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如喜:株洲退休公务员圆生态养殖梦

卓如喜大谈养殖经(图)

农村致富经综合报道:两年前,卓如喜怀揣着对生态农业的梦想,毅然从市教育局提前退休,来到淦田镇梓湖村,实现了从公务员到农场主的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依靠生态农业致富的新路子。

目前,养殖基地有1万余只土鸡、乌鸡和珍珠鸡,在山林里跑来跑去。谈起自己的鸡粪-饲料-养猪-猪粪-饲料立体循环种养殖模式,卓如喜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万事开头难,卓如喜选址的地方在山里,交通十分不便,一切都需要重新建设。好不容易购买了建筑材料搭建鸡棚,新的困难又出现了,他是第一次接触养鸡,没有一点技术基础,孵化的小鸡因各种原因死去不少,损失惨重。但他没有灰心,决心克服困难。没有技术,他就专程赶往湘潭、长沙等地,向一些养殖大户学习取经,拜技术能手为师;购买有关养殖的书籍,订阅养殖类的报纸,把家搬到养殖场,细心观察鸡的生活习性。通过不断的摸索改进,卓如喜由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从饲养到孵化,样样皆能。

据卓如喜介绍,养殖场地处山麓,树茂林密,位置偏僻,出产的土鸡鸡肌肉纤维粗壮,肉质筋道有嚼头,全然没有肉食鸡那种骨头酥软,嚼如木材的感觉。去年,他请来了营养鉴定专家,通过取山养土鸡腿部肌肉进行营养价值分析,结果比肉食鸡含营养值要高。

谈到未来,卓如喜还有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以公司与农户合作的方式,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走上生态种养的道路,共同致富。

卓如喜准备把养殖农场做成一个示范场,在养殖鸡这一块,达到两万只规模,扩大以后要给农户实践的体验的场所,甚至给学生做一个生态绿色的场所,在这里学习和培训,再通过公司和农户的模式,实现共同致富。

相关阅读

邹铭养牛圆了养牛致富梦


走进六十四团十连职工邹铭的育肥牛养殖场,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宽敞的牛圈,圈里的280多头牛正在悠闲地吃着干草,见有陌生人到来,牛就会发出哞哞的叫声,整个牛圈干净整洁,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个勤快利索的人。在牛圈不远处坐落着一栋砖房,门口停放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小轿车,那便是邹铭的家。

今年40岁的邹铭,前几年和妻子一直在连队经营小饭馆,生意虽然不大,但每年也能挣3万多元,可是每到年底,面对职工来吃饭所欠下的欠款,邹铭很是头痛,每次邹铭看到这些账本,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难过,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年底钱还拿不上,为此,邹铭很是苦恼,平时就喜欢看科技书报的他,一心想着转行,立志发展养殖业,经过市场调查,他认为养牛较为划算,牛肉不仅味美而且卖价较高。市场前景广阔。于是,2009年刚一开春,邹铭就筹措资金16万元,在自家的院子里建起了标准化牛舍,又先后从霍城县、慧远等地购进了26头小牛,办起了育肥牛养殖场,开始了他的养牛事业。

发展养殖业,掌握技术是关键。初入行,为尽快掌握肉牛养殖技术,邹铭到书店里购买饲料青贮、牛病防治等知识书籍和光盘进行自学,为了更快更好地掌握养牛技术,他整天钻在牛舍中打扫卫生、消毒,总结对牛进行驱虫健胃的经验,观察每头牛的饮食规律,他充分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等充足的优势,粉碎后配制成为成本低、营养价值高的饲料来进行育肥,这样不仅提升了肉牛的肉质,还增加了连队职工的收入。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去收集充足的饲草料。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首批育肥的26头肉牛销售一空,获利10万元的他喜获成功,更加坚定了创办肉牛养殖场的信心。

整天和牛打交道,身上都沾满了牛气。邹铭的妻子常常这样跟他开玩笑。邹铭整天在牛舍里打扫卫生、消毒,观察每头牛的饮食规律,总结肉牛养殖经验5年来,邹铭念养牛经的兴趣有增无减,功夫不负有心人,从门外汉逐渐变成了行家里手。从一年出栏一批到2013年,开始出栏2批,共卖出360多头牛,除去成本,净赚55万元,职工都羡慕不已,便给他取名为牛人。

