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冬季饲养方法

一、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目前养狐多以银狐和蓝狐为主。银狐在12月至来年1月为配种准备期;蓝狐的配种准备期可延至2月份。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日粮中蛋白质比例,以使种狐配种前达到中等偏上的体况。对过肥、过瘦的种狐要实行不同的营养标准,使其体重在配种前达到5~6公斤。同时要逐步增加光照,以刺激性腺发育,应把种狐饲养在朝阳的地方。

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银狐的配种期在2~3月份:蓝狐的配种期在3~4月份。此期要供给种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适当增加饲料中微量元素和多维素的比例。可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0~30毫克,葱或蒜4~5克和微量元素1~1.5克。

三、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母狐在怀孕期对营养的需求特别旺盛,要注意供给营养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切忌饲喂霉烂变质饲料,以防造成流产。同时还要搞好狐舍的卫生和消毒,保持狐舍的安静,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

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狐产仔初期食欲较差,最好是少喂勤添,3天后日喂3次,定时定量。仔狐长到25日龄就应进行补饲,一般每日补饲2次。补饲时可将新鲜的鱼、肝、蛋、乳等调成糊状,让仔狐采食,补饲后放回原窝。

五、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仔狐一般在45~90日龄就可断奶分窝,生产中可根据仔狐的生长发育情况灵活掌握,身体强壮的,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应早分窝;身体较弱的应推迟分窝时间。仔狐分窝后进入育成期,由于该阶段仔狐生长发育较快,后期毛绒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生产中应尽量让仔狐吃好吃饱,以保证仔狐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关阅读

狐狸冬季饲养应该怎么管理


一、配种前的饲养管理

目前养狐多以银狐和蓝狐为主。银狐在12月至来年1月为配种准备期;蓝狐的配种准备期可延至2月份。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增加日粮中蛋白质比例,以使种狐配种前达到中等偏上的体况。对过肥、过瘦的种狐要实行不同的营养标准,使其体重在配种前达到56公斤。同时要逐步增加光照,以刺激性腺发育,应把种狐饲养在朝阳的地方。

二、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银狐的配种期在23月份;蓝狐的配种期在34月份。此期要供给种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适当增加饲料中微量元素和多维素的比例。可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2030毫克,葱或蒜45克和微量元素11.5克。

三、怀孕期的饲养管理

母狐在怀孕期对营养的需求特别旺盛,要注意供给营养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切忌饲喂霉烂变质饲料,以防造成流产。同时还要搞好狐舍的卫生和消毒,保持狐舍的安静,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发生。

四、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母狐产仔初期食欲较差,最好是少喂勤添,3天后日喂3次,定时定量。仔狐长到25日龄就应进行补饲,一般每日补饲2次。补饲时可将新鲜的鱼、肝、蛋、乳等调成糊状,让仔狐采食,补饲后放回原窝。

五、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仔狐一般在4590日龄就可断奶分窝,生产中可根据仔狐的生长发育情况灵活掌握,身体强壮的,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应早分窝;身体较弱的应推迟分窝时间。仔狐分窝后进入育成期,由于该阶段仔狐生长发育较快,后期毛绒生长迅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生产中应尽量让仔狐吃好吃饱,以保证仔狐的正常生长发育。

蜈蚣的冬季加温饲养方法


蜈蚣冬眠期的特征:

冬眠完全是由季节变化、天气寒冷引起的蜈蚣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每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蜈蚣生理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处在全年的最低水平,到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冬眠环境温度达到10℃以上时,再恢复正常生理代谢,这段时间称为冬眠期。

冬眠期的长短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长有短。一般江南地区蜈蚣的冬眠期短,而北方地区蜈蚣的冬眠期长。

冬眠期问蜈蚣的外部行为完全停止,不吃不喝也不动,静静地消耗着冬眠前贮存在体内的营养物质,内部必要的代谢活动在最低水平上维持着。这种沉睡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深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最迟钝,也最容易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蜈蚣没有逃逸能力,防疫能力也很差,是最脆弱的时期。

