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艳红有什么特征如何饲养

血艳红属慈鲷科原产非洲马拉维湖。血艳红体长10-15厘米椭圆形。头部和鳃盖淡蓝色有蓝色花纹全身鳞片鲜红色鳞片边缘白色体表散发着粒粒红宝石般的光泽腹鳍.臀鳍有黑色和红色花纹背鳍有白色花边。每天人工照明8-10小时即可照明张度要求适中照明规律应早开晚关最好每天有2一3小时的阳光照射但不要在强烈阳光下基晒大长时间水质为弱碱性硬水水温24一26℃饵料有鱼虫水甄圳位玛红鱼彩慈明顺粒饲料等。鱼体强健是比较容易饲养的鱼类口在鱼小的时候可与其他小型鱼一起饲养成鱼应单独饲养或与体型相当的鱼混养 繁殖水温27一29℃雄鱼体色红艳背鳍有鳍末梢尖长雌鱼色淡口孵卵生雌鱼每次产卵50-100粒受精卵由雌鱼含在口中孵化。

相关推荐

地图鱼有什么特征如何饲养


地图鱼别名猪仔鱼尾星鱼花猪鱼奥斯卡鱼,燕鲷科大型鱼类。原产南美的亚马逊河,体长可达35厘米,是一种大型热带鱼 性情凶猛,只能单独饲养,该鱼身体宽大粗壮,体形椭圆侧偏头大口宽 背鳍甚长后缘舌形延伸至尾柄后方,臀鳍亦长 自生殖孔后延伸至尾柄端部尖腹鳍胸位,长尖形 胸鳍长圆形,尾鳍扩张后缘外凸成弧形体色基调灰黑色,并有金黄和橙色的不规则斑块形似地图,尾柄处有一个镶金边的黑色眼状斑。体长25-30厘米,两性外观区别很小,雄鱼头背较高,背鳍和臀鳍末端较尖,雌鱼整体感觉更圆 繁育期的体色不如雄鱼鲜艳。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的不良环境时58 当饱食后或处在拥挤的不良环境时,它便懒洋洋地侧卧在水底,但游速很快。反应敏捷,捕食灵活,深受人们的喜爱。地图鱼的体色很杂,最早的品种体色灰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金黄色斑块,并杂有一些红色条纹,形似地图,但经过人们不断培育。现已出现了多种颜色的地图鱼。并根据其体色取不同的名称,如红板图、黄花图、黄板图、红眼玉猪。

地图鱼呈椭圆形,头大,嘴大。按体色有红花地图和白地图之分。红花地图体色主基调黑褐色,体表有不规则的橙黄色斑块和红色条纹,尾柄有橙红色边缘的圆斑点;白地图体色主基调淡黄色。体表有醒目的红色斑块和条纹。地图鱼每天都需要接受适当的光照。在一天中,至少要接受2小时的光照,这样才能保障地图鱼的正常生活,使地图鱼的体色更加艳丽。同时,通过光照。来转化水质,使饲养水不易腐败。地图鱼生活的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合水温为24~26℃,水温低于18℃,地图鱼就会死亡,高于30℃,地图鱼也生活不好甚至死亡。

地图鱼性凶猛好斗,喜欢追逐,吞食小鱼,也会翻开水底沙石,寻找躲藏其中的小活饵,是有名的破坏分子,不适合饲养在群落型的水族箱中,但可以再很大的水族箱中跟身体较宽的中型以上热带鱼共养。这种鱼分布广泛的实际情况表明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水质环境中生存。地图鱼耗氧量较大,一般在水族箱饲养中,以稀放为宜。在120厘米50厘米50厘米的水族箱中,地图鱼体长在6厘米时,可放养40尾左右。体长在10厘米时,可放养20尾左。体长在18厘米时,可放养4~6尾。体长在25厘米以上时,可放养2尾。地图鱼对水质要求虽不十分严格,但水质新鲜,可以大大促进鱼的生长速度。每天晚上,水族箱换水量达1/2~3/4,一个月后,体长2厘米的地图鱼可达7厘米左右。

每次换入新水,都能刺激鱼体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所以生长速度加快。一般在饲养过程中,每天换水量达1/2,每周彻底换水一次,换水的同时,把地图鱼浸洗在0.5%的小苏达水溶液中10分钟,以促进代谢,增强食欲,加快生长速度。如蚯蚓、小鱼、小虾、泥鳅等鲜活饵料。颗粒饲料。

