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猪毛孔出血的防治

很多养猪户会发现猪发病后会伴随着毛孔出血现象,常见于耳朵、眼周、背部、出现针尖到粟粒状出血点,尤其以颈部猪鬃处**为明显。很多人不解。其实这一现象都是用药不当惹的祸。

原因分析:

猪毛孔出血并非所用传染病的固有症状。只有当动物体内红细胞被破坏,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毛孔及内脏出血现象。当我们发现猪毛孔出血时往往都是经过几天治疗后情况,纵观现在有好些资料和杂志也把毛孔出血列为某些传染病的临床症状之一。人云亦云。并且只要一出现毛孔出血现象就认为病情很重或不治之症,其实不然。首先从传染病来看,猪瘟是皮下针尖状出血点或出血斑指压不褪色,猪丹毒是菱形或不规则形紫红色斑块高出皮肤指压退色。猪肺疫,败血型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等都是呈现弥漫性出血斑。并且具有各自独特的临床症状。除猪附红细胞体因为红细胞被附紅体破坏有毛孔出血现象外,其他传染病很少有此现象。再者当猪出现高热时用退热药加抗生素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一现象都是用药不当惹的祸。

退热药包括中药解表药,解热镇痛药(吡唑酮类及其衍生物)。尤其是吡唑酮类,虽然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较强,疗效较好,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和粒细胞减少。猪的汗腺不发达,不能像人类一样通过排汗降温,当猪一出现发热,在没有确定具体病症的情况下,胡乱用退热药且反复用药。殊不知发热是机体在受到病原微生物侵害时,机体出现的一种免疫系统的保护性反应。这时我们应该通过临床症状,疫苗免疫情况、疾病流行季节、发病特点、实验室诊断、必要时通过剖检......等诊断方法和措施,确定病症对症下药。而不应该在没有确诊是什么病的情况下一味使用退热药进行治疗。

目前兽药厂生产的兽药多为复方制剂,差不多都含有退热药(有针对性的部分药除外),部分药注明含有诺瓦尔精或匹拉米洞,其实就是安乃近、氨基比林,竟有部分乡村兽医和养殖人员不知其为何物,当成退热的灵丹妙药。何况有些兽药只注明含有**退热成分。在治疗中为追求疗效,往往随便加大用药量,或在联合用药时A药含有解热镇痛药,B药也含有解热镇痛药。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解热药的用量。造成猪毛孔出血。

本人在治疗风湿症时,单纯使用解热镇痛药连续使用几天后也出现猪毛孔出血症状。并且进行过多次验证,如果加入VC或vk3则出血症状明显减轻,或没有出血症状。

解决措施:

1购药时向厂方问清楚复合制剂的有效成分及含量。2搞清楚自己用药的计量。3防止超剂量用药和重复用药。4如果必须使用解热药**好同时使用vc和vk3,即可增强猪的免疫力又可防止毛孔出血现象。5选用成分单一的药,自己根据具体症状病情配伍用药较好。

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更多关注养殖致富网兽医在线栏目。

畜牧疾病

有关于鸡包涵体肝炎的防治措施


鸡包涵体肝炎是禽腺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鸡死亡突然增加,严重贫血、黄疸,肝肿大,有出血和坏死灶,肝细胞内有包涵体。1951年美国**报道本病,我国自90年代开始出现本病。

本病多发生于4-10周龄的鸡,5周龄鸡**易感,产蛋鸡很少发病。本病可通过接触病鸡或被病鸡污染的禽舍、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发育鸡胚垂直传播,所以一旦传入本病则很难清除。鸡包涵体肝炎主要发生于春、秋季节。

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为1-2天。病鸡表现精神沉郁,嗜睡,下痢,羽毛粗乱。部分病鸡表现贫血和黄疸。感染后3-4天突然出现死亡高峰,5天后死亡逐渐减少至停止。病程一般为10-14天。在伴有法氏囊炎、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明显上升。

预防措施

从包涵体肝炎阳性种鸡群中培育的雏鸡,应与其他鸡隔离饲养。注意搞好卫生,消除应激因素,如寒冷、过热、贼风以及断喙过度等。本病的预防主要还是从加强饲养管理、控制诱因等方面来考虑。碘制剂和次氯酸钠对腺病毒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可选用。由于病毒类型很多,使用疫苗的效果并不很理想。

治疗方法

给鸡群喂抗生素并结合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K,能使损失降低到**限度。治疗方法可用维生素C针剂(每支2毫升,含0.1毫克),维生素K,、维生素K4针剂(每支1毫升,含4毫克),庆大霉素(每支1毫升,含20毫克)各1支,对凉开水250毫升,让病鸡自由饮用,疗程1周,停药3天;改对凉开水500毫升,饮1周后停药。对重症鸡可同时肌注庆大霉素2毫克,早晚各1次。

