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这个是夏季猪场高发病,早了解早防治!

在养猪生产中,胃溃疡已成为常见病,任何年龄阶段的猪均可发病,其中对50kg以上的猪和长期在限位栏内饲喂的母猪则更加多发。一年四季均能发病,但在炎热的夏秋季较为常见。

1发病机理

此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不良消化因素刺激了胃壁,导致已发生组织学变化的胃壁释放组胺。组胺可增强血管通透性,刺激胃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大量分泌,进而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直接减少胃壁保护性黏液的分泌,破坏胃黏膜的黏液-碳酸氢盐屏障,**终发生胃的自体消化,造成胃溃疡甚至胃穿孔。

2发病原因

01原发性胃溃疡

(1)饲料原因

①饲料原料的粗纤维含量过低。

②为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将饲料原料粉碎的太细。

③长期饲喂能量浓度过高的饲料,尤其是玉米成分过高的饲料。这可能与饲料酸度过高有关。

④大量添加刺激性过高矿物质添加剂或者因未混合均匀,导致的刺激性过大。

⑤饲料营养不平衡,缺乏具有抗氧化作用的VE、VB1和硒等。

⑥饲料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过高。

⑦饲料中铜过量。

(2)环境和饲养管理原因

①饲养环境湿度过大、闷热、噪音、转群等过多应激,也可提高胃溃疡的发病概率。

②饲养密度过大,猪舍过于狭窄或活动长期受限,如限位栏中的母猪。

③因猪舍内清扫、通风不及时,环境质量太差,所导致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

④饲养管理不规范,饲喂不规律或频繁、突然更换饲料等。

(3)其他原因

①因长途运输等产生的应激。

②个体体质虚弱,胃酸分泌出现问题。

③个体遗传因素:研究证实猪胃溃疡的遗传力为0.52。

02继发性胃溃疡

(1)因发生急、慢性胃卡他性而导致的卡他性胃溃疡。

(2)因发生胃肠炎而导致的炎症性溃疡。

(3)因发生霉菌感染所导致的胃溃疡,尤其是小猪更加易发。

(4)因发生慢性猪丹毒、猪胃螺旋藻、血矛线虫病、黏膜病、口蹄疫、水疱病、痘病、猪有齿胃虫等传染性病和寄生虫病而产生的继发症。

3临床症状

01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猪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几乎与健康猪无异,但是屠宰后可发现胃溃疡。

02慢性。患病猪采食量降低,消瘦,体表和可视性黏膜较为苍白,经常吐血或者呕吐时出血。经常呈现弓背或躺卧。发病初期便秘,后排泄煤焦油样粪便。少数病例伴发有慢性腹膜炎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胃黏膜脱落,溃疡病灶蔓散,胃内、肠内充满酱油色食糜。

03急性。有的患病猪,在发病前无任何明显症状,或突然倒地,四肢游动,呼吸急促,口鼻流出大量暗红色血液,突然死亡。死后剖检可见到胃和十二指肠内充满大量暗红色血液和酱油色食糜,胃黏膜脱落,并有溃疡病灶蔓散。

有的病猪在剧烈运动或者分娩前后突然吐血、伴随呼吸急促、体温下降和排煤焦油样血便、体表和可视黏膜苍白而迅速死亡。有的病猪由于溃疡而导致胃穿孔,急性发作时造成大出血,突然死亡。

4预防措施

预防胃溃疡**重要的是消除诱发因素,建议如下。

01要合理控制饲料加工工艺。虽然粒度细可提高消化率,但是同时也会增加胃溃疡的概率。因此不宜粉碎过细,一般把粒度控制在1~2mm。

02适当提高饲料的粗纤维水平,可添加少许粗纤维含量稍高的原料。例如苜蓿等。

03防止发生脂肪酸败。

04优化饲料配方,保证饲粮中的VE、VA和硒等抗氧化物充足,以满足机体需要。

05不可长期、大剂量滥用矿物质添加剂。

06不可盲目添加高铜、高锌及半胱胺类添加剂,添加铜时,应同时添加碳酸锌等抗铜致溃疡添加剂。

07饲料需混合均匀,以降低某些饲料成分的刺激性作用。

08提高饲养管理水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持清洁,注意通风。建立定时、定量的有规律的饲喂制度,及时排除采食和饮水障碍。

