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淡水养殖技术具体有哪些细节?

【专家解答】做好淡水养殖,需要掌握市场信息,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和企业定位,及时调整养殖结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优、人优我廉,在经营理念上实现四个转变: 池塘养鱼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

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_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_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_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清塘消毒

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方法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方法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a.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b.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c.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d.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e.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_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鱼种放养和计划收获、实际收获记录

1.投饵施肥记录

2.水质管理和鱼病记录

3.经济效益分析

4.以上是池塘养鱼技术的主要要点。用八个字可系统地加以概括:

水要有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适宜的水温,宽敞的水面;

种要有优质的品种和体格健壮的大规格鱼种;

饵要有营养全面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

密以较高的密度获得较高的产量;

混适当混养肥水性鱼类;

轮搞好轮捕轮放,也可搞轮作即上茬养成鱼,下茬养鱼苗;

防认真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贯彻有病早防,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管精心的日常管理。

【小编点评】如今,各种水产行业协会也日益增多,渔业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渔工技贸一体化方向发展。但目前还存在着许多家庭养殖形式,难辞传统养殖的习惯,导致技术不高而成本高、养殖品种分散,产品靠中介推销,生产力低、效益低的经营方式。在当今水产养殖的新潮中,已渐渐不适应水产业发展的形势。为适应我们加入WTO后水产业发展的要求,能经得起农业结构调整后的水产再发展的竞争,由养殖效益低的个体养殖户向适度规模的养殖户过渡,由效益低、技术低、资金缺的小规模养殖户向有技术、有资金、有养殖水平的、具有适度规模的养殖大户过渡,使经营大户或公司利用自有的优势(如资金、品种、技术项目、销售等),与广大养殖户和适度规模的养殖者在种苗、饲料配给、防治病、养殖技术、生产标准等方面相结合,开拓集约化经营,形成产、供、销服务一条龙多种养殖形式的现代化养殖体系,进而把我市水产养殖渔工、技、贸一体化推向新的高度,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淡水养殖技术的你整理了《淡水养殖技术指南》一文。

小编推荐

池养淡水小龙虾混养夏花鱼种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池养淡水小龙虾混养夏花鱼种技术吗?

【专家解答】池塘水深1.5米,面积3-5亩,四周用钙塑板和网片建成防逃设施,高度40厘米。

1.放养前准备工作:⑴清塘消毒:3月中旬开始将池水排干,然后用120kg/亩的生石灰进行消毒。⑵进水培育浮游生物:4月上旬进水50厘米,用肥水类生物制剂培育浮游生物。⑶移植水草:进水后,在池塘中栽种伊乐藻,水草总面积占塘口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⑷投放螺丝:清明前后,平均每亩投放1000斤。

2.虾苗放养:4月初投放,平均规格40-60尾/斤,70公斤/亩。

3.鱼种放养:6月中旬亩放草鱼夏花0.25万尾,鳙鱼夏花0.45万尾。

4.饲料投喂:饲养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投饵方法是四定,傍晚喂龙虾颗粒饲料,主要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夏花放养后,上午喂草鱼颗粒饲料,主要在池塘中间投喂。6月份之前幼虾阶段,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2%的幼虾料,日投饵量是虾体重的8%;6月份以后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成虾料,日投饵量是虾体重的3%。鱼种投喂蛋白质含量为28%的草鱼颗粒饲料。

5.水质管理:在饲养过程中每半个月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每三天傍晚注换水一次。此外根据水质情况,每隔20天左右用生石灰15公斤/亩全池泼洒。PH值保持在7.0-8.0之间。

6.病害防治:在饲料中定期添加脱壳素、多种维生素、保肝类等保健添加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和EM菌,一般在养殖中后期每个月使用一次光合细菌和EM菌。在养殖后期使用1-2次底质改良剂,每月泼洒一次纤虫必克,以预防龙虾纤毛虫病。

7.收获情况:从6月份开始用地笼捕捉龙虾,捕大留小,及时将达到商品规格的龙虾捕捞销售,到9月底捕捞结束,12月份出售草、鳙鱼冬片。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池养混养淡水小龙虾的你整理了《池养淡水小龙虾混养夏花鱼种技术指南》一文。

火鸡人工受精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火鸡如何人工受精?