经常换水和配备很好的过滤器成为饲养这种大型热带鱼的必要条件。

神仙鱼有什么特征?如何饲养


神仙鱼又名燕儿鱼、小神仙鱼、小鳍帆色、天使鱼.神仙鱼是饲养十分普遍的一种热带鱼,在不少人心目中,神仙鱼即是热带鱼的象征。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平静的小河湾中,其体形与慈鲷科的其他鱼类相差甚远,十分奇:身体极度侧扁、背鳍、臀鳍很高,几乎上下对称,舒展开像迎风飘起的船帆,腹鳍柔软而细长,呈圆弧状,尾鳍凹形但上下缘鳍条呈丝状延长。口小而体圆,体色柔和而鲜明,基色银,灰体侧有4条黑色横带,第一条通过眼睛;第二条位于身体中部;第三条最长,上下端分别延伸到背鳍和臀鳍末梢;第四条在尾鳍基部,远不如前三条明显。背鳍、臀鳍略现黄色,尾鳍无色透,明上面布满平行而整齐的黑色细纹。神仙鱼的体形、体色看上去洒脱高贵、超凡脱俗;平时它在水族箱中缓缓游动,抢食时则游速极快,游姿飘逸动人。1911年,首次引入欧洲时,曾在观赏鱼界引起轰动。

神仙鱼成年个体的体长可达10-12厘米,背臀鳍间的长度可达15-,20厘米。养鱼水族箱应选长在80-100厘米的大中型箱,否则,神仙色的鳍形很难长得舒展飘逸。神仙鱼喜欢中性软水,最适宜的生活水温是26.c,杂食,喜吃活水蚤、水蚯蚓等动物性饲料,若长期投喂干饵,则生长不良。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神仙鱼生长很快,半年后可达性成熟。

刚果扯旗有什么特征如何饲养


刚果扯旗汉名刚果钻石.紫斑脂鲤.刚果霓虹非洲脂鲤科大型鱼类该鱼体长6-10厘米身体椭圆形侧扁头尾较尖眼大口上位.背鳍位于背部中央延长而飘逸臂鳍长后位后端接近尾鳍尾鳍大靠近中部的鳍条常特别延伸形似蝶翅。体色可以用绚丽多彩来形容身体以浅蓝色为基调侧线部位有一条上金下绿的纵纹腹部白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侧线下方的身体上闪烁着紫红色光斑;包括后背部的脂鳍在内的各鳍透明外缘闪现蓝绿色晕。两性差别明。雄鱼较雌色大许多(超过2厘米)鳍更长体色也更鲜艳非洲的脂鲤科热带鱼类只是在近年才在沿海城市具一定规模的水族店里见到价格不菲饲养者有限但因为极端美丽和与众不同的习性,颇受喜欢收集品种的水族迷青睐,在放养刚果澈鳍前,水族箱中的水最好充分老熟。通常按相等的雌雄比例成对或成群饲养,很少跟其他种类的热带鱼混养,尤其是忌讳跟喜欢咬鳍的种类养在一起它们是生活在清澈的流动水体中的群游性鱼类要求水温22-27度PH值6.5-7.5软水,水中要有较高的溶氧度和较低的氨氮值。刚果扯旗游速很快适合饲养在水面较大的水族箱中食物以小型活饵为主也可喂优质的商品饲料但应含较多的动物性原料.每次的喂食量要严格控制,保证投下的饵料在5分钟内吃完。跟南美的脂鲤科鱼类相比刚果扯旗更活跃,更不习惯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人工饲料时除了需要有横好的循环过滤系统外,多次少量的换水也是养好这种鱼的基本功课否则很容易发生代谢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氨氮中毒。

七彩神仙有什么特征


七彩神仙别名七彩燕、铁饼、七彩、盘丽鱼、大七彩,属慈鲷科,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及贝伦地区、秘鲁、委内瑞拉、巴西、圭亚那。性情温顺,只是体格的抵抗力不高。仿佛是水族世界中的林妹妹。

七彩神仙分为野生七彩和人工育种七彩两大品系。其中野生七彩有野生黑格尔七彩,野生棕七彩、野生蓝七彩、野生绿七彩,人工育种七彩有条纹蓝绿七彩、纯蓝绿七彩、红蓝绿七彩、红色型七彩和其他七彩。

