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有疫苗吗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主要由其病原生物学特性决定的。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类型多,数量庞大,免疫逃逸机制复杂多样,可逃避宿主免疫细胞的清除。现阶段已研制的一些非洲猪瘟疫苗,虽然能诱导产生一定水平的抗体,但并不具备中和非洲猪瘟病毒的能力,无法达到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目的。

由于疫苗研发困难,基于国际非洲猪瘟防控经验,当前首要任务依然是完善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措施,同时强化新型免疫技术攻关。

非洲猪瘟的治愈绝大多数还要考有关部门的隔离治疗,不过治疗还需要靠的是一种防治非洲猪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提取物、注射液和应用这个发明专利技术。最近在8月9日当天国际知识产权局对外公布了这一项专利,这项专利申请号为201910529164.6,专利权人为许启太。这个专利对于非洲猪瘟的治疗效果非常的好,而且还可以预防非洲猪瘟病毒,从根本上解决了非洲猪瘟病毒。

这个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药物原料:灵芝10-30份、锦地罗4-12份、牛筋果4-12份、槟榔30-50份、裸花紫珠4-12份、地不容4-12份、猪笼草4-12份等,经过种种加工制作而成。它的药效不是说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是由实际试验得到的结果。

首先在前段时间内,各大养殖场出现了非洲猪瘟。而试验团队从某养殖场挑选了一批同样大小同等年纪420头猪,并且已经确诊为感染非洲猪瘟。如果这批猪没有药物治疗的话,待到第8天就会出现死亡。但是在注射过这药物之后这批猪,存活率竟然高达90%,这些治愈的猪,恢复了食欲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得出了结论,这个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制备治疗非洲猪瘟病毒的药物。

编辑推荐

得了非洲猪瘟的猪有能活下来的吗


今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各地猪肉的价格上涨,不少养殖户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对此,有不少人想知道得了非洲猪瘟的猪有能活下来的吗?猪场还能继续养猪吗?

得了非洲猪瘟的猪有能活下来的吗?

得了非洲猪瘟的猪是不能活下来的,因为就算不是因病死亡,也有可能是为控制疫情的发展,因全面扑杀而死亡的。

得了非洲猪瘟的猪场还能继续养猪吗?

理论上是可以继续养猪的,非洲猪瘟疫区是42天检测没有问题就可以解除封锁,也就是说非洲猪瘟是可以被完全清除掉的。那么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场可以说42天之后是可以养猪的。

另外,由于非洲猪瘟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发病时体温升高至41度;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在耳、鼻、腋下、腹部、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耳朵紫斑部分常肿胀,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肤肉眼可见到。这些外观症状与经典猪瘟非常相似。所以,养殖户一定要注意了。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近来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也是在上涨,不少生猪养殖户也是受到了影响。那么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哪些地区和养殖场户需要重点关注?

一、病原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采食受非洲猪瘟病毒污染的物品而经口传染或通过昆虫吸血而传染。短距离内可经空气传播,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及肉屑、栏舍、车辆、器具和衣物等均可间接传播本病。蜱可通过交配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此外,吸血昆虫,例如蚊、牤等,可以通过叮咬将非洲猪瘟病毒经感染猪向健康猪传播。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可能途径以通过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携带病毒污染的肉品风险最高,此外引种和野猪活动也可能造成疫情的传入。

国际贸易和人员往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展开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外国游客进入中国或是中国游客海外游的数量在逐年攀升。入境游客、回国人员、国际包裹可能会将污染的猪肉或猪肉制品从疫情国家携带到国内;来自疫情国家的国际航班航空器、轮船等的餐余垃圾如未经处理,被家猪接触采食后,也可能引发疫情。非洲猪瘟疫情史上,通过这种方式造成疫情跨境传播的案例非常常见,东欧的疫情就是通过停靠在格鲁吉亚的一艘国际货轮带入的,当时该船携带有污染非洲猪瘟的泔水并被饲喂给了港口附近的猪群。

引种。引进种猪传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带毒种猪可以潜伏带毒,并随着引种而进入国内。猪冷冻精液中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长期存活,并可伴随着人工授精将病毒传播给母猪并导致疫情暴发。

野猪活动。我国幅员辽阔,野猪资源丰富,特别是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有生物廊道,野猪可在两国国界线附近来回活动,一旦俄罗斯边境上发生疫情,通过野猪活动传入我国的风险也很大。

二、风险区域疫情发生后,基于时空临近和风险优先的原则,以下区域须重点关注:

重点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

三、需要重点关注的养殖场户

1.近期有病死生猪的养殖场,特别是出现体弱、采食下降、精神萎靡、体温高热、或者眼鼻口分泌物增多猪只的场地。2.新近购买生猪,未经产地检疫或来源不清楚的。3.饲喂泔水的,特别是未经煮熟的泔水的场地。4.生物安全水平较差的,如生猪户外放养的,圈养无消毒设施/措施的,养殖场所临近交通要道的。5.近期有来自重点区域的猪贩子进场购猪或是近期到生猪交易市场从事买卖活动等。

高温能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吗


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家猪、野猪(包括病猪、康复猪和隐形感染猪)和软蜱为主要传染源。那么高温能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吗?

