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是人们熟悉的家畜之一,其饲养在我国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种草养羊作为一种绿色的养殖模式越来越受到青睐,因此会有很多养殖户在寻求更好的种草养羊技术,做好种草养羊其实也没有那么的简单,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种草养羊技术吧!
种草养羊常识
1、适宜品种:可以选择紫花苜蓿、各牧70对黑麦、串叶松香草。三叶草、聚会草、鲁梅克斯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牧草品种。
2、适度规模:应根据家庭劳力情况、设备条件确定养殖规模,再由养殖规模确定种面积。一般情况下,三亩饲草可供15-20只成年率全年饲用。羊的繁殖速度较慢,年增长率只有年初母羊数的3倍左右,所以牧草的种植面积要视种羊基数和发展速度而定,做到既满足供应又不致浪费。
3、适当茬口:确定牧草茬口布局的原则是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保证学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青饲草。紫花苜蓿与冬牧70黑麦合理搭配种植,可保证羊一年四季青饲料的均衡供应。鲁梅克斯K-l杂交酸模田套种多花黑麦草或冬牧70黑麦。
4、适量饲喂:成年羊每天需青饲料4千克左右,青鲜牧草饲喂过多容易引起拉稀。在青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精饲料中糠麸的比例(糠麸应占精料总量的40%左右)。鲁梅克斯K一1杂交酸模含水量更高,饲喂时更要适当控制。紫花苜蓿、三叶草单一饲喂易引起臌胀痛,应与其他牧草搭配饲喂。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苗期株内含氢氰酸,收割后应稍加晾晒再饲喂。
鲜饲利用技术
1、收割时期:用于鲜饲的豆科牧草收割时期稍早些,一般在初蕾期至现蕾期刈割为宜,每年收割3~4次。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宜在孕穗初期或稍早开始收割,最后收割的生长期不宜超过抽穗后期,每年收割1~3次。稗子宜在孕穗期开始刈割,最后割完的生长期不宜超过乳熟期,每年收割2~3次。
2、饲喂方法:适时收获的牧草经过稍加晾晒后直接投入畜舍让羊采食,这种饲喂方法不科学,虽然利用方便,但损失浪费严重。在生产上一般把新收获的鲜草经过适当加工后再喂饲羊。加工方法主要有两种。
①机械切短:利用切短机械进行适当切短后再喂饲羊,切短长度为2~3厘米。
②牧草揉碎:对于饲用高粱、高丹草等粗纤维含量较高的禾本科牧草,利用柔碎机进行揉碎后,提高了粗纤维消化率,增加了适口性,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每天适宜饲喂量绵羊10千克,山羊8~9千克。饲喂比例一般豆科牧草占30%~40%,饲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稗子占60%~70%。
干草利用技术
1、干草加工:紫花苜蓿、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可以加工成优质干草,饲用高粱晒干后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一般不适宜加工干草产品。紫花苜蓿用于加工干草收获适期一般从现蕾期到初花期,此时收获能保证草产品的质量及产量。稗子、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适宜的刈割期为抽穗期。干草加工方法一般采用自然干燥法,即适期收获的牧草刈割后,顺垄搂成草趟子,就地摊晒,尽量摊放均匀,根据干燥情况及时翻晒,使草趟子中所有的牧草都能够充分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晾晒6~7小时后,将紫花苜蓿捆成重约1~2千克的草捆、禾本科牧草捆成重约4~5千克的草捆,就地码成人字形草堆,继续干燥36~48小时后,牧草茎秆用手很容易折断,就调制成含水量15%~17%的青干草。
2、喂饲方法:干草喂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干草直接喂饲,另一种是切短喂饲。经过加工后的干草贮藏一段时间后,按照羊日需量喂饲。一般把干草捆打开后直接投到羊舍或料槽中,由羊自由采食。这种饲喂方法简单,但牧草损失约5~10%。在生产上一般多采取切短喂饲,先利用牧草铡草机把干草切成草段,然后饲喂。禾本科牧草饲喂羊一般切成2~3厘米、豆科牧草1~2厘米。豆科干草喂饲羊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日粮的30%,禾本科牧草自由采食。
