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草鱼常见疾病分析处理及预防

近期跑塘发现小草鱼发病的案例较多,针对小草鱼发病的问题结合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处理的情况做如下分享,希望能够让更多养殖户引起重视并提前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近期小草鱼常见发病症状

烂鳃

近期引起烂鳃的原因主要有这3种情况:细菌引起的烂鳃病,鱼体色变黑,鳃盖“开天窗”即鳃盖内表皮被腐蚀成半透明的小窗,鳃丝末端黏液增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水质偏浑浊;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主要是车轮虫、指环虫和中华鳋,黏液增多,前两者鳃瓣淤血,鳃丝尖端往往被腐蚀成半月形,虫多时鳃发白,后者鳃丝末端肿大,并挂有像蛆一样的中华鳋,病鱼会在水表层打转或者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又称“翘尾巴”;鳃霉即真菌引起的烂鳃,鳃上黏液增多,游动缓慢,鳃上有出血、淤血或者缺血的斑点,呈现花鳃,病重时鱼高度贫血,整个鳃呈青灰色。

如果发现小草鱼烂鳃,先咨询养殖户近期小草鱼吃食情况和是否有游边炸群等不正常情况,接着再进行水质观察和检测,最后再对鳃进行观察和镜检。如果判断是细菌引起的烂鳃,务必要调控好水质,外用氯制剂或碘制剂消毒,内服氟苯尼考;如果判断是寄生虫引起的烂鳃,则要专虫专杀,杀完虫再消毒;如果判断是鳃霉引起的烂鳃,则用碘和硫醚沙星杀真菌。

水霉

肉眼可以看见鱼体病灶上有似灰白色棉毛状物,故俗称“白毛病”,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焦躁不安,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但能引起水霉的前提是鱼体有受伤的伤口,未受伤的鱼一律不会受感染,所以水霉是腐生性的,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针对水霉可以用碘制剂和硫醚沙星进行杀真菌,肥好水质,内服抗生素和维生素。

锚头蚤

鱼体上肉眼可见锚头鳋犹如在鱼体上插入小针,大量锚头鳋寄生时,鱼体犹如披着蓑衣,因此又称“蓑衣病”。被寄生的鱼体体表会出血掉鳞。针对锚头鳋可以用敌百虫、阿维菌素或者苦参碱成分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杀虫后及时消毒。

肠炎

肠炎由点状气单胞菌引起。明显的特征是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有腹水,病鱼离群独游。小草鱼经过一整个冬天没有进食,体质差,肠道薄弱,抵抗力下降,加上水质不好导致此菌在肠内大量繁殖进而导致肠炎。当小草鱼患有肠炎时,可内服大蒜素或者抗生素,并配上维生素和中草药成分的内服药以增强小草鱼的体质。后期定期内服,做好投喂管理工作。

肝胆综合症

解剖发病小草鱼内脏可以发现其肝脏发白或者发绿且肿大,胆囊颜色较深。分析其原因有:养殖户刚开始进行投料时可能投喂量过大或者投喂蛋白含量较高的饲料导致肝脏负荷过重,也有可能投喂变质的饲料或者饲料添加了违禁的促生长添加剂损伤肝脏,杀虫时敌百虫、硫酸铜等杀虫剂也会导致肝脏受损。

针对肝胆综合症,关键的也是做好投喂管理,选择优质饲料,投喂量不能一下过量,循序渐进慢慢加料,并定期拌维生素、乳酸菌和保肝护胆的中草药。及时用有机酸等解毒药品解除水中的药物残留,控制好水质,内服保肝护胆的中草药和维生素。

以上所述仅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分析得不全面,所以养殖户要根据自己池塘的实际情况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北京渔美康集团武穴四海渔需陈琦

相关阅读

猪养殖的常见疾病与预防措施


近年来,养猪市场的扩大,生猪和猪肉价格起伏不定,引起人们对生猪市场的关注,同时,生猪养殖者对各种疾病的监控难度也加大了,猪常见疾病的新预防和防治方法也因时而生了。本文主要介绍一些猪的常见疾病,其次对猪的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常见的疾病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一、前言

河北省是国内的养猪生产大省,养猪场、种猪场数量居全国上游,生猪的价格也稳居中上游,政府对养猪行业户也有经济补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养猪行业中来。但是养猪也是一门学问,在养殖猪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猪是易感染体,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感染源的影响,稍有不慎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需要人们的细心照料,如猪的常见疾病以及该如何预防猪的常见疾病的知识,这也正是需要养猪者涉猎的一门学问。下面将对养猪过程中常会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

二、猪常见疾病

猪的常见传染病包括常见病毒性传染病和支原体性传染病,此外还有寄生虫病、内外科和产科疾病等。每个大类里面包含了更多种的猪常见疾病,就不一一列举了,以几种常见传染病为例,如下:

1.猪瘟

猪瘟属于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这种病的俗称是烂肠瘟,是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猪瘟在原始条件下不感染其他动物,只对猪这种生物起作用,而猪也比较容易受感染,病猪是最大的传染源,该病不具有季节性,传染性较高。生猪一旦感染此种病毒,就会根据轻重一次出现突然死亡,器官出血,食欲下降等症状,养猪者应注意观察。

