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禽的易发病及其治疗

摘要:近几年,家禽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对家禽易发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这样不仅能够为家禽养殖户的利益提供保障,而且还能够使养殖户尽到他们应尽的职责。现介绍家禽易发病的种类和特征,提出了家禽易发病的治疗措施。

近些年我国家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家禽的饲养环境、新品种的引进等不良因素导致家禽类疾病经常的发生。家禽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为了有效的控制和防止家禽易发病造成的损失,家禽养殖户应该重视家禽病的易发季节和地区,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认识和了解,对家禽易发病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防治,促进家禽养殖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1家禽易发病及其特征

1.1鸡白痢

鸡白痢是家禽养殖经常会遇到的一种传染病,该疾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鸡的排泄物。该疾病发生时主要特征是家禽经常将身子缩在一起打冷颤,处于昏睡状态,并且停止进食,家禽的排泄物呈现糊状,在肛门处有板结粪便的出现,有时还会伴随着家禽呼吸困难现象的出现。

1.2球虫病

球虫病是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家禽疾病。当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的时候,会造成禽肉和鸡蛋的大量减少,这样就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球虫病是寄生虫存在于家禽体内,破坏家禽的组织,一旦家禽感染这种疾病,约有20%将会出现死亡,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球虫病的家禽患病率呈现着上升的趋势,这种家禽易发病已经严重影响到家禽养殖,给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

1.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家禽养殖经常出现的易发病。禽舍温度高、活动空间小、营养物质不足等极易引起家禽患上传染性支气管炎,家禽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时候,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由于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当中,因此,该病将会以飞沫的形式传染给其他的家禽,除了飞沫外,家禽笼具、饮用水、饲料等也会成为这种疾病传播的介质。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在秋季和春季的末期容易出现,冬季的时候发病率非常高,这种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

1.4禽流感

禽流感是在鸟类之间广泛传染的一种疾病,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传染给人。禽流感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方式传播,禽流感的死亡率高达30%左右,因此,禽流感一旦发生将会给家禽养殖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1.5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是家禽传染病的一种,发病的主要来源是副粘病毒。当家禽患上鸡新城疫的时候,家禽排泄物呈现稀状,呼吸变得困难,严重时会造成家禽黏膜流血。鸡新城疫在印度尼西亚被发现,这种家禽疾病感染率高,同时死亡率也很高,被家禽养殖户成为“亚洲鸡瘟”。

2.家禽易发病治疗措施

2..1注射家禽疫苗

各个家禽易发地区的防疫部门,不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应该重视起家禽疫苗的注射,对家禽养殖户进行适当地科学地指导,积极主动地配合家庭养殖户的工作,为他们养殖的家禽及时的进行疫苗注射。同时,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为家禽养殖户提供家禽疫苗补贴或者免费提供疫苗注射。疫苗注射的过程当中,一方面要注意注射的卫生条件,另一方面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家禽疫苗的注射工作。

2..2根据季节变化采取防治措施

季节的变化对于家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冬季气温低、湿度低,家禽的免疫力会相对较低,因此,这段时间容易诱发疾病,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这个季节应该增加禽舍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家禽的发病率;夏季气温高、禽舍气温骤升,容易滋生细菌,使得疾病极易出现并大范围传播,因此,夏季的时候家禽养殖户应该加强对禽舍的消毒和降温。

2..3科学安排饲养密度

家禽饲养的密度对于家禽生活的温度、湿度、活动范围以及采光度等生活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家禽饲养密度过小会影响到家禽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家禽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禽舍温度升高、光照减少、家禽活动范围减小,容易诱发疾病,而且当家禽饲养密度过大时,家禽饲养疾病的出现将会大范围、快速传染,这将会对家禽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家禽养殖户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家禽饲养的密度,降低家禽易发病的发生机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家禽易发病的出现和传染。

3小结

如今,相关企业和部门越来越重视家禽饲养的科学性。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家禽易发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家禽养殖户应该从家禽疫苗注射、季节变化以及家禽饲养密度等方面进行家禽易发病的治疗,从家禽易发病的发病、传染等各个环节进行防治,促进我国家禽养殖饲养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浅谈家禽养殖疾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家禽规模化养殖兴起,饲养家禽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并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兽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了解并掌握家禽发病的的症状,对保障家禽养殖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加强对家禽养殖疾病发病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及时的研究出防治对策,切实解决好家禽养殖疾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家禽养殖业效益有一定的帮助。

一、鸡瘟和鸭瘟

1.发病特点

鸡瘟和鸭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发。不论品种和大小均感染。病禽最初精神不好,垂头缩颈,少食或不食,拉稀粪,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的伸直头颈张口呼吸,并发出咚咚的怪叫声,病程较长的病禽出现神经症状,如动作失调,伏地转圈等。

2.防治对策

加强平时的防疫工作,不要引进病禽及带毒禽,严禁将病禽及死禽肉送往集市出售。平时注意环境和鸡舍的卫生,定期消毒,消毒药有3~5%烧碱、10~20的漂白粉、10~20%的生石灰。空气消毒可用过氧乙酸。(鸭)瘟无特效药治疗,发病时,一般实行鸡(鸭)瘟菌苗紧急接种,同时添加抗生素防继发感染。

二、禽霍乱

1.发病特点

禽霍乱又称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鸡鸭鹅都能感染,且死亡很快,发病季节性不明显。最急性型,病鸡突然死亡,死前看不出任何症状。剖检可见肝脏上有许多针尖大的灰白坏死小点。

