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扇贝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扇贝育苗技术有哪些要点?

【专家解答】 1、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卵?

如果受精卵质量差,幼体孵出后,体质不好,会相继下沉死亡。想要提高受精卵的质量,首先要加强亲贝的培育,主要是加强饵料的投喂及换水等,且提温速度不能太快。投喂海洋红酵母(2ppm)含有粗蛋白、虾青素等,能有效提高种贝的性腺成熟度和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力,效果和综合性能完全超过单胞藻。海洋红酵母区别于普通酵母,性能稳定,活菌率高达95%,适应海水渗透压。

2、蓄水池的水如何处理?

扇贝培育对水质要求很高,我们要在源头把好关。蓄水池中添加绿水解毒安(3-5ppm)和利生素(1kg/亩)。绿水解毒安为1个交换量使用一次,有效降解蓄水池中的重金属和藻类死亡产生的毒素;利生素为每10天使用一次,分解死亡的藻类和水体中的有机质,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3、如何降低弧菌病发病率?

扇贝育苗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为弧菌。无论是在培育池水体中还是在亲贝体液中,弧菌数量都远远高于自然界,因而控制弧菌的数量是预防疾病的主要措施。菌克27是噬菌蛭弧菌产品,高效寄生、裂解G-致病菌,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和药物残留。菌克271-2ppm配合强效EM使用,能显著提高幼体的生长速度和抗病力。

4、如何降低培育池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消除泡沫?

氨氮、亚硝酸盐高的环境中更容易滋生弧菌,这都是由有机质含量高引起的,且在充氧的条件下易形成泡沫不散。因此使用益菌苗康(活性芽孢乳)3-5ppm,强力分解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高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且能减少换水量,延缓倒池。

5、倒池的时候如何提高抗应激能力?

在扇贝培育过程中,为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会进行倒池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对幼体造成应激性损伤,因此在倒池前的2-4个小时内泼洒低聚糖863和解毒抗应激灵各2-5ppm,能有效增强幼体的抵抗力,减缓应激反应。

6、水温是扇贝育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应如何控制?

亲贝培育过程中,切忌升温过快,尤其是想早出苗的时候,这相当于工业生产中偷工减料的行为,绝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10℃以前每天升温1℃;10-13℃,每2天升温1℃;14-19℃,每3天升温1℃;20℃保持温度;稚贝出池前降温,应该在换水时进行,每次降温不超过1℃。

【小编补充】近年来,有很多扇贝保苗客户反应苗从车间进入露天池后死亡率很高。经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育苗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扇贝幼体抵抗力差,对环境变化的耐受性低,易造成死亡;而使用微生态制剂育得的苗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针对这一情况,小编汤姆为探索扇贝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扇贝育苗技术要点扇贝养殖技术》一文。

精选阅读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栉孔扇贝,也叫干贝蛤、海扇等,是可食用贝壳类的一种,现在我们在烧烤中常见的蒜蓉扇贝,粉丝扇贝都是这种栉孔扇贝。栉孔扇贝主要产于我国北部沿海,山东长岛、威海、蓬莱、石岛、文登和辽宁大连、长山岛等地是主产地。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技术

这几年山东省一些海区养殖的栉孔扇贝连续几年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死亡率高达90%,部分海区甚至绝产。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进行养殖结构调整,推广栉孔扇贝的换季养殖,就是改变春放秋收的传统养殖方式为秋放春收,避开夏季高温死亡期和台风期,有效地制止了浅海养殖栉孔扇贝的滑坡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现把栉孔扇贝换季养殖的做法介绍如下:

1、海区及器材。养殖海区和养殖器材均与原养殖方式相同。

2、苗种。栉孔扇贝换季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购得大规格的苗种。大规格扇贝苗来源有二种,一是暂养成购买越冬渡夏的老头苗,这种苗种因度夏时死亡率较高,形不成批量。二是购买当年繁育的较大规格的苗种,养殖单位与供苗单位要提前联系密切配合,供苗单位应在水温合适时及时筛选采苗袋中较大规格的苗种装入暂养笼,每笼装苗以2000粒左右为宜。

3、苗种运输。苗种运输时间的早晚是栉孔扇贝换季养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日照海区水温一般高于供苗地烟台2℃-3℃,因此,适时提前运输可有效地促进扇贝苗种的生长。同样规格的苗种提前运回在日照越冬比在供苗地烟台越冬生长快,在第二年春天同种规格苗种能比供苗地烟台多长出1tm。运苗时间一般可提前至10月中下旬,选择冷空气过后的夜间运输。

