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技术大全(上)

蚯蚓养殖非常容易,钓鱼者常常将一时用不完的蚯蚓养殖在纸箱或竹框或小塑料桶内,使用稀米粥、瓜果皮等进行投喂,不仅可以保证存活,甚至还可以进行繁殖。

一、蚯蚓的生活习性

1、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夏季盖稻草,多洒水降温,0℃-5℃冬眠,0℃以下冻死,40℃以上死亡,32℃以上停止生长,北京地区10月25日扣棚,盖塑料布,第二年4月10日揭掉,这样蚯蚓生长到12月20日,以后至第二年2月10日,基本上处于休眠,从2月气,防止因温度过高,蚯蚓逃亡,注意及时揭开10日以后,逐渐转入最佳温度,这时要特别注意高温天塑料布。这时最辛苦,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这样从3月到6月10日是蚯蚓生长的春季产卵高峰期,高温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一次水,8月206月10日至8月20日是夏季日以后至逐渐进入休眠。9月末,是蚯蚓第二次产卵高峰期。

2、喜湿、怕干: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要求饵料含水量60%-80%(以用手握料,指缝滴水为准),所以要求养殖床含水量在60%以上,这样每天或隔1-2天,必须浇一次水,水不要太大,但要浇透和下层料接上,浇水时间为冬季中午浇,夏季晚上浇,春秋季节可白天浇。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遮光。

4、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我们发现床土底层,蚯蚓数量很少,但饵料还是有的,主要就是缺少空气,这样对蚯蚓生长不利。

二、养殖方法

1、养殖品种:赤子爱胜蚓,从日本引入的大平二号特点是繁殖率高,年增殖200倍以上,定居性好,耐热抗寒,适于一年四季生产,蚓体、蚓粪产量高。

2、养殖方式:建场十年,我们一直坚持露天堆肥养殖,我认为,此法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蚯蚓产品的最佳方法,不须任何投资设备,利用一切空闲地,只要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就可养殖。我们从几平方米开始饲养,一直到现在,二百多亩地扩繁都用此法,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省去了堆制发酵一系列工作,饵料保持养分不受损失,提高了蚯蚓生长速度,易于在农村推广应用。此法也有其缺点:一旦饵料发热,蚯蚓死不见尸,夏季连雨天及暴雨过后,床内不透气,有外逃现象。避免方法是让每个养殖床都有新饵料。饵料搞堆块状,为蚯蚓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此种方法的关键是要使饵料保持含水量在60-70%,不可过干过湿,否则饵料就会发热造成死亡。

三、繁殖和生长

1、产茧量:大平二号蚯蚓每条年产茧在56-58个之间,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27%,冬季8%。

2、孵化率:一个蚓茧平均孵出幼蚓5-8条,最多12条,但是发育完全的幼蚓一般只有3-4条。不同温度孵化所需时间,孵化率不同。

温度湿度%1520253030507090

孵化率(%)89.395.6805711.784.68938

孵化期(天)40252016

幼蚓生长(天)90685540

成蚓(天)120907055

3、生长期:期幼蚓体重增加缓慢,进入毓期后,增长也缓慢,只有在性成熟期前后一个月内,蚯蚓生长最快。此时采取可获取高产。另外,蚯蚓生长速度与饵料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饵料相同,由于其碎细度不同,幼蚓的生长速度可相差1.5倍,所以要保持饵料碎细状态,避免饵料有大小团块(如出现团块,可用水浇湿捣碎),保证蚯蚓快速生长。

4、养殖密度:种蚯蚓数量,应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以内,生产蚓群每平方米3公斤(2-3.1万条),前期幼蚓3万条/平方米,后期下降到2万条。

5、产量:每平方米产量可达10公斤/年,一般在6-8公斤,(因北方每年生产期只有8-10个月)饵料每消耗25-30公斤,可产1公斤鲜蚓,并可获得70%蚓粪,我们多年经验是5方牛粪产一吨蚓粪,鲜蚓50公斤

四、饲养管理

1、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将饵料采用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

2、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分期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床,每次给料厚度为10厘米,始终保持饵料新鲜透气,适时采收: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每1.5月采收一次,采收后及时补料。轮换更新:种蚓要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每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防止蚯蚓因自然发展而造成种群衰退

3、饵料:最好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猪、羊、兔粪加秸杆、稻草。

五、蚯蚓的采收最佳方法是自然光照采集法。在养殖床发现蚯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是最佳采收时间。采收时,提取前24小时前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床上面10厘米饵料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饵料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

延伸阅读

蚯蚓的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蚯蚓的养殖技术有什么基础知识基本要点吗?