09尽量避免和减少各种应激,尤其是不要发生频繁的转群、长途运输和驱赶打扰等。

**后,在生产中还要认真做好各种常见病的防疫、驱虫和防治等综合防控工作。对于病情较轻的猪只,要积极治疗,一般是在饲料里添加0.5%的小苏打并肌注胃复安;而对于病情较重失去治疗价值的猪应尽快淘汰。

畜牧健康

有关于简述非洲猪瘟在一个猪场的发病过程


非洲猪瘟是一种恶性急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传播途径广是它对养殖户大的危害。如果要说一个猪场有非洲猪瘟了,一般会在什么时候开始爆发?首先我们要了解它的三个不同的表现阶段。从非洲猪瘟病毒流窜入养殖场到出现死亡现象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为潜伏期,潜伏期一般在4一9天左右,此时生猪外观无异常,活动采食均不受影响,但是病毒在生猪的体内开始大量繁衍,迅速扩散,然后进入发病期。

发病期一般在3一5天左右,生猪开始出现厌食,体温逐渐增高,懒惰四肢无力,皮肤出现小型红紫色斑块。随着病情的加重发绀部位逐渐扩大,体温持续到40度以上,然后进入死亡期,死亡前期生猪体温下降是其和其它疫情大的区别。

在一个猪场开始发现得了非洲猪瘟后,一般病毒流传入养殖场已经有一周左右的时间了,可以说这时才开始防控已经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了。因为即使是你做封闭式养殖,你也主要是防控养殖厂外的疫情,对于养殖场内部的病毒已经发病,就算你是在天天做消毒也避免不了它的传播。

因为在我们现在养殖当中,外部虽然说采取的是封闭式养殖,但是内部基本上都是开放式养殖。为了养殖和建场方便,现在内部已经抛弃了传统的砖混栏,更换成了钢筋隔栏,不管场房多长中间都没有其它隔离物一通到底。这种现象就为非洲猪瘟的病毒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只要有一头生猪得了非洲猪瘟,就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口鼻粪便接触等进行接力式传播,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导致全场感染。所以基本上没有挽救的措施,也不要存在侥幸的心理继续养殖下去,否则只能看着一头头的病死,从出现一两头生猪死亡到全面大面积爆发,一般在7一15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就会清场。

到目前为止非洲猪瘟还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只能是以前期的防控为主。平时在我们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去执行,做好各项防控消毒工作,尽大的努力保证养殖场的安全。在养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像以前一样散漫管理,靠天吃饭的思想一定要尽早抛弃,疫情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对你有任何的同情心,只要你疏于防范它就会钻趁虚而入。

所以科学养殖,规范化管理是未来生猪养殖行业的根本,对于那些还采取老式养殖模式的养殖户来说,早晚都会被无情的淘汰出局。所以如果想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获得一席之地,那么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认真防控,完善养殖内部设施还为时不晚。(来源:天蓬部落)

有关于猪呼吸综合征冬季高发,规模化猪场如何应对?


规模化猪场因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不同日龄的猪只混群饲养、寒冷潮湿、管理不当等导致有害气体增加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猪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构成的三道天然屏障破坏,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侵入,引发呼吸道病,该病已成当前养猪场非常普遍和严重的问题。

猪呼吸综合征对养殖业的主要危害: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末、冬季和春季发病率高,通常在30-70%,病死率在10-30%,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20周龄。发病率30-50%,而死亡率较低。由于发病猪体温升高,所以采食量下降,生长速度缓慢,导致出栏时间延长10-25天。

发病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13-20周龄的生长育肥,5-12周龄的保育也可发生,发病率为25%-60%,病死率为5%-10%,日龄越小的病死率越高。该病多散发,有时呈地方流行,并且寒冷季节多发。猪群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日龄仔混群饲养,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有害气体浓度过大,仔猪转群、运输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等,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临床症状:

(1)多发生于6-10周龄的保育仔猪,有时1-3周龄的哺乳仔猪,普遍的是10-20周龄育肥猪;

(2)体温升高,食欲下降或废绝;

(3)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

(4)眼结膜发炎,眼睛内分泌物增多,流泪,有时眼眶水肿;

(5)有的出现腹泻,喜堆卧在一起,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升高。

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①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②饲养密度合理,避免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

③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④防热降温,防寒采暖,防潮排水,通风换气;

⑤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降低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⑥定期对猪进行血清学监测,淘汰阳性母猪和公猪,减少垂直传播的机会;

⑦把好引种关,对引进种猪必须严格隔离检疫,确认无病,方可混群。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有关于鸡梭菌性肠炎的夏季防治措施


