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鸡病防治:雏鸡糊肛预防有方法

1、温度适宜:育雏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天内的温度差不得超过1.5摄氏度,以利于雏鸡对食品的消化吸收,减少糊肛。2、及时开水:雏鸡出壳后的**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假如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接连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糊肛,而且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3、适时开食:雏鸡出壳后**次喂食称为开食。试验证实,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迟不得超过36小时。同时,应保证所有的雏鸡在两天内全部学会吃食,促进雏鸡对食品的消化吸收,减少糊肛。不喂高蛋白天粮雏鸡出壳后,其腹腔内尚有6~9克蛋黄没有被吸收完,蛋黄的营养价值很高,完全可以作为雏鸡的营养来历。加上这时雏鸡的消化性能不健全,各类消化酶的酶解能力还很弱,高蛋白的日粮不能被充分地消化吸收,极易发生糊肛。因此,雏鸡出壳后的前几天不要喂加有鱼粉和鸡蛋等的高蛋白饲料。第1天可用泡软的小米或玉米碎渣开食;第2天在配合饲料内添加1/2玉米碎渣;第3天则只需添加1/3玉米碎渣,以后改喂全价配合饲料。

畜牧健康

2022关于鸡球虫病的预防


鸡球虫病是危害甚大的寄生虫病,一般鸡球虫病和肠炎并发,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因此,在日常鸡场管理中,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若球虫病已发生且出现血便等症状时,用药效果较差,而且,**重要的是对鸡的侵害已经形成,损失难以挽回。

鸡球虫病的病因多为地面引起和环境接触引起,在环境方面又分为,同类病鸡接触和鸡舍用具的不卫生,所以,针对鸡球虫病的发病原因,要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

一、饲养方面

预防鸡球虫病要防止饲料、饮水、用具等被鸡粪污染,环境、用具要经常消毒,用开水烫、热碱水加强鸡舍和运动场的清洁卫生,消灭蚊蝇、鼠类等传播者。保持鸡舍干燥,勤换垫料,及时清粪,饲养密度适当,定期消毒等可有效切断球虫体外生活链,防止本病爆发。

二、药物预防

这是预防球虫病的常用方法,方法是在饲料中混入抗球虫药物。较低量的药物预防可使球虫在鸡体内只能少量繁殖,既不至于爆发此病,又可不断地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这样在育成后期就不再靠抗球虫药来抵抗球虫的侵袭。如果剂量充足,则有可能将体内的球虫完全杀灭,因而不能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若不采取连续给药的预防方案就会爆发球虫病,使用抗球虫药预防的药物及使用方案,可参见治疗部分的叙述。

三、免疫预防

球虫苗的研究进展很快,目前已有野毒卵囊、有毒活卵囊及弱毒活卵囊等多种,原理是通过数量有限的各种球虫卵囊刺激鸡体产生免疫力。免疫方法以逐只滴喂法和拌料法效果较好。当然,使用球虫卵囊免疫还存在许多不足,免疫效果不够理想,存在多次接种而使其毒力返强的担心,所以使用时应慎重对待。

鸡球虫病的预防方法有哪些?过去的养殖以治疗为主,现在的养殖以预防为主,未来的养殖以养为主,主要以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为主。目前科学的养殖办法和预防鸡球虫病的办法就是树立养大于防,防大于治观念。

2022关于猪呼吸道病防治方法


猪呼吸道疾病多发于冬季,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猪场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今年进入冬季没多久,正是在思想上提高注意的好时机,对于防治猪呼吸道病要做好准备,要把它作为养猪场猪病防治的重点。

猪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由温度骤变、病原体入侵,环境饲养条件造成应激或者因为其他类猪病(口蹄疫)感染造成的猪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并共同作用,使得该猪病较难治愈,所以猪场不能简单的对该此类猪病,应该采取系统的预防措施。

猪呼吸道病主要有哪几类?只有在了解病情和病症的情况下,才能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避免猪场的损失。猪呼吸道病主要有细菌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支原体肺炎(猪喘气病)、猪肺疫等;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系统障碍综合症、猪瘟等;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的呼吸系统疾病;寄生虫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蛔虫、肺丝虫等。

猪呼吸道病防治措施有那几方面?首先是猪舍消毒通风,由于猪舍内的取暖设备工作,会造成猪舍内空气干燥,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容易吸附有机体大量繁殖,导致猪只感染猪病,造成免疫能力下降,引起猪病多发。

