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蝌蚪死亡的原因

蝌蚪是蛙、蟾蜍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那么,养殖蝌蚪死亡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养殖蝌蚪死亡的原因

1、亲蛙的种质退化

亲蛙的种质退化,不仅会影响繁殖,而且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及蝌蚪和幼蛙的成活率。调查发现仔蝌斟的大批死亡也和亲蛙的种质退化有直接的关系。

2、生态因素的影响

孵化中溶解氧的下降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卵子的孵化需要消耗氧气,孵化后的仔蝌蚪耗氧量较大,加上卵膜在孵化过程中分化以及随卵进入孵化池中的水草等附着物的腐败,均消耗大量氧气。据研究,当孵化池中的溶氧量降到3毫克/升以下时,仔蝌蚪会出现浮头。由于仔蝌蚪体质娇嫩,一经浮头就无法抢救,而造成死亡。另外,温度也是造成仔蝌蚪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仔蝌蚪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水温是25-3℃。初夏繁殖的仔蝌蚪,由于昼夜温差较大,晚上的温度降到20℃以下;7、8月份繁殖的仔蝌蚪,此时正值盛夏高温,白天温度常高达35℃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繁殖的仔蝌蚪常出现大批的死亡。另外,受污染的水,也会造成仔蝌蚪的死亡。

3、出池过晚

刚孵化的蝌蚪一般应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再捞捕出池,其确切时间应根据内在器官发育情况和外界环境条件来决定。一般孵出后6-7天就要出池,因为这时的蝌蚪已从内营养转变为外营养,急需开食,而且由于个体长大,耗氧量增加。错过出池有利时机,往往因缺氧和缺乏营养而引起仔蝌蚪的大批死亡。

针对以上仔蝌蚪大批死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满足必要的生态条件,正确地掌握仔蝌蚪出池时间等。

小编推荐

草鱼苗死亡的原因


鱼苗的存活率低一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养鱼的基本上都碰到过鱼苗死亡的现象,作为常见的鱼种之一,草鱼碰到这样的问题几率更大的。引起草鱼死苗有自然因素也人为操作不当的因素,后者出现这个问题的几率更大,下面就来了解下草鱼苗经常死亡的原因吧。1、运输不当

自己培育鱼苗对于技术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所以一般都是直接买鱼苗养殖的,购买的鱼苗在运输的时候就容易出问题。一些鱼苗在运输的时候由于操作不当,导致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出现应激反应死亡,还有一些则由于体制较好,存活的时间长一些,等到了育苗池才会开始死亡,如果买的草鱼苗刚到几天就批量的死亡,那么多半是这个原因了。碰到这样的情况也不要急着将鱼苗放入育苗池,给其一点适应时间,再将育苗池的环境调整到最适合草鱼苗存活的程度,这样死亡会少很多。2、药物刺激

初期的草鱼苗对于病虫之类的没有抵抗力,养殖户也不想它们碰到病虫,所以会选择使用药剂杀菌灭虫。就是这些药剂其实也会给草鱼苗较大的刺激,造成大量死亡。这些药剂对于草鱼苗的伤害也是有的,浓度低一点,它们还扛的住,但是用药的时候浓度高了、或者施放的时候比较密集,那就不单单是杀虫了,连草鱼苗也一起波及了。草鱼苗用药的时候千万要注意是否适合,不少人杀虫最后连鱼苗一起解决了,这个是个很容易出错的环节。3、缺氧

缺氧引起的鱼苗死亡是很正常的,一般威胁不是很大,因为这个的苗头比较明显,养殖户有时间去调整的。池塘由于养殖时长和清理不到位的原因,其氧气方面自然会有所欠缺的,草鱼苗本身就喜欢氧气浓度高一点的水域,它们可没有成鱼那样强悍的呼吸系统,氧气浓度稍微低一些就会出现死苗的。如果鱼苗浮头的情况频繁,大家最好提前做好增氧准备。4、病害

就病害而言,这是个比较大的威胁了,病害对于成鱼的感染传播,还能让大家有时间去治疗,但是对于鱼苗的话就没什么时间让大家反应过来去治疗了。尤其在夏季这个阶段,草鱼苗发病的机会最好,什么肠炎、烂鳃之类的,这些都可能出现在鱼苗身上。另外水质恶化引起的各种病菌、寄生虫入侵也是需要提防的。

