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吃什么食物

小时候,非常喜欢萤火虫,在树丛中间,追寻着它们的身影,非常的浪漫,和天上的星星一样,点亮了这片森林。萤火虫其实是有很多颜色的,像橙色、浅红色、黄色、绿色等,但是我们难以区分。那萤火虫吃什么食物?数量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一、萤火虫吃什么食物?

我们都知道,萤火虫可以分为四个生长阶段,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它们的寿命虽然不长,但是处于幼虫的阶段几乎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也是它们主要进食的时间。令人奇怪的是,萤火虫是不吃素的昆虫,通常以软体动物为主食,有我们比较熟悉的蜗牛,它们进食的时候也不是吃,而是用嘴吸。比如萤火虫发现了一只蜗牛以后就会爬到蜗牛的身上,然后咬住蜗牛的软肉部位注入一种消化的液体,这以后蜗牛的身体组织就开始软化了,萤火虫就可以吸食蜗牛了。这种吃食的方式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恶心,和它美丽的外表似乎是不搭。

为什么萤火虫后面又不吃肉了呢?因为幼虫阶段在不断进食,等到了成虫阶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当它们长出翅膀以后就不吃软体动物了,而是吃一些花露、花蜜等,也有的甚至不吃东西了。

据说还有一些萤火虫即使是成虫也不会吃素,居然是吃雄性萤火虫,真是可怕。

萤火虫成虫的寿命不长,只有十几天的时间,等道它们完成繁殖的任务以后就会结束生命。

二、萤火虫的数量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大家对于萤火虫的记忆几乎都在小时候,为什么现象夏天越来越见不到萤火虫的身影了呢?其实,这和很多因素有关。相关证据表面,萤火虫的数量的确是在慢慢减少,猜测是因为杀虫剂、光污染、栖息地被破坏等等原因造成的。

不过,现在还有一些以萤火虫为主题的观光地,很有可能是捕捉的萤火虫,也有可能是人工饲养的,我们很难区分。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够一睹萤火虫的美丽,大家还是需要好好爱护这片生态环境,给它们一个安稳的家园,这样才能够长久的生存下去,否则也会像珍惜动物一样消失的。

综上,萤火虫的饮食的确是很奇葩,和它们美丽的外形是有所区别的,现在起数量越来越少了,大家一定要好好的保护它们。

小编推荐

萤火虫饲养


【常见问题】萤火虫饲养技术的要点有哪些?

【专家解答】目前国内养殖萤火虫还不是很成熟,小编汤姆为读者准备了整合了一篇《萤火虫养殖技术大全》(点击阅读)供大家阅读。其实,萤火虫的生长发育和许多昆虫一样,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完全变态昆虫。世界上的萤火虫约有2000多种,有的还能发出三色光来。据科学研究,37只萤火虫发的光,相当于一支烛光,但每次发光所含的热量仅是烛火的40万分之一,因此人们叫它冷光。萤火虫是食肉性小甲虫,它是农作物的卫士、高级麻醉师,它能巧妙的将钉螺蛳等害虫麻醉倒,再用它管状的嘴将害虫的肉(变成流质)喝下去。 随着野生萤火虫的越来越少,人们开始了人工养殖。从多年人工养殖的经验来看,萤火虫一生有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野生的萤火虫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由于周期较长。

养殖的环境模仿野外生存的环境,潮湿温热、草木茂盛。这些夜间的小精灵挂灯笼的时候是成年雌雄虫间求偶的讯号,成年期一般只有7-10天。这段时间萤火虫是不进食的,只靠露水繁衍下一代。

人工养殖对野生萤火虫没有任何伤害,而且一般都是在两只成虫交配后,完成其生命使命才进行出售。交配完成后,成虫一般就只有10天的时间,就算不放飞,在养殖场内也会死去。

【小编点评】由于萤火虫是比较脆弱的昆虫,一般购买选择空运,缩短运输时间,保证萤火虫的成活率和活跃度。若选择一般快递,成活率会降低。同时,在运输时采用瓶装,瓶内放上植物,以保持瓶内一定湿度。此外,商家需要多准备10%的活体,因为运输途中难免有死亡。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说到萤火虫,大家都会觉得很浪漫,在购物平台上就有活体萤火虫售卖。但是你有想过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发光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和目的,让你在感受浪漫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造成浪漫氛围的萤光是怎么一回事。

