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斗鸡”--吐鲁番鸡

吐鲁番鸡产于新疆吐鲁番,属斗鸡型,毛色较杂,有黑、浅麻、栗褐色三种毛色。历史上当地群众就有爱好斗鸡的习惯,有些人以专门喂养斗鸡为职来,并代代相传,积累了一套细致周密的选配、饲养、管理、调教等。据调查,爱好斗鸡的父素称鸡王,他们喜欢挑选和收养大蛋进行繁育,有的人跑出几十公里借用大公鸡配种或购买大蛋孵化,孵化出来的雏鸡,选留体大、好斗性强的,淘汰体小、斗性弱的。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而形成了本地优良鸡种。

一、关于吐鲁番鸡的来源

据当地维吾尔族老人讲,在鲁克沁王时期(雍正十年即1732年),就有这样的大鸡,并说他们上一代养的鸡比现在的还大。有个别的大鸡重达9公斤,但现在5公斤的也较少见。

二、吐鲁番鸡的形态特征

体大、魁梧、健壮,羽毛丰满、光泽而美丽。头顶宽平而长。喙短弯曲粗壮强劲有力。冠为复冠,矮小,冠色为深红色。耳垂、肉髯红色。胸部带有黑色或混有红色的羽毛,尾羽短,公鸡镰羽高翘,尾羽大多数为黑色并带有青绿色光泽。胫长而直,呈肉色,胫部外侧有羽毛。初生重为39克,成年体重公鸡为4-4.5千克,母鸡为3-3.5千克。

屠宰测定:全净膛公鸡为65-70%。210-270天开产,年产蛋60-80枚,平均蛋重为65克,最高达85克。蛋壳多为浅棕色。

三、饲养吐鲁番鸡的技术小贴士

1、种蛋选择

选择种蛋必需从非疫区、健康而高产的优良鸡群中选择。入选种蛋必需大小适中,蛋形蛋色正常,畸形蛋、沙皮蛋、裂纹蛋钧不宜做种蛋。种蛋的选择是细致的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2、种蛋保存

种蛋贮存时间为7-10天,温度为15-16℃,湿度为70%-75%,通风良好。种蛋应放在蛋盘上贮存,大头朝上,以稍斜放为宜,如贮存时间超过7天,应每日翻蛋1次,以防蛋黄与蛋壳粘连。种蛋保存不好对孵化率影响很大。

相关知识

中国四大斗鸡之一:吐鲁番斗鸡


吐鲁番斗鸡是我国四大斗鸡品种之一,其主要产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一级保护品种。吐鲁番斗鸡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其身材高挑,腿部细长,嘴巴粗短,胸肌十分发达,具有天生的攻击力,是一种颇具战斗风范的名鸡品种。在过去吐鲁番地区,斗鸡是民间的传统娱乐之一,后慢慢推广至周边的伊犁、阿克苏、喀什等地,一时风靡全疆,作为优质的斗鸡品种,吐鲁番斗鸡在斗鸡界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其打败过世界最著名的泰国斗鸡。

一、外形特征

吐鲁番斗鸡毛色较杂,有黑、浅麻、栗褐色三种毛色。头顶宽平而长。喙短弯曲粗壮,强劲有力。骨骼粗大结实。胸肌发达宽厚。腿、颈长,昂立时体态威武,富有斗鸡的特征。

冠为复冠,矮小,稍高于头羽,冠色为深红色,耳垂、肉髯红色,眼睛红色,有的呈褐色。上喙褐色,下喙浅黄色,喙下部有一块红色皮肤褶皱与颈部连在一起,褶皱上有浅黄色稀毛。双翼短,紧贴体躯,翼羽带有红褐色、麻色或黑色。尾羽短。公鸡镰羽高翘,尾羽多为黑色并带有青绿色光泽。胫长而直,呈肉色或黑,胫部外侧有羽毛。属晚熟的鸡型品种。