2.防治对策

应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严格禽场消毒卫生制度。常发本病的地方接种禽霍乱苗,3个月以上的鸡鸭每只肌注2毫升,并辅助投喂预防药。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均有很好疗效。饲料中添加0.5%至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在饲料中添加0.19/5磺胺喹口恶林,连喂3~4天,效果较好。

三、白痢

1.发病特点

白痢是幼禽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禽,患病小禽大多死亡。大禽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成为慢性带菌者。小禽的突发症状是干痢;粪便呈白色或灰白色;粘性糊状,肛门附近的绒毛常被粪便粘结成团,以致排便困难,吱吱叽叫,精神差,以5~15日龄小禽死亡最多。

2.预防对策

预防本病,雏禽出壳后第二天即按饲料比例加入0.02%的痢特灵,连喂7天(痢特灵毒性大,在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剂量和投喂时间,防止中毒),或0.2~0.5%的磺胺类药物,连喂7天。治疗白痢,按饲料0.04%的浓度拌入呋喃唑酮或四环素,金霉素按0.2%比例拌料,均连续喂7天。氯霉素0.2~0.5%拌料,连喂3~4天。也可磺胺类0.5%拌料使用。

四、鸡痘

1.发病症状

鸡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尤以秋、冬两季最易流行。首先,皮肤型。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特别是头部的冠、肉垂、眼及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痘疮,往往因看不见和觅食难而死亡;其次,白喉型、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病鸡采食困难,有时嘴无法闭合、张口呼吸,死亡率较高;最后,混合型。以上二种同时出现,病势最为严重。

2.防治对策

预防鸡痘,最可靠的办法是接种鸡痘防毒苗。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特别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治疗鸡痘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并发症。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或紫药水。对白喉型鸡痘治疗作用不大,宜尽快淘汰。

五、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特点

本病由病毒引起,一般认为3~6周龄鸡最易感染,4周龄最多,成年鸡一般不感染。雏鸡常突然发病,病程多为一周左右。本病感染率常为100%,死亡率0~36%不等。继发感染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高达50%。发病鸡精神差,感染后2~3日拉白色水样稀便,体温高达43℃。病鸡常脱水,趾爪干燥。病鸡无食欲。腿部、腹部及胸部的肌肉常见血条纹或出血斑。肾肿,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腺胃乳头周围常充血。本病对鸡马立克病和鸡新城疫所免疫干扰明显。

2.防治对策

预防本病必须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选择有效的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流水线。0.2%的过氧乙酸喷雾效果好。治疗在发病初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卵黄抗体注射的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而在发病的中、后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其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用抗生素拌饲,预防继发感染。

六、禽曲霉菌病

1.发病症状

家禽曲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气囊)。主要发生于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土壤、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幼禽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鸡得病后可见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减食或不吃食。病程在一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

2.防治对策

对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有一定疗效,剂量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3天,也有资料介绍可用碘化钾、硫酸铜液让禽饮用进行防治。发现该病后立即更换垫料或换去发霉饲料,加入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羔羊易患疾病及其诊疗方案


本文介绍羔羊易患的六种疾病。羔羊肺炎多发于2周至2个月后,有传染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以肺和胸膜发炎为特征;1周龄内羔羊突然出现消化紊乱,以腹泻、衰弱、不吃奶为特征;初生羔羊2~3天内若患低血糖症表现体质虚弱,不能站立,甚至头无法抬起,若不采取抢救措施很快就会死亡;羔羊出生后36h未见排出胎粪者,为羔羊胎粪便秘;羔羊痢疾是指30日龄以内的羔羊发生的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下痢,以排灰白色稀粪为特征;初生羔羊败血症在出生后5~6天常见发生,以体温突然升高至41℃以上,诸黏膜出血为特征。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羔羊易患疾病及其诊疗方案。

1、羔羊肺炎

①病原。病原为肺炎双球菌,血液涂片,革兰氏染色阳性,有荚膜,呈双球排列。②症状。病原常见于产后数天的羔羊,表现虚弱,口腔黏膜充血,呼吸加快,体温41~42℃,精神沉郁。流脓性带血鼻涕,咳嗽,颈部肌肉抽搐。胸部听诊有各种哕音,腹泻。急性败血型1~2天即死亡,转为慢性者半个月才能康复。③剖检。整个肺充血,气管内有黏性红丝分泌物。胸腔有红色积液,肝脾肿大,心外膜和胸膜有纤维素附着和黏连。④治疗。发现该病发生要立即隔离,防止传染;治疗时可使用青霉素20万IU、蒸馏水3mL一次肌内注射,每天3次,直至痊愈为止;氢化可的松10mg、异丙嗪0.1mL,一次肌内注射;为了降温,可用30%安乃近滴鼻,每次1~2滴;0.5%环丙沙星按体重0.5mL/kg肌内注射,每天2次。

2、初生羔羊消化不良

①病凶。产羔时,外界气温低,羔羊受寒冷刺激,抵抗力下降,或哺乳时乳房不洁,舍内地面潮湿。②症状。精神不振,喜收腹伏卧,病初排灰绿色水样稀便,污染尾部周围,持续腹泻不止,出现脱水,眼球凹陷,呼吸困难,皮肤失去弹性,可视黏膜苍白,凶衰弱而卧地不起。③防治。首先将羔羊置于温暖处(室温25℃左右);内服磺胺咪0.5g,胃蛋白酶0.5g,次苍0.1g,葡萄糖粉10g,混合后分3次1日服完;青霉素10万IU,蒸馏水2mL,1次股内侧肌内注射;用茶叶红糖熬成糖茶水,每天2次,每次10mL灌服。

