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疾病治疗:牛海绵状脑病传播途径?牛海绵状脑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牛海绵状脑病又称疯牛病,是牛的一种神经性、渐进性、致死性疾病。病牛临床表现为对触、听、视觉过敏,自主神经调节失常以及共济失调。典型的病理变化是病牛脑干灰质特定神经元核周体或神经纤维网(胞质)中出现海绵状空泡变性。对该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病死率为100%。

牛海绵状脑病原

本病病原为一种无核酸的蛋白性侵染颗粒(简称朊病毒或朊粒),是由宿主神经细胞表面正常的一种糖蛋白(PrP)在转变后发生某些修饰而形成的异常蛋白(PrP5815)。在脑内的沉积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神经细胞的空泡化,常是牛海绵状脑病的主要特性。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对该病原无效136°C高温30分钟才可将其杀死。360°C干热条件下,可存活1小时。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钠及2克当量的氢氧化钠,20°C作用1小时以上用于表面消毒。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

牛海绵状脑病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饲料经口传染。一般认为病牛约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间被感染,但也不能排除垂直感染的可能性。由于本病潜伏期较长,被感染的牛到2岁才开始有少数发病,3岁时发病明显增加,4岁和5岁达到高峰,6~7岁发病开始明显减少,到9岁以后发病率维持在低水平。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牛海绵状脑病症状

病程一般为14〜180天,其临诊症状不尽相同。多数病例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常见病牛烦躁不安,行为反常,对声音和触摸过分敏感。常由于恐惧、狂躁而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常乱踢乱蹬以至摔倒。少数病牛可见头部和肩部肌肉颤抖和抽搐。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泌乳减少。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常一只伸向前,另一只向后或保持正常。病牛食欲正常,粪便坚硬,体温偏高,呼吸频率增加,**后常极度消瘦而死亡。

牛海绵状脑病的防治方法:

(1)目前无**治疗方法。为控制本病,在英国规定对患牛一律采取扑杀和销毁措施;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反刍动物蛋白;严禁病牛屠宰后供食用。

(2)我国也已采取了积极的防范措施,以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对杀灭该病病原比较有效的消毒剂可用1~2摩尔/升的苛性钠1小时或0.5%以上的次氯酸钠2小时。

畜牧健康

畜牧疾病治疗:鸡黑头病的病原是什么?


鸡黑头病的病原是组织滴虫,它是一种很小的原虫。该原虫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型原虫,寄生在细胞里,虫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没有鞭毛,大小约为6~20微米;另一种是肠腔型原虫,寄生在盲肠腔的内容物中,虫体呈阿米巴状,直径为5~30微米,具有一根鞭毛,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鞭毛的运动。

随病鸡粪排出的虫体,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很久,鸡食入这些虫体便可感染。但主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寄生在盲肠内的异刺线虫的卵而传播的。当异刺线虫在病鸡体内寄生时,其虫卵内可带上组织滴虫。异刺线虫卵中约有0.5%带有这种组织滴虫。这些虫在线虫卵壳的保护下,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环境中能生存2~3年。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则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这样的虫卵后,卵壳被消化,线虫的幼虫和组织滴虫一起被施放出来,共同移行至盲肠部位繁殖,进入血液。线虫幼虫对盲肠粘膜的机械性刺激,促进盲肠肝炎的发生。组织滴虫钻入肠壁繁殖进入血液,寄生于肝脏。

畜牧疾病治疗:草鱼出血病用什么药**好药?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


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是什么?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种饲养阶段危害**的传染性疾病,通常在水温25-30℃时发病,其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组织器官充血。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较大的病毒性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容易造成大批草鱼鱼种的死亡。草鱼出血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好药?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特点

1.危害对象

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二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可达70%-80%以上,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经过多年的观察与试验,实践证明鲢、鳙、鲤鱼种,无论在鱼池内与草鱼鱼种混养,或在人工感染条件下,都未发现患出血病的情况。

