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怎么养

蛏子是是一种味道鲜美的海产贝类,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那么蛏子怎么养呢?

一、蛏子的生长习性

蛏子是竹蛏科、竹蛏属、剑蛏属的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

蛏子的两个水管很发达,它完全靠着这两个水管与滩面上的海水保持联系,从入水管吸进食物和新鲜海水,从排水管排出废物和污水。

平时潜伏的深度大约为体长的5倍~6倍,最深可以达到40厘米,约为体长的10倍,如果我们在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用长钩触动一下能喷出少许海水来,那么底下一定有蛏子。

二、蛏子怎么养?

1、选种

选择健康、合适的蛏苗进行养殖。最好不要选择淡水浸过的蛏苗和隔夜的蛏苗,这样的蛏苗养殖死亡率会比较高。

2、选地

外涂养殖一般选在中潮区下层至低潮区进行养殖。

中潮区下层至低潮区潮流比较顺畅没有太大的风浪,比较适合养殖,也可以在池塘中养殖,一般情况下蛏子一般都在沙层下面30公分的地方,最适合生长的温度在3-32度,比较喜欢弱碱性水体。

3、处理

需要经过翻涂、耙土、平埕后才可养殖。

等到在播苗之前,就要对蛏子进行消毒,这样可以有效的消灭池塘中的小鱼和小虾,防止它们把蛏子的幼苗吃掉,影响经济效益。

4、其他管理

蛏子生长期间还需做好补苗、平整涂面、耘苗等管理。

另外在风暴雨季要多注意泥土的情况,及时的把淤泥移到别的地方,并且在蛏子管理的时候还要注意自然灾害和生物敌害的预防工作,以免造成过大的经济损失。

延伸阅读

蛏子怎么养 蛏子的养殖技术鱼方法


蛏子也叫缢蛏,蛏子的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丰富,是餐桌上是一道不可少的佳肴,在市场上受消费者的青睐,消费价格相对比较的稳定,所以养殖蛏子具有很大的养殖前景,那么,应该怎么养殖蛏子呢?养殖蛏子有什么技术方法呢?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的小编来说说蛏子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缢蛏的生活条件

缢蛏,俗称蛏子,分类学上隶属于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贝类,因贝壳中央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被绳索勒过的痕迹,故名缢蛏。生长适宜温度为8℃~32℃,pH7.8~8.5,适宜的海水比重为1.010~1.020,比重在1.005以下和1.022以上时会对缢蛏的摄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久旱天气,蛏塘池水蒸发量大,盐度升高快,若不及时补充新水,蛏子摄食量会降低,生长缓慢。因此,从缢蛏的适盐情况看,河口处的蛏子由于盐度适宜、变化较为稳定,生长较池塘的快,产量高。

蛏塘

蛏塘应选择潮流畅通,进水口位于低潮线以下的沿海滩涂地区,以便在最低潮时仍能进水。埕面底质应以稳定的泥砂质、砂泥质和软泥质为宜。蛏埕(蛏塘中种蛏子的田,呈长方形)距蛏塘水面的距离应保持在40~100公分,既利于蛏子摄食浮游藻类,又能保证蛏子得到充足的溶氧。蛏苗播种前,应对蛏塘清淤整池,清除敌害生物、治病菌。一般在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用生石灰清塘,将池水排至30公分以下,全池泼洒生石灰(50公斤/亩),消毒结束3~5天,可开始进水,施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播种

蛏苗播种,可在每年的12月份至翌年8月份进行。早投苗,苗种规格小,生长期长,后期苗规格大,生长期短。根据苗种规格选择合适的投苗量,一般苗种规格1.2万粒/公斤,每亩(蛏埕面积)播种12万粒。播种方法采用撒播方式,顺风向撒播,以求播种均匀。

蛏子的摄食及养蛏施肥

缢蛏摄食属滤食性,食料以硅藻门中的骨条藻最多,占其饵料生物的91.5%。除了浮游藻类外,缢蛏还摄食有机碎屑、颗粒等。冬季或早春季节水温低,光照不强,肥藻较为困难,可以用大豆5~10公斤/亩,加4~6倍的海水磨成豆浆,全池泼洒,不仅可供蛏子直接摄食,还可当作肥料培藻。