【专家解答】火鸡的人工授精技术主要是采精和输精技术。采精时至少需要2人配合。将公火鸡固定在长1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的采精凳上,助手负责保定和接取精液。采精者左手拇指与其余4指分开,沿着火鸡背侧尾部按摩,右手在腹侧尾部推动按摩。看见公火鸡的生殖突起有节奏地用力外翻时,用左手掌从腹侧向上使劲推动公火鸡的尾部,拇指和其余4指分开放在肛门的两侧。此时,采精者的右手移到公火鸡腹部柔软处抖动。火鸡的生殖突起再次翻出,并达到充分勃起时,右手向上推动与左手汇合挤压,火鸡的精液就会流出,助手立即用集精器收集精液。采精者挤压后双手放松,重复上述动作,当火鸡生殖突再次翻出时,再压挤1次,这样反复23次,即完成采精过程。输精工作由2人完成,一人翻肛,另一人输精。输精者位于翻肛者的左侧。翻肛者用左手抓住母火鸡的双腿倒提,腹部向里,用右手掌使劲压迫母火鸡的尾部,并用分开的拇指和食指把母火鸡的肛门翻开,使输卵管口翻出。输卵管口位于泄殖腔的左上方,当输卵管口完全翻开后,输精者将输精管斜向插入输卵管内12厘米,将精液输入。同时,翻肛者放开右手,使肛门复原,即完成输精工作。要做好人工授精工作,保证火鸡蛋具有高的受精率,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工作。小编汤姆为探索火鸡人工受精的你整理了《火鸡人工受精技术指南》。

1.公火鸡的挑选和训练公火鸡达到29周龄时即开始做采精训练,训练之前首先将公火鸡泄殖腔周围的毛剪光。训练可以促进火鸡睾丸的发育,使火鸡具有旺盛的性欲,并建立起采精的条件反射。每周训练公火鸡2次,正式采精时也按训练时间进行。一般训练两三周后,火鸡的反应和精液质量可达到要求。此时,淘汰那些反应不明显,精液量少或精子活力差的公火鸡。

2.掌握好授精时间和频率公火鸡的精于在母火鸡体内可存活70天。因此,于母火鸡开产前1周,有70%80%的母火鸡有蹲伏现象时开始授精,效果最佳。首次输精后,过3天再输1次,大约2周后改为每周1次。产蛋高峰期,10天或2周输精1次。产蛋后期,再增加输精次数。每次输精的时间以下午2点以后和晚上为好。

3.精子使用时间公火鸡的精液采出后应于半小时内用完,否则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利用专用的家禽精液稀释液与火鸡原精液混合均匀,可较长时间保存,仍可使受精率达到70%。

4.采精注意事项防止操作中对公、母火鸡的伤害,采精和输精过程中动作要轻柔。

幼蛙饲养管理技术指南 【牛蛙养殖】


【常见问题】幼蛙饲养管理技术有哪些使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小编汤姆为探索幼蛙饲养管理技术指南的你整理了《幼蛙饲养管理技术指南【牛蛙养殖】》。

春季池塘养殖小龙虾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春季池塘养殖小龙虾技术吗?

【专家解答】春天来到,气温升高,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此时,在洞穴里生活了一个冬季的小龙虾亲虾大量出洞到池中觅食。随着池水温度的逐步回升和亲虾摄食后营养的增加,仔虾已开始散落到池中自由生活,池塘水体中养殖密度也迅速增大。因此,在春季小龙虾苗种培育过程中应强化管理,确保全年小龙虾养殖有一个良好的开局。金湖县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闵敏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小龙虾苗种培育示范户参考。

一、投喂管理

小龙虾食性杂,对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均能摄取,当池水温度达到10℃以上,小龙虾就开始觅食,而且比较贪食。亲虾在度过一个缺乏食物营养的冬季之后,需要摄食大量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来育肥,幼虾的生长发育也需要摄食大量的饵料。在初春如不及早投饵,极易造成亲虾体质衰弱,引发相互攻击残杀现象的发生,甚至引发病害而死亡。因此,在春季投喂管理中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确保饵料质量。初春时节越冬虾体质相对较弱,通常应投喂蛋白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适当搭配一些鲜活小杂鱼、螺蛳等,以提高亲虾的丰满度,满足幼虾发育生长的需要,提高成活率。

2.科学合理投喂。初春时节水温相对较低,小龙虾吃食量较少。因此,投喂要科学,在投饵量的把握上要做到合理、适度,一般日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次,晴天多投喂,阴雨天少投喂,投喂量掌握在2小时吃完无残饵为宜,此外,可在池塘内增投一些麸皮、豆粕等供幼虾摄食。