可以的。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持续加热20分钟即可灭活。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其加工条件均可使该病毒失活。而家庭烹饪鲜(冻)猪肉时,其温度往往在90℃~100℃,病毒更加容易失去活性,只要保证足够烹制时间就行。大家不必因为某个地方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就不吃猪肉,部分地区食堂暂停供应猪肉制品也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大部分脂溶剂和消毒剂也可以将其破坏。对于我们日常家庭的烹饪加工,其实完全比这个彻底,所以,只要是合理烹调,完全加热,对于身体是不会存在危害因素的。

同时,省疾控中心专家还表示: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采取了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

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和产品都是经过检疫的,公众不必担心。

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现在一提非洲猪瘟,大家都会比较怕。尤其是养猪的农户,很害怕自家的猪是否受到传染,每听说有猪瘟,就会害怕市场上售卖的猪肉安全不安全,那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这种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

一、非洲猪瘟是什么?

非洲猪瘟,是一种能够感染家猪、野猪等各类猪的一种疫病,是一种能够引发急性、出血性、烈性的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疫情。非洲猪瘟发病时间短,一旦发热高达40-42℃,就会造成猪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主要危害猪的脾脏、淋巴结、肝脏、肾脏、心脏等,潜伏期在4天至19天,如果出现急性感染猪的死亡率就会达到100%。

二、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非洲猪瘟的来源有可能是和机场、口岸等进口通道有未经高温加工的已经受感染的猪制品有关,其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含有病毒,可污染猪舍、器具、垫料、饲料、车辆等。健康的生猪主要是接触病猪以及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餐厨剩余物等被感染,此外携带非洲猪瘟的钝缘软蜱等其它昆虫类也可以通过叮咬健康的生猪传播非洲猪瘟病毒。

而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能够治疗,也没有相关的疫苗进行预防。只能通过对猪加强监管和检测,对养猪的地方进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对猪舍进行消毒和隔离。为了防止病猪感染健康猪,一旦发现疫情就要对病猪进行封锁、隔离、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以防疫情扩散影响其他的健康猪。

要保证猪所使用的物品,吃的饲料、喝的水源等都是健康无污染的,还有加强猪圈的空气流通,减少养殖密度,防止昆虫的叮咬。当地的检疫机构要加强管理和登记,做好病猪的排查工作,加强兽医的巡查强度。

三、非洲猪瘟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

非洲猪瘟的潜伏期4-19天,在非洲猪瘟潜伏期期间没有任何的征兆,猪场无法察觉非洲猪瘟的到来,然后猪场照常做着各项活动。比如猪被运输外调,猪被出售,猪场进行配种等等各种运作照样进行,这样等到发病的时候几乎整个猪场都是携带病毒的猪,甚至也连累的其他的猪场。

总的来说,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比较广,可以从组织器官、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猪舍、器具、垫料、饲料、车辆等,然后传播给正常猪,因此很难控制,一般潜伏期在4-19天,且前期毫无征兆。

非洲猪瘟前期症状


大家都知道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养殖场一旦出现非洲猪瘟,损失是非常大的,那么非洲猪瘟前期症状有哪些呢?

一、非洲猪瘟前期症状

1、体温升高至41℃,持续时间约为4天左右,一直到死前48小时体温才会开始下降;

2、猪的食欲减退,甚至无食欲,显得非常脆弱;

3、猪不再走动,躺在角落,若强行让猪走动,则显出极度劳累、咳嗽、呼吸困难等现象;

4、猪的腹部、腋下、耳、鼻、尾等部位出现明显紫色斑。

二、非洲猪瘟的发病机理是怎样的?

非洲猪瘟由非洲猪瘟病毒(简称ASFV)引起,ASFV可经过口、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然后在鼻咽部、扁桃体部位发生感染。

猪鼻咽部、扁桃体部位感染ASFV后,病毒会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再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

非洲猪瘟的发病率一般在40%-85%之间,死亡率因感染的毒株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高达90-100%。

三、食用非洲猪瘟猪肉会致死吗?