草鱼本身虽然比较容易养活,但是其鱼苗时期却是很容易出问题,这也是大一些的草鱼养活很简单的原因,差一点的可能在鱼苗阶段就没了。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青鱼批量死亡原因


作为常见的鱼种,青鱼算是养殖的比较多的。养殖时碰到了批量死亡的事情的时候先不要慌,先搞清楚原因,能导致青鱼批量死亡的原因不多,下面就来了解下吧看看大概有哪些吧!1、水温过高

水是鱼的生存场所,而鱼基本都是不耐高温的,所以当水温上升的时候,青鱼会慢慢不适应,时间一长自然就批量的死亡了。不少养殖户基本不会考虑道这个问题,但其实这个因素确实的存在,不少地方夏天的温度都会有超出青鱼承受界限的情况出现,而且尤其在鱼苗上面表现比较明显,这个大家看着降温就可以了。2、缺氧

缺氧这样的情况导致得死亡算是司空见惯的,毕竟养殖户或多或少多碰到过这样的情况的。青鱼本身长的比较快,这就导致其对于氧气的需求比较高,而很多池塘的活水流入速度不大,这就导致水中氧气消耗速度比不上新增速度,最后青鱼就批量的死亡了。养殖青鱼时密度要适当的小一些,因为它可以长到几十斤的,不注意的话可能就白养了。3、水质污染

很多人以为青鱼是比较赖污染的一种鱼,其实别看青鱼长的好像很脏的样子,它对于水质的需求一点也不差。加上青鱼本什么就是一种比较容易污染水质的鱼,其排泄物也是比较多的,所以青鱼在水质污染方面的问题其实还是比较严重的,大家发现批量死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下水质污染高方面的问题。4、发病

病害方面就更加常见了,轻语自身发病较少,更多的时候是其受到了伤害,伤口出现了感染导致发病,而且青鱼算是传染性病害比较多的一种,这也是青鱼病害导致批量死亡的原因。对于这样的青鱼一般检查其身上是否有伤口就可以判定,有些则需要解剖检查下,看看具体是什么病害才行。

以上就是导致青鱼批量死亡的一些原因了,死亡的鱼不要急着扔,仔细检查下看看是怎么死亡的,这样后面才好解决这个问题。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养殖扇贝死亡原因和预防措施


1死亡原因

1.1养殖密度过大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养殖户片面追求单位面积的产量,多数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法,每层网笼放苗100-120粒,甚至更高。目前扇贝的养殖方法大多采用垂下式,水体交换能力差,大量的排泄物不能及时扩散,沉积在养殖筏周围的海底,并发生腐烂,产生有害物质(如H2S)。当风浪增大时,这些有害物质泛起,毒害扇贝。另一方面,养殖密度过高致使饵料生物骤减,扇贝因缺乏饵料,抗病能力和抵御环境恶化能力下降,导致扇贝大量死亡。

1.2风浪影响浙江海区多台风,且集中在8-10月份,此时扇贝缺少足丝。由于风浪的冲击,扇贝在笼内滚动、碰撞,并且相互绞合,导致受伤、死亡。

1.3繁殖的影响由于目前扇贝苗种大多出自于人工育苗厂,出苗期早,在海区生长时间长,到8、9月份性腺可以发育成熟,进人秋季繁殖期,此时用于生长的有机物质和能量减少,所以扇贝的体质比较差。当浙江海区出现秋老虎天气时(指秋季反常的气温骤然变化),浅海区的水温变化大,导致扇贝大量死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性腺发育好的较大个体死亡率偏高。

1.4海区污染由于城市污水的排放以及码头、船只倾倒物的增多,使海区日益污染,有些养殖区透明度低,且有大量油污,使水质恶化,扇贝的死亡率较高。

2预防措施

2.l采用合适的养殖密度养殖前要根据海区流速、水体透明度、饵料生物数量,以及苗种质量、养殖水平等条件而选择合适的养殖密度,规格1cm的苗种以每层笼放养60粒为宜,苗种长到2-3cm时,及时分苗,每层放养20粒;并设计合理的养殖布局,保持笼间距60-80cm。

2.2加强养成管理养殖期间(特别是台风季节)要定期检查养殖设施的安全性;及时清除浮泥和网笼、贝壳上的附着生物,充分利用水体溶解氧和饵料生物。

2.3及时调节养殖水层平时养殖水层可控制在3m左右。在夏季高温期、台风季节及夏秋水体温差较大的时节,将同笼下沉1-2m,并紧固附石,或移至水较深的外区养殖。

2.4实行贝藻间养、轮养,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藻类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含量,改善扇贝的生长环境;而扇贝的排泄物有可提供藻类生长的营养物质;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蝌蚪吃什么?