3、初生羔羊低血糖症

①病凶。病凶有两个:一是母源性,孕羊本身营养不良,多胎怀孕,引起羔羊先天不足;二是分娩时间过长、难产等,引起羔羊元气大伤所致。②症状。出生后的羔羊衰弱,体温偏低,精神沉郁,四脚绵软,勉强站立,东倒西歪,无哺乳动作。接着出现犬坐姿势,四脚伸展,肌肉震颤,头向后仰,口微张,鼻端、四肢凉感,皮肤发生褶皱。③治疗。立即用25%葡萄糖每次20mL,一次灌服,每隔2hl次,直至体力恢复为止;也可使用中药党参20g、附子1g、桂枝lg,煎汁100mL,每天1次,每次5mL,从口腔灌服。

4、羔羊便秘

①病凶。主要是羔羊出生后没有及时吃到初乳,初乳不仅有增强抵抗力,而且有促进胎粪排出的作用。另外,分娩时外界温度太高(37℃以上),空气干燥、水分蒸发量大,也会影响胎粪不能及时排出。②症状。羔羊不安,有时做排粪姿势,弓背努责,举尾,后躯下蹲,发出痛苦叫声;有时急起急卧,表现腹痛状;严重时腹围增大,口干舌燥,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

③治疗。用双氧水20mL,一次由肛门注入直肠内;使用中药附子lg,党参10g,干姜5g,大枣5个,煎汁100mL,每次内服10mL,每天1次,连服3天;氨甲酰胆素滴鼻孔内1~2滴也很有效;巴米1个(巴豆去壳),麸皮10g,放铜勺中炒至均为焦黄,除去巴米,将麸皮中加奶粉10g,研碎内服。

5、羔羊痢疾

①病凶。由于羔年在出生断脐时消毒不严感染大肠杆菌,或从口腔吃进不卫生的异物引起。②症状。病初排白色牙膏样稀便,以后变为淡绿色含黏液性稀便,呈糜状、恶臭,精神不佳,吮乳减少,眼睑水肿,全身无力,不能久站,卧地不起。体温偏高,所排稀便污染双后肢。③防治。预防可用硫酸链霉素10万IU-次内服,从生后起每天1次,连服3天。治疗时用以下几种方法。痢特灵20mg、鞣酸蛋Hlg、胃蛋白酶lg、白糖10g共研细粉,分成6包,每天3次,每次1包,干药粉直接撒人口腔内。杨树花2.Og煎汁内服。0.5%环丙沙星注射液,每天1次,肌内注射5mg(lmL)。

6、初生羔羊败血症

①病凶。由于断脐消毒不严,致病菌由脐带侵入,也可由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引起。②症状。生后几天内未见异常,尔后突然发病,横卧姿势,呼吸迫粗,心跳急速,两个心音混而不清,全身肌肉松弛,可视黏膜暗红,颜面浮肿,体温升高至41~42℃,死时鼻孔流血。③治疗。30%安乃近滴鼻1~2滴。检查脐带,进一步消毒包扎。皮下注射青霉素20万IU、链霉素20万IU,注射用水4mL,每天2次,连用3天。内服生理盐水200mL,维生素C5mL,马前子酊0.5mL。槐麦10g,寸冬Sg,熬水灌服,每次10mL。

浅谈生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场一旦猪感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它会造成大量的死亡现象,传染病的爆发对于养猪业是非常严重的危害,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关猪的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队伍也逐渐庞大,然而,对猪的疾病诊断与防治工作仍然没有减少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关于猪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不应被低估,刻不容缓,只有真正的诊断和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履行早发现早治疗的宗旨,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对养猪专业户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生猪养殖的质量。

一、生猪疾病诊断的重要性

对母猪、仔猪以及育肥猪的病情进行控制有利于猪病的及时治疗,因此,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治疗,并且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生猪在选育过程中的死亡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养猪育种养殖效益和利润,真正做到通过控制疾病来提高和改善农场生猪养殖成活率,保证生猪养殖的质量。

二、生猪的疾病致病因素

1.免疫程序缺乏

免疫程序从出生到生猪出栏进入市场,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是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免疫规划实施的目的是在养殖场内提高生猪对感染的抗病性。但在大多数养猪场的不良现状是由于认识和观念的落后造成的,很多养殖场对免疫工作不重视,例如,省略一个或几个猪免疫,从而降低养殖成本和减少选育过程中的麻烦问题,从而使养猪场中发生猪流感的高发期和发病范围无法估计,造成严重后果的。

2.环境的原因

现在,中国养猪业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各种禁养和限养令的发布加剧了生猪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为猪饲料成本高,猪场污水和垃圾的处理的高价费用致使中国养猪业没有得到一个稳定的市场,甚至存在猪与人争粮问题。其次,中国的大多数养猪场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蚊子的快速繁殖不仅增加了繁杂疾病的类型,也使人类和动物的威胁。因此,只有低碳高效育种技术的发展,可以缓解能源的高消耗,污染排放量急剧和大问题的根本,因此,低碳高效养猪实用技术不仅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总之,生态养殖技术是中国养殖产业革命的必然发展趋势。