【专家解答】 简易养殖法。这种方法包括箱养、坑养、池养、棚养、温床养殖等,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容器、坑或池中分层加入饲料和肥土,料土相同,然后投放种蚯蚓,在养殖过程中,加强饲养管理。这种方法适用于农民和城镇居民,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地以及旧容器、砖池、育苗温床等,来生产动物性蛋白质废饲料,加工有机肥料,处理生活垃圾。其优点是就地取材、投资少、设备简单、管理方法简便,并可利用业余或辅助劳力,充分利用有机废物。

田间养殖法。选用地势比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菜园、果园或饲料田,沿植物行间开沟槽,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上面用土覆盖10厘米左右,放入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冬天可在地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以便促进蚯蚓活动和繁殖能力。由于蚯蚓的大量活动,土壤疏松多孔,通透性能好,可以实行免耕。所以这是一种适于农村多种用途,简单易行的养殖方法。 工厂化养殖法。这种方法要求有一定的专门场地和设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蚯蚓。

【小编点评】《蚯蚓的养殖技术大全》为国内有打算投资蚯蚓的养殖的养殖户们对蚯蚓的养殖提供一个非常专业的参考方案。蚯蚓养殖技术不难,原料来源广,猪粪,食用菌废菌棒都可以,养猪和养蚯蚓还可以形成循环链。

你不知道的蚯蚓养殖技术大全!


蚯蚓是一在多个生态系统均有分布的物种,可以被用老用作生物肥、改善土壤等,目前被广泛养殖。下面就整理下蚯蚓养殖技术大全供大家作为参考。

一、蚯蚓养殖条件和环境

蚯蚓是一种夜行性动物,一般在白天会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在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二期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并且周围的环境是安静、温暖的;使用在养殖蚯蚓时需要幽暗、没有噪音和震动的环境。

二、蚯蚓养殖的投放

在将蚯蚓投放到养殖场地前,要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cm的饲料。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5kg/m2或1-1.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另外蚯蚓的品种众多,大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威廉环毛蚓、湖北参环毛蚓、大平二号蚯蚓、白茎环毛蚓和参环毛蚓等。

三、蚯蚓饲料的配置

蚯蚓是杂食性的动物,除了玻璃、塑胶和橡胶不吃,其他的物质分解物都是可以进行投喂的。一般以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猪、牛、羊、鸡、鸭等各种畜禽粪便,菜叶、瓜皮、水果、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等等为主。

参考配方:取100公斤的鲜牛粪、4公斤的酒曲、12公斤的玉米秸秆粉与18公斤的糠壳粉和香菇菌苞的混合物充分混合后在地面堆制、洒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发酵温度为40-60℃之间,10天左右翻堆1次,并添加水分,发酵30天,翻堆腐熟后得到蚯蚓饲料,将该蚯蚓饲料投入养殖箱中,在每平方米箱面投入蚯蚓种2500-3500条。

四、蚯蚓的饲养温度和湿度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夏季高温季节,猪粪可采用在贮粪池中加水成糊状发酵后,以条状形式直接浇在蚓床粪料上;另外夏季还要尽量做到每天下午洒水一次,并结合覆盖稻草保湿,春、秋季3-5天洒水一次。

五、蚯蚓的采收

依据蚯蚓饲养密度大小和生产需要合理安排采收蚯蚓,采收方法主要是用特制铁质扁刺小钉耙,把蚓床粪料铲出疏松,再用手拣出含蚯蚓较多的粪料堆放在塑料膜上,因蚯蚓怕光过15-20分钟后蚯蚓逐渐向下移动直到塑料薄膜,然后将表层粪料逐渐括掉放回蚓床,最后剩下的就是干净蚯蚓。

虽然蚯蚓的养殖难度不大,但是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治饲料和蛋白质中毒症状的发生,出现中毒状况要及时作出处理,喷施清水、松料床等等。

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首先要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先铺稻草,再铺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蚓床搭建好以后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同时浇湿蚓床。蚯蚓放好后就是日常的管理了,保持温度20-27℃,空气相对湿度70%-80%,每天通风3-4次,每月喂料2-3次。

1、搭建蚓床:一般是用稻草搭建蚓床,先铺稻草,再铺饲料,再铺稻草,如此反复。保证蚓床的宽度在50厘米左右,蚓床之间有适当的距离即可。蚯蚓以吃腐烂的食物为主,养殖的时候可以用动物的内脏,腐烂的植物或者是粪便当饲料,一般选择使用粪便的比较多,因为比较好发酵,且成本比较低。

2、放养蚯蚓:选择合适的蚯蚓,比如大平二号,不仅个头较大,而且寿命比较长,繁殖能力较强,也比较好饲养。将蚯蚓放到蚓床上,同时将蚓床浇湿。

3、日常管理:温度保持在20-27℃,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每月喂料2-3次,饲料要新鲜透气。

水龟杂交图谱大全(上)


随着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开始认识到杂交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对杂交生物的判断,不仅可以依靠其外部形态特征,而且更可以应用同工酶和DNA序列分析技术。有学者认为,至少25%的植物种类及10%的动物种类,尤其是许多新形成物种,都与杂交或与其它物种间存在遗传渗入有关。杂交不仅发生于人工养殖的动物栽培植物中,而且也常见于自然界。因此,有人工杂交(artificialhybridization)和自然杂交(naturalhybridization)之分。

尽管杂交因其不完全可育性,通常被认为是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杂种是可育的,也会被淹没在亲本种群中,不相容的基因会随着繁殖而被淘汰。但对一些动植物而言,自然杂交在进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方式。成功的杂种经过50-60代可进化成为新的物种。另一方面,人工杂交是广泛的育种手段,在优良品种的培育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然,从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抵御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这两个角度来看,随着人类活动对生物栖息环境的改变等,自然杂交和遗传渗入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增加,将直接或间接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Allendorf,2001)。但我们也注意到,极度濒危动物之间的自然杂交,也是珍贵基因可持续保存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自然杂交在新物种形成和珍稀濒危物种灭绝中的双刃剑作用,使自然杂交过程和不同的杂交类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自然杂交不仅影响着物种的生存、进化,也对物种的保护问题带来许多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挑战。