4、分苗。苗种购进暂养半月左右可进行分苗,拣除海星、海螺等敌害生物及杂质,把1.5cm以上的苗种筛出装入养成笼,外用外套网,分苗时严格控制装苗数量,以每层40粒为佳。

5、管理。日常管理主要为调整浮力防沉架,第二年春季水温回升至5℃以上时根据养成笼附着杂质情况适时撕掉外套网。

6、收获。根据养殖面积的大小确定收获时间,一般需在7月10日前全部收完,收获时扇贝规格可达5-6cm,笼产6-8kg。

华贵栉孔扇贝养殖技术 华贵栉孔扇贝人工养殖


【常见问题】如何人工养殖华贵栉孔扇贝?

【专家解答】

1.亲贝的选择:选择外壳完整无损,铰合部韧带无损伤,贝体健康,开闭壳有力,1周龄以上,个体鲜种60~80克,性腺色泽鲜艳饱满的亲贝,最好选择养殖型雌贝、野生型雄贝或野生型雌贝、养殖型雄贝进行人工授精交配,避免近亲交配、出现种的退化,增强交配后代的抗病力,提高成活率,雌雄比例为10:(1~0.8)。

2.亲贝育肥:于7~8月选择优质亲贝入池暂养3~5天,暂养时期挑选雌雄贝分池暂养,暂养密度每立方水体30~50个,连续充气,每天清池倒池2次,每天投饵6~8次。投喂饵料种类:扁藻类或金藻类或扁藻类(塔胞藻、扁藻)和金藻类(湛江叉边金藻、等鞭金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混合投喂。投喂量:扁藻2000~3000细胞/毫升,金藻2万细胞/毫升,2~5天后进行采卵。

3.获卵、受精、孵化:亲贝育肥3~5天后,性腺饱满成熟,准备采卵。为集中获得大量的精卵,对亲贝应进行诱导,常用的方法是阴干40~60分钟,然后放水冲击贝体60~80分钟后,雌性开始排卵。发现排卵现象后,加大充气量,提高产卵池水的流速。也可以泼洒精液刺激排卵。卵数达到20~40粒/毫升(密度不宜太大),把亲贝移入另一池子继续排卵。排卵结束,应立即泼洒适宜精液,搅动或充气受精。泼洒的精液应用300目筛绢过滤,滤掉杂质和黏液。精液泼洒要均匀到位,使卵子充分受精。统检,出现第一极体为准,控制精液的用量,可以省去洗卵的工艺,精液泼洒适量,孵化率可达90%以上,孵化后的D形幼虫,活力强,畸形幼虫率低。因此,人工授精控制精液泼洒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应做到勤泼少量,勤检查,15~20分钟后发现90%以上卵子出现第一极体应停止泼洒精液,连续充气,不用换水,直至面盘幼虫发育至D形幼虫,并立即进行选幼分池培育。

【小编补充】华贵栉孔扇贝为广东、海南、福建等南方沿海养殖扇贝,繁育季节一般为4~10月,繁殖高峰期为7~8月。性腺成熟的亲贝,性腺色泽明显,性腺体饱满并包埋于整个腹嵴两侧。华贵栉孔扇贝对亲贝的选择和暂养属于常温人工育苗。小编汤姆为探索华贵栉孔扇贝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华贵栉孔扇贝养殖技术华贵栉孔扇贝人工养殖》一文。

扇贝人工育苗如何防控疾病


在人工育苗期间,扇贝幼虫很容易感染细菌和真菌,引起大批死亡。

细菌病常见的有弧菌,有一种鳗弧菌专营分解有机体,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幼体面盘分解,这种病状特别是在采卵后的5-7天内发生,蔓延极快,6-8小时能致死全部幼虫。目前这种病原细菌引起的疾病一旦发现尚无治疗的方案,只能预防。预防方法:增强亲贝育肥时的体质,每天倒池育肥,彻底清除细菌病原地,幼虫培育时勤倒池(3天倒池一次),倒池后用高锰酸钾,消毒清理池底。