【常见问题】蝌蚪吃什么?

【专家解答】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蝌蚪究竟还吃什么?我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我把它们分成几组养了起来:第一组喂嫩草叶,第二小组喂小蚂蚁,第三组喂煮熟的小米或大米,第四组以上几种都喂。通过一周的观察结果如下表:组别/项目喂养只数死去只数观察现象

第一组51爱吃草叶,排出绿色粪便,长的较慢。

第二组53不爱吃蚂蚁,但偶尔也吃,不爱长。

第三组52爱吃小米或大米,但长得很慢。

第四组50以上三种都吃,长得较快。

通过以上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蝌蚪是杂食性动物,以多种有机物为食料,但不能长时间吃同一种食物,否则会营养不良,甚至死亡。这下好了,以后我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合理地喂养小蝌蚪,使它们健康成长。

【小编点评】水中较小的生物、落叶、藻类或石头上的小草。也有特殊食性的蝌蚪,是肉食性或以同类卵为食物。小小编汤姆为探索龙虾喜欢吃的食物的你整理了《小虾吃什么?》一文。

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


内容提要: 在立冬后气温下降严重,这事对于养鱼人也是一种考验,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下面整理了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

在立冬后气温下降严重,这事对于养鱼人也是一种考验,鱼种需适时并塘进行越冬管理,以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下面整理了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一、鱼种越冬死亡原因

1、水体缺氧

池塘多年没有清理淤泥,池地淤泥沉积过多,造成池塘水质恶化,耗氧量增大,造成鱼种缺氧水位。池水过瘦‘富有植物少、光合作用弱,这样产生的氧气也不能满足水体生物的消耗,再加上肥水措施跟不上,造成鱼种缺氧水位。如果池塘发生渗漏,但是有没有及时补充新水,造成池水水位过浅,导致鱼种缺氧水位。冬季结冰后,冰层过厚或者积雪过多,阳光无法照射到池水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造成鱼种缺氧水位。2、有害物质超标

池地沉积的有机物分解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造成鱼种中毒而死。

3、鱼种规格小

鱼种的体质也影响到越冬成活率,鱼种体质差,体内脂肪少,远远无法满足越冬期对营养的需求,也会造成鱼种死亡。

4、操作不当

冬季鱼种体质较差,如果在拉网并塘过程中因为受伤感染而引起鱼类发病率上升,最终也会导致鱼种死亡。二、隔离措施

1、选择池塘

做为鱼种越冬的池塘,一定要选择靠近水源、背风向阳、环境安静、保水性好、淤泥较少、池地平坦的。

2、放养前准备

对于池塘淤泥较多的池塘,尤其是老塘口,在放养前,一定要将池底多余淤泥清除干净,只保留10厘米左右的淤泥即可。处理后还需用生石灰全面清塘,将石灰加水溶解后趁热全池泼洒。

3、放养

在放养是一定要注意规格宜大不宜小,一般情况下,要求越冬鱼种放养规格应达到10厘米以上。放养密度要根据池塘条件、鱼种规格大小以及水源水质情况而定。放养时间不宜过早,过早水温过高,鱼种比较活跃,极易受伤,另外在放养需要用食盐水浸泡5分钟左右,以杀死病原菌和寄生虫。4、饲料投喂

在鱼种越冬期间,在天气晴朗时仍能摄食,所以越冬时应该适量投喂些豆饼,投喂时尽量向深水处投,以满足越冬鱼种摄食需求。

5、水质调控

一般每周要加水一次,每月要换水一次,加水深度为10-20厘米,换水量为20%注意,同时定期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保持pH值在7.0-8.5之间。适时开启增氧社保,保证供氧充足。

以上是鱼种越冬死亡原因及管理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鸽子胚胎死亡率较高的原因分析


