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疾病治疗:鸭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鸭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鸭中暑也称为热应激,是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鸭体的散热机制发生障碍,不能及时把热量散发出来,热平衡受到破坏,或是灼热的阳光长期直射头部,使大脑血管膨胀,生理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如果发病后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可引起鸭大批死亡,从而给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那么鸭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鸭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鸭中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鸭中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气温太高,或是暴雨之后湿度增大,鸭子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导致中暑;养鸭场建造时鸭子的运动场没有遮阳棚,使鸭子长时间处于强光暴晒的环境;养殖密度大,通风不良,散热不好;饮水不足或因为水温升高,有害细菌及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恶化等,都是导致鸭中暑的原因。

鸭中暑的症状

鸭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体温升高,蹲伏不愿走动,随后出现昏迷、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后因虚脱而死亡。剖检可见大脑实质及脑膜充血、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肠道水肿,肺及卵巢充血。蛋鸭产蛋量下降,剖检可见有待产的蛋。

鸭中暑治疗方法有哪些?

1、治疗用药

(1)治疗蛋鸭中暑可以在其饮用水中添加维生素C和电解质,还可添加一些抗生素。

(2)对于中暑较严重的蛋鸭,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兑水或拌料饲喂,有较好的效果。

2、预防用药

(1)电解多维500g兑水2000kg,混饮服用,连用3-5天,可重复使用。以抵抗热应激,避免夏季中暑。

(2)肉禽专用多维500克兑水5000kg,畜禽用法用量一样。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生理性能,促进免疫力产生。降温消暑,可用于中毒性和温热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畜牧健康

畜牧疾病治疗:鸭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鸭大头瘟症状图片


鸭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急性,具有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本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之交和秋季养鸭运销旺季时易流行,尤其水网地区。是危害养鸭业较为严重的传染病,都把鸭瘟视为养鸭业的大敌。因此,须重视对鸭瘟病的预防及治疗。

鸭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鸭瘟的发生主要与购入病鸭或病鸭群中有带毒鸭有关,其排出的病毒可传染健康鸭群。或者由于健康鸭群与病鸭群同群放牧,经感染的水源与食物而传染。也可能由于使用被病鸭排泄物,如粪便污染的用具,运输工具,装过病鸭毛的口袋,与疫区或疫场人员的往来等都可能造成鸭瘟的传播。鸭食入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口感染,也可能经呼吸道吸入污染的空气感染发病。

鸭和隐性带病毒鸭是传播鸭瘟的主要病源。一般条件下病鸭和易感鸭直接接触就能传染,易感鸭也可通过被污染过的用具、饲料、饮水以及运输工具等间接接触感染病毒。本病主要通过鸭体的消化道侵入机体造成发病,交配和呼吸道也能传播该病。如果该病病程处在病毒血症期间,吸血昆虫也是潜在的传播该病的媒介。

鸭瘟流行特点

1、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易感性较高,北京鸭次之,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天,30日龄以内雏鸭较少发病。

2、在人工感染时小鸭较大鸭易感,自然感染则多见于大鸭,尤其是产蛋的母鸭,这可能由于大鸭常放养,有较多机会接触病原而被感染。鹅也能感染发病,但很少形成流行。2周龄内雏鸡可人工感染致病。野鸭和雁也会感染发病。

3、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的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环境的接触而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水源、鸭舍、用具、饲料、饮水是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某些野生水禽感染病毒后可成为传播本病的自然疫源和媒介、节肢动物(如吸血昆虫)因本病为病毒血症也可能是本病的传染媒介。调运病鸭可造成疫情扩散。

4、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3~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延至2~3个月或更长。

主要症状

病鸭表现精神不佳,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喜卧不愿走动。病初,体温升高到43度以上。流泪、眼周围羽毛粘湿,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鼻腔亦有分泌物,部分鸭头颈部肿大。病鸭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家鸭潜伏期一般为3~7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体温升高43℃以上,并稽留至中后期。口渴,沉郁,腿麻痹无力,两翅下垂,强行驱赶时以翅扑地前行。流泪,眼睑水肿甚至粘连,部分病鸭头颈部水肿,故有“肿头瘟”或“大头瘟”之称。下痢,粪便腥臭,呈草绿色。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上覆有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灶,公鸭有时可见阴茎脱垂。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败血性病变,表现有全身皮肤、黏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消化道黏膜出血、炎症和坏死,尤以咽喉部、食道、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假膜**为特征。