鸡梭菌性肠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沉郁,大多数病例采食量下降,粪便疏松,含较多液体,表层粪便更加粘稠,或腹泻;饮水、饲料比增加,日增重降低。病程经过极短,常呈急性死亡。

该病的病变主要见于小肠,可见肠腔扩张充气,肠壁增厚,肠壁充血,有出血斑点。另外,肠黏膜坏死,呈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伪膜样坏死灶。鸡梭菌性肠炎的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合理供给营养,提高鸡只抗病能力,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有助于减少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在以小麦代替部分玉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搞好环境卫生,鸡舍及环境经常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的产气荚膜梭菌。

要加强对鸡球虫病的控制,发病后对症采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进行及时治疗,可收到较好较果。

治疗

治疗的话,**药物为链霉素和杆菌肽,可经注射、饮水及混饲给药,其混饲浓度为链霉素0.006%,杆菌肽0.005%~0.01%,链霉素饮水浓度为每g链霉素加水4.5Kg,连用3d。其次,链霉素、杆菌肽、氯霉素、痢特灵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有关于该如何防治?夏季养鸡常见病症有哪些?


夏季到来,气温不断升高,养殖场内很容易滋生细菌病毒,从而感染鸡群。那么夏季养鸡常见病症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1、产蛋下降综合症:养殖户在饲养蛋鸡的过程中,蛋鸡出现产蛋下降综合征多发于蛋鸡产蛋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的鸡群,主要是因为鸡舍或者是天气气温突然升高或者突然降低等自然因素,出现这种疾病的鸡群产蛋量会下降20%左右,严重的蛋鸡可能会达到40%。另外该综合征的症状与呼吸道综合症相似,病因与病毒感染、饲料或饲喂不当、应激因素、药物毒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防治措施:养殖户在防治的过程中要采用产蛋下降综合症疫苗免疫、加强综合保健。

2、脂肪肝综合症:鸡群出现脂肪肝综合症一般都是因为鸡体内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病症,一旦出现该疾病,鸡只之间就会表现出鸡只的鸡冠和肉髯苍白贫血,并且鸡只还可能会排灰白色稀粪,并且鸡只的头颈前伸或背部弯曲,倒地痉挛等现象,养殖户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的话就会导致鸡只消瘦死亡。

防治措施:(1)养殖户在防治和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饲料中的能量水平,并且要提高蛋白质含量1%-2%。

(2)防治的过程中养殖户也可以在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100克氯化胆碱、50克蛋氨酸和5克多维素、12毫克维生素B12、0.05-0.1毫克硒。

(3)养殖如发现该疾病现象的病鸡,应该将病鸡进行单独喂养,每只喂氯化胆碱0.1-0.2克和维生素E1毫克。

3、中暑:当鸡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时,鸡群易中暑。患病鸡高度沉郁,绝食,饮水量大增,呼吸困难,张口喘气,步态不稳,严重时鸡群会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夏季应为鸡群提供充足且干净的水,可在水中适量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或者添加上冰块辅助降温。饲料中也可以加上1%的藿香正气散。日粮尽量在早上6点、傍晚6点和晚上10点饲喂,即凉爽的时候饲喂,促进采食。每天中午12点以后,在鸡舍内喷洒清凉井水,但必须同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也可安装排风机加快排出热气。

4、白冠病:白冠病主要由库蠓叮咬而传播。被叮咬后,3周-6周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死前口流鲜血。感染稍轻的鸡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流涎下痢、鸡冠和肉垂苍白、伏地不动等症状,常在发病后1天-2天因出血死亡。

防治措施:对库蠓所有可能的活动范围,如墙面、饲料桶、饮水槽等地,用菊酯类杀虫药进行喷雾,或在黎明和黄昏时刻利用舍外蒿草、烂叶混以药物点燃烟熏。保持鸡舍卫生、清除周围环境的杂草和灌木,以减少库蠓的聚集活动。一旦发现患病鸡,立即封闭该鸡场,对病死雏鸡消毒后进行焚烧、掩埋。对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环境消毒。

5、球虫病:病鸡可见消瘦、贫血和血痢症状,病鸡往往精神沉郁、昏迷,死亡率可达20%以上。

防治措施:雏鸡和成年鸡分群饲养,保证饲料、饮水、环境清洁卫生,加强垫料卫生,一般15日左右消毒工作,给予全价饲料,增强抵抗力。使用药物预防,每隔三个月改变一次抗球虫药;也可在雏鸡10日、20日龄进行免疫预防。鸡场一旦发现该病,应及时治疗。