假单胞杆菌属和气单胞杆菌,这些细菌平时蕴藏在海水、底泥、池底污染物,动物的体表或消化道内都可能找到,条件一旦适宜便大量繁殖侵入扇贝幼虫或稚贝的组织中成为致病菌。受感染的幼虫下沉至池底,面盘纤毛短缺不齐,活动能力减弱,不久就大批死亡。在显微镜下可见幼虫组织内发现溃疡甚至分解。此病治疗效果不显著,预防方法:清除培育池底代谢物及残饵,防止引起细菌繁殖。

在幼虫培育时常有一种霉菌和真菌感染幼体足肌部分,这种病情常在幼虫壳长168微米后发现,病菌感染缓慢,在显微镜下很清楚见到幼体生长发育时壳长、壳高不断增长,内部器官也正常发育,但足肌特别是足蹠部分开始溃烂,失去爬行功能,在眼点幼虫后期,出现几率高,面盘开始萎缩退化,而足肌溃烂,使幼虫下沉死亡。

目前对于海水中的细菌处理尚无很好办法,采取预防的措施是主要的,经常彻底清理池底,消毒池底,勤倒池,除此之外最有效的办法是用紫外线消毒海水。

养殖扇贝如何提高扇贝保苗成活率


适宜保苗的池塘池塘以东西走向长方形结构、沙底或硬质底为宜,储水深度在1.5米以上,盐度在35以下,外海水源无污染;池塘进水前,要彻底清除池底污层,并进行充分曝晒;禁止在保苗池塘放养大规格底栖鱼类或其他需要大量投饵的品种,防止池水污染。

重视搞好水质调控扇贝入池前10天-15天进水60厘米-80厘米,进行施肥肥水,每立方米水体施氮肥量3.5克,磷肥施用量视情况而定,一般为氮肥的1/10左右,饵料密度控制在5万-20万个/毫升。入苗前4天-5天逐渐将池水加至最高水位,透明度70厘米-80厘米为宜;若透明度过大,在中午前后温度较高时,采用投量少的方法及时追施无机肥料;若透明度太小,饵料密度过大,在扇贝苗入池前数日,应适当加大换水量,使水质清而不瘦,肥而不老。放苗前,要对保苗池水质各理化指标进行严格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布苗以后,日换水量应达到20%以上,水色若发生突变为水质老化,就是贝苗发生死亡的预兆,此时应彻底大换水或及时换池保苗。

挑选优质稚贝保苗出库时,要仔细选择规格均匀、附着牢固、密度适宜、投附着基时间在15天以内的稚贝保苗。育苗场的水质条件与保苗池要基本相同,一般池塘水温稳定在13℃,可入池保苗;幼虫培育水温不得高于规定水温。育苗中单胞藻饵料品种搭配要合理,而且供应充足,确保规格均匀、健康体壮。

适当提高稚贝出库规格一般稚贝出库规格为500微米,将规格提高到700微米-800微米,可极大提高保苗率。

严格装、运苗操作规程装袋人员要进行岗前技术培训,操作时动作要熟练,尽可能缩短装袋时间,用聚乙烯线将附着基吊到袋口,避免多层卷叠和积压摩擦,导致伤苗。适宜在凌晨或晚上运苗,运输途中要注意密封、保湿和降温,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合理确定保苗密度一般每亩可利用水面保500微米稚贝不超过1亿粒,每袋装苗不超过3万粒。随着稚贝出库规格的增大,适当减少装苗粒数。

使用双层网袋和圆形网袋保苗

双层网袋保苗出库时将稚贝装入规格20目-30目聚乙烯网袋中,外罩40目-60目网袋。入池10天左右,袋内贝苗已长大,将外袋去掉,并将内袋外侧的稚贝装入40目网袋中暂养,既起到了清除附着物的作用,并可疏散贝苗。双层网袋保苗率一般可达30%以上。

圆形网袋保苗圆形网袋系20目和40目聚乙烯网片缝制成圆柱形,底部直径200毫米、高280毫米-300毫米,内置一个圆柱形塑料框架,直径185毫米、高60毫米。圆形网袋优点很多,在塑料框架支撑下,拥有较大的保苗空间,水流畅通,使贝苗能自由移动,增加摄食机率,避免稚贝因堆积、摩擦、相互咬合等引起的死亡,圆形网袋保苗率可高达40%以上。

强化日常监管措施充分拉紧浮绠,适当增加苗袋坠石,减少网袋摇摆,坚持巡池,防止网袋绞缠及断架、断绳、掉石现象发生,只要网孔堵塞不严重,不必刷网。必要洗刷时,可在水中摆提即可,以减少贝苗损伤。