问到邹铭:养牛苦不苦时?邹铭满脸喜悦地说:通过连队的远程教育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回头想想,苦是苦了点,但这几年忙活过来,每到年底看到自己的收入,就不觉得辛苦了。经过五年多的打拼,邹铭已建成了占地面积10亩,总投资90多万元,养牛规模可达300多头的大牛棚。

谈到明年的规划时,邹铭的脸上绽开了笑容,他说:养牛效益好,是远程教育让我圆了养牛的致富梦,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规模,再盖一栋大规模的牛舍,增加养牛数量,打造一处大规模的养牛基地,朝着成为名副其实的养牛王的目标而前进。

察哈尔羊助图娅夫妇圆致富梦


在红砖蓝顶宽敞的棚圈里,一群活泼可爱的羔羊围着主人图娅撒着欢儿。图娅和丈夫巴图乌力吉正在给这些“羊宝宝”喂饲草,满脸欣喜地对记者说:“这些察哈尔羊羔是经过三代杂交人工授精技术培育出来的。”

图娅是镶黄旗文贡乌拉苏木阿拉坦毛都嘎查的牧民,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搞牲畜改良用德美种公羊和蒙古母羊交配发展“察哈尔羊”已有十几年,是盟级良改牲畜饲养重点畜群户,牲畜良改率100%,双羔率最多年份达到97%。她饲养的察哈尔羊屡屡在全盟、全旗良改畜“选美”比赛中获奖。在去冬严重灾害情况下,她家留的105只基础母羊,接产羊羔162只,虽然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双羔率仍达65%,成活率达100%。

饲养“察哈尔羊”可谓让图娅夫妇赚了个盆满钵满,在去年羊价普遍低的情况下,她家出售的74只察哈尔羊羔平均每只达到837元,出售的85只二岁基础母羊每只卖到了1300元的好价格,而且许多买主是新疆的畜牧部门作为优良畜种给当地农牧民联系购买的。去年每只察哈尔羊产毛10斤,售价每斤11元,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针对旱灾雪灾严重的情况,去年她家花了近7万元,购买了7.8万公斤饲草和8吨饲料,尽管开支大,纯收入仍达到9万多元。

看着眼前的羔羊,图娅感慨地说:“这些察哈尔羔羊都是冬羔和早春羔,接羔周期比较集中,不仅成活率和双羔率高,而且省时省力。”说起该旗扶持发展察哈尔羊时,图娅说道:“旗里对集中饲养200只以上察哈尔基础羊的牧户,每只补助200元,对培育发展察哈尔种公羊每只补助1200元,每只成年种公羊可卖到4000-5000元。”图娅满脸兴奋。谈到今年的发展增收打算,图娅告诉记者:“今年将一些体型好、质量高的母羊羔暂不出栏,培育成品质优良的基础母羊再出栏,旗扶贫办已经预定了100只,仅这块收入就可达10万元以上”。察哈尔羊特色养殖让图娅增收信心满满。

据悉,该旗“察哈尔羊肉”地理标志产品已通过国家审查认定,饲养察哈尔羊已成为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甘肃华亭县:林下养鸡圆了致富梦


冬日的一天,从华亭县城出发,驱车向西行15分钟,就能看到“砚峡乡万亩生态农业园”所在的那个山坡了,一片蓝色的板房隐藏在树林之中。砚峡乡村民屈喜平的林下生态养鸡场就坐落在这里。

刚走进养殖场,“咯咯咯……”我们就被一片鸡叫声吸引了,只见一片宽敞的树林内,一只只枣红色的土鸡正在欢快地觅食嬉戏,个个“精神抖擞”。

“别看我养的鸡个头不大,但都是实实在在的土鸡,肉质佳、口感好、味道鲜,除本地外、陕西、宁夏的客商都来买我这的‘溜达鸡’。”屈喜平笑眯眯地对我们说。

以前曾做过煤炭运输生意的屈喜平介绍说,前几年,他看到林下经济发展迅速,便产生了建一个林下生态养鸡场的想法。随后,他将砚峡乡景家湾村一片林地承包下来,在山上盖了几栋鸡舍,发展起林下养鸡。

“和圈养鸡相比,林下空间大、空气好,鸡的活动量大,肉瓷实,肉和蛋的营养也更加丰富,皮毛都会亮一些。”屈喜平说。

经过6年的努力,屈喜平的林下养鸡场已经配套建成了育雏室、鸡舍、库房及办公用房20多间,拥有清洁车、饲料加工设备等大中型设施设备12台(件),资产达到120万元。

“虽然操了不少心,但钱也挣下了。当初承包林地搞养殖这步‘棋’是真走对了。”屈喜平喜滋滋地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寻求致富的门路,如今总算找到了,是林下养鸡圆了我的致富梦。”

