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鹎群产蛋平衡,争取秋冬季多产蛋,冬季有较多的肉鸭供应市场,可以将一部分产蛋鸭(种鸭)在夏季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在短期内恢复产蛋。强制换羽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停产
也叫关蛋:即在短短的几天里,使母鸭由产蛋变为不产蛋。把要进行强制换羽的鸭子关在棚舍内不放牧,舍内保持较暗的光线,不清除垫草、粪便,有意将羽毛脏污,头两天仅白天喂两次,喂量为正常量的一半,夜里不喂;到第三四天仅供给水草和清水,或者连续2~3天不喂任何饲料,只给饮水;3天后才给粗饲料(糠麸、水草、瘪谷、番薯等)。由于生活条件的急剧变化,鸭子前胸和背部羽毛已相继脱落,主翼羽、副翼羽和尾羽的根已呈现干枯透明而中空等现象,这时便可进行人工拔羽。
二、拔羽
在拔羽前必须详细观察鸭的生理变化,()判断是否已到了拔羽的适当时机。第一个特征是嘴、脚色素减退,如北京鸭的嘴、脚可由橘黄色变为淡黄色,最后近于白色;第二个特征是两膀肌肉收缩;第三个特征是羽管根部脱壳,这是拔羽前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所谓脱壳,是指拔出的羽毛的羽管尖端不带血点和筋肉丝。出现上述情况以后,便开即拔羽。拔羽时,用左手抓住鸭的两翼,然后用右手由内向外侧,从第一根往第十根逐渐试拔。先拔主翼羽,后拔副翼羽,再拔尾羽。如试拔时不太费劲,拔出的羽根不带嫩尖或血液,可一次拔完;否则,.可隔2~5天再拔一次。
三、恢复
母鸭拔羽后,再逐渐恢复正常的饲养管理。但增加饲料不能操之过急,应由少到多,由粗到精,逐步过渡到正常。每天除白天喂两次外,晚上增加一次,并在日粮中增加维生素饲料和矿物质饲料(如石膏),促使羽毛生长。
舍内每天要铺新干草,夏季要阴凉防暑,这样新羽毛可在拔除旧羽后25~30天长齐。人工强制换羽从停产到恢复产蛋,约35~45天。鸭子拔羽后,当天不宜放水和放牧,因此时毛孔的伤口未愈合,放水放牧容易感染细菌。最好让鸭子休息一天再放水和放牧,但时间要短,地点要近。以后逐渐增加,并要防止被雨水淋湿,至拔羽后10天才能恢复正常管理。
戴立富
种鹅5-6个月的漫长休产期降低了其利用年限与繁殖能力,限制了优质种蛋和优质商品鹅苗的生产,同时,这种生产方式不利于鹅群的选育提高,致使一些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退化。所以要提高种鹅的繁殖力,首要考虑减短其休产期。可在种鹅产蛋率下降到3%时,将公母鹅分群,同时淘汰病弱鹅只,然后对鹅群进行活拔羽绒。活拔羽绒可对种鹅起到强制换羽的作用,使鹅群尽快进人休产期。且不影响下一次产蛋,使下一个产蛋期种鹅整齐开产。
试验证明,强制换羽还可改变产蛋期,实现反季节生产。如实现4-12月份产蛋.可于12月下旬减料、断料、减少光照,然后人工拔除主翼羽使母鹅停产,待2-3个月后新生羽长成,再进入恢复饲养期,于翌年3月底至4月初可恢复产蛋。
秋季饲料充足,成年蛋鸡已停产换羽,而新鸡陆续开产,在此期间加强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蛋鸡的产蛋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一、淘汰老弱母鸡
产蛋鸡一般以饲养1~2年最好,超过2年以上的鸡只最好予以淘汰。鸡体素质差、产蛋率低的,应及时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增加光照,每天应保持在16小时以上,并喂给高能量饲料(如玉米、米糠等),促使母鸡增膘,及时上市出售。当新鸡开始产蛋时,则应新、老鸡分开饲养,新鸡也逐渐由产前饲养管理过渡到产蛋期饲养管理。
二、人工强制换羽
实行人工控制饲养,促进同步换羽。为使蛋鸡同步换羽,可将光照时间由原来的16小时减为8小时,将强光改为弱光,将配合饲料改为米糠、秸秆饲料,并在饲料中加拌1.0%~1.5%生石膏代替矿物质,这样7~8天就可换羽。另外,加喂适量的南瓜和蔬菜,恢复光照至12~16小时,这样4~5周就可长出新羽,7~8周鸡群即可产蛋。在日粮中添加2.5%氧化锌,能缩短换羽时间,提前产蛋。
三、供给全价日粮
新开产蛋鸡要求饲料营养水平合理,适口性好。蛋鸡产蛋率为70%~80%时,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应为17%~18%,钙含量3%~4%。饲料配方:豆饼30%~40%,玉米20%,鱼粉和面粉各10%~15%,麦麸10%~20%,槐叶粉6%,骨粉2%,贝壳粉8~10%,食盐1%,多维素和矿物质添加剂各0.5%。
四、人工补充光照