概述

杂交的概念

按照1963年Mayr的定义,杂交(hybridization)是指两个不同自然种群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过程。也就是说,遗传上具有差异的群体之间或具有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进行有性交配的过程,或者简言之,基因型不同的生物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杂交所产生的后代一般称为杂种或混种(hybrid),狮虎兽和骡子就是广为人知的杂交动物。

杂交的类型

杂交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同一物种之间。根据杂交亲本的分类地位和他们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以将杂交分为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两种类型。远缘杂交,一般是指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之间的杂交。在自然杂交或者人工杂交实践中,可以把不同种、属的特征、特性结合起来,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根据参与杂交的亲本数量,杂交可分为单交和复交。

杂种类型

杂种是两个基因型不同个体(亲本)交配产生的后代。由于参与杂交的两个个体类型不同,所产生的杂种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heterosis)是指具有不同遗传型的物种经过杂交,其后代的某些性状,如生长速度、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和产量等优于亲本的现象。简单说,杂交的后代具有亲本的优点。杂交优势一般表现在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和有机物质积累强度优于双亲,繁殖力比双亲强,进化优势上以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有较强的抗逆力和竞争力为主。杂交优势通常在杂交第一代表现明显,从第二代起杂交优势明显下降。因此,在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利用杂交第一代的增产优势。杂交可以产生某种优势,也能产生杂种劣势。马和驴杂交只能产生骡子,骡子没有繁殖力,不能延续后代,这就是杂种劣势。杂种优势与杂种劣势不仅是生物遗传学现象,而且是社会自然界广泛的现象。

中国的杂交龟种类

中国龟鳖动物的杂交龟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龟鳖养殖发展,2000年前后,越来越多的杂交龟先后被发现,目前已发现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和属间杂交实例;尚未发现科间杂交、不同生态类型杂交实例。随着杂交龟的出现,不同的杂交龟逐年增加,由2004年报道的4个,发展到今天的28个。初步估计,杂交龟数量达3000只以上,以金喉杂龟、乌黑颈杂龟、乌花杂龟、花乌杂龟的数量最大。三线闭壳龟可与12种龟杂交,乌龟可与8种龟杂交,中华花龟可与5种龟杂交,其它种类杂交较少。杂交龟可在人工混养条件下,有意识培育获得;有些杂交龟也可在野外自然杂交,非人工培育所得。

通过观察5个闭壳杂交龟可知,具有闭壳结构的杂交龟的双亲通常具有闭壳特征。换言之,杂交龟的双亲必须具有闭壳结构,其后代才具闭合功能。若双亲中有一个是非闭壳龟,其后代则不具有闭壳结构。初步推断,闭壳特征不能单亲遗传。

1.草花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乌龟中华花龟,双亲的拉丁名:MauremysreevesiiMauremyssinensi。杂交龟中文名来源:无闭壳结构,分别由乌龟和中华花龟的中文名第一个字合成而来。杂交龟日本名:HANAKUSA。主要特征:基本类似父本,腹甲具有部分花龟特征。

其他:夏星全等2011年报道,此龟是雄性乌龟和雌性中华花龟杂交的后代的。

亲代分布

草龟: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河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山东,天津,台湾,云南,浙江

花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浙江,江西

2.花草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中华花龟乌龟,双亲的拉丁名:MauremyssinensiMauremysreevesii。杂交龟中文名来源:由中华花龟的花字和乌龟的乌字组合而成。

主要特征:背甲和腹甲的色斑以中华花龟为主,背甲三条嵴棱特征与乌龟相同;头顶部、侧部的黄绿色条纹没有中华花龟的条纹多。

其他:夏星全等2011年报道,此龟是雄性中华花龟和雌性乌龟杂交的后代。

草龟: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河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陕西,江西,四川,山东,天津,台湾,云南,浙江 3.草喉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草龟黄喉拟水龟,双亲的拉丁名:MauremysreevesiiMauremysmutica,别名:腊戎拟水龟。杂交龟中文名来源:由乌龟的乌字和黄喉拟水龟的喉二字组合而成。

主要特征:背甲和四肢的色斑和特征与乌龟相似;腹甲斑纹与黄喉拟水龟相似;头顶部颜色、下颌色斑与乌龟相似,头侧具两条黄绿色纵条纹,上喙不呈形。

其他:可大量繁殖。

草龟: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河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陕西,江西,四川,山东,天津,台湾,云南,浙江

黄喉: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云南,浙江,湖南 4.草黑颈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乌龟黑颈乌龟,双亲的拉丁名:MauremysreevesiiMauremysnigricans。杂交龟中文名来源:从养殖户获得信息,此杂交龟是雄性乌龟黑颈乌龟乌龟和雌性黑颈乌龟杂交的后代,故其中文名由乌龟的乌字和黑颈乌龟的黑颈组合而成。

