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知识:入秋后猪腹泻频发 猪场该如何有效防控?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往后秋冬这两个季节将会是猪腹泻病的高发时期。腹泻问题,听来是个小事,但是猪场一旦爆发,没尽快控制好的话,是会对猪场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的。特别现在这个时候,猪价高涨,圈里的猪能健康好好成长,早日出栏卖个好价钱,的确是一件让每个养猪人都喜出望外的事情。那么,在这个关键头上,猪场该如何做好猪腹泻有效防控,应对腹泻问题?下文为大家详细介绍:

猪反复腹泻怎么办?

其实,对于猪腹泻,并不可怕,找对病因,早发现、早对症治疗,一般是可以得到很好控制的。可怕的是反复腹泻,频繁的发生。治好了,过几天或一段时间,发现这个猪又腹泻了,就这样来回几次,真是够费心的了。不仅费心,还增加养殖成本,影响猪只正常健康成长还直接影响效益。其中,仔猪**容易发生腹泻。那么,面对此情况该怎样应对?控制措施介绍如下:

1、加强猪群管理。保证每天猪圈干净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室内温度、通风良好。同时,对于健康猪群,可肌注细胞灭活苗,来进行预防。

2、对于已经出现该病情况的病猪,可对其进行肌注泻痢停10ml、乳酸环丙沙星10ml、进口干扰素10ml。这几种药一同用,但要分别注射。注意药量要根据病猪实际情况,进行增减。一天1次,连用两天。

3、也可用0.2g硫酸泰乐菌素粉/公斤(饲料)拌料喂猪,连用一周。

猪群发病后恢复慢?急!

有的猪场在治疗病猪时,发现治疗有效,但就是恢复慢。还有的猪场,是病猪的疾病治好了,但恢复到和其它未染病的健康猪群一样健康活泼,却很慢。疾病能控制或已经控制住了,是件重要的好事,但恢复慢也实在让很多养殖户急的慌,毕竟恢复慢,预示着一天就少长几斤肉。

猪发病后恢复慢的原因,很明显也是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猪只的抵抗力低下。面对这样的情况,首要任务是让猪快速恢复好的食欲,摄入更多营养以提高抵抗力。同时,也要注意猪的肠胃情况,提高其吸收能力。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保证猪舍每天空气新鲜,否则舍内氨气太重,是会降低猪抵抗力的。

2.给猪喂的饲料要多样化,注意发霉的饲料不要喂猪。

3.有条件的,可以让猪经常晒晒太阳、多活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腹泻高发季猪场应防患于未然!

预防本病的重点在环境、母猪、免疫这三点上。一个卫生环境良好的猪舍,可减少猪腹泻的发生。特别是接下来的秋冬季,猪舍内温度一定要适宜,通风要好。另外,定期的消毒可将平时可能会有的病毒、细菌进行杀灭,使之无可趁的机会。

对于母猪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因为在猪腹泻中,可以说仔猪腹泻**常见,占比高。而有的仔猪腹泻却与母猪有着很大的关系,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常称其为仔猪母源性腹泻。所以,无论是后备母猪还是怀孕母猪,甚至是哺乳期的母猪,都应切实做好预防。保证母猪营养平衡充足,奶水健康充足。此外,也要排除母猪奶水中致病因子。

**后,根据事情情况,对后备母猪进行免疫,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对于有流行的猪场,也可考虑对仔猪进行免疫。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后一关。

畜牧健康

畜牧知识:夏季猪呼吸道疾病频发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措施!


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这给很多细菌病菌提供了生长和传播的温床。每年夏天,猪呼吸疾病就成为了猪场的头号杀手,此病很容易引发大规模性爆发,轻则让猪食欲下降,严重时病猪生长缓慢,甚至导致死亡,给猪场造成很大的损失。那么夏季猪场为什么会高发呼吸道疾病呢?又该如何防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夏季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1,夏季,天气高温、潮湿利于呼吸道类病原的繁殖和传播,造成猪群感染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呼吸道类疾病。

2,猪场育肥猪一般会自由采食,猪槽会有饲料残留,由于夏季温度高,易造成残留饲料发生霉变,猪采食后引发呼吸道疾病。

3,猪皮肤脂肪较厚,而且汗腺不发达,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发肺部热热呼吸道疾病。

