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鸡坏死性肠炎用什么药效果好?鸡坏死性肠炎症状图片?

鸡坏死性肠炎症状有哪些?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不分季节,不分鸡群均可发生,主要侵害地面平养肉鸡和散养鸡群,多发于2-5周龄阶段。鸡坏死性肠炎用什么药效果好?如何治疗效果好?

鸡坏死性肠炎症状

鸡得坏死性肠炎主要表现为采食下降,不爱吃食,精神沉郁,闭眼嗜睡,羽毛杂乱,逆立易折断,也有一些病鸡有颤动、倒地、瘫痪、翅根麻痹等神经症状,拉黄白色稀粪、黄褐色糊状粪,或红色、黑褐色、煤焦油状粪便,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和肠粘膜脱落的组织。

发病前期病变为肠绒毛上皮水肿脱落,肠粘膜覆盖有一层浅黄绿色纤维性假膜。发病中期病变发展到隐窝,粘膜下层和肌层开始坏死,肠壁脆弱,增厚,场内充满气体,表面呈灰绿色或黑绿色,浆膜层有血斑或血晕。发病后期肠粘膜坏死,剖检时有腐败臭味,肠道表现颜色呈黑褐色、蓝绿色或污灰色,肠内有黑色糊状物,有腥臭味。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鸡舍布扃应合理,宜建在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处。降低饲养密度,粪便、垃圾、垫料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换气,一且发现病鸡,立即隔离饲养,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严禁突然更换饲料,应采取渐进法换料。

2、卫生防疫制度要完善,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等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人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t鞋帽,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员参观。特别是邻近的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一次,对环境每周消毒2次。每天对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工具用0.01%的消毒产品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源进入养殖场。粪便应远离鸡舍,并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3、药物防治

肉鸡饲养周期短,一般14日龄后,应适当增加鱼肝油,维生素c、e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投喂寄生虫药物和肠炎药物。虽然,产气荚膜梭菌给肉鸡养殖带来一定危害,但防止应激,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合理饲喂,建立健全严格的科学防疫制度,做好药物防治,就能有效地控制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鸡坏死性肠炎用什么药效果好?

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5万单位/次,每天早晚各一次;甲硝唑按0.1%比例混饲或按0.05%浓度饮用,连用4~5天。有时痊愈后数日还会复发,可按上述方法自行投药治疗。同时改善鸡舍环境条件,都可达到目的。

畜牧健康

畜牧疾病治疗:鸡坏死性肠炎什么原因造成的?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与治疗


鸡坏死性肠炎什么原因造成的?坏死性肠炎(Necroticenteritis)又称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病鸡排出黑色间或混有血液的粪便,病死鸡以小肠后段粘膜坏死为特征。那么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如何治疗?

鸡坏死性肠炎什么原因造成的?

1、球虫:球虫感染黏膜损伤引起产气荚膜杆菌的快速繁殖和毒素产生,进而诱发坏死性肠炎。

2、应激:非特异性应激会引发坏死性肠炎。如大量转群、长途运输等都可引起鸡群的应激反应,鸡体正常的生理平衡被打乱,造成免疫力低下的鸡发生疾病。

3、饲料: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肉食厌氧菌”,自身无法合成大多数的氨基酸,只能通过产生大量的水解酶快速分解组造成鸡肠道织来获得自身所需物质。甘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在鱼粉中远远高于其它氨基酸,能够促进α毒素的产生,并与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内的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产气荚膜梭菌在饲喂大量动物源性蛋白日粮的肉鸡肠道内的数量远远高于饲喂植物源性蛋白日粮的鸡。另外,如果使用禾本科植物作为饲料的主要能量提供者,比如小麦等,也会增加坏死性肠炎的发生。因为这些饲料非淀粉多糖成分较多,在肠道内粘稠度高,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形成缺氧的环境,有利于形成产气荚膜梭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4、免疫抑制:鸡群一旦产生免疫抑制或者感染免疫抑制疾病,造成鸡体免疫力降低,容易发生坏死性肠炎。

5、霉菌毒素:饲料中霉菌毒素慢性蓄积引起的免疫抑制,以及肠道粘膜损伤,更容易诱发坏死性肠炎。

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

此病常突然发生,病鸡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稍长可见病鸡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食欲不振或废绝,排出黑色间或混有血液的粪便。一般情况下发病鸡只较少,如治疗及时1~2周即告停息。死亡率约2%~3%,如有并发症或管理混乱则死亡明显增加。

鸡得了坏死性肠炎怎么办?