二、水质管理

1.水位调控

经过一个冬季的枯水期,养殖池塘的水位都降得很低,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亲虾携带着幼虾出洞,此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池塘水位低养殖水体小,空间受限,极易引起小龙虾的相互争夺空间资源、食物等。另一方,初春时季,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较大,如果遇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气温还会骤降,对幼虾的影响较大,严重时会造成批量死亡。因此,要严防冷空气来袭,应适度抬高养殖池塘水位,以保持水温的相对稳定。

2.水质调控

初春时节水质清瘦,池水中生物饵料不足,应提早施肥,以培育轮虫、足类、枝角类等饵料生物,为小龙虾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对幼虾而言,浮游生物是优质天然饵料,池中浮游生物充足,可加速幼虾的发育生长,提高成活率;同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清瘦的水体易暴发丝状藻类,尤其是新挖塘口,丝状藻类的发生率很高,通过投施基肥,提高养殖水体的肥度,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藻类的发生。在小龙虾养殖池塘,通常施经发酵过的畜禽粪肥(最好是鸡粪),一般投施量为300~500公斤/亩,一次施足。投施有机肥,肥效长,对亲虾和幼虾的生长都无影响。小龙虾苗种培育期间,应保持水质清新。坚持每星期加水1次,每次加水为20厘米;每半月使用1次生石灰,用量为10~15公斤/亩,方法是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使用生石灰不仅可调节pH值,而且还可以增加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以满足幼虾蜕壳发育生长的需求。

3.增氧措施

如遇闷热天气、大雾天气及雨水过后,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近年来,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推广了渔业物联网技术,将溶氧测控仪与增氧设备联网,根据养殖对象设定池水溶氧的上、下限,实现了微孔增氧设备的自动开停,以达到适时增氧的理想效果。在增氧设备发生故障不能使用时,可使用粒粒氧增氧的应急措施,增加虾池溶氧。

三、水草养护管理

俗话说得好,要想养好虾,必须养好草。补栽和养护好水草是小龙虾苗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其主要作用有:

1.水草是小龙虾喜食的植物性饵料,水草还可以繁衍出小鱼、螺蛳、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供小龙虾摄食,可以节约饲料成本,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2.水草可为小龙虾栖息、蜕壳提供隐蔽场所,以防被敌害发现,并减少相互残杀。

3.水草能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含氧量,并可吸收水休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为小龙虾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

4.在气温较高时,水草能起到为小龙虾遮荫降温作用。因此,在初春时节,要加强饲料的投喂,以尽量减少小龙虾对水草嫩芽的破坏,适度施肥,确保水草萌芽快速生长。

对于一些水草较少的塘口,要及时移栽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水花生移栽时要沿池边贴放。在水草种植区严禁使用含有除草剂成分的药物;使用生石灰时,也要避开刚成活不久的水草区域。

四、幼虾培育管理

三月中旬补水后,经过10多天的精心投喂,幼虾已基本脱离母体。此时,应及时捕出亲虾上市或者另择池塘继续育肥后上市。一般采用地笼捕捞,地笼下好后,利用淡水小龙虾喜逆水爬行的习性,适当进行微流水刺激,增加淡水小小龙虾活动量,促使其扩大活动范围,起到提高捕捞量的效果。采用亲虾捕捞上市或另择池塘继续育肥后上市的做法,可有效的防止因多种因素引起的大虾吃食幼虾现象的发生。

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培育和4~5次生长蜕壳,幼虾体长可达2~3厘米。随着幼虾的快速生长,养殖池塘水体空间会越来越不能满足幼虾生长的需要,尤其是对留存亲虾量估算不是十分准确的塘口,初春又发现存塘量很大,此时要及时对幼虾进行分池饲养,这样既能保证幼虾的快速生长,同时又可以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导致相互残杀现象的发生,达到提高小龙虾苗种存活率之目的。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池塘养殖小龙虾技术的你整理了《春季池塘养殖小龙虾技术指南》一文。

淡水虾养殖技术


淡水虾在我国各处都有分布,小编今天为大家阐述一下淡水虾人工养殖的方法。淡水虾是很常见的水产品,高蛋白含量深受大家喜爱,淡水虾的制作方法也多种多样,因此销量不错,是值得推荐的养殖产品,大家可以好好学习淡水虾的养殖技术。

淡水虾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与清理。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二、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三、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四、饵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五、调水防病。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六、收捕。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淡水虾的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检查制度。每天巡池,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

2、调控水质。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稳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强栖息蜕壳场所管理。虾池中始终保持有较多水生植物。大批虾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后立即增喂优质适口饲料,防止相互残杀,促进生长。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强检查,严防逃虾。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淡水虾的生活习性