适时分苗下海育成池塘保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保苗20天-25天,稚贝规格达到3毫米左右,即可分苗下海,转入中间育成阶段,下海时间应选择在风平浪静的天气,避免干燥和阳光直射,以早晨和傍晚进行为好。

养殖鲍鱼育苗技术要点


鲍鱼是一种海产、软体动物,自古以来就被列为八珍之首,用其制作的菜肴味道鲜美,令人垂涎。其壳用途很广,不仅可制成名贵的工艺品,而且也有一定的医疗价值。鲍分为贝壳和软体两部分,过去只靠天然采捕,现已能人工养殖。在人工养殖中繁殖与育苗非常重要。

一、育苗条件

(1)成熟亲鲍:无损伤的健康个体,壳长6厘米以上;性腺外观极为饱满,包住消化腺的绝大部分,性腺凸出于壳缘,由于充满了精卵细胞而末端变得纯园。

(2)亲鲍暂养池和幼鲍培育池,要黑暗日塑料布。

(3)采集器:主要由透明有机玻璃,聚乙烯塑料藻板和薄膜等制成。

(4)采集框架:采用钢筋扎制,用薄膜包裹,或用细竹木扎成。

二、工艺流程

亲鲍蓄养棗人工诱导产卵棗筛选受精卵棗幼虫采集与培养(适时稀疏分养)棗稚鲍养殖。

鲍鱼育苗,饵料尤为重要,且必须提前准备,在幼虫采集前需将采集器预先附上底栖硅藻或置于扁薄培养池内浸泡数天,然后将这些带有附着性硅藻和单胞藻的采集器移入幼虫培养池中采集面盘后期的幼虫。

鲍鱼育苗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藻类培养,除在幼虫培养池内加入适量的营养外,同时加强光照,以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速度,使底栖硅藻的繁殖数量与幼虫或稚鲍的摄食量维持平衡,为此,需不断加入肥料,如果基本上饵料不足,换水后应加补充饵料或更换饵料板,以满足幼虫的摄饵量。

三、病害防治

孤菌病病状:鲍足上皮组织脱落,患病个体不活泼。重病机械刺激无反应。血液中有活动细菌,身体退色,触手软弱无力,内脏团萎缩,足缩回,鲍鱼从变态到1厘米发生持久性死亡,有时出现死亡高峰。

病原:红鲍在幼小时容易发生孤菌病,分离出的孤菌其生化特性接近于溶藻酸孤菌。

时间:一般高温条件下或充氧过多易发病。

预防:幼鲍应在适宜环境下养殖,对伤鲍可药物浸洗伤口。

治疗:1)用氯霉素25-50ppm海水溶液浸洗0.5-1小时,或用复方新诺明1%的海水溶液浸洗5分钟。2)用氯霉素或复方新诺明配成5%的海水溶液涂擦伤口。

上述药物处理方法都需将鲍鱼放在空气中10-15分钟,使药液充分的渗入病灶后,再放回海水中饲养。另外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治疗一次。

养殖扇贝缩短养殖周期的几项措施


扇贝我想在生活中大家还是非常熟悉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扇贝,扇贝是人们最常见的,也最常吃的海鲜之一,而且扇贝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因此扇贝的市场需求还是挺大的。

养殖扇贝缩短养殖周期的几项措施

1、及时分苗与倒笼扇贝一年有两个适温生长期,栉孔扇贝苗养到成贝要经过三个适温生长期,所以生产上要抓紧时间在当年8月底以前分苗,这样到年底贝苗壳高可达到2厘米~3厘米。翌年4月倒笼养成时要将大小苗分开,大苗到年底10月~11月就可收获;小苗要到第三年春季4月~5月才能收获。

另外,倒笼时间早晚对扇贝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一般翌年春季水温回升至5℃左右时,应及时倒笼。如果能在4月中旬前后完成倒笼工作,则能使扇贝充分利用当年两个适温生长期,长成壳高6厘米~7厘米的规格。

2、及时调节养殖水层冬季(水温低于5℃)和夏季(水温高于25℃)将扇贝沉到中下层海水中养殖,使其安全越冬与度夏;春季和秋季(水温10℃~23℃)将扇贝上升到2米~3米水层进行养殖,这两个季节由于上层水温适宜,饵料丰富,有利于扇贝的生长。