1.先挑出病鸡分离管理饲养,对病鸡重点治疗。用青霉素每天胸肌注射1次,然后用庆大霉素饮水,连用4天,4天后为巩固疗效,改用环丙沙星,甲硝唑连续饮水4天,10天后病鸡恢复健康。

2.对大群鸡进行预防性用药,在饮水中加庆大霉素和氟哌酸,前4天先按治疗用量,待病鸡逐渐减少后3天按维持药量,一周后鸡群基本物病鸡出现。

3.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在饮水中添加1.5倍的电解多维,用以消灭病原体,鸡舍及活动和污染场地进行杀毒,每天一次。对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留后患。

4.受污染的尘埃、污物、垫料、饲喂的饲料变质和温度的骤升、骤降等都能诱发和传染本病,所以减少应激、加强饲料管理和提高饲养水平,净化环境,是杜绝此病的根本。

鸡坏死性肠炎治疗方法

已经发生坏死性肠炎的鸡群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快速降低鸡群的死亡。对于法规允许使用抗生素的鸡群使用林可霉素、泰乐菌素、恩诺沙星等敏感抗生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处于“禁抗”阶段的鸡群,可选择使用金痢清等中药制剂配合使用密可优、霉毒净等富含有益菌菌和脱霉成分的制剂长期使用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有关于饲料原料如何影响鸡坏死性肠炎


尽管已经证明了饲料原料在鸡坏死性肠炎发生中的重要性,但有关两者之间这种联系的确切机制则还不大清楚。有若干试验研究了某些养分或抗营养因子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之间的关系,但对于这对坏死性肠炎的影响则还极少。

关于粘多糖对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量或对坏死性肠炎促进作用的的研究,结果是矛盾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体外生长会因日粮中添加经过或未经高压灭菌的水溶性小麦提取物而受到抑制(Branton等,1996)。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试验来研究粘性碳水化合物、肠道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量和坏死性肠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寡糖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日粮纤维,现在已被分类为非淀粉多糖。有证据表明,天然棉籽糖系列寡糖不利于动物的健康,但合成的却有利于动物健康。免疫刺激、对病原菌的吸附作用以及病原菌不能利用寡糖,都曾被认为是这种有益作用的机制。某些寡糖可能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有利于有益菌的生长,而另一些糖则可能支持潜在病原菌的生长。例如,葡萄糖可既在体外被有益的双歧杆菌所利用,也可被产气荚膜梭状芽泡杆菌所利用,但合成的1.2-葡糖基-寡糖则只能被双歧杆菌利用却不能被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利用。家禽日粮中的主要单糖是葡萄糖和果糖,而蔗糖则是主要的双糖。在应用半纯制日粮的研究中已经证明,虽然以葡萄糖为基础的日粮能使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数量的增长相同于饲喂实用玉米-豆粕日粮时的增长(每克增加1000至10000个),但以蔗糖为基础的日粮则可使该菌增长600000/克,以果糖为基础的日粮则可导致1000万/克以上的增长。是否可将这些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用日粮则还不清楚,但果糖可能仍然是可被用于细菌发酵的。

尽管多数家禽饲料都经过了热加工,但仍不能排除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产气荚膜梭状芽抱杆菌是可产生孢子的细菌,因此它能抵抗对其不利的环境条件。对4周龄实验用小鼠饲喂污染了该菌的饲料,导致了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肠炎,死亡率达50%。在鸡的一些坏死性肠炎爆发中,也曾认为污染饲料是感染的来源。

畜牧疾病治疗:鸡坏死性肠炎如何治疗?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厌氧菌—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0—40日龄雏鸡。那么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鸡坏死性肠炎如何治疗?