“咱老百姓,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下一步,我打算成立一个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林地发展林下养殖业,把周边的散养户集中起来,一起发家致富。”谈到发展前景,屈喜平信心满满地说,“我的预期目标是存栏达到2万只,年出栏量5万只,年销售鸡蛋20万只,年销售收入35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真正形成‘农户+协会+企业’的经营模式,拓宽群众收入渠道,把林下养殖生态鸡产业发展成当地头号致富奔小康产业。”

屈喜平发展林下养殖的成功事例,只是林下经济为华亭群众带来实惠的一个的缩影。近年来,华亭县把林下养殖、核桃栽培、种药种草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全力推进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发展林下养殖36户,养殖生态鸡、羊、牛40.7万只(头),林药套种1.445万亩,林下种草9000亩,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14个,发展森林人家农家乐10户,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门路,鼓起了群众“钱袋子”。

圆拟鲈


中文名称圆拟鲈

拉丁名称Parapercis cylindrica (Bloch)

英文名称Sandsmelt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亚目名隆头鱼亚目

拉丁亚目名Labroidei

中文科名拟鲈科

拉丁科名Parapercidae

中文属名拟鲈属

拉丁属名Parapercis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我国产于东海和南海。

形态特征
体长圆柱形,头尖,稍侧扁。腭骨具牙,下颌前端外行有犬牙10个。背鳍鳍棘5。体侧有9-10条暗色横带状斑,咽部有1弧形黑色纹,奇鳍上均有许多小圆斑。

生活习性
为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底栖小型鱼类。体长100毫米左右。

海洋生。

圆吻鲴


[学名]: 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Peter
[资源名称]: 圆吻鲴
[外文名]: Yuanwengu
[别名]: 青片、扁鱼
 
[形态特征]:
  背鳍条3,7;臀鳍条3,9-10;胸鳍条1,15-16;腹鳍条1,8。侧线鳞69-84;背鳍前鳞30-32,围尾柄鳞23-29。下咽齿2行,26-6(2) 3或27-73;第一鳃弓外侧鳃耙85-122。脊椎骨4+40-42。体长为体高的3.5-4.2倍,为头长的3.8-4.6倍,为尾柄长的5.9-7.3倍,为尾柄高的8.7-10.6倍。头长为吻长的3.0-3.8倍,为眼径的3.6-4.6倍,为眼间距的2.2-3.1倍, 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2-1.7倍。体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小,吻突出;口下位,宽而横裂;下颌具有发达的角质边缘,鳃耙短而扁薄,排列紧密。背鳍有1根光滑的硬刺,其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的中点,肛门位于臀鳍起点之前,侧线完全,其前端向腹部微弯,入后延至尾柄正中,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鳔2室,后室大于前室,腹腔膜黑色。体背部深褐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10行有黑点斑点组成的条纹。
 
[原产国家]:中国  [原产省份]:福建、安徽、浙江、广西等  [原产地区]:连城、南平、宁波、桂林等  
[地理分布]:长江、珠江、黄河及东南沿海各溪流  

圆燕鱼


中文名称圆燕鱼


拉丁名称Platax orbicularis (Forskal,1775)

异名圆眼燕鱼

中文门名脊索动物门

拉丁门名Chord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辐鳍亚纲

拉丁亚纲名Actinopterygii

中文目名鲈形目

拉丁目名Perciformes

中文科名白鲳科

拉丁科名Ephippidae

中文属名燕鱼属

拉丁属名Platax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印度洋、西太平洋。

生活习性
珊瑚礁区海域最常见。杂食性,主要摄食动物性浮游生物、藻类。

经济价值
幼鱼作为观赏用。

圆吻凡鲻


中文名称圆吻凡鲻


拉丁名称Valamugil seheli (Forskal)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鲻形目

拉丁目名Mugil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鲻亚目

拉丁亚目名Mugiloidei

中文科名鲻科

拉丁科名Mugilidae

中文属名凡鲻属

拉丁属名Valamugil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我国产于南海、东海。

形态特征
体延长,前部宽,后部侧扁,眼径大于吻长,脂眼睑不发达,眶下管亟不发达,口小,平横,上颌中央一缺刻。上颌骨后端不外露。眶前骨下缘有细齿。第2椎骨髓后棘突短细,伸向前侧方,背鳍2个,相距较远,Ⅳ,Ⅰ-8,臀鳍Ⅲ-9。尾鳍凹形。眼径小于吻长,胸鳍稍短于头长,纵列鳞39-42。