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1.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因为在其发光器的部位,存在着一种含磷的发光质与一种催化酵素。萤火虫在发光器上会有一些气孔,由气孔引入空气后,发光质就会透过酵素的催化与氧进行氧化作用。然后透过这样的机制来发出光。

萤火虫透过这样的作用来发出光芒。而这样发出来的光,由於大部份的能量都转为光能,只有少部份化为热能,所以称之为冷光。也就因为发光质与光能的转换相当有效率,所以萤火虫可以发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萤火虫本身也可以控制进不进行这样的作用来控制发不发光。

2.而发光器的构造也使得萤火虫的发光更亮。萤火虫的发光器由数层细胞组成。在皮肤下有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下有反光细胞,可以反射发光细胞发出的光来使光看来更亮。

萤火虫的荧光是其体内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后生成的。研究人员发现,荧光素酶中的异亮氨酸残基能牢牢地抓住荧光素产生的发光体氧化荧光素,使萤火虫发出黄绿色的荧光。他们还比较了萤火虫发黄绿色光和发红光时荧光素酶立体构造的不同。结果显示,发黄绿色光时异亮氨酸残基和氧化荧光素结合相当紧密,而发红光时两者结合相对松散。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

其实,对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早期学者提出了多种假设,其中有求偶、沟通、照明、警示、展示及调节族群等多种功能;但是除了求偶、沟通之外,其它功能只是科学家观察的结果,或只是臆测。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学者验证了警示说:1999年,学者奈特等人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证实成虫的发光除了找寻配偶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学者安德伍德等人在1997年以老鼠做的试验,证实幼虫的发光对于老鼠具警示作用。

萤火虫于夜晚的发光行为,以黑翅萤(Luciolacerata)为例,就目前的研究发现,多是在日落后,雄虫开始在栖地上边飞边亮;在雄虫开始活动不久后,雌虫便开始出现于栖地周围的高处(雌虫也会发光,但只有发光器一节,雄虫则有两节发光器),从晚上7点一直到11点半左右,在其栖地可以见到成百成千的萤火虫发光,但差不多在晚上11点半过后,成虫便逐渐停止发光。而且雄虫发光的频率也有变化,并非整晚的发光频率都一样。

综上所述,萤火虫发光的目的经过证实的有求偶、沟通和警示三种作用。其实萤火虫的寿命特别短,希望大家不要再为了自己喜欢而去捕捉它们,就让它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自由地发散光辉吧。

萤火虫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萤火虫养殖技术的基础要点有哪些?

【专家解答】 如果场地允许,最好布置成越接近自然环境越好。可以考虑水栖、陆栖并行的环境设计,注意河道边坡应为土质,以供成熟幼虫化蛹。

幼虫为陆栖的种类,但应罩以防止逃逸的细网;可以种植一片菜圃饲养蜗牛供给幼虫捕食。水栖型的种类,则可以建造人工河道,使水流能循环流动,最好能有人工瀑布,使自然溶入的氧气增加,但要注意的是萤火虫的幼虫需要水流缓慢的环境。然后在河中饲养鲤鱼等,以鲤鱼排出之粪便繁殖藻类,

这些藻类便可提供螺类为食;而萤火虫的幼虫便可捕食这些螺类。

萤火虫的幼虫是吃肉的,陆生的萤火虫的幼虫大多都吃一些较小型的蜗牛。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只吃蚯蚓不吃蜗牛的双色垂须萤。水生型的萤火虫幼虫大多数吃的都是水中的螺类。有时候也吃些小鱼、蝌蚪之类。 化蛹后的萤火虫蜕变为成虫后,大多数种类的萤火虫几乎都不吃不喝,往往只吃露水,蜜露或花粉和花蜜,在南美洲地带,有少数种类的萤火虫成虫,会发光捕食其他种类的萤火虫或小型趋光性昆虫作为食物。

【小编点评】萤火虫养殖技术小编自己也归纳了一下,这个方法适合对于空间有局限性的朋友:饲养器可以用铁丝笼,也可以用玻璃瓶,但要注意留通气孔,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盒,也要注意留通气孔,最好以铁纱作盖。这种虫不会互相打斗和嘶咬,可以多只虫混养。瓶内可放点嫩槐树叶或新摘回的嫩草,瓶口用塑料纱、铁纱或纱布蒙盖。瓶内宜保持一定的湿度,可每天稍洒一点水,供给嫩草或槐叶前喷点水后再投入。萤火虫最爱吃食蜗牛的体液,每隔2~3天可捉1~2只活蜗牛放如饲养器内,以供其食用。若是玻璃瓶或透明的塑料盒饲养器,此时可观察它吃食蜗牛的情景。若瓶中饲养10~25只萤火虫,每次只需供1只蜗牛,养25只以上萤火虫的,每次可投放2只蜗牛。萤火虫一般可养15~20天,饲养得好可使它活上1个月。