2.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也属于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伪狂犬病毒在病原学上叫疱疹病毒。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空气,它不同于猪瘟,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冬季,相对而言较容易预防,而且其他动物也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但如若生猪感染上此病毒,则具有死亡的危险,较严重。外显症状生有多种,例如猪会逐渐消瘦;人们可以通过猪的呼吸情况来判断其是否感染了病毒;病猪会侧卧于地做划船状;病猪角弓反张等症状。猪的年龄越大和感染的天数越短对猪的威胁小一些,相反的会变大。

3.猪丹毒

猪丹毒属于一种常见的细菌性和支原体性传染病。病猪会有淤血的症状,尤其是出现在颈部和背部的皮肤,这种病毒是红斑丹毒丝菌,也叫猪丹毒杆菌,在炎热季节常发于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的架子猪,这也就说明了猪丹毒以感染架子猪,又因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引起,如果是炎热季节更会加重这种病,养猪的新技术有所发展,相应的饲养人员专业素质也会提高,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猪的饮食,猪舍卫生,猪的皮肤等等。夏天湿热,容易滋生细菌,便于猪丹毒的传染,也会加重症状,加速病猪的死亡。症状是食欲不振、紫红色的斑块、呈犬状坐姿、急性的话会突然死亡。

4.猪流行性腹泻(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此种猪常见疾病经常在冬季的时候发生,架子猪和哺乳猪的感染率是绝对的,比较易感。主要是通过肠道感染病传播,症状是呕吐,腹泻,脱水。可能由于饮食,天气等诱因引起,与其他几种疾病相比更常见,不会威胁猪的生命,对年龄大的生猪威胁更小,但是这也有地方性与局域性,养猪场占地面积广,猪舍多,相互间应加强管理,避免传染。如果不严重,不用药物调理,就可以自然调息。

5.猪附红细胞体病(属于寄生虫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俗称红皮病,较易感染对象是仔猪,同时各个年龄阶段的猪都有可能被感染。通过病名就可以指导与附红细胞体有关,这种病事实上就是由它引起的,它破坏红细胞体从而导致猪集体贫血,具有继发性,危害性,广泛性的特点。一旦传染猪,,猪出现的症状较多,基本以上几种病的症状都会有,比较复杂。

三、常见疾病的相应的预防措施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流行性腹泻是几种常见的猪的疾病。对应的预防措施如下:

1.猪瘟的预防与防治

对于急性的猪瘟病,目前无特效办法。对于慢性型的猪瘟病通常会采取消毒、封锁的办法,并按时对病猪进行疫苗注射。一般猪场占地大,要对猪场进行隔离,避免未感染的猪感染上病毒。当前各国都在研制解决办法。

2.猪丹毒的预防与防治

预防:在未发现病情前,就要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

治疗:感染病毒后,定时定量进行青霉素注射;查看体温;按体重的不同配注射液,对猪进行抗血清注射。

3.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预防与防治

预防:首先,喷洒喷雾剂,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飞虫,将其消灭;其二,保证生猪的日常营养,可以喂养全价的猪饲料;其三,在观察出感染症状时,及时在猪饲料中添加药物。其四,可以抽血检验猪的健康情况,并作出相应措施,进行隔离或者加强营养。

防治:药物治疗:贝尼尔、青霉素、牲血素、胺基苯胂酸钠。

4.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与防治

因为猪流行性腹泻这种疾病较常见并且对猪的威胁影响小,有些时候猪会自然平息此病,所以当前无治疗的特制方法,多采用补充生理盐水、注射环丙沙星液的方法,起到防止继续感染的作用。

5.猪常见疾病预防的一般性原则与举措

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猪舍的选址、建筑、卫生、通风、消暑、隔离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若是大的养猪专业户更应从这几方面严格把关,做到卫生,干燥。这是从外界环境入手,其次要从猪本身预防,可以对猪采取保健措施,比如使用药物,注射疫苗。此外注射饲养人员注意观察猪的变化,例如饮食,皮肤,猪舍卫生等

四、结语

当前养猪产业发展前景巨大,而养猪中的常见疾病是限制养猪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通过以上对猪的常见疾病的列举、以及如何预防和防治猪的常见疾病,并结合河北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与防治措施。希望能对一些养猪者有所帮助。

人工养殖黄鳝常见疾病及防治


黄鳝俗称鳝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兼有良好的药用功效,素有“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小暑黄鳝赛人参”的美誉,它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黄鳝适应力强,在野生条件下很少发生疾病,但近几年来,在人工集约化精养、蓄养的条件下,由于养殖密度相对增大,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水环境变化诸多因素,常使黄鳝遭受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及暑害等非生物因素的侵袭而感染疾病。

1、水霉病
又称肤霉病、白毛病病原水霉菌。病因鳝鱼在捕捞、运输、放养时受到机械损伤或冻伤或敌害生物侵袭,伤口感染水霉菌所致。

症状
患病鳝鱼肉眼可见伤处生长毛状菌丝,呈灰白棉毛状,食欲不振,焦躁不安,最终消瘦致死。

防治
1)鳝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3)用30~50克/升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浴患病鳝鱼5~10分钟。
4)对发生水霉病的鳝鱼池,可用0.2克/米3的孔雀石绿或3克/米↑3的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2、毛细线虫病