疫苗预防也是重要的防止措施之一,一些病毒性疾病是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元凶,除了免疫口蹄疫外,猪场还要严加防范伪狂犬、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猪瘟等猪病感染传播,都要纳入到免疫程序中。

饲养管理是会影响到猪抵抗力和环境好坏的关键,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与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冬季饲喂饲料多样化,适当加喂青绿饲料和鱼粉,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摄入均衡,同时,适量增加猪只的活动量。在冬季可以适当降低猪舍内的猪只密度,特别是保育舍,减少转栏和混群的次数等。

2022关于鸡球虫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是鸡常见的一种急性流行性原虫病。它的病发症状一般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2种。

一、病发症状

1、急性型:多见于雏鸡。病初精神委顿,羽毛逆立,头蜷缩,食欲不振。下痢,排血红色或棕褐色血便。鸡盲肠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肿大,黏膜出血或坏死,内充满血液或血样凝块。小肠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使肠壁增厚、严重坏死,肠管内充满血液或血样凝块。病程3~5天死亡。

2、慢性型:多见于4~6月龄鸡及成鸡。表现为逐渐消瘦,贫血和间歇性下痢。

二、防治方法

1、搞好鸡舍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粪便应彻底清理,消灭卵囊。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保持鸡舍干燥,防止潮湿。

2、采用药物预防是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措施。

抗球虫药种类很多,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诊断,有针对性的用药。根据不同预防对象,合理选用抗球虫药。

肉鸡生长周期短,可普遍使用抗球虫药;蛋鸡、种鸡生长周期长,可在饲料中加入低于肉鸡用药浓度的预防性抗球虫药。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方式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目前应用球虫疫苗预防球虫病可克服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影响,正逐渐取代药物预防。

2022关于鸡球虫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球虫病又称艾美尔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的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的疾病。寄生于鸡的球虫很多,致病力**强的为柔嫩艾美尔球虫以及毒害艾美尔球虫,对养鸡业危害很严重。

1、鸡球虫病发育史

球虫的发育分三个阶段,即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均在体内进行)、孢子生殖(在体外进行)。鸡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后,卵囊壁被消化液溶解破坏,其中8个子孢子逸出,侵入肠上皮细胞,发育成裂殖体,裂殖体分裂成数目众多的裂殖子,从而破坏肠上皮细胞,再进入新的肠上皮细胞,形成第二代裂殖体,并以同样的方式进行繁殖,这种无性繁殖进行若干代之后,某些裂殖子转化为有性的大配子母细胞和小配子母细胞。大配子母细胞进一步发育成大配子,小配子母细胞以出芽方式形成若干小配子,小配子离开上皮细胞与大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分泌形成被膜卵囊壁即成卵囊,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中,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卵囊里的合子分裂为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两个子孢子。此时的卵囊具有感染力,故称感染性卵囊。

2、鸡球虫病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内的雏鸡,15-45日龄内**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11日龄以内的幼雏很少发生,成年鸡多为带虫者,体重和产蛋均受影响。

该病通常在雨水较多、气温在22-33℃的春夏季多发。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消化道,雏鸡吃了孢子化卵囊而感染,饲料和饮水、畜禽、昆虫、饲养人员和一切用具等,都可作为球虫病的传播者。康复鸡是传播本病的重要来源。

阴雨潮湿,育雏鸡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日粮配合不当等,都可引起球虫病的流行。

3、鸡球虫病症状

病雏精神萎靡,喜欢拥挤,羽毛松乱,头颈卷缩,闭眼呆立,病雏下痢,排出混有血液甚至全血的稀粪。食欲不振,渴欲增加,嗉囊充满液体。后期食欲废绝,两翅下垂,运动失调,倒地痉挛死亡。多数病鸡于发病后6-10天内死亡,雏鸡的死亡率达5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

3月龄以上的中雏及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慢性型。病鸡表现食欲不振,间歇性下痢,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逐渐消瘦,贫血,中雏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率下降,病程长达1-2月。剖检:急性,盲肠肿大,比正常大几倍,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质地坚实。盲肠内粪便干硬,混有血液及干酪样物。盲肠壁肥厚,粘膜弥漫性出血。慢性,小肠壁肥厚,粘膜上有白色粟粒大结节,有时可见出血斑。