施肥培藻是缢蛏养殖的重要环节。肥料选择上可采用无机化肥和有机肥,无机肥一般作追肥,有机肥既可以作追肥,也可以作底肥。养殖全过程不要一直使用化肥,否则化肥的过度使用会破坏蛏塘底质的自净能力;化肥营养单一,形成的藻相不稳定,肥效也不持久。化肥可以用碳铵、尿素、过磷酸钙等,有机肥多采用有机碳肥,如安琪博田酵母源有机渔肥。两者搭配,可丰富蛏塘藻类的多样性,维持藻相的均衡稳定,预防单施化肥造成的水质灰暗、池底发黑,增强蛏子吐水的活力。施肥时,氮磷化肥和博田有机渔肥轮流交替使用,尽量不要一次性混用。博田渔肥每亩施用量为3公斤左右,氮磷化肥的施加量应能保证蛏塘水体氮浓度在2毫克/升、磷浓度0.2毫克/升以上,氮磷比控制在10:1左右。

以上就是养殖蛏子的技巧了,在养殖蛏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质问题,给蛏子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样蛏子才能长得好,只要蛏子长势好了,在市场上也是可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的。

蛏子怎么养能提高产量?蛏子养殖高产技术


蛏子是我们较常吃的一种贝类海鲜,它以藻类为食,想要养好蛏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个蛏子高产建议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蛏子想要高产,最好使用强力拜生源,可以这样使用:

放苗~7月份之前,每隔15天左右使用强力拜生源4亩/包;

7月初~9月出,每隔10天左右使用强力拜生源4亩/包;

9月份~收获,每隔15天左右使用强力拜生源4亩/包。

此方案的优点:

1、尽可能减少硫化氢向蛏子孔里渗透,使蛏子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当中,提高对营养的吸收,促进生长;高温期加大用量则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硫化氢带来的损失,提高成活率。

2、芽孢杆菌可以分解底泥里的有机物,使其转化为肥料,减少底泥有机物含量,提高底层溶氧,同时降低肥水成本。

蛏子养殖从放养开始到起捕结束,短则6-7个月,长则15-16个月,加强涂间管理是保护增产的重要措施。放养初期要下涂检查蛏苗的成活率,及时补苗,在大风浪过后,要及时平整涂面。夏季及时耘苗,使涂面得到松疏;夏季退潮后更要防止出现积水现象,防止蛏子烫死。繁殖期要防止白露前后的台风暴雨,并及时驱逐鱼害和病害,进入冷蛏后,要及时盖汪。蛏虾混养要注意投足虾饵,防止对虾由于饵料不足而摄食蛏子造成减产,对虾起捕后,可施肥培饵,保证蛏子正常生活。

【小贴士】蛏子养殖底质很重要,高浓度的硫化氢轻则危害蛏子的健康,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蛏子则会降低对营养的吸收,严重影响生长速度,当硫化氢的浓度达到某一水平之时则会导致死亡,这也是很多塘口高温期蛏子损失严重的根本因素,想要获得高产,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蛏子是什么


蛏子又名竹蝗、蛏子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海鲜,因营养价值高,肉多味美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市场上都有卖,且价格小贵,那蛏子是什么?怎么去内脏?

一、蛏子是什么?

1、蛏子是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贝类软体动物,有两片对等贝壳,呈长扁方形,长4~8.5cm左右,颜色呈淡褐色或黄绿色,薄而脆,在壳顶到腹缘部位,有一条凹沟。壳内里面有一块蛏子肉,呈乳白色,贝壳一旦关闭,前后端就会开出小口,将足孔和水管伸出,引进水流,摄食食物或排出粪便。

2、蛏子又名缢蛏,生长在海水中,因味道好,营养价值高而成为市面上常见的海鲜类食物之一,目前在我国南北沿海地区的浅海沙滩或泥沙滩,海底等地广泛分布,且是宁波大众海特产,是浙江、福建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3、蛏子是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动物,内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铁、硒等元素,具有清热解毒、补虚、益肾的效果,非常适合老人、孕妇及体虚、湿热体质的人食用,不过阳虚体质的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发不适。

4、蛏子是种海鲜,是寒性食物,也是发物,所以体质偏寒或对海鲜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现象。

二、蛏子怎么去内脏?

