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的捕捞方式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种类的虾相应的捕捞方式也不同。这里就以小龙虾捕捞为例,谈一谈小龙虾捕捞的主要方式、捕捞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目前养殖或天然水域中的小龙虾主要捕捞方式或工具为地笼。
地笼样式也各种各样,但主要功能或原理都相同。利用小龙虾夜间活动觅食及攀附性特征,在地笼中放入诱饵,诱捕小龙虾进入地笼,地笼设计有只能进入不能逃出的网口或门。
可以提高小龙虾回捕率的技巧:
1.采购质量合格的地笼,进网口设计合理,松紧合适;并确保地笼骨架硬度,使地笼放入水中尾部不塌陷;
2.如果使用旧地笼,需要检测有无损坏,并对地笼进行彻底清洗与暴晒;
3.结合养殖塘口及需要捕捞的情况选择合适网眼及长度的地笼,以免造成幼苗损伤;
4.地笼放置时,笼梢必须高出水面,让进笼的小龙虾不会因缺氧等造成死亡,尤其在高温、阴雨天气;
5.地笼放置时需要与养殖池池底接触,如果养殖池水草过多,需要人工清理,减少水草密度,增加虾活动,并将地笼放置在水草附近;
6.地笼中需要放置诱饵,以动物性饵料为佳,并在捕捞期间停止饵料投喂;
7.地笼放置在某一地点一段时间后,需要移动位置;
8.地笼放置水中10天左右,需要将地笼回收清洗,暴晒;
9.如果感觉捕捞量明显减少时,可采用调节水位或让养殖池池水流动这种方法。
对于虾笼放置后多久取出,主要取决于养殖池小龙虾密度及上笼速度。
正常操作为每天傍晚放笼,第二天早晨收笼捕捞。如果虾池虾密度过度,上笼速度很快就需要每隔2-4小时收笼一次,具体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千万不能造成因倒笼不及时导致小龙虾缺氧窒息死亡。
龙虾池太浑浊,对小龙虾肯定是有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体的透明度太小。水体的透明度太小,这对于藻类和水草的生存是极为不利的,因为它们无法吸收更多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一来,自身的有机质的制造出现问题,时间一长就会藻类死亡,水草也会逐渐的衰老并死亡。
二,水体的溶氧过低。这主要也是因为藻类和水草无法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而制造足够的氧气所造成的。水体的溶氧过低,会出现一繁殖的连锁反应:比如厌氧细菌会大量的繁殖,这些细菌又基本上是有毒害作用的,很容易导致小龙虾出现病害的问题,因为缺氧的问题,水体还容易出现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的问题,这都是对小龙虾的正常生长极为不利的。
三,水体PH值变化过大。水体浑浊,通常水体的PH值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PH值变化过高,小龙虾很容易受到应激反应的刺激而出现病害问题。
四,水体浑浊如果是因为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过多引起的,这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浮游植物被吃掉,造成池塘浮游植物过少的问题,还会形成白浊水,危害小龙虾的正常生长。
总之,如果池塘的水太过浑浊,肯定是会对小龙虾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的。所以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处理。