冬眠前,蜈蚣体内营养物质贮备不足是很危险的,即使代谢水平很微弱,也不能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退一步说,即使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由于体内物质消耗完了,还没来得及恢复,遇上恶劣环境,也会大批死亡。

在自然状态下,蜈蚣的冬眠习性,是因适应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人为条件下,可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加快其生长发育节奏。

蜈蚣的冬季加温饲养方法:

蜈蚣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热带地区蜈蚣是无冬眠的,在北方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室温度保持在15℃以上,加上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蜈蚣也不会进入冬眠状态。因此,蜈蚣也可以进行冬季加温饲养。

加温饲养的房舍一定要保温性能好,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同时要有通气换气的条件。室内空气不新鲜时,可以在不大幅度降低室温的前提下进行换气。

饲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室内加温饲养可以用缸养、池养、架养等各种形式,饲养密度以容器面积计算,一般为600~1000条平方米。根据这一密度规划饲养规模。

加温饲养室温度经常保持在15~25℃,生长发育的最好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15%~20%,饲养土的湿度应保持在10%~15%。

要准备好饲料,特别是动物性饲料。

蜈蚣室内加温饲养技术已普遍使用,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开展加温饲养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总结出高效饲养的技术来。

冬季仔猪饲养管理方法


1搞好防寒保暖,提高仔猪成活率
仔猪出生时,先铺上干燥清洁的垫草,垫草要短随时更换;有条件的母猪产房内设护仔箱,可以用150~250W的红外线灯起暖,将灯泡吊在护仔箱内仔猪躺卧处调节距离与铺面的高度控制温度。仔猪适宜温度,生后1~7d保持在30~32℃,7~14d保持在28~30℃,15~30d保持在22~25℃。经过2~3d的训练,仔猪可以养成自由出入护仔箱的习惯,这样母子分开定时哺乳,既能保温又能防压。
2加强产仔母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降生后,喂给盐水麸皮粥以促进胎衣的排出,喂给高营养容易消化的饲料,使母猪尽早的恢复体力,提高泌乳率,因为母乳好仔猪就健壮。

3固定奶头
仔猪吃奶均有固定奶头的习惯,一经认定便到断奶不变。因此,要将弱小仔猪或准备留作种用的仔猪,固定在泌乳量比较多的前面两对乳头上,并让仔猪早吃足初乳(最晚不超过2h)。
4提早补饲,增强胃肠功能
早期补料能锻炼仔猪消化系统尽快地容纳消化和利用大量的植物性饲料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器官的发育,为一个月后进食打下基础。仔猪从5~10日里就应开始补料,补料的方法是用炒有香味的混合料(黄豆炒熟磨成粉加少量玉米面或麸皮,也可加入少量糖),或用乳猪饲,用温水泡开,耐心向仔猪嘴里填塞。训练3~4次基本就达到目的。
5补喂矿物质,预防贫血病
仔猪对矿物质容易缺乏,尤其对铁、铜更为重要。()通常于小猪生后3d,就应补喂铁、铜制剂。可用硫酸亚铁2.5g、硫酸铜1g,溶于1000ml水中,用滴管于仔猪哺乳时,滴在母猪乳头上使其吸入;或者于生后3~5d,每头仔猪注射铁钴针剂2~3ml,或颈部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血多素、牲血素等合剂100~150mg。在仔猪生后第5d,在补饲间内放一浅盘,盘内放一些食盐、骨粉、木炭末、红土,让仔猪自由舔食。
6勤添和勤换温水
仔猪生长发育快,加之所吸母乳能量高,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从3~5日龄起,就应开始补充温水,同时要保证饮水充足、清洁,防止仔猪因缺水而饮脏水、污尿,以致患病。如无饮水器,用浅盘温水供仔猪饮用,全哺乳期间,必须勤添、勤换。
7搞好清洁卫生,预防疾病
小猪生活的场所必须保持干燥、光亮、温暖、清洁;饲槽或饲盘要经常清洗,圈内外要经常消毒;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另外,在饲料中加入少量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饲喂仔猪,既能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又有增强其对疾病抵抗力的作用。