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咽喉部、食道黏膜覆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假膜。泄殖腔黏膜病变与食道病变相似,表现为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坏死,坏死都呈灰绿色或绿色,并有类似角质层的较硬的痂状物质。法氏囊粘膜充血,有针尖大黄色坏死点,囊壁变薄,内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腺胃与食道交界处。

预防

不从疫区引进种鸭,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严格检疫,并隔离饲养2星期,确保健康后,才能与原来的鸭群混同饲养。禁止健康鸭群到鸭瘟流行区放牧。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溶液对鸭舍及用具等进行预防性消毒。一旦发生鸭瘟,应迅速对鸭群进行全面检疫,并采取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和紧急预防接种等措施。

预防时,可接种鸭瘟鸡胚化弱毒活疫苗,安全有效。2月龄以上鸭按瓶签注明的头份,加生理盐水稀释,每只鸭肌肉注射1毫升。注射后3~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2月龄以下雏鸭使用时,腿部肌肉注射0.25毫升,免疫期为1个月,但到3月龄时,须重复注射1毫升,方可获得确实的免疫力。

畜牧疾病:鸭子中暑了用什么药?肉鸭中暑的症状?


夏季养鸭,谨防高温、中暑、热应激,肉鸭中暑的症状?鸭子中暑了用什么药?

鸭中暑

鸭中暑又叫鸭热应激综合征,是由于炎热的季节,烈日下暴晒鸭的头部过久,而导致机体水分蒸发增多,伴随氯化钠的丢失,但以水的丢失为主,可导致高渗性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和尿量减少;或者在温度过高而湿度又大的环境中,如鸭舍狭小而又通风不良,由于散热困难,体热蓄积而招致。

肉鸭中暑的症状?

肉鸭中暑的症状是突然发病,精神极度沉郁,站立不稳,有时兴奋不安。心跳加快,血液浓稠、黑红色,呼吸促迫。**后倒地昏迷,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如不及时抢救,往往迅速死亡。

鸭子中暑了用什么药?

出现肉鸭中暑后,应立即将患鸭置于凉爽通风的地方,并配合用冷盐水内服或用冷水反复灌服。另外,可静注20%甘露醇、5%碳酸氢钠。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鸭舍通风降温,预防同群鸭继续发生中暑。

预防

(1)鸭舍、屋顶墙壁刷白,种植丝瓜、爬墙虎等滕蔓植物或在运动场搭凉棚等。

(2)敞开鸭舍门窗,加强空气流通,有条件的可装排风扇或吊扇。

(3)实施带鸭喷雾消毒,不仅可有效降温,还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也可采用含内地面酒水,同时打开门窗,加大对流通风(降低湿度)。

(4)早放鸭、晚关鸭,增加中午休息时间和下水次数,在盛夏晴天的晚上,要在运动场上点灯,让鸭在露天乘凉过夜。

(5)多喂青绿饲料,供给充足清凉饮水,同时往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1克兑水10斤),或2-3‰的小苏打,或藿香正气水。

畜牧知识:鸭中暑有什么症状?鸭中暑怎么快速救活?


鸭中暑有什么症状?鸭子非常容易产生中暑的现象,尤其是养在大棚里的鸭子。如果中暑的鸭子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就引起死亡,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我们没有做好及时的巡查工作,那么它们有可能就会慢慢的萎靡,到晚上死亡时我们才会发现。鸭中暑有什么症状?鸭中暑怎么快速救活?

鸭中暑有什么症状?

鸭中暑表现为烦躁不安,体温升高,蹲伏不愿走动,随后出现昏迷、麻痹、痉挛而死亡,或呼吸困难、急促,翅膀张开下垂,口渴,走路不稳或不能站立,**后因虚脱而死亡。剖检可见大脑实质及脑膜充血、出血,血液凝固不良,肠道水肿,肺及卵巢充血。蛋鸭产蛋量下降,剖检可见有待产的蛋。

鸭中暑怎么快速救活?