生活习性
海(洋)生。

圆唇鱼


中文名称圆唇鱼

拉丁名称Cycl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

中文门名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Vertebrata

中文纲名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Osteichthyes

中文亚纲名骨鳔鱼次亚纲

拉丁亚纲名Ostariophysi

中文目名鲤形目

拉丁目名Cypriniformes

中文亚目名鲤亚目

拉丁亚目名Cyprinoidei

中文科名鲤科

拉丁科名Cyprinidae

中文属名圆唇鱼属

拉丁属名Cyclocheilichthys Bleeker,1859

品种描述

分布地区
云南

形态特征
背鳍条4,8;胸鳍条1,17;腹鳍条1,9;臀鳍条3,5。下咽齿3行,2.3.5-4.3.2,稍呈匙形,顶端稍弯。侧线鳞35[6/(3-V)]36;背鳍前鳞10-11。

标准长为体高的3.1倍,为体厚的8.4倍,为头长的3.6倍,头长为头高的1.5倍,为头宽的2.1倍,为眼径的3.6倍,为前眶骨长的4.1-4.2倍,为第一下眶骨长的7.3倍。吻长和眼径相等,前眶骨长为高的1.9倍。眼后头长为眼径的1.7倍,眼间距为眼径的1.2倍。第一下眶骨的长为其高的3.2倍,前眶骨的高为第一下眶骨的高的3倍。

上颌比下颌为长,向后达到眼前缘的垂直线。眼间距稍凹陷。下颌会合处有一明显突起。唇薄,下颌无角质鞘。须2对,后须较长,眼的直径为前对须的2.3倍,为后对须的2倍。头后(被鳞的起始)到背鳍基后端的距离,为吻端到头后距离的2倍。标准长为吻端到背鳍距离的1.93倍,背鳍起点距吻端和距尾鳍基约相等;腹鳍基稍前于背鳍起点的垂直线,标准长为从胸鳍起点至腹鳍起点距离的4.6倍,为从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距离的3.5倍。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变成粗壮硬刺,其后缘具大约20个锯齿,硬刺比头为短。尾柄长为其高的1.6倍,头长为尾柄长的1.6倍,为尾柄高的2.4倍。

生活习性
淡水生。

圆尾斗鱼


中文名称 圆尾斗鱼
拉丁名称 Macropodus chinensis(Bloch)
英文名称 roundtail paradise fish
地方名称 太平鱼
中文门名 脊椎动物门
拉丁门名 Vertebrata
中文纲名 硬骨鱼纲
拉丁纲名 Osteichthyes
中文目名 鲈形目
拉丁目名 Perciformes
中文科名 斗鱼科
拉丁科名 Belontiidae
中文属名 斗鱼属
拉丁属名 Macropodus Lacepede,1802
分布类别 淡水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ⅩⅦ~ⅩⅧ,6一8;臀鳍条ⅩⅧ~ⅩⅪ,10~12;纵列鳞24~29。体长为体高的2.5~3.6倍,为头长的2.8~3.5倍。头长为吻长的3.5~4.4倍,为眼径的3.5~4.0倍,为眼间距的3.1~4.1倍。体侧扁,略呈长方形。口小,上位,斜裂。颌齿细小。体被鳞,头部为圆鳞,体侧为栉鳞。鳞片较大。臀鳍基部及背鳍基后半部有鳞鞘。背鳍前部为硬刺,后部为分节的软鳍条,其中有4~5根延长的分枝鳍条。臀鳍与背鳍形状相同,起点位置几乎相对。腹鳍胸位,第1根鳍条为硬刺,第2、3根为分节的软鳍条,且向后端延长。尾鳍圆形。尾柄特短,不明显。体暗褐色。体侧具深蓝色横带12~15条(有些个体不明显)。鳃盖后缘有一深蓝色圆斑。背鳍、尾鳍和臀鳍呈微红色。腹鳍灰黑色。雄鱼一般较雌鱼大,鳍条延长更甚,颜色也更为鲜艳。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内的表皮行辅助呼吸。
生活习性 栖息湖叉、塘堰、稻田及沟港等处的水草丛里。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35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