一般情况下,蛏子的内脏是可以吃的,但如果是个体较大的蛏子,最好将内脏去掉再食用,因为蛏子的内脏中含有重金属、沙子、排泄物等,若食用会严重影响口感,同时还会蓄积重金属,危害身体,所以千万不要嫌麻烦,具体去内脏方法如下:

方法一、用料酒焯烫

步骤一、将买回来的蛏子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几遍,然后在锅中放入适量料酒煮开。

步骤二、将蛏子放入锅内,用煮开的料酒焯烫,直到所有的蛏子开口,然后捞出放到冰水中。

步骤三、将蛏子壳去掉,然后用刀子将肠腺切开,将里面的沙子、黑边等清除,最后用水冲洗干净。

步骤四、将蛏子放入碗中,加入适量食盐或者面粉揉搓,最后冲洗干净即可。

方法二、吃的时候挑出

蛏子内脏虽然可以在吃的时候挑出,但前提要把里面的沙子弄出来,具体去沙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蛏子洗净放到篮子中,然后放入盆中加水没过蛏子,倒入适量食盐。

步骤二、在盆底放几根筷子,然后在水中加入几滴香油,放置2个小时左右,此时蛏子就会把里面的沙子吐出来了。

步骤三、用加热或煎炒的方式将蛏子弄熟,然后食用时直接将黑色部位挑出即可。

以上就是蛏子是什么及去内脏方法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蛏子死了能吃吗


每到3~4月份,我国蛏子就会大量上市,届时很多人买一些回家炒着吃,但由于蛏子不耐保存,稍不注意就会死亡,那蛏子死了能吃吗?怎么选?

一、蛏子介绍:

1、蛏子是什么?

蛏子是种外壳呈长扁方型的海鲜,整体呈淡褐色,壳薄而脆,里面有大量的蛏子肉,且在海边时,前后端会开出小口,引进水流,摄食食物或排出粪便,待被采收后,会关闭贝壳,但如果用盐泡,就会伸出来,并吐出大量的沙子。现在除了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蛏干、蛏子油或罐头等。

2、蛏子可以生吃吗?

蛏子不可以生吃,因为蛏子是在海里生长,且生长的环境比较差,容易感染细菌和寄生虫,若生吃,会将细菌或寄生虫带入体内,导致人体出现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身体不适。

二、蛏子死了还能吃吗?

1、蛏子和龙虾一样,一般死了是不可以吃的,因为蛏子蛋白质含量很高且本身就有细菌,若死亡了细菌就会滋生,蛋白质就会变臭,所以最好不要因为舍不得而食用。但如果死的时间还未超过3个小时,那就可以食用,但清洗起来比较麻烦,且必须蒸熟或煮熟才可食用,以免细菌感染。

2、一般情况下,若高温天气死的蛏子,死亡时间超过四个小时就不能食用了,若在4小时内,就必须清洗干净且煮熟了才可食用。若凉快天气死的蛏子,死亡时间超过6小时就一定不要食用了,若在6小时内,就必须清洗干净且煮熟了才可食用。

3、蛏子死后最好不要吃,如果你购买时不知道是不是死的,可在购买时触碰一下漏出的肉,若肉立即缩回去且外壳紧闭则表示是活的,或者可以将手指放进贝壳内掰一下,若有回缩则表示是活的,可以放心购买。当然如果买的时候是活的,但放在家里时间久了,不知道是不是活的,可将其放到热水中烫一下,如果打开壳了则表示是活的,可以放心食用,如果没打开则丢弃不要食用了。

三、蛏子怎么挑选?

方法一、看外壳:一般情况下,品质较好的蛏子外壳是金黄色的,且表面光滑有清晰的花纹,且容器中没有很多沙子,若表面不光滑且颜色是其他的则不宜选购。当然有的商家为了将死蛏子卖出去,会在贝壳开口处抹一些泥浆,所以购买时要注意。

方法二、摸触角:一般情况下,用手触碰蛏子漏出的触角,触角会立即缩回去且外壳紧闭,若没有立即缩回去或者外壳没紧闭则不宜选购。

方法三、看个头:一般情况下,品质较好的蛏子,个头都比较大且色泽淡黄,无任何破碎,若个头小且色泽不是淡黄色则不宜选购。当然不是越大越好,有的可能注了水,所以购买时要注意。

以上就是蛏子死了能不能吃及挑选方法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蛏子肚子里黑的是屎吗


一提起蛏子想必大家都熟悉,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高,所以很受人们的欢迎,但由于肚子里面有团黑黑的东西,所以有些人说里面是屎,是不可以吃的,那蛏子肚子里黑的是屎吗?什么地方不能吃?