夏季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策略

1,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群的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预防猪副嗜血杆菌病、猪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等呼吸道类疾病的药物做好预防。

2,喂食猪群后,及时清除残留的饲料,防止猪群吃到霉变的饲料而发病。

3,做好猪舍的降温措施,门窗要经常打开,保障猪舍空气流通,可在进风口安装排风扇,加快空气的流动,有条件的话在猪舍内安装喷雾装置,提高猪舍的降温效果。

防治措施

1,隔病于外: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严把隔离检疫关,同时做好相应的消毒管理。

2,管理于内: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避免饲料霉败变质,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

3,疫苗免疫: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4,发病治疗:**药物:肌肉注射用恩诺沙星;内服(包括混料和饮水)用强力霉素。可用药物:其他氟喹诺酮类药物(二氟沙星、单诺沙星、氧氟沙星)、林可霉素、北里霉素、土霉素、金霉素、泰乐菌素。

以上就是猪场高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夏天我们一定要重视猪场的通风,潮湿闷热的环境会导致有害气体升高,因此要及时清扫猪粪便,定期进行消毒。

畜牧知识:夏季霉菌毒素中毒的防控


据不完全统计,霉菌毒素有几百种之多,且都会对猪只造成伤害,只是程度不同。有很多霉菌毒素所造成的伤害不容易被发现,有的需要解剖才能发现,致使养殖户在霉菌毒素问题上不像其他传染病那样关注。6月份以来,20%以上猪场存在严重霉菌毒素超标,另发现自配料猪场一半以上没有添加脱霉剂,因此存在不同程度问题。

猪场中霉菌毒素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首先,劣质的玉米、豆粕、麸皮等;其次,价位低廉的全价料霉菌毒素较多;第三,全价料在生产的过程中虽然经过了高温处理,但其产生的毒素是处理不掉的;第四,猪场图省事,一次进料太多,饲料在猪场待的时间太长,容易二次霉变,产生毒素;第五,猪场的料槽老是有剩料,残留的饲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容易霉变,产生毒素;第六,没有合理添加脱霉剂。

饲料中对猪影响比较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以下几种: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麦角碱毒素。

黄曲霉毒素中毒: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它是毒性**强的霉菌毒素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肝脏病变,使育肥猪抵抗力降低,饲料利用率下降,长势变慢,出现黄疸、凝血病,精神沉闷、厌食,严重的引起猪只中毒死亡,繁殖率下降,母猪流产、泌乳力下降,并造成免疫抑制,疫苗免疫效果大打折扣。

玉米赤霉烯酮中毒:这是一种生长在玉米和小麦上的赤霉菌所产生的一种毒素,主要侵害3月龄~5月龄的仔猪,猪采食后会出现雌激素症状。临床上可见中小母猪和阉割的母猪有发情样症状:阴唇肿大、鲜红,阴道粘膜潮红,有的子宫或肛门脱出,乳房隆起,性欲减退;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断奶母猪发情延迟或异常;分娩母猪产程延长,弱仔、死胎增多。

T-2毒素中毒:T-2毒素是由赤霉菌所产生的另一种毒素,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特征。急性:常在采食后半小时发病,精神不振,步态蹒跚,不食,呕吐,唇鼻周围皮肤发炎、口炎,流涎,腹泻,出血性肠炎。慢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贫血;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降低,发生流产,早产或死胎。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和损害,心肌出血,肝、脾肿大。

赭曲霉毒素中毒:这是一种霉菌肾毒素致使肾脏和肝脏遭受损害的中毒病,临床上以多尿为主要特征。当赭曲霉毒素含量1毫克/公斤、饲喂时间达3个月时,可引起猪只腹泻、尿频、厌食和脱水,出现生长迟缓,利用率低等。剖检可见橡皮肾,肝脏广泛性变性,质地硬脆。

麦角碱毒素中毒:中毒症状可在数天或数周出现,包括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心跳呼吸加快,体况差,出现跛行,严重者尾巴、耳朵和蹄坏死及腐肉脱落。

