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菌素类兽药有头孢噻吩钠、头孢噻啶、头孢氨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头孢噻吩钠(噻孢霉素钠、先锋霉素)本品为白色晶粉,久置后色变暗,但不失效。能溶于水。本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都有抗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结核杆菌无效。主要用于家畜的乳腺炎、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本品内服吸收不良,只供注射用。制剂为注射用头孢噻吩钠,肌内注射,一次量每公斤体重,马、牛、猪、羊10毫克~20毫克,一日1次~2次;犬、猫3.5毫克,一日3次。因本品对肝、肾功能有轻度影响,不宜与庆大霉素合用。
头孢噻啶(先锋霉素)本品为白色晶粉,能溶于水。水溶液微酸性,在低温与pH4.5~5.0时很稳定,20%的溶液在4℃暗处保存4周不减效。作用与用途基本与头孢噻吩钠相似,但抗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较强,用法用量也同头孢噻吩钠。本品不宜与氨基甙类抗生素联用。
头孢氨苄(先锋霉素、头孢菌素、头孢力新)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能溶于水。作用与用途同头孢噻吩钠。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所引起的牛乳腺炎,也适用于尿路感染。可制成注射用头孢氨苯混悬液和内服用头孢氨苄胶囊。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头孢氨苄混悬液,用乳管注入,每乳室每次200毫升,一日2次,连用2日。应注意停药后48小时内的乳及其制品不得供人食用。头孢氨苄胶囊,内服一次量,每1公斤体重,犬、猫33毫克,一日2次。
养殖中药物使用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外忧
1.在国际上环境国际绿色技术壁垒越来越多,使用兽药时间和种类受到严格限制。
2.国内企业兽药将受国外知识产权的约束,传统生产和使用的无知识产权药物受到限制。
内患
1.目前药物敏感性降低,加大使用的剂量,导致用药成本较高。
2.兽药企业缺乏研制具有科学、高效、低成本的配方的能力和眼光。
3.在兽药使用上,虚夸效果和添加剂量。
4.售后服务上缺乏对用户科学的指导,用户成为经销商抄做的对象。
5.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出现前所未有的倒退,养殖户很难利用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养殖效益。
6.使用兽药中一次用药种类过多,造成药物失效或低效、中毒增加;用药程序混乱,人为造成抗药性增加。
7.药物、抗体、干扰素混乱使用,造成疾病流行、新病种类增加。外在的表现为我国禽病种类增加,而不是减少,原有的疾病出现局部爆发流行趋势。
8.人们期望中药的开发和利用能带了替代西药的美好愿望,10年内难以实现。
在使用兽药时要注意喽,有些兽药是不能经常使用的,经常使用往往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以下几种兽药在使用时且注意。1.呋喃唑酮:长期使用,能引起出血综合症。如不执行停药期的规定,在动物肝脏中有残留,其潜在危害是诱发基因变异和致癌。2.磺胺类:长期应用能造成积蓄中毒,其残留能破坏人造血系统,造成溶血性贫血症、粒细胞缺乏症等。3.喹乙醇:在饲料中添加可促进畜禽生长,因其效果好,价格便宜,饲料厂普遍使用。但它是一种基因毒剂,生殖腺诱变剂,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性。4.氯霉素:其对畜禽的不良反应是对造血系统有毒性,使血小板、血细胞减少和形成视神经炎。其残留的潜在危害是氯霉素对骨髓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可引起人的粒细胞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对人产生致死效应。5.土霉素:长期大剂量使用土霉素能引起肝脏损伤以致肝细胞坏死,致使中素死亡。如未执行停药期间规定,残留使人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疾病的治疗,并易产生人体过敏反应。6.硫酸庆大霉素:用于养鸡中易出现尿酸盐沉积、肾肿大、过敏休克和呼吸抑制,特别是对脑神经前庭神经有害,而且反复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养猪业正处在快速转型时期,传统分散养殖迅速减少,小型猪场快速发展。适度规模养猪,虽然能取得效益,一旦技术、管理上出了问题,将给我们养猪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今天将小型猪场饲养管理的疫苗和兽药的使用误区分析一下,以供大家参考。
疫苗误区
1、疫苗种类打的越多越好;
2、去势防疫同步搞,不少养殖户为图省事,在给猪去势时一并进行防疫注射,造成去势伤口难以愈合,防疫效果也降低,如果能改在去势后10~15d再进行防疫,效果更佳;