淡水虾生活于江河、湖沼、池塘和沟渠内,冬季栖息于水深处,青虾春季水温上升后,始向岸边移动,夏季在沿岸水草丛生处索饵和繁殖。产卵期自4月至9月初,盛期为6、7两月。适宜的水温是18-28℃。越冬后的母虾,在4-7月间可连续产卵二次。当第一次所产的卵孵化时,卵巢又已成熟,接着进行蜕皮、交配和第二次产卵。两次产卵所隔的时间约20-25天左右。当年的新虾群中,有部分虾(体长一般在24-35毫米间)在8月份性成熟并抱卵,而它们所生的后代在当年是不能产卵的。

雌虾的卵巢发育成熟后,卵巢呈褐绿色,腹部侧甲的边缘呈淡黄色,且向两侧张开。交配在雌虾产卵前进行。交配前,雌虾一般都要先蜕皮。交配时,雄虾将雌虾抱住,身体的腹面与雌虾的腹面相贴,侧卧水底或水草上,随后雄虾排放精荚。交配的时间很短。交配后的雌虾,一般在24小时内即产卵。产卵的时间多在黎明以前。卵巢内所有成熟的卵一次产出。

淡水虾的栖息环境

1、水质

要硬度较高的淡水,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偏碱性,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水温

水温不可过高或过低,其最宜水温为20~25度,繁殖盛期为26~30度。

3、溶氧

不耐低氧环境,其耗氧率和窒息点都比一般鱼类高,当鱼池缺氧时,青虾会最先浮头,最先死亡。

4、光照

光照是淡水虾生长育肥的重要因素,其成虾较惧怕光照,但幼虾则有较强的趋光性,青虾对光色有选择性,黄光和绿光对它较易引起趋光反应,对红光则有避光反映

淡水虾的种类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龙虾的品种有克氏原蟹虾、红蟹虾和亚比虾。

1、克氏原蟹虾原产于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我国。克氏原蟹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斜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蟹,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可在3至9的盐度中生长;能耐40℃的高温及-15℃的低温。繁育力强。

2、红蟹虾又被称为澳洲龙虾、淡水龙虾、小龙虾。原系澳大利亚的野生种类,形酷似龙虾,是目前世界上优良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该虾在河流、湖泊、池塘中都能生活,底栖、爬行,在半咸水中也能生存。杂食性,摄食有机碎屑、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小型底栖动物、发酵牛粪及人工配合饲料。最适水温22-32℃。极限水温4℃和37℃。水质恶化时能爬离水体自救。

3、亚比虾具有较强抗干旱能力,虾和虾苗都可以在潮湿无水的环境下存活较长时间。亚比虾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隐藏在砖石缝隙。水草丛下,喜集群活动,昼伏夜出、不喜强光。亚比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5度,适易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3℃即开始摄食、生长和繁殖,水温超过30℃则会抑制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具有较强的耐低氧特性。成虾可以在具有一定盐度(17%以下)的水体中生存。亚比虾为杂食性,可以摄食植物性饵料,如青菜、谷物、植物碎屑等,也可以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蚯蚓、昆虫幼虫、螺蚬、小鱼虾、蝌蚪或其它肉类等。

淡水虾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1、易消化。淡水虾容易消化,而且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非常适合体质虚弱、病后需要调理的人食用。

2、减少胆固醇。食用淡水虾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能有效防止动脉硬化、扩张冠状动脉,能有效预防高血压以及心肌梗死。

3、淡水虾中富含磷、钙元素。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特别好。

其实,淡水虾还是很常见的,而淡水虾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青虾,而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淡水虾一般都是青虾,青虾也算是淡水虾里较容易养殖的。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


中秋节前后是吃螃蟹的最佳时期,想想都流口水呢,不过优质的大闸蟹价格也是不低的,吃吃螃蟹改善生活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随着大家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螃蟹养殖户们就要注意好好学习养殖技术了,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其实最经常见到的是淡水蟹,因为淡水蟹较于其他的螃蟹更容易大量饲养,这样在市场上也就多了。

淡水螃蟹养殖技术

一、扣蟹培育

绵蟹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为了达到商品蟹,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暂养技术。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水深不超过1.2米,池形东西向为好,阳光充足。

1、放苗。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亩用75公斤生石灰泼洒消毒,待药性消失后,用80目的滤网进水,培育基础饵料,移植水草(必须严格消毒),并设立必要的防逃设施。蟹苗入池时可适当浅些。有利于提高水温和水中藻类、水草的生长。