人工育种的常见品种有:育种纯蓝绿七彩、育种红蓝绿七彩、育种红色型七彩等七厘米,体高16-25厘米,体近圆盘形、扁平。体色丰离多变、有以红色为主基调的红七彩.以棕色为主基调的棕七影以蓝色为主基调的蓝七彩并以红,黄,蓝,绿,黑,棕,白,紫色等为点缀,花色繁多,美不胜收,素有热带鱼王的美称与其他鱼相比不易伺养宜用大型水族箱(长度在90厘米以上)箱中最好种上疏密相当的水草放置几块岩石为其创造一个幽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水质为软性水,PH值6.26.8,水温2528度,饵料以鱼虫,血虫水蚯蚓。丰年虾,面包虫等活食为主还可用精灵鱼饲料。喂饵时应控制每次的数量以在3-4分钟内吃完为准即大约八成饱每天喂3-4次饵料应定期轮换不要以一种饵料为主。

高产奶牛有什么特征?高产奶牛的特征及营养需要


1、高产奶牛的身体特征

一般将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在7500kg以上,乳脂率在3.4%~3.5%,乳蛋白率在3%~3.2%的牛群称为高产奶牛,一般个体奶牛泌乳期的产奶量在8500kg以上,经产奶牛约为9000kg。高产奶牛应具备产奶量高,所产奶的质量好的特点,其中乳脂率高、乳蛋白的含量也高,繁殖性能正常,高产奶牛除了要求能生产优质的牛奶外,还要有健康的身体状况,旺盛的食欲、发达的消化系统以及强有力的代谢功能,并且没有代谢性疾病。

高产奶牛的乳用特征明显,乳房像浴盆,前伸后延、附着紧凑,乳静脉粗状。一般身高1.4m以上,体长1.7m以上。反刍时间与低产奶牛相比要长,瘤胃蠕动的次数也相对较多,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要给高产奶牛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刍和体息,否则会使消化系统发生紊乱,对奶牛的产奶量以及健康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高产奶牛的生理特征表现为基础代谢率高,呼吸、心跳等生理指标都要比低产奶牛快。牛奶中大部分的成分为水,因此高产奶牛的饮水量大、时间长、次数多,平均每头奶牛的饮水量可达62kg。由于高产奶牛的采食量大,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每次排便的时间较长,并且排便量大,所排粪便较稀,每日排粪量为38~49kg,排尿量为40~68kg。

高产奶牛瘤胃微生物合成菌体蛋白质的数量有限,单靠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能满足泌乳所需,还要额外添加蛋白质类饲料以满足高产奶牛的需求。虽然高产奶牛的乳头较松弛,排乳速度也较低产奶牛快,但是其每日的产奶量要比低产奶牛高出很多,因此每日的挤奶时间要比低产奶牛长。

高产奶牛的营养转化能力较强,可以有效消化各种饲料所含的营养物质,在产奶的过程中,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输送到乳腺,并且将其转化成营养成分的能力特别强,而低产奶牛与之相比这种能力相对较差。在实际生产中,饲喂高产奶牛大量精料会导致酮病的发生,因此在饲喂时应加大粗饲料的比例,还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缓冲剂以缓冲奶牛因进食大量精料而导致的瘤胃内出现胃酸,使瘤胃中的pH值保持稳定,可以有效防止酸中毒和酮病的发生。

2、高产奶牛的营养需要

高产奶牛需要保持较高的营养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日粮中精、粗饲料的比例,以保证发酵产物中适宜的可发酵氮与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并且要避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高产奶牛对营养的需要相对较复杂。