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

饲料及成品的保管,严防受潮霉变。做好仓库杀虫灭鼠工作,减少霉菌传播,避免毒素危害。严禁使用霉变的原料,不得用霉变的饲料喂猪。轻微霉变用1.5%烧碱水溶液浸泡至少12小时后,再用清水漂洗多次,直至漂洗液澄清为止,限量饲喂,并长期添加中威纽曼星。

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

发现中毒,立即停止饲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优质饲料或添加高效的毒素吸附剂。

排毒:中毒初期,尽快进行排毒,可用30克~50克硫酸钠、液体石蜡50毫升~100毫升,加水500毫升~1000毫升灌服,排出肠内毒素,保护肠粘膜。

对症治疗:出现脑水肿时,用20%甘露醇按1克~2克/公斤静注,每日2次;出现阴道脱垂或直肠脱出时,常规消毒后外科缝合(一针内翻缝合)固定,并注射抗菌消炎药物。

补液保肝护肾,减少毒素危害。当出现腹水、肺水肿、出血、拉稀衰竭时,应及时静注10%葡萄糖生理盐水400毫升、VC10毫升~20毫升、乌洛托品20毫升,适当加入肌苷,也可以单独肌注超量VC,保肝护肾,减少毒素对机体的危害。

可根据霉变程度添加六味地黄散2公斤+中威纽曼星1公斤+奥来可1公斤/吨饲料,长期或不定期添加,生产上会取得很好效果。

畜牧疾病:巴西如何防控非洲猪瘟?


巴西于1978年4月30日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1978年~1979年巴西南部暴发224起非洲猪瘟疫情,巴西政府即启动非洲猪瘟紧急状态,立即采取扑杀、限制生猪调运等一系列措施,共扑杀约70万头生猪。为了有效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1980年11月25日,巴西农业部通过总统令发布了非洲猪瘟根除计划。1981年11月~1984年9月期间未发生新疫情,1984年12月巴西政府正式宣布已彻底根除非洲猪瘟。与西班牙和葡萄牙非洲猪瘟疫情持续40多年的历程相比,巴西的根除计划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一次根除决策。

疫情传播进程

从巴西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快速传播阶段(1978年~1979年):巴西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于里约热内卢机场周边的养殖场,时间为1978年4月30日。在首例疫情发生后,虽然政府马上进行了扑杀处理,但由于前期带病猪已经出栏销售,非洲猪瘟疫情随即快速扩散到里约热内卢州内的其他11个地区,1978年6月~7月间巴西共有24起疫情暴发,其中18起为非洲猪瘟阳性。197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传播到其他10个州,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和中部。在1978年~1979年期间,巴西一共发生224起非洲猪瘟疫情,共扑杀和焚烧6.7万只猪;

疫情有效控制期(1980年~1984年):在疫情发生后,巴西政府即于1978年6月15日以总统令启动了非洲猪瘟紧急状态,有效控制住了非洲猪瘟疫情的进一步扩散。1979年时ASF血清检验的阳性率即从40.5%下降至8.2%;1980年~1981年更是下降至0.2%和0.1%,自1981年11月起已无非洲猪瘟疫情报导,1983年9月9日,巴西南方宣布ASF无疫。1984年12月,巴西重新获得OIE无疫验证。

积极迅速的防控手段

巴西政府的防控手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978年~1980年)为非洲猪瘟紧急措施应对阶段,第二阶段(1980年~1987年)为非洲猪瘟根除阶段。具体来说:

**阶段(1978年~1980年):非洲猪瘟紧急措施应对阶段。

在**病例的实验室确诊后的15天,巴西政府即通过总统令启动非洲猪瘟紧急状态,对应非洲猪瘟的防控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禁止感染区和风险区内的猪只调运、感染区内的猪只扑杀以及对污染物品彻底清洗和消毒等。此紧急状态一直持续至1980年ASF根除计划前。在此阶段,巴西政府在疫情方面的财政投入达1300万美元,也使得巴西非洲猪瘟的扩散得到有效控制,1979年巴西国内实验室检测的非洲猪瘟阳性案例仅为17例,1980年更是降低到0例。

