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棘角鲂鮄

[学名]: Pterygotrigla hemisticta
[资源名称]: 尖棘角鲂鮄
[外文名]: Blackspotted gurnard
[别名]: 大棘角鲂鮄
 
[形态特征]:
 
背鳍Ⅶ~Ⅷ,11,臀鳍11;胸鳍4+ⅲ,腹鳍Ⅰ-5,有孔侧线鳞53~57;鳃耙2~3+1+10~11。 体长约为体高3.9~4.1倍,为头长1.8~2.2倍。头长为吻长2.8~3.0倍,为眼径4.1~4.5倍。 体长形,稍侧扁。头大,背面及两侧均被骨板,呈四棱状。吻较粗长,稍向下方倾斜,前端截形,中央有1凹刻,两侧各有1尖窄的吻棘,吻棘略斜向前外侧,长约为眼径1/2,其外缘具细锯齿。眼大,近圆形,上侧位,眼间隔宽,微凹,约与眼径等长;顶枕部平坦。鼻孔2个,前鼻孔小而圆,呈短管状;后鼻孔稍大,裂缝状,也具膜突。口较大,前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顿,上颌骨后端稍伸越眼前缘下方。两颌牙细小呈绒毛状,排列成窄牙带。犁骨与腭骨均无牙。前鳃盖骨角边缘具2棘,一粗一细。鳃盖骨后上方具2棘,上棘很小隐皮内,下棘很尖长,向后约伸达背鳍第五鳍棘下方,肱棘1个。鳃孔宽大,鳃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骨7。假鳃发达。鳃耙细长,最长鳃耙约为眼径1/3。 体被很小的圆鳞,第一背鳍与顶枕骨间裸露无鳞,第一背鳍基两侧具1纵行楯板,约l0个,鳞上无棘棱。侧线位高,向后渐低,在尾柄部近侧中位,伸达尾鳍基底。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第三或第四鳍棘最长,第二背鳍基底长稍大于第一背鳍基底长。臀鳍起点稍后于第二背鳍起点,形状和长短近似第二背鳍。胸鳍位低,长椭圆形,鳍条末端约伸达臀鳍第五鳍条上方。腹鳍胸位,末端几达肛门。尾鳍叉状。 头体背侧红色,体侧上方散布不少深褐色斑点,腹侧淡红色,中央为浅白色。背鳍第三至六鳍棘间具一大黑斑,第二背鳍鳍条上有小褐色点;胸鳍前部为灰白色,后部为浅蓝绿色,内侧为黑色,边缘浅色。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南海、东海),日本,印度洋。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居於水底的; 深度上下限 10 420 m ;栖息深度范围较广<yZ023.cOM/p>

相关阅读

多点副角鲂鮄


中文名称多点副角鲂鮄

拉丁名称Parapterygotrigla multiocellata Matsubara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鲂鮄科

拉丁科名Triglidae

中文属名副角鲂鮄属

拉丁属名Parapterygotrig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中国、日本,我国产于东海外海。

形态特征
体长形,略侧扁,头背面及两侧全被骨板,吻突长大于眼径,具1对鼻棘,利用骨具1绒毛状齿群,体被小圆鳞,第一背鳍基的两侧各有一纵行棘骨板,鳃盖骨棘短小,背鳍Ⅶ-11,臀鳍Ⅰ-11。鳃盖条7。头较大,近似箱形,背鳍2个,分离,胸鳍长,位低,末端伸达第二背鳍第九鳍条基底下方,尾鳍浅凹,体背部浅红色,散布着不少褐色小圆点。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单棘豹鲂鮄


中文名称 单棘豹鲂鮄
拉丁名称 Daicocus peterseni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豹鲂鮄目
拉丁目名 Dactylopteriformes
中文科名 豹鲂鮄科
拉丁科名 Dactylopteridae
中文属名 单棘豹鲂鮄属
拉丁属名 Daicocus
分布类别 海水
形态特征 背鳍Ⅰ,Ⅴ-Ⅰ-8;臀鳍6,胸鳍31;腹鳍Ⅰ-4。纵列鳞49。鳃耙3+7。鳃盖条骨7。
体长为体高5.3倍,约为头长3.7倍,约为胸鳍长1.4倍。头长约为吻长4.4倍,约为眼径3.2倍,约为眼间距2.0倍。