病原
毛细线虫,乳白色,虫体长1厘米左右。

症状
毛细线虫寄生于鳝鱼的肠道(以后肠为主),以头部钻入肠壁吸取营养,致使鳝鱼肠壁发炎充血,患病鳝鱼时常将头伸出水面,若大量寄生则可引起鳝鱼消瘦致死。

 防治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卵。
2)每50千克鳝鱼用90%晶体敌百虫5~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6天。
3)用贯众、荆芥、苏梗、苦楝树根皮(16:5:3:5)中草药合剂,按每50千克鳝鱼用药290克,加3倍的水煎煮至原水量的1/1,取药汁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用药6天。

3、棘头虫病

病原
棘头虫虫体乳白色或淡黄色,长圆筒形。病因棘头虫中间寄主剑水蚤等桡足类,被鳝鱼吞食而感染,寄生于鳝鱼的肠道(以前肠为主)。

 症状
肠壁明显充血、发炎。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道梗塞,患病鳝鱼体质消瘦,食欲减退,严重时会引起肠穿孔。

 防治
 1)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或将池水排干,曝晒,杀死中间寄主,切断传播途径。
2)用90%晶体敌百虫每50千克鳝鱼5~7.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6天,同时用0.5~0.7克/米3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

4、肠炎病
又称烂肠病病原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病因
鳝鱼饥饱无度或摄食了腐败变质的食物导致消化道感染。

 症状
患病鳝鱼活动减弱、反应迟钝、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废食,严重时体色清黑、无光泽,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可见肠壁充血、变薄,肠内无食,充满黄色脓血样粘液,挤压鳝鱼腹部,有大量黄色粘液从肛门溢出。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按“四定”投饵,不投喂腐败变质饲料,防止饥饱无度。
2)定期用15~20克/米↑3生石灰或1~2克/米↑3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
3)每50千克病鳝用5克磺胺胍或10克痢特灵拌饵投喂,连用3天。
4)每50千克病缮用大蒜头500克、食盐250克捣烂拌饵投喂,连用3~6天。

5、细菌性腐皮病
称梅花斑病病原产气单胞菌。

症状
患病鳝鱼食欲不振,活动减弱。体表、背部两侧发炎充血,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有黄豆或蚕豆大小,俗称“梅花斑”,严重时,患处溃烂,形成不规则的小洞。

 防治
1)鳝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消灭病原体。
2)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用1~1.2克/米3的漂白粉或15~20克/米3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
3)在鳝鱼池里放养几只蟾蜍(俗称癞蛤蟆),已发病的鳝鱼池,可用1~2只蟾蜍,将头皮剥开,系于绳上,在池中往返拖几次.2~3日即有明显好转。
4)每50千克病鳝用磺胺噻唑0.5克拌饵投喂,每天1次,连续投喂3~6天。

6、赤皮病
又称赤皮瘟、擦皮瘟病原荧光假单胞菌。病因鳝鱼因捕捞、运输、放养时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受损时,病原菌由伤口乘虚而入,感染发病。

症状
患病鳝鱼表皮粘液脱落,出现不明显的小红斑,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发炎充血,严重时口腔出血,尾部溃烂。

防治
1)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2)定期换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
3)用0.25克/米3的呋喃唑酮或1~1.2克/米3漂白粉泼洒,连用3天。
4)用金霉素每毫升0.25个单位浸浴病鳝。

7、发烧病
又称发热病病因放养密度太大,没有及时换水致使鳝鱼体表分泌的粘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水温上升,水中溶氧大量消耗,致使鳝鱼发病,特别是长途运输中更易发生此病。

症状
鳝鱼相互缠绕,极度焦躁不安,严重时大批死亡。

防治
1)密度适宜,定期换注新水,特别是高温期或在池中种植部分水生植物,以降低水温,增加溶氧,调节水质。
2)及时消除池中残饵。
3)水源方便,有条件的养殖场在高温棚可采用微流水,或在池埂上种植丝瓜、葡萄等,利用其藤蔓遮荫。
4)驯食成功后,可适当搭配少许泥鳅,泥鳅不仅可以吃掉残饵,而且泥鳅的上下窜动可减少鳝鱼间的相互缠绕。
5)长途运输要注意及时换注良好的新水。

8、萎瘪病
又称消瘦病病因放养密度太大,规则参差不齐,争食太强,饵料不足,营养不够所致。

症状
患病鳝鱼独游,体色发黑,消瘦、头大、身细。

防治
1)同一鳝鱼池规格整齐,防止争食。
2)放养密度适宜,密度过大,应及时分池。
3)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丰富,投均匀,满足鳝鱼摄食生长。


猪群的常见疾病与保健技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目前,我国养猪业中个体养殖比较多,其养殖质量难以保证,经常会暴发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养殖管理问题而引起疾病很常见,因此,养殖人员必须重视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提高养殖的科学性,降低疾病发生率。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群的常见疾病与保健技术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1、哺乳仔猪

新生仔猪生理特征。无母源抗体,抗疾病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差,体内能源贮备有限;易发生贫血;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