能量是奶牛重要的营养要素,较高的采食量是满足奶牛能量需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日粮中粗、精饲料的比例影响着干物质的摄入量。高产奶牛日粮中的粗饲料比例为30%,方可维持瘤胃正常的功能,并保证乳脂率不下降。碳水化合物是高产奶牛日粮中主要的能量来源,约占奶牛日粮的60%~70%,为瘤胃微生物提供能量的同时,可以维护肠道的健康。粗饲料在奶牛泌乳的营养需要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主要的能量饲料,当奶年的产奶量上升时,粗饲料很难提供足够的能量以维持泌乳所需,此时高能饲料的配合使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奶牛的蛋白质的需要量分为瘤胃可发酵氮和可吸收氨基酸。当产奶量上升时,瘤胃可发酵氮不能满足所需,这就需要增加可吸收蛋白质的数量,并保证其质量,需要在日粮中额外添加非降解蛋白补充料,生产上常用的蛋白质补充饲料主要有鱼粉、肉骨粉等,在使用时要注意蛋白质类补充料的质量。不同种类的蛋白质补充饲料的使用效果不好,一般鱼粉的使用效果较好,这是由于增加了过瘤胃蛋白的同时会降低瘤胃降解蛋白的数量,从而改变了可吸收氨酸的模式,鱼粉的添加可以起到较好的平衡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日粮中蛋白质的比例要适量,过高的日粮蛋白质水平对奶牛的繁殖性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矿物质在奶牛体内的含量非常少,但是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钙是组成骨骼的重要矿物质成分,钙对奶牛特别重要,因为牛奶中钙的含量高,并且钙的营养与母牛产乳热有关,产乳热作为奶牛的一种主要代谢性疾病,当发生时,静脉注射钙制剂可以有效治疗该病。因此,成年乳牛应在产前饲喂低钙日粮,在产后提供高钙日粮,可以避免母牛产乳热的发生;磷除了参与骨骼的组成外,还是奶牛体内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磷的供应不足会影响奶牛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利用率,使奶牛出现产奶量减少的现象,日粮中补充磷时要考虑钙、磷的比例;另外,其他矿物质元素在奶牛的饲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添加时应注意添加量,过量会造成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对奶牛的生长发育、繁殖、泌乳不利。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对机体的调节、组织的新陈代谢等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的缺乏会引发多种疾病,如维生素A的缺乏导致的夜盲;缺乏维生素D导致的犊牛佝偻病等。给高产奶牛补充烟酸可以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对产奶量、牛奶质量以及酮病的控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陈福(1970-),男,黑龙江泰来人,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服务方面工作。

陈福

血鳍玻璃鱼


中文名称血鳍玻璃鱼

拉丁名称Prionobrama filigere

英文名称Glass bloodfin

异名红尾玻璃鱼、红尾水晶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脂鲤目

拉丁目名Characiformes

中文亚目名脂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haracoidei

中文科名脂鲤科

拉丁科名Characidae

中文属名锯脂鲤属

拉丁属名Prionobram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和委内瑞拉、圭亚那等地。

形态特征
该鱼体延长、侧扁,尾鳍浅叉形,浅红色。全身银白近似透明色,可清晰地看到骨髂和内脏,尤其以腹后更为明显。体长4-5厘米,体形娇小,动作敏捷。成群游弋在清澈透明、植物茂密的水族箱中,显得清幽,颇具情趣。若与红绿灯鱼等其他小型灯类鱼混养,则显得更加可爱。

生活习性
红尾玻璃鱼性情温和,喜欢成群游动,喜生活于水体中下层。

饲养要点:

饲养适宜用弱酸性的软水,水温为20-30℃。杂食性,饵料与水质管理容易,没有养殖经验者也能鉰养。成熟雌鱼腹部膨大,雄鱼臀鳍具钩,尾鳍显现红色。繁殖时水族箱底层铺沙,种些较长的水草,水质中性。雄鱼追逐雌鱼排卵授精。雌鱼每次可产300-400粒透明卵,微带粘性,可附着于水草上。经24小时可孵化出仔鱼,第二天开始游动,2-3天后开始投饵料,可用轮虫、刚孵化的水蚤或蛋黄。

血犁齿鲷


中文名称血犁齿鲷


拉丁名称Evynnis cardinalis (Lacepede)

英文名称threadfin porgy, redfin pargo, golden skinned porgy, crimson seabream, cardinal seabream

异名[鱼立]花(幼鱼)、[鱼立]秧、[鱼立]鱼(成鱼)、圆头[鱼立]、长鳍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鲷科

拉丁科名Sparidae

中文属名血犁齿鲷属

拉丁属名Evynnis Jordan et Thomps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南北各海区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背鳍Ⅶ-10;臀鳍Ⅲ-9;腹鳍Ⅰ-5;胸鳍14一16;尾鳍17。鳃耙8一9+11一12。侧线鳞58-60[7/(15-16)]。脊椎骨24。