主要特征:背甲和腹甲颜色与黑颈乌龟相似,斑纹与乌龟相似,头侧黄色条纹继承了黑颈乌龟和乌龟的特征。

其他:在养殖场已大量繁殖,数量较多。

草龟: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河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山东,天津,台湾,云南,浙江

黑颈乌龟:广东,广西 5.草缘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乌龟黄缘闭壳龟,双亲的拉丁名:MauremysreevesiiCuoraflavomarginata。杂交龟中文名来源:未确定双亲的性别,其头部、背甲斑纹体色具

乌龟特征较多,由乌龟的乌字和黄缘闭壳龟的缘组合而成。

主要特征:背甲、四肢颜色和斑纹与乌龟相似;腹甲斑纹与乌龟相似,无韧带结构,头侧条纹、腹甲形状与黄缘闭壳龟相似,上喙不呈钩形,无闭壳结构。

草龟:安徽,澳门,重庆,福建,广东,甘肃,广西,贵州,湖北,河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山东,天津,台湾,云南,浙江

黄缘盒龟:安徽,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河南,香港,湖南,江苏,台湾,浙江,重庆

6金喉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双亲的拉丁名:CuoratrifasciataMauremysmutica,别名:艾氏拟水龟,金黄喉杂龟。杂交龟中文名来源:由三线闭壳龟的别名金钱龟的金字和黄喉拟水龟的喉组合而成。潘德博等2009年报道,雌性黄喉拟水龟与雄性三线闭壳龟进行杂交,获得杂种后代,同时发现一年龄的金黄喉杂龟生长速度快于黄喉拟水龟。

主要特征:背甲、腹甲形状和斑纹与黄喉拟水龟相似。腹甲、颈腹部、四肢腹部的颜色具三线闭壳龟体色,头侧条纹融合了黄喉拟水龟和三线闭壳龟的条纹,上喙无钩,无闭壳结构。

三线闭壳龟: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

黄喉: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云南,浙江,湖南 7.金花杂龟

双亲的中文名:三线闭壳龟中华花龟,双亲的拉丁名:CuoratrifasciataMauremyssinensi。杂交龟中文名来源:尚未确定双亲性别,因其头部体色具三线闭壳龟特征,故取三线闭壳龟别名金钱龟的金字和中华花龟的花字组合而成。

主要特征:背甲、腹甲、头部条纹、四肢具有中华花龟的特征,体色猩红色,与三线闭壳龟体色相似;上喙不呈钩形,无闭壳结构。

黄喉: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云南,浙江,湖南

三线闭壳龟: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

主要特征:背甲、腹甲、头部条纹、四肢具有中华花龟的特征,体色猩红色,与三线闭壳龟体色相似;上喙不呈钩形,无闭壳结构。

三线闭壳龟: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

花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江苏,台湾,浙江,江西

水龟杂交图谱大全(中) 水龟杂交图谱大全(下)

蚯蚓的养殖技术


首先要进行养殖场的建设,一般用养殖箱养殖。各种腐烂的植物或者一些堆肥谷物都是蚯蚓的食物。蚯蚓喜欢的是温暖湿润却又阴凉的地方,要保证其生活的土壤是长期处于比较湿润的状态。喂养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每隔一周左右需要清理。

1、养殖场地建设

蚯蚓在土里面是非常灵活的,所谓为了保证养殖效果,一般都是用养殖箱养殖。每个箱子的高度不需要太高,30-50厘米即可,但是横向的面积尽量广泛一些。里面的填充物可以是牛粪、猪粪之类的农家肥,或者是一些腐烂的树叶混合土壤。其中填充的土壤在一半左右波动,有些地方甚至全部用的都是牲畜粪便。养殖箱可以是塑料的或者铁皮的,建议以塑料的为主。

2、饵料投放

蚯蚓的食物是多样化的,大家不用很担心。各种腐烂的植物或者一些堆肥谷物都是蚯蚓的食物,为了蚯蚓的更好生长,大家在投放饵料时候要采取多种混合物搅碎,并加入一定的土壤或者干燥的秸秆之类的物品,发酵后再投食。优质的饵料经过发酵后会和黑土类似,且不会有臭味。想快速育肥的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鱼粉之类的高营养物质让蚯蚓吸收。

3、环境控制

蚯蚓对于光照、温度、湿度都是需求比较严格的。蚯蚓喜欢的是温暖湿润却又阴凉的地方,所以养殖箱一般要设置遮阳板,一般让其每天有2-3小时的直射即可,再长不利于其生长。其次要保证其生活的土壤是长期处于比较湿润的状态,即翻土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出其中是有水分的。蚯蚓对于温度的需求较高,一般情况下20-30℃是其理想的生活环境。

4、注意事项

养殖蚯蚓也是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的。喂养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每隔一周左右需要清理以前的一些残留饵料。蚯蚓很多时候是靠其粪便的味道来辨别自己的洞穴,所以当其粪便堆积过多需要清理的时候不能全部清理干净,需要预留一些比较新鲜的粪便,不然蚯蚓很容易逃跑。喂养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多次少量,让饲料能最大化的被蚯蚓利用。

鸵鸟养殖技术要点(上)


