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养猪如何预防猪不生病?冬季养猪预防什么病?

冬季养猪预防什么病?养猪如何预防猪不生病?冬季气候寒冷,猪群发病的几率随之增高,养殖户必定要注重防备,加强办理。冬天猪常发病有哪些?又怎样防治呢?

冬季养猪预防什么病?

一、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的一种高度触摸性流行症,以水泻、吐逆和脱水为特征,因首要发作在隆冬天节,又俗称冬天拉稀病。重生仔猪感染后常发作严峻脱水和逝世,逝世率可达50%。

临床体现。与猪传染性胃肠炎十分相似,不管大小猪均可发病,哺乳猪首要体现为吐逆、水样腹泻、脱水,腹泻开始时排黄色黏稠便,今后变成水样便,一起精力沉郁、厌食,消瘦及衰竭。体温通常正常或稍偏高。一周内哺乳仔猪常在腹泻后2-4天内逝世,致死率约50%;断奶仔猪和育成猪体现较轻,通常2-3天后逐步恢复正常,成年猪体现更轻。可是,养殖办理条件与应激要素等往往与临床体现和逝世率有密切关系。

防制办法

1、免疫:可用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注射,要点给妊娠母猪在产前20-30地利免疫,以维护出世仔猪,削减其发病和逝世。

2、其他事宜可按猪传染性胃肠炎进行。

二、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感冒简称猪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触摸性流行症,具有发病急、传达快、发病率高、逝世率低一级特色。

临床体现。发病俄然,全群体温俄然升高(40-42℃),厌食或胃口废绝,极度虚弱。精力萎顿,常卧地不起,有时跛行。呼吸短促,呈腹式呼吸,阵发性咳嗽。眼、鼻流黏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病程通常4--7天,大多数病猪自行恢复,很少逝世。但继发其他疾病时,病况加剧,导致不一样程度的逝世。

防制办法

首要做对症医治,注射复方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为避免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环丙沙星等。避免发病应采纳归纳防制办法,加强养殖办理,防寒保暖,注重通风,定时消毒,避免与外界的猪、人及禽类、鸟类等触摸,避免带入猪流感病毒。

三、喘气病

猪喘气病是一种缓慢呼吸道流行症,该病使病猪的成长减慢约12%,饲料利用率下降20%,并且在抗病力下降或继发其他病原体感染时,会形成严峻逝世。

临床体现。急性型多见于新发作该病的猪群,体现为精力不振,采食削减,呼吸次数可达每分钟120次,张口喘气,口、鼻流泡沫,常呈犬坐姿态,可因窒息而逝世,耐过猪转为缓慢型。缓慢病猪长时间咳嗽,尤以清晨、夜间和驱逐运动及吃食后显着,有时接连一二十次,咳嗽时站立不动,弓背,伸颈,头下垂,直到呼吸道中分泌物咳出咽下停止。后期呈现呼吸困难、次数添加,发作气喘,这些体现有时显着,有时减轻,病猪消瘦虚弱。我国的许多猪呈隐性型,感染后不体现体现,但用X线查看或剖杀后能够发现该病。

防制办法。

1、免疫:当前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2种,弱毒疫苗本钱较低,但注射后的猪在两个月内不得运用土霉素等药物。灭活疫苗费用较高,但经济效益较好。

2、药物医治:可用土霉素、卡那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等注射液,连用5-7天。还可按每吨饲料拌入土霉素碱粉2000克,或支原净100克+15%金霉素2000克,或泰乐霉素100克+15%金霉素2000克,或交沙霉素100克,接连饲喂2--3周,作为医治或避免办法,尤其在母猪产前、产后各用7天,可显着削减哺乳仔猪的感染和发病。

3、加强环境操控,坚持带猪喷雾消毒。M.YZ023.COm

养猪如何预防猪不生病?