在鸽子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有鸽子在繁殖阶段发生胚胎死亡,特别是在某一阶段,常常伴有一系列的胚胎死亡时间,造成鸽子的胚胎死亡率极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鸽子胚胎的死亡率这么高呢?鸽子胚胎死亡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吧。

胚胎在孵化中有两个高死亡阶段:一是孵化的4天集中在23天,二是在出雏前两天内。引起胚胎死亡增多的原因可分为外部的和生理的两大类。

一、外部原因

1、弃巢。孵蛋的亲鸽弃巢现象是常见的,这可发生于孵化任何阶段,造成胚胎死亡。可将被抛弃的胚蛋在24--36小时内转移继养,从而使这种蛋获救。

2、受惊。如清扫鸽舍或在月光明亮的夜晚上夜班使亲鸽受惊离巢。

3、虫兽害。各种害虫害兽如虱、蝇、蚊于、臭虫、老鼠等,还有一些甲虫的幼虫会钻人刚啄破的蛋壳中吸食雏鸽血或直接以雏鸽为食。

4、巢箱结构不合理。巢箱的构造以杯形为宜,使孵化中的蛋不致滚离亲鸽腹下。

5、消毒剂、杀虫剂。所喷洒的消毒剂或杀虫子剂若进入蛋壳内就会杀死胚胎。为此,在舍内最好不要撒生石灰。在喷洒消毒剂时,也应尽可能将蛋遮盖。

二、生理原因

1、亲鸽老、弱、病。亲鸽老、弱、病时胚胎死亡率较高,如老鸽和病鸽其肛蛋死亡率高。

2、品种及近交。某些品种或品系,由于遗传原因,胚胎死亡率较高。此外,近交也会使胚胎死亡增多。

3、病变。缺碘可引起甲状腺肿,使雏鸽体弱或死于啄壳之时。胚胎感染了细菌或其它疾病则会死亡。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胚胎常在孵化最后几天死于壳内。

4、蛋滞留于输卵管内。蛋在输卵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因缺氧造成胚胎死亡。母鸽在产蛋时受惊、输卵管畸形、内分泌腺功能失调等,都可延长蛋在输卵管的停留时间。

5、蛋壳异常。蛋壳正常与否对胚胎发育有很大影响。蛋壳过厚,孵化时需较高的湿度。为此,可在雏鸽临啄壳前将厚壳蛋短时间浸人水中软化蛋壳使雏鸽易于出壳。薄壳蛋在孵化中比厚壳蛋的胚胎死亡率还高。

6、胎位不正。胚胎位置不正,雏鸽不能出壳,这种情况在双胎蛋中特别多。单胎蛋的胎位不正常发生于长而窄的蛋,或雏鸽在蛋小头啄壳时。

鸽子胚胎死亡率高主要从两个原因来进行分析,一个是外部原因,另一个是生理原因。这两种都会导致胚胎死亡。针对上面这两种原因,鸽子养殖户们需要在鸽子的繁殖饲养中,不断加强管理,减少死亡率的发生。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牛蛙蝌蚪的培育方法


【牛蛙养殖】牛蛙蝌蚪的培育方法

【专家解读】

一、培育池条件

培育池一般选用小型水泥池,水深0.61米,面积810平方米。池壁斜度要略大些,便于蝌蚪在池壁休息和变态后的幼蛙登陆。因刚孵化的蝌蚪体长仅56.3毫米,游泳能力差,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休息,池中应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覆盖率占1/3。池四周用竹箔围好,以防敌害,池中水面下10厘米处设饵料台。

二、放养密度

刚孵出的蝌蚪可适当密养,便于管理,每平方米可放养蝌蚪20003000只。10天后随着个体长大,摄食能力增强,密度应逐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001000只,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放养100300只。放养时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三、投饵数量

孵化后的前6天,蝌蚪主要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培育前先施肥,培育浮游生物,解决蝌蚪开口饵料,能提高蝌蚪成活率。投喂的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脏、水蚤、豆饼、米糠等。投喂量:7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每天投饵407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80克,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粉状饲料要煮熟后搓成团投喂,鱼肉、鱼肠等要切碎,田螺要压碎后投喂。每日投饵时间为1617时。

四、日常管理

培育过程中每35天换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每次换水时水温差不能越过3℃,每天要定时清洗食台。蝌蚪经80110天培育变成幼蛙,变态前这一阶段死亡率较高,因此要加强管理,停止投喂,保持环境安静,努力提高变态期蝌蚪成活率。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小编总结】