蜈蚣的和冬季加温饲养方法


蜈蚣是低等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到了气温比较低的冬季,蜈蚣蛰伏在地下不吃不喝,体内物质代谢水平相当低,这是对它自身的一种保护。

蜈蚣的冬眠在中原地区,从寒露开始,身体物质代谢开始降低,活动减少,停止生长。到霜降时,开始冬眠。到翌年清明以后,方能恢复正常的生理代谢,食量增加,开始活动。

1.蜈蚣冬眠前的活动规律

在野生条件下,蜈蚣冬眠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在冬眠以前,从生理上到行为上都是在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利越冬,增加起蛰后的抵抗力。

首先,冬眠前蜈蚣身体要做好充分的营养贮备,以供冬眠期的代谢消耗。尽管冬眠期间蜈蚣的代谢水平很低,但毕竟没有停止,仍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半年时间必定要消耗占体重一定比例的物质。

如果冬眠前体内物质贮存不足,冬眠时把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完了,第2年春季出蛰时体质很弱,抵御不了天气的变化刺激,就会死亡。所以,蜈蚣在进入冬眠以前吃食量增加,食物以脂肪、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饲养生产中,在冬眠前1个月,就应该供给蜈蚣充足的饲料量,并且饲料的营养价值要高,使蜈蚣很快肥胖起来,体重迅速增加,以备冬眠期体质消耗。

其次,蜈蚣冬眠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般来讲,冬眠场所温度最好在1~3℃,环境湿度在30%,饲养土的湿度在11%~15%为好。温度低于0℃时,可能会把蜈蚣冻死,温度超过10℃,蜈蚣生理代谢加速,体内贮存的物质很快就消耗完,又会造成死亡现象。

越冬环境中湿度过大,会降低蜈蚣冬眠时的耐寒性,湿度过小,蜈蚣体内水分散失较快,也会影响冬眠时的成活率。

根据以上情况,蜈蚣在野生情况下冬眠前要寻找最适的地方冬眠。中原地区要寻找地下10厘米以下的地方冬眠,在东北要寻找地下70~80厘米深处的地方冬眠。

2.冬眠期特征

冬眠完全是由季节变化、天气寒冷引起的蜈蚣对低温的一种适应。每当气温降到0℃左右时,蜈蚣生理机能减弱,新陈代谢处在全年的最低水平,到翌年春季,气温回升,冬眠环境温度达到10℃以上时,再恢复正常生理代谢,这段时间称为冬眠期。

冬眠期的长短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长有短。一般江南地区蜈蚣的冬眠期短,而北方地区蜈蚣的冬眠期长。

冬眠期问蜈蚣的外部行为完全停止,不吃不喝也不动,静静地消耗着冬眠前贮存在体内的营养物质,内部必要的代谢活动在最低水平上维持着。这种沉睡状态,一般在冬眠的中后期最深沉,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最迟钝,也最容易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死亡。因为这时蜈蚣没有逃逸能力,防疫能力也很差,是最脆弱的时期。

冬眠前,蜈蚣体内营养物质贮备不足是很危险的,即使代谢水平很微弱,也不能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退一步说,即使维持到第2年春季冬眠结束,由于体内物质消耗完了,还没来得及恢复,遇上恶劣环境,也会大批死亡。

在自然状态下,蜈蚣的冬眠习性,是因适应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人为条件下,可改变这种习性,打破冬眠,加快其生长发育节奏。

3.冬季加温饲养

蜈蚣是冷血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热带地区蜈蚣是无冬眠的,在北方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室温度保持在15℃以上,加上保证充足的饲料供给,蜈蚣也不会进入冬眠状态。因此,蜈蚣也可以进行冬季加温饲养。

加温饲养的房舍一定要保温性能好,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同时要有通气换气的条件。室内空气不新鲜时,可以在不大幅度降低室温的前提下进行换气。

饲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室内加温饲养可以用缸养、池养、架养等各种形式,饲养密度以容器面积计算,一般为600~1000条平方米。根据这一密度规划饲养规模。