萤火虫一般什么季节有


萤火虫的美丽让人向往,尤其是一片片的黄绿色广聚集在一起,显得非常浪漫。萤火虫的种类也比较多,不管是幼虫、蛹还是卵都可以发出光来。不过,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时长不一样,有的可以达到几分钟,有的只能发光几秒钟。那么萤火虫一般什么季节有?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一、萤火虫一般什么季节有?

根据小时候的记忆来看,萤火虫一般出现在夏季炎热的晚上,尤其是在农田旁边、溪流、小河、池塘等范围内。尤其是有纯净水源的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不过萤火虫不同时期的活动时间是有一定差别的,像成虫的话有的是在夜间活动,有的是在日间活动。但是大多数的是在傍晚活动,也就是八点到九点的样子。

那为什么现在越来越难以见到萤火虫了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等资源被开发,对自然界的很多生物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萤火虫的数量也随着人类的开采不断减少。首先,它们的栖息地不断被破坏,导致生存环境的改变,没有地方可生存依赖。其次,人类不断食用化学药剂、农药等,造成土壤、水源等污染。最后,生活垃圾也是萤火虫减少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萤火虫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萤火虫主要分布在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发现的有五十多个品种,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

萤火虫主要是依赖于水栖和陆栖两种方式,陆栖的占多数,常常隐蔽在植被茂盛、高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大的地方。如果是水栖的话,对于环境的要求更高,必须是纯净的水质,不能有一点污染。

萤火虫的蜕变从幼虫到蛹的话一共要经过六个次才行。幼年的萤火虫喜欢吃甲壳类动物和螺类动物,先用针注入液体后将其麻醉,再去分解肉体。

在初春时节,萤火虫会开始往岸上爬然后钻到土里面,这个时候就会改变呼吸方式,它的腹部两边是会发出光的。大概不到两个月的实际,就能从蛹变成虫。不过平均寿命都不长,基本只有五天作业。一般在日落时刻的萤火虫是比较活跃的,会用发光的方式给彼此传播信号。

关于萤火虫一般什么季节有、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你们弄清楚了吗?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

萤火虫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那么,萤火虫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是什么?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萤火虫的生活习性

萤火虫依其生活环境区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前者占大多数。陆栖萤火虫多栖于遮蔽度高,植被茂盛,相对湿度高的地方,水栖萤火虫则对环境要求更高,水不能被污染,也不能灯光污染。萤火虫幼虫也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一般需要6次蜕变后才进入蛹阶段。在草丛常发现尾部两点发光的是陆生的山窗萤幼虫和全身发光黑白双间的双色垂须萤幼虫,这两品种的成长雌虫翅膀退化,与幼虫形状没有太大分别,雄虫才可以飞行。

二、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萤火虫的发光是生物发光的一种。萤火虫有专门的发光细胞,在发光细胞中有两类化学物质,一类被称作萤光素(在萤火虫中的称为萤火虫萤光素),另一类被称为荧光素酶。荧光素能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消耗ATP,并与氧气发生反应,反应中产生激发态的氧化荧光素,当氧化荧光素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光子。反应中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极少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反应效率为95%,甲虫也因此而不会过热灼伤,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办法制造出如此高效的光源。在虫的腹部下部有着很多白色斑块,其实是它的甲壳中对光透明的部分。在内部有一块白色的膜,可以反射光,所以在日间这个部位呈现白色。

萤火虫的种类有很多,有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在生活习性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栖息方式上,就有陆栖和水栖两大类,但是绝大多数的萤火虫都属于陆栖的。此外,萤火虫之所以会发光,主要是靠着滋生内部的专门的发光细胞来进行,这种细胞能够分泌出两种化学物质,一种是萤光素,另一种是荧光素酶。这两种物质在反应中生成亮光,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萤火虫发光也就是这个道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常见昆虫萤火虫、蚯蚓、金龟子是益虫还是害虫?