4、鸡球虫病诊断要点

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同龄及1.5个月龄的雏禽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病雏衰弱和消瘦,鸡冠和粘膜苍白,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所粘连。运动失调,翅膀下垂,排出血便。剖检时可见盲肠和小肠有病变。根据这些特点,即可怀疑为球虫病。

**后确诊,要检查出虫卵。检查方法是:取少量病鸡肠病变粘液,放在清洁的玻璃片上,滴上生理盐水混匀,盖上盖片,镜检。

5、鸡球虫病的预防及治疗

搞好鸡舍环境卫生、防止饲料、饮水被粪便污染。粪便应彻底清理,消灭卵囊。粪便应堆积发酵处理。保持鸡舍干燥,防止潮湿。

采用药物预防是控制球虫病的主要措施。抗球虫药种类很多,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正确诊断,有针对性的用药。根据不同预防对象,合理选用抗球虫药。肉鸡生长周期短,可普遍使用抗球虫药;蛋鸡、种鸡生长周期长,可在饲料中加入低于肉鸡用药浓度的预防性抗球虫药。采用穿梭用药和轮换用药方式以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目前应用球虫疫苗预防球虫病可克服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的影响,正逐渐取代药物预防。

2022关于鸡白痢病的防治措施


近几天来,我县肉鸡养殖厂陆续发生几例雏鸡白痢病。均为国内某**大公司鸡苗,很令人意外,因为该病可以引起腺胃肿胀,常被误认为腺胃炎,因此拍了几张照片加上简述一下与大家分享:

鸡白痢是沙门氏菌的一种,在雏鸡的发病多由于种鸡的带菌而垂直传播,多因为孵化用具的污染而降低出孵率和出现大量的弱雏。在小鸡多表现为高死亡率或者死亡零星不断。雏鸡挤堆缩头,排出白痢样便或者白绿相间样便。个别鸡出现糊肛排便不畅而发出唧唧的叫声。和正常发育的雏鸡个头相差较大。成年蛋鸡一般为慢性,表现厌食,精神倦怠,面目苍白,鸡冠萎缩和腹泻以及产蛋率不高等。

鸡白痢这个名称是国际公认的,但是公认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贴切的。从字面上看该病是一种肠道病,但其实不然,该病是一种较严重的全身感染病,以下图片均来自我县徐庙一家养鸡场:白痢发病鸡可以表现出脑炎症状表现扭头和转脖剖检可发现脑部黄白色坏死点:

除了这些以外,还会有关节炎的表现,严重的在盲肠和直肠也会有肉芽肿增生结节。只不过这是雏鸡还没严重到那种程度而已。

白痢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不生长的,因此在做药敏实验的时候使用的是血平板。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筛选药物准确度会高一点:

白痢的预防需要从种鸡的净化抓起,治疗不是方向,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需要种鸡场定期检测淘汰白痢检测阳性鸡和不健康种鸡,杜绝该病的垂直传播。养殖户需要从无白痢鸡场购买鸡苗,只是从养殖户的角度很困难。(比如这次就是大公司鸡苗)

白痢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在没有药敏实验条件的地区可选用针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窄谱抗生素来治疗,同时需要坚决淘汰发病雏鸡。同时做好温度通风的协调和管理。

2022关于秋季注意预防鸡白冠病和鸡痘


1前言

1.1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吸血昆虫蚋和库蠓叮咬鸡引起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一般在夏末和秋季多发,由于夏季降雨量较大,部分沟渠积水,库蠓和蚋多孽生,因此在多雨水涝的年份发病率明显增高。1998年中国从南到北发生洪涝灾害,吸血昆虫的孳生格外严重,出现了一个白冠病多发年,而后两年发病稍轻,并有地区性,今年8月中旬以来白冠病的发病以呈抬头趋势,有一定的死亡率,对蛋鸡产蛋率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降低,应引起养鸡户的重视。

1.2鸡痘也是一种虫媒传染病,多发于秋季和初冬,吸血昆虫库蜢、蚊、蝇是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表现为无毛部位皮肤型和粘膜型鸡痘,引起雏鸡和育成鸡发育受阻,蛋鸡产蛋率降低,并有一定的死亡率,特别是当有并发症时,死亡率更高,损失更为严重。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将白冠病和鸡痘的预防和控制进行阐述,也许对广大养鸡户有所帮助。