2.流行季节

一般在6月下旬到9月底10月上旬仍有流行,长的可持续于整个鱼种培育阶段,8月份为流行高峰季节。

3.环境条件

水温在20-30℃时发生流行,**适流行水温为27-30℃;在浅水塘,高密度草鱼,单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来势猛快,发病后2-3天内即出现大批死亡,10天左右出现死亡高峰,2-3周后,池中草鱼有部分死亡。在稀养的大规格鱼种池或混养的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量并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份。此病如遇到恶劣天气,大多为急性型。

4.病史

人工感染健康的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约需4-15天,一般是7-10天。

草鱼出血病的原因

1、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过大。许多养殖户盲目追求产量和效益,随意加大投放密度。由于投放密度过大,在养殖中后期,随着池塘鱼类负载量的加大以及饲料投喂量的增加,水质难以控制,容易老化、恶化。由于水体环境不良,氨态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导致草鱼体质变弱,导致出血病的发生。

2、投喂的饲料不符合草鱼鱼种的营养需求。从整体上看,一龄草鱼鱼种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脂肪等的需求较一般其他鱼种低。在草鱼整个养殖期内,全程投喂高蛋白质的鱼饲料往往导致草鱼类营养性疾病(如脂肪肝、肝脏变性等)的发生。其次,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一龄草鱼在池塘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受密度、环境条件、生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维生素的需求量显著提高,如果长期不能满足其需要则会引发各种疾病,如饲料过度过量投喂,饲料中的氯化胆碱的含量不足时很容易引起草鱼鱼种脂肪肝病的发生,使鱼种抗病能力变弱,导致各种细菌疾病的暴发,并发出血病。

3、饲料投喂不科学。许多养殖户在前期3―4月份追求生长速度,投喂量过大,忽视了草鱼自身的生活习性和规律,结果往往是养殖前期草鱼的生长速度很快,鱼体免疫系统发育跟不上鱼的生长速度,对细菌及病毒性疾病几乎没有抵抗力了,导致草鱼后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4、防病措施不合理。有的养殖户防病意识较差,往往被养殖前期草鱼鱼种摄食良好、生长较快所麻痹,而忽视了正常的鱼病预防工作,不调水,极少用微生物制剂,忽视池塘水环境管控。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为时已晚。有的养殖户过分依赖、相信药物的作用。发病季节大量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来杀虫和治疗细菌病(误诊)是诱发草鱼出血病大量死亡的重要因素,很多发病池塘也因此出现日死亡量暴增。还有许多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唯恐草鱼发病,几乎每天都在使用不同的药物,特别是一些内服抗菌药物已经到了滥用的地步。由于用药过多,不仅导致病原体产生强烈的抗药性,也对草鱼鱼种的内脏器官(如肝、肾、脾脏等)造成严重的损伤,使草鱼自身的消化、解毒、抗病能力大大下降。不科学的用药,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反而更容易发生疾病,常常事倍功半。

草鱼出血病的症状:

一、临床症状

主要症状是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以看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鱼的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鳍和鳍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

二、解刨症状

剥去病鱼的皮肤,可以看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病鱼严重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数只有健康鱼的1/2,甚至1/4,这时病鱼的鳃常呈现“花鳃”或“白鳃”,肝、肾等内脏的颜色也变淡;肠壁充血、出血,但肠壁的弹性仍较好.肠内没有食物;肠系膜、周围脂肪组织充血;脾脏肿大,暗红无光泽;鳔、胆囊、肝、肾上也有出血点或出血斑;个别病例,整个鳔及胆囊呈紫红色。

草鱼出血病如何防治?