鸡坏死性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病鸡表现明显的精神沉郁,闭眼嗜睡,食欲减退,腹泻以及羽毛粗乱无光易折断病鸡生长发育受阻,排黑色、灰色稀便,有时混有血液。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粪便稍稀呈柿黄色或间有肉样便。病程稍长,有的出现神经症状。病鸡翅腿麻痹,颤动,站立不起,瘫痪,双翅拍地,触摸时发出尖叫声。

剖检症状

1.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初期,病鸡十二指肠黏膜增厚肿胀,肠黏膜上覆盖一层厚厚的浅黄绿色纤维素性假膜,好像麸皮一样,易于剥离。

2.产气荚膜梭菌在肠腔内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所以小肠中段有时表现出极度胀大,肠黏膜脱落,肠壁薄脆。需要注意的是,当产气荚膜梭菌与毒害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时,既呈现肠道胀气,同时肠浆膜有深红色弥散性针尖样的出血点。

3.肠道过料,肠腔内有大量未消化的浅黄色的饲料颗粒。小肠的中下段、回肠有时混有黄色或橙色黏液,这种病变是产气荚膜梭菌和巨型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俗称“肠毒综合征”。

4.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后期肠黏膜发生坏死,打开新鲜的病死鸡腹腔后,即可闻到一般疾病少有的尸体腐败的臭味。肠道表面呈污灰色、黑褐色或污黑、蓝绿色,肠黏膜脱落,严重者肠黏膜有一层致密的黑色伪膜,肠腔内有气泡或混有黑色糊状物,有腥臭味。

5.有的病例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浆膜有许多深红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分布不规则的似火柴头大小的出血斑点,像花布一样,剪开肠壁看到对应的肠黏膜呈现比较鲜艳的红色斑点。经常有人将上述病变误认为是新城疫,或者球虫、流感的病变。但是,不是所有的病例都会出现此病变,因而不具有特征性。

鸡坏死性肠炎诊断

本病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极易被后者所掩盖。**后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

1、取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黏膜刮取物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有时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证明有球虫病并发。

2、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黏膜(取自死亡后时以内的鸡),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37℃厌氧培养过夜,可生成几个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直径2~米的较大型菌落,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面所述相同的细菌。

3、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小时后,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4、敏试验的结果是,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杆菌肽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庆大霉素不敏感。

鸡坏死性肠炎如何治疗?

1.先挑出病鸡分离管理饲养,对病鸡重点治疗。用青霉素每天胸肌注射1次,然后用庆大霉素饮水,连用4天,4天后为巩固疗效,改用环丙沙星,甲硝唑连续饮水4天,10天后病鸡恢复健康。

2.对大群鸡进行预防性用药,在饮水中加庆大霉素和氟哌酸,前4天先按治疗用量,待病鸡逐渐减少后3天按维持药量,一周后鸡群基本物病鸡出现。

3.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以增强鸡群的抵抗力,在饮水中添加1.5倍的电解多维,用以消灭病原体,鸡舍及活动和污染场地进行杀毒,每天一次。对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留后患。

4.受污染的尘埃、污物、垫料、饲喂的饲料变质和温度的骤升、骤降等都能诱发和传染本病,所以减少应激、加强饲料管理和提高饲养水平,净化环境,是杜绝此病的根本。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鸡舍布扃应合理,宜建在干燥、远离交通要道处。降低饲养密度,粪便、垃圾、垫料要及时清除,加强通风换气,一且发现病鸡,立即隔离饲养,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相对稳定,防止忽高忽低;保证饲料、饮水充足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严禁突然更换饲料,应采取渐进法换料。

2、卫生防疫制度要完善,定期对鸡舍内外、饮水等进行消毒。进雏前对鸡舍要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人鸡舍时,必须穿工作服,换t鞋帽,严禁人员乱串和外来人员参观。特别是邻近的鸡舍发病时,应严格封锁,坚持每日带鸡消毒一次,对环境每周消毒2次。每天对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工具用0.01%的消毒产品刷洗干净,晾干后使用。杜绝飞禽、老鼠、犬、猫等传染病源进入养殖场。粪便应远离鸡舍,并堆积发酵作无害化处理,病死鸡要焚烧或深埋。

3、药物防治

肉鸡饲养周期短,一般14日龄后,应适当增加鱼肝油,维生素c、e等,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同时,投喂寄生虫药物和肠炎药物。虽然,产气荚膜梭菌给肉鸡养殖带来一定危害,但防止应激,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合理饲喂,建立健全严格的科学防疫制度,做好药物防治,就能有效地控制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生。