一、蛏子介绍:

1、蛏子是海鲜还是河鲜?

蛏子是海鲜,多长在浅海沙滩或泥沙滩的海水中,偶有部分种类生活在深的海底、河口、内湾或海水盐度较低的软泥底质中,所以是海鲜。

2、蛏子是发物吗?

蛏子是发物,所以对海鲜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在发病期间,最好不要吃。

二、蛏子肚子里黑的是屎吗?

1、蛏子肚子里黑的一团是泥沙、未消化完的食物、排泄物、肠腺及一些内脏器官,所以不全是排泄物,偶尔还有蛏子刚进食之后未消化掉的食物。

2、蛏子肚子里面黑的部位可能是屎,也可能是沙子、内脏等,但主要是内脏团,所以蛏子吐完沙子后可直接食用,但如果是大型蛏子,那最好去除了再食用,以免里面的重金属会蓄积在人体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吃起来口感十分不好。

三、蛏子什么地方不能吃?

蛏子和花甲一样,并不是所有部位都可以吃,所以食用前一定要注意,具体不可吃的部位如下:

部位一、蛏子内脏

蛏子内脏中含有一些毒素或重金属,若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所以做好不要吃。

部位二、蛏子内脏中的泥沙

蛏子内脏一般是可以吃的,但里面的泥沙最好清洗干净了再食用,以免影响口感。同时也不要觉得在吃的时候挑出来即可,因为蛏子经高温后,会到处吐沙子,导致整个壳内,整个肉上面都有沙子,严重影响口感,所以食用前最好处理干净再吃。

部位三、蛏子的黑边

蛏子的黑边里面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且有股腥味,若直接食用,会影响口感,且稍有不慎,会将细菌和寄生虫带入体内,导致身体不适。

部位四、蛏子壳

蛏子壳虽薄,但十分坚硬,人体无法消化,所以食用时最好将其挑出来。

总的来说,蛏子肚子里黑的一团是泥沙、未消化完的食物、排泄物、肠腺及一些内脏器官,所以最好不要食用,且烹饪前最好将其冲洗、清除干净,以免细菌、寄生虫、重金属等进入人体内,危害身体。此外,蛏子的壳、黑边及内脏都不要吃,不仅口感差,而且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现在一斤蛏子大概要多少钱


蛏子又名西施舌、马刀,是我国南北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种海鲜,因肉多、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很多地区在人工养殖,那现在一斤蛏子大概要多少钱?养殖技术有哪些?

一、蛏子介绍:

1、蛏子为什么撒盐就出来?

蛏子不耐高盐,一般盐含量在0.4%~2.8%生长最好,而食盐中的钠离子会改变蛏子的生活环境,所以每次在洞口撒盐时就会马上跳出来,这也是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撒盐方法来采收蛏子的原因。

2、蛏子里面的黑线是什么?

蛏子里面的黑线是肠腺和沙囊,在蛏子最中间的部位,里面含有大量的沙子或刚进食之后未消化掉的食物、排泄物等,所以食用时要注意。

二、现在一斤蛏子大概要多少钱?

蛏子市场价格小贵,一般在13~20元左右一斤,但由于品种、市场、售卖时间的不同,价格会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售价大概在13.5元左右一斤,在新疆乌鲁木齐北园春批发市场售价大概在20元左右一斤,在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售价大概在14~25元左右一斤,在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蛏子市场价在12~15元左右一斤,如果是在超市选购可能25元左右一斤,如果是水产批发市场可能14元左右一斤,所以具体价格还需去当地市场查看。

三、蛏子养殖技术有哪些?

1、选地及建设:什么地适合养殖?

蛏子适宜在水质无污染、地势平坦且稍有倾斜的泥质土壤中生长,所以选地时,尽量选在无污染的滩涂地或池塘中养殖。选好地后,按照地形建一个长50米,宽3米的养殖地,并按1米的行距挖一条宽25cm左右,深20cm左右的排水沟,以便后期排水。

2、选苗:选什么样的蛏苗好?