第二阶段(1980年~1987年):非洲猪瘟根除阶段。

通过非洲猪瘟紧急措施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后,巴西政府于1980年11月25进一步提出了非洲猪瘟根除计划。该根除计划又进一步细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攻坚阶段(1980年~1984年)和巩固阶段(1984年~1986年)以及维护阶段(1987年)。并根据国内养殖分布特点,动物及动物产品流动方向,猪肉出口企业密集程度和散播该病的风险程度,又分地域,分区域进行先后根除。首先开始的是南方地区,其次东南地区,**后为其他地区。根除计划具体来说:1.攻坚阶段(1980年~1984年):此阶段政府主要措施为控制国际航运、控制国内生猪移动、积极检测以及对古典非洲猪瘟疫苗免疫等,此外政府也对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完善疫情通报系统以方便接收所有兽医的疫情报告,此阶段使得巴西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基本得到消除,1981年后再无新增疫情出现。2.巩固阶段(1984年~1986年):政府在攻坚阶段取得的成果之上继续推进和改进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继续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加强鉴别诊断,改善动物疫病统计分析,继续对暴发疫情进行扑杀和移动控制。3.维护阶段(1987年):政府继续运行猪病监测系统,防范非洲猪瘟的复发。由于该根除计划设计科学且执行坚决,巴西境内暴发的所有疫情都被扑灭,自1981年11月已无ASF疫情报道且血清学监测也全部为阴性。1983年9月9日,巴西南方区域首先宣布ASF无疫。1984年12月5日,巴西重新获得OIE无疫认证。

根除非洲猪瘟的经验

巴西从1978年暴发非洲猪瘟到1984年获得OIE无疫认证,耗时7年时间彻底根除非洲猪瘟,相较西班牙历经10年时间才能控制疫情蔓延,巴西的非洲猪瘟防控和根除计划可以说是有效决策。巴西能够快速防控和非洲猪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政府反映迅速。在非洲猪瘟疫情实验室确认15天后政府即启动非洲猪瘟应对紧急预案,严格限制生猪调运及扑杀带病生猪,将非洲猪瘟疫情的扩散范围主要控制在中南部。

二是政府对于非洲猪瘟防控财政投入较大。1978年~1979年间巴西政府对于非洲猪瘟投入的财政支出即达1300万美元,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政府累计支出超过2300万美元。充足的财政支持使得巴西专业的技术人员得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有效培训;同时对养殖户被屠宰的生猪给予补偿也使得农场主愿意主动上报疫情。

三是巴西政府对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宣传和信息交流充分,农户上报疫情积极性较高。由于财政补贴充分,养殖农场主愿意主动上报疫情。根据统计在主要疫情区圣卡塔琳娜州,75%疫点在发病后10天上报疫情,82%疫点在14天内上报。及时的通报疫情有效防控了非洲猪瘟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巴西根除非洲猪瘟的历史经验如下:政府积极引导:非洲猪瘟暴发时巴西正在经历一个政治自由化阶段,在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巴西政府仍充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果断、积极严格执行根除计划,并基于事实的基础上对民间团体进行引导。

媒体对疫情的高度关注:非洲猪瘟危机期间所有巴西报纸上对疫情给予重点报道,这导致社会公众对关于动物健康常识有很好的认知。

通畅的疫情通报机制:鼓励农民上报疫情,养殖户和兽医可以拨打免费电话,以便他们尽快通知政府。若通知延迟,疫情可能会在当地政府采用根除措施前进一步扩散。

民主、自由地制定政策:养殖户通过协会和社区代表参与政策制定,协会和社区**人对根除非洲猪瘟直接提出有效的建议,如培训巴西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非洲猪瘟实验室诊断,对养殖户被屠宰的动物给予补偿。

政府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对发生疫情中生猪被扑杀和屠宰的养殖户给予补偿,1978年~1979年期间对屠宰猪的农场补偿约212万美元(按照1978年汇率),这两年疫情暴发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达到1300万美元(按照1978年汇率)。

官方机构的有效配合:官方机构,特别是巴西兽医协会,在ASF暴发期间,在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制作诊断、紧急处理非洲猪瘟疫情的标准化流程,制定官方宣传手册、在国家媒体上积极宣传疾病的演变,并定期对兽医进行专业化操作的培训,以便兽医更专业应对紧急疫情。

国际组织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派遣专家帮助巴西建立诊断非洲猪瘟实验室;1978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向巴西提供15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畜牧知识:猪气喘病治疗有效方式?猪气喘病如何治疗?