有关于夏季家禽易患疾病分析


夏季天气炎热,鸡群采食量下降,**容易患营养性疾病和黄曲霉素中毒,养殖户一定要做好管理措施,提高警惕。

一种是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一般是指家禽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及生产需要而导致的疾病。经常发生的营养缺乏症有蛋白质缺乏症、维生素缺乏症和无机盐缺乏症。

临床症状为清瘦、生长缓慢、瘫痪、眼疾、下痢、毛色无光、啄癖、异嗜等,还可诱发其他传染病,对家禽危害很大。其发病原因有很多,除了与饲料质量有直接关系外,还可与环境、应激、采食量及代谢有密切关系,而夏季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为了减少夏季营养性缺乏症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应根据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强换气、喷洒凉水、遮挡光线等,以求**限度地降低热应激的影响,达到减少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体内养分损失、保证机体正常代谢的目的。其次要注意饲料的存放时间和条件,**好使用新鲜饲料,夏季应选择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贮存,时间不应超过15天,否则在使用时应补充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蛋白质饲料等),以防营养物质的不足。

二是警惕黄曲霉素中毒。

黄曲霉素在温暖潮湿条件下,很容易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饲喂发霉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黄曲霉菌能产生毒素现已知的有8种,其中以B1毒素的毒力**强,对人畜及家禽均有剧烈的毒性,主要是损害动物的肝脏并有致癌作用。在家禽中以雏鸡的敏感性**,中毒后可造成大批死亡。

临床症状为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死后剖检,主要病变为肝脏肿大、硬化、脆弱、黄疸、斑点出血或灰白色斑点状坏死灶,腹水;心肝有出血,心包积液;胰脏萎缩(由均匀变成凸凹不平或网状);肾肿大,肠粘膜出血。

主要防治措施是注意饲料的贮存,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一些养鸡户不注重饲料的贮存,乱堆乱放,不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有的养殖户无计划采购饲料,造成饲料积压超过保质期,不但使饲料中的营养类添加剂损失殆尽,而且极易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如蛋鸡发生中毒,应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及活性碳1%进行防治。

养殖户夏季做好管理措施,以防为主,一旦发现有疑似病例症状,要及时治疗。

有关于猪场使用石灰消毒的注意事项


养殖致富网讯:

猪场使用石灰消毒经济实惠,但是如果使用方法不当,消毒效果不好。正确使用石灰消毒的方法:

1、消毒石灰应现买现用

专业户为了图省事,一次性购进许多生石灰,一次用不完,以后继续作消毒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生石灰化学名称叫氧化钙,加入水后即生成疏松的熟石灰,如果生石灰放在密封的容器内,也会吸收空气中水分,变成熟石灰,即氢氧化钙,只有这种离解出的氢氧根离子才具有杀菌作用。如果熟石灰放时间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生成没有氢氧根离子的碳酸钙,已完全丧失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2、在厩舍入口处设消毒室、消毒池,池内放入新鲜的生石灰

有的专业户在入口处不设消毒室,而是撒上一层熟石灰,让进出的人员践踏而过。如果是新鲜的熟石灰,会起到一定的消毒效果。如果是不经常更换新鲜的熟石灰,并且衣服、工具等不消毒仍可把病菌、病毒带入厩舍内。正确的方法是在厩舍入口处设消毒室、消毒池,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池内放上生石灰,并经常更换。

3、厩舍的地面和墙面涂刷石灰乳

厩舍内的猪出栏后,把地面和墙面冲刷、清扫干净,用新购的生石灰加水配制成20%的石灰乳,涂刷猪舍的墙面和地面,不留死角。这样既可消毒杀菌,又可覆盖被污染的墙壁,而且还达到了美观的作用。如果将熟石灰直接撒在厩舍内地面上,易将猪的肢蹄及皮肤灼伤,或因猪吃食落在地上的食物(沾上熟石灰)而灼伤口腔及消化道。另外在撒石灰粉时会造成石灰粉尘大量飞扬,使猪吸入呼吸道内,引起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

石灰价格低廉,易购买,且无不良气味,具有消毒力好等特点,是无污染的消毒药,但是要正确使用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以上消息由品牌畜牧网为您报道,更多消息请您继续关注养殖致富网。

有关于猪疥螨病的防治


养殖致富网讯

在中国养猪场几乎100%都有猪疥螨感染,由于处于持续性的剧痒应激状态,导致种猪消瘦,商品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严重降低,猪光吃不长,逐渐消瘦,甚至死亡。由于没有造成明显的大量猪死亡,所以对其引起的损失往往容易忽视,从而使大多数猪场蒙受巨大损失,影响猪场效益。