挑选一些活泼好动、体质健壮、贝壳光泽饱满、大小匀称、无碎壳的幼苗,然后放到海水中浸泡半小时,让其吐沙,最后再放到苗地里面。

3、放苗:什么时候放好?

(1)放苗时间:南方一般在4月清明节的时候,北方一般在5月下旬。

(2)放苗前准备:将蛏苗放到塑料桶里,然后用海水洗净沙子,并撒入适量的漂白粉放置2~3天,最后排空水以备放苗。此外,还要在田里面撒些茶籽饼,以消灭小鱼虾及螺等,以防蛏苗被吃掉。

(3)放苗方法:放蛏苗可采用抛播和撒播两种方法,其中抛播适合在场地比较大的地方,只需直接将蛏苗抓起均匀撒到苗地里即可,可多人同时一起抛。撒播适用于面积小的地块,一般只需轻轻抓起蛏苗用力的撒到苗地上即可,所以具体用哪种方法就要看你的苗地有多大。

4、田间管理技术:怎么管理?

(1)土质要求:蛏子适宜在沙层下30cm处的地方生长,且表面要有几厘米厚的软泥,中间为混泥沙,最下层为沙,所以建养殖地时,最好保证土质达到相应的厚度。

(2)水质要求:蛏子适宜在水温3~32度,ph值在8~8.15的弱碱性水中生长,所以要保证水质正常。

(3)耙土翻耕:蛏子生长一段时间后,要对较硬的土块进行深翻、耙细,以保证土壤柔软。

(4)补苗:放苗后,要勤观察生长情况,对于没苗或密苗的地方,要及时补苗间苗,以保证蛏苗健康生长。

(5)控制好温度:夏季时可在6月之前,每亩地均匀撒入1500公斤沙子来调节温度,让蛏苗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

(6)敌害防治:蛏子养殖期间,要注意虾虎鱼、涂刺、青蟹、水鸭等敌害,若已发生敌害,可用氢化钠溶液喷洒防治。

以上就是蛏子市场价格及养殖技术的详细介绍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养王八怎么养


王八又名鳖、甲鱼,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龟,不仅可以当宠物养,还可用来煲汤等,那养王八怎么养?

1、选地及建场

选一块水质干净、水源充足的养殖地,并保证王八有晒太阳的地方,水不宜过深,否则会影响王八的生长。然后根据王八数量建大小适宜的养殖场,并在水中栽培适量的水草,这样既能够调节水质,又能为王八提供遮阳休息的地方,在夏天还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2、饲喂

在饲喂的时候,要根据王八的生长阶段来合理的调整饲喂方法。在幼龟期的时候,以市场上的专用饲料为主。要注意控制好投喂量,不宜投喂过多,因为幼龟的胃是比较小的,并且消化能力不强。如果投喂过多的话,容易导致幼龟无法消化,严重时死亡。当王八成年后,便可以肉类饲料为主。然后要及时捞出没有吃完的饲料,防止变质导致王八误食,影响王八的生长。

3、日常管理

(1)洗龟壳:要经常清洗龟壳,龟壳会存在很多脏东西,如果没有及时清理的话。极易产生病菌,导致出现烂壳病等疾病。

(2)督促减肥:要督促王八运动,促进育肥,并且要适当让王八晒太阳,保证王八可健康生长。最后我们在饲喂饲料的时候,不可经常更换饲料,防止无法及时适应,导致引发肠胃道等疾病。

(3)疾病防治:王八虽然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管理不善的话也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在养殖过程中,如果温度波动起伏过大的话,会导致导致王八无法及时适应,造成中暑感冒等问题。还要控制好水质,如果水质过差的话,会产生各种病菌与寄生虫,导致王八感染,降低成活率。所以我们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定期换水,加强管理,以预防为主,提高王八的抵抗能力。

蛤蜊怎么养


蛤蜊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贝类,在市场上都见得到,蛤蜊具有清热解毒、润肺的功效,是消费者需求很大的水产品,那么晚蛤蜊是怎么养殖的呢?接下来就由第一农经为你们介绍蛤蜊的养殖技术。