猪气喘病如何治疗?猪气喘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猪气喘病治疗有效方式是什么?

猪气喘病流行特点

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猪场发生本病主要是从外面购入隐性感染猪所致,哺乳仔猪常从患病母猪感染。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本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多见。在新疫区常呈暴发性流行,症状重,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多为急性经过;在老疫区常呈慢性经过,症状不明显,致死率低。气候骤变、寒冷阴湿、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继发感染等原因,可使病情加重,致死率增高。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猪气喘病呈现新的流行特点,现介绍如下:

1、仔猪发病率增高,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以往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隐性感染较少。仔猪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特别是在25-45日龄仔猪断奶时期,由于分群、变换饲料和改变饲养环境等产生的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生该病,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时期都高。猪气喘病病原在一些猪场分布广泛,成年猪大多呈隐性感染。

2、规模场发病率增高,发病面积扩大。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异地引种和流通频繁,但在引种和流通交易过程中,由于检疫把关不严,未严格按照检疫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和实验室检验,不能准确识别出“病猪”,造成许多携带病原微生物的隐性感染猪带菌异地传播,导致该病在一些猪场大面积流行;同时,由于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而饲养管理不善,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

3、发病季节明显,混合感染居多。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许多养殖场为了保证猪舍温度,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容易诱发该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猪场**容易发生。如有的猪场防疫消毒不严格,导致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病原长期存在,猪群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引起混合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发生,从而加大了防治难度。

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常见的继发性病原体有巴氏杆菌、肺炎球菌等。猪场**发生本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取急性经过,症状重,病死率高。在老疫区猪场多为慢性或隐性经过,症状不明显,病死率低。

猪气喘病怎么办?

饲养员每天认真检查猪只,发现可疑猪即置另一栏治疗。

现介绍一种治疗猪气喘病的好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控制该病的蔓延,并能促进猪体重增加。

其方法是在猪的饲料中加维生素B6,连续喂3天~4天即可痊愈,且食后每天增重能提高0.1千克左右,维生素B6的日用量为:大猪50毫克~70毫克,小猪20毫克~30毫克,病重者可适量增大,但不能增加过多,以免伤害病猪神经系统,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猪气喘病用什么药好?

1.盐酸土霉素

日用量300毫克/公斤体重(**次用量加倍),用0.25%普鲁卡因或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5天为1个疗程,治疗猪气喘病重症者可适当延长1个疗程。按6毫克/公斤体重作气管内注射效果较好。

2.恩诺沙星

用量2.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2次,肌注。

3.泰妙菌素

泰妙菌素的商品名为“支原净”,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以拌入饲料内给药为主。治疗期间有明显的疗效,但部分治疗猪仍会复发。被治疗猪在治疗后6天,剖杀做病原分离,部分猪仍会带菌。从实践来看,将泰妙菌素拌饲料仅能给有食欲的健康猪预防猪喘气病使用,对症状较轻有食欲的喘气病猪治疗有效,对明显减食或废食病重的病猪疗效不理想。如果用泰妙菌素和磺胺嘧啶钠按每公斤体重分别添加20毫克拌入饲料,连喂10天,对该病预防效果好。

4.卡那霉素

硫酸卡那霉素药效较高,一般病猪2.5万国际单位/公斤肌肉注射,可作为延缓疾病急性症状发作的有效药物,

此药治疗气喘病疗效快,但是复发率较高,一般治愈率仅占50%左右。如用卡那霉素与土霉素交替使用,其疗效会提高。

5.泰乐菌素

泰乐菌素注射液,按4~9毫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天。

6.氟苯尼考

猪早期气喘病用此药疗效很好,按0.2毫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肺内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如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治疗效果也不错。

7.林可霉素

又称洁霉素,对猪气喘病有**。按50毫克/公斤体重给药,5天1个疗程,杂交猪2周治愈率可达88.67%,但对二花脸猪疗效差。如在饲料中添加,按每吨饲料加入200克,连续喂3周,疗效较好,休药期为宰前1天。