有包涵体肝炎可疑鸡蛋孵出的雏鸡,应在其可能暴发本病之前2~3天喂治疗药物,应连续喂4~5天。在抗生素治疗结束后,可接着再喂3~5天的微量元素铁、铜和钴的合剂,这样可以加速贫血的恢复。

有关于鸡曲霉菌病防治


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不使用发霉的垫料,不饲喂发霉的饲料,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垫料要经常翻晒,发现长霉时,可用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进行带鸡消毒。喂鸡的砂粒要淘洗干净。育雏室被烟曲霉菌污染后,必须彻底清扫、换土和消毒,然后再铺上干净垫草。霉敌(有效成分为硫化苯唑)具有消除曲霉菌污染的作用,可明显降低孵化室或种蛋上真菌的污染程度。使用方法为:当种蛋孵至17天时将片剂放入孵化器内烟熏,如污染严重,需在放人种蛋的当天加熏1次,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用药4~8片。烟熏时人、畜不得进入孵化室,以防中毒。育雏室的温差不宜过大,要保持通风良好,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垫料和饲料发霉。

本病无**疗法,有人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每只雏鸡1次用量为10万单位,混料口服,连用4天。重症鸡按3万~4万单位/每只,每天滴鼻2次。同时在10升饮水中加硫酸铜3克,连饮3天。及时更换发霉垫料,11天后可停止死亡。口服碘化钾有一定的疗效,用量为每升饮水中加入碘化钾5~10克,给鸡饮用,连用5天。还可将碘1克、碘化钾1.5克溶于1500毫升水中,进行气管或咽喉内滴注,成年鸡2~3毫升,成年鹅4~5毫升,用药时加热至25℃,1次注人即可。此外,克霉唑(抗真菌1号),雏鸡每100只用l克,混饲投药,有一定疗效。

有关于猪低温症的病因和防治措施


猪低温症主要表现为精神抑郁,体温下降,食欲衰减,嗜睡,不爱运动。结膜粉白或苍白。在临死前出现肛门松弛,脱肛等症状。

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如饲料蛋白含量过低或饲料搭配不当、猪舍地面长期潮湿,气温突变等原因导致体温下降。

2、外伤大出血导致机体供血不足造成低温。

3、退烧药使用不当(一般为过量),出现低温症状。如安乃近、扑热息痛、安痛定等都会造成低温。

4、营养代谢失衡,造成能量代谢紊乱,无法维持正常的体能从而导致低温。

5、内毒素作用,猪肠胃运动减弱,无法将内毒素完全排出导致低温。

6、中毒因素,如农药中毒、饲料中毒等。预混料、玉米、豆粕等发生霉变后猪只食入也会造成中毒。中毒严重时有明显的症状,如口吐白沫,角弓反张等,但是大部分没有明显中毒症状,仅表现为体温下降,食欲减退。

7、病原体感染,由于病原体进入机体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或毒血症,一般表现为前期体温升高,后期体温下降。

8、此外手术也可引发低温,由于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消毒药,进行体腔冲洗或者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等原因而致体温下降,一般无特殊症状。

治疗方案

以补充体液和能量,加强体液循环,增强抵抗力为原则。常用的有西药疗法、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

1、西药疗法:10%葡萄糖500mL,盐水500mL,10%的安钠咖10~20mL,三磷酸腺苷(ATP)120mg,肌苷300~600mg,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60~80mg,维生素C0.5g,1次静注(注射液加热至37.5℃效果更好)。新生仔猪可适当肌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0.5mL,1次/天,连用2天。

2、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取0.1%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mL,给病猪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随后取红糖或白糖100-150克,加适量开水溶解,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对大便干硬的病猪,可先用肥皂水灌肠或用低聚木糖粉口服,待干硬粪便排出后,再口服补液。喂食和饮水中可适当加入熬煎好的生姜辣椒汤,以刺激肌体血液循环,助体温上升。还可适当升高猪舍温度,铺干净柔软垫草。

注意事项

1、低温期间禁止使用快速退烧成分的药物:三安类(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双氯芬酸钠、对乙酰氨基酚、大寒的中药等药物。

2、低温期间禁止使用对肝肾有毒副作用的药物:磺胺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

有关于鸡肾传支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卫生消毒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避免鸡群拥挤,注意温度、湿度变化。避免过冷、过热。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有害气体刺激呼吸道。给予清洁饮水及优质全价饲料,并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矿物质,增强鸡只抗病力。在空栏时应对全场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进雏后定期带鸡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污染,以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同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检疫等卫生防疫措施,减少对鸡群不利应激因素。