在中暑鸭脚部充血的血管上,采取针刺放血;用冷水慢慢淋鸭的头部,并用2%的“十滴水”灌服4-5毫升;用鲜苦瓜叶、青蒿揉出汁灌服;用藿香正气水,每瓶兑1公斤水饮用或拌料0.5公斤,连用3-5天。

药物防治

①维生素C:当舍温高于29℃时,鸡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多而体内合成减少,因此,整个夏季应持续补充,可于每100千克饮水中加5~10克,或每100千克饲料中加10~20克。在采食明显减少时,以饮服为好。说明:其他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与维生素B族,在夏季也有广泛的保健作用,可促使产蛋水平较高较稳,蛋壳质量较好,并能抑制多饮多泻,增强免疫抗病力。2碳酸氢钾:当舍温达34℃以上时在饮水中加0.25%碳酸氢钾,日夜饮服,可促使体内钠、钾平衡,对防止中暑死亡有显著效果。3碳酸氢钠:可于饲料中加0.3%碳酸氢钠,或于饮水中加0.1%碳酸氢钠,日夜饮服;若自配饲料,可相应减少食盐的用量,将碳酸氢钠在饲料中加到0.4%~0.5%,或在饮水中加到0.15%-0.2%。④氯化铵:在饮水中加0.3%氯化铵,日夜饮服。

在炎热季节**好应在午夜后巡视鸡群,及时添加饮水和少量饲料,发现病鸡应尽快将其取出,放置到阴凉通风处或浸于冷水中几分钟。在鸡舍设计时应采用双回路供电,停电后应及时开启备用发电机。

畜牧疾病:鸭痛风用什么药?鸭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鸭痛风发生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若发现有鸭子患有痛风病,应结合病鸭实际病情找到病因,然后对该鸭子进行对症下药治疗,可得到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应注意鸭子平时的饲养管理,为鸭群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

鸭痛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痛风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饲料和肾脏机能障碍有关,是由于鸭体内蛋白质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内科病。

1、维生素的缺乏

缺乏充足的维生素。饲料中缺少VA也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2、饲管不当

饲喂过量的蛋白质饲料,尤其是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饲料。常见的包括动物内脏、肉类、鱼粉等以及大豆粉、菠菜、莴苣、甘蓝等植物。

3、机能障碍

肾脏机能不全或机能障碍。幼鸭的肾脏功能不全,饲喂过量的蛋白质饲料,不仅不能被机体吸收,相反会加重肾脏负担,破坏肾脏功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临床所见的青年鸭、成年鸭病例,多与过量使用损害肾脏机能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药物等)有关。

4、药物因素:许多药物对肾脏有损害作用,如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在体内通过肾脏进行排泄,大剂量对肾脏有潜在性的毒性作用。近年发现较多养殖户,或技术人员超剂量使用感冒通(人用药)来治疗鸭感冒而知识发生急性内脏痛风,造成鸭死亡病例。

5、其他原因

鸭舍潮湿、通风不良、缺乏光照以及各种疾病引起肠道炎症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鸭痛风用什么药?

1、确诊后病鸭停止使用所有抗菌药物,全群饮水中添加0.2%的肾肿解毒药,经过3天按预防量添加,继续使用3天,并配合在饲料中加入速补,具体用量按使用说明书确定。

2、为排出病鸭体内尿酸,可在饮水中添加0.02%~0.03%的水杨酸钠,并配合添加等量的碳酸氢钠,每天2次,连续使用5天。

3、为避免出现继发感染,可在饮水中添加0.01%~0.02%庆大霉素,每天2次。

怎样避免鸭痛风病的发生?

1、合理饲喂

根据鸭群日龄合理调配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一般来说育雏阶段每3~4h饲喂1次,随着日龄的增大,投料间隔时间要逐渐延长,且每次喂料量要适当增加。注意调控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适宜,避免饲喂过多发酵饲料和动物性蛋白质。

2、适量运动

养鸭生产中,选择在有清洁水源的地方饲养,使其能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雏鸭通常在7日龄就放到室外进行运动或者放养。如果条件允许,可在户外建设遮阳挡雨大棚采取平地育雏,不仅可使雏鸭适应良好,还有利于其运动。

畜牧知识:鸭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鸭瘟用什么药?