牛蛙原产北美洲,因其经济价值很高,我国南方、北方多地区都有引进养殖。牛蛙易养、繁殖快、生长快、食性杂易解决、适应性强,养殖前景广阔。现小编为探索牛蛙蝌蚪的培育方法的你,整理理《牛蛙蝌蚪的培育方法》一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怎么养蝌蚪


我们小时候都养过小蝌蚪吧。那么今天来分享一下怎么养蝌蚪。

蝌蚪的饲养方法:

1.蝌蚪是吃浮游生物,饲养蝌蚪最好用池塘水,自来水是不行的,纯净水也不行。

2.蝌蚪会自相残杀的,很多在一起的时候,自身会分泌一些毒素,杀死一部分个体,以至让其余的个体在有限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3.蝌蚪的饲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煮过的菠菜和窝苣是适宜的饲料,但不要煮得过熟,并且要去掉纤维。蝌蚪喜欢吃青苔还有微生物等,你将蝌蚪养在鱼缸里,去河流中弄一些青苔来,青苔中会夹杂着一些微生物。

4.初期给饲料要少,以后逐渐增加,每天定期投饲料一次,不宜过多,以免饲料残留水中引起腐败。每次给食后残留的饲料,必须用吸管清除出去,并且每隔一两天换一次水。最简便的饵料是面包、饼干的碎屑或碎饭粒,也可以给少量煮熟的蛋黄作为动物性饲料。

5.3~5天换一次水,而换水的时候,只需要倒去2/3的水,再将已曝气过的自来水加到原本的位置就好了。

牛蛙蝌蚪有多大


牛蛙蝌蚪是牛蛙变态之前的一种形态,近几年来,随着牛蛙养殖市场的火爆,其相应的牛蛙蝌蚪养殖项目也就开始火热起来。对于有些想要从事该项目的人来说,有必要了解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牛蛙蝌蚪有多大?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

牛蛙蝌蚪有多大?

不排除是牛蛙或美蛙的可能性,牛蛙蝌蚪可以达12-13cm。中国牛蛙﹙俗名黄狗﹚蝌蚪也能达到10cm左右。

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

一般来说,牛蛙在每年的4月下旬至8月下旬产卵、孵化,蝌蚪变态成幼蛙的时间大致在7月下旬至10月下旬。但是在人工养殖中,怎样才能让牛蛙蝌蚪怎样变得快呢?

一、动物性饲料促进变态发育。由于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多种牛蛙蝌蚪需要的营养元素,多喂食蝌蚪的话可以使蝌蚪变态得更快。

二、蝌蚪平时的培育与管理。用于蝌蚪培育的池子,可用水泥池和土池,也可用网箱。蝌蚪培育池要有进出水设施和拦设,做到排灌自如。刚孵化出来的蝌蚪,适应能力很差,游泳能力很弱,环境因素的轻微变化,都将会造成其死亡,所以应继续留在原来的孵化池中培育。蝌蚪刚开始脱膜,就应着手培肥孵化池的水质,逐渐少量地向池中投放施腐熟的有机肥,使池水稍微变色。脱膜3~4天后,蝌蚪开始摄食。前期蝌蚪的食物以水中的浮游植物为主,也可投喂人工饲料,如糠饼、棉菜饼、豆渣、鱼粉等。

三、应经常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污染老化。经过20天左右培育后,蝌蚪已长到2~3厘米,应及时将蝌蚪分稀疏养或出售。分稀的密度为:全长2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800~1000尾;全长3厘米的蝌蚪,每平方米放养密度可减少到250~300尾。若有足够的蝌蚪池面积,密度可尽量放稀。分池时,蝌蚪要带水转运,轻取轻放,防止受伤。分稀后的蝌蚪,以大池培育为佳。要培肥水质,提高水位,水深应保持在80~100厘米左右。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分稀一次,保持每平方米30~50尾。

四、适当施肥,每天投饵。这样培养出来的蝌蚪质好个大,个体重可达50克以上。经50天左右开始变态成幼蛙。蝌蚪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变态幼蛙的个体大小和成活率。大蝌蚪可达50克以上,刚变态成幼蛙体重就有20~30克;而饲养不善的蝌蚪10克左右就开始变态,变态的幼蛙只有4~5克,成活率很低。大规格的蝌蚪变态后的幼蛙,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和摄食能力都很强,易于驯食,故幼蛙的成活率很高,生长速度也很快。所以说,培养大规格蝌蚪,是牛蛙养殖技术的重要一环。

以上几点就是有关牛蛙蝌蚪的一些小知识,牛蛙蝌蚪在养殖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水质、温度、饲养量来掌握变态的速度。另外牛蛙蝌蚪是不可能可以用药物来进行加快变态速度的。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蝌蚪吃什么?