3、及时清除附着生物扇贝养殖中附着生物大量附着,造成水流不畅,饵料减少,严重地影响了扇贝的生长与存活。清除附着生物的方法有:①夏季7月、8月附着生物繁殖高峰时要沉筏,避开附着水层;②及时刷笼、倒笼,每1个月~2个月要洗刷网笼一次,每年的4月、8月各倒笼一次,倒笼能够彻底清除附着生物。

4、调整浮力随着扇贝不断生长,加之附着生物的附着,筏架负荷逐渐增加,为保持合理水层和防止沉筏,应及时调整浮力,可增加浮漂数量或采用双排吊漂。日常管理中还应经常检查有无浮漂脱落,吊绳松动,网笼破碎开口,网笼互相缠绕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施行贝藻间养与贝藻轮养扇贝养殖中,为提高海区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还普遍实行了贝藻间养与贝藻轮养。扇贝的代谢产物为海带提供了有机肥料,增加了海区的含氮量;扇贝呼出的二氧化碳,给海带增加了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海带光合作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扇贝的呼吸;漂浮在水中的海带藻体,对扇贝起了蔽荫作用,有利于扇贝的摄食和生长,因此二者互为有利。生产中主要做法有筏间养和绳间养,前者每隔l台~2台筏架养1台筏架的海带;后者每隔4绳~5绳海带养1笼扇贝。海湾扇贝可与海带轮养,海带6月收割后,海湾扇贝可暂养贝苗,7月贝苗分笼养成,10月海带下海养苗(只占用10%的养殖海区),11月海湾扇贝可以收获,收获后海带可分苗养成,这样可使海区利用率倍增。

什么是扇贝

扇贝是双壳类动物,其贝壳呈扇形,好像一把扇子,故得扇贝之名。它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过去大都靠捕捞天然资源,近年沿海各地已发展人工养殖。养殖的主要品种包括原有的栉孔扇贝以及从日本引进的虾夷扇贝和来自美国的海湾扇贝。扇贝一般常年都有收获,但以春季质量较好。

扇贝的贝壳有紫褐、淡褐、杏黄、红褐或灰白色等,在海中,扇贝通常以足丝附着于岩石、石砾、贝壳、珊瑚礁或其他物体上,有的以下壳平铺于海底沙质上生活,从潮线以下的浅海到5000米的深海都有它的足迹。它喜欢群居,往往个体互相牵连,一个连一个,可形成自然扇贝场。据观察,一般扇贝从产卵到长成成贝约需3年,其中虾夷扇贝生长较快约需19个月,生长速度最快的海湾扇贝却可在当年养成收获上市。

扇贝的养殖技术要点

1、苗种选择:选择壳高0.5cm,健康无病害的贝苗,尽量采用本地育苗苗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保证,采用外地苗种经过长途运输会大量消耗苗种体能,造成大批死亡。

2、适时分苗:牡蛎附着期在7月底。因此尽量将最后一次分苗期延后,

3、生活习性:海湾扇贝多数分布在海面下3-10米处,性格比较泼辣,耐温范围-1-31℃,5℃以下停止生长,10℃以下生长缓慢,18-28℃生长较快。在环境不适时,能自切足丝用两壳开闭击水进行快速移动。在全人工养殖条件下,低密度放养较高密度放养生长快,分苗早较分苗晚生长快。

4、生殖习性: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其生长发育较快,春季培育的苗种,养殖到秋季壳高达5厘米左右时性腺就成熟,并可以此为亲贝采卵培育苗种。在我国北方海域,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至10月。秋季生殖期后,腹部透明,无精卵存在。

在养殖扇贝的过程中,只有缩短扇贝的养殖周期,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扇贝的养殖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养殖者之间不仅要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还要不断的研发新的技术和方法。

牡蛎危害扇贝防治措施


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扇贝的人工养殖的需求也多了起来,扇贝主要品种有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牡蛎竞争者。

牡蛎一年有几次繁殖高峰期,幼虫浮游时间长,随潮流可影响到较大范围的海区,变态后常固着在扇贝壳及养殖器材上。其危害

一是与扇贝分争食饵料,造成饵料不足。

二是增加了扇贝开闭壳的活动强度,致使扇贝生长缓慢,且易造成畸形。

三是增加了器材的负荷量,在恶劣的天气易造成意外损失,而且对养殖器材有较大的磨损破坏作用,缩短了养殖器材的使用寿命。

针对上述危害,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对海区水温、水质、天气变化及牡蛎的性腺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准确掌握牡蛎的集中产卵时间。牡蛎产卵后对幼虫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正确地预测出牡蛎稚贝的固着高峰期。