3.疫苗和药物的使用不当

不合理使用药物和疫苗,也使猪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免疫功能状态低下,从而导致频繁的猪病发生,一些养殖厂在中国滥用药物和疫苗会使繁杂的疾病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药物和疫苗也失去了有效性,以至于猪病愈发地出现早期诊断困难,难处理,难隔离,难控制的局面。

三、生猪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1.红皮病

1.1红皮病症状主要为皮肤是紫色,用手指压病灶部位不褪色。红皮病主要发生在仔猪身体上。体温升高到41到42℃,多发于耳后,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内侧的位置,四肢内侧。一般夏季发病,主要是飞虻蚊虫叮咬传播。

1.2治疗时,发现猪体有红皮病症状,立即应用三氮脒肌肉注射。通过5-7mg/公斤标准体重,用生理盐水配为5%溶夜,1次/日,连续3天;或多西环素10毫克/公斤体重/天的使用,用4天。没有发病的仔猪也可用于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做预防。此外,在场内繁殖圈内做好灭虫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2.猪口蹄疫

2.1口蹄疫的诊断病猪有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的症状,这种疾病的特点是成年猪在蹄部有水泡,蹄踵,蹄冠、蹄叉红肿,形成水泡和溃疡,继发感染,蹄壳脱落。病猪活动受限,跛行。口腔,鼻腔,牙龈,舌,乳腺(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糜烂;乳猪显示急性胃肠炎,腹泻,和心肌炎猝死。

2.2处理

口蹄疫外源性抗体用法:肌肉注射,根据1公斤的重量,0.1ml药物,首次量加倍,并能有效地控制引发的心肌炎,做到对死亡的有效控制;也可用本品做应急免疫。(如混合症状需要配合使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噻呋钠,比较敏感的头孢喹肟等)。配合(瑞特灵1公斤)与饲料混合,或健力源500g拌饲料1吨,做全群的治疗和预防。

3.猪瘟病毒和猪链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1症状诊断病猪长躺不动,嗜睡,流浆液性鼻液,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结膜发绀,尿黄,大便是算盘珠状或粪便,粪便中混合脱落的肠粘膜;四肢和腹部有紫红斑,耳尖紫色;运动障碍,有些不能站产或爬行,可达40.5-42℃的温度,病程3-5天,最后衰竭死亡。病喜欢扎堆,有些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后肢麻痹,前肢爬行,转圈等,少数病猪后期呼吸困难,口鼻流白色或红色的泡沫。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治疗,病猪体温下降,但发病2-3死亡后。通过观察,检查,诊断,测试和其他方法。观察症状,体温测量,检测血液和内脏进行判断。

3.2治疗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一种在生猪育种中大规模死亡疾病。因此,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建立科学的免疫接种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控制疫苗的质量,注意隔离和监控,以保持清洁的养殖条件。在疾病的高发期仔细观察,一旦发现,立即隔离。

四、结论

随着生猪养殖的队伍不断扩大,生猪养殖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因此,必须认识到对其进行疾病预防控制的必要性,让零散养殖户和后加入的养殖人员转变观念,以科技促发展,以加强在生猪繁殖过程的管理,提高养猪技术,改善猪的养殖环境,严格接种,妥善处理病猪,加强预防,有效地控制猪的致病率,提高成活率,保证市场供应生猪屠宰期合理,提高猪肉的品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生猪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许多家禽由于生存环境被破坏,受到细菌疾病的感染,并得不到及时治疗,家禽疾病愈发频繁,诸如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鸡白痢等多种疾病在家禽养殖业中造成大范围的传染,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也引发了市场上的饮食安全问题。重视家禽疾病,提高家禽养殖管理,及时做好家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当前家禽养殖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

1家禽疾病

家禽疾病,指的是包括鸡、鸭、鹅、猪等家禽动物在被饲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得疾病的总称,疾病主要包括三大类:传染性疾病(病毒疾病、细菌疾病、霉菌疾病等)、普通性疾病(外伤疾病、遗传疾病、中毒疾病等)和寄生虫疾病(原虫疾病、蠕虫疾病、外寄生虫疾病等)。

家禽是与人们距离最近的动物,家禽疾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旦发病,轻则造成家禽养殖行业的经济损失,重则会引起人体感染,甚至死亡。所以,加强对家禽疾病的研究力度,及时对家禽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势在必行。

2家禽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1家禽疾病的预防

首先,提高饲养员的防范意识。对于家禽饲养员的培训内容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疾病防范教育,提高他们的疾病防范意识,教会他们根据细节观察,提前预防家禽疾病。由于家禽是群体养殖,一只只进行检查的做法不太实际,主要是通过饲养员对家禽饮食、冠色、精神状态和粪便的观测,观察它们是否有不正常的反映,如果有家禽冠色发白或发紫、无精打采、羽毛干燥,那它就可能已经患病,需要及时治疗。