加温饲养室温度经常保持在15~25℃,生长发育的最好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15%~20%,饲养土的湿度应保持在10%~15%。

要准备好饲料,特别是动物性饲料。

蜈蚣室内加温饲养技术已普遍使用,饲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开展加温饲养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总结出高效饲养的技术来。

夏季狐狸的饲养技术


夏季是高温潮湿季节,此时蓝、白狐正处于妊娠或产仔哺rǔ期,体内营养消耗大,体况普遍下降,体形消瘦,食欲减退,易造成营养不良。因此,在夏季对蓝狐、白狐的饲养管理上,应采取高水平饲养,以提高产rǔ量,来保证幼仔成活率和正常发育,使公狐体质得到尽快恢复。

搞好防暑降温:

狐狸怕热不怕冷,夏季气温升高,对种公母狐狸都要认真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打好阴凉棚,防止日晒中暑,要饮足清洁水,狐舍要保质清洁卫生,食盘及各种使用工具要经常清洗干净,以保证种狐、仔狐吃饱吃好,喝足水,健康地度过气候炎热夏季。

精心饲养:

饲喂的饲料要保证新鲜无变质、品种要多样化,质量上要全价配方,及时饮足清水,以提高母狐汁rǔ量和rǔ汁的质量,促进仔狐正常发育成长。日粮中动物性饲料占总量的70%,植物性饲料占25%,菜类占5%,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骨粉、土霉素及维生素a、b、c等。

搞好防疫治病:

在夏季养殖狐狸尤其要注意对传染性快,疫情严重,死亡率高的犬瘟热、病毒性肠炎、病毒性脑炎等传染病要及时打好防疫针,对感昌及因食物变质而引起的中毒的仔狐胃膨胀、出血性胃肠炎等常见病都要做到早检查、早治疗。对狐舍要搞清洁卫生,粪便应及时清理,切实搞好防疫灭病工作。

加强管理:

因母狐妊娠后期或产仔初期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稍有动静都会引起母狐烦躁不安,喇叭、锣鼓、鞭炮声及各种异味、鲜艳服装等都会引起母狐受惊,而造成母狐叼咬仔狐,甚至吃掉仔狐,所以给产仔母狐创造一个安静合适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对刚产仔母狐,要及时进行检查,并应采取听、看、查相结合的方法,仔细进行周密检查。听就是饲养人员站在产仔箱外听产箱内仔狐的叫声和爪子蹭产箱底声,来判断仔狐是否健康;看就是看母狐食欲、粪便、rǔ头及活动情况来断定母狐护理仔狐数量及健康壮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抢救措施,千方百计提高仔狐成活率。

养殖蜈蚣在冬季如何采用加温饲养方法


自然条件下,蜈蚣的冬眠期很长。蜈蚣处于长期低温情况下有可能冻死。如冬季进行加温饲养,给蜈蚣创造适宜的环境,不但可以打破休眠状态,而且蜈蚣能继续生长繁殖,缩短饲养周期,仔蜈蚣从出生发育至成蜈蚣,可缩短一年到一年半时间。由原来需23年性成熟,能提前一年到一年半性成熟,还能提高幼蜈蚣的成活率。因此,如有条件,可在冬季采取加温饲养。

1.加温时间

蜈蚣在气温降到10C以下时进人冬眠,因此在lo月下旬到11月上旬当地气温降低到loC以下时,就可将室内外养殖的蜈蚣移入越冬温室内饲养。

2.加温方法

在蜈蚣尚未冬眠前,准备好可以加温、控温和有良好保温性能的越冬饲养室,其大小视蜈蚣越冬数量、加温条件和热能供应充足与否而定。一般家庭越冬加温室以510平方米为宜,若过大,要保持一定温度比较困难。室内的饲养池可参照一般蜈蚣养殖池的设计建造,但要做好防逃设施。加温设备可用煤炉、蒸汽炉、木屑炉、电热管、绝缘电热丝自动恒温控制器加温,也可利用碾米、榨油、发电等工厂和浴室的余热。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稻壳、柴草、热水等加温。