一、场址选择及栏舍设计

新建鸵鸟场址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便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位置,土质以沙土或沙壤土为最好。因为沙土或沙壤土有较多的毛细管孔隙、透气和透水性良好,持水性小、雨后不会过分泥泞、易保持干燥。场区要能够提供充足而又清洁的饮水。选择场地时周围环境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鸵鸟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容易受惊和引起应激反应。因此,鸵鸟场周围环境要安静。场区周围最好绿化,使鸵鸟生活在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里,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

二、鸵鸟的选择

鸵鸟良种选择是建场的关键,是决定未来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非洲鸵鸟引入我国时间较短,现处于种群扩大阶段。由于国内各企业鸵鸟引种来源复杂,引进鸵鸟种质差异很大。所以,养殖户选购鸵鸟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选择种质纯、生产性能好的鸵鸟,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鸵鸟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红颈鸵鸟、蓝颈鸵鸟和驯养鸵鸟(驯养鸵鸟就是平常说的非洲黑鸵鸟),非洲黑鸵鸟具有体型紧凑,性情温驯,羽毛优良,性成熟早、产蛋多等特点,是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

选购鸵鸟时要注意系谱档案和血缘选配。系谱档案详细记录了鸵鸟的来源、品种、性别、年龄、双亲及自身的主要生产性能。可以据此了解鸵鸟的生产性能及血缘并进行合理的血缘选配。

另外,选购鸵鸟时要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观察方法一般有:1、行为观察:健康状况良好的鸵鸟精神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繁感,合群性强;

2、体表健康观察:健康鸵鸟的肌肉丰满,无裸露骨骼,全身各处没有伤残,步态平稳正常;

3、采食观察:健康鸵鸟食欲旺盛,当饲养人员走进栏舍时,会主动迎上去,等待采食;

4、粪便观察:健康鸵鸟便呈暗绿色,细腻消化良好,排尿量大,尿液透明,有少量白色尿酸盐。 如果希望了解更多关于鸵鸟养殖技术要点的朋友请看:http://net.1nongjing.com/a/201503/71676.html鸵鸟养殖技术要点(下)

野生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既可以药用,也可以做饲料,现在也有很多人投入到蚯蚓养殖行业中。野生蚯蚓养殖技术是怎样的?如何进行养殖?

野生蚯蚓养殖技术

1、田间养殖

可以在桑园、菜园、饲料田、果园等进行养殖。一般选择地势平整的园地,桑园、果园、饲料田等需要现在植株附近先挖沟槽,然后填埋腐熟的有机饲料,再覆土10厘米,之后将蚯蚓投入进去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土壤含水量在30%即可;菜园里则是现在菜地里施入有机肥,待菜苗出土后投放蚯蚓养殖。

2、池坑养殖

⑴用箱养的花,首先选择好饲养的箱子、盆、桶等,然后将粪便、烂草、腐烂的蔬菜果实堆积发酵后作为养蚯蚓的基料,装进饲料的箱子里面,然后放蚯蚓进去,养殖期间,疆场喷水,用草席遮光,温度保持在15-28℃。

⑵土坑、砖池等地需要有一定深度,在坑内先加入15厘米的基料,然后再填发酵好的饲料,最后在上面覆盖土层,这样就可以引入蚯蚓了。土壤湿度保持在30%。

3、工厂养殖

工厂养殖的规模比较大,养殖的车间可以用大棚,也可以用砖木结构。内部要配备好养殖床、饲料处理场、饲料发酵池。

养殖床的床面稍倾斜,方便饲料多余水分排出。20天左右需要给蚯蚓补料,可以在原饲料的基础上覆盖新料。饲料要铺设均匀,加上稻草后要浇水保湿。

野生蚯蚓养殖主要是要供给好其所需的饲料,同时要管理好土壤的水分,具体相关细节可咨询相关人士。

海蚯蚓养殖技术


养殖时要供水及时,温度适宜,密度合理,饵料合适。粗放型池沼养殖采取人工(或半人工)繁育苗种,利用不宜饲养鱼虾的浅池洼地大面积放养,清池进水工作务必严密;增殖型滩涂放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海区(潮间带)人工放养即将潜沙的海蚯蚓幼体,增殖海蚯蚓。

海蚯蚓养殖技术

1、粗放型池沼养殖采取人工(或半人工)繁育苗种,土池大面积放养,利用不宜饲养鱼虾的浅池洼地是重点。鉴于这些水域面积较大,又多为初始开发,除害较差,而海蚯蚓本身又是一种饵料生物(包括成幼体),所以清池进水工作务必要比放养鱼虾还要严密,以防遭受多种生物的侵害,影响成活和产量。只要密度适宜,管理得当,亩产可在50公斤以上。

2、增殖型滩涂放养是从增殖资源的角度开展工作的。据报道山东和辽宁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海区(潮间带)人工放养即将潜沙的海蚯蚓幼体,增殖海蚯蚓,起到了提高产量50-75倍的可喜成效,方法也很简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

3、育苗时不铺沙,放苗养成则要铺粗沙30厘米左右。每日灌水,投饵2-3次,配上充气。如此只要供水及时,温度适宜,密度合理,饵料合适,只需半年即可养成商品,产量一般为每坪10公斤(约合3公斤每平方米)。

蚯蚓养殖技术与应用


【常见问题】蚯蚓养殖技术与应用有哪些?