二、产地环境

吐鲁番盆地地位于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与库鲁克山之间,最低处海拔-154米,属封闭性山间盆地,气候十分干旱、炎热。年降水量平均为3.9-25.5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879.3-3821.5毫米。年平均气温11-14℃,1月份平均气温-10℃左右,7月份29-32℃,绝对最高气温47.6℃,夏季气温之高在同纬度地区是少见的。10℃年积温4500-5400℃,无霜期250-300天,当地风大,3-5月和8-9月常出现风暴(大风天数在20-70天之间),是吐鲁番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由于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3056.4小时,作物生长期为7-9个月。降水量虽少,但有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丰富,以挖坎儿井,引水灌溉来发展绿洲农业是本地区的特色。由于水源不集中,那些依水而存的绿洲星罗棋布地分期在广大戈壁中,造成了本地区耕地分散,农户分散的农业特点。本地区主要农作物以小麦、高梁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盛产哈密瓜和葡萄。

由于上述地理环境特点,加上过去交通不便,与外界长期隔离,所以本地区所养的鸡形成闭锁的繁育群体。这与本地鸡种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三、生产性能

1、产蛋性能

吐鲁番斗鸡年产蛋量少,全年产蛋数为6080枚,平均蛋重65克,最高85克,最低55克。蛋壳为浅棕色,极少数为白色.蛋形椭圆。

2、肉用性能

吐鲁番斗鸡体大,背腰宽平,胸部向前突出,体躯深而宽,肌肉丰满紧凑,皮下脂肪少。全净膛屠宰率为6570%。

性别对吐鲁番斗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公鸡的产肉性能总体比母鸡好。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都极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的腹脂重极显著高于公鸡。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都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的腿肌率极显著高于母鸡;公、母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翅膀率均差异不大。

四、养殖历史

吐鲁番斗鸡驯养历史悠久,据吐鲁番市志记载,在雍正10年(即1732年)吐鲁番就有这样的鸡。历史上当地群众就有爱好斗鸡的习惯,一些人以专门喂养斗鸡为职业,选留体大、好斗性强的雏鸡个体,并代代相传,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而形成了吐鲁番鸡优良品种。

目前,产区外来鸡和杂种鸡日见增多,但一些农户仍饲养纯种吐鲁番斗鸡。一般每户养有720多只不等。吐鲁番斗鸡现存栏1万余只,主要分布于吐鲁番地区3县(市)。

五、繁殖

吐鲁番斗鸡种鸡能否产生优良的后代不仅取决于吐鲁番斗鸡本身的品质和遗传性能.还取决于正确的配种方式。吐鲁番斗鸡的配种方式分为自然配种和人工授精两种。自然配种是在吐鲁番斗鸡母鸡群中放入一定数量的吐鲁番斗鸡公鸡,让其自由交配。

一只公鸡配59只母鸡,公母鸡一般利用一年即淘汰。一般母鸡在春季(25月)进行自孵自养。一年就巢3次左右,每只母鸡可孵蛋2025枚,孵化率可达90%95%。

以上就是关于吐鲁番斗鸡的资料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吐鲁番斗鸡是一种十分优质的斗鸡品种,其不仅在战斗力上表现非凡,在产蛋和产肉性能上也十分卓越,作为地方性保护鸡种,吐鲁番斗鸡如今在世界所有的鸡品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观赏鸡:亳州斗鸡


亳州斗鸡属观赏型、肉用型鸡种,主产于安徽亳州。亳州斗鸡体型较大,体格结实、紧凑,羽毛薄,腿高而粗壮,颈粗而长,胸部宽厚,肌肉丰满,喙宽而长,呈白色、黄色或黑色等。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抗病力强、耐粗饲、耗料少等特性。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鸡种,已有2000多年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中有斗鸡走狗的记载。从我国斗鸡的分布看,亳州斗鸡从中原输入的可能性很大,亳州由于处在水旱交通联接的位置上,形成了鲁、豫、皖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发达的商业流通,促进了文化娱乐的交流,作为娱乐的斗禽--斗鸡,也从中原传到亳州,并在皖北地区逐步繁衍发展起来。在斗鸡爱好者的长期精心饲养和选择下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能的亳州斗鸡,具有顽强的斗性和较高的斗技,体型也比河南斗鸡偏大。

产区分布:

亳州斗鸡主产于安徽亳州,分布于安徽省北部的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县、利辛县和阜阳市太和、界首、阜南等县及凤阳等地。

体形外貌:

亳州斗鸡公鸡毛色有黑色、金黄、芦花和白色等,母鸡羽色有黑、淡黄、芦花和白色等。

喙宽而长,呈白色、黄色或黑色等。公鸡调教前皮肤白色,调教后红色,母鸡皮肤白色。胫黄色,高而粗,无胫羽。

亳州斗鸡体型较大,体格结实、紧凑,羽毛薄,腿高而粗壮,颈粗而长,胸部宽厚,肌肉丰满。通常可分为4个类型:粗糙疏松型、细致紧凑型、紧凑型和细致型。以紧凑型最好,细致紧凑型次之。

亳州斗鸡头半菱形或鳞头,头小,头皮薄而紧,脸坡长,细毛。冠型有平冠、鹅冠、玫瑰冠和核桃冠;冠、肉髯、耳叶红色。脸色鲜红有光泽,近似无毛有细毛。鼻高而不下凹,鼻孔大而呈椭圆型。眼大,眼窝探,瞳孔黑色界线清晰分明,眼珠有水白眼、白沙眼、菊花眼、绿豆眼、金黄眼、红眼等,红眼为次等眼。耳孔呈圆型,由扇毛覆盖,耳垂小呈椭圆型。

斗性强的公鸡通常具有五短三粗的特点,即胫短、颈短、身短、脸短、尾短,喙粗、颈粗、身粗,或五长一厚的特点,即喙长、身长、胫长、尾长,胸厚。

品种来源:

斗鸡是中国古老的鸡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斗鸡走狗的记载。安徽省饲养斗鸡始于何时,有待进一步查考,但从我国斗鸡的分布看,安徽省亳州斗鸡从中原输入的可能性很大。我国斗鸡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吐鲁番盆地、哈密地区,陕西的宝鸡、西安河南的洛阳、郑州、周口、开封、南邱,以及安徽省皖北部地区。南方斗鸡很少,皖北似是我国斗鸡从中原向南流动的边缘地区。过去,中原一带的商品有一部分先经旱路到毫县,通过涡河、淮河经运河入长江航道,可抵江浙一带。毫县由于处在水旱交通连接的位置上,形成了鲁、豫、皖交界处的商品集散地。发达的商业流通,促进了文化娱乐交流。作为娱乐的斗禽斗鸡也从中原先传到亳县,并在皖北地区逐步繁衍发展起来。其中尤以凤阳斗鸡大骨鸡更为出名。这可能与朱元彰在此建都有关。皖北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红芋、高粱为主。由于有充足的饲料饲养斗鸡,并在斗鸡爱好者的长期精心饲养和选择下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能的皖北斗鸡,具有顽强的斗性和较高的斗技,体型也比河南斗鸡偏大。亳州城内半截楼茶馆、北门外吊桥茶馆、北门外德仁街茶馆,分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会对打斗。围观者如堵,看到精彩处无不手舞足蹈,啧啧称赞。亳州人自称这类活动是民间高尚娱乐,故至今流传不衰。

品种性能:

①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平均体重:30日龄公鸡450克,母鸡390克;60日龄公鸡1050克,母鸡850克;90日龄公鸡1700克,母鸡1400克;120日龄公鸡2800克,母鸡2250克;成年公鸡4450克,母鸡3600克。

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80天。平均年产蛋60枚,如采取人工措施,平均年产蛋160枚,平均蛋重65克。平均蛋壳厚度0.38毫米,平均蛋形指数1.34。蛋壳褐色。公鸡性成熟期120-15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4-6)。平均种蛋受精率9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5%。母鸡就巢性强。公鸡利用年限3年,母鸡6-7年。

观赏鸡:河南斗鸡


视频:河南开封斗鸡

河南斗鸡又名打鸡、咬鸡、军鸡和英雄鸡。属玩赏型品种。是中国古老鸡种之一。在中国斗鸡品种中体型最大,数量最多,其胸、腿肌发达,可作为肉鸡育种的原始素材。主产于河南省开封、郑州、洛阳、周口、南阳、漯河、许昌、平顶山、新乡、安阳和商丘等市,邻近扶沟、禹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

外貌特性

河南斗鸡体质类型有4种,粗糙疏松型、细致型、紧凑型和细致紧凑型。

头呈半棱形,头皮薄而紧,灵活而有力。喙短粗,呈半弓形,也有细直而长的竹签喙。睑细羽面积大,近似无羽,有的睑坡长,有的睑坡短,色鲜红而有光泽。鼻高而不下凹,鼻孔大,呈窄椭圆形。虹彩有水白、豆绿、黄、红、菊花、白沙、黑豆眼色等。水白眼为小白眼珠,黑瞳孔。耳孔圆形,覆盖一小撮扇羽。