2、喂食。每天投喂饵料2~3次,投喂豆浆、鱼、虾糜等,投喂进应多投在周边浅地区,投饵料按体重的4%计算,并随时注意天气、水制裁、个体生长,争饵生物的多寡而定。随着幼蟹的生长也应增加浮萍等优质水草。

3、水质。在日常管理中注意水质调节,要掌握水质肥而爽,换水时要勤换少换,不要引起水温和水位的剧烈变化。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育可达到扣蟹。

二、成蟹养殖

成蟹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蟹生长最适宜,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养殖。

1.池塘条件

肉球近方蟹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三疣梭子蟹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危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再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6、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1500只/亩以内,规格120~150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淡水螃蟹的生活环境

1、螃蟹能附着在木材或其他漂浮物上生活,也有不少种类与其他动物营共栖生活。

2、有一小部分蟹类完全在淡水中生长繁殖,它们多栖息于山区溪流的石块下。

3、珊隐蟹科生活在造礁珊瑚形成的囊中,雌蟹成体交配后终生被禁锢在囊内,孵化出的幼体可通过未关闭的小孔逸出。

4、豆蟹常潜入一些软体动物的外套腔中、或多毛类的管道中共栖。

5、少数蟹类如地蟹能适应陆地生活,穴居于潮湿的泥洞中,繁殖时期则迁移下海,蟹类绝大部分为杂食性。

淡水蟹的形态特征

淡水蟹头胸甲发达,腹部退化,俗称脐,雄的尖脐,雌的团脐。就象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样,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黄一味,蟹子又一味。

淡水蟹和海蟹的区别

1、淡水蟹背壳呈圆形,海蟹呈梭形。

2、海蟹可以死、生兼用,而淡水蟹只能活吃。

3、新鲜、活力强的河蟹壳有光泽、蟹螯夹力大、腿毛顺、腿完整而坚实,爬得快,安静时可以听到其细微的吐沫声。淡水蟹食用前最好用清水养一些时间,使之吐净腹内的污物然后摘除蟹胃煮熟食。

4、淡水蟹和海蟹的上市时间不同。海蟹的上市时间比较长,从4月份可以一直持续到10月份。淡水蟹的上市时间比海蟹较晚而且上市时间也短,一般是在7月到10月。

螃蟹品种很多,每种螃蟹价格不一样,口感也不一样,而每种螃蟹的养殖技术是不一样的,养螃蟹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好好学习。所以养殖户们要根据市场来决定养殖什么品种,以到达利润最大化。

火鸡育雏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火鸡如何科学育雏?

【专家解答】育雏期:是指那么在0-8周龄的火鸡苗

1.湿度:如果偏低,雏鸡体内剩余的卵黄吸收不良,饮水过多易发生下痢,毛生长慢,无光泽,脚趾干瘪。如果偏高,雏鸡毛污秽,凌乱,食欲差,垫料湿,易患疾病。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

2.温度:我们知道火鸡是神经性动物,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偏高,雏鸡饮水多,拉稀粪,张口,喘息,如果偏低,雏鸡挤靠热源起垛,常发生尖叫声。以散布均匀为适宜温度。育雏室内温度第一周维持在34度,以后每周约降一度,降到18-21度为止。

3.光照:阳光对雏鸡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增进雏鸡的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维持骨骼正常发育,提高生命力。出壳头三天视力弱,为了保证采食和饮水,一般采用昼夜24小时光照,也可采用23小时连续光照,一小时黑暗的办法。每日23-24小时,每15平方米鸡舍第一周龄内用40瓦灯泡一个,第二周龄换为25瓦灯泡一个。

光照应遵循如下原则是采用弱光避免强光,以防发生恶癖,二是光照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小母鸡性成熟过早,提前产蛋,三是补光照不能时长时短,造成刺激紊乱,失去光照作用。

4.通风:当我们为了保温而忽视忽视通风时已经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们还会在周围加塑料布而是使空气中氧气不足,而氧化碳高,长期缺乏新鲜空气,造成雏鸡衰弱多病,重者二氧化碳中毒,舍内换气不良时,雏鸡表现为精神不安,行动不活泼,羽毛污秽凌乱,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

5.密度:饲养密度关系到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密度小效果好但不经济。如果密度大鸡群拥挤采食不够,因而雏鸡生长慢群体发育不够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啄癖,死亡率高,地面平养1-6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火鸡喜食洋葱,韭菜,蒜等青绿饲料,应将切碎,并拌在混合饲料中,既可促进食欲,满足火鸡食草习性还能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一周之后正常喂点黄沙。另外每天要定时供水,满足火鸡饮水。小编汤姆为探索火鸡育雏技术的你整理了《火鸡育雏技术指南》。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