2、根据牡蛎稚贝固着高峰期,适当推迟扇贝分苗时间,错过牡蛎附状高峰期。

一是扇贝暂养苗袋(或暂养笼)比分苗后的暂养笼(或养成笼)网眼密,且因在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常附着海草、浮泥等,降低了通透率,可有效阻挡部分牡蛎稚贝进入苗袋(或养殖笼)内固着;

二是牡蛎固着高峰期后分苗,固着在扇贝壳上的牡蛎稚贝因固着时间短,固着不牢固,个体小且壳脆易碎,在分苗过程中可因扇贝间相互磨擦而被清除;

三是高峰期后分苗,养殖器材可马上日晒整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牡蛎附着对养殖器材的磨损。3、59月份,采用明暗漂或加长吊绳的方法,将扇贝由正常的养殖水层下沉到57米的深水层,可有效避开牡蛎幼体密度较高的浅水层。海区中牡蛎幼体密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可将扇贝养殖区适当由浅水区向深水区迁移。及时清除固着在扇贝贝壳上的牡蛎稚贝,清除越早,牡蛎稚贝个体小,越易清除,且在操作过程中,对扇贝机械操作越小。

养殖扇贝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


1死亡原因

1.1养殖密度过大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养殖户片面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多数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每层网笼放苗100-120粒,甚至更高。目前扇贝的养殖方法大多采用垂下式,水体交换能力差,大量的排泄物不能及时扩散,沉积在养殖筏周围的海底,并发生腐烂,产生有害物质(如H2S)。当风浪增大时,这些有害物质泛起,毒害扇贝。另一方面,养殖密度过高致使饵料生物骤减,扇贝因缺乏饵料,抗病能力和抵御环境恶化能力下降,导致扇贝大量死亡。

1.2风浪影响浙江海区多台风,且集中在8-10月份,此时扇贝缺少足丝。由于风浪的冲击,扇贝在笼内滚动、碰撞,并且相互绞合,导致受伤、死亡。

1.3繁殖的影响由于目前扇贝苗种大多出自于人工育苗厂,出苗期早,在海区生长时间长,到8、9月份性腺可以发育成熟,进人秋季繁殖期,此时用于生长的有机物质和能量减少,所以扇贝的体质比较差。当浙江海区出现秋老虎天气时(指秋季反常的气温骤然变化),浅海区的水温变化大,导致扇贝大量死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性腺发育好的较大个体死亡率偏高。

1.4海区污染由于城市污水的排放以及码头、船只倾倒物的增多,使海区日益污染,有些养殖区透明度低,且有大量油污,使水质恶化,扇贝的死亡率较高。

2预防措施

2.l采用合适的养殖密度养殖前要根据海区流速、水体透明度、饵料生物数量,以及苗种质量、养殖水平等条件而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规格1cm的苗种以每层笼放养60粒为宜,苗种长到2-3cm时,及时分苗,每层放养20粒;并设计合理的养殖布局,保持笼间距60-80cm。

2.2加强养成管理养殖期间(特别是台风季节)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安全性;及时清除浮泥和网笼、贝壳上的附着生物,充分利用水体溶解氧和饵料生物。

2.3及时调节养殖水层平时养殖水层可控制在3m左右。在夏季高温期、台风季节及夏秋水体温差较大的时节,将同笼下沉1-2m,并紧固附石,或移至水较深的外区养殖。

2.4实行贝藻间养、轮养,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藻类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扇贝的生长环境;而扇贝的排泄物有可提供藻类生长的营养物质;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栉孔扇贝胚胎发育时期


栉孔扇贝是我们在海鲜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贝类,在我国山东青岛,渤海湾,辽宁一带是其主要产区。栉孔扇贝肉质鲜甜,富有弹性,营养丰富,因此深受大家的欢迎。和海洋中的其他生物不同的是,栉孔扇贝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物种,它的繁殖不需要跟异性交配,只需自给自足就可。那么,栉孔扇贝胚胎发育时期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栉孔扇贝胚胎发育时期