昆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常见的就有萤火虫、蚯蚓、白蚁、金龟子等等,那些这些昆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益虫跟害虫是两种对于人类意义完全相反的昆虫,一种对于人类有着不少的帮助,而另一种却对人类有着不少的害处。

1、萤火虫

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如熠燿、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荧光,故名为萤火虫。这种尾部能发光的昆虫,约有近2000种,我国较常见的有黑萤、姬红萤、窗胸萤等几种。

萤火虫是益虫还是害虫?

萤火虫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

当你看到萤火虫成虫发光的时候,它基本上不吃东西了,喝一些露水,蜜露或花粉和花蜜。而萤火虫的幼虫是无肉不欢的,植物是绝对不吃的。水栖萤火虫幼虫吃淡水螺类,陆生萤火虫幼虫吃蜗牛、蛞蝓、蚯蚓之类,有的种类还会捕食蚂蚁白蚁等小型昆虫。当然也会有这样的一少部分萤火虫,它们不吃蜗牛,而是吃其它种类的萤火虫。

我们知道了上面的内容后,是不是可以说萤火虫是益虫了呢?它捕食农业的害虫,维系了生态的平衡,对于自然来说无所谓好坏,它们都是自然生态中不可缺失的一份子。

2、蚯蚓

蚯蚓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别称地龙、曲蟮、坚蚕等,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虽然生活环境内充满了大量的微生物却极少得病,这与蚯蚓体内独特的抗菌免疫系统有关。

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蚯蚓是益虫。蚯蚓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在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是调节者。蚯蚓每天吞食大量的泥土,将泥土中的腐叶和很小的生物吸收,然后将泥土排泄出来,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蚯蚓吃什么食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植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真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月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食物通过消化道约有一半作为粪便排出。

3、白蚁

白蚁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等翅目,类似蚂蚁营社会性生活,社会体系在分类地位上属于较低级的半变态昆虫,蚂蚁则属于较高级的全变态昆虫,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如果在家中发现白蚁,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来清除。

4、金龟子

金龟子属无脊椎动物,昆虫纲,鞘翅目,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土栖性害虫。除危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果树外,还危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金龟子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全世界已记载有3万余种,北美大约有1200种,我国目前已记录约1800种。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生活隐蔽、适应性强、生活史长短不一,很难防治,可以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发现。不同的种类生活于不同的环境,如沙漠、农地、森林和草地等。

海星吃什么食物


海星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棘皮动物,体扁平,多为五辐射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和鱼类不同的是,海星主要生活在砂质海底、软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种深度的海洋中。那么,海星吃什么食物?海星的品种分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海星吃什么食物?

海星类都是肉食性动物,可以取食各种无脊椎动物,特别是贝类、甲壳类、多毛类、甚至鱼类等。海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因为它们的活动不能像鲨鱼那般灵活、迅猛,所以捕食对象是一些行动较迟缓的海洋动物,如贝类、海胆、螃蟹和海葵等,捕食时常采取缓慢迂徊的策略,慢慢接近猎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猎物并将整个身体包住它,将胃袋从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让猎获物在其体外溶解并被其吸收。

海星的品种分类

1、显带目:腕具二行明显的边缘板,没有皮鳃,生活在软质海底,管足2列,无吸盘,在步带沟中排成两列,有利于在泥沙穴居或爬行。大部分深海海星属于此目,如槭海星以纤毛过滤取食。

2、有棘目:边缘板很小,叉棘简单或缺乏。有成簇的棘,管足有吸盘,但叉棘罕见。欧洲多石海底常见驼海燕,北方的轮海星属和太阳海星属有许多短腕,体盘较宽,棘轮海星有15个腕。

3、钳棘目:有带长柄的双瓣叉棘,棘具保护或取食作用。在浅水中取食双壳类的常见的种类,有分布在北欧的红海盘车,从白令海到朝鲜半岛的多棘海盘车。北美西海岸的短刺豆海星长65厘米,为世界上最大的海星之一,取食沙钱海胆等。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的多腕葵花海星有15-24个腕。中美的菊海星属腕最多达50个。

海星都是肉食性动物,它们在海洋中的食性较广,既可以食用贝壳类,也能食用鱼类。海星并没有明显的牙齿,它消化食物的方式主要依靠体内的胃袋和消化酶。世界上现存的三种海星种类主要有显带目、有棘目以及钳棘目。这三种分类方式下又分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海星品种。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企鹅吃什么食物


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很可能在地球穿上冰甲之前就已经在南极安家落户,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8种,大多数都分布在南半球,能在-60℃的严寒中生活、繁殖,在陆地上活像身穿燕尾服的西方绅士,走起路来一摇一摆。那么,企鹅吃什么食物?企鹅的栖息环境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企鹅吃什么食物?

