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几个处理罗非鱼病害的小妙招


走访海南文昌市潭牛镇罗非鱼养殖户——平哥在潭牛有六口鱼塘,据说在冯坡也有几口,用的是希望饲料。经过了解,他主要是使用公司的净水王、黑金神、活菌王(粉剂)、藻健康,使用本公司产品处理问题,效果很是认可!

处理问题一:由于停塘时间过长,水体浑浊并伴有土臭味

有一口水面将近2亩的标鱼塘,由于停塘时间过长,风尾处还漂浮许多腐烂的泥皮和一些死藻,水体浑浊很难看,且伴有土臭味,后来经过头苑一朋友介绍使用了的净水王泼洒,我就用了1瓶净水王,着重泼洒在风尾处,第二天发现风尾处的泥皮及死藻好像化掉一样,没有了,水色变得很清爽,几乎没有土臭味。当我们到鱼塘时,看到水色为翠绿色,特清爽。

处理问题二:由于天气多变,水体浑浊发暗,鱼吃料减慢

有一口二十亩的鱼塘,由于前段时间气候多变,时而高温时而下雨,导致水体浑浊发暗,水色为老绿色,鱼也不怎们赶料。于是按照朋友介绍的方法:用了2包黑金神+2包活菌王(粉剂)+8包藻健康加水浸泡一晚上后全池泼洒,使用后水体觉得没有那么浑浊,鱼吃料也恢复正常。当我们到鱼塘看时,虽然水的透明度不足10,但是水浓而不浊,很爽很活,水色为绿色。

处理问题三:由于是老塘,水为黄浊色,而且PH低,鱼不吃料

在冯坡有一口塘,由于是老塘,养到后期,水体的pH值大概在6.8~7.0之间,很浑浊,为黄浊水,用了石灰水泼洒很快又降,也用了一些调水产品也调不过来,鱼几乎都不吃料了。后来我用了一些净水王泼洒,再用贵公司的黑金神、藻健康、活菌王(粉剂)全池泼洒,奇怪了,水虽然没有调过来,鱼吃料却恢复了,再养半个月就卖鱼了!

走访海南文昌市头苑镇养殖户老林:有两口塘,一口水面积约15亩,另一口水面积约20亩。据了解,老林近几年来一直使用卓越的黑金神、藻健康、活菌王(粉剂)调理水质。他并称赞:“一旦碰上有青苔或水质不够爽,或水质过肥等情况,我就使用黑金神、活菌王(粉剂)处理,用的相当顺手!”经过交谈,总结以下处理方法:

◇处理青苔:1包黑金神+2包活菌王(粉剂)+2包藻健康加水浸泡一晚上后使用,可用7~8亩(如果青苔过多,可先人工打捞后再用)。

◇处理水质不够爽:用1包黑金神+2包藻健康浸泡一晚上后泼洒,可用10~15亩,如果天气适宜第二天水质便恢复嫩爽(用量可视水质肥瘦情况增减)。

◇处理水质有机物过多:养殖后期随着投饵量及排泄物的增多,水质因有机物过多而太肥,底质很容易恶化,使用1包黑金神+2包活菌王(粉剂)+2包藻健康浸泡一晚上后使用,可用10亩,后期定期使用,一方面可保持良好的水质,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养殖后期因亚硝酸盐或氨氮超标导致鱼中毒的现象。


◇文昌谭牛和琼海福田罗非鱼养殖户的经验之谈:

在天气闷热、水温较高时,定期使用黑金神+粉剂活菌王+藻健康对整个罗非鱼养殖水环境的调节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水质稳定,鱼生长健康,另外定期夜间使用纳米氧效果更佳。

经走访得知:众多养殖户把黑金神、净水王(或解毒超爽)、粉剂活菌王、护苗露、六抗培藻膏、酵素钙肥、特力钙、应激灵等成为用户放苗前必备的产品。六控底健康、得立康、粒粒神、纳米氧、黑金神、六抗培藻膏、新活菌王、粉剂活菌王、藻健康在罗非鱼养殖处理水质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关推荐