青贮利用技术
1、收获时期: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豆科牧草一般不是单独品种青贮的主要原料,但在某些情况下仍要采取青贮方式保存。制作青贮的豆科牧草最适宜的收割期为初花期,最晚不应超过盛花期,初花期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盛花期虽然粗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粗纤维含量提高,但牧草产量最高,粗纤维经过青贮发酵分解后,其适口性和利用率仍很高。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最好在孕穗初至初花期收割,最迟到乳熟期收割。
2、青贮方法:豆科牧草一般不适宜单独青贮,可与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制作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为30~40%:60~70%。也可进行低水分青贮,即原料含水量降至45~55%进行青贮。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饲用高粱、稗子可以单独制作青贮。常用的青贮设施主要有青贮窖、塑料袋青贮和拉伸膜青贮。
3、喂饲方法
①绵羊日喂量4~5千克、山羊为3~4千克。
②青贮饲料饲喂妊娠羊时应注意,在产前产后20~30天不宜喂用,也不能饲喂冰冻的青贮饲料,以免引起流产。
③青贮饲料不能单独饲喂家畜,应按一定比例与其他饲料混合饲喂,一般不超过羊日粮的50%。
④每天按羊实际采食量取出,随用随取,尽量减少存放时间,避免二次发酵。食槽中家畜没有采食完的青贮饲料要及时清除,不能再放回青贮容器内。
羊是我国主要的家畜动物,羊的品种有非常多,例如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在我国各地都有着非常大的养殖面积,在养羊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学习好羔羊断奶、舍饲等各种技术,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养羊效益。那么小编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养羊实用技术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1、人工授精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优质种公羊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而如果使用本交方式进行配种的话,又会降低种羊的体质,容易引发疾病,导致影响种羊的配种,降低养殖效益。因此为了提高种羊的质量,我们要使用人工授精技术,在种公羊体内取精然后与种母羊进行配种。能够有效的提高种羊配种率。
2、杂交技术
我们在养羊的时候,可以使用杂交技术来提高羊种质量。可利用优质的公羊种与本地的母羊进行二元三元杂交。促使母羊声场出优质的杂交羔羊,然后做好育肥工作,提高商品羊的品质。杂交羊的长速快,饲料转化率、肉质也都远远高出本地羊,有着较为可观的市场价格,养殖效益高。
3、羔羊早期断奶技术
我们在养殖羔羊时,要根据羔羊的年龄做好早期断奶工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母羊的泌乳量是无法满足羔羊生长对营养的需求的。因此一定要做好补饲工作,通常在一周时进行诱食工作,2-4周时每天饲喂60克左右的饲料。1-2月时增加40克左右,2-3月日粮饲料提高至200克。促进羔羊生长,然后在100天进行早期断奶工作,能够提高母羊的产胎数。
4、舍饲技术
很多养羊户的经济效益低大多都是因为舍饲技术不成熟所造成的。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夏秋肥、冬瘦等各种不良现象。因此想要提高养羊效益的话,那么就要做好舍饲的育肥工作。建立合理结构的羊舍,为羊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羊健康生长,加快增重速度。
5、饲草加工