其次,建立干净卫生的养殖场,科学饲养。家禽的生存环境对它们自身的生长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干净卫生、时常打扫的养殖场能够保持无细菌滋生、空气质量好,有助于家禽的健康。养殖场的建立位置要远离湖泊、野生鸟类栖息地和流浪动物聚集地,尽量避免和其他动物混杂养殖,采用封闭养殖模式,与野生动物进行隔离。在地理位置上,要设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养殖饲料和新引禽类的运输。饲养家禽的养殖场中,要保证气温恒定、日照充足、禽舍空气清新,为家禽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再次,引进健康的家禽。养殖场中家禽的养殖,大多都是自行繁殖类养殖,还有的采用批量引进的方法为养殖场增添新的活力。在新引家禽时,要确保引进的家禽健康无病,并定期接种疫苗,对以往的病禽及时处理,断绝传染源。

最后,禽舍时常消毒防疫。在家禽聚集的养殖场中,容易滋生病菌引起家禽患病,所以要时常在养殖场中进行消毒,达到防疫目的。饲养员在进行定期消毒时,要避免消毒液与家禽的直接接触,喷洒消毒液时要与家禽保持一定距离;在养殖场的出入口对来往车辆、人员进行消毒,避免病菌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养殖场。

2.2家禽疾病的治疗方法

家禽疾病的治疗属于家禽患病后的程序,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家禽疾病的治疗环节一般分为以下两个步骤:

2.2.1发现病患,及时隔离在养殖场中,一旦发现有患病的家禽,不可自行隐瞒处理,要将具体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将患病的家禽送到相关的研究所内进行疾病研究。如果确认家禽患病必须先将此养殖场进行封闭,禁止人员来往,减少疾病传染的机会;将已经患病的家禽单独饲养,避免同类感染,饲养人员在单独喂养后及时进行消毒,消除病菌;同时,在整个养殖场中进行大范围的杀毒,清除病菌残留。

2.2.2具体疾病,具体治疗家禽疾病确诊后,要及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在此,仅对家禽疾病中的禽流感和球虫病的治疗进行简要说明。禽流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行传播,也可以感染给人体。对于禽流感,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用药物治疗,如板蓝根、黄连、华夏感康等,多用中药药材煎水喂食,能够减轻疾病症状。球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其病原体通过家禽的排泄物、水等物质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感染率和死亡率很高,对于这种病症,可以将适量剂量的灭球灵、痢特灵等药物与饲料搅拌进行喂食,剂量不能太大,也不可重复用药,容易使家禽产生抗药性。

3结语

在家禽养殖业中,家禽常常由于气候、细菌、传染源等多种多变因素而患病,影响到社会饮食行业和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养殖户的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养殖人员在进行家禽养殖时,要加强疾病防范意识,按时接种疫苗,加强疾病预防。在发现家禽疾病时,及时进行隔离,运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药物治疗,断绝病原体的传染途径,降低家禽死亡率,促进家禽养殖行业的持续增收。

参考文献

王颖.家禽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探究.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85.

刘云中.浅析家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农民致富之友.2013,(14):192.

张全.浅析家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农民致富之友.2013,(10):164.

作者简介:赵会波,专科学历,辉南县辉发城兽医站,兽医师,研究方向:黑猪养殖。

家禽定点屠宰管理、检疫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1宰前管理与检疫

宰前管理:送宰前,家禽必须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息及禁食。一般鸡、鸭需要禁食12~24h,鹅需要禁食8~16h,且禁食过程要供给足够的饮水,一直持续到宰前3h停止。

宰前检疫:要配合入场验收对家禽进行宰前检疫。首先对加强的产地检疫证明进行查验,核对屠宰数量,用手触摸嗉囊,根据禁食情况再进行体重测量,并对机体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家禽的宰前检疫主要是进行群体检查,配合个体检查。群体检查,主要是对家禽静态、动态以及采食情况进行检查。进行静态和动态检查时,通常以笼为单位,对即将屠宰家禽的精神状态,羽毛光泽,冠、髯色泽,采食、饮水状况,排出的粪便形状,以及叫声和呼吸音等进行观察。家禽经过静态休息时和饮食情况下进行检查,初步判定健康后才能够进行动态检查。动态检查前,先人为的安装一条“鸡飞沟”,控制宽度能够让健康家禽飞过即可。检查时,逐群放开,有一人在前面使用饲料进行引诱或者在后面进行驱赶,促使家禽能够自行通过检验飞沟,只要容易飞过的即可判定为健康,如果比较困难或者无法飞过,则判定为疑似病鸡,要立即将其剔出,并逐只进行个体检查。个体检查,主要是指对群体检查时发现的异常家禽以及群体内随机抽取的家禽(一般每群抽取60~100只)进行检查。个体检查需要注意以下四大要点,即一看外貌和表现,二听家禽声音,三摸禽体器官组织,四是检测体温、呼吸和脉搏。

2.宰后检疫

整体检疫:主要是指对家禽的头部、体表、爪部进行检疫。检查头部是否存在淤血,发生出血、萎缩、肿胀,是否形成痘疹、结节,眼睛是否出现病变等;观察体表皮肤是否保持完整性良好,清洁以及放血程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淤血、出血、肿胀、结节、炎症以及赘生物等病变;爪部是否存在溃疡,是否发生卷曲,以及关节是否存在积液等。

内脏检疫:肝脏大小、颜色、弹性以及表面是否出现异常,胆囊充盈程度等;脾脏是否存在充血、肿大以及结节等变化;腺胃乳头是否发生出血、溃疡,肌胃、腺胃交界处是否存在出血点、出血斑或者形成溃疡,肌胃角质层下是否发生出血、溃疡等;对肠壁厚度进行检查,浆膜和黏膜是否存在淤血、出血或者结节,盲肠扁桃体是否存在淤血、出血、肿胀以及坏死,泄殖腔黏膜是否发生出血等;心包腔内是否存在渗出物,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是否存在出血点,心肌表面是否发生出血或者形成坏死结节。