如果是因为雨后水体浑浊,可以使用生石灰水来净化水质,也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钠来净化水质,提高水体的透明度。如果水体中是因为浮游动物过多而造成的,这时候可以考虑停喂食物,让小龙虾大量的摄食浮游动物来减小池塘中浮游动物的存量,也可以考虑使用阿维菌素来杀虫。
以上是一些个人的意见供参考。
一、池塘养殖模式
该养殖模式充分考虑到各地的池塘条件,通过轮捕轮放的养殖方法、通过调水、补钙、投饵等养殖技术手段,实现小龙虾的高产。
根据苗种投放,我司将小龙虾的饲养主要分为一下3种方式:
(1)直接购买苗种进行养殖:春天在种苗基地购买每斤100尾左右的虾苗投放,每亩投放12000一13000的虾苗通过2个月就可以开始上市,亩产600斤左右效益非常可观。
(2)购买半成品的虾进行养殖,每斤40尾的虾每亩投放9000-10000尾,通过加强管理、投喂一般30天左右就可以达到上市规格,然后就一直轮捕轮放,直到冬天捕捞大约8成的虾上市,留下两成的成品虾用来繁殖为来年提供种苗,通常一次投放虾苗亩产也能达到5、600斤亩产,如果是轮捕轮放的话那产量就十分可观了。
(3)根据北方和南方的气候来调整放苗做到轮捕轮放,在南方我们在10月份开始投苗,一次性投够苗,在来年3月份开始捕捞上市,这个时候如果有半成品的苗就在开始捕捞的15一20天后的时候我们开始投放第二次苗,注意要做好数据记录要准确及时的补充虾苗,保证下一批的受益。在北方我们可以选择在8月中一9月初投放种虾每亩25一30斤。
二、养殖技术:
(1)龙虾养殖要求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放方便、塘梗2米左右、坡度1:3一1:4池塘面积10一15亩为宜,长方形、水深一般1.5米看当地夏天的气温如果较高就要1.8米深,塘梗周围用70厘米的防逃网埋地20厘米把整个塘围起来防止龙虾逃跑。
龙虾是底栖爬行动物,空间和地盘决定了它的产量,其实小龙虾跟罗氏沼虾的生活习性差不多,没有空间它们就会相互残杀,而且它们自己的地盘也不容侵犯。所以要养6-800斤的亩产单单种草是不足以支撑那么高的产量的,如果要6-800斤或更高产量,那就要拉网给它提高空间,网要用大网眼的网而且要从上往下形成立体空间。
(2)清塘消毒。池塘清塘将池塘中的杂鱼、泥鳅、黄鳝、杂虾杀死,因为它们不仅会吃我们的饲料更会耗掉我们养殖水体中的溶氧,导致料比高以及龙虾缺氧龙虾缺氧。有效清除杂鱼的方法主要为:一、漂白粉,每亩用25-30斤化水溶解后全池泼洒。二、杀鱼杀丁每包用1.5亩。三、茶籽饼每亩用25-30斤,用水泡10小时后全池泼洒,茶籽饼是最好的清产品可以杀杂鱼可以肥水也可以起到杀虫的效果。
消毒主要目的是将水体中有害的细菌、病毒杀灭,如果想要做到有效的杀灭就要用氧化能力较强的杀灭类药物如:
A.漂白粉每亩15-20斤全池泼洒。
B.二氧化碌每包用2-3亩全池泼撒。
C.聚维酮碘每瓶2-3亩全池泼洒。
D.生石灰每亩80-100斤用水融化后全池泼洒。
(3)水草种植。龙虾喜欢吃的水草有伊乐藻、叶轮黑藻、苦草、水花生等等,但是经过这两年我们俊成团队的跟踪和对比发现伊乐藻和叶轮黑藻的产量是最高的。很多小龙虾养殖户养殖过程中是不用增氧设备的,所以水草不应超过养殖的1/4的面积,因为水草面积过大会容易就成缺氧,我们想要高产养殖就一定要合理按装增氧没备,一般10一15亩的池塘安装一台1.5千瓦的叶轮增氧,一台2.2一3千瓦的鼓风机,水草的面积可以种到1/3至2/5,水草既可以为龙虾脱壳的时候提供隐蔽地方不容易给残杀,也可以给龙虾提供摄食降低料比,虾养的好与坏就看水草管理的好不好了,所以养殖小龙虾管理好水草非常重要。叶轮黑藻最适宜13一33摄氏度水温生长,3一9月份是生长旺盛期,一般采用扦插种法,把买回来的草切成10cm横直距离5米一堆插在泥里3cm每堆插5株左右。伊乐藻种植跟叶轮黑藻差不多,把草切成10一15cm插在泥里每堆10株,伊乐藻适宜低温生长,水温过高不易管理。