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蛋鸡产蛋量。蛋鸡开始产蛋时每周增加光照时间30分钟,以后每2周增加30分钟,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1小时为止。实践证明,人工补充光照以每天天亮以前效果最佳。补充光照时,舍内每平方米地面以3~5瓦为宜,灯距地面2米左右,灯与灯之间距离3米,舍内各处光照应均匀。
五、加强卫生防疫
早秋天气闷热,高温多湿,易患鸡瘟、球虫病、减蛋综合征等疾病,因此,加强卫生防疫是保证蛋鸡高产稳产的重要环节。对鸡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食槽、水槽等用具要定期消毒,以减少鸡病的发生。注射鸡新城疫疫苗和禽霍乱菌苗进行免疫预防,并用左旋咪唑、球虫净等驱虫。勤观察,一旦发现病鸡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六、保持环境安静
鸡群达到产蛋高峰的关键时期,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严防惊吓喧闹的发生。饲养人员工作时手脚要轻,生人不要随便进入鸡舍,特别要防犬猫等动物骚扰,以免鸡群应激的发生。●
辛丰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动植物诊所131300
蛋鸭人工强制换羽是人为地强制鸭群短期内停止产蛋,加快换羽速度,促使鸭群整齐恢复开产,提高产蛋量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在规模养鸭场已普遍使用这一方法来提高产蛋串,效果显著。
1.主要优点
一般产蛋鸭春季及初夏产蛋较多,到了夏至时开始逐渐换羽,一边换羽一边产蛋,到立秋时换掉大毛,产蛋率随之迅速下降,直至停产。
鸭群内由于个体营养状况和生理机能的不同,停产换羽的起止时间参差不齐,任其自然换羽,往往需3~4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开产。如果采用人工强制换羽,强迫鸭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然后加强饲养管理,就可明显缩短休产期。据生产实践,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可使母鸭年产蛋量提高30%~40%。
2.准备工作
蛋鸭人工强制换羽主要针对1岁龄母鸭。2岁以上的老鸭以及产蛋率在30%以下或完全停止产蛋的低产鸭,均不采用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一般都在产蛋后期,产蛋率降到30%左右,母鸭羽毛零乱,个别已出现脱毛现象时进行。在此时期一般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观察蛋鸭喙、蹼等处色素褪变情况。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鸭体由于营养缺乏而体重减轻,导致喙、蹼等处色素褪变,表示再经3~4天就可试行人工强制换羽。
二是观察两腿肌肉收缩情况。由于停止饲喂,只给饮水或放牧,鸭体内所贮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被迫分解,以供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因此,在出现体重减轻、鸭体消瘦、两腿肌肉收缩时就可试行人工强制换羽。
三是观察毛根。在试行人工强制换羽时,若毛管尖端不带血丝痕迹,表明是拔除大羽的最佳时机。
3.操作方法
第一,自人工强制换羽前1天开始,就应停止人工补充照明,不放牧,不出圈。开始2天喂料量减半,喂料次数减半。第4天开始仅供给清水和青料,再断料2天,以后1周内只喂给适量粗料和饮水。
第二,母鸭由于生活条件突然改变,营养缺乏,体质变弱,羽肌收缩,主翼羽毛根干枯,羽轴与毛囊脱落,便可由内侧向外侧试拔翼羽。从第1根到第10根逐根试拔,先拔主翼羽,再拔副翼羽,最后拔主尾羽。若毛根不带嫩尖或血液,则可一次拔完,如有出血现象,应间隔3~5天分2~3次拔完。
第三,拔羽后当天应继续关养在舍内,供给饮水和少量精料,不放牧,以防毛孔感染。
拔羽后第2天开始可放水和放牧,放牧距离由近到远,时间由短到长。拔羽后蛋鸭体重减轻,体质衰弱,要加强饲养管理,喂料量由少到多,质量由粗到精。饲养管理良好者,多在拔羽后30~35天便可恢复产蛋。
4.注意事项
一要公母分养强制换羽时,如果是蛋用种鸭,公鸭不实行强制换羽,仅对母鸭试行强制换羽方法。少数体质较弱母鸭也不实行强制换羽,以减少死亡率。
二要槽位充足开始减料时,要使每只蛋鸭都能同时采食,若料槽不足,则可采取分批饲喂,以防采食不均,达不到普遍控制采食量的目的而影响强制换羽效果。
三要集中拔羽实施人工拔羽时,最好选择晴天上午,集中劳力逐一拔除整个鸭群所有未脱落的大毛,包括主翼羽、副翼羽和主尾羽,以求整齐一致。