2023关于鸡球虫病、鸡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的鉴别


引起鸡便血的主要疾病有球虫病、坏死性肠炎和盲肠肝炎等。由于其症状相似,常常引起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介绍这些疾病的鉴别方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根据症状进行区别

鸡发生球虫病时,粪便呈鲜红色或番茄酱样,鸡冠苍白;发生坏死性肠炎的病鸡排暗红色稀便,常有气泡;而盲肠肝炎的病鸡,排蛋清蛋黄样粪便,周边带血,鸡冠呈紫色。

二、根据病理变化进行区别

鸡发生盲肠球虫时,两侧盲肠呈暗红色,内有鲜红色血样内容物;小肠球虫病鸡的空肠、回肠上有高梁粒大的出血点和米粒大的白色结节,内有番茄酱样内容物。坏死性肠炎,小肠严重肿大,内有气体,外观呈紫红色,肠粘膜坏死、脱落,肠腔内有红色粥样内容物;盲肠肝炎的特征病变是肝表面有边缘隆起的玉米粒大小的溃疡灶,有时溃疡灶融合成片;盲肠内有硬的栓塞物,多局限于一侧盲肠。

三、通过实验室检验鉴别诊断

将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如果能见到大量球虫卵囊,证明是球虫病;涂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若有大量粗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说明是坏死性肠炎;将病料制成悬滴标本、镜检,发现活动的虫体,说明该鸡患有盲肠肝炎。

2023关于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1、诊断。

(1)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特征性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2)涂片镜检:取新鲜病死鸡肠黏膜刮取物涂片或肝脏触片,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到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短粗、两端钝圆的大杆菌,呈单个或成对排列,着色均匀有荚膜。(3)培养:肠壁刮取物用血液琼脂平板划线,37℃厌氧培养24小时,可分离到产气荚菌。其菌落周围有一完全溶血的里环和不完全溶血的外环,色淡。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中等长度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根据以上特点,可确诊为鸡魏氏梭菌病即坏死性肠炎。

2、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通风换气,改善卫生条件,及时清除粪便,合理储藏饲料,减少细菌污染,严格控制各种内外因素对鸡体的影响。(2)在饲料中添加中药制剂妙效肠安(主要成分为青蒿、地榆、白头翁等)拌料,饮水中加入益肠安(主要成分为痢菌净)、氨苄青霉素,连续作3-5天均可治愈。

畜牧知识:鸡坏死性肠炎与日粮原料的关系


要求养禽业停用饲用抗生素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增加了家禽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增加了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选用适当的日粮原料,可能代表着此病的另一种防制方法。在养禽业中饲喂抗生素主要是为了改善家禽的生产性能,却较少注意饲喂抗生素对预防坏死性肠炎的作用。坏死性肠炎主要是由肠道中A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增殖和产毒而引起的,这种细菌分布很广,对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对进行平养的集约化家禽饲养构成了强大威胁。产气荚媒梭状芽孢杆菌在肠道中的增殖导致急性临床疾病和高死亡率;在亚临床患鸡则可见到生产性能下降以及肝脏病变(胆管肝炎),导致屠宰时胴体废弃率增高。人们对病原菌抗药性的担忧,导致人们越来越要求在畜牧业中停止预防性应用现有的和正在开发的有关人用药物。因此,需要在畜牧业中寻找有关的替代方法。

玉米、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玉米被认为是优良的禽用饲料原料。但是,在许多养禽生产地区,要求在4周龄以下的家禽日粮中采用20%的玉米是不切实际的。采用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有助于预防坏死性肠炎,玉米在这方面优于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然而,在采用以玉米为基础的日粮同时添加柑枯果胶的试验,得到的结果并非如此。这表明枝状芽袍杆茵的数量受到饲料原料本身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高蛋自饲料原料豆粕己成了全世界家禽日粮的标准蛋白质源,并且已被建议添加于4周龄以下家禽的日粮中。一般来说,豆粕并不被认为是引起坏死性肠炎的原因。但是,Teglof等(1992)发现,在饲喂豆粕的肉鸡中坏死性肠炎的发病率高于饲喂菜籽粕肉鸡。在同一试验中,在饲喂动物蛋白质源(肉粉和鱼粉)的鸡,据认为是坏死性肠炎所致病变的发生率高于仅仅饲喂植物蛋白质源(豆粕,菜籽粕)的鸡,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无此区别。笔者在1996年观察到,动物蛋白质源改变了坏死性肠炎发生率、谷物类型和季节之间的关系。据发现,在饲喂高水平动物蛋白质的情况下,仅在6月至3月这段时间内才见到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和谷物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动物蛋白质的饲喂水平较低时,则坏死性肠炎和谷物类型之间的关系与季节无关。