以前传统的养羊方法饲喂的饲草,都没有经过加工,其适口性是比较差的,而羊的进食量也会因此而降低,导致养殖周期加长,养殖效益地下。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对饲草进行加工,提高饲料的营养,促进羊育肥,提高肉质。做好青贮、氨化及发酵等饲料加工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就是养羊实用技术要点的简单介绍了。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还应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等。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科学饲养管理
经济效益较好的养羊户,多数采用了舍饲养羊,合理配合饲草、饲料进行舍饲,这种方法可以节省牧工,加大技术力度。采用放牧补饲相结合的方法,除抓好青草期放牧外,一是大量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二是大量贮备和青贮秸秆等;三是强化羔羊和田羊的补饲。采用灵活的放牧方式,一是分群放牧,将羊群按年龄、性别、大小分成小群,每群数量50只-100只不等,育肥羊、育成羊青草期组群放牧,繁殖母羊和种公羊在当地放牧;二是根据羊的采食特点,采取分片轮回放牧的方法即每日出牧后先让羊在往日放牧的地方吃草,待羊吃到半饱时,再到新鲜草场放牧,等看到羊不大啃吃时再放开手,采用满天星方式让羊吃饱为止。这种先生后熟,先紧后松,一日三饱配合两季慢(春秋两季放牧要慢)和三坚持(坚持跟群放牧、早出晚归、二次饮水)与三稳(放牧、饮水、出入要稳)以及四防(防跑青、防扎窝子、防害和防病)的方法有利于放牧羊群的增膘和保胎育羔。
羊群结构优化
通过存优去劣,逐年及时淘汰老羊及生产性能差的羊只,多次选择,分类分段培育,坚持因时(时间)、因市(市场情况)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使羊群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由于各户饲养品种不同,数量不同,发展不同,因此选择方法不同,选择比例也不同。但都要注重初生、断奶、周岁三个阶段和繁殖性能及后代生长速度多个环节的进行。母羊选择的比例为:淘汰率15%-20%,选留率35%-40%。公羊根据情况引入萨福克、多赛特、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品种,一般不自行选育。经不断的选择,其年龄结构保持在青年羊(0.5岁-1.5岁)占15%-20%,壮年羊(1.5岁-4岁(占65%-75%,5岁半占10%-20%比例。母羊比重达到65%-70%,其中能繁母羊45%-50%。母羊比重越大,出栏率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选、配种方式
就是通过对公母羊配偶个体的合理选择,采用科学的配种方式,实现以优配优、全配满怀的目的。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优种公羊,又能人为控制产羔季节、配种频率。也可采用同期发情等发情控制技术,使母羊适时集中发情,在较短时间内配种,受胎率、受配率较高,使适龄母羊全配满怀,同时也提高了羔羊质量。
羊羔的培育
在母羊怀孕后期及哺乳前期,给予合理的补饲,同时搞好饮水、补盐和棚舍卫生。补料根据各地牧草及季节、母羊状况而异精料组成为玉米51%、麸皮8%、饼类23%、苜蓿草粉 10%、骨粉3%、食盐2%、磷酸氢钙3%,补量一般每日每只0.5kg-0.7kg,分早晚两次补饲,并给以适量的优质饲草。临产前细心观察母羊状况,晚上专人值班,随产随接。羔羊出生后,加强培育,保证多胎羔羊的哺乳。羔羊出生后10天-14天开始补给优质饲草和配合饲料,补饲饲料及数量因地因羊而定,大多数羔羊配合料补量为:两周龄日补50g-70g,1月龄-2月龄100g-150g,2月龄-3月龄200g,3月龄-4月龄250g,4月龄 -6月龄300g-500g。精料组成为玉米40%,饼类25%,苜蓿草料25%,麸皮8%,骨粉2%,食盐适量。
预防疾病
除进行常规的疫苗注射外,在剪毛后进行药浴,每年春秋两季用虫克星等进行驱虫。同时在活动场所圈舍门口洒以草木灰等消毒,对异常或发病羊进行隔离治疗,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乌骨羊是羊中一种珍惜的品种,很少有人接触到它,它的的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同时它还具有适应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的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那么乌骨羊该怎么养呢?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场地建设