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存在雌雄同体的现象。在繁殖季节,雌性生殖腺呈橘红色,雄性生殖腺呈乳白色,区分明显。繁殖季节过后,生殖腺退化,雌、雄外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栉孔扇贝每年有两个繁殖期,第一次在5-7月,水温14-20℃,第二次约在9-10月,水温22-20℃。繁殖季节主要与水温有关,在不同的海区有较大的差异,山东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长岛北部岛屿海区,6-7月份才进入繁殖盛期。除水温以外,生殖腺植树的变化也是确定繁殖季节的一个重要依据,生殖腺指数平均达到15%时进入繁殖期。在繁殖季节有多次排放的习性,第一次排放后,经过一周左右又可排放,壳如此反复多次。产卵量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壳高6-7cm的两龄倍,怀卵量800万-1000万粒,一次产卵量200万粒左右,壳高8-9cm的3龄贝,怀卵量为1500万粒,一次产卵量400万粒左右。成熟卵子直径70微米左右,精子全长50微米左右。

不同的海区,栉孔扇贝繁殖期不一样,当然其胚胎发育时期也是不一样的。在山东南部沿海,5月上中旬进入繁殖盛期;而在长岛北部岛屿海区,6-7月份才进入繁殖盛期。不同的繁殖期决定了栉孔扇贝上市时间的不同。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海参的育苗技术


育苗工艺流程

亲参的采捕与蓄养人工催产与授精受精卵孵化与幼体选育培育管理(控制合理的培育密度、换水与水质管理、适宜的饵料与投喂、附着器的制作与投放)稚参培育。

饵料

幼体选入池后即应投喂饵料。投喂充足而适宜的饵料是幼体正常生长、发育、顺利变态的前提。适宜的饵料有盐藻、湛江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小新月菱形藻。采用上述饵料单一或混合投喂均可获得较好的培育效果。但以2-3种饵料混合投喂效果更佳,饵料混合投喂可使其营养互补,满足幼体的营养需求。头3天投饵量可按1.5万-2.0万个细胞/ml,以后按3.0万细胞/ml投喂。如果饵料不足时,可加投0.5ppm的酵母粉上清液。扁藻、异胶藻等虽有一定的饵料效果,但做为刺参幼体阶段的饵料是不适宜的。当幼体变态为樽形幼体时,为充分利用水体,加大附着面积,其食性的改变,此时应投放适合的附着器材。在波纹板组装的附着器材上接种上底栖硅藻,使用前10天左右要将已附着底栖硅藻刷下,重新用N103筛绢反复过滤,去掉大型藻体及老化藻体等,再次接种,使板上重新均匀地附上一薄层底栖硅藻,以便稚参早期食用。

病害防治

为加强底栖硅藻的繁殖,可适当调整光照,但光强应控制在1000lux左右,光太强易长绿藻和颤藻;培养期要给予弱充气,为有效杀灭桡足类,附着器投放前要事先杀灭桡足类,附着片入池后要每隔7-10天投药一次;高水温期(20℃以上),每日换水后要交替投1-3ppm的抗生素,预防疾病的发生。

扇贝和生蚝有什么区别


一提起扇贝,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闭壳肌制成的干贝被列入八珍之一,可想而知价值是有多高,但由于跟生蚝差不多,很多人以为是同一种,那扇贝和生蚝有什么区别?怎么洗才干净?

一、扇贝介绍:

1、扇贝生活在哪些地方?

扇贝喜欢生活在水深10~30米的硬质海底中,主要在水流湍急、水质清澈且盐度较高的低潮海区常见。此外,在礁石、贝壳或砂砾上也比较常见,且喜欢群居生活。

2、扇贝吃什么长大?

扇贝主要食用海水中悬浮的毛藻类、硅藻类、细菌、浮游生物及微型颗粒等。

二、扇贝和生蚝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外形不同:扇贝上下两个贝壳是对称的,且壳上有扇形花纹;生蚝也有两个贝壳,但有一个固定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使得贝壳大小和外形都不同,一般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的那一个壳壳体稍大些,且稍微凹陷,而另一面则扁平稍小些。

区别二、颜色不同:扇贝颜色呈橙红色;生蚝颜色呈灰白色。

区别三、生存环境不同:扇贝喜欢生活在10~30米的硬质海底中,一般足丝喜欢附着在贝壳、礁石等物体上,在北方沿海地区较常见;生蚝喜欢生长在半咸半淡的浅海湾上,一般在大海与江河交汇处常见。