胴体检疫:皮下是否发生出血或者存在积液等;腹壁脂肪是否发生出血,肌肉是否发生变性、出血及坏死等;法氏囊是否发生萎缩、肿大及出血等;肺腔是否存在淤血、出血或者水肿,气管、喉黏膜是否发生充血、出血以及坏死等变化;肾脏颜色、形态是否出现异常变化,是否沉积有尿酸盐等。

3检疫结果的处理

家禽及其产品经过检疫确认合格后,要按照包装规定进行装袋、冷冻,然后再装箱;外包装和每个最小单元内包装上都需要官方兽医粘贴检疫合格标识,之后才能够进行销售。

家禽及其产品经过检疫确认不合理后,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例如经过检疫发现患有一类传染病时,如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要立即停止进行屠宰,采取有效的紧急防疫措施,严格管理人员和产品流动,同时按照《动物疫情报告管理办法》要求进行逐级上报,最终由县级以上的兽医管理部门按照规定采取正确处理。另外,全场要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对于经过检疫发现患有二类疫病和其他疫病时,家禽胴体及其副产品要按照《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的要求进行处理。对病禽污染的场所、各种器具必须按照要求进行严格消毒等有效的防疫措施。对于需要采取生物安全处理的产品上,必须由官方兽医盖上专用、同一的处理印盖,且监督厂(场)方处理后要及时填写处理记录。

存档。宰后检疫必须填写完整的各项记录,且至少保存2年。

4注意事项

加强卫生消毒:屠宰场大门口要设置消毒池,确保进入车辆经过消毒,定期更换不同的消毒药物。屠宰间要建立紫外线消毒室,且全部T作人员在进入前必须经过紫外线消毒。每天屠宰结束后,都要对待宰间、屠宰间、场地、使用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

做好记录:每天屠宰检疫结束后,检疫人员都要及时填写《消毒记录表》、《屠宰检疫记录表》,确保检疫日志完整,并将回收的产地检疫证明完好保存。每天都要对检疫合格环的领取、损坏、使用、缺失进行清除登记,以备检查使用。

大力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禽采取定点屠宰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尤其是要通过相应的媒体(如电视等)曝光私屠乱宰病死禽的行为,增强宣传和警示的效果。

鹅的鸭瘟病及其治疗


鹅的鸭瘟病即鹅感染鸭瘟,病原体为鸭瘟病毒,小鹅尤为敏感。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90%的急性传染病。现将近年来笔者对鹅患鸭瘟的具体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和秋季最为严重,传播快,流行广,发病率达95%以上,小鹅死亡率70-90%以上。60日龄以上大鹅也可发病,死亡率达50-60%以上。

此外,在低湿、水网地带及河川卜游饲养放牧的鹅群,最容易流行木病。近年来,此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至死亡通常为2-7天。

2.临床症状病鹅初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羽毛松乱,食欲卜降或不食,趴地不起,不愿卜水,强行驭赶时,病鹅步态不稳,走路踢踞;拉黄白色或黄绿色或乳白色粘稠稀粪,眼流泪,眼睑发生水肿,眼结膜充血和出血;有的病鹅死亡后眼周围有血迹;病鹅头部及领皮下水肿,死前全身震颤,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部分病鹅眼、鼻、口角出血。

3. 剖检变化 肝有不规则大小不一的灰黄色坏死点,有的坏死点中间出血;心包膜、口腔、食道及腺胃粘膜有出血点;肌胃的色质下层充血或出血,十二指肠和直肠出血最为严重,泄殖腔粘膜出血等。

4.预防方法不与发生鸭瘟的鸭、鹅接触。发现病鹅应立即隔离并进行消毒,用10-20%石灰水或5%漂白粉溶液消毒鹅舍、运动场及其他用具;暂停新鹅入场;平时对鹅群用鸭瘟疫i'i'i进行免疫接种。

5.治疗措施木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但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获得良好效果。

5.1紧急接种鸭瘟疫苗。剂量为:巧日龄以下鹅用鸭瘟疫苗10-15羽份量;15-30日龄用20-25羽份量; 30日龄绒鹅用25-30羽份量,作肌肉注射。

5.2西药疗法

5.2.1板蓝根注射液1-4毫升,维生素C注射液1- 3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1-2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日1-2次,连用3-5天。

5.2.2聚肌细胞注射液5-10毫克,1次肌肉注射,3日1次,连用2-3次。


5.2.3为预防混合传染,可用恩诺沙星拌料,投喂2-3天。

5.2.4口服补液盐 (ORS)疗法:配方: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及苏打2.5克,葡萄糖20克,温开水1000毫升,溶解后,供病鹅自山饮用,不限量,每日 2-3次,连用2-3大,以后改用每日饮服常水。木方法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是其他药物无法代替的。它既能纠正脱水,又能调节电解质平衡紊乱,改善微循环障碍,缓解中毒性体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死亡率,从而达到提高治愈疾病的目的。

5.3验方疗法

5.3.1兔血疗法:取大麦若干,放铁锅边炒热(没有大麦可用谷子代替),将热麦装入木桶或水缸内,再将刚杀的兔子鲜血拌在热大麦上(麦子温度不可太高,以免血液凝固),然后用粘着兔血的麦粒喂病鹅,在24小时内禁止瘟鹅饮水,也不允许鹅下水,治疗率达95%左右。