企鹅以海洋浮游动物主要是南极磷虾为食,有时也捕食一些腕足类、乌贼和小鱼。企鹅的胃口不错,每只企鹅每天平均能吃0.75公斤食物,作为捕食者在南大洋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企鹅在南极捕食的磷虾约3317万吨,占南极鸟类总消耗量的90%,相当于鲸捕食磷虾的一半。

企鹅的栖息环境

企鹅通常住在赤道以南、人迹罕至的地方才能看见。有些企鹅住在寒冷地方,有些企鹅住在热带地方。但企鹅其实并不喜欢热天气,只有在寒冷的气候中才会快活。所以,在遥远遥远的南极洲沿岸冰冷的洋里,那儿住着最多的企鹅。企鹅的栖息地因种类和分布区域的不同而异,帝企鹅喜欢在冰架和海冰上栖息,阿德利企鹅和金图企鹅既可以在海冰上,又可以在无冰区的露岩上生活,在亚南极的企鹅大都喜欢在无冰区的岩石上栖息并常用石块筑巢。

以上就是关于企鹅的食物以及栖息环境的介绍,现在世界上的大多数企鹅都生活在南极大陆,因此它们主要以南极上的一些南极虾、乌贼和小鱼为食。另外,企鹅一般是生活在人烟稀少,气候寒冷的地方,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企鹅是生活在热带地区,但是热带并不是企鹅的;理想栖息地。现在,随着人类足迹愈加广阔,在动物园甚至是远洋到南极洲都可以见到企鹅了。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河蚌吃什么食物


【常见问题】河蚌吃什么食物?

【专家解答】河蚌主要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具有独特的养殖优势和良好的养殖前景,成为了养殖户们的重要选择。那么河蚌吃什么食物呢?现将河蚌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一、河蚌吃什么食物

河蚌的食物主要是单胞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如轮虫、鞭毛虫、绿眼虫,绿粒藻、栅藻、舟形藻、甲藻、四角藻、纺锤硅藻、杆星藻,甲壳动物的残屑及植物叶片等。易被消化的主要是硅藻。蚌不能主动追逐食物,依靠蚌壳的开闭,外套膜内侧纤毛和鳃纤毛的摆动造成水流,食物便随水进入蚌体。食物随水进入外套腔,颗粒沿鳃丝向上移至鳃的基部,再向前移动至唇瓣,经唇瓣选择后小颗粒进入口中,大颗粒则由内鳃边缘向后移动,在两腮相交处,入外套膜痕至后端,两壳猛闭排出体外。据有人统计,每天流进蚌体的水可达40升。

二、河蚌的栖息环境

在自然环境中,蚌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池沼、小溪等泥质、沙质或石砾之中。冬春寒冷时利用斧足挖掘泥汾,使蚌体部分潜埋在泥沙中,前腹缘向下,后背缘向上,仅露出壳后缘部分进行呼吸摄食。天热时则大部分露在泥外。无齿蚌一般生活在泥质底、pH值在5~9的静水或缓流的较肥的水中。

三、河蚌的消化系统

河蚌口位前闭完肌下,为一横缝。口的两侧各有一对三角形唇片,大,密生纤毛,有感觉和摄食功能。口后为短而宽的食道,下连膨大的胃,胃周围有一对肝脏,可分泌淀粉酶、蔗糖酶,有导管入胃。胃后为肠,盘曲于内脏团中,后入围心脏,直肠穿过心室,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上,出水管附近。胃肠之间有一晶杆,为一细长的棒状物,前端较粗,顶端形态变异较大,呈细尖、膨大、钩状、盘曲等。晶杆位于肠内,其前端突出于胃中,与胃盾下部相接。晶杆可能为储存的食物,河蚌在缺乏食物条件下,24小时后晶杆即消失,重新喂食,数天后晶杆恢复存在。

四、河蚌的养殖方法

1.目前河蚌养殖方式多采用吊养和笼养。吊养方法有单个吊养和串养在一根线上吊养两只蚌以上。笼养数量依笼(网笼、网夹)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只蚌都能接触笼底为适宜。

2.育珠河蚌一般亩养殖池塘为800~1200只,外荡为600~800只。养殖密度具体视体重肥度。水体流动、水体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随蚌体大小适量增减。

3.河蚌养殖已成为我市外荡渔业之体综合开发利用的主要生产内容。以育珠为主的池塘可以适量放养草鱼、鳊鱼、鲫、鳜鱼、黄颡鱼等及搭养少量鲢、鳙鱼,以充分挖掘水体生产潜力。

【小编结语】河蚌具有很高的养殖效益,适合养殖户们养殖。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河蚌的食物和养殖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鹅吃什么食物


黑麦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叶片无绒毛,叶质柔软,是鹅的优良饲料,在养鹅的时候怎么用黑麦草进行养鹅呢?