从鲈鱼的生活习性中,我们可以得知,鲈鱼既可以生活在海水里,也可以生活在淡水里,所以就有了淡水鲈鱼称呼。而淡水养殖鲈鱼的重点也是养殖技术,所以掌握养殖技术至关重要的。

淡水鲈鱼养殖技术

一、池塘建造

1、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2、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

3、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4、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同时配备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5、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

6、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饲养管理

1、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2、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要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

3、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4、每月还要将土霉毒、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

5、同时定期用0.4ppm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6、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或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清新。

淡水鲈鱼的生活习性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喜欢吃小糊叶鱼、小黄鱼、小鱿鱼、墨鱼、海虾、乌贼、沙蚕、刀鱼、蚯蚓、海蟑螂、岩虫、草虫、蚕虫等。鲈鱼体延长银灰色,口大侧扁,下颌突出,背鳍两侧有小黑斑,栖息于近海,其性凶猛,喜欢追窜和扑食小鱼、海虾、落水虫。该鱼最大可达二三十公斤;其怀卵量达亿粒左右;鲈鱼肉质细嫩、肥美,刺少肉多无腥味,是名贵食用鱼类。

鲈鱼属中上层海鱼类,性情凶猛、快捷,能捕食各种小海鱼和海虾。垂钓水域可选择在近海海湾水域。其中黄海、渤海颇多,每年5月至10月是海钓鲈鱼好季节,秋季是钓鲈黄金季节;春季天气转暖,鲈鱼离开深水海域,到河口海湾觅食;立夏以后。鲈鱼喜欢到河口附近海域产卵、觅食、育肥。

淡水鲈鱼的苗种培育

1、苗种暂养: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最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

2、投喂管理:暂养池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要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下池第2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

3、苗种消毒:暂养期间每周用0.3ppm强氯精或15ppm福尔马林泼洒消毒一次,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一次,连服3天,经过20多天饲养,鱼长至4-6厘米可进入大池分疏饲养。

淡水鲈鱼常见疾病防治

1、眼球白烛症

发病症状:眼球白烛症多见于春夏鱼种阶段,眼球出现白点,逐渐扩大遮盖整个眼球,严重者眼球突出脱落,可由饵料不新鲜、维生素缺乏而引起。

防治方法:更新养殖水体,投喂新鲜饵料、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尤其添加维生素B)。

2、水霉病

发病症状:鱼体出现絮状细菌,病鱼浮上水面慢游,食欲不振,消瘦死亡,多数为鱼体受伤后感染所致。

防治方法:更换新水,保持良好水质,以610-6的孔雀石绿药溶5-10分钟。

3、皮肤溃烂病

发病症状:以高温季节多见,鱼体局部脱鳞,充血溃烂,多因鱼体受伤引起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不振,上浮慢游,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以2010-6加氯霉素(或呋喃西林)药浴4-5小时。

4、肠炎

发病症状:病鱼腹胀肛门红肿、有黄色粘液流出,鱼消瘦、食欲不振、重症者死亡,由饵料变质和饵料食脂高引起。

防治方法:以0.1%的添加量配制呋喃唑酮药饵,连续投喂5-7天。

5、鱼虱病

发病症状:鱼体寄生鱼虱,病鱼犯游不安,靠池壁摩擦,重者鱼体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使池水含药量达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药一次,一般两次用药可治愈,也可用纯淡水浸浴2-3分钟,鱼虱也可自行脱落。

6、黑体病

发病症状:病鱼身体黑瘦,不摄食,反应迟钝,常游离于水体表面,发病季节4-6月份,体长10厘米以下的苗种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尚无有效防治方法,应加强苗种检疫,病鱼及时隔离、销毁。

从上面了解了淡水养殖鲈鱼的技术后,养殖户就要开始选择质量好苗种,然后就开始培育苗种,培育苗种时,要特别注意苗种的喂食情况,喂食不到位,就会导致苗种生长缓慢。当然,在淡水养殖鲈鱼时,鲈鱼免不了会出现生病的情况,所以就需要养殖户细心观察鲈鱼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淡水鲨鱼养殖技术