2.免疫接种

(1)疫苗种类疫苗种类有弱毒苗、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市场中主要销售的弱毒苗有H120株、H52株、Ma5株、28/86株、T株、W株、M41株和4/91株等。H120株、H52株是我国引进的荷兰株,与我国流行的呼吸道型和生殖型有一定的交叉保护。H120株毒力较低,相当安全,免疫原性较差,免疫期2个月,用于雏鸡初次免疫。H52毒力较高,免疫性较强,免疫期6个月,适用于3周以上的鸡初次免疫和加强免疫。Ma5株属于麻省性毒株,毒力相当于或低于H120株,具有预防鸡肾型IBV感染的能力,可用于任何日龄的鸡群。对肾脏病变型IB有较强的保护率。T株、W株也是预防鸡肾型IBV。M41属于麻省型毒株,毒力强、只能用于油苗的生产。4/91株是一株变异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是用来预防种鸡发生深层肌肉病变、产蛋率下降、有呼吸道症状及腹泻问题的。IBV弱毒疫苗的常规免疫途径为喷雾、点眼及饮水等。

灭活苗一般是本地分离毒株和肾型或呼吸性或腺胃型IBV制备呈的多价油乳灭活苗,安全,免疫期长,用于种鸡、蛋鸡产前肌注。

IBV基因工程疫苗包括重组亚单位疫苗、重组活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IBV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具有安全、高效、多价、广谱的特点,但尚处在研制探索阶段。

(2)免疫程序根据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条件、疫苗毒株的特点、鸡群母源抗体水平等来决定免疫程序。一般肉鸡上市前免疫两次,产蛋鸡产蛋前免疫四次。1日龄接种Ma5疫苗,10日龄接种H120疫苗,30~35日龄和开产期前用多价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商品肉鸡于1日龄和10日龄两次免疫即可。有腺胃型IB发生的地区可使用腺胃型传支油乳剂灭活苗,在7~14日龄首免,产蛋前加强免疫一次,保护率可达95%以上。有变异株-----IBV4/91株感染的地区,1日龄接种Ma5疫苗,10日龄接种4/91疫苗。

(3)发病时的处理措施发病时要注意隔离病鸡,加强保暖、通风换气和进行鸡舍、带鸡消毒,并进行对症治疗。可用每瓶禽疫灵(天宇生物)中添加一瓶刀豆素,一瓶天宇核酸肽混合肌肉注射,针对病毒性呼吸道一针治愈,严重的挑出来第二天巩固一针。

有关于鸡梭菌性肠炎的夏季防治措施


鸡梭菌性肠炎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沉郁,大多数病例采食量下降,粪便疏松,含较多液体,表层粪便更加粘稠,或腹泻;饮水、饲料比增加,日增重降低。病程经过极短,常呈急性死亡。

该病的病变主要见于小肠,可见肠腔扩张充气,肠壁增厚,肠壁充血,有出血斑点。另外,肠黏膜坏死,呈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伪膜样坏死灶。鸡梭菌性肠炎的组织学病变主要表现为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合理供给营养,提高鸡只抗病能力,是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饲料中适当添加抗生素促生长剂,有助于减少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在以小麦代替部分玉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降低本病的发病率。搞好环境卫生,鸡舍及环境经常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的产气荚膜梭菌。

要加强对鸡球虫病的控制,发病后对症采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进行及时治疗,可收到较好较果。

治疗

治疗的话,**药物为链霉素和杆菌肽,可经注射、饮水及混饲给药,其混饲浓度为链霉素0.006%,杆菌肽0.005%~0.01%,链霉素饮水浓度为每g链霉素加水4.5Kg,连用3d。其次,链霉素、杆菌肽、氯霉素、痢特灵对本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有关于鸡传染性滑膜炎的防治方法


1、隔离、治疗

将发病鸡只和未发病鸡只迅速隔离,对发病鸡只立即给予治疗,对未发病鸡只采取药物预防。病鸡肌肉注射双氢链霉素,8000IU/只,2次/d,连用5d;同时用氯霉素按0.2%比例混合到饲料中喂服,连服5d。未发病鸡只每天用泰乐菌素以0.08%浓度饮水,2次/d,连用5d。

2、加强饲养管理

将所有垫料立即更换,并进行一次严格消毒。以后每3d更换一次垫料,每周进行两次彻底消毒。同时要注意加强通风换气,注意保温,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清理粪便,改善鸡舍环境。

小结与讨论

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可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滑膜炎。通过对发病鸡只立即给予治疗,对未发病鸡只采取药物预防,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控制了该病。经随访观察,用药5d后,所有病鸡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此后,该农户家的鸡只再未发生过本病。

2、鸡传染性滑膜炎既可水平传播,也可经种蛋垂直传播。由此提示养鸡户引进雏鸡时一定要谨慎,防止将病原引进鸡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平时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环境,防止由于不良的环境因素诱发本病。一旦发生本病,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及时对未发病鸡只进行药物预防,以减少经济损失。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30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