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一旦鱼体患了出血病,尽管给药洽疗收效也不高,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加强饲养管理,一旦发病,应控制疾病蔓延。应注童以下几点:

(1)将病鱼与健康鱼隔离开来,在发病池塘捞出的死鱼必须销毁。应消毒处理,不随意乱丢,以免病毒从一个水体传播到另一水体中去对流行病区的养殖用具的消毒处理,可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PVP*D60mg/L处理20min,或用10mg/L次氣酸钠处理。

(2)加强检疫,限制运输传染病区的鱼到无病区去,因为流行病的残存者多数是传染源的贮存者。在购置鱼种时,应进行检疫。

(3)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发生。每次投饵量不宜过多,吃剩的草茎应该捞出,不要造成水质恶化。黄芪多糖具有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阻止病毒复制、杀灭细菌和排除毒素等功效,并有用量少、作用快和持久等特点,可用作预防草鱼出血病。

(4)**有效的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892株)。灭活疫苗对草鱼注射免疫,效果甚佳,还有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的免疫方法。

(5)每100kg鱼每天用0.5kg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再加〇.5kg食盐投喂,连喂7天。

(6)通过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提髙抗病能力。

草鱼出血病用什么药**好药?

治疗用药:1)内服:暴发速停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5-7天为一个疗程;

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森福康亩·米,病情较重时,隔日再用一次。

推荐:

外用药:金碘、安福底、碘王、出血腐皮灵

内服药:氟苯尼考粉、利福鱼康、暴发速停。

治疗草鱼出血病的中草药方

(1)每100千克鱼每天用0.5千克大黄、黄芩、板蓝根(单用或全用均可)再添加0.5千克和盐拌饲料投喂。连续5-7天若加入些限量的抗菌药则效果更好。

(2)每万尾鱼种用大黄或枫香树0.25-0.5千克,研成粉末,煎煮或用热开水浸泡过滤,与饵料混合投喂,连服5天,同时再遍洒硫酸铜0.7毫克/升。

(3)金银花500克、菊花500克、大黄500克、黄柏1nbsp500克,共研成细末备用。每亩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上述细末750克,混合后加水适量全池泼洒。

(4)板蓝根、黄芩、大黄、苦木按下述比例混合合成复方药物:板蓝根70%,苦木30%,黄柏32%,大黄36%;三黄(黄柏、黄芩、大黄)50%,苦木50%,每100千克鱼每月投药饵2.5-2千克,其中每用中药粉500克,加限量磺胺类药物5克,连续投喂5-7天。

畜牧疾病: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溶血性埃杀氏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近几年来,该病对养猪的危害愈来愈严重,该病多发生在出生2周之内的膘情较好的壮仔,死亡率较高,因此下面就来了解下发病原因和如何防治。

发病原因

此病是大肠杆菌引起,那么涉及到大肠杆菌的地方和能够使大肠杆菌繁衍的操作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通常情况下,设备陈旧,猪栏低矮,卫生条件差,消毒不严,饲养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引起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使致病性大肠杆菌异常增殖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致病仔猪。

除了猪舍方面的问题,此病也多发生于转群,长途运输,突然断奶,突然换料,或饲料变换频繁等。仔猪的抵抗力较弱,季节性温度的转换也会使的病毒入侵仔猪,还有就是喂食的饲料单一,难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这个问题也不容忽视。

防治措施

因为此病有传染性,猪群中一旦有的发病,应以控制全群为主,病猪隔离,单独治疗,圈舍消毒,大群药物预防。普遍注射,疗效更佳,但要坚持更换针头。日常管理方面,饲料的配制要恰当,青饲料、蛋白质饲料等混合喂养效果较好,对猪舍定期消毒,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土霉素等。

为了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根据水肿病的流行特点,要采取消、防、补、治等一系列措施,即:彻底消毒、预防发病、早期补料、病源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应激因素,增加维生素供给,对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作用。

仔猪水肿病发病后,一般采取抗菌消肿、利尿解毒等措施,采用赛福来(第四代头孢-头孢喹肟)、亚硒酸钠维E分别肌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三天。

畜牧疾病:奶牛酮病怎么治?奶牛酮病发病原因?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能量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给奶牛生产带来很大困扰。酮病是围产期**重要的疾病之一,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酮病发病原因?

