;如果投喂过量,则容易引起甲鱼肠胃炎并引发其它疾病。
那么,应如何做到适量投喂甲鱼饲料呢?按季节和规格确定投喂量:稚甲鱼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幼、成甲鱼为45%左右。春季和秋末投喂量少,夏季至秋初投喂量多,一般夏季至秋初占全年投喂量的70%~80%。每天投饲时间在上午8时和下午6时比较适宜。投喂量要合理,一般3-50克的稚甲,投饲率在5%左右,50-150克投饲率在3.5%-4%左右,150-300克的甲鱼投饲率在2.5%左右,300克以上的甲鱼投饲率在2%以下。
在上述基础上还应控制甲鱼的摄食时间,一般以1-1.5小时报摄食完为最好。因为,第一,如果时间过长,饲料流失会加大,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污染水质,影响甲鱼的生长环境。第二,如果饲料投放时间过长,饲料容易酸败变质,甲鱼摄食后容易发生病害。第三,如果投料时间过长,会影响甲鱼往后的摄食速度,有病害发生的前兆也不容易觉察,不便于管理。
除此之外,甲鱼摄食环境要安静。因为投喂饲料后,大量的甲鱼会到食台上摄食,若此时遇惊扰,甲鱼则会立即潜入水中,造成饲料大量浪费。因此,为确保甲鱼能够吃饱吃好,减少饲料浪费,投喂饲料后一定要保持甲鱼池周围环境安静。
如果摄食不完,应回收剩料,并且分析一下是由于天气、水质亦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再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建议养殖户应根据天气变化而灵活确定当天的投喂量,从而避免多投饲料的现象。

河蟹养殖户如何选择好蟹苗



众所周知,“草好、水好、苗好”是养好河蟹的三大关键,而蟹苗的选择则是第一关键。新一年的河蟹养殖即将开始,选择好的蟹苗便成为大家非常重视和关注的焦点。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挑选到好蟹苗?下面就此提出一些判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肉眼观察
1、看整体:规格整齐;体扁,头胸甲后缘越扁越宽越好;肢体完整无残缺,体表干净无附着物、纤毛虫或溃疡斑等。
规格整齐的蟹苗
2、看体色:头胸甲颜色黄中带青、有光泽;腹甲乳白色且略微透明,透明过度或不均匀都不好;步足有色阶,从根部到爪尖颜色由深变浅,一般依次为红、黄、白。
体色较好
3、看局部:额齿深;第2步足弯曲,关节处超过眼点;第4步足扁长;第4侧齿尖。
4、看活力:选择个体有力、活跃的蟹苗,可连续“翻跟头”10个以上。
5、看内脏:优质蟹苗的肝脏呈橘黄色或金黄色,纹理清晰,若呈白色或灰色则说明品质较差;鳃部干净无污物附着,鳃丝排列紧致,呈透明状;肠道清晰,食线饱满。
食线饱满
二、其他影响因素
单纯观察蟹苗本身并不能完全确定蟹苗好坏,有些方面并不是眼睛所能看到的,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
1、螺原体携带情况:为确认蟹苗是否带有螺原体,可携苗至当地利洋水产药店进行检测,不携带螺原体是优秀蟹苗的保障之一。
2、亲本情况确定:蟹苗亲本的规格影响着成蟹的规格大小,大规格亲本培育出的扣蟹,相对容易养出大规格成蟹。
3、扣蟹养殖情况:扣蟹养殖中的饲料投喂、养殖水质、疾病发生等情况,都会影响到蟹苗的品质,充分了解有助于对好蟹苗的判断。
良好的扣蟹养殖池塘环境
4、蟹苗商家信誉:通常本地苗价格较高,部分商家则以次充好,用外地苗充当本地苗,低买高卖,所以购苗时不应只看价格,蟹苗商家的信誉亦为重要。
好的蟹苗成活率高,生长快、规格大且不易发病,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所以,广大养殖朋友务必慎重选苗,为来年的养殖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甲鱼冬眠过后开塘的四个注意事项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甲鱼逐步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并有爬行和觅食的现象。经过一个冬季的冬眠,甲鱼体质变弱,身体的各项机能变差,再加上养殖水体经过一个冬季的放置后也已经恶化,此时如果稍微管理不当,刚苏醒的甲鱼极易被病原菌所侵染,从而引发各种病害,如肠胃发炎、腐皮、疖疮、烂爪、呼吸道感染等。那么,外塘甲鱼开塘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养殖水体的处理
可使用碘制剂等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不要选用对甲鱼刺激性大的含氯制剂或生石灰消毒。如水体已恶化严重,在天气晴朗时可分次缓慢灌入10-30厘米左右新水,排放部分老水,淡化水体中的毒性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并可泼洒些“底质改良剂”和“微生态制剂”。
2、外塘甲鱼的开食
外塘甲鱼开食为5月中旬左右,有些地区可能更迟。如果气温能达到25度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如7天左右)还是可以喂养,如果天气条件不允许的,那暂时不要喂养。
开始喂料时要多加注意,刚苏醒的甲鱼肠胃消化能力较弱,投喂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投喂优质的甲鱼饲料产品,投喂量不宜过大,投喂次数也不宜过多,待气温基本稳定和甲鱼身体机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再按正常的喂养方式和投喂量进行喂养。
3、甲鱼体质的护理
这项工作尤其重要。外塘甲鱼开食后应在投喂的饲料中添加肠胃护理类产品,如“产酶益生素”、“复合酶”等以及“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或低聚糖)”、“保肝灵”等保健类产品,恢复并增强甲鱼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预防病害的发生。
4、做好养殖场环境调控
避免与其他养殖场在水源上的污染,养殖场做好环境卫生,发现死甲鱼应及时捞起,尽量减少人为惊扰。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62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