鸭瘟用什么药?鸭瘟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鸭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流行较为严重。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天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3-5天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高峰期。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可拖延至2-3个月或更长。鸭瘟可通过病禽与易感禽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的环境接触而间接传染。那么鸭瘟的症状有哪些?鸭瘟用什么药?鸭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鸭瘟症状

(1)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病初体温升高达43℃以上,高热稽留。病鸭精神委顿,头颈缩起,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两脚麻痹无力,伏坐地上不愿移动,强行驱赶时常以双翅扑地行走,走几步即倒地。病鸭不愿下水,驱赶入水后也很快挣扎回岸。病鸭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停食,渴欲增加。

(2)病鸭流泪,眼睑水肿。病初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使眼睑周围羽毛黏湿,后变为黏稠或脓样,常造成眼睑粘连、水肿,甚至外翻,眼结膜充血或小点状出血,甚至形成小溃疡。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黏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发生鼻塞音,叫声嘶哑,部分鸭咳嗽。病鸭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粘污或结块。肛门肿胀,严重者外翻,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严重时泄殖腔黏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不易剥离。

(3)部分病鸭在疾病明显期,头部和颈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触之有波动感,俗称“大头瘟”,这也是鸭瘟的又一特征性症状。

鸭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接种可按厂家说明适当稀释后,20天至1月龄0.5毫升/只,2月龄以上的鸭肌注1毫升/只。

鸭瘟用什么药?

迄今尚无**药物可用于治疗,故应以防为主。除做好生物安全性措施外,采用鸭瘟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已有较理想的鸭瘟致弱活疫苗,接种可按厂家说明适当稀释后,20天至1月龄0.5毫升/只,2月龄以上的鸭肌注1毫升/只。为保证免疫效果,种鸭每年通常应接种2次。1日龄时亦可注射疫苗,但免疫期不超过1个月,应及时加强免疫。一旦发生鸭瘟,应及时封锁,严禁病鸭流动,妥善处理病、死鸭及污染物,舍内外环境、场地及用具严格消毒。同时,对受威胁的鸭群和发病鸭群实施紧急疫苗接种。抗鸭瘟高免血清或蛋黄匀浆对发病早期有相当好的防治效果,但待疫情稳定后10-14天内仍应紧急接种疫苗。

畜牧疾病治疗:怎么治疗?猪跛足是什么原因?


猪跛足是什么原因?跛足是猪的一种重要疾病,它对当前养猪生产模式的可持续性造成了威胁,因为它是造成种猪生产寿命缩短和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会影响利润。

猪跛足是什么原因?

多种因素能造成跛足,如环境、营养、遗传、受伤和生物学过程都可能造成跛足;营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生物素对母猪蹄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当然母猪蹄部的健康,更需要的是有机物质之间的平衡,而不单单是生物素就可以解决的。缺乏运动也是造成蹄部、腿部疾病的主要原因。由于机械操作不小心碰伤母猪的肢蹄部,而发生机械损伤,形成扭损、拐脚等各种蹄病;后备种猪体重增重过快也是造成跛足的一个原因。

猪跛足怎么治疗?

跛足猪只,特别是伴有蹄部损伤的情况(如悬蹄脱落),应饲养在实质地板的护理栏内,地板上要有垫草或橡胶皮垫,并且它们不需要与其他个体竞争食物和饮水。

对跛足猪必须进行抗菌消炎治疗。一般要进行局部消毒,视情况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如,暴露的,清洁的伤口可以用抗生素粉末敷撒。蹄壳干裂的,每日涂抹1-2次鱼肝油,滋润蹄壳,促进愈合。同时,发病猪只每日喂一斤胡萝卜,配合饲料中添加1%的脂肪,对其治愈也有一定辅助作用。

猪跛足如何预防?