使用煤炉加温,可在煤中掺人一定量的石灰,以发生中和作用,避免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致蜈蚣中毒。在饲养时,按大小规格必须分池越冬,以免因混养造成大蜈蚣抢食和残食小蜈蚣等现象。

3.饲养管理

冬季采取加温饲养蜈蚣,其管理方法基本上与非加温饲养期间的日常饲养管理方法相似。主要是做好温湿度的调节、饲喂和饲养场地的环境卫生工作。

(1)温、湿度://致富经www.ncZfj.com//

冬季加温饲养蜈蚣,应特别注意温、湿度的调整,保证饲养室内适宜的温湿度。饲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30r,空气相对湿度为65%一?5%,池土湿度为20%左右。在加温期间,随时注意饲养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蜈蚣躁动不安,纷纷出穴或活动反常,表明温度和湿度不当。如蜈蚣尾略带枯黄色,可能是温度过高和干燥;如蜈蚣全身明亮、体色加深时,可能是高温、高湿所致。

(2)饲料:

越冬饲养蜈蚣所需的饲料主要来源于越冬前已制备好的肉粉、昆虫粉、蚕蛹粉、蛋黄粉等各类饲料,以及投喂人工饲养的米蛾、麦蛾、家蟋蟀、家蝇等昆虫类小动物和捕获的鸟类等活鲜饲料。投喂量应根据饲养的多少和取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每隔23天投喂一次即可。在投喂时要以满足需要,宁余勿欠为原则,保证出窝觅食的蜈蚣均可获得饲料。

(3)搞好卫生:

饲养环境不干净,易引起各种微生物或螨类等有害病菌的侵染。因此在冬养中同样要搞好卫生,并做好各种设备的消毒工作。饲养室内尽可能减少人员进出,室内不能吸烟。蜈蚣的排泄物、生病的虫体和死虫以及尚未食尽或变质霉烂的残食应及时清除,隔一段时间要更换干净容器。

冬季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方法


冬季气温较低,猪体散热较快,猪为了维持自身的体温,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饲料的报酬率低,使养猪经济效益下降。另外,冬季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有的猪场往往为了保温而对猪群进行封闭管理,会导致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会影响到猪的健康,如果此时饲养管理技术不佳,猪不但不会增重,反而会严重的掉膘,甚至还会引发疾病,因此做好冬季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要改善育肥猪的饲养环境,同时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冬季育肥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方法。

1、选择适宜的品种

品种的选择对于育肥猪的育肥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如果品种选择不好,即使使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其生长速度、肉的品质及饲料利用率等也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良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胴体品质好、饲料报酬率高、可提前出栏等优点。目前实际生产中常选择用来育肥的品种多为二元或者三元杂交猪,即利用优良的公猪品种与当地的母猪杂交所得的杂交后代来进行育肥。在育肥前要对公猪进行去势处理,一般选择在25日龄前去势,去势的公猪性格温顺,易于管理,增重效果好,并且肉的品质也会有所改善。

2、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冬季的温度较低,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有的可达到零下30℃以上,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气候对养殖极其不利,因此,冬季饲养育肥猪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在育肥猪转群前要做好育肥舍的检修工作,检查舍内屋顶、墙壁、窗户是否有漏风的地方,如果发现要及时的修理,并将漏风的地方堵上,防止贼风进入。在育肥猪转舍后也要做好日常的检修工作,并注意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的稳定,以减少育肥猪的维持消耗。如果有必要还要在舍内设置保温装置,如可以搭建塑料暖棚,该设施投入少,制作方便,保温能力强,可将舍温提高7~10℃,适合于小规模的养殖户。如果规模化饲养,则可在舍内安装保温炉,以减少室内外的温度差。另外,在冬季还可以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以猪自身的体温来提高育肥舍的温度,无论是采取舍内设置暖炉还是增加饲养密度的方式来提高舍温都要注意,在冬季不可以为了保温而不进行通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的通风,以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3、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寒冷天气,育肥猪摄入的营养有一部分用于抵抗寒冷,因此为了提高育肥猪抗寒能力和增重速度,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还要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和蛋白质的水平。日粮中的消化能提高到11.9~13.3MJ/kg,育肥前期蛋白质水平可增加到17.5%,然后再逐渐的降低。根据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实行前高后低,按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提供不同的营养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日增重。饲料要进行合理的搭配,使各营养物质全面、充足且配比合理。不可以忽略育肥猪对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需求量。如果有条件,可以饲喂育肥猪一些白菜、胡萝卜等饲料,这样可以补充维生素,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在采取科学的饲喂方法,可采用直线育肥法,一直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使其充分发挥生长潜能,缩短出栏时间。在育肥的后期,要少量多次的饲喂不但可以防止饲料浪费,还可以增加育肥猪的采食量,利于脂肪的沉积与增重。