冠型有平冠、鹅冠和花冠。平冠(顶头)有窄面、宽面和方顶头(又称印冠)等;鹅冠则比宽面顶头宽大而呈圆形;花冠有泥鳅背花冠和麦穗花冠,泥鳅背花冠形如卧蚕,麦穗花冠若显花纹而无肉刺。此外,还有小角花冠和大麦穗花冠(肉刺大)。其他尚有胡桃冠。斗鸡无单冠。

羽色以青、红、白为主,其次有紫色、皂色以及花羽等多种羽色。骨骼比一般鸡种发达,最突出的是脑壳骨厚,是普通鸡的二倍厚。胸骨长,腿裆较宽。成年鸡体重:公3500克,母2000~3000克。

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体重44克;30日龄体重198克;60日龄体重516克;90日龄体重951克;120日龄体重公鸡体重1803克,母鸡体重1713克;150日龄公鸡2269克,母鸡1990克;成年公鸡3500克,母鸡2250克。6-7月龄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2.9%,母鸡84.1%;6-7月龄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7.85%,母鸡76.63%。屠体皮肤粉白色,肌纤维中含脂肪较少,肉质较鲜,肌纤维细嫩,清炖时味道鲜美。

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240天。平均年产蛋100枚,高者达130枚,平均蛋重55克。蛋壳较厚,平均蛋形指数1.13。蛋壳棕色、浅棕色,少数白色。公鸡40日龄开始有斗性,180天才有踩母鸡性征出现,尤其睾丸发育较迟,180日龄才豌豆大。公鸡配种年龄9月龄以上,第一年的小母鸡应与2岁以上种公鸡配种,公母鸡配种比例1:(6-8),每只公鸡每天可配2-6次。公鸡利用年限3-5年,母鸡2-3年。

观赏性鸡种:中原斗鸡


中原斗鸡是我国四大斗鸡品种之一,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中原斗鸡主要产于中原黄河冲击平原一带,其中以河南省分布最多。中原斗鸡其实最早是由宫廷斗鸡散落到民间发展而来的一种斗鸡品种,其外形雄壮威武,天生具有打不死的斗性,因而深受我国斗鸡者的喜爱。目前中原斗鸡多作为观赏性鸡品种而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品种类型及原产地

中原斗鸡属观赏型鸡种。原产于黄淮平原一带的豫东、皖北、鲁西南地区,地貌型为沙丘,沙土地。气候属半干半湿润性气候,四季明显,年降水量为600~800毫米。种植业以小麦、玉米、花生和薯类为主,饲料资源丰富。中原斗鸡包括了河南斗鸡、皖北斗鸡和鲁西斗鸡,吐鲁番斗鸡和西双版纳斗鸡属于中原斗鸡的后裔。

二、主要特征

中原斗鸡呈半梭形,头小,头皮薄而紧。脸坡长,毛细。中原斗鸡鸡冠小呈肉瘤状,肉髯已不明显。喙短粗呈弧形。眼大,眼窝深,虹彩为水白眼和豆绿眼。耳叶短小。斗鸡羽色种类繁多,黑羽斗鸡羽色富光泽似黑缎,腹部绒羽为白色,公鸡尾部有两根白镰羽,母鸡应有雪花顶;红羽公鸡呈枣红色;镰羽有全黑者或带白斑,母鸡带有豇豆的红白色。此外,还有紫羽、白羽和花羽等。胫呈肉色,无胫羽。四趾,脚趾间距离宽。公鸡腿面干净,有黄,浅黄,白三种。母鸡青,狸,皂色有桑皮(表面黑亮)腿,其它毛色为净腿面。

三、生产性能

成年鸡体重:公鸡平均3500克,母鸡2000~3000克。平均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数82~121个,蛋重50~60克,蛋壳以褐色、浅褐色为多。公鸡7个月性成熟。

四、雏鸡毛色

小鸡出壳,紫鸡、红鸡都是白绒;青鸡、狸鸡都是黑绒带白花;皂鸡黑绒;白鸡一般是灰绒(青鸡出白鸡灰绒,红鸡出白鸡白绒)。

五、习性

中原斗鸡好斗,出壳不久就开始打斗,一般在20天龄和2月龄属于打斗高峰期,俗称:燥窝。燥窝,燥窝造成中原鸡难养,打斗伤残比例高。成年公鸡大多性情暴烈,常常打斗至死也不服输。