四要加强管理
强制换羽期间,鸭群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疾病,应注意加强管理,保持舍内清洁干燥,减少各种应激。
在卫生方面,一是要及时清除鸡舍内的鸡粪和潮湿垫料,并在鸡舍内铺撒生石灰粉吸氨除臭,保持鸡舍清洁、干燥、卫生;二是要搞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对鸡舍内外、水槽、料槽等所有用具进行带鸡消毒,并且要面面俱到、不留死角。一般一周消毒一次,消毒剂要选择广谱、高效、无毒、无副作用且粘附性能好的药物,如新洁尔灭、过氧乙酸等,应选择三种以上不同剂型的消毒液交叉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三是要杜绝非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尤其是其他养殖户、饲料及兽药推销员和鸡贩子。另外,饲养员自身也要讲究卫生,应定期对自己的衣裤、鞋袜、口罩、帽子等衣物进行彻底消毒。在疫病防治方面,一是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因病设防的原则。根据本地区鸡传染病发病情况和养殖户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防疫程序,选用相关疫苗,按程序定期免疫。笔者建议重点要做好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鸡白痢、鸡痘等常见传染病的防疫工作;二是要做好驱虫工作。重点要做好球虫病、蛔虫病、绦虫病等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三是发生鸡病时要及时找兽医诊治,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对病死鸡要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或发生重大疫情。
在养殖生产中,家兔的配种方法主要是人工监护交配,即平时将公兔、母兔分开单独饲养,当母兔发情后将其放进公兔笼中交配,配种结束后再将母兔捉回原笼。如果实行复配或双重配,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再将母兔放入公兔笼中配种。1只母兔从发情鉴定到两次配种结束,需耗时25~30分钟。如果是规模兔场,1个饲养员承担上百只,甚至是300只以上母兔的饲养管理任务,配种操作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内容,占用大量时间,并且劳动强度大。为了降低饲养员劳动强度和提高母兔受胎率,谷子林老师介绍了一夜情配种技术,就是让发情的母兔与公兔在夜间配种,并让其相处一夜。笔者在养兔生产实践中,摸索发现了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法,配种效果也较好。
一、影响家兔繁殖性能的生理因素
1.刺激性排卵
家兔属交配刺激排卵的多胎动物,在成年母兔的卵巢内有许多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卵泡是连续不断地成熟,但成熟的卵子在发情期间并不主动排出,需要经过刺激(公兔的交配、母兔的互相爬跨等)才能排出。母兔一般经刺激后10~12小时排卵,排卵后2小时内卵子的活力最强。如果家兔进行1次交配,精子在交配后3小时到达输卵管,还需等7~10小时,才能与卵子结合。这样,精子往往因在输卵管内停留的时间过长,而造成部分死亡或活力降低,影响受胎率。因此,必须采用间隔8~12小时的重复交配方法配种,才能有效地提高受胎率和产仔率。
2.性活动规律
在日出前1小时、日落前2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家兔性活动最强。
3.发情特征
①发情周期不固定。母兔的发情周期规律性差,不固定。母兔的发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因素,春季母兔的发情周期短,1周左右就会发情,发情持续时间较长;冬季发情周期长,发情持续时间短,甚至长期不发情。
②发情表现不明显。母兔发情时,食欲不振,兴奋不安,乱跑乱跳,刨地踏足,用下颌摩擦笼具,外阴唇的颜色变为大红,人用手抚其背时就会贴伏地面并举尾。性欲强的发情母兔会主动爬跨公兔或其他母兔。但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家兔发情表现不明显,精神、食欲等变化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再者,母兔的生殖孔被尾巴遮盖,不把母兔抓起来检查,是不能发现其外阴的变化的。一般配种方法都是在鉴定母兔发情后再进行配种,如果发情鉴定不准,过早或过迟都会耽误1个情期,错过1次配种机会。