5.3.2鸽粪疗法:将鸽粪捣碎,按30-50%的比例拌入饲料中喂病鹅。拌料前将碎鸽粪用水浸泡,调成稀糊状后拌入饲料中(小鹅用小米饭,大鹅用稻谷、玉米)充分搅拌,早晚各喂1次,连喂3天,治愈率可达98%。

6.应用效果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上述综合防治方法,先后治疗病鹅群2 500多只,据91家养鹅户和8 个养鹅场反馈,原发病855只,治疗751只,治愈689只,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2%以上,疗效显著。

环境对家禽饲养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畜禽养殖已由散养户向规模户发展,畜禽养殖的污染已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随着近年来养鸡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在品种、营养、疾病控制和饲养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环境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环境是家禽健康的前提,是提高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保证。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环境对家禽饲养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1、环境对家禽的影响

温度是对家禽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能够影响鸡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产蛋量等指标。对于幼禽来说,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无法为自身提供足够的热量,如果温度过低会对幼禽的采食和发育产生显著而持久的影响。适宜成年家禽的环境温度通常为18~31℃,过低的温度会对家禽的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饲料的浪费,甚至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家禽无法向周围环境散热,造成家禽体内温度过高,从而出现家禽萎靡不振甚至中暑死亡,当超过39℃时甚至会引起家禽出现大面积死亡,带来重大损失。近年来温差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舍内温差过大不但可以引起家禽发病,而且可以加重患病家禽的病情,降低治疗效果,甚至会导致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家禽适宜的湿度范围为/40%~72%,最佳相对湿度为60%~65%。湿度主要通过与温度协同作用对家禽产生影响。低温时,湿度过大会加剧阴冷的影响,使鸡更感寒冷,造成冷应激;而高温时湿度能够明显影响家禽体温调节,会抑制家禽的蒸发散热。Lin等研究表明,35℃时高湿度显著提高肉鸡的腹背部皮肤温度以及直肠温度。其他研究也发现,高湿度在高温环境下快速降低家禽生产性能。如果环境湿度高易引起家禽羽毛黏连、粪便含水量大、垫料潮湿、病原微生物过度繁殖,诱发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而湿度过低时,禽舍内由于空气干燥造成粉尘飞扬,会损伤家禽呼吸道,进而感染呼吸道疾病,如流感、新城疫等。

光照对性腺有刺激作用,会对家禽体内的激素水平产生影响,能够有效控制家禽的性成熟,凶此家禽良好的生产性能离不开适宜的光照。光强和光照持续时间对家禽影响最大。光照时间过短会使育成期家禽性成熟延迟,时间过长则使性成熟提前。凶此为了刺激家禽食欲,促进生长,提高产蛋率,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和增加光强。据Lewis研究,在最初的21日龄内光照时间每增加th,肉禽采食量约增加15g。但光照对家禽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王翠菊研究发现,光照能够通过影响鸡输卵管形态对鸡蛋品质产生影响。

饲养密度能够对鸡舍内的环境,如温、湿度,通风,尘埃等产生影响,也影响鸡的饮食、活动和休息。Nahashon等发现,笼养几内亚珍珠蛋鸡饲养密度与采食量、日产蛋率、日产蛋重等呈负相关,在平均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方面,高密度组也高于低密度组。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为了追求高利润,许多养殖场盲日加大饲养密度,而未增加家禽料位、水位,导致禽群出现强弱分化,抢食严重,死亡率、淘汰率增加,产蛋性能下降。同时密度过大,粪便增加,舍内空气污浊潮湿,垫料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超标,诱发各种疾病。禽流感在亚洲国家迅速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型集约化养鸡场中鸡笼环境狭窄,鸡的密度大造成的。

在养殖过程中,来自通风设备、清理设备、取暖设备、饲养人员的操作以及附近马路上的汽车的噪音会对家禽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当飞机在养鸡场上空盘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飞机强烈噪音的刺激,鸡群出现惊恐、炸群、冲撞鸡笼、停水停食等表现。而且飞机噪音还会减少蛋鸡产蛋量,增加软壳蛋和破壳蛋数量。潘琦等的研究也表明,噪音环境除了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之外,还会影响种蛋受精率。

2、养殖环境的控制

养殖场选址与疫病防控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根据经营管理方式和生产特点,注意当地地形地势、土壤、水源、气候、空气等自然条件和交通、能源、附近工厂和居民等社会环境凶素综合考虑,适宜建在远离城镇村屯的城市远郊,远离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距离公路铁路等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选择地势高、向阳背风的地方。在布局上,养殖场周围应建立围墙,围墙外设置防疫沟,出人口设置消毒池,饲养区和办公区分开,饲养区和其他设施设备区域之间通过设置100m,左右的隔离设施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作为必备的T作程序,养殖场的消毒T作应该做到严格执行。要求车辆、人员进出生产区之前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消毒。消毒后的人员必须换上工作服和鞋帽后才能进入生产区。平时要做好环境卫生消毒,经常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并且每月使用2~3次消毒液进行消毒,定期灭蚊蝇和老鼠,场区内禁止饲养宠物。要加强饲料及水源的卫生质量检测,保证禽舍内清洁通风。合理处理粪尿污物,减少环境污染。另外可以通过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和微生物,并能够减轻噪音。