【专家解答】蚯蚓是一种营土栖生活的低等动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蚯蚓的价值正被人们深入认识。第一,蚯蚓含有人和动物体内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亮氟酸,其次是精氨酸和赖氨酸,它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都大大高于鱼粉,囡此它首先可替代鱼粉。第二,蚯蚓粪土是可以直接下田的优质腐熟有桃肥料。第三,蚯蚓在医疗保健和食品工业上的开发利用,已在国内外受到重视。

蚯蚓在处理垃圾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有机物废弃物的处理中。

具体表现在:

一、通过砂囊和消化道.蚯蚓具有研磨和破碎有机物质的功能;

二、垃圾中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作用后,以颗粒状结构排出体外,利于与垃圾中其他物质的分离;

三、蚯蚓的活动改善垃圾中的水气循环,同时使得垃圾和其中的微生物得以运动;

四、蚯蚓本身通过同化和代谢作用使得垃圾中的有机物质逐步降解,并释放出可为植物所利用的N、P、K等。研究结果显示,蚯蚓组织中的氮每天以10%以上的比例更新;

五、利用蚯蚓,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对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及其产品进行毒理监测。

目前国内对于垃圾处理农业废气物已经有了研究,主要集中于养殖厂的废弃物中。对于蚯蚓处理废弃物的机理也有人做了相应的研究。但研究者大部分偏向于研究微生物与蚯蚓协同处理废弃物。所谓的协同就是蚯蚓与微生物共同处理垃圾。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通过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可以加速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研究结果表明,加了蚯蚓以后比未加蚯蚓垃圾中有机物质的发酵分孵速度提高34倍,并获得稳定的低C/N比(10~13)的产品。应该指出的是,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仅限于好氧细菌。厌氧发酵所产生的甲烷、酒精和氨气等对蚯蚓是有害的。

蚯蚓处理废弃物的局限性:

在利用蚯蚓处理垃圾中,我们通常选用那些喜有机质和能忍受较高温度的蚯蚓种类,以获得最好的处理效果。但即使是最耐热的蚯蚓种类,温度也不要超过30%,否则蚯蚓不能生存。另外,蚯蚓的生存还需要一个较为潮湿的环境,理想的情况是水吸力为49.23Pa。因此在利用蚯蚓处理垃圾时,应该从技术上考虑到避免不利于蚯蚓生长的因素。通常蚯蚓分解处理的温度应控制在11~30℃之间,最好是25-29℃,湿度pF=2.7,最低不能超过pF=3.4。应该避免环境缺氧情况的出现。另外蚯蚓最好在中性的土壤中。

蚯蚓在处理生活污水方面也有应用。

蚯蚓在处理生活污水是根据蚯蚓具有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转化等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目前在法国和智力已经有应用。主要是蚯蚓反应器结合生物过滤器来共同处理废水。主要工艺流程:废水首先经过厌氧-好氧处理后,流入生物过滤器处理。厌氧-好氧处理可以去除大部分的COD和BOD,剩下的一部分COD和BOD由生物滤池来完成,但生物滤池往往很容易堵塞,因此在反应器内引入了蚯蚓了,可以具有增加过滤层通透性和完全分解有机物沉淀堵塞的功能,使得水的物理性过滤处理过程和有机物质的分解处理过程得以分开进行。提高处理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蚯蚓处理废弃物的机理的研究比较多。主要是集中于脱氮方面的研究。

蚯蚓应该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内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研究蚯蚓对于保护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编点评】蚯蚓已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畜牧、食吕等领域。目前,蚯蚓的开发与应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饲料。蚯蚓含蛋白南70%,粗脂肪7.9%,糖类14.2%,还有在量维生素、生物碱等。在其蛋白质中含有多种畜禽等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精氨酸的含量为花生蛋白的2倍,鱼蛋白的3倍;色氨酸的含量则为动物蛋白的4倍,牛肝的7倍。蚯蚓是许多水产养殖品种的优良活饵料。

二、医药。我国古代在医药上广泛地使用蚯蚓,用蚯蚓(地龙)配制的中药就有40多种。国内外对于蚯蚓在医药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在近几年又有突破。用蚯蚓提取蚓激酶,用于治疗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已获得成功。目前,蚯蚓已被应用于多种药吕,以及富含氨基酸的营养保健品等,如纯地龙粉、龙泰、钙胶囊、高活性蚓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栓胶囊等。

三、环保。随着现代工业、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了人类的健康。许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利用蚯蚓来处理公害的方法。研究表明:一条蚯蚓每天可处理0.3克牲畜粪及造纸污染。3亿条蚯蚓每天可处理100吨的造纸污泥,可处理300吨的酒厂、畜禽和水产品加工厂的废弃物和废水。在处理城市垃圾和畜业垃圾方面,蚯蚓也能起很大作用。养殖蚯蚓,能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四、食品。蚯蚓内有大量脂肪酸、核酸及其衍生物游离氨基酸,还有微量元素磷、钙、铁、钾、锌、铜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作为人体理想的营养来源。特别是它的蛋白质含量十分丰富,远高于鸡蛋和一般肉类,其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在美国、大洋洲和非洲都有将蚯蚓作为食品来食用的习惯。在美国,用蚯蚓制作的荷包蛋和罐头极受欢迎。在日本实现了工厂化养殖、商品化生产,并开发出各种食品及保健品,一些营养学家认为:像蚯蚓这种易养殖、营养价值高的动物,可能有一天会成为人类肉食的重要来源。我国正在研制开发供出口的蚯蚓食品。