2流行病学

2.1白冠病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在8~10月份发生流行,这是由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所决定的,它的生活史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在终宿主库蜢或蚋体内进行,原虫的发育需要库蠓和蚋参加才能完成,大约需3天,生成有侵袭力的孢子出现在库蜢或蚋的唾液内,通过它们再次叮咬或吸血侵入鸡体,并开始裂殖生殖,引起鸡群发病。在3~6周龄的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育成鸡发病后死亡率较低,产蛋鸡出现一定的死亡率,发病严重鸡群产蛋率能降低10%~20%。

2.2鸡痘本病主要发生于鸡,火鸡,鸽子有时也可发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和育成鸡**易感染。秋冬两季**易流行,秋季8~10月份多发生皮肤型鸡痘,冬季则以粘膜型鸡痘为主。本病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病鸡脱离和碎散的痘痂是传播病毒的主要污染物。易感鸡经带毒的库蠓、伊蚊和按蚊叮咬后而感染,这是夏秋季易流行鸡痘的重要原因。鸡群过分拥挤、鸡舍阴暗潮湿、营养缺乏、寄生虫病及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时,均能加重病情和引起病鸡死亡。

3临床症状

3.1白冠病本病的潜伏期6-10天,该病主要感染成年鸡,病鸡精神沉郁,机体消瘦无力,经常卧在地上,接着出现零星死亡。鸡群中约有10%-20%的鸡表现在鸡冠和肉垂苍白,有时见冠髯根部苍白,上部为黄色或白色。蛋鸡出现产蛋率下降,产软蛋壳、薄皮蛋。部分发病鸡,拉黄绿色稀便。有的死亡鸡口流鲜血。有的脚软或轻瘫,本病病程7-15天,治疗及时,可很快治愈。

3.2鸡痘鸡痘的潜伏期约为4~10天。根据病禽的症状和病变,可以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

3.2.1皮肤型皮肤型鸡痘主要发生在鸡体的无毛或毛稀少部分,特别是在鸡冠、肉髯、眼睑和喙角,翼下、腹部及腿等处,生出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渐次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呈黄色、灰黄色或褐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邻近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皮肤型鸡痘一般比较轻微,没有全身性的症状,但在严重病鸡中,尤以幼雏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甚至引起死亡,产蛋鸡则产蛋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停产,这对集约化养鸡场危害甚大。

3.2.2粘膜型(白喉型)此型鸡痘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初期为鼻炎症状,2~3天后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起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逐渐增大并互相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这层假膜是由坏死的粘膜组织和炎性渗出物凝固而形成,很象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为鸡白喉。如果用镊子撕去假膜,则露出红色的溃烂面。随着病的发展,假膜逐渐扩大和增厚,阻塞在口腔和咽喉部分,使病鸡尤以幼雏鸡呼吸和吞咽都受障碍,严重时嘴也无法闭合,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发出嘎嘎的声音。病鸡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精神萎靡,**后窒息死亡。此型多发生于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严重时可达50%。有些严重病鸡,鼻和眼部也受到侵害,产生所谓眼鼻型的鸡痘。先是眼结膜发炎,从眼和鼻孔中流出水样分泌物,以后变成淡黄色浓稠的脓液。时间稍长后,由于眶下窦有炎性渗出物蓄积,因而病鸡的眼部肿胀,可以挤出一种干酪样的凝固物质。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

3.2.3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鸡痘的发病率高低不一,由少数到全群都发病,死亡率也不相同,这都取决于病毒的强弱,饲养管理条件和是否及时采取防制措施有关,一般是成年鸡死亡率小,中雏死亡率约5%,幼雏可达10%以上,特别是鸡群拥挤,卫生条件差,饲料不足时,或者是混合型病例时,**严重病例可达50%以上的死亡率。

4病理解剖

4.1白冠病肝脾肿大、有时有肝上出现白色肿瘤结节,脾脏肿大2-4倍,外观呈大理石样,肝脾上有出血斑点,肺、肾等内脏器官出血,气管黏膜出血。病鸡心外膜、腹部脂肪、胸、腿部肌肉有突出表面的寄生性小结节或血囊肿。肠系膜,肠道浆膜,胰腺,卵巢,输卵管黏膜均可见针尖大或米粒的灰白色小结节。