3、小结

随着家禽养殖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饲养环境对养殖的影响也逐渐受到重视。凶此应加强饲养过程中环境的控制,改善饲养环境,实现健康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家禽养殖环境污染及措施
1、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现状
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满足了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并对发展我国经济、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已造成我国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粪便、污水和恶臭三个方面。畜禽粪便中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致病菌、寄生虫卵以及滋生的蚊蝇,会使环境中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造成人、畜传染病的蔓延。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在某些地区发生禽流感类的传染病,病原体就极易随着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及腐败死尸的排放而广泛传播,引起人畜交叉感染,给人畜带来灾难性的危害;畜禽养殖废水中CODCr、NH4+-N、SS含量都很高,水量大且温度低,废水中固液混杂,氮和磷的化合物有机物含量较高,畜禽污水排入鱼塘及河流中,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严重威胁水产业的发展;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氨、醇、甲烷等200多种有机恶臭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这些气体刺激人畜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及导致畜禽生产力下降。我国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很大,据相关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我国畜禽粪污产生量约为19×108t;2001年,我国畜禽养殖业氮排放量为1059.1×104t。到2006年,我国畜禽粪水量超过100×108t,其中COD排放总量达到1.1×108t,氨氮排放量约为1200×104t。我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比重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2、畜禽养殖业产生环境污染的原因
随着规模化畜禽养殖不断发展,导致了农牧严重脱节,加上处理技术落后,环境管理滞后,畜禽养殖只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致使畜禽粪、尿、死尸成为一大环境公害。
2.1规模化畜禽养殖发展迅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经济中心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畜禽饲养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畜牧生产发生了变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同时,畜禽产业的粪尿等排泄物数量明显增多,其处理方式比较落后,随时都会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缺乏规划,场址与布局建造不合理早期建造的养殖场,未经科学规划,选址、栏舍建设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少养殖场建在城镇近郊、村庄旁、河流溪沟畔;栏舍建设缺乏规划,多数是边发展边建设,布局零乱、建造简陋、设施陈旧落后,极易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影响。
2.3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环保意识不强一方面,畜禽养殖业主多数为普通农户逐步发展壮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养殖业在一般情况下是微利产业,而污染治理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高,多数养殖场户在资金上自身难以承受。因此,相当一部分养殖场缺乏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大量未经处理的畜禽粪污随意排入河、溪、田、塘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加之不少畜禽养殖场只注重养殖增效,不重视生态环保,对进行粪污治理缺乏主动性。
2.4农牧脱节,粪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传统的种、养型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在系统内部被利用转化,而随着畜禽养殖业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养殖业脱离了种植型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农牧脱节,养殖者不种地,大量畜禽粪污及废弃物不能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不能及时还田消纳,畜禽废弃物这一宝贵的资源不能得到及时利用。
2.5缺乏实用的处理技术近年来,虽然通过国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和科学养殖技术,鼓励各养殖场采用干清粪工艺,对于小型规模化养殖场废水的减量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于大中型养殖场,废水排放量仍然较大。由于缺乏各种实用、低成本、处理效果好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使得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仍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6环境管理政策落后在畜牧业发展上,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一直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长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行,环境保护不是核心职能,因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在其政策目标中没有得以充分体现。畜禽养殖污染没有被纳入水污染、大气污染、固废污染防治的内容。环保部门在包括畜禽养殖业污染在内的农村环境管理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职能和手段,因此,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相当薄弱。
2.7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为防病和促进畜禽生长的需要,养殖者大量使用疫苗、抗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等,导致药物残留,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3、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环保意识近年来,畜禽养殖污染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畜牧业环境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地方各级政府也将养殖污染治理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此,要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和危害性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增强养殖者对实施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增强全社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与监督力度,促进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3.2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在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选址时,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本着合理布局,利于生产,便于管理,防止污染为原则。新建畜禽养殖场场址要选在远离城镇、村庄居民区的地方,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养殖场周围有一定面积的荒山地、林果园、农田、养殖水面,推行农牧结合,力争粪尿全部就地消化利用。
3.3转变方式,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根据畜禽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搞好营养调控,科学合理地饲养,在保证日粮氨基酸与能量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控制日量蛋白质水平,降低氨等营养素的排出量;强化管理,尽量少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绿色兽药,并严格遵守药物休药期规定;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不滥用疫苗;采用干清粪生产工艺,实行粪污干湿分离、雨水和污水分流,畜禽粪便干清堆积发酵后就地消纳,或运销周边林果园、鱼塘,尽量减少粪污的产生量;推行“畜禽-沼-果”生态养殖模式,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实现粪污就近消化和综合利用。
3.4增加投入,完善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督促畜禽养殖户自身增加资金投入,主动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完成粪污治理改造;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厂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粪便发酵还田;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
3.5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殖猪、禽类,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畜禽舍免清粪、免水冲洗,养殖场无粪尿、污水排出,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3.6加强监管,建立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农业、环保等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加大力度、通力协作配合,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将畜禽养殖场污染执法监管列入日常工作日程。
4、小结
当前,低碳经济逐步成为全球意识形态和国际主流价值观,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畜禽养殖成为必然的趋势。针对目前国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只有重新整合现有的畜禽粪便处理技术、真正实现畜禽粪便的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养殖方式,提升健康养殖水平,才是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根本办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37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