区别四、营养成分不同:扇贝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胆固醇和钙,其中维生素E含量是生蚝的11倍,钙含量是生蚝的4倍;生蚝中含有丰富的锌、硒、钾等元素,其中锌元素是扇贝的7倍。

区别五、功效不同:扇贝多用于降低胆固醇;生蚝多用于保肝利胆,孕妇吃了会促进胎儿发育,男人吃了有壮阳效果。

区别六、做法不同:扇贝多用于清蒸、煲汤或爆炒;生蚝多用于烧烤或生煎。

三、扇贝怎么洗才干净?

步骤一、将刚买回来的扇贝放在水中泡一会,然后再用水将上面的泥沙冲洗干净。如果泡了好久盆中没有泥土,最好在水中加点菜油,以让水和空气隔离,让扇贝将里面的泥土吐出来,这样清洗就方便很多。

步骤二、用刀将扇贝剖开,然后贴着贝壳底部将里面的贝肉彻底割出来。

步骤三、用刀将贝肉里面的内脏清除干净,然后放到碗里用盐水浸泡两三分钟即可。浸泡时,尽量用筷子搅拌一下,以快速将里面的泥沙弄出来。

步骤四、将贝肉捞出,然后加入适量的生粉搓洗贝肉,将肉中残留的泥沙彻底带走,最后再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此外,如果是做粉丝扇贝或豉汁蒸扇贝,最好用刷子将贝壳上面的泥沙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做底托了。

总的来说,扇贝和生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若不好区分,可按照上面的几个小技巧区别。此外,扇贝内含很多泥沙,所以清洗时可按上面四个步骤清洗,这样就不会吃到泥沙了。

水产养殖:海参的育苗技术


海参是海鲜类的佳品,很瘦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养殖海参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养殖海参的人应该都知道,养海参最关键的阶段就是育苗,苗育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养殖的经济效益。那么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为你介绍养殖海参应该在怎么养育苗。

自然条件下海参排精排卵的季节应该是每年的六七月份,这个季节海水的温度已经达到20℃左右,正适合海参的繁殖。自然条件下海参的孵化率太低,所以要用人工育苗的方法来提高海参的孵化率。人工育苗首要的工作就是捕捞海参,捕捞的时间一定要在海参排精排卵之前进行。每年的4月~5月,当海水温度小于20℃海参还没有开始排精排卵的时候,海参养殖户们便开始到附近海域捕捞野生海参。

野生种参是最好的种参。野生种参生长在大海自然环境中,水温是一点点上升的,因此它产的卵成熟度比较好。但野生海参也不能全当种参,得经过严格的筛选:挑个体在半斤以上、身体健壮,加上没有排脏,这是挑选种海参的重要条件。因为海参有个习性,就是当它受到惊吓或遇到危险时,会把它的内脏全部排出来,这样可以迷惑敌人,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而排脏的参光剩下一个皮子,一点作用没有。正常情况下,健康的海参孵化率80%~90%。种参挑选好了,接下来就让它们准备排精排卵生育后代了。产卵前,把种参放到水池里,不给它们吃的,狠狠饿上一两天。

捕捞回来后的海参不能直接放入孵化池里排精排卵,而是要先放进暂养池,1天~2天内不要让它排精排卵,要让它把身体里的粪便排净,避免因粪便污染孵化池的水质,使孵化率降低。

一般情况下,水温达到20℃,海参都会排精排卵,对不排精排卵的海参种苗,就要用水桶往上泼水刺激它一下。

一旦发现雄海参刚刚开始排精,要马上把雄海参从池子里捞出来,放到另一个池子让它继续排精。在海参繁殖中,精液是有限制的,一个卵子周围最好是有一两个精子,最多不能超过七八个,一旦精子多了就会使受精卵发生畸形,严重影响孵化率。这时最好的办法是把雄海参捞出来,让它们在外边产精液,然后将稀释的精液均匀地倒入池内,让卵子充分受精。受精卵都很脆弱,这个时候,工作人员每隔半小时需搅动一次池子,让受精卵活动起来。

以上及就是海参的育苗方法,在养殖海参的时候,一定要掌握育苗方法,才能够跟阿红的提高经济效益。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扇贝育苗技术要点 扇贝养殖技术》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青蛙育苗养殖技术”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816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