罗非鱼缺氧浮头不吃食病害频发的处理方法



投饵量的增加从而导致过多的残饵和粪便,使水质变浓,而此时厌氧菌进行分解,产生有害的物质,同时有害细菌大量滋生,加速了水质和底质的恶化(如蓝藻爆发)。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会出现缺氧浮头、鱼不吃食、病害频发甚至养殖对象死亡等现象。以下是我处理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

【实例一】广东珠海平沙陈老板:有6口土塘,总面积大概六十亩,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6月15日拜访时看到几乎每口塘都有死鱼,其中一口12亩塘一天就死了将近四百条鱼,此塘口水色浓、透明度低、亚硝酸盐偏高,而且整个水体的粘性大、通透性差。处理方法:第一天先用解毒超爽3瓶进行解毒,第二天用六抗培藻膏2桶+新菌克4包浸泡三个小时后全池泼洒,傍晚用降解灵(1包2亩)泼洒。第五天回访发现死鱼减少至只有十几条了,紧接着下午喂完料后用六控底健康+粒粒神(1+1用3亩)干撒,此时水质变清爽。陈老板对此效果非常满意,所以其他几口塘都按照此方法操作,死鱼基本得到控制。

【实例二】吴老板:有11亩鱼(罗非鱼)虾混养塘。随着温度的升高陆续出现死鱼,他也喂过抗菌药,但效果不明显,一天还有二三十条死鱼,而且水质不够清爽,呈暗黑色,死藻多、透明度小。处理方法:傍晚先按3亩用粒粒神、六控底健康各1包混合用干撒,第二天用净水王(1瓶3亩)进行解毒,4个小时后用六抗培藻膏2桶+新菌克4包(需提前浸泡3小时)兑水全池泼洒,晚上7点用降解灵(1包2亩)泼洒。第五天死鱼只有三条了。因之前喂过抗菌药,所以建议用新菌克、保肝促长灵、酶解多糖各10克拌料投喂,一天两餐。

如有疑问或更多养殖难题,请致电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广东珠海技术主管杨志颖。欢迎您的咨询!

关于小绿蟹的几个问题


什么叫小绿蟹?小绿蟹能否作为蟹种继续饲养?
所谓小绿蟹就是当年的。一龄幼蟹个体10~35克(每公斤30~100只)就达到性成熟,其形态特征和内部构造和绿蟹相似。如将小绿蟹放入池塘中,它们几乎不出现挖穴现象,也几乎不爬入水中,而是经常在堤埂上的防逃墙基部来回爬动,显得烦燥不安,在一些咸淡水水体中还会出现交配行为。
在长江流域,正常河蟹性腺第二年秋末冬初达到性成熟,于第三年春天开始络逐死亡。一般雌蟹寿命为24个月,雄蟹寿命为22个月。而小绿蟹当年秋末冬初达到性成熟,到春天3~5月即络逐死亡,雌蟹寿命仅12个月左右,雄蟹寿命仅10个月左右。因此,小绿蟹不能作为蟹种继续饲养。
为什么会形成小绿蟹?
根据调查,产生小绿蟹的主要原因是:
 