保健与健康培育技术。一是注意保温。仔猪适宜环境温度,出生后6h以内为34~36℃,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2~3月龄为22℃,分娩猪舍应采用保温箱、地板、红外线灯保温。二是尽早哺食初乳(1日龄)。哺食初乳越早越好,只有在出生后4h内吮吸到足量初乳,约40~60g/头,才能确保仔猪获得所需IgG(免疫球蛋白),出生12h后才吃到初乳,就不能确保仔猪IgG浓度达到所需水平。为使同窝仔猪均等哺食初乳,可采用分期授乳、寄养、固定乳头的措施。三是补铁(2~3日龄)。初生仔猪体内铁贮存量少,约50mg,每天需约7mg,母乳中含铁少,仔猪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铁1mg。因此,仔猪体内贮存铁很快会耗尽,如得不到补充,早者3~4日龄,晚者8~9日龄便可出现缺铁性贫血。所以,仔猪2~3日龄预防缺铁性贫血,补铁剂量150~200mg/头。补铁应口服铁铜合剂,采取硫酸亚铁2.5g,硫酸铜1g,溶于1000mL水中,自2~3日龄滴于母猪乳头上令其吸食,也可直接滴喂,每天1~2次,每天约10mL/头。肌肉注射补铁,市售产品,于2~3日龄注射100~150mg,2周龄再注射一次。舔剂法,生后5天补饲骨粉、食盐等,拌上铁铜合剂,自由采食。四是在缺硒地区应补硒,仔猪3~5日龄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0.5mL/头,断奶时再注射1次。五是补水、补料。哺乳仔猪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母猪乳汁含脂率高,所以需水量较大。2~3日龄内补水,水中可添加0.8%盐酸或电解质多维。注意水质卫生,定温。3天补水,7天补料。六是预防仔猪腹泻(1~7日龄)。1~3日龄饲喂微生态制剂,仔猪出生后肌肉注射头孢噻呋5mg/头,3、7和21日龄注射20%长效土霉素0.5mL/头。七是仔猪去势(10日龄)。公仔猪10日龄去势,母仔猪20~50日龄去势。

2、断奶仔保育猪

常见疾病主要有断奶后腹泻、肺炎、非典型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水肿病、增生性肠炎。

保健技术。断奶转舍前后,仔猪在23~28日龄断奶,母猪下产床,仔猪在产房停留5d后转入保育舍。一是预防腹泻,在仔猪断奶前后7d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呼吸道病、腹泻,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必需氨基酸。饲料添加氟苯尼考40g/t;泰乐菌素50g/t、金霉素或土霉素或者强力霉素150g/t。二是仔猪在转群时进行预防驱虫1次,口服丙硫咪唑10~20mg/kg体重;5%芬苯哒唑和0.15%伊维菌素按0.5kg/t拌料,连用5d。

3、育肥猪

育肥猪较少发病,在14~18周龄易发生呼吸道综合征。常见疾病主要是猪瘟、伪狂犬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保健方案。一是转群前,保育猪转入肥育舍前7天驱虫1次,丙硫苯咪唑10~20mg/kg,口服1次。补充维生素,电解多维。二是转群1周。育肥阶段重点预防呼吸系统病,在13~18周龄,每吨饲料加80%支原净125g,10%盐酸多西霉素2.5kg,饲喂7天,预防支原体、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巴氏杆菌病、螺旋体病等。

4、妊娠母猪

分娩前管理与保健。一是注意预防细小病毒、乙型脑炎、伪狂犬病、钩端螺旋体、衣原体、布氏杆菌等引起死胎的疾病。二是药物预防及用药。妊娠母猪在产前1~4周内驱虫1次,孕期用丙硫咪唑驱虫。围产期(分娩前后1周)预防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便秘和仔猪腹泻。如产前3~7d注射一次恩诺沙星注射液,或20%长效土霉素每头10~20mL/t,预防经产母体感染仔猪。

母猪分娩管理与保健。分娩前要保证分娩环境清洁和干燥。母猪临近分娩时每隔30~60min需进行产前观察。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养猪常见病--口蹄疫
防治措施
1.注射抗病毒类药物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对溃烂处用消毒剂定期清洗;
2.对周围环境和猪舍内加强消毒,发病期每天1—2次,直至周围疫情全部控制半个月以上为止;
3.康复猪血清治疗;
4.销毁病猪。
养猪常见病--猪瘟
防治措施
1.做好免疫接种,最好使用脾
2.有疫情时紧急接种注射疫苗,并彻底消毒;
3.高免血清预防或治疗。
一、仔猪贫血病:发生在5-28日龄,症状:精神不振,活力减弱,皮肤和粘膜苍白,有轻度的黄疸现象,有的可发生下痢。防治:血多素、富来血、硫酸亚铁。

二、猪肺疫:病猪体温达40~41℃,初为干咳,呼吸困难,口鼻流出白沫,血液,后为湿咳,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红斑。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磺胺药。

三、猪弓形虫:病猪呼吸困难,呈现腹式呼吸,部分有咳嗽、呕吐和流鼻液的症状,怀孕母猪出现流产。防治措施:猪场定期杀虫灭菌,禁止养猫。

四、附红细胞体病:仔猪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体温高到39.5℃~42℃,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便秘或拉稀。内侧皮肤红紫。治疗:血虫净。

鮸鱼人工养殖中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在海水鱼类养殖过程中,病虫害的威胁日益增大,这是水产养殖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困难,遏制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水产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增加渔业产量,必须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基于此,对鮸鱼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案例进行分析,对鱼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综述水泥池内人工养殖娩鱼常见的疾病,分别为香鱼假单胞菌病、淀粉卵甲藻病、双阴道吸虫病、车轮虫病和盾纤毛虫病,分别描述各类疾病的病原、病症、流行情况及防控措施,提出人工养殖鮸鱼时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鮸鱼;人工养殖;疾病防治