【常见问题】小蝌蚪吃什么?

【专家解答】在自然状态下,蝌蚪属于杂食性动物,其食物成分可分为动物性和植物性。蝌蚪具有发达的消化管,其长度约为自身体长的7-8倍,对植物性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强,这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蝌蚪捕食能力不强,获得动物性食物的机会较少,只能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便形成了与植物性食物消化吸收相适宜的生理功能。蝌蚪的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藻类.水生植物的嫩芽.落于水中的嫩草.烂叶等。动物性食物包括动物性尸体如死蛙.死鱼.死河蚌.死昆虫等。蝌蚪是不食浮游生物的。 ■很多青苔的石头放在水里面

他就会去【刮】那来吃了

■若是饲料的话,要等到泡烂了才可以吃(不然要稍做研磨);如果饲料太小,蝌蚪摄食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当然这需要先做稍微的观察,才能喂它们选择适当的饲料。

■如果,饲料突然喂完了,或者偶尔想替它们换换口味,可以选用烂青菜〃(是煮烂,不是放到烂的喔!),让蝌蚪容易刮食。

■若觉得每次都要煮青菜很麻烦,可以一次煮多一点,然后柔成大小适中青菜丸子〃冷冻起来,每次取出一颗投入水中,过一会,蝌蚪就可以吃了。以此法配合饲料交互喂食,蝌蚪就可以顺利的长大啰!

■还有,刚孵化的蝌蚪可以喂食碎面包屑、饭粒、煮过的蔬菜等;长出后脚后,就可以喂食小鱼干、碎柴鱼片、虾肉、贝肉等等

【小编点评】这个我经验丰富,随便给点饭粒,饼干粒。即使不给他们吃东西,只要你一直能弄到河水换,大多数也能长成青蛙,水一定要多,水面跟空气的接触面要大,要不然会闷死。开始烂尾时,要有使他们能爬上岸的建筑设计,因为这个时候是腮和肺呼吸转换的时候,要有上岸的机会比较好。你的蝌蚪是不是灰色的?这种是青蛙的蝌蚪。而黑色的是蛤蟆蝌蚪,现在5月份了,蛤蟆的蝌蚪早就长成蛤蟆了。应该是青蛙蝌蚪上市的时候了。不过我记得还有一种界于青蛙和蛤蟆之间的蝌蚪,就是长大后是灰色的那种青蛙(不知道确切的叫什么)真正的青蛙是绿色的,中间有一条黄线。小小编汤姆为探索小蝌蚪喜欢吃的食物的你整理了《小蝌蚪吃什么?》一文。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硅我想很多人都吃过吧,石硅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味道也非常的鲜美,因此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吃石硅。随着人们对石硅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养殖石硅的人也越来越多。

养殖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经验

石蛙蝌蚪生长初期的饲养管理蝌蚪孵出3天内靠卵黄维持生命,3天后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1个鸡蛋黄或1一1.5千克豆浆,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每天傍晚投喂1次。投饵时,饵料可直接撒于水面。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C,pH值68。水深1015厘米,每天换1次池水。池内放水浮莲等水生植物,避免太阳光直射池水。坚持早晚巡池,经常清除野蛙、水蛇、野杂鱼和鸟类等敌害,并随时加注新水,保护蝌蚪安全生长。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厘米。

石蛙的生活习生性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

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

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养殖场址的选择: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2、蛙池的规格要求: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石蛙的养殖前景

人工养殖石蛙整套技术刚在近年研究成熟,目前国内正在起步阶段,加之种源及技术推广和养殖条件等局限性,近年内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更不可能出现一哄而上,供过于求的情况。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资源的日趋枯竭,求大于供的矛盾日益增大。

为此,引进、掌握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尽快形成养殖规模,抓住时机,先行一步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要养殖石硅首先就要建造一个像样的石硅场,石硅场的建造在选址和建造方面都是要有讲究的,石硅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的条件都是有所不同的。

牛蛙蝌蚪好养吗?