黑麦草养鹅方法:

1.幼鹅的饲法:1月龄内的雏鹅由于消化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因此,割后的鲜草必须切成1厘米~2厘米长的碎片,并拌上少量精料(草片与精料的比例为10∶1左右,即10公斤青草配1公斤正大康地鸡花料),每天喂4次~5次。

2.中鹅的饲法:第二个月龄内,鹅生长旺盛,食量大,这时期鲜黑麦草应保持充足供应,每天每只鹅可用1.5公斤~2公斤,而精料则宜减少,一般是14公斤黑麦草配1公斤精料便可满足其增重需要。青草切成2厘米~3厘米。

3.大鹅的饲法:60日龄后,每天每只鹅可用青黑麦草2公斤~2.5公斤,精料用量可再次减少,同时可增加熟蕃薯用量,以达到催肥的目的。

黑麦草养鹅应注意事项

1.雏鹅从第三天龄起可喂切碎的黑麦草。用草时,应考虑添加精料,不要单纯用草饲喂。

2.由于刚采割的黑麦草鲜嫩,本身含水量高,因此应把露水或雨水晾干后再投喂养鹅,防止鹅拉稀粪。

3.大量投料,鹅一时吃不完,剩草被践踏会造成污染或浪费,因此应采用少量多次投草,以使鹅喂饱而不浪费为准。

4.晚间应加餐促生长。由于狮头鹅消化能力较强,易饥饿,因此晚上12点左右应搭配部分精料再次投草饲喂,可加速鹅生长和增肥,缩短肉鹅的饲养期。

5.黑麦草生长后期,即在第二年春耕用地之前,可将地里的剩余鲜草一次性收割后制成青贮料。

总结:用黑麦草给鹅喂食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有沾过农药或者是有喷洒过农药的黑麦草进行喂食,否则可能鹅会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黑鱼吃什么食物


【常见问题】黑鱼吃什么食物?该怎么养?

【专家解答】黑鱼为我国常见的一种食用鱼,别称乌鱼、生鱼、财鱼等。黑鱼的骨刺少、含肉率高且营养丰富,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那么黑鱼吃什么食物?该怎么养?现将黑鱼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黑鱼吃什么食物?

黑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且较为贪食,捕食对象随鱼体大小而异,体长3厘米以下的苗种主食挠足类、枝角类及摇蚊幼虫等,体长3-8厘米以下的苗种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蝌蚪、小虾、仔鱼等为食,体长20厘米以上的成鱼则以各种小型鱼类(鲫鱼、餐条、赤眼鳟、泥鳅及各种幼鱼)和青蛙为捕食对象。

二、黑鱼的养殖技术

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

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亩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

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厘米~5厘米长的鱼种,亩放养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

4.饲料选择: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饲料的主要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小鱼等鲜活饵料。

5.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6.日常管理:黑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实践情况来看,乌鱼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乌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7.适时捕捞:因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市价较好时,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上市销售,这样,既可卖得好价钱,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

【小编结语】黑鱼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中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非常适合养殖。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黑鱼的食物和黑鱼的养殖技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泥鳅吃什么食物?


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为鳅科泥鳅属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我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教多,北方不常见,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泥鳅吃什么食物吧!

泥鳅吃什么食物?

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在人工养殖的时候,投喂的饵料种类有蝇蛆、鱼粉、猪血粉、蚕蛹粉、米糠、麦麸、菜饼等。

泥鳅的生活习性

1、栖息: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

2、繁殖: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水温18℃),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3、呼吸: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

泥鳅的品种分类

1、青鳅:青鳅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2、大鳞副泥鳅:大鳞副泥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体形酷似泥鳅。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无眼下刺。鳞片大,埋于皮下。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

3、中华沙鳅:中华沙鳅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又称钢鳅。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萤火虫吃什么食物》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殖下龙虾吃什么食物”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468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螺蛳吃什么?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