Truscott和Al-Sheikhly(1997)发现,在用产气荚膜俊状芽孢杆菌攻击前二周期间采用含等量火鸡开食料和鱼粉的日粮,比采用雏鸡开食科更能引起坏死性肠炎。在用豆粕代替鱼粉时,即使日粮的蛋白质含量相同,仍未见到同样的结果。

同采用其它饲料原料时一样,采用高蛋白饲料原料时也有不同的结果。Smith(1965)发现,在以小麦为基础的日粮中,增高肉骨粉的用量,增高了肠道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比例。但是,Barnes等(1972)比较了含9%鱼粉和含25%鱼粉的日粮,却设有发现结果有任何差别。

日粮脂肪

日粮脂肪的类型和日粮中谷物的类型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互作用。青霉素可能会抑制因日粮含黑麦抗营养因子而增强的菌群,但生产性能改善的程度,在日粮中含8%牛羊油时大于含3%牛羊油时。粘多糖和黑麦对生产性能的抑制作用,在日粮含混合动物油时大于含豆油时,但脂肪源对肠道中梭状芽孢杆菌的计数并无显著影响。

旷物质和维生素

在含锌50ppm的日粮中以硫酸锌的形式再添加l000ppm的锌,使得在用E.brunetti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攻击时导致了坏死性肠炎,而在日粮中不添加锌时则同样的攻击却并不导致坏死性肠炎。锌离子特别参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毒素对底物的催化性水解,这一作用在活体内受到生长基质中锌水平的影响。而在体外,则高于800ppm的锌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毒素对胰蛋白酶降解作用的敏感度。向标准肉鸡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D3、E、K3和C以及添加硒,并不显著影响盲肠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添加对氨基苯甲酸和甜菜碱也不影响其数量。

酶制剂

业已充分证明,在以大麦、黑麦或小麦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够削弱或消除粘多糖对雏鸡的抗营养特性。据报告,具有若干不同糖酶活性的酶制剂能够降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所致肠病或肝病的发生率。然而,在一个细菌攻击试验中,在一种以小麦为基础的日粮中添加戊聚糖酶未能影响坏死性肠炎所致的死亡率水平。这些明显相互矛盾的结果可能是一些其它因素产生影响的结果,比如饲料原料、细菌攻击的方法和环境条件等,也可能是其它糖酶造成的影响。酶制剂还可能含有脂肪酶和蛋白酶。添加这些酶制剂能否影响坏死性肠炎的发生率,则是一个仍有待研究的问题。

益生素

益生素(prebiotics)是可发酵的糖,这些糖加入饲料或饮水中可促进某些有益细菌的生长。鸡的饲料中添加乳糖可显著减少鸡盲肠内容物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与未添加者相比)。寡果糖(oligo-fructose)和菊粉(inulin)可刺激体外双歧杆菌(一类有益于健康的细菌)的生长而使潜在的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和梭菌)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鸡龄和饲料原料

幼鸡的消化能力尚未充分发育,消化道中会留下较多的养分供细菌发酵。由于幼鸡不大能消化饱和脂肪,所以**好不要在4周龄以下幼鸡的日粮中添加牛羊油和猪油。

关于鸡龄是否会改变饲料原料和坏死性肠炎之间关系的问题,还没有得到专门的研究,但坏死性肠炎很少发生在低于1或2周龄的肉鸡。

饲料原料的变化

据认为,D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绵羊肠毒血症与日粮的突然改变有关。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群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由C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毒素所致的坏死性肠炎)。发病与突然由低蛋自膳食变为过多食入高蛋白食物有关,比如罐头肉类(其中不大可能含有大量活菌)。饲料原料突然改变在鸡坏死性肠炎的发病中具有何种意义,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畜牧疾病: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因及如何预防


鸡坏死性肠炎是养鸡业的全球性问题,据统计,此病令全球的经济损失估计为每年超过20亿美元,给各国的养鸡业造成了相当巨大的损失,那么,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因有哪些?我们又能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此病呢?