五、饲料添加剂。蚯蚓的粪粒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分析表明,蚓粪含水量在11%时,精蛋白为22.5%,高于麸皮。为此,将蚓粪作为一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于饲料中,用于喂畜禽效果很好。用蚯蚓制成的蚯蚓粉添加剂,已在饲料行业中大量应用。

六、专用肥的原料。蚓粪是一种黑褐色、颗粒状、无臭味、肥效长的优质有机肥,可作为各种专用肥的原料。它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并含有其它肥料没有的18种氨基酸,它保水、保肥,通气性好,便于好气性微生物繁殖,利于根系发育。由于其对肥料成分具有吸附保持功能,所以可防止氨、钾流失,并能缓慢地向植物补给养分。蚯蚓粪可减少磷酸与土壤直接接触的机会,防止磷酸被土壤固定,有利于植物对磷酸的吸收利用。为此小编汤姆为探索蚯蚓养殖的你整理了《蚯蚓养殖技术与应用》一文。

蚯蚓科学养殖技术


蚯蚓是一种环节动物,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近期养殖蚯蚓也是一门新兴行业,蚯蚓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还可以改善土壤,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下面小编给大家科普下关于养殖蚯蚓的技术。

蚯蚓科学养殖技术

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的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蚯蚓。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一般1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

在蚯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度对其有较重要影响,温度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利于蚯蚓繁殖生长,在温度下降至7℃时,就出现蚯蚓大量逃逸现象,如果在0℃以下就可能冻死。

蚯蚓的生长温度在5-30℃之间,最适合温度为20℃。蚯蚓是好气性运动,靠皮肤呼吸,因此要求养殖床的饲料氧气充足,必须通风换气,疏松饲料,保证有充足的氧气,蚯蚓才能生长良好,否则就会生长发育受阻,体色发暗不鲜,行动迟缓。

蚯蚓的生长繁殖与饲料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适应范围在PH6.0-8.0之间,最适宜为PH7.0,超过此范围,蚯蚓会出现脱水、变干、萎缩,体色变黑紫,感觉迟纯,往外逃逸等现象。有生产实践证明,在投饲料前,用水冲洗饲料,可以调节PH值。用水冲洗饲料,虽然会损失一些水溶性养分,但能排除有害气体,洗涤盐分和有害物质,但发酵较好的饲料,不用调整PH值。

蚯蚓喜欢吃甜饲料、蛋白质、糖分丰富的饲料,尤其是喜欢腐烂的瓜果、菜叶,亦爱吃酸甜饲料。蚯蚓的饲料必须经常浇水保持湿润,饲料太干或者太湿都会影响蚯蚓的生长发育。

水分是蚯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调节体温的重要因素。蚯蚓可以从饲料中获得水分和营养物质。

蚯蚓的体内含水量为85%左右,在生活中必须有一定量水分才能生长发育。

饲料被蚯蚓吞食1个月左右,要及时补充营养丰富的新饲料,补料一般在清粪后进行,蚯蚓由上而下取食,粪粒排泄在面上长期堆积,对蚯蚓生长繁殖不利,应及时消除。刮取蚯蚓粪同时,在养殖床上补充新饲料。

当床内大部分蚯蚓体重已达到400-500毫克时,并且每平方米密度达1.5-2万条时,即可收取-部分成蚯蚓。蚯蚓的收获有多种方法。在养殖床表面,用多齿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蚯蚓往下钻后,刮取表面蚓粪,反复进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粪,最后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捕成蚓的目的。

蚯蚓的引种技术

购买蚓种应尽量避免长途运输,选择路途较近场家购种,夏季应早、晚运输,以免对蚯蚓造成过大应激。

采取小面积试投法,选择几平方米的养殖床先试投喂养,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包括剧烈翻滚、逃逸、在床体表面聚堆。不进入养殖床内等现象。若出现异常,首先检测牛粪酸碱度是否适宜,牛粪是否被喷洒过消毒剂等,蚯蚓生活适宜的pH值为6~18若无异常便可将蚓种全部投入。

蚯蚓的天敌往往严重影响蚯蚓饲养,其种类很多,可以分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天敌中,对家养蚯蚓危害最大的是鼠类(如田鼠、家鼠等)都非常喜欢吃蚯蚓;它们善于掘穴,常在饲养床或筐内大量捕食蚯蚓和蚓茧,甚至抢食蚯蚓饲料,对蚯蚓危害甚大。

蚯蚓要如何采集?