因为非洲猪瘟病毒实际上是只传染猪不传染人的,病毒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情况也表明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给人的情况。所以,只要是通过高温煮熟的非洲猪瘟猪肉,人吃了不会致死。但因为是得病的猪,还是不要食用为好。

什么是非洲猪瘟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民以食为天,人们的餐桌上又怎能少了美味且营养的肉类。那么您知道什么是非洲猪瘟吗?非洲猪瘟会呈现出哪些症状?人们又该如何防控非洲猪瘟呢?

一、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其特征为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淋巴结、肾、胃肠粘膜明显出血。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我国于2018年8月3日确诊了首例非洲猪瘟疫情。

二、非洲猪瘟的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5-9天,往往更短,临床实验感染则为2-5天。

1、发病时,猪体温升高达41℃,约持续4天,感染后3-6天死亡,死前48小时体温下降;

2、病猪白细胞减少,特別是以淋巴细胞减少为主;

3、病猪耳、鼻、腋下、腹、会阴、尾、脚无毛部分呈界线明显的紫色斑;

4、喉、会厌有瘀斑充血及扩散性出血;

5、尸检出现脾肿大、呈黑色、质脆的症状。淋巴结肿大、质脆、易碎、出血、形如黑色血瘤。

三、非洲猪瘟的防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所在。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2、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3、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4、应当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需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以上就是非洲猪瘟的简介、发病症状及防控措施介绍了,您有没有对非洲猪瘟更了解一些呢?此外,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它只传染猪,不传染人。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担心与害怕。

怀孕母猪可以打猪瘟疫苗吗


健康的怀孕母猪是可以打猪瘟疫苗的,在母猪怀孕60-70天左右接种疫苗较安全。虽然怀孕母猪对药物非常敏感,有可能出现流产或者死胎现象,但是为了避免大规模猪瘟发生,接种猪瘟疫苗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先小范围进行接种,没有特殊情况再大范围内接种疫苗。

一、怀孕母猪可以打猪瘟疫苗吗

1、虽然怀孕的母猪对药物非常的敏感,而且部分养殖场的母猪在孕期接种了猪瘟疫苗后出现了流产和死胎的现象,但是也有很多成功接种的案列。

2、为了避免大规模的猪瘟发生,接种猪瘟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最好是选择在母猪怀孕60-70天的时候对其进行接种猪瘟疫苗,这时候最为安全,而且更加容易在母体内产生抗体。

3、为了安全起见,在接种的时候,养殖户们可以先小范围内对母猪进行接种疫苗,待观察一段时间,确保没特殊情况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接种猪瘟疫苗,体质弱的母猪则不要注射,但是要对其进行隔离。

二、母猪孕期需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营养

母猪在孕期特别敏感,而且需要特别多的营养,才能保证母体的营养供给,在选择饲料的时候需要选择最优质的饲料,同时根据季节和母猪的体重来调节它的食量。而且要保证饲料的健康,不能用发霉的饲料进行喂养,在产前还需要加入一些中药来调养身体。

2、提高免疫力

母猪在孕期抵抗力会比平常要弱一些,同时也容易感染疾病,这时候要做好猪瘟、圆环、口蹄疫等重大疫苗的防御工作,在必要的时候要给母猪接种相关疫苗。

三、母猪分娩时的注意事项

1、母猪在分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能制造太大的声响,同时生产的环境卫生也要做好,保持猪舍的干燥,同时要清理干净它的乳房。

2、母猪生产网之后要及时对它的伤口进行消炎处理,防止子宫感染、降低疼痛,减少母猪应激。

3、产后应该及时的给母猪补充营养,因为生产的时候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加上产后母猪的各项机能都处于疲劳状态,所以饲料要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饲料为主,这样能让母猪更好的恢复体力,能让它的子宫恢复原状。食量也要循序渐进的增多,不可一次性过多喂养。

非洲猪瘟传染牛羊不


非洲猪瘟是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很多养殖户都深受其害,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那么非洲猪瘟传染牛羊不?一起来看看吧!