以上就是关于中原斗鸡的知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中原斗鸡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鸡品种,如今在我国河南、山东等地具有饲养,虽然中原斗鸡的市场需求量不如肉鸡那么大,但是现在作为一种受新型的宠物品种,在市场上仍旧很受欢迎,因此中原斗鸡的饲养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智利斗鸡


智利斗鸡是智利出产的一种斗鸡,卵生繁殖,这种斗鸡跟家鸡有很大的区别,一般吃鲜菜、杂粮、昆虫等,下面第一农经小编为您介绍智利斗鸡的特性和习性以及它的饲养方法。

品种特性:

前胸宽扩,全身羽毛紧凑,贴于体表,体躯坚实;头孝体躯高大、腿细高有力。体重通常分为3个等级,大号斗鸡雄鸡体重4千克,母鸡3.5千克;中号斗鸡雄鸡体重3.5千克,母鸡3.25克;小号斗鸡雄鸡体重3千克上下,母鸡2.5~3千克。此外,雄性斗鸡体重有达5千克或更重者,但一般认为,体躯过大战斗时动作缓慢而笨重,不利战斗,故此很少驯养超大型斗鸡。

斗鸡习性

斗鸡爱好者,对斗鸡的羽色亦有选择,一般雄鸡以青、红、紫、皂的羽色为上色。青色斗鸡即乌黑色羽毛,并略现青色光泽;红羽斗鸡,其颈、背羽色红棕色,尾羽黑色或白沙色;紫羽斗鸡的颈、背羽色为黑红或紫红色;皂羽斗鸡的全身羽色暗黑褐色,而无光泽。除此之外尚有白羽斗鸡、芦花斗鸡、柿黄斗鸡等。头小而坚实是斗鸡良种的重要特征;耳孝冠形正直小而细者为上品,肉垂极校嘴形粗直且强大尖锐,嘴壳尖利者为优良个体。嘴壳颜色以黄、白两色为良种。鼻孔需大而长。眼球颜色一般以白、黄、红三色为佳,但以白色为上品,斗鸡腿爪是战斗的利器,腿足强健而略有弯度,弯度大弹跳力强,腿基部肌肉坚实有力,适于战斗。双腿间的距离宜宽大,爪宜细利,宜于取胜.全身骨骼结构紧密,各部位骨骼的长短及粗细结构必须匀称,是斗鸡战胜对手的最有利的基础。

饲养方法:

一般每户只养1~2只雄鸡,4~6只母鸡。这种饲养方法,可保证后代血统纯正,也有利于雄鸡的单独训练和管理。人所共知,斗鸡的战斗水平高低,主要在于日常的饲养和训练,其要点如下:小鸡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饲料,供给清水,环境温度如同一般雏鸡;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也可饲以少量水浸泡过的芝麻;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此时仍需注意保温、适当的运动量及阳光,有利其生长发育。30日龄后,适当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同时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及阳光照射,有助于雏鸡正常的成长。因各地喜于早春孵化育雏,故需注意育雏期间的保温及天气的变化;为了雏鸡顺利成长,民间还有夜间增加光照的,以延长雏鸡取食时间,有利加速成长。雏鸡45日龄,体重可达0.5千克,公母雏鸡已易于分辨,此时开始需雌雄分群饲养,有利成长。75日龄开始,雏鸡生长迅速,尤其增长骨骼更需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饲料(骨粉)及昆虫,民间习惯饲喂蝉、土元及蝗虫等。此时开始雄性雏鸡进入成长阶段,为免于斗伤影响成长,需单只笼养,民间多选用荆条编制的较宽大的罩笼圈养,每天定时于早、午、晚、共3~4次放出笼外自由活动,但需严格控制不得与母鸡交配,也需防止雄鸡间较强的争斗。270日龄的幼鸡,羽毛生齐,体格基本成长定型,可以开始进行初斗训练。