1、猪场的安全隐患

很多猪场在场址选择、饲养管理、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这些原因在建场时就要考虑安全问题。

2、疾病的预防

疫苗的预防不能完全依靠疫苗,在使用疫苗的基础上还要定期进行抗体和病原检测,通过抗体检测来评价免疫效果,确保免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病毒性传染病

从防治传染病的三大要素入手,减少传染源、彻底阻断病毒的传播、降低易感动物的数量,是控制传染病。

4、母猪的免疫

对后备母猪进行免疫,使其对传染因子产生抵抗力,如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毒、细小病毒和乙脑病毒等。

5、合理对待引进猪的情况

**不能让引进的猪将病原感染给原场猪,引种前就要做好隔离预案,引进时就要严格实施隔离措。

以上就是冬季养猪猪病预防措施,希望养殖场一定要重视猪病预防。

畜牧健康

2023关于如何预防?冬季鹅常见疾病有哪些?


冬季鹅常见疾病有哪些?冬季鹅常见疾病主要有鹅禽流行性感冒、鹅巴氏杆菌病、鹅浆膜炎。那么养殖过程中如何预防冬季鹅常见疾病?如何治疗?

1鹅禽流行性感冒

雏鹅的发病率可高达100%,病死率可达95%以上,其他日龄的鹅群发病率一般为80%-100%,病死率一般为60%-80%,产蛋种鹅发病率近100%,病死率为40%-80%。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为主要流行季节。

临诊症状患鹅常为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仅饮水,拉白色或带淡黄绿色水样稀粪,羽毛松乱,身体蜷缩,精神沉郁,昏睡,反应迟钝。患鹅曲颈斜头、左右摇摆等神经症状,尤其是雏鹅较明显。多数患鹅站立不稳,两腿发软,伏地不起,或后退倒地。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鹅头颈部肿大,皮下水肿,眼睛潮红或出血,眼睛四周羽毛贴着褐黑色分泌物,严重者瞎眼,鼻孔流血。患鹅病程不一,雏鹅一般2~4天,青年鹅、成年鹅的病程为4~9天。母鹅在发病后2-5天内产蛋停止,鹅群绝蛋,未死的鹅只一般在1~1.5个月后才能恢复产蛋。

鹅禽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

治疗方法本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仅能控制并发或继发性的细菌感染,金刚烷胺等对本病毒的复制可能有干扰或抑制作用。

鹅群一旦发生禽流感后,立即将病鹅淘汰,死鹅烧毁或深埋,彻底消毒场地和用具。对未发病的鹅群可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做紧急免疫接种有一定的保护率。用灭活苗做紧急防疫注射,除15日龄以内的雏鹅外,一般5~7天能有效地控制流行发生。

2鹅巴氏杆菌病

本病的发生常为散发性,间或呈流行性。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麻雀、啄木鸟、白头翁等)都能感染,家禽中**易感的是鹅、鸭。本病的传染途径一般是消化道和呼吸道。消化道传染是通过摄食和饮水。本病流行无季节性,因饲养条件不同,有的多发生于秋冬季,有的发生于秋季,也有的发生于春季。本病多发生于成年鹅和青年鹅,而锥鹅一般很少发生。

病鹅表现的症状,由于疾病的流行时期、鹅体的抵抗力以及病菌的致病力强弱而有差异。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可以分为**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病型。

**急性型:发牛在本病刚开始暴发的**初阶段。常发现鹅群中高产鹅和肥胖鹅在夜问突然死亡,生前并不显现任何症状。

急性型:一般表现精神呆钝,尾翅下垂,打瞌睡,食欲废绝,口渴增加;鼻和口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口张开,常常摇头,将所蓄积在喉部的黏液排出来,所以群众把它叫做“摇头瘟”。发生剧烈腹泻,排出绿色或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液,具有恶臭;肛门四周羽毛沾污;体温升高至42.5~43.5摄氏度;病程1~2天,病死率高。少数患鹅可耐过而转为慢性型。

慢性型:此型发病较少,患鹅消瘦、贫血和持续性腹泻,食欲减退;腿部关节肿胀,不能行走,往往发生瘫痪,通常病程较长,在出现症状之后1个月左右死亡。

鹅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

鹅群中发生本病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病死鹅全部烧毁或深埋,鹅舍、场地和用具彻底消毒,病鹅进行隔离治疗。病鹅群中未发病的鹅,全部喂给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以控制发病。健康鹅注射预防疫苗。

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效果较好的有下列几种:

(1)喹诺酮类这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和吸收快等特点,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及支原体均有作用。其中**常用的是氟哌酸(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有很好效果。治疗剂量,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哌酸0.2克,充分混合,连喂7天。环丙沙星,每升饮水中添加0.05克,连喂7天。

(2)磺胺类磺胺噻唑(SN)、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二甲氧嘧啶(SDM)以及磺胺喹啉(SQ)等都有疗效。一般用法是在病鹅饲料中添加0.5%~1%的SN或SM2;或是在饮水中混合0.1%,连续喂3~4天;或者在饲料中添加0.4%-0.5%的SDM,连续喂3~4天。也可以在饲料中添加0.1%的SQ,连续喂2~3天,停药3天,再用0.05%的浓度连喂2天。

(3)抗生素链霉素、土霉素、庆大霉素及强力霉素等均有疗效。链霉素的剂量,鹅(体重2~3千克)为每只肌肉注射10万单位,每天注射2次;或在饲料中添加0.05%-0.1%的土霉素也有疗效。此外,肌肉注射金霉素(每千克体重40毫克),效果也很好。

在使用上述抗菌药物时,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即一个鹅群如果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有些菌株对这种药物可能产生耐药性,造成疗效降低甚至完全无效,此时,必须更换其他药物。**好的办法足分离病菌,做药物敏感试验(抑菌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治疗病鹅。

3鹅浆膜炎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鹅浆膜炎、鹅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症。本病常发生于低温、阴雨、潮湿的季节,冬季和春季较为多见,其他季节也偶有发生。,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鹅、雏鸭及雏火鸡等多种禽类,多发于2~7周龄的雏鹅和锥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患鹅常出现眼和鼻分泌物增多、拉稀、共济失调、头颈震颤等症状。以纤维索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等特征。

鹅浆膜炎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预防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较为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本菌不同血清型菌株的免疫原性不同,菌苗诱导的免疫力具有血清型特异性,目前发现的血清型就有21种之多,并且该病可出现多种血清型混合感染。目前,疫苗有油乳剂灭活苗、铝胶灭活莆,以及弱毒活菌苗。因此,在应用疫苗时,要经常分离鉴定本场流行菌株的血清型,选用同型菌株的疫苗,或多价抗原组成的多价灭活苗,以确保免疫效果。

2.治疗方法由于不同血清型以及相同血清型的不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故对该病有效的治疗必须建立在药敏试验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分离株做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本病,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使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也应该注意到有不少药物在药敏试验时对本菌表现为高度敏感,而在实际应用时效果并不明显。用高免m清和康复鸭血清进行紧急预防和治疗,无明显效果。

2023关于养猪场预防免疫的五大要点


养殖致富网讯

对于养猪业来说,疾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猪场的疾病一般较为严重,尤其是传染病。一旦猪场发现传染病,传播速度非常快,很快就能传播到整个猪场,对猪场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但是的由于目前猪的疾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发病特征,且单一病源感染的少见,多为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下面小编在此简要介绍一下养猪场中防疫上的一些注意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一、疫苗的接种方法

1、皮下注射法:皮下注射是将疫苗注入皮下结缔组织后,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流,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组织,从而产生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多在耳根后皮下,皮下组织吸收比较缓慢而均匀,但油类疫苗不宜皮下注射。

2、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疫苗注射于富含血管的肌肉内,又因感觉神经较少,故疼痛较轻,是目前使用**多的一种方法,大多数疫苗都是经这一途径免疫。注射部位耳根后4指处(成年猪)颈部内侧或外侧或臀部。

3、滴鼻接种法:滴鼻接种属于粘膜免疫的一种,该方法既可刺激产生局部免疫,又可建立针对相应抗原的共同粘膜免疫系统工程;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滴鼻接种。

此外,还有口服免疫法、后海穴位注射法、气管内注射和肺内注射法等。

二、各类疫苗特点

1、真空冻干疫苗:大多数的活疫苗都采用冷冻真空干燥的方式冻干保存,可延长疫苗的保存时间,保持疫苗的效价。真空冻干疫苗常在-15℃以下保存,一般保存期2年;2℃-8℃保存时,保存期9个月。