8.丁胺卡那霉素

50~100国际单位,在右侧苏气穴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疗效很好。

9.穿心莲注射液

将穿心莲制成每2毫升含氯仿提取粗结晶物100毫克的注射液,气管注射。体重10公斤猪每次每头4毫升,体重20公斤的每次每头6毫升,体重40公斤以上的每头每次10毫升。同时每10毫升穿心莲注射液加入25%******1毫升,隔日1次,连用3~5次,重者再补注3~5次,直至痊愈,此药物治疗早期猪喘气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10.中药治疗

金银花、黄芩、知母、栀子麻黄、石膏、白芨、沙参、前胡、百合、桔梗各3份,白前、白果、百部、紫菀、苏子、款冬花、葶苈子、马兜铃、桑白皮、杏仁、天冬枇杷叶、甘草各25份,混合粉碎成细粉状,按猪每公斤体重用5.5克拌入饲料中,7天喂完,效果较好。

11.饲料添加药物粉剂

美国研究证明,在病猪饲料中加入维生素B6,大猪每天50~70毫克,小猪每天20~30毫克,病重猪酌量增加(不宜过量),连用3~4天,能有效控制或治愈猪气喘病,此法经济、实用、方便。

每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毫克/公斤体重+金霉素300毫克/公斤体重。断奶仔猪可用支原净50毫克/公斤体重+金霉或土霉素300毫克/公斤体重,连续使用1个月。母猪产前1周和产后1周用支原净100毫克/公斤体重+金霉素400毫克/公斤体重,此法预防或配合其他针剂治疗该病疗效很好。

每吨饲料添加1公斤土霉素纯粉,连用3~5天,能控制病情,防止继发感染。

克林霉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100克/吨,连喂3周对预防或控制病情效果很好。

畜牧知识:没拉虫是否有效?猪驱虫后,如何判定驱虫药是否有效果?


咱们都知道,驱虫是养猪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朋友说驱这么多年虫也没见过驱下的虫。驱虫到底有没有效果,如何判断自己家的猪寄生虫感染是否严重。

**情况,如何判断猪疥螨感染是否严重,从全国寄生虫感染情况和对猪群的危害程度来看,现在疥螨的感染率和危害大于体内寄生虫,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长期不正确或使用低质的驱虫药物,导致疥螨无法得到有效遏制。再加上疥螨繁殖速度特别快,一只成年疥螨一次能产下40个虫卵,10—22天就能发育成成年疥螨,大家可以简单算一算,如果驱虫不干净,一对疥螨,**慢22天,就能出现20对成年疥螨,再过22天,那就是400对成年疥螨。

所以对疥螨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那到底如何判断疥螨的感染情况,这个很简单,观察猪群的蹭痒指数,在猪群静止时观察一群猪(**好不少于30头),在15分钟内总的蹭痒次数除以观察猪的头数。(即30头猪,15分钟内总蹭痒次数除以30,即为蹭痒指数),如果嫌这个计数太麻烦,就认真的在猪安静的状态下看猪是不是老是蹭墙。这个我想咱们大家都能看出来吧,如果猪尤其是母猪,总是蹭栏,蹭墙,那就是在提示咱们,该给猪驱虫了。

所以疥螨感染的驱虫效果就很好评价了,按疗程驱虫以后,猪的蹭墙少了,或者不痒了,身上的寄生虫造成的痂皮是不是逐渐的爆皮脱落。

体内虫的感染,说实话挺难从外观上看出来,因为它和很多消化性疾病或者呼吸道疾病有相似的地方,例如蛔虫感染严重,小猪光吃不爱长,这个和僵猪有相似的地方,肺丝虫感染,猪一早一晚,天气凉的时候空咳,用药治疗不见好,大多数时间我们会认为猪得了呼吸道疾病了。老张的建议,体内虫不难驱除,只要按程序,在小猪40斤,大猪110斤时,各驱虫一次,效果挺好。