(4)调水。调水在养殖中是最关键的,因为水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我们小龙虾的健康和生长,所以我们要做到勤检测水质。养殖中池水PH值保持在7.4一8.6之间是比较适合龙虾生长的,PH值稳定(波动范围小)就代表水质稳定,要做到水质稳定就要定期的肥水和补菌,头次肥水就用速水源肥水膏每桶8亩一10亩+藻元素每包3亩把水肥起来,以后就每10天泼一次发酵好的健强宝,发酵方法:大胶桶把一包健强宝和5斤红糖放在大桶里加300水蜜封发酵5一7天即可,这样一举两得发酵出来的发酵液菌种含量非常高用来调水,剩下来的渣用来当饲料喂龙虾,只要坚持用发酵料来维持水中的菌藻平衡,养殖的水质就会相对清爽且PH值稳定。在养殖中我们要定期的补钙因为小龙虾是甲壳类动物,退壳生长,如果水体的钙离子不足就会很容易就成龙虾脱壳不遂和脱壳后硬困难导致被残杀或生长缓慢,长期不脱壳容易长纤毛虫。在养殖中一般是10一15天补一次矿物质。
定期消毒是所有水产养殖行业必须做的事情,不然的话极容易造成病害爆发,每年4一5月份是龙虾爆发病害最严重的一个月也叫黑色5月,爆发的病害有:白斑病、肠炎、黑鳃、烂鳃等等……这些病害都是细菌、病毒引起的,今年5月份我们对50例发病的龙虾的水质检测,发现有46例都是弧菌严重超标的,其中过半更是不仅水体弧菌超标,体内的弧菌也明显超标,通过我们的PCR设备检测发现有30例检测出白斑病毒,导致龙虾大量快速的死亡,其实以上的病害大部分我们都是可以预防的,只有做到定期的消毒,消毒后24小时后补菌和勤拌一些增强体质的维生素、多维等就可以做到很好的预防了。注意消毒后一定要及时补菌,因为消毒后的水体很脆弱必须要补充有益菌稳定水质,平衡藻相。
换水加水。在养殖中定期更换水能提高水质的清爽、增加水体的溶氧、改善水质、促使龙虾的脱壳。如果水体有机质过多,藻类老化那就晚上加水,如果水质清瘦,藻类不足那最好在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加。如果水体出现发黑、倒藻、酱油水就必须要换水了,连续换三天再解毒培菌培藻。
(5)投喂。在龙虾养殖中投喂也是一门技术,首先我们要了解龙虾的习性然后做到科学投喂合理投喂。正常是一天投喂两餐,小龙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做到科学投喂,早上太早和晚上太晚水体中溶氧不足,如果溶氧不足投喂后会出现消化不好、料比过高的现象,同时也容易出现肠炎。在我们多年对水体中的溶氧进行检测发现:一般早上太阳出来了2一3小时后溶氧才慢慢上来,晚上太阳下山后溶氧开始慢慢下降,一天当中在凌晨4点的时候溶氧是最低的,所以我们第一餐在早上8一9点喂是最好的,第二餐在旁晚5一6点投喂,考虑到龙虾的习性第一餐投喂量是一天的40%,第二餐投喂量是一天的60%。
合理投喂,不能过量投喂过量不仅会浪费,而且还会使水质变坏,更是会使底质发黑发臭最终就成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投喂过少会就成龙虾夹断水草、互相残杀或大虾吃小虾最终导致龙虾的成活率低。准确的投喂量是前期虾苗期每天投喂虾总量的5%一6%,中期(2一4钱)投喂量是虾总量的3%一4%,后期(4钱以上)为虾总量的2%一3%,如何判断虾的吃料情况前中期在投喂过后3小时的时候用三角架的捞料工具来刮底,如果吃完了就刚刚好,如果2小时刮不到料就证明不够料就要加料,如果超过三小时还能刮到料就证明料过剩就要减料,前中期控制吃料在3小时,后期控制在2小时,还有我们要学台用料台来判断吃料情况。最后我们投喂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来控制投喂量,晴天足投,阴雨天或气压低天气减投或不投。
问:怎样育苗才能让小龙虾苗早、苗足、苗壮?