2、油佐剂灭活疫苗:这类疫苗以白油为佐剂乳化而成,大多数病毒性灭活疫苗采用这种方式。该类苗中的油佐剂能使疫苗中的抗原物质缓慢释放,从而延长疫苗的作用时间。这类疫苗2℃-8℃保存,严防冻结。

此外,还有蜂胶佐剂灭活疫苗、铝胶佐剂疫苗。

三、制定免疫程序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防疫是猪场的**生命线。在什么时间接种何种疫苗,又是猪场免疫上**为关键的问题。因此制定的免疫程序是否科学合理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做法是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本地区的疫病流行特点,结合本猪场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等各方面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其中下列几点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

1、猪场发病史: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本地区猪病疫情和本猪场已发生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及发病程度,依此确定疫苗的种类和免疫时间。对本地区、本场尚未证实发生的疾病,必须证明确实已受到严重威胁时才计划接种。

2、母源抗体干扰: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对新生仔猪来说十分重要,然而给疫苗的接种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弱毒活疫苗在接种新生仔猪时,如果仔猪存在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则会极大地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母源抗体水平高时不宜接种弱毒疫苗。

3、不同疫苗之间的干扰与接种时间的科学安排:同时免疫接种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产生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一般两种疫苗之间至少间隔一周以上再进行预防接种。

4、季节性预防的疾病:如夏季预防日本乙型脑炎,秋冬季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

四、疫苗接种时的注意事项

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选择可靠和适合本猪场的疫苗及相应的血清型后,同时还必须根据实际防疫的监测结果定期作适当调整。

1、疫苗使用前应检查其名称、厂家、批号、有效期、物理性状、贮存条件等是否与说明书相符。明确其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并要严格遵守,以免影响效果。对过期、瓶塞松动、无批号、无详细说明书、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及颜色异常或不明来源的疫苗均禁止使用。

2、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针头等器具应洗净煮沸30分钟后备用,一猪一个针头,防止交叉传染。吸苗时,绝不能用已给猪只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个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球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可注入专用空瓶内进行消毒处理。

3、使用疫苗**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且应有冷链保护。用后要注意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4、使用前要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并要清点猪头数,确保每头猪都进行了免疫。被免疫猪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易引起死亡并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5、注射器刻度要清晰,不滑杆、不漏液;注射的剂量要准确,不漏注、不白注;进针要稳,拔针宜速,不得打飞针以确保疫苗液真正足量的注射于肌肉内或皮下。

6、若是新增设的疫苗要先作小群试验;对于已确定的免疫程序上的疫苗品种,在使用过程中尽量不要更换疫苗的生产厂家,以免影响免疫效果,若必须更换的,**好也作一下小群试验。

7、免疫接种完毕后,将所有用过的疫苗瓶及接触过疫苗液的瓶、皿、注射器等进行消毒处理。

8、疫苗自稀释后15℃以下4小时、15℃-25℃2小时、25℃以上1小时内用完,**好是在不断冷链的情况下(约8℃)2小时内用完。

9、防止药物对疫苗接种的干扰和疫苗间的相互干扰,在注射病毒性疫苗的前后3天严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两种病毒性活疫苗的使用要间隔7-10天,减少相互干扰。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可同时分开使用。注射活菌疫苗前后5天严禁使用抗菌素,两种细菌性活疫苗可同时使用。抗菌素对细菌性灭活疫苗没有影响。

10、吸苗时注射器中空气的排除:用镊子夹取挤干的酒精棉球裹住针体,然后排除空气,使疫苗液流入酒精棉球。

11、注射部位的消毒方法:先用5%的碘酊消毒,之后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干燥后再注射,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乙脑免疫时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消毒皮肤)。

12、免疫接种时要保证垂直进针,这样可保证疫苗液的注射深度,同时还可防止针头弯折。

13、个别猪只因个体差异,在注射油佐剂疫苗等时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呼吸急促、全身潮红或苍白等),所以每次接种疫苗时要带上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备用。

五、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不可能提供**的保护,同时在一个免疫群体中,免疫水平也不会相等,这是因为免疫反应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能对猪群的免疫力产生影响的几点因素。

1、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有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猪的品种繁多,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免疫反应,其强弱也不一致。

2、环境因素:

猪体内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当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猪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此应激反应可导致猪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达到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3、营养状况