(1)有效积温过高有效积温高,致使鱼类、爬行类、鸟类性早熟,这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已被证实。同样将河蟹蟹苗运到珠江流域水体中放流,则它们当年就达性成熟(一般规格为60克左右),参加降河产卵。而将河蟹蟹苗运到北方辽河流域水体中放流,则它们到第三年才达性成熟。可见,有效积温高低影响河蟹的性腺发育。
目前幼蟹培育大多在池塘中进行,蟹种池水面小而浅,在长江流域其夏季水温高达33~35℃,而一般大水面(如湖泊、江河)水温不超过30℃、,由于生长期水温高,其新陈代谢水平高,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当肝脏贮存养分过多时,便向性腺转化,促使性腺快速发育,形成性早熟。
此外,近年来河蟹人工繁殖季节过早,4月初或4月底就可获得蟹苗(这些蟹苗必须用塑料大棚保温才能正常生活,否则在自然条件下因遇低温极易死亡),它们的生长期比自然蟹苗早1个半月至2个月,其当年的有效积温也相对增加,如培育时处理不当,也容易产生小绿蟹。
(2)营养过剩河蟹的性腺重量与肝脏重量成反比。在黄蟹阶段性腺小,肝脏重,肝脏约为卵巢重的20~30倍。当绿蟹阶段进入生殖洄游时,性腺发育迅速,卵巢逐渐接近肝脏重量。当进入交配产卵阶段,卵巢重量已明显超过肝脏。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的河蟹蟹种,其胃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饵料质量差,故生长较慢,肝脏体积小,性腺发育处于停滞状态。而人工培育的池塘蟹种,投饵数量多,质量好,其胃内的食物组成以动物性饵料、精饲料为主,有些单位还添加促长剂、蜕壳素,促进其生长蜕壳。这就使蟹种肝脏体积迅速增大,并加速向性腺转化,以贮存多余的营养物质。于是便出现生长快、个体大的蟹种性腺早熟现象。
(3)环境条件差从目前的调查分析,盐度对产生小绿蟹的影响很大。比如上海崇明县,其长江北支沿岸的池塘水体的盐度(一般为1‰~3‰)比长江南支(主航道)沿岸池塘(纯淡水)高,其东部养殖单位的池水(靠近海)比西部养殖单位的盐度高,因此其小绿蟹的出现频率也是长江北支沿岸的池塘比南支多,东部养殖单位的池塘比西部多。
如何防止产生小绿蟹?
针对小绿蟹形成的原因,采取以下对策:
(1)防止有效积温过高,应采取:
①不必过早培育孵苗。人工繁殖蟹苗放养时间应尽量接近天然蟹苗,最早不要早于5月份。
②增加蟹种池水深,在夏秋季节,蟹种池水深要保持1.2~1.5米,以防止水温过高。
③蟹种池内种植水生经济植物,如茭白、水稻、水蕹菜、菱等,池埂上种植瓜果,以降低池塘水温。
(2)防止营养过剩,可采取:
①加大仔蟹的放养密度。将Ⅲ期仔蟹的放养密度由原来l万~2万只/亩增加到5万~8万只/亩。
②前促后控。在幼蟹饲养前期,可投喂一些动物性饵料和精饲料,以防止产生懒蟹,中期、后期则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如发现饲养中期幼蟹生长太快,则应少投、甚至不投精饲料,幼蟹以池内种植的水生植物为食。
③控制加水次数。经常换水、注水可促进幼蟹的生长和蜕壳。因此饲养期间不必经常换水、加水(以池塘内种植大量水生植物为前提),一般每半个月加一次水即可。
(3)环境条件差、盐度高,可采取:
①引淡水、排咸水,改善池塘水质。
②改变蟹种经营方式。盐碱地池塘以饲养Ⅲ期仔蟹出售为主,培育一龄蟹种为辅。

小母牛几个月可以受孕


小母牛在17-24个月可以受孕,也就是在1.5-2岁左右。但具体配种时间需要根据体重作为基本的参考,如果体重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建议不要进行初配。一般母牛在8-12月即可达到性成熟,但是此时不建议进行配种,太早配种容易影响母牛的生长发育。

一、小母牛大概多少钱一头

从山东牛养殖场了解到,小母牛价格大概在2000-3000元/头,大母牛价格8000-15000元/头。

二、小母牛怎样选?