鮸鱼(Miichthysmiiuy)俗称米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鮸属。体色发暗,灰褐带有紫绿色,腹部为白色。鮸鱼为近海暖温性底层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朝鲜和日本。鮸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含脂量高,为名贵食用鱼类,其鳔俗称“鱼肚”,为高级滋补品,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鮸鱼作为海水增养殖的优良种类,纷纷被各地开发利用。

鮸鱼为肉食性鱼类,饵料以小鱼及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为主。鮸鱼成体一般通常体长50cm,重2kg左右,大者可达5kg,体长80cm。鮸鱼栖息于水深15~75m,底质为泥或者泥沙区域,喜欢在夜间上浮,小股分散活动。鮸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临近,鱼群较为集中。主要产于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8月为渔汛期,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出海作业。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的严重恶化以及人为的过度捕捞,导致近海鮸鱼产量逐年下降。在2003年,提出鮸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并取得成功。

在鮸鱼的苗种繁育和养殖过程中,随之而来便是病害,增大养殖难度,严重者更是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鮸鱼室内人工养殖,主要发现以下5种病例较为频发,并且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分别为香鱼假单胞菌病、淀粉卵甲藻病、双阴道吸虫病、车轮虫病、盾纤毛虫病,现将这些病例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1疾病及其防治

按病原种类,鱼病主要分为病毒性、细菌性、真菌类和寄生虫类四大类。其中病毒、细菌、真菌均为微生物病原,此类疾病发病速度快、来势猛、死亡率高。而寄生虫为侵袭生物,主要指原生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甲壳动物引起的疾病,此类疾病直接致死率较低,通常引起继发性感染,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对鱼苗及成鱼造成较大威胁。

现阶段室内人工养殖鮸鱼共发现五种病例,其中香鱼假单胞菌病为细菌性疾病,另外四种均属于寄生虫类疾病,目前对这五种病例的高发季节及温度范围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并总结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1.1香鱼假单胞菌病

1.1.1病因该病病原为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splecoglossicida)。腐烂变质、不新鲜的饵料是引发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1.1.2病症病鱼通常表现为食量减少,摄食不活跃或者停止进食,游动缓慢,体表并无明显病征,解剖可见脾脏、肾脏等器官有大量白点,白点大小1~2mm,因此也称之为“内脏白点病”。

1.1.3流行情况爆发该病一般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水温15~20℃,自然状态下死亡率可达70%~80%。

1.1.4防治措施一般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如烂鳃肠炎宁,按每100kg饵料加100g药物拌料,投喂5~6d对控制病情有一定效果,注意施药5d后应停止施药,如病情并无好转,应在正常投喂3~5d后再重新施药。

使用抗生素投喂治疗时,辅佐添加免疫多糖及保肝护肝类药物,可以一定程度提升患病鱼免疫力。

1.2淀粉卵甲藻病

1.2.1病因该病病原为眼点淀粉卵涡鞭虫。之前归于植物界的甲藻门,现在将其分于原生动物门的鞭毛虫类,也叫淀粉卵涡鞭虫。

1.2.2病症该病原主要寄生于鱼鳃上,严重时也能在皮肤和鳍等处发现病原体。病鱼最初的症状表现为摄食减少,游动异常,呼吸加快,鳃盖开闭没有规律,鳃丝充血等。严重时,病鱼停止摄食,体表和鳍在水中可见有很多小白点,体表粘液增多。剪取鳃丝或从体表刮取粘液,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

1.2.3流行情况一般流行于夏秋之间,水温范围在20~30℃。该病在亲鱼养殖及苗种繁育过程中多有发生,并逐渐有上升趋势。该病感染迅速,且传播快、死亡率高,往往造成较大伤害和经济损失,防治不及时,可导致50%~100%的死亡率,造成巨大损失。

1.2.4防控措施苗种放养、亲鱼人池前应当对其进行检疫操作,若发现病原,可用淡水浸泡法,浸2~5min(视当时病鱼状态而定),病鱼应及时捞出,对其隔离治疗,已无药可救的鱼及死鱼要立即捞出,防止传染。亲鱼暂养时发生此病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7:3)合剂,浓度1mg/L,严重时可用1.2mg/L,待24h后换水,连续施药3~4次,即可见效。

1.3双阴道吸虫病

1.3.1病因病原为双阴道吸虫。该寄生虫虫体扁平,呈长柳叶形,通常大小为(3~7.9)mm×(0.2~0.54)mm,吸食血液为生。

1.3.2病症虫体吸食鱼血,大量寄生时,鱼体贫血,鳃丝发白,肝、肾色泽变淡,体表粘液增多,病鱼离群独游,头部左右摆动,时而会蹦出水面或间接性快速游动,食欲锐减,最终呼吸困难而死。显微镜下观察鳃丝,发现数条双阴道吸虫活体即可确诊。