牛的酮病是由什么引起的?能量负平衡,体况评分的肥牛,年龄,胎次,季节的影响如夏季热应激和冬季冷应激,牛场的水平包括饲养密度、青贮的饲喂以及采食量等都会对奶牛产生一定的影响;基因水平的影响;疾病的影响如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真胃变位和脂肪肝等。

奶牛酮病表现症状

1、还有病牛还表现出生产瘫痪现象,常常卧地不起,脊椎骨呈“S”状弯曲,头部常置于肘部。不能站立或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

2、消化系统不适表现的症状

病牛初期表现为精神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牛体迅速消瘦,出现瘤胃臌胀,反刍减少,瘤胃蠕动减弱或消失。粪便干燥、坚硬并量少,有时有黏液附着于上。重症者全身出汗,甚至从身上滴下汗液,但尿量少并呈淡黄色,易形成泡沫,有特异的丙酮气味。

3、神经系统表现的症状

有的病牛全身紧张,颈部肌肉强直、全身紧张、四肢相互交叉或叉开至建立不稳。病牛过度兴奋,变现出不安、乱添东西、空嚼、强迫运动及头执拗,有时呈半昏睡状态等症状。还有些病牛磨牙,不时转动舌头,吼叫,震颤或者突然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一般较短,约1-2h,但经约8~12h后,仍有再次复发。

4、轻症者产奶量呈持续性下降,重症者骤减,奶中有酮味,高产牛无奶。

奶牛酮病怎么治?

治疗是降低酮病损失的**后一道防线,如果治疗不当,不但增加不必要的治疗费用,更有可能继发乳房炎、子宫炎、真胃变位等疾病,甚至造成病牛被淘汰。

因此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控。酮病的根本是能量负平衡,因此治疗酮病首先应提升血糖浓度,同时增加生糖先质供给。主要有3种方法:

1.静脉注射葡萄糖,快速升高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

静脉注射葡萄糖在血液中只维持2~3h。临床性酮病葡萄糖的用量为50%葡萄糖500mL,除神经型酮病每4~6h重复使用一次外,其他牛注射一次即可。葡萄糖使用量过大、频率过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影响糖异生;影响食欲,导致采食量降低;因高血糖具有利尿作用,因此经尿液损失的电解质(Na、K等)增加,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反复输注高糖会诱发静脉炎。目前国内兽医对葡萄糖的使用量过大,过于频繁,忽略了其他的治疗措施。

2.口服生糖先质,主要有丙二醇、甘油、丙酸钙等。

丙二醇经瘤胃壁直接吸收后肝脏将其转化为糖,一般治疗剂量为500mL/d,经口灌服,持续3~5d。丙二醇适口性差,因此不能将其同饲料一起饲喂,而灌服时可引起牛应激,所以**好在牛采食结束后灌服。口服葡萄糖或红糖治疗酮病是不科学的,因为糖在瘤胃内很快被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并不能提供生糖先质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

3.注射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能够增加葡萄糖的生成,持续时间为2~4d,但是具有免疫抑制及导致流产的风险,因此仅限用于产后5~50d发生临床性酮病的牛,使用1次即可,应避免重复使用。目前,国内兽医往往只关注临床性酮病的治疗而忽略了亚临床性酮病的诊断及防治。研究显示,对亚临床酮病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罹患临床性酮病的风险。针对亚临床酮病,一般补充生糖先质即可,例如丙二醇500mL/d,连用3~5d,血酮或尿酮转为正常即可停止治疗。另外,治疗时一定要随时观察奶牛临床表现,预防子宫炎及真胃变位的发生。有些酮病难于治疗,尤其是II型酮病,笔者经历过**长的一头牛连续治疗26d,而**短的只有3d,因此酮病痊愈的判断不能仅依靠临床症状,需要随时进行尿酮检测以判定是否需继续治疗。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47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