养殖乌骨羊的场地要求,羊舍应该建设在坐北朝南、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羊舍的修剪标准为屋顶不漏雨、四面不透风、地面不潮湿,如果有老旧的羊舍,可以进行修缮。羊舍环境要干燥卫生,保暖性好,进入到寒冬后,才能为乌骨羊提高优良的过冬环境,为了防止贼风入侵,可以在羊舍出口和通风口挂上草帘或棉门帘。
2、放牧
养殖户要合理进行放牧,在有条件的地方,除了季除大风雪天气外,应坚持每天放牧,尤其是初冬时,植物丰富,这时要抓紧放牧,晚出早归,让羊多采食青草。放牧地点要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牧地,这羊保证饮水充足,使羊少走路,多吃草。母羊放在近牧地,育成羊放在较远的草地,瘦弱羊单独组群,放在青草丰富的地方。放牧时要加强看管,不让羊迟到带泥、有霜、雨淋过的草,以免引起腹泻。在冬季时放牧难以满足羊群营养需求,要适当的补充精饲,一般半日放牧、半日补饲,这样既能减少体力消耗,还又有利于保膘、增膘。
3、繁殖
繁殖时要尽可能的提高产羔数,提高饲养管理缩短母羊的空怀期,争取1年2胎或2年3胎,配种2月后,可以通过摸胎判断母羊是否怀孕。而对于为怀孕的母羊可以用带线的阴道海绵塞蘸上激素,才涂抹抗生素,塞入阴道,刺激去发情,也可以注射促排卵素刺激期发情。或者将母羊和公羊放在一圈饲养,每天给予20小时的光照时长,两月后转为自然干燥,即可发情2-3次,而且受胎率极高。
4、驱虫防疫
定期做好驱虫防疫光照,这时因为乌骨羊在饲养时,极易感染患上寄生虫病,导致其生长缓慢,贷款利息就,严重时会造成死亡,所以养殖户要根据寄生虫流行情况,定期驱虫和药浴。一般在春季进行第一次驱虫,秋季在进行一次,药浴也是春秋各一次,选择在晴天进行,水温控制在35度注意,用0.5%~2%的敌百虫加硫磺洗浴1~2分钟。,效果较好。
以上是乌骨羊养殖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助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经过多年的研究,乌骨绵羊被我国科学家确定为除了乌骨鸡以外第2种具有可遗传性能的乌质性状动物,是具有稳定遗传基因的哺乳动物。乌质性状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乌骨和乌肉。自2023年在我国首次发现乌骨羊以来,云南农业大学毛明华教授及其课题组对乌骨绵羊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经过分析测定,乌骨绵羊的乌质是由高含量的黑色素引起的,而这种乌质性状具有可遗传型,是十分珍贵的遗传资源。
乌骨羊的养殖前景
相较于乌骨鸡,乌骨绵羊的内在特点与人类的关系更接近。这一发现,在全球畜禽品种资源逐渐消失的背景下,不仅能够促进色素研究,改善人类的健康水平,还可进一步开发我国生物资源,丰富我国畜禽种质资源库。养殖乌骨羊经济效益高,饲料成本低。由于该品种羊稀有珍贵,数量供不应求。每只羊售价8000~15000元不等,而且还是有价无货,市场供不应求。
乌骨羊肉质鲜美,黑色素含量丰富,具有滋阴补阳双重保健功能。肉益气补虚,用于腰膝酸痛。骨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四肢麻木等。羊胎盘可益肾、壮阳、补虚、调经,产后滋补有特效,另外心、肝、胆、血、肾、甲状腺等均可入药。所以乌骨羊全身都是宝,具有向药品、营养保健品深层次开发不可估量的价值。
人们熟悉的乌骨鸡是闻名中外的药用家禽,现代医学证明其体内的黑色素具有预防癌症、抗衰老、抑制流行病毒繁殖、光保护、化学保护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在医疗、美容和食品保健方面显示出了较大的应用潜力。
养殖乌骨羊已成为一个新型短、稳、快、高收入的致富好项目。
乌骨羊的生活习性
乌骨羊有乌骨绵羊和乌骨山羊2个品种。乌骨羊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粮,可吃各种杂草、树枝叶、秸秆、秧蔓、牧草等各种粗饲料,该羊生长发育快,个体大,成年羊可达90千克以上。性成熟早,初怀期5~6月龄,发情周期平均21天,怀孕期平均148天,每窝产仔一般2只,产后发情平均20天。
乌骨羊放牧技术
1、羊群的组织
①合理地组织羊群,既能节省劳力,又便于羊群的管理。一般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放牧条件,按羊性别、年龄来组织羊群。
②牧和草场面积大的地区,一般以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200~2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羊的公羊150~200只为一群,种公羊80~100只为一群。
③农区一般没有大面积草场,羊群放牧多利用地边、路边、林地、河堤,放牧受到一定限制,羊群不宜过大。繁殖母羊和育成母羊30~50只为一群,去势育肥公羊20~40只为一群,种公羊10只左右为一群。