体延长,稍乎扁;体前部较粗壮,向后渐细。头部宽短,略呈四棱形,背面和两侧面均被连在一起的骨板。吻钝短,中央形成一大块骨板,吻侧在眼的前下方略凹。眼大,位高达头背面。眼间隔宽,中间浅凹略斜向前下方。鼻孔2个。口小,弧形,下颌较上颌短。两颌具颗粒状牙带,犁骨与腭骨无牙。舌厚,不游离。前鳃盖骨下角向后延伸呈1长棘,末端达腹鳍基的后方。鳃孔侧位,下方止于胸鳍基底下方。鳃膜分离,与峡部相连。鳃耙均为绒块状。具假鳃。

体被栉鳞,附着牢固。背面及体侧鳞中央有1纵棱状棘,腹面鳞的棱棘弱小。尾部侧下方有3个棘棱特大的鳞;尾鳍基的上下各有1长翼状鳞。颊部与鳃盖骨亦具小鳞。无侧线。

背鳍2个;第一背鳍始于项背棘后端的稍前方,在头后部附近具1独立的长丝状鳍棘,后端不伸达第二背鳍;第二背鳍约始于肛门前上方。臀鳍始于第二背鳍的第四鳍条基之下方。胸鳍位于体侧下半部,鳍条分上下两部;上部鳍条长短几相似;下部鳍条渐甚延长,后端 伸达尾鳍基。腹鳍始于胸鳍基后下方内侧,鳍棘细弱,鳍条末端不达肛门。昆鳍后缘凹叉状。

体红色;背侧稍暗,散布黄绿色或灰绿色圆斑;腹侧较淡。

黑带黄鲂鮄


[学名]: Peristedion nierstrasi
[资源名称]: 黑带黄鲂鮄
[外文名]: Blackedged crocodilefish、Blackedged searobin
 
[形态特征]:
 
背鳍Ⅷ,Ⅰ-20;臀鳍21;胸鳍10~11+ⅱ;腹鳍I-5;尾鳍10~12。鳃盖条骨7。鳃耙5+18~19。骨板:背侧30~32,上侧36~38,下侧28~30,腹侧27~29,肛前2。 体长为体高6.7~7.4倍,为体宽6.7~7.4倍,为头长2.6~2.7倍,为头宽4.6~5.4倍,为最长下唇须8.8~11.6倍。头长为吻长1.8倍,为上颌长3.4~3.6倍,为眼径5.2~5.5倍,为眼间隔5.0~5.3倍,为背鳍高3.8~4.6倍,为臀鳍高4.3~5.5倍,为胸鳍长2.1~2.6倍,为腹鳍长2.1~2.7倍,为尾鳍长2.7~3.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4.0~5.3倍。 体延长,前部稍粗壮,背鳍起点处最高,向后渐细小。头狭长,背面和侧面均被骨板,腹面裸露;头宽几与头高相等。吻较长,稍平扁,向前倾斜,中央浅凹,两侧近平扁,,延长突山,稍向外侧,吻突前端间隔大于基部间隔。眼前背中线无小棘。眶上嵴小颗粒状,后部上方具低棘;顶颈棱低平,左右后侧各具1低棘。眶下棱狭长,显著,边缘具微细锯齿,前与眶前骨相连,后与前鳃盖骨相连。第二眶下骨上部具1低的纵棱嵴。鼻孔1个,位于吻中部骨板凹槽中,距眼远较吻端为近。眼较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后半部,眼径小于眼后头长,跟间隔约等于眼径,中央凹入。口较大,腹位,马蹄形;上颌突出,上颌骨末端约伸至眼前下方。两颌、犁骨和腭骨无牙。下颌腹面外侧具1分支大触须,末端约伸达眼中部,内侧具细小皮须数丛。舌圆突,不游离。鳃孔大,鳃膜分离,连于峡部。具假鳃。鳃耙细小。前鳃盖骨下角短钝,不向后延伸,鳃盖骨具2棘,上棘弱小,下棘较尖突。体被骨板,每侧4纵行,每一骨板常具1尖棘,腹侧骨板棘较低弱。 背鳍连续,约始于胸鳍基上方,鳍棘部与鳍条部间具1深缺刻。臀鳍约始于背鳍第二至三鳍条下方。胸鳍低位,宽而尖长,后端约伸达肛门上方,下方具2指状游离鳍条、长于胸鳍鳍条。腹鳍胸位,左右相距较远,等于或稍短于胸鳍长。尾鳍短小,后缘微凹。
 