斗鸡要怎么养?斗鸡养殖技术介绍


斗鸡是以善于打斗而著称的家禽,斗鸡也叫咬鸡、打鸡等。斗鸡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北宋时期就有关于斗鸡的记载。目前,在我国民间仍旧流行这种活动。斗鸡是一种兼具竞赛和娱乐的鸡品种,在养鸡行业中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那么,斗鸡要怎么养好呢?斗鸡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斗鸡的养殖技术

1、选育良种:要求公斗鸡体大骨壮,颈粗有力,腿粗而高,胸肌发达,鸡冠鲜红呈平瘤状,眼大有神,羽毛贴身,姿态雄伟,体重3.5公斤以上,母斗鸡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体重2.5公斤以上。

2、科学配料:斗鸡生长发育快,活动能力强,能量消耗大,因此营养成份应全面,粗蛋白23%以上,必需氨基酸要齐全,青年斗鸡的饲料配方为玉米5%、豆饼16%、高粱5.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5%、食盐0.5%、添加剂0.5%,并搭配些菜叶等青绿饲料。

3、饲养管理:每天定时供水供食,经常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要定时驯跑驯斗,驯跑时可在腿上绑上50~100克的沙袋,每天要坚持驯斗2小时,驯跑1小时,这样才能驯出动作敏捷,具有顽强的作战能力的斗鸡。斗鸡耗料比较稳定,如出现耗料下降,或仅饮水不吃料,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要尽早查明原因,及早治疗。

4、搞好防疫:只有使斗鸡保持健康的体态,才能有利于驯养和繁殖,因此在春季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必须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百毒杀或灭菌灵(1∶1000倍)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以喷到斗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一次,并做好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斗鸡的饲料配方

1、0-6周:玉米69-71%,豆粕24-26%,预混料5%,麸皮(或小米糠)2%。

2、7-14周:玉米69-71%,豆粕18-20%,预混料5%,麸皮(或小米糠)2%,贝壳(或石粉)1%(细)。

3、15-22周:玉米67.5-69.5%,豆粕16-18%,预混料5%,麸皮(或小米糠)8%,贝壳(或石粉)1.5%(粗)。

4、23周以后:玉米71-73%,豆粕14-16%,预混料5%,麸皮(或小米糠)6%,贝壳(或石粉)2%(粗)。

三、斗鸡养殖注意事项

1、有害气体:对斗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氨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发现这三种有害气体超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例如适当加大通风量,更换垫料等,以减轻和杜绝对鸡的危害。

①氨气:是一种挥发性和刺激性强的气体,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当嗅到氨的气味时,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②硫化氢:比重比空气大,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常常积聚在地面,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如果在鸡舍的稍高处嗅到硫化氢气味,则表明鸡舍内的硫化氢已经严重超标。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判定空气中是否含有有过量的硫化氢:铜质器具表面突然变黑。镀锌铁器表面出现白色沉淀物。黑色美术颜料颜色褪色。

③一氧化碳:是一种无味气体,特别是用煤炉保温的鸡舍,应防止人员和鸡的一氧化碳中毒。

2、温度:饲养斗鸡,温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小雏鸡。看分散度也可以发现温度的高低,斗鸡扎堆,密度高时,说明温度偏低。斗鸡远离热源,到旁边四散,说明温度偏高。查看室内温度计,可以直接发现温度高低。发现温度计上的温度和实际要求的温度不吻合时,要立即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必须把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通风:通风是否良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在寒冷的冬季,气温低,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视了通风。通风良好时,斗鸡只活泼好动,舍内无异味,表现为一种舒爽的感觉。一旦发现斗鸡无病打蔫、呼吸微喘,舍内异味很浓、灰尘弥漫,应立即加强通风换气。通风时,注意冷空气不能直接吹到斗鸡身上。

4、粪便:正常斗鸡的粪便稀软,呈淡灰色条状,上面有少许白色尿酸盐。一旦发现粪便颜色变化或者出现有血便,便是发病征兆。传染性法氏囊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使鸡产生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斗鸡患新城疫时排出绿色、黄白色水样粪便,舍内出现有血便,说明斗鸡感染上球虫病。当发现以上异常粪便时,应找到排粪的鸡,隔离治疗。

5、湿度:湿度也应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如果再伴有温度低,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则鸡舍干燥,斗鸡易得呼吸道病,尤其是雏鸡。长时间干燥的环境可使雏鸡脱水、衰弱。因此,斗鸡舍湿度的调整也不应该忽视。