鸡坏死性肠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传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厌氧,孢子形成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这些菌体在家禽农场,风扇,墙壁,水管,乳头饮水,饲料,垃圾,工作人员的靴子,甚至从土壤和屋外水坑或在周围的家禽粪便等环境中广泛存在。不过,**近发现,只有特定的产气荚膜梭菌菌株可引起肉鸡坏死性肠炎。

在鸡感染坏死性肠炎后,临床症状表现为2周到6个月的鸡常发生坏死性肠炎,尤以2~5周龄散养肉鸡为多。临床症状可见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羽毛蓬乱,病程较短,常呈急性死亡。

鸡坏死性肠炎预防措施:

一、严格控制鸡群生产、生活环境

坚持以栋为主体的防疫管理,做好人员、物品的洗澡、熏蒸、消毒、隔离措施,净化内外环境,有效控制致病菌。

二、从源头控制传染源,降低病从口入的危害

三、加强饲养管理,注重细节,切断传播途径,尤其注意水料卫生

四、降低各种应激,提高鸡群体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可给鸡群创造舒适的生产环境,注意气候的变化,降低冷热应激,保持环境稳定,32℃以上启动水帘降温。另外,杆菌肽、土霉素、青霉素、痢特灵、弗吉尼亚霉素、泰乐菌素、林肯霉素等对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一般通过饮水或混饲给药。

畜牧疾病治疗:肉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


肉鸡坏死性肠炎经常发生在地面平养模式中,肉鸡坏死性肠炎经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或继发,而且治疗效果不佳,给养鸡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肉鸡坏死性肠炎症状

本病涉及区域广泛,发病率为6%~38%,死亡率一般在6%左右。其显著的流行特点是,在同一区域或同一鸡群中反复发作,断断续续的出现病死鸡和淘汰鸡,病程持续时间长,可直至该鸡群上市。

本病主要侵害2~5周龄地面平养的肉仔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也可发病。病鸡表现明显的精神沉郁,闭眼嗜睡,食欲减退,腹泻以及羽毛粗乱无光易折断病鸡生长发育受阻,排黑色、灰色稀便,有时混有血液。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时,粪便稍稀呈柿黄色或间有肉样便。病程稍长,有的出现神经症状。病鸡翅腿麻痹,颤动,站立不起,瘫痪,双翅拍地,触摸时发出尖叫声。

2肉鸡坏死性肠的诊断

本病常与小肠球虫病并发,极易被后者所掩盖。**后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

2.1取小肠受损病变部位的肠黏膜刮取物涂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许多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肠杆菌。用该刮取物直接涂片、镜检,有时可发现数个艾美尔球虫卵囊,证明有球虫病并发。

2.2无菌刮取有典型病变的肠黏膜(取自死亡后4小时以内的鸡),划线接种于葡萄糖血液琼脂上,37℃厌氧培养过夜,可生成几个圆形光滑隆起,淡灰色,直径2~4毫米的较大型菌落,菌落周围发生内区完全溶血、外区不完全溶血和脱色的双重溶血现象。挑取此菌落压片、染色、镜检发现与前面所述相同的细菌。

2.3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牛乳培养基中培养8~10小时后,可见明显的暴烈发酵现象,凝固的乳酪蛋白成为多孔海绵状或分裂为数块。

2.4药敏试验的结果是,该菌对青霉素类、痢菌净、链霉素高敏;对杆菌肽中敏;对复方敌菌净、庆大霉素不敏感。

3肉鸡坏死性肠的防治方法

该病确诊后,笔者制订了以治疗坏死性肠炎为主,兼治小肠球虫病为辅的原则。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投喂高敏药物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首先加强通风换气,全群隔日带鸡消毒一次。痢菌净0.03%饮水一日二次,每次2~3小时,连用3~5天;饲料中拌入15ppm杆菌肽和70ppm盐霉素。2周龄以内的雏鸡,100升饮水中加入羟氨苄青霉素15克,每日2次,每次2~3小时,连用3~5天。