 
[原产国家]:中国[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地理分布]: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深海底的; 深度上下限 - 538 m

轮头鲂鮄


中文名称轮头鲂鮄

拉丁名称Gargariscus prionocephalus (Dumeri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黄鲂鮄科

拉丁科名Peristediidae

中文属名轮头鲂鮄属

拉丁属名Gargariscu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形,似八棱长锥形,头平扁,很宽,背面骨板的周缘有波状深凹刻,呈圆轮状,吻角突出,亦很平扁,且前端较宽,吻背中央有1前额棘。口中大,上颌有绒毛状齿,下颌无齿。背鳍连续,有深的凹刻,臀鳍较长,胸鳍宽大,下部有2搦状游离鳍条,腹鳍胸位,尾鳍截形。背鳍Ⅵ-Ⅶ-14,臀鳍13-14,胸鳍15,侧线鳞,29,下颌有7枚须,最和的须可伸达眼后缘下方,前鳃盖骨棘尖长。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尖棘鲷


中文名称尖棘鲷

拉丁名称Howella sherborni (Norman)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鲈亚目

拉丁亚目名Percoidei

中文科名天竺鲷科

拉丁科名Apogonidae

中文属名尖棘鲷属

拉丁属名Howella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我国产于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稍侧扁,被小栉鳞,头尖,吻短,眼甚大,侧上位,口中大,口裂斜,下颌略突出或上下颌等长,上颌骨外露,后端伸达眼中部下方。颌齿细小,一行,无犬齿。犁骨和腭骨具弱齿或腭骨无齿,眶上缘前后部有2小棘。前鳃盖骨后缘具弱齿,隅角有1-2棘。鳃盖骨具许多小棘和1-2尖棘。鳃耙细长,紧密排列。具假鳃,侧线中断,走向与背鳍平行。背鳍2,分离,Ⅷ,Ⅰ-9,臀鳍Ⅲ7-8,侧线鳞35-40。胸鳍长,后端超过肛门,尾鳍叉形。

生活习性
海(洋)生。

东方黄鲂鮄


中文名称东方黄鲂鮄

拉丁名称Peristedion orientale Temminck et Schlege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鲉形目

拉丁目名Scorpae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鲉亚目

拉丁亚目名Scorpaenoidei

中文科名黄鲂鮄科

拉丁科名Peristediidae

中文属名黄鲂鮄属

拉丁属名Peristedion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南海。

形态特征
体平扁,很宽,头侧周缘无波状凹刻,口下位,上下颌无齿,前鳃盖骨后角无棘,头较狭,吻背中线无棘,背鳍2个,鳍条部较长,臀鳍长,与背鳍鳍条部同形,胸鳍较小,腹鳍胸位,尾鳍截形或稍凹入。肛门前方有3对骨板,体黄色,密布暗褐色波纹,背侧有2列暗色斑点,背鳍Ⅷ-20,臀鳍19-20,胸鳍14,侧线鳞33-34,最长的下颌须达眼前缘下方。

生活习性
海水/咸水生。

须红鲂鮄


[学名]: Satyrichthys amiscus
[资源名称]: 须红鲂鮄
[外文名]: longbeard crocodilefish、Longbeard searobin
[别名]: 三角红鲂鮄
 
[形态特征]:
 