体长为体高2.1-2.5(平均2.2)倍,为头长2.8-3.l(2.9)倍。头长为吻长3.0-3.6(3.4)倍,为眼径2.8-3.3(3.0)倍,为眼间距3.1-3.5(3.3)倍,为尾柄长2.0-2.4(2.2)倍,为尾柄高2.4-3.0(2.7)倍。

体呈椭圆形,侧扁,从吻端至尾柄形成一弓形曲线,背面狭窄,腹而纯圆,近于平直,体以背鳍起点处为最高。头中等大,前端钝,头长小于体高。吻钝。眼中等大,例上位,距鳃盖后上角较距吻端为近。眼间凸起,其间距等于或稍小于眼径。口小,前位。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前端具4个犬齿,下颌前端具6个犬齿;两颌的两侧各具2行臼齿。鼻孔2个,位于眼的前方,前鼻孔小,圆形,具一瓣膜,后鼻孔较大,椭圆形。鳃盖骨后缘有一扁平钝棘。

背鳍起点略在腹鳍起点前上方,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续,中间无缺刻;背鳍第一、二鳍棘短小,幼鱼第三鳍棘延长呈丝状,成鱼第三、四鳍棘延长,各鳍棘平卧时左右交错,可折叠于基部鳞鞘沟中。臀鳍约位于背鳍中部的后下方,以第二鳍棘为最粗壮,鳍条部与背鳍鳍条部相对并形状相似。腹鳍较小。胸鳍位低,长而尖。其末端可达臀鳍的始点上方。尾鳍叉形。

体被中等大小的栉鳞,栉状齿弱。后头部、鳃盖部(前鳃骨外缘除外)、颊部均具鳞。背鳍和臀鳍的鳍棘部具有发达的鳞鞘。侧线完全,弧形,与背缘平行。

体呈淡红色,腹部较淡,体侧有若干蓝色纵带。

生活习性
海(洋)生。

肉牛血痢的发病特点 肉牛血痢的肉牛血痢的及防治措施


肉牛血痢也叫做肉牛小肠炎,是由于混合感染空肠弯杆菌和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排出血样粪便。主要是断奶后的犊牛和1~2岁小牛容易发生该病,成年牛也能够发生。一般在3~8月份容易发生,且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持续时间较短,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牛血痢的发病特点肉牛血痢的肉牛血痢的及防治措施。

1、发病特点

血痢只有牛会感染,羊、猪等其他动物不会出现发病,且往往呈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一般来说,6月龄至2岁的牛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次是老龄牛,青壮年牛相对较少出现发病。该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是病牛和处于潜伏期的病牛,病牛治愈后基本不会再次感染。任何性别的牛都能够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是2~10月份发生,尤其是4~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期。这是由于4~7月份温度逐渐升高,雨水增加,草木都已经生长还青,此时牛只往往会到舍外进行放牧,此时可能携带病原的牛如果排出粪便,在雨水冲刷的情况下导致饮水、草地以及场所发生污染,从而通过消化道感染该病。

2、临床症状

病牛通常没有表现出任何前驱症状就突然出现严重腹痛,前肢不断刨地,后肢频繁踢腹,并回顾后躯,频繁起卧,或者盲目地来回乱跑,大约持续5~8h后,会呈现钝性疼痛,停止采食、反刍,但依旧能够饮水。随着症状的加重,被毛逆立,鼻镜干燥,往往卧地,静止不动或者偶尔移动四肢,或者头颈屈曲抵在肩胛部,或者向前伸抵在地面上,陷入睡眠状态。驱赶时四肢无力,走动缓慢,臀肌肌肉、股四头肌和肌肘出现颤抖。结膜发生充血,眼球明显下陷,脉搏加速,达到80~160次Imin,血液颜色暗淡,质地黏稠。初期发生轻度胃肠炎,在右侧腹壁触诊会呈现略微紧张,出现踢腿或者躲避现象,瘤胃内容物比较稀薄或者软硬度正常,个别发生轻度臌气,排粪量逐渐减少,且排出干燥粪便;后期口腔黏膜苍白,散发恶臭,舌如海绵柔软,舌面存在横向皱褶,胃肠音消失,停止排粪。有些病牛发出呻吟,呈现里急后重,经常努责,有时会有少量黄白色或者白色的浆糊状黏液团块排出,肛门黏膜发生水肿、外翻,外面潮红,里面呈紫红色。