1.看整体外貌是不是好看,体型要好长得匀称,前后都有牛。也就是说屁股大身腰长四肢达到头大腰圆。

2.母牛的奶盘要大四个乳头大小均匀,然后看犊子底下的奶线,奶线越粗,奶盘松弛且大的一般奶水都很好,奶水好的牛才能催犊子不是嘛。

3.水门最好是大点的且水门尾部向下垂的比较好,这样的牛生殖能力都很强。反而向上翘的那种水门的牛几乎不爱发情。

河蟹塘“红水”处理的小技巧



一、红水出现的背景
进入4月下旬,水温达到18~22℃,大多数塘口水草本该种植完成,准备迎接第二壳的到来。但往往这个时候,白水、浑水、瘦水、青苔等问题困扰着很多养户朋友,这几年养殖环境的变化,水质问题也在发生变化。近期,小编在苏州河蟹养殖区做技术服务时发现,部分区域的蟹塘竟然有红水出现。经过镜检发现,红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水里游裸甲藻!
那么,不禁要问:好好的蟹塘本身水色黄绿色,为什么突然变红,多了那么多裸甲藻呢?
其实,裸甲藻也是常见藻类的一种,属于甲藻纲的一种有尾巴、坚硬外壳(显微镜下观察)的藻类,在早春和入秋的鱼塘、虾蟹塘常常出现。再其它有益藻类多的情况下,塘里裸甲藻数量极少,一旦环境合适,就会大量繁殖,逐渐形成优势种。
早春裸甲藻爆发的三大条件:
1.外源藻种:3~4月份是河蟹塘频繁换水的时候,外援水不好、发红的区域往往携带部裸甲藻,这时候打水的同时把裸甲藻也带了进来。
2.水温适宜:前期水温低,有益藻类生长较为缓慢,而4月水温裸甲藻容易生长、繁殖。而且,裸甲藻有2条尾巴,有用能力极强,可以抢夺其他藻类的营养和光照,因此,生长繁殖速度比其他藻类快的多。
3.藻类竞争少:今年四月上旬又多为阴雨天气造成池塘倒藻时常发生,有益藻类、菌类大量死亡,如果不及时补肥把有益藻菌培起来,裸甲藻拥有更多的营养、空间,最终导致裸甲藻成为优势群体,补肥供给裸甲藻吸收,繁殖更多,这时候补再多的肥只会让红色更严重!
所以,早期塘口不肥水或肥水效果不理想的塘口更容易出现红水现象。也就是说,早期水瘦的塘口,易爆发“红水”!
二、何判断塘里是否有裸甲藻?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硅藻水是褐色的,甲藻水是红褐色的,颜色差不多,如何判断呢?
1)水色与硅藻水不同:首先是池塘水体发红,因为裸甲藻在藻类中是呈红色的,裸甲藻大量繁殖爆发时池塘水色肯定也呈红色,乍一看难以分辨,但这种颜色与褐色硅藻水颜色还是有区别的,但需要各位养户朋友多关注塘口水色变化。
2)水色变化大:与硅藻水不同,裸甲藻引起的水红一般变动较大,由于春天阳光强度适合它的生长,因此,随着光照变化,池塘水色也产生变化:一般是早晚较清,中下午较红,白天阳光越好光照越强,池塘水色越红。
3)显微观察最易看:如果想确定是否是甲藻水,最直接方法是显微镜下观察,通过藻相分析便确认塘里是否有裸甲藻,具体可以询问当地仕必得公司的技术人员。
三、“红水”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1“红水”的危害
有人说,为什么要这么关注“裸甲藻”呢?它对养殖有哪些影响?
1)影响水草生长:4月份是水草生长的关键月份,如果塘里水色发红发暗,透明度较低,前期水草一定长不好!一旦水草没有阳光,慢慢萎缩死亡,这么,这一年螃蟹几乎很难养成功。
2)夜间耗氧量大:藻类生长是需要氧气的,藻类在白天产氧晚上耗氧,裸甲藻大量生长容易造成晚上溶氧不足螃蟹缺氧上岸上草头。
3)藻毒素危害螃蟹:塘口裸甲藻为主的情况下,直接抑制水中其他有益藻群、菌群生长繁殖,造成藻相过于单一,藻相过于单一情况下水质不稳定,易倒藻。裸甲藻死亡不仅污染水体,更会释放藻毒素!会直接导致螃蟹大量中毒死亡!
3.2“红水”的处理措施
此时正是塘口环境适宜裸甲藻大量繁殖的时候,如果发现塘口有轻微的红水怎么办?
1)第一步,换水:在外河水好的情况下先换掉部分水,选择中午出水早晚进水。此时塘里裸甲藻的密度已经远远高于外河水,可以通过换水的形式减少塘里有害藻密度,补充有益藻。
2)第二步,抑制裸甲藻生长:换水后在池塘中水色最红的时候使用整水进行处理,2亩/瓶全池泼洒,傍晚再用整底全塘干撒,用量2亩/袋。
3)第三步,解毒培藻:抑藻后隔一天,用解毒应急精华液2亩/瓶解毒,再使用培藻组合AA绿源+藻乐肥+活力菌4亩/组,使用前浸泡10~20分钟再全池泼洒,快速培育有益藻类和菌类(如下图)。
处理前
处理后
“红水”塘使用整水+整底前后水色变化,待水色改善后立刻用AA绿源+藻乐肥+活力菌4亩/组培藻组合快速培育起有益藻类即可。