答:秋冬季的水质管理尤其关键,此时塘里的小龙虾已基本捕完,秧苗返青之后就要开始分步调节水位,即把围沟的水位进行分阶段、分步骤地有序减低或升高。
因为小龙虾具有求生本能,水位的升降能够促使其自行掘洞。我们在养殖中发现,通过人为调节水位能够促进交配过后的小龙虾分层掘洞,从而在第二年可实现分批次出苗,同时还发现,在交配期结束、围沟上水之后,需要及时清塘、消毒,作用在于:1.为刚刚出生的虾苗消灭天敌;2.使虾苗能够生长在相对无菌的环境中,有效提高成活率;3.间接地让第二年的虾苗上市早、苗种壮,捕捞周期也可变相延长。
分步调水:6月~7月份小龙虾集中交配;由于稻田防治螟虫,需要田间有水,为了将育苗与水稻病虫害防治有机统一并结合起来,在移栽的秧苗返青一段时间后,即8月上旬,全田上水,围沟水满,待这一轮病虫防治结束3天后,再次排水,并将围沟水位降至70%,不久就会发现露出的30%的坡埂上,掘洞非常密集,夜间有一部分小龙虾爬进田间,躲在秧苗覆盖的荫蔽处觅食打洞;9月上旬进行第二次上水打虫,3天后再次排水50%,此时即可清塘;9月下旬上水打第三遍螟虫,然后排水70%,由于天气炽热,沟里仅剩下30%的水就会被自然晒干,此时水稻也已收割完毕,于是开始晒塘、晒沟;保持干塘状态15天~20天后,上水35%,再以6米~8米间距开始植草,后期根据草的长势缓慢加水;当水位越过田面15公分时,开始在田里植草,而田里的稻茬、稻草经过浸泡逐渐腐烂,此时需要进行秋冬季的水质管理。
对于养虾户而言,投放虾苗是个大考验,一些投放后出现死亡的基本是开始没做什么准备的。从虾苗买回来到投放,中间的管理过程是很多的,环节少了可能就出问题。下面就来了解下对虾虾苗投放前后的一些管理细节,看看怎么才能合理的的投放虾苗。
1、试苗
虾苗到手后不要急着投放,刚经历了运输的虾苗贸然让其适应新环境肯定是不行的,最好先试苗。试苗就是让大家先选择一点虾苗出来,然后换水看看存活情况,水就选择养殖池要用的水。如果虾苗无异常的话,那么过一天左右就可以下池子,如果有异常则说明还不行,针对这些异常解决了再测试一次,直到虾苗能正常了就可以选择下池了。虾苗很小,没试苗就下水,出问题了你就很难再把虾苗捞回来的,解决问题也会麻烦很多。
2、测水
对虾虾苗对于水质的敏感程度很高,如果水质不适合其生存,那么很快虾苗就会出问题,知道最后都死亡。其对于水质的要求主要包括PH值、溶氧情况、透明度等等比较常见的几个方面,精细一点的则包括亚硝酸盐、氨氮等容易因为浓度引起大问题元素,这些一般都有专门的检测工具,大家可以事先准备下。水质基本合格了,那么对虾在水里面碰到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3、放苗
前置条件都符合了就可以准备放苗了,放苗的时候主要就是温度方面,温度不适合虾苗一下池了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一般不要选择高温的天气,如果连续温度过高则可以选择早晨,晚上不利于大家观察虾苗的情况。放苗时温度不要低于12℃,不然会出现冻死的情况,装虾苗的器物先放入池子一个小时左右,让其和水池的温度慢慢接近,这样放苗时虾苗就不容易察觉到水温的变化,有利于虾苗健康。
4、检查
放苗以后不代表事情结束,还需要检查,这个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在3天左右,虾苗下池前3天左右最容易出现问题,后面再出问题基本都是养殖的原因了。检查的时候要巡视池塘,看看各个地方的虾苗有什么异常,比如是否有虾苗死亡又或者有无虾苗长期浮水面等等,这样出问题了就能及时发现,如果都是正常的,那么这次投放虾苗基本就很成功了。
以上就是对虾虾苗在投放前后的一些管理问题了,虾苗的投放时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少人都是这里没做好,导致自己需要多次补种。
对虾幼体培育到P15P20时(仔虾开始第1520天)即可移入养殖池。这时幼体长约1215毫米,体重约20毫克。如让其继续在育苗池内培育,就会十分拥挤,势必影响幼体的正常生长,应及时出池转入正常饲养。
虾苗育成后出池,可用集苗箱收集、计数后装袋充气运输出场。
出池方法。首先用虹吸管排除大部分水,池内水位降到40厘米左右,可在池下部排水口安装用60目筛绢制成的集苗箱。然后把虾苗移到塑料盆里用容量法或随机抽样法逐尾计数。计数后装箱,车运或船运到养成池。
虾苗运输时,宜以塑料袋盛海水,并充入充足氧气。如20升容量的塑料袋,需盛入68升海水,可装进虾苗10000尾,然后置于纸箱内进行运输。当虾苗运达目的地后,将虾苗袋小心取出,放于水池边,使袋内水温缓慢升高至与虾池大致相等时才解开袋口徐徐放苗下池。 在放苗前半月或20天,应先行培肥池水,即增加池塘中浮游生物数量,以利虾苗下池后正常摄食。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对虾育苗】治白苗,有高招,3+1疗法有奇效》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稻田养鸭子苗哪里有”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m.yz023.com/y/526601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