3、剖检变化

病死牛可视黏膜呈苍白色,皮毛粗乱,全身实质脏器和皮下结缔组织都没有发生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但周身淋巴结发生水肿,肠黏膜发生脱落,且肠系膜淋巴结发生充血、肿胀,十二指肠至直肠的黏膜都存在条状出血或者弥漫性出血,肠内容物比较稀薄,且混杂血水或者血凝块,胆囊发生肿大,而其他脏器没有出现异常。

4、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要先进行止血,可肌肉注射6~10mL止血敏或者10~20mL安络血;接着进行抑菌消炎,可灌服40g碳酸氢钠、100~150g活性炭、30g次硝酸铋、30g鞣酸蛋白。另外,病牛还要采取强心补液,即缓慢静脉注射由2000mL复方氯化钠溶液、500mL葡萄糖生理盐水、300~500mL3%~5%碳酸氢钠溶液、1~2g维生素C、20~40mL10%苯甲酸钠咖啡因溶液组成的混合溶液,要注意控制在6h以内完全注入体内。

中药治疗。病牛可使用止痢散治疗,即取紫珠草、仙鹤草各40g,金银花、诃子、乌梅各25g,白头翁、黑槐花、黑地7榆、苍术各30g,15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装入塑料袋分装密封保存,每包重量为300g,使用时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待温度适宜后灌服,每天早晚各1次,一般体重200kg左右的病牛每次使用1包即可。方剂中的白头翁、仙鹤草、黑地榆、诃子、紫珠草、乌梅、槐花等是本方主药,其止血、止泻、清肠热之效,尤其是仙鹤草是用于止血症的专用药物,各种类型病牛都适用,不仅能够促使血小板和血钙含量增加,还加快凝血速度,刺激血管收缩;白头翁是治痢的有效药物,具有凉血、清热解毒之效,通常用于毒痢和湿热痢疾。另外,苍术具有去湿利水、燥脾的作用;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此外,也可取30g连翘、30g槐花、30g诃子、30g猪苓、30g苍术、30g乌梅、30g银花、30g泽泻、30g地榆、20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开水冲调后灌服,每天1剂。根据具体症状加减药物,如严重努责,且只便血不排粪,并散发恶臭难闻的气味,舌苔黄腻,可添加30g炒蒲黄、40g大黄炭、40g当归;如果严重腹泻,可添加云苓、车前子各30g;如果排出混杂血液的干燥粪便,要减去泽泻、猪苓,并添加厚朴、生军、枳壳各30g。

加强饲养管理。对于该病的流行地区,要加强牛群的饲养管理,防止过度疲劳,适当补料,避免饮用疫水、脏水,禁止到疫区进行放牧。如果发现病牛要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消毒,如圈舍、场地可使用漂白粉或者10%石灰水进行消毒,对于排出的粪便要采取堆积发酵。在容易发生该病的季节,要因地制宜的使用适宜的中草药进行杀菌消炎、清热解毒、收敛止血,如马齿苋,淡竹叶、铁苋菜、一见喜、白茅根、旱莲草、鱼腥草、凤尾草等,选择4~6种,每种用量为250g,加水煎煮后经常给牛灌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该病。

蚯蚓的形态特征


蚯蚓的形态特征

蚯蚓是陆栖的无脊椎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这是它的主要特征。蚯蚓的每一个体节大都具有相同的构造。通常前部体节较大,后部体节变小。

体节的敷目随着科、属、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在60-320节范围内变动。在热带个别蚯蚓种体节可以达到600节或者更多。有许多种蚯蚓在每一体节之内还有3-5个小沟,叫次生环节或体环。这与每一体节内部构造有关。

第1体节称围口节,也是蚯蚓的头部。头节除有口孔外,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在口的前部有1个非常灵活的口前叶,口前叶和围口节连为一体的部分称为合叶;口前叶与围口节分开的部分称为前叶。口前叶稍伸入围口节的部分称为前上叶;伸入围口节超过一半以上的称为上叶;全部伸人的称为穿人叶,介于前叶和上叶之间的称为混合叶。口前叶的形态,对蚯蚓种的鉴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蚯蚓在前进或摄食时口前叶起掘土、触觉、嗅觉和摄食作用。