河蟹塘“白虫”繁殖危害大,给你分享几个妙招



1.“白虫”的产生与危害
1.1“白虫”的产生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在经历了4月的几场春雨之后,塘里“白虫”开始呈井喷式的爆发:仅2~3天时间,蟹塘沿边、下风口、水草周围甚至全塘都布满了“白虫”使水体呈现乳白色。
那么,白虫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白虫”是淡水蟹塘里浮游动物枝角类、挠足类和轮虫的统称。由于其个体小、白色透明,在水中到处游动,因此称为“白虫”。
“白虫”与虾蟹一样,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是小型的甲壳动物,主要以藻类、有机碎屑喂食物,也是是虾蟹类的天然饵料。在3月份开始生长、4月份水温17~25℃之间大量繁殖。其实,有白虫并不一定是坏事,一定数量的浮游动物可以维持蟹塘生态链的稳定,也为蟹苗提供高营养的生物饵料。
1.2“白虫”爆发的危害
前期缺乏预防,随着水温升高,一旦大量繁殖,会消耗蟹塘的藻类、溶氧、营养物质,使蟹塘生态链断裂,对螃蟹生长产生一系列问题:
1)摄食藻类,容易引起水浑;藻类被大量摄食,水体稳定性下降,天气变化易引起水混;
2)氨氮亚硝酸盐超标:藻类缺乏后,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受阻,氮大量积累,导致氨氮、亚盐偏高;
3)透明度低,水草不易生长:白浊水透明度低,水草生长受到抑制,导致伊乐藻发黄、逐渐萎缩;
4)大量耗氧,池塘供氧不足,影响脱壳翻倍率:“白虫”喜聚集,使局部水体耗氧严重,缺氧,影响螃蟹正常生长与翻壳率。
所以,进入4月份,提前控好“白虫”,有利于促进蟹塘水草的生长,保障河蟹翻壳率。
2.“白虫”处理小妙招
1)药物杀灭:养户习惯采用药物直接晒灭“白虫”的方法,此方法简单高效,一般1~2次便可杀灭蟹塘大部分白虫。但由于河蟹和浮游动物都属于甲壳类,杀灭白虫的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对河蟹产生不良影响。
2)灯光诱捕: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养户的养殖观念也越来越先进,很多老板不再使用刺激性的药物杀灭,而是选择用更安全的灯光诱捕(如下图)进行处理。如图,次捕虫器小巧灵便,不像抽水泵耗费人工,而且效果很好,客户使用后反馈,一晚可捕30斤左右“白虫”,效果明显。
3.具体问题处理方法:
“白虫”引起的水质问题主要有2种:1)“白虫”引起的水浑状况,2)瘦白而不浑的水质。那么,遇到这两种情况一般该如何解决呢?
1)白混水:这种塘口一般没有藻类,溶氧偏低,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处理方法:可以先通过换水换掉一些白虫,再将少量白虫杀灭,再补一些新鲜藻源、培藻。
培藻方案:首先,用灯光诱捕或者是捕虫器连续捕虫3~5天,待大多数白虫被捕尽,再用AA绿源/藻肽(3亩/瓶)+藻乐肥(3亩/包)培藻。
2)白瘦水:一般水体有机杂质少,水草不易挂脏,长势较旺盛,但是透明度过高,水体比较清瘦,容易引起青苔滋生及河蟹应激。
解决方案:可以采用药物杀灭法或灯光诱捕法来预防过度繁殖引起水浑现象,再用藻乐肥(3亩/包)/膏肥专家(4~5亩/桶)+AA绿源(3亩/包)培藻肥水,降低水体透明度,防止透明度过高引起青苔滋生。
最后,友情提醒各位养户老板:清晨、傍晚是“白虫”出现的高峰期,此时白虫喜沿边活动,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局部用药既达到杀灭作用,又对河蟹不产生影响。或者在夜晚用灯光诱捕法进行捕捞,把捕捞上来的白虫杀死后再洒进塘里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既控制了“白虫”又增加了河蟹营养,一举两得。