1、蛤蜊养殖水温水质监测

做好水温水质监测工作,每天早(6:00)和中午(14:00)测量水温,并且观察水色。日常以蓄水为主视水质换水,池内的PH值应控制在7-8之间,溶解氧要达到4mg/l以上,水色应以保持较理想的黄绿色为主,透明度控制在20-40CM。

2、蛤蜊养殖定期取样测量

每隔半个月取样一次,测量及观察其生长情况。如发现密度过大或局部发现成堆的文蛤要及时疏散放养。只要环境适宜,文蛤一般很少迁移。

3、蛤蜊养殖饵料管理

主要是培养塘内饵料生物量为主。早春采用鲜小鱼虾浆全池泼洒以肥水及增加池塘有机碎屑量;夏秋季晴天利用复合肥、有机肥肥水;晚秋、冬季采用豆浆全池泼洒投饵。

4、蛤蜊养殖病害防治措施

每隔一个月采用生石灰(10kg/亩)或二氧化氯(0.125kg/亩)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杀菌以及疾病预防。

5、蛤蜊养殖敌害清除

拦挡敌害、防止逃逸的拦网一般高1.2米,埋入滩面0.2米,但必须经常检查,发现倾倒或破损要及时修理。每次排水后,应仔细检查滩面有没有青蟹等敌害侵入,一旦发现,及时将敌害清除。

6、蛤蜊养殖防止滩面浒苔滋生

池塘养殖文蛤每隔半个月换水一次,换水时让滩面干露1-2天,冲入场地的淤泥,要立即清理,以有效防止滩面浒苔滋生。特别是春、秋季,文蛤涂上极容易生长浮苔,应采用人工清除或药物清杀。

鸽子怎么养


鸽子的养殖已经是和常见的了,许多养殖户都会养殖鸽子,抛开鸽子的经济效益不说,鸽子抗病性比较强,具有号饲养的特点,那么有啥呢么方法养殖鸽子呢?

1、饲养条件。

1月龄的仔鸽长到400-500克即可食用,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一对肉鸽1年可产20只仔鸽,全年约消耗谷粒饲料50公斤,配合颗粒饲料10公斤。高产的肉用鸽,全年消耗谷粒达46公斤、矿物质饲料2.7公斤,即可获得鸽肉8-10公斤。

2、营养标准。

1只肉鸽一般每昼夜所需要的矿物质标准为:硫酸铁0.6毫克,硫酸铜0.06毫克,硫酸锰1.8毫克,硫酸锌0.07毫克,硫酸钴0.05毫克,碘化钾0.02毫克。最适宜的粗蛋白质水平在15%内,幼鸽在强制育肥时的粗蛋白质水平应提高到l8%,粗纤维不应超过5%。

3、饲料配方。

科学的饲料配方主要是由谷类和豆类组成,如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菜豆、蚕豆等。混合料的配方是:黄玉米35%、高粱20%、豌豆20%、小麦渣15%、燕麦仁5%、大麻子5%;也可以用玉米30%,高粱20%,豌豆、糙米、小麦各15%,夏季还应当另加10-20%的绿豆。

总结:鸽,一种十分常见的鸟,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要想使鸽子能够更大的经济效益,就要科学养殖,使鸽子少生病。

黄粉虫怎么养


黄粉虫蛋白质极高,是养殖家禽、家畜的最佳饲料,所以获得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料的急剧上涨,现在夜月俩与多人养殖黄粉虫了。那么黄粉虫应该怎么养呢?

【常见问题】:黄粉虫怎么养?

一、首先也是准备饲养室和饲养用具,和普通养殖方法一样,不同之处是金宝贝黄粉虫养殖的饲料,普通黄粉虫饲料是各种食材的混合搅拌而成,而金宝贝黄粉虫养殖饲料是经过发酵剂发酵而成的,适口性好,增进黄粉虫的食欲,促进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采食量,长得快,少生病,大大的缩短了黄粉虫的生长周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黄粉虫饲料配方

1.备料将定量的秸秆粉碎

2.混料金宝贝2型黄粉虫发酵饲料助剂用量:按1公斤秸杆发酵剂发酵秸秆500斤计的比例使用。先将发酵剂倒入30~35℃的温水中充分混合(夏季可用凉水),再与上述备好的秸秆物料加水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70左右,适宜与否的判断标准为:用手抓紧一把肥料,指缝见水不滴水,松手成团为宜。秸秆与水的比例大致为1:1.5。