【常见问题】淡水鲨鱼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

【专家解答】淡水蓝鲨属于很胆小的夜行鱼类,主要是在关灯前投喂点沉底饲料,和鱼肉,动物内脏也可以喂,但只是搭配,不能常喂。黑鲨比蓝鲨长的大,长大了就可以吃小鱼了,银鲨也是,成吉思汗就是背鳍很长的那种,能长的很大,长大了,其他鱼就倒霉了,不好混养,这种鱼连七星刀都能干掉,比较可怕哦。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三种淡水鲨鱼最常最有效的养殖方法:

①池塘单养。池塘面积1亩~10亩均可,水深1.2米~2米;每年4月~5月,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即可放养规格为5厘米~10厘米的苗种,每亩放养量一般为1000尾~2000尾,条件较好的池塘放养量可达2000尾~3000尾;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每天投喂2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

②池塘混养。可与四大家鱼、罗非鱼、斑点叉尾鱼回、虾、蟹等混养,一般每亩水面混养量为100尾~200尾(规格5厘米~10厘米),不需另投饵料。 ③网箱养殖。网箱规格一般为4米4米2米或5米5米2米,有效养殖水体为25立方米~45立方米,放养规格8厘米~10厘米鱼种100尾~150尾/立方米。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蛋白质要求28%~32%,以浮水性饲料为佳。

【小编点评】淡水鲨鱼又称暹罗河鲇,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有黑、白和灰等三和体色,分河系与湖系,共有五个品种。

黑色的俗称淡水黑鲨,原产泰国,1978年引进我国;白色的俗称淡水白鲨,原产马来西亚,1998年引进我国。肉质一流的马来西亚河系灰鲨,2000年引进我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效的淡水鲨鱼养殖,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淡水鲨鱼养殖方法的你整理了《淡水鲨鱼养殖技术》一文。

山东冰封期海参圈养殖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山东冰封期海参圈养殖有哪些注意事项?

【专家解答】2015年冬季已经到来,进入12月份的时候,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海参即将进入冬季半休眠状态,加强冬季生产管理,成为今后海参养殖的重中之重。根据山东地区气候以及池塘的实际情况现将海参池塘越冬管理要点作出以下总结:

根据山东气候显示,今年山东为寒冬。寒冬时期海参圈管理方案如下:

一、封冰前期

此阶段是池塘越冬管理的关键阶段,其主要工作分为两项:换水和池塘内水质改良。养殖户应充分利用12月中旬前、尤其是12月上旬的大活汛加大换水量,排出平时换水不易换掉的死水。换水后应及时改良水质和底质,可投入爽底安+嗜冷型利生素均为每包1亩,起到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对于溶氧水平低、水体清瘦的池塘,封冰前应采用促进浮游藻类生长的办法以提高池水浮游藻类的含量。底质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池底海参的生长环境,为成功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封冰期

封冰后主要工作是清理池塘冰面积雪维护池塘上冰下水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清除冰面积雪对于提高冰体透光率、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水平、改善海参生存环境至关重要。由于刮风、扬沙和尘土飘到池塘,会形成乌冰,冰层不透光,不利于冰下藻类生长,不利于越冬,因此在晴好的天气对池塘内的乌冰应及时割除,但不要连续带状割冰,避免水体剧烈对流对海参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应严禁冰下进水,避免对海参的刺激和对冰层高度的影响。

三、化冰后期

池塘封冰融化初期应避免试图排淡和进水,以保持池内水质的相对稳定。同时加强对外海水的监测,一般在4月份后外海水温稳定并与池内相差不大时方可结合杀灭敌害进行进排水。

不过近几年多为暖冬,经常出现封冰期化冰现象,每次化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海参损失。分析原因:

1、圈边或浅水处未回礁的海参应激性化皮;

2、化冰导致海参气泡病引起的化皮;

3、摄食状态下的海参,体内水分含量高,在冰下很容易被冻伤甚至冻死。

所以我们建议:

1、封冰前泼洒低聚糖863提高海参体质,保证海参正常回礁;

2、若发现海参化皮,泼洒底生氧+爽底安增氧、消毒、抗应激,加快海参恢复体质;

3、使用聚维酮碘针对冻疮面做进一步防感染处理。

寒冬也好,暖冬也罢。总之要加强水质管理,同时要经常巡池,每天测量常规水质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解决,温度较低池塘结冰后,要及时破冰,大雪后及时清除冰面积雪,保证必要的池水透光性,发现池边有成品海参及时捞出,避免病菌传染,保证海参顺利过冬。小编汤姆为探索山东冰封期海参圈养殖的你整理了《山东冰封期海参圈养殖技术指南》一文,

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指南


【常见问题】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有哪些? 【专家解答】 越冬前海参圈的水质标准