④农牧区和丘陵山区可视放牧条件而定。
2、四季放牧管理要点
①春季放牧:因羊经过了漫长的冬春枯草,羊只膘差,嘴馋,易贪青而造成下痢,或误食毒草中毒,或是青草胀(瘤胃鼓气)。因此,春季放牧一要防止羊跑青;二要防止羊胀肚,常有放羊拦住头,放得满肚油;放羊不拦头,跑成瘦马猴的说法。春季放牧要手紧,开始时可先放老草坡或喂一些干草,然后再放牧于青草坡。春季草嫩,含水量高,早上天冷,不能让羊吃露水草,否则易引起下痢。春天当羊放牧食青草以后,要每隔5~6天喂一次盐,喂时把盐炒至微黄时为好,加一些磨碎的清热、开胃的食料和必需的添加剂。这样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补充营养。同时,每天至少要让羊群饮水1次。
②夏季放牧:夏季的气候特点是炎热、暴雨、蚊虫多,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放牧时应注意早出晚归,中午炎热时,要防羊扎窝子,应让羊群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在放牧中途给予适当休息。同时,要做好防蚊、驱虫工作。要多给羊群饮水,并适当喂盐。
③秋季放牧:秋季天高气爽,牧草丰富,而且草籽逐渐成熟,应该是满山遍野好放羊的季节。秋季是羊群抓膘配种季节,放牧中,注意将羊放饱、放好、这不仅对冬季育肥出栏,对安全过冬和羊的繁殖也都很重要。
④冬季放牧:冬季天渐转寒,植物开始枯萎,并有雨雪霜冻。放牧中,应注意防寒、保暖,保膘、保羔。冬季放牧常常在村前村后和羊圈左右让羊吃些树叶、干草,晴天多让羊运动和晒太阳,怀孕母羊切忌翻沟越岭。同时,要修好羊舍,素有圈暖三分膘之说。
养羊在我国各地都有着非常大的养殖面积,羊的养殖方向有羊毛、羊肉等,其市场需求都是非常大的。在养羊的时候,每个季节都有着不同的管理方法。尤其是进入夏季之后,温度升高,对羊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在夏季该怎么去养羊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夏季养羊的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1、适当剪毛
羊毛对羊来说在冬季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暖工具,能够防止体温下降,避免消耗过多的能量。不过在夏季却会阻碍羊的散热,反而影响羊的生长。所以我们在进入夏季之前要对羊做好剪毛工作,根据养殖品种控制好时间与方法。要剪除两侧体位的绒毛,不过要保留肚子上的,防止受凉。在剪完毛之后做好驱虫工作,然后进行药浴,在药浴前要保证羊饮水充足,防止羊口渴误喝药液导致中毒。
2、修整羊蹄
夏季的温度是非常高的,并且还容易出现高湿现象,所以羊极易出现腐蹄病等疾病。因此我们在进入夏季之前要适当修整羊蹄,来减少蹄部疾病的发病率。首先要将羊蹄泡软,然后让羊侧卧,固定住羊腿的飞节部位。防止羊乱动影响修蹄工作,首先要将羊蹄缝中杂质及各种腐烂物清除干净。然后去除一些多余的蹄质,不可修剪过度,防止出血。如果出现出血现象的话,那么要及时处理,防止伤口感染。修剪好的羊蹄要保证平整、规则,保证羊的生长。
3、温湿度控制
夏季极易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羊的食欲与健康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夏季来临之前要控制好羊舍内的温湿度,搭好遮阳棚,如果有树木等遮挡物的话,那么便可不用搭建。然后可以将羊舍涂刷成白色,利用白色的特性进行散热。保证羊舍内有良好的通透性,适时通风进行对流。如果通透性较差的话,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排风扇、水帘等各种降温设施,为羊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饲喂管理
进入夏季之后我们还要适当调整饲喂量及方法,以提高羊的进食量与消化为目的。羊在夏季的进食量通常都会下降,主要是因为温湿度的原因。尤其是在白天的时候,如果温度过高的话,那么羊可能会拒绝进行。因此为了保证羊的食欲,我们要将饲喂时间调整至早晚不热的时候,然后提高青饲的比例。既能够提高适口性,又能够增强羊的抗应激能力,最后要保证有充足的饮水,防止出现中暑等不良现象。
以上就是夏季养羊管理要点的简单介绍了。在夏季养羊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做好防蚊蝇的工作,蚊蝇不仅会打扰到羊的生长,还会携带病菌传播疾病,因此也要多多重视。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