3.做堆将上述拌匀的秸秆粉(或丝、段)堆成高度在40~50厘米,长宽随意的堆料堆,插上温度计,盖上保温保湿材料,使其发酵。

4、控温夏季一半发酵6~8小时,温度15度以上冬季,需发酵16~24小时,如室温低于15度时,应设法增加到15度以上,如堆料上、下有保温措施发酵更快。

5.翻倒当温度达到40℃时翻倒一次,切记不能超过45℃度,以防过度发酵损失营养成分。整个发酵过程以翻倒1-2次为宜,当秸秆粉(或秸秆丝、段)逐渐变成黄色并伴有酒香气溢出时,表明发酵基本完成,此时应撤去覆盖物,散堆摊薄降温,以防二次发酵再度升温。

总结:黄粉虫是活体饲料之王,黄粉虫适用于:观赏鱼类、蛙类、珍禽、鸟类、禽类、以及爬行类,食用了黄粉虫的经济动物不但生长周期缩短,而且肉质鲜美、口感极佳,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注意以上问题,会获得很大的效益。

金鱼怎么养


许多为了人家的美观会养些观赏鱼,好看又好养,一些养殖户看到了观赏鱼的市场前景,将普通的鱼池转向培育观赏鱼,但是养殖观赏鱼和养殖食用鱼是不一样的,那么应该怎么养殖观赏鱼呢?

一、清淤整塘

如果来年春季开始放养金鱼苗,可在秋冬起鱼后消除部分游|泥,最多只保留20厘米厚的淤泥,并在池塘四周用塑料窗纱扎上1米高的围墙,防止蛙、鼠、蛇入塘。养殖池大小以1?2亩、水深1米左右为宜,底上以保水性能好的壤土为佳,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水、井水、库水为主,必须保证一年四季特别是夏季不能断水,严禁使用污染过的水。

二、鱼苗投放

鱼苗下塘前一个月,每亩用生石灰50?80千克,加水溶解后,用灰浆泼洒消毒池塘。鱼苗下塘前2周,每亩用100?150千克发酵腐熟的猪、牛、鸡粪施基肥,促进水中浮游动物大量繁殖,为投放的鱼苗做好饵料的准备,投放鱼苗时要严格掌握放养密度,放养|当年鱼苗的,应投人1.5?2厘米长的鱼苗,太小不易成活,密度以每亩4万?6万尾为宜。为了生产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商品鱼,可投放巳有5?6厘米长的1龄鱼苗,密度以每亩1万尾左右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当年鱼苗下塘时,应特别注意孵化池的水温、水质与池塘水温、水质相一致,防止温差过大导致死亡,并在下塘f前挑出单尾和弱质金鱼。放养1龄鱼苗时,需挑头形、鳍形、色彩、体形等方面都较好的鱼苗下塘,有利于提高金鱼品质和商品价值。在容易生长水草的鱼池每亩可套养10?15尾草鱼苗,防止水草暴长。

三、日常管理

一方面,要加强饵料投放,鱼苗下塘初期以投喂天然水域内捞取的鲜活鱼为主,中期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鱼粉、豆饼、次粉、麸皮等)为主,后期适当增加饲料营养,以增强鱼的体质,以利金鱼越冬。每天投饵4次,上下午各2次。投喂时沿池四周每隔2?3米设1个投饲点,便于金鱼就近摄食。投喂量根据鱼的吃食情况而定,一般日投饵量在3%左右。另一方面,要注意水质管理。鱼苗刚下塘时,池塘水以深50厘米左右为宜。随着鱼体的长大,天气转暖,应逐渐加注新水,每次5?10厘米,至盛夏时将池水加深至1米,使金鱼进人深水层避暑,防止发牛烫尾病。入秋后水位可以适当下降,利于提高池水温度,延长金鱼生长时间。

总结:在养殖金鱼的时候,要细心的观察,时常检查池塘的水质,金鱼游动缓慢,极易逊受敌害如泥鳅、蛙、蛇、鼠、鸟等侵害,应严加防范。坚持早晚巡塘以避免疏忽大意而造成大的损伤。

蝈蝈怎么养


【常见问题】蝈蝈怎么养?蝈蝈的饲养方法有哪些?