然后咱们再说一个大家都挺关心的问题,就是用了驱虫药到底应不应该见到虫子,遇到无数次这样的问题。有的猪场用了驱虫药,3天之内就见了虫子排出,有的用了两个7天也没见虫子。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在所有能排出来的虫子虫卵,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的只有蛔虫。如果用了驱虫药,没有见到排出蛔虫,那是这个阶段猪的肠道里没有蛔虫成虫。另外原来我们做过大量的检测,猪场使用驱虫药物前,检测虫卵数量如果超过500个/克,使用驱虫药以后,没见到成虫排出,再次检测虫卵,虫卵数量下降明显,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在没有发育成成虫时,把虫卵驱除体外,也是驱虫的一个效果,但是这个效果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

说到底,体内虫的驱虫效果检测挺简单,就是用咱们**笨的方法,就是驱虫后,猪的整体采食量,生长速度是不是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果这些方面达到了预期效果,咱们也不用特别纠结有没有成虫,说句不好听的,如果谁用了驱虫药,猪排出特别多的蛔虫,那只能证明你原来猪场的卫生做到不到位,猪的蛔虫感染太厉害了。

畜牧疾病治疗:如何防控O型口蹄疫?


近年来,牛羊A型、亚洲I型口蹄疫趋于平静,猪O型口蹄疫更加严重,缅甸98(MYA)毒株传入我国后,使得国内生猪O型口蹄疫疫情更加复杂。

口蹄疫动物间互相传染

口蹄疫可在不同种动物间互相传染,《2011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要求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地区的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猪口蹄疫虽说主要流行的是O型,但应注意亚洲I型流行的病例,A型口蹄疫发病或带毒动物应注意奶牛,黄牛、水牛、猪、羊等。

猪O型口蹄疫症状:

猪O型口蹄疫(FMD)是由O型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牛、羊等偶蹄动物。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报告的传染病之一,中国政府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不但引起幼畜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严重影响家畜及畜产品流通和贸易活动。

发病猪口腔粘膜、舌面、鼻镜、蹄叉、蹄冠部及乳头形成水疱和溃疡(烂斑),幼畜病死率较高,主要表现心肌炎、虎斑心。

防控对策

1、免疫预防是核心疫苗免疫。一方面可以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或缓解疫病的流行和发生强度。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测试,目前中国政府招标采购的所有口蹄疫疫苗对MYA98谱系病毒均有保护。为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考虑到猪对口蹄疫疫苗的反应特性,建议在当前情况下,养殖场(户)对所有猪只加强免疫1次。育肥猪增加1次免疫,即30~35日龄初免,70~75日龄二免,90~100日龄三免,这样可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2、消灭传染源对病畜、同群畜及可能感染的牲畜强制扑杀,并采取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对污染的猪舍、物品及环境彻底消毒,迅速消除传染源,这是关键。

3、严格控制疫源移动限制牲畜及其产品及其他染毒物的移动,切断传播途径,是避免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

4、加强监测加强疫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疫情隐患,减少疫病发生风险。

目前,猪口蹄疫已无明显季节性,但仍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因此养殖户一定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一旦有疑似症状要及时上报,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2022关于猪流行性腹泻防控方案


近期多个养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武汉天种研究院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试验,结合多个猪场长期的实际控制情况,对该病的防控总结出如下方案,可供大家参考。

一、症状

1、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7日龄内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100%;

2、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呕吐、水样腹泻、急剧消瘦,其它症状不明显。耐过康复仔猪饲养价值不大,大多长成僵猪;另外仔猪腹泻时,前几天长时间无力刺激母猪乳头,导致母猪无乳,造成一部分仔猪饿死;

3、复发间隔20天左右会再次发生,有的猪场反复2次以上;

4、腹泻疫情持续时间会较长,有的2-3个月,有的甚至达半年以上;

5、气温很高的夏天依然有可能会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

二、控制传染性疾病三个要素

控制传染性疾病(猪流行性腹泻)的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以上观点的ABCDEF)、易感动物(产房饲养管理操作工作标准化、活菌制剂添加、疫苗免疫接种)

三、防控措施

1、当一个猪场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疫情时,只要母猪健康状况良好,要尽早接种猪流行性腹泻强毒疫苗(产前21-27天,41-47天,接种2次,**迟也要14天才有效),要确保产前每头母猪都要免疫到位;要尽早确定人员、物资、猪只周转等一系列与隔离封锁相关的事宜(如早期发病猪舍栋数)。