【常见问题】牛蛙蝌蚪好养吗?

【专家解答】只要方法正确的话是可以养活的。首先需要一个比较宽敞的鱼缸(发育较早的蝌蚪释放出有毒物质,毒杀较小的或发育较晚的,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存),注入清水,并保持水中的氧含量,因为小蝌蚪是靠鳃呼吸的。再有就是定时投喂食物,每次投喂少量煮熟的鸡蛋黄碎屑和少量蔬菜碎屑,注意鸡蛋黄很容易把水弄混浊一定要少量的投喂(大量的粪便无法分解也对蝌蚪有害,还会减少水中含氧量),待吃完后可以继续少量投喂,明天至少喂3次。如果水变混浊请尽快换成清水。等蝌蚪大一些可以少量的喂一些颗粒状的鱼虫。这样可以使蝌蚪长得更快一些。

养小蝌蚪的玻璃瓶放在向阳书,用水藻、碎菜叶、煮熟的蛋黄或蚯蚓末、面包屑、金鱼饲料等喂养蝌蚪,每次喂得不要太多,每隔几天换一次水。

养蝌蚪的玻璃瓶内应放一些水草,放水草不单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水草能不停地从水中吸收蝌蚪呼出来的二氧化碳,放出蝌蚪所需的氧气,供给蝌蚪呼吸用。经常给蝌蚪换水,能不断补充进含有氧气要及时清除掉死了的小蝌蚪和其他沉积的食物残渣,每隔三四天要换一次水鲜水,不要用井水。

大部分的蝌蚪是用口部成列的角质齿刮食藻类为生,但如果水中正好有些蚯蚓、甲虫等小动物尸体,它们也会成群啃食。有些种类的蝌蚪没有角质齿,例如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则以过滤水中浮游生物为食。此外,艾氏树蛙蝌蚪是卵食性,母蛙会定期回来产卵喂食蝌蚪。而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大蝌蚪吃小蝌蚪的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蚊子的幼虫、浮游生物、鱼虫等等。当然也可以乱丢,呵呵~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如果你是自己喂养,那么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如果是池塘里自然的,一般都是吃水中的浮游生物.

【蝌蚪死亡原因分析对策】主要死亡原因:蝌蚪会大量生长在池塘中,而氧气和食物以及空间都不足,为了能活下来,出于本能,必须要做出牺牲,所以才会释放毒素,以达到生态上的平衡,毒素是微量的,不会全部毒死的。

1、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氯作为消毒剂在自来水中很常见,但是氯会害死蝌蚪。对策:将自来水晒2-3天后(氯挥发掉)再给蝌蚪使用。

2、蝌蚪适合在水草丰富的湖里生活,因为这样会有充足的氧气。水杯中的纯水会令脆弱,造成蝌蚪死亡。对策:根据水缸的大小,3-7天更换一次新水或者给水缸配加氧泵。

3、喂了很多雾化快的蛋黄、鱼饵等,使水变得很混浊,造成蝌蚪死亡。对策:尽量不喂雾化快的饵料,或者少量的投喂,等蝌蚪吃光后在投喂。建议投喂颗粒鱼虫这样水才不会混浊。

【小编点评】把蝌蚪养玻璃瓶,一般应该放在向阳面,但是不要让太阳晒。用水藻、碎菜叶、煮熟的蛋黄等喂养蝌蚪,我喂的是未煮的面条哈,每次喂得不要太多,每隔几天换一次水。不要太精心,但是也不要让水变臭了。

养蝌蚪的玻璃瓶内可以放一些水草,要及时清理蝌蚪尸体和残渣.

当蝌蚪四肢脚都长出来了,并且它们的尾巴掉的差不多,就可以换成小水桶,水中放一些能够露出水面的石头,以便它发育成幼蛙后及时上来适应两栖,否则小青蛙会被淹死。这里小编汤姆为探索牛蛙蝌蚪喂养技巧的你整理了《牛蛙蝌蚪好养吗?》一文。

yz023.com养殖网养殖技巧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养殖方法,其中《养殖蝌蚪死亡的原因》内容包含丰富的知识点,如不满足请访问“青蛙养殖的蝌蚪孵化”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579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