一、非洲猪瘟传染牛羊不

非洲猪瘟目前是不会传染给牛羊的。猪瘟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强的热性疾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

二、疫苗研制

2019年5月24日,由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

一是分离中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是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

三是两种候选疫苗株体外和体内遗传稳定性强。分别将两种候选疫苗株在体外原代细胞中连续传代,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序列无明显改变,猪体内连续传代,也未发现明显毒力返强现象。

四是明确了最小保护接种剂量,证明大剂量和重复剂量接种安全。

五是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已建立两种候选疫苗的生产种子库,初步完成了疫苗生产种子批纯净性及外源病毒检验,初步优化了候选疫苗的细胞培养及冻干工艺。

非洲猪瘟是怎么传播


非洲猪瘟咱们之前已经提过很多次,但是对于一些细节问题可能大家还不够了解。比如非洲猪瘟是怎么传播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非洲猪瘟是怎么传播

非洲猪瘟可以通过虫媒传播、体液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水源、器具,甚至是农场工作人员和服装,以及污染农场附近的空气都是潜在的传染源。

二、非洲猪瘟有哪些症状呢?

非洲猪瘟病毒潜伏期较短,往往在一周左右。非洲猪瘟病毒可经过口和上呼吸道系统进入猪体,在鼻咽部或是扁桃体发生感染,病毒迅速蔓延到下颌淋巴结,通过淋巴和血液遍布全身。病猪发病后会出现高热(40~42℃)、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皮肤发绀和出血、呕吐腹泻等症状,并且发病一周后即会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三、非洲猪瘟会传染给人吗?

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

为什么打了猪瘟疫苗还是得了猪瘟


为什么打了猪瘟疫苗还是得了猪瘟,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猪瘟母猪带毒现象不容忽视

母猪带毒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妊娠母猪中带毒母猪比率高达43%。带毒母猪通过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造成猪瘟的持续感染。先天感染猪瘟的仔猪产生后天免疫耐受性,经反复注射疫苗不产生抗体,成为持续性感染的带毒猪。如果这种猪被误作后备种猪培养,将形成新的带毒种猪群,这样会导致猪瘟传染恶性循环链的形成。

疫苗本身质量和使用方法值得关注

疫苗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大量的临床资料证实,组织苗(如脾淋苗)优于细胞苗,猪瘟单苗好于猪瘟联苗。

绝大多数疫苗必须在低温下保存和运输。如猪瘟疫苗应在-15℃条件下保存运输,并严禁反复冻融。但基层分销商大多用冰柜0℃保存,反复冻融现象亦极普遍。这样,疫苗的质量和效价就会大打折扣。

使用方法同样存在问题。稀释后的疫苗不能在2小时内用完,疫苗失效;用碘酊或其他消毒液消毒针头,人为杀死弱毒疫苗;用大号针头注射,导致疫苗外漏;打飞针,免疫剂量不足和漏注;用一个针头打到底,打防疫变成带毒传播。

猪瘟的免疫剂量值得深究

虽然我国现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预防目前流行的猪瘟病毒仍是安全有效的,但以往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及制定免疫标准通常是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但常有部分猪免疫后其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止亚临床感染的情况发生,因此,疫苗应以能防止亚临床感染为标准。

造成亚临床感染状态主要是由母猪长期带毒、处于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状态并将病毒传给仔猪所引起的,病毒毒力属于中低水平。虽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但终生带毒、散毒和传播病毒,成为了猪场的一大杀手。

影响猪瘟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因素有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前猪群的抗体水平。适当提高免疫剂量可以中和母源抗体及免疫前猪群的抗体,降低其对疫苗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剂量不足时,攻毒后不能阻止强毒在体内复制和带毒。

国家猪瘟免疫程序中推荐的免疫剂量为1头份,是150RID(兔体反应量),这一剂量远低于国际标准,显然在猪瘟发病不稳定地区应用这一剂量,不足以切断猪瘟亚临床感染,在养猪生产中应用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尤其是在有猪瘟存在的地区。尽管该场使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后经实验室按规程检测是合格的,但原使用1-3头份/次免疫未能有效控制猪瘟野毒的亚临床感染,而在发生疫情后改用5-10头份/次的免疫剂量证明效果良好。

免疫抑制普遍存在是造成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差最主要原因

免疫抑制问题,造成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概括有三:一是营养,二是药物,三是疾病。

营养因素,即营养是否全面,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饲料霉变问题突出,霉变饲料的各种霉菌毒素可引起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淋巴结出血水肿,严重破坏机体的免疫器官,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

药物因素,不恰当的使用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等〈如地米,柴胡,磺胺类药物等〉。

疾病因素,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链球菌等,这些因素造成猪生长发育不良、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滞,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出现打了猪瘟疫苗还发猪瘟的现象。在我国猪群中PRRSV和PCV-2感染率很高,而且呈双重感染,双重感染率达50%以上。表现猪场呼吸道疾病相当严重,继发感染普遍,繁殖障碍问题随时都会暴露。这两大免疫抑制性疾病也是我国近几年来我国猪病流行越来越普遍、疫病越来越复杂、猪越来越难养的最根本原因。