越冬期间罗非鱼的两种常见病害


一、运动性气单胞菌病

运动性气单胞菌病的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该菌广泛存在于正常鱼肠道和池塘水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受伤或养殖环境条件恶化使鱼体抗病能力下降时,该菌就乘虚而入,使鱼感染发病。

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罗非鱼病,从症状来看可分为两个类型,即肠炎型和体表溃烂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肛门发红,肛门附近的皮肤发红;解剖观察可见肠道出血发红。后者主要表现为病鱼体表呈现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溃烂为洞穴状。

对病鱼症状的观察只能作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
肠炎型运动性气单胞菌主要危害体重100克以下的罗非鱼,特别是10克以下的稚鱼。体表溃烂病在工厂化养殖和越冬期的罗非鱼鱼种和亲鱼中均有发生。罗非鱼养殖密度高,易造成鱼体损伤,加上溶氧低,水质条件差,病原菌数量增加,很容易发生体表溃疡病,严重的发病率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

(1)预防

越冬池严格消毒。原池越冬者用“富氯”0.2克/米3水体杀菌消毒;非原池越冬者,在清淤后注水15~20厘米,全池遍洒0.3克/米3水体“富氯”和0.4克/米3水体“鱼虫清2号”,杀灭池底细菌和寄生虫,注满水后再用“富氯”0.2克/米3水体杀灭水源中的病原微生物。

越冬鱼入池前用1/3000浓度的“种苗净”浸浴5分钟,杀灭体表病原微生物,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加强越冬期间的饲养管理。水温保持在20℃,投饵宜少而精,及时捞出残饵,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泼洒“富氯”消毒。

(2)治疗

发现病情应及时治疗,用“鱼健康1号”以1.5%的添加量加入饲料中制成药饵连续投喂三天,或至死鱼不再增加为止。

二、车轮虫病

车轮虫病是养殖鱼类最常见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病。车轮虫的身体侧面观像碟子状。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相对的面叫反口面,向中间凹入,构成吸附在寄主身上的胞器,叫附着盘。从反口面看,可以看到一个像齿轮状的结构,叫齿环。在齿环外围有许多辐线状的辐线环,在辐线环周围边缘长着一圈长短一律的纤毛。


车轮虫的种类很多,卵形车轮虫、眉溪车轮虫、球形车轮虫、微小车轮虫等主要寄生在鱼的鳃上;而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中华杜氏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等主要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鳍上;车轮虫主要危害幼鱼。