A、疾病来袭,需隔离待产母猪

尽可能延长空栏消毒时间,清洗-消毒-熏蒸-火焰,所需药品物资等熏蒸消毒、人员洗澡换衣换鞋消毒进入待产猪舍、母猪上产房前清洗消毒,包括母猪行走路线的消毒,猪上完后,将前后走道门前小范围撒上生石灰)。只有少数栋舍有疫情也要考虑快速封锁隔离(快处理无饲养治疗价值的仔猪越快越好)。

B、隔离封锁的人员要安排专人保障他们的吃饭,胎衣处理等相关事情。

C、人员要求每天进行洗手消毒工作。

D、要尽可能提前将仔猪断奶转入保育舍。

E、要有突发事件处理的人员准备。

F、仔猪阉割防疫等工作可以延迟进行(但在没有封锁的情况下也要安排人员洗澡消毒后进入操作)。

2、以上措施要严格执行,**不允许有丝毫松懈。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鼓励只要保证有一栋产房不发生疫情可以实行实时奖励。

3、总结: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需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

A、水源、饲料霉菌;

B、疫苗免疫接种;

C、母猪肠道的调养(活菌制剂的长期添加);

D、产房饲养管理操作工作的标准化;

E、建议游行性腹泻疫情的高发季节产房实施封锁接产的措施;

畜牧疾病治疗:小反刍兽疫防控知识问答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

1.什么是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小反刍兽疫**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南亚国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呈地方性流行。我国2007年**发现于西藏,2013年底又在新疆发现,专家推测,疫情均是从境外传入的。

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盘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和亚洲水牛、骆驼等可感染发病。

可引起呼吸困难、腹泻、流产,甚至引起病羊死亡。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在1-2天,长者10天,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长潜伏期为21天。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2.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可通过与病羊直接接触发生传播,病羊的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衣物、工具、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间接传播,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偶尔会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传播。

3.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抵抗力如何,如何消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50℃60分钟即可灭活;在pH4.0或pH11.0条件下失活;但是,在冷藏和冷冻组织中能存活较长时间。醇、醚和普通清洁剂可以杀灭病毒,苯酚和2%的NaOH都是有效的消毒剂。

4.小反刍兽疫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山羊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一般较轻微。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

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类似感冒症状;

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1℃,持续3-8天,口鼻分泌物严重增加,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

急性型:较少发生,急性死亡,感染后1-2天内死亡。

成年牛多呈亚临床感染,可产生抗体;犊牛在营养和环境差的情况下,偶有发病。

5.小反刍兽疫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口腔和鼻腔黏膜糜烂坏死;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病变;组织学上可见肺部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以及细胞内嗜酸性包含体。

6.养羊场(户)应如何防范小反刍兽疫?

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场前应彻底消毒。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有关法律法规,严禁从疫区引进羊只,对外来羊只,尤其是来源于活羊交易市场的羊调入后必须隔离观察30天以上,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检查确认健康无病,方可混群饲养。发现可疑病例,要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7.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病畜后,养殖户该怎么办?

养殖户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动物后,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限制其移动,加强消毒,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用药指导

1.羊舍周围用碘制剂消毒药每天消毒两次。

2.使用羊瘟清(羊免疫球蛋白)配合复合多肽刀豆素肌肉注射,头孢分点注射,1次/天,连用2天。

3.针对怀孕的母羊按照治疗量每天分两次注射。两天后化脓的部位出现结痂,结痂后完全恢复正常

9.当前情况下,您对各地畜牧兽医部门有哪些防控建议?

一是指导各地养羊场户和牧场加强防疫管理,切实提高生产安全水平。二是抓好疫区和高风险区免疫。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工作特别是新生羔羊的补免。三是加强羊等易感动物的监测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四是强化活羊调运监管,临时关闭羊群来源复杂、风险较大的交易市场。五是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现病羊或病原学阳性,必须严格按预案和规范要求,坚决彻底拔除疫点;疫区内健康动物应就近定点监督屠宰,产品尽可能就近消费;对受威胁区开展紧急免疫。六是加强边境地区防控,防范境外疫情传入。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43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