猪的免疫低下是造成疫苗效果差的最主要的原因,放弃药物,疫苗,消毒剂,激素的滥用,正确合理使用,全群采用免疫保健技术,打造良好的免疫群体配合相应的疫苗防疫,会产生高质量的免疫效果,从而达到很好的防病效果。

家猪患非洲猪瘟各阶段有什么症状


自去年8月在我国东北发现首例非洲猪瘟以来,病情已经跨越大半个中国,蔓延至中部省份。为了早发现早防控,下面介绍一下此疾病的相关常识,特别是家猪患非洲猪瘟各阶段的症状。

一、相关常识

1.不会传染人

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食物,说到猪瘟,大多数人最关心的可能是它对人体的危害。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因为非洲猪瘟的唯一宿主是猪(包括家猪和野猪),人吃了病猪也不会被传染。只要是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的检疫合格的猪肉,经正常高温烹饪方式加工后,都可以放心食用。

2.传播快、死亡率高

其次,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播性非常高、死亡率接近100%的疫病,在一个猪场中,只要发现一例病猪,整个猪场都会遭殃,并且是灭顶之灾。因此,在疫病出现的地方,通常会进行大范围地捕杀,导致猪肉涨价。

二、非洲猪瘟各阶段症状

实际上,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和发病期非常短,一旦患上这种病,通常活不过10天,因此也就不存在阶段之分。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慢性、急性、亚急性和超急性四种类型。

1.慢性:呼吸困难,消瘦或发育迟缓,体弱。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通常可存活数月,但很难康复。

2.急性:体温升高至42℃,无精打采、厌食,甚至出现腹泻,粪便中带血等症状。皮肤发紫,有出血点。怀孕的母猪会突然流产。

3.亚急性:体温波动较大,长期高于40.5℃。呼吸窘迫,出现咳嗽、关节疼痛、肿胀等明显症状。

4.超急性:无症状突然死亡,大约在感染8-10天之间。

三、如何防控

世界上首例非洲猪瘟出现在1921年,近100年过去,仍然没有研制出相关的疫苗,因此,这种病目前无法防治,只能人为地干预传播以达到隔离的目的。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活动空间要及时消毒

不管是养猪场的空间需要保持干净、每天消毒,而且在生猪活动的其他空间内也要及时消毒,如生猪运输车、饲料送货车等,确保没有非洲猪瘟的病菌出没。进出猪场的人员也要注意做好隔离,以免饲养人员携带的病菌感染猪场中的猪。

2.食物来源正规

一般的烹饪方法无法消灭猪肉里的非洲猪瘟病毒,因此,如果健康猪不小心吃到了病猪的身体组织,被传染的几率特别大。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注意确保养猪场的饲料、泔水来源正规,不要喂食来历不明的餐馆泔水,或未经检疫的猪饲料。

3.发病后防止进一步扩散

当发现养猪场里的仔猪表现出非洲猪瘟的症状时,首先一定不要把猪往别的地方运,其次是离开养猪场前一定要把衣服换掉,并且用密封性良好的袋子装起来,以免扩大病毒传播感染范围,造成更大的损失。最后要及时通知当地的畜牧部门、防疫站等机构,尽早开始大范围的清查处理措施,防止蔓延。

非洲猪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也让猪肉市场陷入阶段性低迷。因此,不管是个体养殖还是规模养殖,必须了解非洲猪瘟各阶段的症状,及时合理地处理病猪、死猪,做好疫情防控。

得了非洲猪瘟怎么办


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机型传染病,潜伏期短,对生猪的危害大,且死亡率极高。那要是猪得了非洲猪瘟怎么办?怎么防控?

得了非洲猪瘟怎么办

得了非洲猪瘟的猪,要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等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迅速扑灭疫病。而且如果发现主场内的猪有感染疫情,要及时的上报相关部门,并且禁止非疫区的动物进人疫区。

怎么防控非洲猪瘟?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是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1.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控制度建设。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熏蒸等措施。

2.采用效果优秀消毒药物,加强消毒,栏舍和用具可以先打湿后再采用泡沫消毒药。

3.制定猪场疾病应急预案,如果有突发疾病应迅速启动应急方案。

4.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症状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基本上得了非洲猪瘟是无法治疗的,所以当发现病情时要及时上报,而且病猪要及时的扑杀。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非洲猪瘟有疫苗吗》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散养土鸡疫苗有几种”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56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