3、仔猪零时乳前免疫,常规免疫没必要做仔猪零时乳前免疫,除非暴发疫情万不得已,再说,在绝大多数规模化猪场,仔猪零时乳前免疫往往操作困难、落实不了;
4、妊娠期不能打疫苗,“妊娠期不能打疫苗,否则会导致流产或有其它副作用”。妊娠期打疫苗是**合算的,也**有价值,至于是否会导致流产或有其他副作用,只要操作正规,目前猪场常用的疫苗还没有发现;
5、免疫接种前后使用抗生素,很多养殖户往往误以为抗生素对疫苗没有影响,在接种疫苗前后还在继续应用抗生素,其实在免疫接种前后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或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机能紊乱,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抗菌药和磺胺类药物还可杀死菌苗中的各种活菌,使菌苗的免疫失败;
6、自家苗,有些猪场为了解决一个猪病问题,搞自家苗。在目前的实验室技术来说,也是弊大于利。某猪群中可能有的猪有猪瘟、有的猪有蓝耳病、有的猪有圆环病毒,在采用的自家苗病料中很难保证剔除了或灭活了其他可能存在的病毒与细菌。
药物的误区
1、滥用药物,药物虽然能防病治病,但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抗生素,能使猪耐药性增强,发病后治疗难度加大;
2、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大量抗生素,认为这样可以让猪长得更快;
3、过于依赖药物,忽视综合防治;
4、抗生素是万能,不对症用药;
5、无视配伍禁忌,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合理的药物配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一些养猪场主认为添加药物种类越多越好,因此就无限制地增加预防药物的种类,有的甚至用药多达十数种。这种错误的用药方式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贻误病情,提高用药成本,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而且由于长期使用多种药物,一旦猪只发病,病原体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就会降低,使疫情更难得到控制。
一、可降低西药疗效的中药
1、可降低酶制剂疗效的中药:
(1)大黄及其制剂:含有大黄酸,可通过吸附或结合的方式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2)含碱性物质的中药:如硼砂、元胡、槟榔等,可降胃液酸度,影响胃蛋白酶的活性。
(3)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木瓜、乌梅等,可提高肠内酸度,使胰酶及在肠道中起作用的其他酶不能在肠中发挥作用。
(4)含鞣酸的中药,如地榆、河子、藕节、五倍子等,鞣酸可与酶的肽键结合而使酶失效。
2、可降低活菌制剂疗效的中药: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中药,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龙胆草、鱼腥草、穿心莲、白头翁、知母、苦参、大黄、野菊花、山豆根、夏枯草、草河车等,可杀灭活菌制剂中的活菌,使其失去疗效。
3、可降低磺胺药物疗效的中药:
各种磺胺类药物的共同抗菌机理为与细菌竞争对氨苯甲酸使细菌不能繁殖。中药神曲及其制剂,含有大量对氨苯甲酸,可干扰磺胺类药物与细菌的竞争,降低抗菌作用。
4、可降低土霉素疗效的中药:
(1)含铝中药:如明矾、赤石脂等。
(2)含镁中药:如滑石、阳起石、伏龙肝等。
(3)含钙中药:如石膏、龙骨、牡蛎、乌贼骨、瓦楞子、寒水石等。其共同配伍禁忌机理为:铝离子、镁离子、钙离子与土霉素结合成为难以吸收的络合物。
5、可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疗效的中药:
(1)含铁中药:如禹余粮、代赭石、磁石、自然铜等。
(2)含镁中药:如滑石、阳起石、伏龙肝等。
(3)含铝中药:如明矾、赤石脂等。多种喹诺酮类药物与上列三类中药的共同配伍禁忌机理为:铁离子、镁离子、铝离子与喹诺酮类药物结合成为难以吸收的络合物。
二、可降低中药疗效的西药
1、可降低穿心莲及其制剂疗效的西药: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对穿心莲提高动物白细胞吞噬能力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2、可降低丹参及其制剂疗效的西药:
(1)含铝西药,如氢氧化铝、胃舒平。铝离子可与丹参所含有效成分结合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2)维生素C:可使丹参所含有效成分发生还原反应,降低或失去疗效。
3、可降低含蒽醌中药疗效的西药:
芦荟、大黄、番泻叶、虎杖等中药,都含有原醌衍生物。碳酸氢钠等碱性西药,对蒽醌等成分有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