【专家解答】蝈蝈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一、饲养前的准备

将准备好的养虫笼和扎盘,用高锰酸钾药液浸泡消毒后再用清水冲净药液,保证清洁无菌后备用。养虫房地面、墙壁、门窗和屋顶等要用高锰酸钾消毒,养虫房的加温设施消毒后安装好备用。根据蝈蝈出孵的时间,提前加温使养虫房内温湿度达到出孵若虫的要求。

二、温度与通风管理

新孵出的蝈蝈若虫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不宜过高。三龄以上的若虫对温度变化适应生增强,一般掌握在25-28℃。温度高一些,蜕皮间隔较短,发育较快,但体质不甚健壮;温度低一些,蜕皮间隔期长,发育稍慢,抗寒能力强,体质健壮,即所谓:热蜕和冷蜕。应选择冷蜕管理。昼夜温度变化要尽量大一些,可掌握在5℃左右。蝈蝈若虫喜干燥,除了为降温少量喷水之外,一般不必喷水。

蝈蝈若虫怕闷热,要配合暖房降温,定时通风,应选在每天中午前后温度最高时开窗通风。在室内温度没有降到最低限时,通风时间尽量延长。暖房内空气要达到清新,防止烟、酒、香料、化妆品等异味侵入,以防止对若虫造成影响。

三、饲料和喂食

喂养蝈蝈的饲料主要有三大类,即黄豆(青豆)、羊肝、胡萝卜。黄豆含植物蛋白质很高,每百克中含36克以上,羊肝的维生素A含量很高。胡萝卜营养齐全,所含粗纤维有极好的利便作用,对若虫是不可缺少的。以黄豆2份,胡萝卜2份,羊肝1份,干酵母1小袋的比例配合,用绞肉机绞成泥状。喂食时以新鲜的菜叶切成块状,将绞好的饲料涂在上面,置于罐中,每罐可多放几块,上下都有,使若虫均可食到。因为若虫食量小,饲料不要涂得太厚,以免造成浪费。每天的食料要保持新鲜,现做现喂,不要喂隔日食,喂食要定时,每天1次即可,2次更好。

喂饲的食物要做到多样化,不能老是用饭粒等某一种饵料,否则营养失调,使其难以活到冬天。

四、换笼和大鞘期管理

随着若虫蜕皮次数的增加,体态愈来愈大,要及时由小笼转到大笼,防止若虫因在小笼里活动不开,而影响蜕皮、运动和生长发育。笼子里面要放用高粱秆破成的糜子,供若虫栖息跳跃。

蝈蝈的最后一次蜕皮俗称为大鞘,大鞘期的饲养罐高应为蝈蝈体长的2-3倍,使蜕出的新体有较大的周旋余地。平时放入罐中的树枝、高粱秆之类要全部拿出,罐内重新放入用高粱秆内瓤做成的丁字架或三角架,架的顶部要稍低于罐口,以供蜕皮之用。蜕皮时蝈蝈爬到支架高处,倒挂于高粱秆内瓤下,爪花可抓入瓤内,非常牢靠。用纱笼饲养的蝈蝈则不必搭架,蝈蝈抓住笼壁就很结实,一般不会掉下来。蜕皮时头朝下倒挂,靠重力新将体蜕出鞘外。蜕皮时忌惊吓,不可有大的响声和震动,以免蝈蝈掉下来。个别情况如掉下来,后肢摔弯,可在5分钟内将弯曲腿节慢慢理直,稍待片刻,肢体硬化,便无残废之忧。蝈蝈蜕皮完成后,肢体很软,不可惊动,让其自然活动,几个小时后肢体即完全硬化。

【小编结语】除了上文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的蝈蝈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外,在日常饲养中还有注意避免有猫鼠等其他动物对蝈蝈的侵害,不要在靠近蝈蝈笼子的地方点燃蚊香或喷洒杀虫剂,不能将笼子放置或悬挂在靠煤炉的地方,以防被煤烟中的一氧化碳熏杀。秋季后期气温下降幅度较大,要即使采取措施为其保暖,防止冻死。好了,本文就为您介绍到这了,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蛏子怎么养》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怎么养土鸡”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575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