用药24小时后,粪便颜色明显改观,病鸡症状减轻,采食量增加,3天后症状消失,鸡群恢复正常,以后再加强用药2天。

畜牧疾病:肉鸡坏死性肠炎的实验室诊断


1球虫卵检查

取病死鸡有出血点的肠管部分,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通过镜检可见到数量不等的球虫卵囊,卵囊呈无色或黄色,圆形或椭圆形,确诊为球虫感染。

2涂片检查

取肠粘膜刮取物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可见短粗的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两端钝圆、单个散在或成对存在,亦可见形成短链。瑞氏染色可见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

3细菌培养

无菌取病死鸡肝脏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37℃24小时后,有氧环境中的血液琼脂平板上无菌落生长;厌氧环境中的血液琼脂上形成圆形、光滑的菌落,直径2~4mm,周围有两条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外环不完全溶血。初步判断为魏氏梭菌。

4药敏试验

将菌落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纸片法药敏试验,37℃培养24小时,对抑菌圈大小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新霉素、丁胺卡那、粘杆菌素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强力霉素、阿奇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耐药。

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定为坏死性肠炎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畜牧知识:后备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治


一、发病情况

某蛋鸡场养有商品代后备蛋鸡5278羽,41天龄时突然发病并有死亡。经该场技术员诊断,怀疑为坏死性肠炎,即用青霉素钠盐每羽肌肉注射8万国际单位,一天一次,连用2天,同时用痢特灵按0.04%拌料喂给,一天二次,连喂3天,并结合撤换垫料,栏舍清洁消毒,病情初步得到控制,共死亡340羽,死亡率为6.44%。但后因原来饲养员请假,替班人员又因患重感冒而致每天只对鸡群加喂饲料和饮水,而停止用药和撤换垫料,也不作栏舍消毒,11天后全群后备蛋鸡重新发病。重新发病后,共死亡2341羽,死亡率占饲养后备蛋鸡总数的44.40%。

二、临诊症状与剖检病变

发病鸡只冠髯苍白,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怕冷打堆,食欲严重减退,排黄褐色糊状臭粪,迅速死亡。

剖检时,见死亡鸡只严重贫血,小肠中后段极度胀大,肠壁脆薄,外观见肠壁有出血斑点,肠粘膜坏死脱落,肠内充满褐色致密的伪膜并有气泡或混有糊状物,有腥臭味。

三、实验室检验

1.取病变小肠粘膜和肠内容物用鲜血琼脂培养基划线,置37℃培养箱内厌气培养18小时,见有凸起半透明、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为3毫米左右的圆形菌落,菌落周围有双层溶血环,内层呈清晰透明完全溶血,外环呈淡绿色的不完全溶血。2.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产酸产气;不发酵甘露醇。3.取肠粘膜触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多数单个,有少数为二个相连,菌端较平;用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大小一致的革兰氏阳性、短粗、二端较平的大杆菌。根据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诊断本病为坏死性肠炎。

四、治疗

为了迅速控制本病,吸取了前者教训,在采集病料作实验室检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其结果是对青霉素、利高霉素、林肯霉素低敏;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不敏感;对泰农(泰乐菌素)高敏。

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用了高敏药物泰农作治疗。用10%泰农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升进行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4天;禽维矿补每罐配水200公斤,连饮4天;与此同时,每天撤换垫料一次;用1:200倍益康露带鸡喷雾消毒,每天一次,连用4天,迅速控制了本病。

五、体会

1.根据笔者以往经验,坏死性肠炎用大剂量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效果是满意的。本病例在治疗之初也是用青霉素,虽初步得到控制,但后来因原饲养员请假,替班人员重感冒而又不能正常工作,使治疗效果未能得到巩固,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对发病鸡群的饲养员应不变动。

2.从这例坏死性肠炎的治疗过程看,引起本病的病原魏氏梭菌又叫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其抗药性很强,开始对用青霉素肌肉注射、痢特灵拌料喂饲,即可控制,但当重复发病时再用则不奏效,所以要迅速治愈,减少死亡和经济损失,**的做法应是首先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并按常规用药治疗,同时迅速采病料作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在此基础上选用高敏药物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3.根据有关文献介绍,魏氏梭菌主要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料以及肠内容物中。为了迅速控制本病,在施用高敏药物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勤换垫料,及时清扫粪便;勤喂少添饲料,搞好栏舍及周围的清洁消毒;对病死鸡只及时认真做好无害处理,病鸡及时隔离饲养与治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361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