4.催情效果较差
养兔生产中常见一些久不发情、拒绝配种的母兔,采用公兔催情、按摩催情、信息刺激、药物催情、激素催情等方法对其进行催情,实际效果常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兔场的经济效益。
由于母兔发情期不易掌握,发情鉴定费时费力,催情效果不太理想等原因,为此,笔者结合母兔刺激性排卵特性和强制配种的特点,创新发现了家兔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方法。
二、人工强制多次配种
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是人工强制配种的改进方法,具有配种速度快、效果明显、劳动强度小等特点。
1.操作内容
①操作方法。挑选好配对的公母兔,把母兔抓进公兔笼内,可先用右手抓住母兔耳朵以及颈部皮肤,左手托起臀部,把母兔阴部在公兔头部晃几次以挑逗公兔,由于母兔腺体气味刺激作用,公兔很快就进入兴奋状态,此时就可进行配种。操作人员左手中指和食指要夹紧母兔尾尖部兔毛,紧贴后臀把兔尾向上拉起,左胳膊挡住母兔的左侧,右手用手掌托起母兔的腹中后部,用手指分开两后肢,并使后躯向上抬起,使其两后肢虚空。由于母兔后臀向上略抬起,露出生殖孔,公兔就会本能地爬跨母兔,交配行为一般仅需十几秒种,甚至几秒钟就可完成。操作人员左手最好戴手套,左胳膊不能裸露,以防被公兔的前爪抓伤。
②多次配种。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法一般进行3次配种操作,第一次在第一天傍晚,第二次在第二天早晨,第三次在第二次配种后5小时左右。当然也可进行第四次配种,产仔数会进一步增加。家兔是刺激性排卵的动物,在空怀期无论发情与否,只要有足够的性刺激,一般10~12小时就会排卵。第一次配种,是给家兔一个交配的刺激,可以刺激其排卵,能达到促进母兔发情和排卵的效果。第二次交配是在发情和排卵的基础上实现受精或进一步刺激。第三次交配,则是为了提高产仔数。据谷子林老师研究/,家兔交配次数在4次以内,每增加1次交配,可提高受胎率3~5个百分点,增加产仔数0.5个左右。根据笔者观察,采取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技术,若公、母獭兔交配3次,产仔数一般在8个以上。
2.操作要求
①准备工作。包括选择待配母兔、确定公母兔配对等。根据生产经验,母兔只要精神状况良好、健康无疾病、膘情适中即可,无需检查是否发情(当然母兔发情了更好)。
②配种时间。一般在日出、日落前后的1小时内,此时母兔与公兔的活动较强,配种操作较容易,速度快,成功率高。
③母兔保定。不需其他工具,徒手操作即可。保定的目标是使母兔后臀抬起,露出生殖孔,但不能影响公兔交配。
④配种记录。要将配种日期,公母兔编号等及时记录在案,以备查看。
⑤定时摸胎。配种后的8~10天进行摸胎。如果没有怀胎,再进行补配。
3.技术特点
①效果可见。公兔爬跨交配后咕叫一声,身体侧向一旁,并用后肢踏地板,表明交配完成。此时要轻拍母兔后臀部,促其后躯收缩,防止精液倒流。把母兔肚皮朝上,见到其阴部有精液残留,即表明配种成功。
②操作可控。人工强制多次配种能人为控制配种次数,按要求进行公母配对,可完全按养殖场的生产计划安排和需要配种繁殖。
③节省公兔体力。在操作中,公兔爬跨母兔后就人为抬高母兔臀部、举尾迎合,公兔很快就会弓身射精,因此公兔只做交配动作,能节省大量体力,提高其利用率。
④配种成功率高。实践证明,采用人工强制多次配种健康兔群的受胎率在90%左右。
⑤窝产仔数多。由于采取多次配种,母兔产仔数有明显提高,如獭兔窝产仔数在8只以上,多的达到12~13只。
⑥易学易懂。本方法一般人员就能很快学会,如操作熟练,一般1次配种时间仅需1分钟左右,很适合各种规模养殖场使用。
⑦免检发情。不必检查母兔是否发情,也不必等待母兔发情,省去一项繁琐操作。家兔是诱发、刺激排卵的动物,在交配的刺激下,大约经过10~12小时便会排卵。
人工强制多次配种是对所有繁殖母兔(包括久不发情或发情拒配的母兔)都适用的配种方法。这种方法能有计划地选种选配,避免近亲繁殖,合理安排公兔的配种次数,延长公兔使用年限,提高家兔的健康水平。由于配种率高,还可省去兔场的摸胎程序。推广使用本方法,可提高兔场的繁殖效果和生产综合水平。
(作者联系地址:刘杰涛河北省辛集市华辛饲料有限公司邮编:052360;位曼河北省辛集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邮编:052360;范玉清河北省赵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邮编:05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