1.3.3流行情况主要发病于春、冬两季,2—5月份较为常见,危害当年鱼种及成鱼。

1.3.4防控措施全池泼洒敌百虫溶液,浓度为0.3~0.5mg/L左右,重复用药2~3次,基本可以治愈。如鱼体外表有损伤,配合聚维酮碘液消毒使用。不同水温及不同鱼种大小对敌百虫耐受性不同,使用前注意进行药物耐受性试验。1.4车轮虫病

1.4.1病因病原体主要为车轮虫和小车轮虫,虫体呈帽子状,螺旋转动行进。

1.4.2病症病鱼体表及鳃部分泌大量粘液,鱼体消瘦,体色变黑,游动迟缓,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死鱼鳃盖张开,刮取粘液或剪取鳃丝,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车轮虫活体,即可确诊。

1.4.3流行情况车轮虫适宜水温为20~28℃,主要流行于4—7月份,可侵害各种海水鱼类。

1.4.4防控措施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7:3)合剂,浓度1~1.2mg/L,完全溶解后,全池泼洒,用药前进行耐受性试验,注意安全用药。

1.5盾纤毛虫病

1.5.1病因病原通常是盾纤类纤毛虫,喙部凸出,虫体呈瓜子形,大小为20~50μm,内质不透明,虫体的前半部稍向内侧弯曲,体披纤毛,后端有一根较长的尾毛,大核位于身体的中央,小核一个,以横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1.5.2病症病鱼表现为摄食量减少,在养殖池中分布散乱,且常不安地狂动、狂游,体色发黑或发红,眼球凸出,多数病鱼鳃盖和吻端出血,严重者体表以及鳍的基部糜烂,鳃丝苍白。刮取腐烂处粘液,显微镜下可发现大量葵花籽状活泼游动,全身被覆纤毛的虫体,即能确诊。

1.5.3流行情况养殖过程中,腐败变质的饵料与恶劣水质为主要发病原因,一年均有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5—9月份的高温季节。

1.5.4防控措施发现有明显病症的鱼,应及时捞出隔离。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溶液,浓度为0.3~0.5mg/L,可减缓病情。发病期间,发现表皮轻微擦伤出现血红色的鱼也应捞出隔离,外部伤口最容易感染。日常照料应勤换水,保持良好水质,对于投喂饵料严格把关,避免病原体通过饵料侵害鱼体。

2鮸鱼疾病综合防治措施

2.1改善养殖环境

首先,要改良水质,因为水是养殖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病原体侵入养殖鱼类的主要途径,因此水的理化指标必须要符合养殖鱼类的生存条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不断更换池内不动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尽量一天内更换两次水,并定期往池中投入水质改良剂,以改善水质,提高水中溶解氧含量;其次,进行严格检疫。对养殖苗种的传染病原生物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阻断传染性病原的传播。

在养殖过程中,对池体、工具、苗种、饵料等各方面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定期进行消毒。在养殖室附近不可造成特别大的动静以惊吓鱼群,鱼体若应激反应长时间的持续或强度过大,会增加鱼体的能量消耗,降低鱼类免疫力,为传染性病原的侵入创造条件,不利鱼类健康生长。

2.2饵料安全

投喂优质的饵料可提高鱼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根据水温、水质与鱼的实际生长状况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投饵量要适宜,一般控制在七八分饱即可。在投饵中还要避免长时间单一投喂一种饵料,不然鱼会出现摄食不活跃等现象。在投喂配合饵料过程中,偶尔喂以活虾、小杂鱼等生物饵料,具体视鱼体大小而定。可定期往饵料中拌入维C或大蒜素等,对于提高鱼体免疫力有良好的效果,维C也可一定程度提高鱼体食欲以及缓解应激反应。

2.3针对性预防

除了对鱼池采取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外,还需投入辅助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护,使鱼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

对于传染性鱼病,一般可采用聚维酮碘液等消毒剂投入鱼池进行消毒。

对于侵蚀性病原体,可用低浓度(通常为O.7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7:3),完全溶解后全池泼洒。对于非寄生物类鱼病,一般在养殖过程中,每1~2周对养殖鱼进行倒池,对用过的池子用次氯酸钠或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液进行全池消毒,降低鱼病发病率。

3总结

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部分,掌握各类鱼病,做好防治措施,对于水产养殖有不可估量的效益。