例如,机体缺乏维生素A,能导致淋巴器官的萎缩,影响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受体表达与活化,可使体内的T细胞、NK细胞数量减少,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B细胞的抗体产生能力下降。此外,其它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氨基酸的缺乏,都会严重地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而,营养状况是免疫机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4、疫苗的质量:

疫苗是指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动物后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免疫效果,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因素,疫苗质量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安全和有效。

5、血清型

有些病原含有多个血清型,如猪大肠杆菌病等,其病原的血清型多,给防疫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适当的疫苗株是取得理想免疫效果的关键。在血清型多又不了解为何种血清型的情况下,应选用多价苗。

6、其它因素

如母源抗体的干扰、患慢性病、寄生虫病,接种人员的业务水平等,都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结

以上就是养猪场预防免疫工作的的五大要点,只要养殖户按照这五大要点的方法对养猪场进行预防免疫工作,相信大家的猪场就会避免传染病等疾病的困扰。对于猪场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好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2023关于猪链球菌如何预防?


养猪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因为猪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病症。夏季高温季节,适合细菌的繁殖,所以当小猪受到外伤后就容易引起链球菌病。常见的链球菌病有什么症状?猪链球菌如何预防?

猪链球菌病有什么症状?

1、急性败血症型:一般发生在流行初期,突然发病,往往还未见任何症状就死亡,体温升至41℃~42℃,在数小时至1天内死亡。精神委顿,腹下有紫红色斑。

2、脑膜炎型:多发于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发病初期,患猪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有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空嚼,磨牙,直至后躯麻痹,共济失调,侧卧于地,四肢作游泳状,颈部僵直,角弓反张,甚至昏迷死亡。部分猪出现多发性关节炎、关节肿大,病程1~2天。

3、关节炎型:多发生于小猪,关节肿大,跛行,卧地不起。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1℃以上,呈稽留热,呼吸促迫,心跳增速,粪便干燥,有的呈算盘子状,粪便表面常有粘液。后由一肢变为两肢疼痛。病猪耳部、胸部、腹部出现紫斑。

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猪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痛感,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较为困难,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咽喉、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病程为3~5个星期,病猪经治疗后,肿胀部分中央变软,皮肤坏死,破溃流脓,并逐渐痊愈。该病需通过实验室检验出猪链球菌方可确诊。

猪链球菌如何预防?

1、加强猪舍内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2、注意断脐,断牙,阉割工具和伤口的消毒,保证操作时消毒彻底;

3、注意猪群密度,防止猪打架引起伤口,一旦发现猪皮肤破损,及时用碘酒涂抹消毒;

4、对高发猪链球菌的猪场,注射猪链球菌多价疫苗,尽量做到一头猪一个针头。

2023关于鸡球虫病的预防


鸡球虫病是危害甚大的寄生虫病,一般鸡球虫病和肠炎并发,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因此,在日常鸡场管理中,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若球虫病已发生且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用药效果较差,而且,**重要的是对鸡的侵害已经形成,损失难以挽回。

鸡球虫病的病因多为地面引起和环境接触引起,在环境方面又分为,同类病鸡接触和鸡舍用具的不卫生,所以,针对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要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

一、饲养方面

预防鸡球虫病要防止饲料、饮水、用具等被鸡粪污染,环境、用具要经常消毒,用开水烫、热碱水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鼠类等传播者。保持鸡舍干燥,勤换垫料,及时清粪,饲养密度适当,定期消毒等可有效切断球虫体外生活链,防止本病爆发。

二、药物预防

这是预防球虫病的常用方法,方法是在饲料中混入抗球虫药物。较低量的药物预防可使球虫在鸡体内只能少量繁殖,既不至于爆发此病,又可不断地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这样在育成后期就不再靠抗球虫药来抵抗球虫的侵袭。如果剂量充足,则有可能将体内的球虫完全杀灭,因而不能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若不采取连续给药的预防方案就会爆发球虫病,使用抗球虫药预防的药物及使用方案,可参见治疗部分的叙述。