1、灌水捕捉法。蚯蚓怕积水,可用灌水方法使蚯蚓出穴时捕捉,还可利用春耕时在水田里捕捉。

2、堆料诱捕法。把已经发酵熟透的饲料,堆放在要诱取蚯蚓的地方(如田边、菜园),堆高为30-40cm,宽40-50cm,长度不限,一般堆置3-5d就有虹叫聚集。如果加50%泥土混合发酵作饲料,诱捕的效果更好。

3、挖掘法。用翻地钉耙挖土捕叫,方法简单,但效果较差,此法适于小规模养殖。

4、化学捕捉法。用15%高锰酸钾溶液7L/m2,或0.55甲醛溶液13.7L/m2洒于采集蚯蚓的地方,蚯蚓很快会爬到地而上来,采集极为方便。

蚯蚓的养殖价值

1、作中药材:中药材蚯蚓俗称地龙,地性寒味咸,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功效,主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提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其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疗秃发。

2、生物肥料: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3、水产饵料: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

小编给大家普及了这么多关于养殖蚯蚓的技术,相信大家有对养殖蚯蚓有了一定的了解。蚯蚓的利用价值很广泛,不仅可以用来做一些动物的饲料,还有一定的食用价值,营养丰富。

蛤蚧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蛤蚧养殖技术有什么是我们必须知道的吗?

【专家解答】

饲养器皿:

这要根据你所要饲养的蜥蜴的体形大小来决定。饲养小型蜥蜴,准备80*50大小的饲养箱即可,而大型的比如绿鬣蜥,长鬣蜥等品种,你至少要准备一个足够它们活动的空间。通常人们使用的器皿以玻璃缸居多,我的建议是定做一个木质的宠物箱为最理想的选择。无论是结实程度、透气性以及搬运的方便性,均以木质为理想。

饲养用具:

水盆、食盒、攀爬物是必不可少的。方便的话再放置一个供蜥蜴躲藏、休息的窝,就再好不过了。灯具也是不能缺少的,绝大多数蜥蜴需要较多的阳光照射以便辅助自身吸收钙质和消化食物。所以如果你不能满足自然光照的话就必须购置UVB、UVA灯具来补充光源。对于需要加温的品种,你还要加置增温和控温器材。现在较为常用的加温工具主要有加温灯泡,加热垫(毯),加热石等等。其中带有温度控制器的当然是首选。如果你还能拥有一个湿度控制装置的话那将是锦上添花的举措。 饲养喂食: 蛤蚧专吃活的动物,食物几乎全部是昆虫,昆虫中除大型而体硬的及体小如浮尘子、飞虱等外,其他蛤蚧都能吃。在饲养条件下,蛤蚧一次可吃7.6g重,6cm长的炸蜢。食物的消化由吃入至排出约需12小时以上。蛤蚧在缺食的情况下能耐饿较长时间而不死,耐饥长达二百多天。

【小编点评】《蛤蚧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投资蛤蚧养殖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当前国内大壁虎的数量已急剧减少,几近枯竭。常成对出售,用量甚大。活体还被加工为各种中成药,如蛤蚧酒、蛤蚧精、蛤蚧补肾丸、蛤蚧定喘丸等销售国内外。因此,每年仅广西一地收购量即达数十万对之多,由于大量捕捉,产量剧减,价格大幅度上涨,从而刺激群众捕猎,以至陷于枯竭状况。

鹌鹑养殖技术大全


【常见问题】鹌鹑养殖技术有什么是我们需要知道的?

【专家解答】

能量的需要鹌鹑在整个生命活动中,每天需从体表散发的热量约为62.7666.94千焦。新陈代谢和采食、运动等需要消耗能量;生长和产蛋需要消耗能量。所有这些能量都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部分蛋白质。但饲料中所含能量并不能全部被利用,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一部分随体表散失。因而能量需不断地得到补充。

蛋白质的需要鹌鹑蛋中含蛋白质12.3%,肉中含蛋白质22.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基础,是生长、繁殖和组织更新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

产蛋鹌鹑每天需要蛋白质5克左右,或日粮中需含蛋白质24%左右,生长鹌鹑的饲料应含蛋白质20%24%,肉用鹌鹑的饲料应含蛋白质24%25%。

无机盐的需要无机盐在动物机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骨骼、组织器官的形成,都少不了无机盐,同时它能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据分析,鹌鹑体内含有18种元素,其中常量元素(体内含量大于0.01%)有钙、磷、钾、钠、氯、硫、镁;微量元素(体内含量小于0.01%)有铁、铜、锌、锰、碘、钴、硒、氟、铬、钼、硅。

维生素的需要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生长、生产、繁殖及健康所必需的。在鹌鹑体内脂溶性维生素一般不缺少,水溶性维生素体内很少贮存,必须在日粮中供给。

水的需要鹌鹑整个机体含水量为70%以上,又是蛋、体液、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鹌鹑的消化吸收、排泄、调节体温、呼吸等均离不开水。如果缺水,新陈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水分丧失10%就会引起死亡,因而饮水必须保证。冬季应饮温水,以防鹌鹑肠胃受寒。

【小编点评】《鹌鹑养殖技术大全》一文为国内有打算饲养鹌鹑的养殖户们做了一个养殖知识普及,众所周知,鹌鹑体温高、呼吸心跳快,生长迅速,性早熟,产蛋多,因而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需求高,但由于身体小,消化道不长,消化能力不及其他禽类,因而在饲养过程还必须注意把好饲养关。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蚯蚓养殖技术大全(上)》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养牛技术大全”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531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