背鳍Ⅷ,21;臀鳍20~21;胸鳍14~15+ⅱ;腹鳍I-5;尾鳍10~13。鳃盖条骨7。鳃耙6~7+20~22。骨板;背侧28~30,上侧34~36,下侧25~27,腹侧24~26,肛门前2。下唇触须7对。 体长为体高6.1~6.6倍,为体宽5.4~5.9倍,为头长2.3~2.4倍,为头宽3.4~3.7倍,为最长下唇须2.7~3.1倍。头长为吻长2.1倍,为上颌长2.9~3.1倍,为眼径4.8~5.3倍,为眼间隔5.7~6.3倍,为背鳍高3.6~4.2倍,为臀鳍高4.3~6.8倍,为胸鳍长2.1~2.2倍,为腹鳍长3.0~3.3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4~2.8倍。 体延长,前部粗大,后部渐细小。头宽平,背面和侧面均被骨板,腹面裸露,头宽大于头高。吻长而宽扁,向前倾斜,中央浅凹,两侧乎扁,向前延长,几呈等腰三角,边缘具细小锯齿,吻突间隔大于其基部间隔。眼前背中线无小棘。眶后棘短小;顶颈棱低平,左右后侧各具1棘。眶下棱宽扁,向外侧突出,前方与眶前骨相连,后缘与前鳃盖骨相连,边缘具微细锯齿,第二眶下骨无棘。鼻孔1个,位于吻中部骨板凹槽中,距眼和距吻端约等。眼中等大,上侧位,位于头的后半部,眼径小于眼后头长,眼间隔小于眼径,中央深凹。口大,腹位,马蹄形。上颌突出,上颌骨末端伸至眼前下方。两颌、犁骨和腭骨均无牙。下颌腹面外侧1触须最长大,上具许多光滑小须,末端伸达背鳍后部鳍棘下方。舌宽圆,不游离。鳃孔大,鳃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细小。前鳃盖骨下角具2长棘,外侧1棘较发达,向后约伸达胸鳍鳍条中部。鳃盖骨具2棘,弱小。 体被骨板,每侧4纵行,每一骨板常具1尖棘。背侧、上侧和下侧后部骨板棘细小,腹侧骨板棘较低弱。 背鳍鳍棘与鳍条间仅以低膜相连,约始于鳃膜后缘上方。臀鳍约始于背鳍第二至三鳍条基部下方。胸鳍位低,宽而长,后端约伸达臀鳍前部数鳍条旁;下方具2指状游离鳍条,最长l枚稍短于胸鳍鳍条。腹鳍胸位,短于胸鳍长,左右分离较远。尾短小,后缘浅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地区]:中国东海  
[气候带]:温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分布于中国,日本;水深275~610米。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海洋深水性底层鱼类

瑞氏红鲂鮄


[学名]: Satyrichthys rieffeli
[资源名称]: 瑞氏红鲂鮄
[外文名]: Spotted armoured-gurnard
[别名]: 平面黃魴鮄、角仔魚鱼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为20-30cm,重为200-500g.背鳍: VI-VII。16-18 软鳍条;臀鳍具 16-17 软鳍条; 胸鳍 15软鳍条;侧线鳞 31-33; 鳃耙:4-6+1+15-18. 颌前位. 上颌无齿. 下颌口须数:4,须短。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浙江  [原产地区]:东海  
[气候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见于南海东海和黄海.  
[水域环境]:海水  
[生活习性]:
瑞氏红鲂属暖水性底栖鱼类.栖息于水深约70-130米泥沙海底,以小型甲壳动物等为食.

三角鲂


1.形态特征

三角鲂体形侧扁而高,几乎呈菱形。背部青灰色,两侧浅灰色,腹部银白色,鳞片后部色素较深,各鳍亦呈青灰色。头小、口端位,口裂狭窄,上下领的曲度大,边缘具发达的角质层。腹棱仅限于腹 鳍基部至肛门。背鳍条37;臀鳍条326^29;侧线鳞50-57;咽齿3行,亦为245/542,三角鲂与长春鳊的明显区别在于体长与体高之比和腹棱的长短具体讲,几角鲂背部高,体长与体高之比为2. 1-2. 2倍,腹棱为半棱;长春鳊背稍低.体长与体高之比为2. 5-2. 9倍,腹棱为全棱.

2.生活习性

生活范围广,与长春蝙相似,可在各类水体中生活,且常在同一水体共栖。其食性亦为以草食为主的杂食性,幼鱼以摄食浮游动物为主4 cm以后食性逐渐转变,开始摄食水草,成鱼则以苦草、轮叶黑藻、丝状绿藻和植物碎屑为主。人工饲养时亦喜食黑麦草、苏丹草、米糠、菜籽饼、豆饼等人工饲料。喜栖息于水的中下层,冬季则群集于深水区越冬。天然水域中生长速度与团头纺相近,性成熟前生长速度较快,几乎与团头鲂相等,3龄鱼可达1 500 g,最大个体可达5 kg。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13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