1、池底颜色灰色或灰褐色,无臭味,无残饵。

2、pH值为7.8~8.4。

3、水深1.5~2.2米。

4、无水草。

5、结冰前加大换水量,换出老水,清洁水质。

6、透明度50~60厘米。

海参越冬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如何使海参晚回礁更好的渡过冰封期

方法:

⑴充分诱使大部分海参出爬,不出爬的海参一般很难越冬。

⑵适当投喂蛋白(生物T蛋白),抵消越冬体质消耗。

⑶控制水位,使海参晚回礁,延长吃食周期。

2、如何预防入冬以后海参发病

分析:

每年入冬以后,部分海参养殖区就会出现海参肿嘴、烂皮、排脏、不摄食、形体萎缩乃至死亡等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各养殖户在秋冬季节水温转换的过程中,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冬病秋防。

措施:

彻底改善底质环境(海参生活在池底,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也主要集中在池底,这是造成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使用爽底安每亩300克隔天后使用底巧每亩500克。

3、如何防止参圈冬季冰下长草

何种池塘容易冬季长草:

⑴夏季或秋季曾经大量长草的池塘。

⑵杀敌害次数较多的池塘。

⑶养殖四年以上池塘且水质过于清瘦。

采取措施:

⑴池塘封冰前或海参摄食下降后,使用一遍青苔净300g/亩进行杀草。

⑵三天后,全池泼洒底巧或嗜冷型利生素每包1-2亩。

4、参圈封冰前为何要消毒、改底

分析:

⑴封冰后池底盐度会升高,会造成海参体质下降。

⑵秋季会积累大量残饵、烂草、粪便,易造成低温弧菌大量繁殖,造成海参死亡。

⑶封冰后池底盐度上升,会造成溶氧下降,池底腐烂物会缓慢发酵产生毒害因子,造成海参中毒,影响春季出爬。

采取措施:

⑴海参摄食下降或开始回礁,全池泼洒特力灭或聚维酮碘每瓶3亩或使用爽底安或臭氧水安300克每亩。

⑵五天后全池泼洒底巧+利生素(每袋1-2亩,不计水深)。

5、参圈封冰前如何补菌?

分析:

封冰后,海参圈水质底质长期得不到改善,易滋生低温弧菌等有害菌,底质易发生恶化,导致海参开春化冰后会出现一些病态反应。

方法:

做好池塘消毒、改底之后,再向水体中泼洒嗜冷型利生素(0-40℃都可有效繁殖发挥作用),补充水体有益菌。

6、参圈封冰前后如何使用增氧机

方法:

⑴刚开始结冰或结冰初期,中午可适当打开增氧机,避免上下层水温温差过大,出现池底缓慢发酵缺氧、细菌繁殖。

⑵冰封后,尽量避免打开增氧机,防止池底温度下降过快,冻伤小苗或造成排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海参越冬的你整理了《海参越冬(封冰前)养殖技术指南》一文。

淡水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鱼第一步是清塘,将鱼塘干塘后暴晒半月,再消毒、加水;第二步是投放鱼苗,选择优质鱼苗,投放前要消毒;第三步饲料投喂,除了专用饲料外,还可喂黑麦草;第四步是鱼病的预防,做好消毒和杀虫工作。

淡水鱼养殖品种:

1.草鱼

我国的四大家鱼之一,典型的食草性鱼类。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我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的对象。由于草鱼的特殊习性,被当做拓荒者移植到世界各地。

2.鲤鱼

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之一,耐寒、耐碱、耐缺氧,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是一种杂食性鱼类。

3.鲫鱼

鲫鱼属于一种常见的淡水鱼,食性杂,主要以水草和浮游生物为食,由于其鱼肉中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物美价廉,所以是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

4.鲢鱼

鲢鱼又叫白鲢、水鲢,是中国四大鱼家之一,是一种典型的虑食性鱼类,它们形态和鳙鱼相似,性情暴躁、善于跳跃,是一种较宜养殖的一种淡水鱼,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5.黑鱼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能吃掉周围的其它鱼类,有时连自己的幼鱼也不放过,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可以离开水找食物,最多可以离开水3天,但是却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而且黑鱼目前养殖的利润高,在中国的养殖范围也越来越大。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难度不大,但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和育肥是对养殖效益影响较大的因素。所以养殖户在养殖淡水鱼之前,一定要了解好市场行情,掌握好养殖育肥技术,确保利益的最大化。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淡水养殖技术指南》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鸭技术指南”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481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