4、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冬季应加强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做好日常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的清理粪污,防止粪便堆积发酵。根据猪的大小调整适宜的饲养密度,利于猪的生长发育,还可减少空间的浪费,冬季可以适当的增加饲养密度。育肥猪入舍后要做好调教工作,让其在固定的地点休息、采食和排泄,这样不但便于管理,还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天气较为寒冷,虽然饮水量较夏天要少的多,但是也不可忽略水的供应,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给猪提供温水,避免因饮用太凉的水而带来的刺激。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包括栏舍、用具以及设备都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冲洗和消毒。

5、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做好育肥猪的疾病预防工作,因育肥猪的各项生理机能都已发育健全,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但是一旦发病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疾病的预防。育肥猪易感染寄生虫病,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以及增重,要定期进行驱虫工作,并及时将粪便以及污染物收集起来,进行堆积发酵,以防止再次感染。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带猪消毒。要根据本地区以及本场猪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并要严格的执行,及时的接种相关疫苗,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育肥猪冬季的管理做好这几点

如何做好育肥猪管理冬季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时期,是猪肉价格最好的时机,但却是一年中饲养环境条件最差、危害最大、困难最多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猪不但不长膘,反而掉膘。冬季要大力改善饲养环境,并进行科学饲养。

选择良种杂交猪
利用优良品种公猪与当地母猪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生产优良杂交仔猪进行育肥。良种猪生长速度快,肉品质好,比土种猪早出栏7天~10天,饲料报酬率高,经济效益可观。选择良种是饲养育肥猪的关键,如果品种不好,不但生长慢,而且肉品质差,饲料利用率低。

足够的生活空间
猪的良好生长需要有足够的生活空间,依据猪的个体大小和用途确定饲养密度和圈舍空间。饲养密度要适当,不能太拥挤,否则不利于猪的生长,而太少则浪费空间。通常圈舍要有采食区、休息区和生活区。采食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采食所需的采食面积,休息区要满足所有猪同时侧卧所需的空间。

舍圈要定期消毒
在育肥猪进圈前应把猪舍、食具等进行彻底清理、冲洗和消毒。墙面粉刷后用2%的烧碱溶液喷雾消毒,以全面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感染动物疫病。饲养期间要对圈舍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所选择的消毒药品广谱、价廉、使用方便,无味、无刺激腐蚀性。消毒药品要经常更换,以便达到彻底消灭病原的目的。

给猪驱虫
猪在饲养期最易感染寄生虫病,影响猪的生长。驱虫可用左旋咪唑或伊维菌素等,应在早晨空腹时喂药。在驱虫期间,猪的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及时收集,进行堆积发酵,防止再次感染。

饲料营养要全面
冬季天气寒冷,为提高育肥猪的抗寒能力和增重速度,可逐步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蛋白质水平可相应增加到17.5%,前高后低,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另外,要满足育肥猪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实际需要量。对育肥猪最好采用直线育肥法,从断奶到出栏一直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以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使其尽快出栏,缩短育肥时间。在管理上,需要用较暗的光线,适当减少猪的运动量。饲喂要讲究方法,特别在育肥后期,多采取不限量喂法,最好是少量多次,防止饲料浪费,同时有利于脂肪的沉积与增重。猪吃得多,增重快,能缩短育肥期。若发现育肥猪采食量增加,屠宰率较高时,不要再养,应适时出栏。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588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