4.2鸡痘鸡痘的病理变化比较典型,容易识别。皮肤型鸡痘的病变如临诊症状所见。在病禽皮肤上可见白色小病灶、痘疹、坏死性痘痂及痂皮脱落的疤痕等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粘膜型鸡痘则见口腔,咽喉部甚至气管粘膜上出现溃疡,表面覆有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重者还可见到支气管、肺部及鼻部的病理变化。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可基本确诊,一般不用进行实验室诊断。若进行实验室诊断可采用下述方法:

5.1白冠病取病鸡血液涂片或出血结节压片,经姬姆萨染色后,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在组织中可见到许多紫红色的裂殖子。在血液中可见有如梭形的,也有少数为椭圆形的白细胞原虫配子体,确诊为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

5.2鸡痘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取病变组织(痘痂或伪膜)用生理盐水作成1∶5~1∶10混悬液,每毫升加青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各1000单位,室温下感作2h,低速离心沉淀,取上清液接种易感鸡,可以涂擦在划破的冠部,拔毛的腿部毛囊或刺种,如有痘病毒存在,接种3~4天后,可见接种部出现痘肿。取上述处理的病料,接种在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每胚0.1~0.2ml,37℃孵育4~5天后,可见绒毛尿囊膜水肿,增厚,有明显的致密的痘斑样增生性病灶。

5.3血清学方法

有必要时还可进行琼脂扩散试验、ELISA、微量中和试验等方法检验确诊。

6防治

6.1白冠病

6.1.1在流行季节,鸡舍内外、纱窗应喷洒7%的马拉硫磷等药物,以杀灭蚋及库蠓,垫平臭污水沟,减少虫卵的孳生,切断传播途径。应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对鸡场内外环境喷施杀灭蚊虫药物,防止复发。

6.1.2发病鸡群用0.3%的磺胺二甲氧嘧啶或0.1%的复方新诺明或0.5%泰灭净拌料,连用4~5天,停2天,再用4~5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要注注意拌料要均匀,以免拌料不均引起中毒,另外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小苏打以缓解磺胺类药物的毒副作用。

6.1.3每升水加3~5毫克的维生素K3,连用10天。

6.2鸡痘

6.2.1首先要进行良好的免疫,人工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可靠办法。目前使用**广泛的是鹌鹑化鸡痘弱毒疫苗。使用方法:用50%甘油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100倍后应用。稀释后当天用完。用消毒过的钢笔尖或带凹槽的特制针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根据鸡日龄的大小合理调整免疫剂量。一般在接种后2~3周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为2个月,3周龄以上的鸡为4~5个月。在现场刺种后4~6天,抽查(约10%)鸡在接种部位是否有痘肿、水疱及结痂,2~3周痂块脱落。如抽检的鸡80%以上有反应,表示刺种成功。如果接种部位不发生反应,或反应率低,应考虑重新接种。免疫程序:在蛋鸡或种鸡可在25~30日龄首免,90~110日龄二免,为了预防秋季发病,可在7月份将所有不同日龄的鸡都进行一次疫苗免疫接种,能大大减少鸡痘的发病。

6.2.2加强禽群的卫生、消毒、管理及消灭吸血昆虫对预防禽痘也有重要作用。

6.2.3目前尚无**治疗药物,主要采用对症疗法,以减轻病鸡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皮肤型鸡痘,一般不作治疗,如果发病数量较少,将病鸡隔离单饲养,有必要时,可用清洁的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酊或红汞或紫药水。白喉型鸡痘时,咽喉部粘膜上的假膜用镊子剥掉,用0.1%高锰酸钾洗后,用碘甘油或氯霉素软膏。鱼肝油涂擦,以减少窒息死亡。病鸡眼部如果发生肿胀,眼球尚未损坏,可将眼部蓄积的干酪样物质挤出,然后用2%硼酸溶液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剥离下的假膜、痘痂或干酪样物质都应集中烧掉,严禁乱丢,以防散毒。在饮水中或饲料中加入喹诺酮类药物或丁胺卡那霉素或氯霉素对防止继发大肠杆菌、败血支原体、葡萄球菌等感染有一定作用。在饲料中加大和补充维生素A、鱼肝油等,有利于组织和粘膜的新生,促进食欲,提高禽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57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