三、免疫预防

球虫苗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有野毒卵囊、有毒活卵囊及弱毒活卵囊等多种,原理是通过数量有限的各种球虫卵囊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免疫方法以逐只滴喂法和拌料法效果较好。当然,使用球虫卵囊免疫还存在许多不足,免疫效果不够理想,存在多次接种而使其毒力返强的担心,所以使用时应慎重对待。

鸡球虫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过去的养殖以治疗为主,现在的养殖以预防为主,未来的养殖以养为主,主要以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为主。目前科学的养殖办法和预防鸡球虫病的办法就是树立养大于防,防大于治观念。

2023关于养猪效益如何提高?猪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养猪效益如何提高?在养猪行业中,我们都知道,一般有品种、营养、防病、管理四方面来影响养猪的日常生产。可见接种疫苗是的防病措施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免疫效果呢?猪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疫苗因素

(一)疫苗运输、贮存不当

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疫苗瓶内进空气;超过有效期等都会导致疫苗的效价不足导致免疫失败。

(二)疫苗本身就有缺陷

血清型差异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免疫接种时没法选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疫苗被污染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在选购疫苗时选择诚信度高的厂家。

(三)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对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有些疫苗病毒性灭活是油乳剂疫苗,容易引起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使注射剂量不准。

(四)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剂量过低则效力不足,剂量过大则引起免疫耐受(免疫麻痹)。抗原剂量越大,所引起的免疫耐受越巩固持久。

另外,毒(菌)株的变异、超强毒(菌)株的出现及感染与本地流行毒(菌)株不同或有别于疫苗株所保护的范围都会引起免疫失败。

免疫程序因素

适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的疫苗种类越多越好。

免疫接种的母猪可经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母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的病原,也能杀灭活疫苗(灭活苗不被母源抗体所消灭,但应答反应很弱),因此只能等到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接种免疫。另外,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从而降低了免疫效果,所以适当科学合理的安排免疫是确保疫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猪机体因素

由于动物对于疫苗的反应是由遗传控制的,因此不同的品种的猪,对同一个疫苗的反应不同,而其他能够损害猪免疫器官的疾病也会影响免疫效果。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或不平衡等都会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当饲料发霉产生的一系列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能影响机体免疫效果。

其他药物也会对免疫效果起冲突,一般而言,活菌苗免疫接种的同时不能使用抗生素及其它抗菌药物;免疫前后两天内不能对猪舍消毒。

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有害气体浓度等;运输、转栏、换料、用药及免疫接种等以上问题处理不当都会对猪只产生应激,这些应激能刺激相关器官分泌出不利于免疫的分物质,从而对免疫应答产生影响。

2023关于如何预防?虾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


为了提高产量、方便管理,近代的虾养殖都是采用集约化养殖,集中养殖带来的主要问题就是虾病的爆发率的提高,虾病的危害已经逐渐成为制约虾养殖业高产,高效,低成本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虾养殖过程中,对虾病要做到积极的预防,才能有效的避免虾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导致虾生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虾病发生原因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错综复杂的因素引起的,虾类也不例外,引起虾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病原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大型寄生虫等。病原生物是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但仅有病原生物的存在并不一定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能否致病要视这些病原生物存在的状态、毒力及量的多寡。

某些寄生虫或真菌在生活史中的某一个时期较易侵人虾体。同样的一种细菌,有的具有毒力,有的则无毒力,某些细菌毒力的强弱与其是否具有荚膜有关,具有荚膜的毒力强,反之则弱。在量的方面,一般而言量少时不一定能引起疾病,当量达到某一程度以上时才有致病力。

宿主(或寄主,即虾本身)。疾病的发生与寄主的健康状况或其他客观状况有关,主要包括虾的大小及性别、遗传、营养及免疫等。例如有些疾病只发生在虾卵及虾的幼体,而有些则只发生在成虾。同种虾在同样状况下对同一种病原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有些个体抵抗力强,而另外一些个体则抵抗力弱,抵抗力弱的虾就容易得病。