蚯蚓前部身体一般具有粗壮而强韧的肌肉,体表颜色也较深。后部比较弱,或扁平,颜色也较浅。

当蚯蚓发育到性成熟时,在身体前部出现环带,也叫生殖带,一般长度占3-12个体节。环带的颜色和身体其他部分有明显的不同,有的呈乳白色,俗称白颈蚯蚓;有的呈肉红色、红棕色、米黄色。环带的形态有环状,也有马蹄状。但有的蚯蚓种,如杜拉属的几个蚯蚓种,环带的形态不太明显。环带在身体的位置、形态长短和颜色,也是蚯蚓分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蚯蚓除第1节外,全身的体节都有刚毛分布。刚毛的排列有环生、密对生、疏对生和宽对生。刚毛的数量除环生的外,一般每节有4对,在身体左右两侧各有4个纵带,通常用a、b、c、d来标记,刚毛a和b、c和d-般成对靠近,距离大小视不同的种而异。因此,刚毛排列和位置,对鉴定蚯蚓种也有重大意义。刚毛是蚯蚓的运动器官。蚯蚓利用刚毛抓住土壤颗粒,并支撑身体在土中或地表移动。除此之外,在某些节上,还有一些变态的刚毛,特别是性刚毛,在蚯蚓交配时具有重要作用。

生殖孔的位置在腹面环节的前后,有的种也可能在背面。随着种的不同,生殖孔位置有较大差异。一般雄生殖孔有1-2对,雌生殖孔有1个或l对。多数的种有2-3对受精囊孔。

蚯蚓在腹面两侧,每节通常都有一对肾孔。有的蚯蚓,如环毛蚓,每节体壁上肾孔很多,但肉眼一般不容易看到。而蚯蚓背部,节与节之间可以看到每一节间淘各有1个小孔,称背孔,其中异唇属、爱胜属、正蚓属和环毛属都比较明显,而杜拉属、合胃蚓属则不大明显。

蚯蚓生活习性

蚯蚓活动为夜行性,一般栖息在潮湿的土壤中,栖息深度为10-20厘米。蚯蚓喜温、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怕单宁味。蚯蚓活动温度范围为5-30℃,最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温度在28-30℃时,能维持一定生长速度,到32℃时就停止生长;10℃以下时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以下能造成死亡。赤子爱胜蚓和大平2号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70%左右。蚯蚓食性很广,属杂食动物。

土元长什么样?土元的形态特征


土元身体扁平,呈椭圆形,体部前窄后宽,呈灰褐色。头较小,有触角。背面有横节,呈甲片状。土元成虫的雌雄差别明显:雌成虫无翅,雄成虫有翅。为使饲养过程中能准确地鉴别雌雄若虫,以利于雌雄成虫的搭配、交配,下面分别介绍雌、雄成虫,卵和若虫的体形特征(图17)。

雌成虫:虫体呈灰褐色,暗有光泽。体长1,72.7厘米,前部宽0.51.2厘米,后部宽1.32.3厘米。身体中央略凸起呈卵圆形扁平,边缘较薄。背部有lo12条横纹,前三条明显较宽。头较小,呈三角形,有一对黑褐色丝状触角。复眼位于触角基部,较发达。紧靠口器还有2只单眼。口器为咀嚼式,上颚坚硬。胸部有3对足,前足短,长约l厘米;后足长,约2厘米;中足约1.7厘米,善于爬行。腹部呈棕色,有46节。雌虫翅退化。

雄成虫:体呈褐麻色,长约2厘米,背部宽约1.2厘米,有两对翅膀。前翅革质,比较短。后翅灰斑色,膜质,较长。平时,两对翅膀折成扇状覆于背部。腹部呈黄白色。触角比雌虫长约一倍。卵:土元的卵呈棕褐色,称为卵鞘。长约o.31.5厘米,宽约o.4厘米。卵排列在甲壳质的卵鞘内。

若虫:初孵出的若虫为白色,后逐渐变为深褐色。在长翅前,难以区别雄若虫和雌若虫。可根据以下几个特征加以区别:

(1)雌虫的胸背部前三条横纹的第二、第三条为月牙形,弧角约70。;而雄虫的弧角是40。左右。

(2)雌虫的腹部有4条横纹;而雄虫则有6条横纹。

(3)雌虫腹部末端横纹离尾须距离较远;而雄虫腹部末端和尾须之间有一条横纹连结。

(4)雌虫爬行时六足伏地,姿态较低;而雄虫六足竖起,姿态较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01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赤魟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