在日常照料中,应不断提高鱼病的防治技术,加强鱼病防治工作,掌握技术要点,改善水质;合理投喂,提高鱼的免疫力;严格控制养殖密度。以预防为主,做好防治工作,为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1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1猪瘟
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且压不褪色,先便秘像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黏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能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1.2猪丹毒
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病猪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后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万~100万IU,每天2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③用大清叶75g(炒)、石膏50g、升麻40g,研细服用。
1.3猪肺疫
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进行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万~100万IU、链霉素50万~100万IU,每日2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g,或肌肉注射40万~100万IU。
1.4猪流行性感冒
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黏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ml,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万~100万IU;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万~100万IU,每日2次。
1.5仔猪副伤寒
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的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黏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生后30日龄前后仔猪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1ml,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中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千克体重0.4~0.6g,分2次内服,连服3d;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O.5g,每日2次,连用4d;③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g,白头翁、甘草各6g,车前子、滑石粉各15g,研制成细末,分4次灌服。
1.6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又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拉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黏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治疗:呋喃唑酮每天每头喂2~3次,每次0.05~0.1g;或土霉素每头每天喂2~3次,每次0.25~~0.5g;或每头每天喂盐酸黄连素2~3次,每次0.05~0.1g;或大蒜500g+甘草120g,(/)切碎捣烂后加白酒500ml,浸泡5d,然后取原液lml+水4ml,调匀后口服,每日2次。
2常见普通病的防治
2.1猪拉稀病
病猪不爱吃食,拉便次数增多且粪稀,并带有未消化的饲料,尿量少、色黄,四肢发凉。
治疗:①磺胺脒,每千克体重日量0.2~0.3g,分成4等份,第一次喂2份,以后每隔6h喂1份;②土毒素或合霉素,每千克体重按0.02~0.04g剂量,日服3次;③红小豆或绿豆250g,煮开花,凉温,加大蒜2个,捣烂后混合喂猪,日服2次。
2.2猪感冒病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常因气温突变,猪受寒着凉而引起。病猪咳嗽,打喷嚏,流清鼻涕,精神不振,眼结膜潮红、充血。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咳嗽加剧,流浓稠鼻涕,呼吸费力,不爱吃食,喜躺卧,有时钻到垫草或站立在向阳处,体温稍有升高。
治疗:①复方阿司匹林,每次每千克体重按0.1g剂量内服;每千克体重用复方氨基比林或百尔定0.2ml,或30%安乃近0.1ml,1次肌肉注射,连用2~3d;②如上呼吸道炎症严重,可用青、链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③紫苏、防风、荆芥各10g,桔梗、杏仁各15g,款冬花7.5g,煎水口服,日服3次。
2.3母猪产后瘫痪
母猪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称风瘫,多发生在产后20~40d,对瘫痪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加强母猪室外活动,让其多晒太阳,合理补喂钙磷,减少仔猪吃奶次数或提前断奶,以减轻母猪的泌乳负担。
治疗:①用新鲜猪骨砸碎熬汤喂猪,加喂饲用骨粉,每天喂50g左右;②静脉注射10%~20%葡萄糖酸钙100~150ml、5%~10%氯化钙济射液40~80ml;③治疗瘫散:骨粉270g、防己35g、制马前子18g,研为细末后混匀喂服,每日2次,连服数日。
2.4乳房炎
母猪的乳房因与地面摩擦,或因冻伤、被仔猪咬伤、断乳方法不当等,都可引起乳房炎。病猪乳房潮红、肿胀、发热、发硬有疼痛,不让仔猪吃奶。
治疗:①用0.2%呋喃西林溶液洗涤患部后,涂擦呋喃西林粉剂;②青、链霉素80~100万IU,1次肌肉注射,或内服磺胺类药物;③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各10g,知母、黄柏、木通、大黄、甘草各6g,研末拌食。
2.5猪蛔虫病
蛔虫,俗称螬虫,是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猪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生长缓慢或形成僵猪。
防治蛔虫病,除经常打扫猪圈、勤换垫草、注意饲料和饮水清洁外,还应对3~6月龄的小猪进行定期驱虫,具体办法是:按每千克猪体重喂给0.02驱虫净(四咪唑),或每千克猪体重喂给O.30g驱蛔灵(哌哗嗪嗪),拌入饲料一次性喂给。
2.6猪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是寄生在猪小肠里的一种寄生虫,各类猪都能感染。病猪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逐渐消瘦,小猪发育缓慢;严重时可引起肠炎,便秘,下痢,水肿,流产甚至死亡。该病因喂水生饲料较为多见,故应将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花生、浮萍、菱角等做成发酵饲料喂猪,定期驱虫,猪粪堆积发酵后再作肥料。
治疗:①六氯乙烷按每千克体重0.3g剂量,混在饲料内一次性喂给;②精制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0.12g,溶解在水中,混入饲料里生喂;③槟榔30g+木香3g,煎浓汁,早晨空腹一次性服下,连用2~3次。
2.7发霉饲料中毒
病猪腹痛,下痢,被毛粗乱,迅速消瘦,尿呈茶色;严重者可见抽搐,过度兴奋,呻吟等症状,一般在几天内就会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发霉的饲料,改喂青绿易消化的饲料。
治疗:①内服硫酸钠30~50mg,或人工盐40~60g。②肌肉注射2.5%氯丙嗪,每千克体重0.06ml;或内服溴化钾,每千克体重0.15g。③静脉或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每千克体重10ml;肌肉或皮下注射10%安那加,每千克体重0.15ml。

竹鼠肠胃炎及常见疾病的防治


竹鼠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哺乳类动物,这种老鼠是吃竹子吃出名的,但是跟熊猫比是另外一个概念了,竹鼠是一种作为吃的禽类,现在养殖它的人越来越多,竹鼠的肉质非常棒,购买的人也多,所以促进了竹鼠养殖业的推进,另外竹鼠饲养起来也是比较麻烦的,因为其可能会感染一些疾病,所以对于养殖竹鼠帅帅在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常见的疾病防治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肠胃炎