1、要定期全面检查猪舍及舍内设施状况

水泥、方砖铺设地面过于粗糙的,可用砖或机械进行磨平,但也不要过于光滑,以防猪只滑倒。妊娠定位栏后下方的漏缝地板使用平整而又不容易滑倒的类型。对食槽、栏杆、隔墙的尖锐部分也要磨平。猪舍内铺设干草或木板,既可护蹄,又能保温隔凉。

2、使用营养均衡的各个阶段的种猪专用料,不要妄想自己买些添加剂去试图改善自己的饲料配方,那样只能使营养更不均衡。

3、经常检查猪只的蹄壳表面,对过于干燥的应隔3-5天涂抹一次植物油或凡士林,保护蹄壳,预防干裂。

4、合理安排后备猪运动,一周一次。

猪跛足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以上就是猪跛足的原因分析以及相关防治方法,希望尅帮助大家。

畜牧疾病治疗: 仔猪黄白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仔猪拉黄白痢土方法治疗大全


**近有很多养殖户电话咨询关于仔猪黄白痢的问题,仔猪白痢与黄痢所造成的损失占了养殖成本挺大的一部分,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仔猪的黄白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防治?

什么是仔猪黄痢?仔猪白痢?

仔猪黄痢,专业病名叫做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于感染了致病性大肠杆菌而引起的病症。一般多发于1到3日龄的仔猪,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黄色水样,仔猪黄痢导致的死亡非常的迅速,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仔猪白痢,同样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一般发病的仔猪都是2到4周龄的仔猪。正如其名字一样,仔猪白痢的主要表现就是排白色的稀粪,而且往往还带有恶臭。不过仔猪白痢一般不会导致仔猪死亡,但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还有可能会出现僵猪。

仔猪的黄白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机体肠胃功能不健全:仔猪容易发生黄白痢的主要原因是其肠胃消化功能发育不健全,机体只能够分泌少量的胃酸,具有非常弱的杀灭细菌的能力,因此只要仔猪食人污染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物质,就会导致病菌在肠道内开始大量繁殖,引起消化道机能发生紊乱,导致肠炎。另外,肠道内容物进行发酵时会生成大量的气体,刺激肠道加速蠕动,从而严重影响吸收功能,导致机体发生严重的腹泻。此外,如果仔猪吮食的母乳治疗较差,或者较晚饲喂饲料,都会导致机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从而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引起该病。

饲养管理水平较差:仔猪容易发生黄白痢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母猪饲养管理较差。如果母猪体内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当病原菌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就会导致仔猪能够接触到这种病菌,从而发生感染。另外,也有个别母猪产后才感染病菌,引起乳房炎,在仔猪吮乳时发生感染。此外,母猪产后如果发生产褥热,会导致母乳发生变性,引起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免疫力减弱,促使病原菌容易出现增殖,从而引发该病。如果母猪饲喂高能量水平的日粮,会导致母乳中含有过高水平的乳脂,仔猪吮食后非常容易发生黄向痢。

环境不良:当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如温度急剧降低,加之没有对仔猪及时加强保暖,就非常容易导致仔猪发生该病。另外,由于仔猪无法良好的适应这种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

仔猪拉黄白痢土方法治疗大全

仔猪黄痢:

取氯化钾1.5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氟哌酸4g,添加1000ml温水搅拌溶解然后在添加适量炒香的大米粉,每头仔猪一次喂服80-100ml,每天喂服2-3次,即可治愈。

仔猪白痢:

1、锅底灰63g、捣烂的大蒜16g,放在一起用水调成糊状,每日喂服2次,每次10g,连服3天,会有明显效果。

2、取5头捣烂紫皮蒜,加入500g普通低度白酒和250g在水中浸泡的捣烂紫皮蒜,这个量可供10头20日龄仔猪1次服用,每天一次,连喂两天。

3、铁锅炒高粱花,炒时添加少量糖精,一次取10g高粱花放在仔猪补料槽内,任期自由采食至30日龄为止。

4、猪骨头烧焦或鸽子粪烘干,碎成粉末状加拌到饲料中饲喂猪都可以。

接下来再给大家推荐一个治疗仔猪腹泻的小偏方,取100片磺胺咪片和300片乳酶生片研磨成粉,装进500ml空瓶中再加入100g小苏打,然后取大约半瓶红糖水摇匀。此方法可用于出生1周内的仔猪,每次喂服3~6ml,1周至断奶的猪需用5~15ml,断奶1周后的猪用20ml,用之前微微加热一下效果更佳。

畜牧疾病治疗:有什么症状?肉鸡低血糖是什么原因?用什么药治疗?