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引起某些疾病,如缺乏某种维生素可引起虾体机能障碍。同时,本身具有免疫力的虾也不易得病。环境因素。环境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对虾类产生不利影响,如水温、溶氧、pH值、盐度、光照、透明度、水流量、放养密度和有毒物质等,超越了虾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就能致病。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不当,操作不小心,对于虾抗病力的强弱、虾池环境条件的变化、病原体的繁殖与传播都有很大影响。如虾苗的放养密度,饵料的质量与投喂量,日常操作管理不适当或滥用药物,不经常进行水质、病害监测,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延误了防治时机等,都可能促使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预防方法:将病原生物杀死或除去是预防虾病**根本的方法,也可切断病原生物与宿主之间的接触。另外,也可增加养殖虾群体的抵抗力或以育种原理培育抗病力强的虾体。同时,可实行严格的检疫制度,对运输的活鱼、活虾进行严格的检疫,避免病原体的进人,再就是要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

虾病主要有哪些常见的?如何预防?

1病毒性病

病原:已知的病毒性病有6种,其中对虾杆状病毒、斑节对虾病毒和中肠腺坏死病毒等,是目前危害较严重的病毒。

病状:感染了病毒的虾在潜伏期症状不甚明显,一旦环境条件恶化,虾体抵抗力下降,即引起急性发作,可在2~3天内出现暴发性死亡,病虾初期不摄量,活动力下降,反应呆滞,有的虾体呈暗红色,肝胰腺萎缩或肿大糜烂。受病毒感染的虾还容易发生多种合并性疾病,危害**是并发细菌性病。

防冶:目前无**药,只有采用上面介绍的综合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对虾病毒病。

2、红腿病(红肢病)

病状:附肢变红,头胸甲鳃区呈黄色,病虾缓慢独游,无方向性,食欲明显减退。

防治:保持良好的水质,少投或不投降活饵料,投全价配合颗粒饵料,定期(每10~15天)每亩泼洒生石灰5~10千克,发病虾池泼洒1克/立方米漂白粉,投喂虾康(复方中草药)散剂,每千克饵料添加量为20~30克,5~7天为1个疗程。

3、烂眼病

症状:病虾呆滞,伏于池边或草上。眼球肿胀,溃烂,甚至脱落,肌肉变白。

防冶:用0.3~0.5克/立方米富氯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千克饵料添加10克虾健康1号制成药饵投喂5~7天。

4、烂鳃病

病状:病虾鳃部变肿,呈红色或黄色,有糜烂现象。

防治:大量换水,用0.5一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千克饵料添加10克虾健康1号制成药饵投喂5~7天。

5、红鳃病

病状:鳃部红色。

防治:换水,每千克饵料加2克氯霉素加2克氨霉素或3克土霉素,用0.3~0.5克/立方米富氯或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

6、褐斑病

多由外伤感染引起。弧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等均可引发。

病状:甲壳逐渐变软,出现黑褐色溃疡,食欲减弱。

防治:换水,使用孔雀石绿和福尔马林(混合疗法),0.1克/立方米孔雀石绿和25克/立方米福尔马林混合泼洒,投药后第2天进行常规换水,池内要进行强烈充气,至药液呈现的绿色完全消失为止。

7、白斑病

引起该病的原因尚未查明,有认为是弧菌感染,有认为是真菌感染,也有认为是饵料霉变或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

病状:早期行为异常,外观头胸甲、腹甲内侧出现白班或黑斑,后期行动呆滞,慢游或伏于池边。患处下的组织常有炎症,多死于深水中。

防治:治疗该病尚无有效药物。用0.1克/立方米孔雀石绿与25克/立方米福尔马林混合药浴有一定预防作用。在饵料中添加0.3%~0.4%水产专用维生素C投喂,10天为1个疗程。

8、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原:聚缩虫、单缩虫、钟虫、累枝虫等。

病状:在体表、鳃上附生,如在鳃上有大量附生,影响鳃的呼吸功能。

防治:换水、增氧,降低水的有机质含量。茶籽饼浸液全池泼洒,浓度为10~15克/立方米,促使对虾蜕皮、蜕皮后换水。

9、营养与环境引起的病害

由于营养不足引发的虾病目前出现的不多,且发病较缓慢。症状一般不太明显,只有维生素C缺乏病——黑死病的症状较明显。病状为胃壁、后肠壁、鳃、体节、附肢节膜处黑化。

防治:治疗和预防该病,主要是注意饵料的质量,并在饵料中加入水产专用维生素C,每千克饵料加3~4克。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392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