肠胃炎是许多刚刚接触养殖竹鼠的人的常见问题,因为购买回来之前竹鼠是在专业的养殖场养殖的,所以买回家里养殖的时候肯定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像肠胃炎就是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说到竹鼠的肠胃炎,这是个很危险的疾病,一般竹鼠患上肠胃炎后如果在三天之内没有得到治疗的话就会必死无疑了,竹鼠患上肠胃炎的症状有拉稀,粪便带血等,面对这些疾病的话我们可以把饭和糠拌在一起喂给它吃,但是不能给它喝水,坚持每天喂两次庆大霉素,早晚各一次,然后还可以补充一些葡萄糖,竹鼠在生病期间体质是非常差的,所以我们要注重对其饮食上的改善,提高它的体质,可以使用奶粉兑糖水连续喂上一个星期即可。

二、流口水

竹鼠流口水的话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一般发生了流口水的话如果三到四天左右持续不恢复而且不给予其治疗的话竹鼠也是必死无疑的,流口水的话一般其导致的原因是因为细菌性的感染造成的,或者是啃食了有腐蚀性的东西,导致细菌进入肠胃导致分泌功能出问题,一般像鼠池里面的水泥其碱性是很重的,所以竹鼠吃了后会不停的流口水,然后舌头失去知觉不吃东西,最后饿死,那么出现了这种情况后我们要怎么办呢?可以使用酒精对其进行消毒,使它的嘴巴下面的细菌都死掉,这样就可以杀死细菌了,然后再用西瓜霜水剂盆个把星期即可。

三、感冒

如果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的话大部分的起因都是因为吹风,或者是鼠池里面温差变化大没有保温,或者没有给竹鼠盖上稻草导致的,这跟养殖环境的保温措施没有做好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可以将厂房的外面用彩条布包起来,或者在鼠池内盖上稻草,这样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另外将感冒胶囊喂一下,或者用感冒胶囊兑水给它喝,这样坚持早晚各一次皆可。感冒不能拖着,否则致死的几率非常大。

以上就是竹鼠肠胃炎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了,大家有没有学到呢?像上面提及到的病状都是竹鼠的初养殖者经常容易犯的,所以一定要细心,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

草鱼疾病久治不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微山湖区是山东省最大的草鱼养殖基地,几乎98%以上的用户都以养殖草鱼为主,再加上今年的草鱼价格很好,更刺激了草鱼养殖的积极性,苗种的短缺导致用户对放苗的把关不严,良莠不齐的苗种质量给鱼病的爆发买下了伏笔。刚度过草鱼养殖的春季之殇,夏季水温的升高、细菌繁殖速度的加快、再加上预防工作不力,导致疾病大量蔓延。草鱼老三病甚是猖獗,再加上鲢鱼出血性败血病、寄生虫病等,养殖户真是愁容满面、心情低落,再加上有些疾病久治不愈,真是苦不堪言,备受打击。

我们所说的鱼病大部分是由条件致病菌所引起,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鱼病的发生需具备三个要素:

当现有的平衡被打破时,鱼病开始发生。

一、但凡发生鱼病的池塘,要么鱼比较瘦弱,易于被病原感染,要么病原菌大量繁殖侵袭健康鱼类,要么水环境较差,导致鱼抵抗力降低诱发疾病。

二、久治不愈的的鱼病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池塘水质较差,有害物质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超标,鱼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旦感染疾病很难恢复。像这样的池塘一定注意先调理好水质,否则用药治标不治本,而且用药效果极差,鱼用药后死亡下降,停药后反复。

2、鱼体瘦弱,抗病能力较差,感染疾病后痊愈困难,恢复时间长。注意增强鱼的体质,建议选择易消化、高品质饲料投喂增强鱼体抵抗力。

3、池塘常年不清淤,底泥过厚,蕴藏大量病原微生物,消毒不彻底,病原菌滋生快,导致疾病多发、复发。这种池塘应经常进行改底、调水给鱼类生长,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抑制疾病发生。

三、久治不愈的疾病还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1、诊断不准,有些养殖户把病毒性出血当成细菌性出血病防治,尽管投喂了大量的抗菌药物但抗病毒效果不佳,疗效甚微,久治不愈。应分清症状、对症下药。

2、寄生虫引起的烂鳃当成细菌性烂鳃防治,只泼洒消毒药,伤口愈合后又被寄生虫侵袭,疾病复发,久治不愈。应先杀灭寄生虫、再进行消毒处理。

3、常年累月选用一种药物预防鱼病,病菌或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导致疗效欠佳,疾病久治不愈。应交替用药,或做药敏试验针对性选用药物。

4、一味地认为药量越大越好,随意加大药量,外用药物泼洒过量反而伤及鱼体,造成鱼鳃及皮肤受损反而加重病情。内服药物拌服过量伤及鱼的肝脏。

5、疗程不够或过度治疗,一般鱼病发生,外用药物应泼洒2次以上维持药效,内服药物5-7为一个疗程,疗程不够会发生反复。有的几乎天天泼药,导致水体的藻相菌相严重破坏,反而不利于鱼病恢复。泼洒药物发挥效用后应及时解毒,维护水体藻相平衡。

6、鱼体肝胆不健康,有黄肝、花肝、绿肝等现象,往往因饲料发霉、过度投喂、水质过差、药物中毒等造成,痊愈疗程较长,不易治愈,应针对实际情况减食、投喂保肝药物、调节好水质等加以细心调理。

7、有的认为只要调好水,鱼就不会得病,此种论断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时水质很好,鱼病照样发生,在此建议还是养成定期消毒习惯,消毒后及时向水体补充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群,既有调水功效,又能预防疾病。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6575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