肉鸡低血糖是什么原因?有什么症状?用什么药治疗?肉鸡低血糖,也称死亡尖峰综合症,是危害肉仔鸡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7—14日龄的肉鸡。此病目前病因不明,发病批次集中,分布广,无明显季节性,死亡率高,而且死亡多数发生在夜间。

肉鸡低血糖是什么原因?

肉鸡低血糖可能是因为饲料配比不恰当、蛋白质能量比偏高、供给的能量不能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

肉鸡低血糖综合症临床症状有哪些?

发育良好的鸡只突然发病,出现昏迷、共济失调,病鸡瘫软无力,伏地不起,头部震颤,着地或向一边倒卧,死亡前发出尖叫声。鸡群精神萎靡,采食饮水严重下降,有的鸡只出现腹泻,早期下痢明显,晚期排粪不畅。

1、流行症状:

患鸡食欲减退。一般发病后3-5小时死亡,病程长的约在26小时内死亡。

2、神经症状:

发育良好的鸡突然发病,表现为严重的神经症状,出现共济失调(站立不稳、侧卧、走路姿势异常)尖叫、头部震颤、瘫痪、昏迷。

3、白色下痢:

早期下痢明显,晚期常因排粪不畅使米汤样粪便滞留于泻殖腔。部分病鸡未出现明显的苍白色下痢,但解剖时可见泄殖腔内滞留大量米汤样粪便。

肉鸡低血糖综合症怎么诊断?

国际上诊断尖峰死亡综合征的依据是:

(1)8-18日龄肉鸡发病(头部震颤,共济失调和瘫痪等),并出现尖峰死亡;

(2)感染严重鸡血糖水平大于20-80mg/dl;

(3)肝脏有坏死点和米汤样白色腹泻。

治疗

本病应采取治疗性诊断,同时配合葡萄糖、电解多维饮水,健肾药品拌料。3天后,一般可控制病情。

疾病及解决方法:蛋鸭鸭蛋太尖是什么原因?蛋鸭产蛋壳薄什么原因?


蛋鸭产蛋壳薄什么原因?蛋鸭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发现蛋鸭产蛋壳薄、易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蛋鸭产蛋壳薄什么原因?

(1)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水上运动场以及影响蛋鸭采食、嬉戏、产蛋、休息的环境条件。鸭舍的温度。蛋鸭产蛋的适宜温度是13-23℃,高于29℃的空气温度不仅会使产蛋减少,也会对蛋重、蛋的大小和蛋壳品质带来不利的影响。

(2)鸭舍潮湿。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发育,传染病易于流行;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中,蛋鸭容易患感冒和其他疾病,对产蛋均有不利影响。饲料品质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蛋鸭的产蛋量。当饲料品质不良、饲料营养成分比例不当或不根据气候条件调整饲料的配方等都会使蛋鸭产蛋量下降。

(3)适时开产。蛋鸭适时开产的年龄是120日龄左右,开产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其终身产蛋量。

(4)引起产蛋异常的传染性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鸭群是母鸭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生产中,由于养殖户不重视疫苗的免疫接种,或者免疫程序不合理,或者用药防治不当,均可造成鸭群发病。

(5)以细菌感染为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这些病原菌在母鸭体内为常在菌(即条件性病原菌),当鸭群受到应激因素影响,或在鸭群饲养管理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发病。

(6)以寄生虫感染为主引起的产蛋下降的因素主要有球虫、绦虫、吸虫及体外寄生虫(如虱、螨等),这些寄生虫一方面吸收机体营养,另一方面吸虫也能直接进入子宫,刺激子宫引起收缩,造成母鸭产软壳蛋、畸形蛋。

蛋鸭产蛋壳薄怎么办?

定期对鸭群投喂保健性预防药物

每月饲料中定期添加大肠杆菌(输卵管炎)药+抗病毒中药,连用3-5天,效果较好。

总之,在蛋鸭养殖生产中应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尽量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采用平时定期消毒、日常投服预防保健用药和发病时治疗用药结合的方法,可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272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