车轮虫病是由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皮肤、鳍和鳃等与水接触的组织表面引起的,主要寄生部位是鳃。病鱼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游动缓慢,粘液增多,有时可见寄生部位组织变白。鳃组织上皮细胞增生,鳃丝肿胀或遭破坏,大量寄生会严重影响鳃的呼吸作用,使鱼窒息死亡。可通过镜检鳃和体表黏液有无车轮虫及其数量而作出诊断。

车轮虫病是罗非鱼养殖中的常见病,流行区域较广泛。发病时间多在初春、初夏及越冬期。大量寄生可引起鱼类死亡,因此当发现鱼体感染车轮虫时应及时进行水体杀虫治疗。

经常注意观察鱼类在水体的活动情况,定期镜检掌握病情,发现病鱼及时治疗。

防治方法:
1、鱼塘放鱼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堆肥代替用稻草和粪肥沤水饲养鱼苗和鱼种,避免车轮虫的大量繁殖;
2、每666.7平方米水面,1米水深,用苦楝枝叶30千克煮水全池泼洒;
3、用0.7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比例为5:)全池泼洒
4、用“鱼虫清2号”0.3~0.5克/米3水体或“鱼虫清2号-2000”0.1~0.2克/米3水体全池泼洒,一次即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罗非鱼发病,很多情况是水体环境不良、饲养管理不善而造成病原体的传染侵袭所致。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的防病措施:

(1)池塘和越冬池的水,首先要符合饲养水的标准。利用地下深井水和温泉水,事先要进行水质分析,因深井水溶氧低或含铁、硫量过高。使用前应采取增氧和除铁措施(氧化、沉淀和过滤等)。

(2)用作繁殖的亲鱼和留作翌年放养的鱼种,进越冬池前一定要严格挑选,受伤的鱼一律不能留用。

(3)越冬期易发生水霉病,这主要是由于鱼体受伤后水霉侵袭所致,故捕捞和运输一定要小心细致。此外,越冬池水温不宜低于16℃。

(4)无论是养殖池塘还是越冬池,进鱼前都要消毒。养殖池塘可用生石灰清塘。越冬池则排干池水,清除污物,用1~4毫克/升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消毒。亲鱼和鱼种入池前,要用0.4%的食盐溶液药浴10~15分钟。每隔1个月左右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0.7毫克/升的硫酸铜全池泼洒,进行消毒预防。

(5)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养鱼知识,责任心强。严格按操作、管理规程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措施


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包括病害猪损失补贴和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从2011年8月1日起,将现有的屠宰环节病害猪损失财政补贴标准由每头500元提高到800元,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比例维持不变,中央财政按调整后的补贴标准继续对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补贴40%、50%、60%。病害猪损失补贴的对象为提供病害猪(活体)的货主和自宰经营的企业。

无害化处理费用补贴的对象为实施无害化处理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头80元。具体申报程序是在每年年终,由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提出申请,报同级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会同农牧、商务等相关部门核实情况后,于次年年初予以补助。

另外,許多省份对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进行补助,旨在促使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及时、主动上报疫情情况,防止疫情传播扩散。补助对象为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无害化处理的猪是指病死猪,不包括强制捕杀的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每头给予80元的补助。(北京邓涛)

编辑提醒:政府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母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给予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调动和稳定了广大农民发展养猪业的积极性。由于各地有关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具体措施有所不同,读者朋友可以到各地畜牧局咨询。

华南地区罗非鱼病害防治的一些思考



过去这几年以来,广东和海南两地的罗非鱼病害危害闹得沸沸扬扬,从4、5月的溃疡病,到7、8月的链球菌病,养殖户损失惨重。而作为邻居的广西,虽然罗非鱼病害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但相对来说,还算风平浪静,没有发生大规模病死鱼现象。分析个中原由,可能与各地的诊治方法不同有关。笔者认为:

一、病原体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能不能发病与流行危害,取决于养殖水体的质量和鱼本身的抗病力水平。就广西而言,危害罗非鱼的主要病原体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链球菌、丝囊霉菌等,这些病菌都普遍存在于养殖水体中,如果养殖水质保持得好、鱼类健康强壮,这些病菌就不会造成危害;如若养殖水质差、鱼类又处于亚健康状态,就极易感染病菌,导致鱼类发病,甚至流行危害。

二、不是研制那一种病菌疫苗或筛选出某种病菌的敏感药物就可以拯救罗非鱼养殖业。病害的流行危害因素有多种,其致病菌也有多种,而且各地的用药习惯和方法都不相同,耐药性也不一样,靠一、二种病菌疫苗或药物,是不可能彻底罗非鱼的所有病害的。

三、防治病害还得脚踏实地、一步步来做才行。

1、首先要通过实验室确诊。及时采送病样送实验室检测,根据实验室确诊和药敏试验结果来筛选敏感国标渔药,才能做到及时治疗。如果发病初期自己先用药治疗,疗效不佳时才采集病样送检,很有可能分离不到病菌,更做不了药敏试验,这样也就无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治疗。

2、其次要根据目检和镜检来判断水质状况及鱼的健康状况。病鱼鳃的病变直接反映了养殖水质状况,通过观察鳃的病变可以初步判断水质,再结合问诊来判断水质是否需要改良;而内脏器官的病变,也直接反映了鱼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肝脏的病变,还可反映出饲料的质量水平,若肝脏病变严重,有坏死、分区、出血等症状,说明饲料有问题。

3、综合防治,才能提高疗效。根据实验室确诊结果,采取外消内服的方法防治,选用一种消毒剂消毒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并选择一种敏感国标渔药,添加一种中药制剂和稳定维生素C,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一到二个疗程就可控制病情;同时,根据鳃和内脏器官检测结果,改良或者更换饲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根治。


常见泥鳅养殖病害的防治和敌害处理方法



泥鳅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产生较大的养殖损失,常见的病害有水霉病、赤皮病、打印病、寄生虫病及其它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水霉病:病鳅体表附着白色或类白色棉絮状物,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在初春水温较低、鱼体受伤时较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1、捕捉、运输泥鳅时,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感染;2、鱼体感染此病时,用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病鱼5~10min,对发病鱼池用4%的食盐水和4mg/L的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赤皮病:由于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菌侵入诱发此病,该病对泥鳅危害大,尤其在盛夏高温季节发病率高。病鱼症状表现为鳍和腹部等皮肤呈灰白色,肛门冲血发红,继而肌肉溃烂,严重时在这些部位出现血斑,变成深红色,肠管糜烂,直至死亡。防治方法:避免鱼体受伤,全池泼洒1mg/L的漂白粉或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

打印病:患病部位主要在鱼体后半部,病灶红肿,多呈圆形或椭园形,此病多发生在7~9月份。防治方法:用1mg/L的漂白粉或2~4mg/L的五倍子溶液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病鳅离群独游,摄食减少,鱼体瘦弱,常浮在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多由车轮虫、舌杯虫和三代虫寄生在鱼鳃部和体表所致,该病主要发生在5~8月。防治:先用90%的晶体敌百虫0.5mg/L或0.7mg/L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杀虫药用后第二天或隔天再用0.3mg/L的二氧化氯溶液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

敌害:主要有蛙类、蛇、水生昆虫(如水蜈蚣、红娘华)、鸟类及凶猛性鱼类等。泥鳅养殖期间,要及时做好敌害清除工作:池塘的进、排水口要用密网拦滤,防止野杂鱼进入;经常清除池边杂草,以防蛙类侵入,发现蛙类及时捕捉,蛙卵及时捞除;对水蜈蚣、红娘华,可用95%的晶体敌百虫按0.5~1mg/L兑水全池泼洒;水蛇可用硫黄粉来驱赶,每亩用硫黄粉1.5kg撒在池堤四周;发现水鸟及时驱赶。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048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