症状

猪疥螨病是一种由疥螨虫在猪皮肤上寄生,使皮肤发痒和发炎为特征的体表寄生虫病。由于病猪体表摩擦,皮肤肥厚粗糙且脱毛,在脸、耳、肩、腹等处形成外伤、出血、血液凝固并成痂皮。该病为慢性传染病。

治疗

一旦确诊猪已经感染疥螨,可以选用以下的几种方法对已经发生疥螨的病猪进行治疗处理:

1、药浴或喷洒疗法。20%杀灭菊酯(速灭杀丁)乳油,300倍稀释,或2%敌百虫稀释液或双甲脒稀释液,全身药浴或喷雾治疗。务必全身都喷到;连续喷7-10天。并用该药液喷洒圈舍地面、猪栏及附近地面、墙壁,以消灭散落的虫体。药浴或喷雾治疗后,再在猪耳廓内侧涂擦自配软膏(杀灭菊酯与凡士林,1:100比例配制)。因为药物无杀灭虫卵作用,根据疥螨的生活史,在第1次用药后7~10天,用相同的方法进行第2次治疗,以消灭孵化出的螨虫。

2、饲料中添加金维伊(0.2%伊维菌素预混剂)或鼎丰(0.2%伊维菌素预混剂+5%芬苯达唑预混剂合剂)。具体添加说明如下:

①金伊维每吨饲料添加本品:肥育猪1-1.5公斤、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天。

②鼎丰每吨饲料添加该品:肥育猪1公斤,连续使用7天,或0.5公斤,连续使用14天。种公猪和怀孕母猪4-5公斤、怀孕后期90天至哺乳结束的母猪3公斤,彻底混合均匀后,连用7天。

3、皮下注射杀螨制剂。可以选用1%伊维菌素注射液,或1%多拉菌素注射液,每10kg体重0.3mL皮下注射。驱螨虫在皮下注射杀螨剂应注意事项:

①妊娠母猪配种后3090,分娩前20~25天皮下注射1次,种公猪必须每年至少注射2次,或全场一年2次全面注射(种公、母猪春秋各1次)。

②后备母猪转入种猪舍或配种前10~15天注射1次。

③仔猪:断奶后进入肥育舍前注射1次。

④生长肥育猪:转栏前注射1次。

⑤外购的商品猪或种猪,当日注射1次。注射用药见效快、效果好,但操作有一定难度,有注射应激。

更多疾病分析,请更多关注养殖致富网兽医在线栏目。

有关于夏季仔猪拉稀有哪些原因呢?


进入夏季,养殖户不仅要忙着给母猪进行防暑降温,同时也要注意给拉稀的仔猪进行治疗。那夏季仔猪拉稀有哪些原因呢?养殖户该如何应对仔猪拉稀?

夏季仔猪拉稀有哪些原因呢?

1、母猪疫苗防御缺乏,使仔猪的症状受病毒袭扰,而复杂顽固,用普通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2、过于强调产房温度和母猪适应温度对应,而忽视了仔猪的适应温度,使仔猪反复受凉,导致持续拉稀。

3、高温使母猪食欲不振,奶水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仔猪忍饥挨饿,食不果腹,导致营养缺乏性拉稀。

4、高温持续时段,舍内气温偏高,仔猪容易因热应急而导致拉稀。

养殖户该如何应对仔猪拉稀?

1、受凉拉稀的仔猪,可以适当用电热板加温或在保温箱内加铺垫草,准确调整舍内温度,防止此类症状发生,严重的用抗生素口服或肌注治疗。

2、母猪奶水不足的应该先治母猪疾病,使其恢复食欲,奶水分泌充足,仔猪拉稀症状迎刃而解,严重的适当配合仔猪奶粉,保证仔猪营养充足,胃肠道功能发育正常。

3、热应急引起仔猪拉稀,主要症状有仔猪呼吸加快,频繁喝水,甚至喝母猪的尿水,拉水样稀粪,消廋快,有死亡率,此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尽快降低舍内温度,使母猪和仔猪的发病症状,同时得到缓解。

4、仔猪拉稀不严重可以用硫酸庆大霉素口服给药,严重的配合50%葡萄糖注射液,病毒性拉稀,紧急接种猪瘟疫苗24小时后,严重的可以用卡那霉素混合黄芪多糖肌注治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45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