6、死鸡数量:在斗鸡的生长过程中,无论是雏鸡、育成鸡或产蛋鸡,每天都可能有极少数量的弱鸡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这是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雏鸡死亡率应不超过0.05%,育成鸡不超过0.01%,产蛋鸡不超过0.03%。若发现死亡数量过大,就应引起注意。

7、光照:除了育雏需要光照外,产蛋鸡也需要补充光照。此外,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

8、声音:正常情况下,鸡不会发出异常声音。发生某些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鸡新城疫时,病鸡会发出咳。

以上就是关于斗鸡的养殖技术的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都是是一种战斗力和生命力很强的动物。其躯体高大,肌肉发达健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因此是一种很好养殖的鸡种。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斗鸡这种鸡种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想培养运动员一样,去养殖。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注意食物营养搭配,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

双版纳斗鸡


双版纳斗鸡,属玩赏型鸡,傣语称盖跺,是傣家人的象征。据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西双版纳斗鸡系轩辕涿鹿大战蚩尤后,随东夷族的三苗部族迁徙到中国过程中,由随迁的鲁西斗鸡(属于中原斗鸡)在云南分化而成,经当地人民的长期驯化喂养,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体型独特斗鸡。原产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橄榄坝一带,是与中原斗鸡、吐鲁番斗鸡和漳州斗鸡齐名的中国四大斗鸡品系之一,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饲养基础,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珍稀禽种,现在已被列入国家级主要畜牧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良种选育,再加上近年以来从外面进来的斗鸡种类的杂交和苗种引入,在经过许多代的接种后,现在的多数品种并不纯正,有许多是杂乱和质量很差的苗种,而纯种质优的西双版纳斗鸡占这里的十分之一都还不到,由此可见,西双版纳的斗鸡已经濒临绝种的境地了解。

品种特征:

体型高大,属大型品种。骨骼粗壮、结实,胸宽,胸肌发达,整个体躯显得雄伟,体呈方形,结实紧凑,羽毛稀少,胸肌裸露。头较小,呈半梭形,似老鹰。冠和耳叶较小。睑部红色。成年公鸡胸、肘关节、肛门周围脱毛处均为红色。虹彩橘红色、金黄色。毛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有纯白、纯黑、维红三色,其他还有灰、黄白花、红黑花等杂色。纯白者呈现三黄即喙、胫、皮肤均为黄色;纯黑者带光亮,主翼羽黑中镶白,副翼羽全黑,喙灰褐色,皮肤白色。胫黄色、灰黑色或石板色。斗鸡无胫羽、趾羽,四趾,两胫间距离较宽,显得成武好斗。

生产性能:

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30日龄公鸡180克,母鸡150克;60日龄公鸡520克,母鸡460克;90日龄公鸡760克,母鸡680克;成年公鸡2050克,母鸡1420克。成年公鸡平均半净膛屠宰率83.10%,母鸡78.60%;成年公鸡平均全净膛屠宰率78.10%,母鸡71.00%。斗鸡肉质较粗糙。

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

母鸡平均开产日龄195天。平均年产蛋110枚,平均蛋重40克。蛋壳白色、浅褐色。公鸡性成熟期105-120天。公母鸡配种比例1:(2-3)。平均种蛋受精率95%,平均受精蛋孵化率90%。母鸡就巢性强,平均就巢持续期20天。公鸡利用年限3-5年,母鸡2-3年。

英国斗鸡


在我国斗鸡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都备受斗鸡爱好者青睐,其实不仅在中国,在国外斗鸡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英国斗鸡就是英国有名的斗鸡品种,经济效益佳,近些年来很多人开始饲养英国斗鸡,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英国斗鸡这一优良斗鸡品种。

一、品种外形特征

斗鸡的体态特征明显区别于家鸡,其前胸宽扩,全身羽毛紧凑,贴于体表,体躯坚实;头孝体躯高大、腿细高有力。

二、品种生活习性

斗鸡爱好者,对斗鸡的羽色亦有选择,一般雄鸡以青、红、紫、皂的羽色为上色。青色斗鸡即乌黑色羽毛,并略现青色光泽;红羽斗鸡,其颈、背羽色红棕色,尾羽黑色或白沙色;紫羽斗鸡的颈、背羽色为黑红或紫红色;皂羽斗鸡的全身羽色暗黑褐色,而无光泽。除此之外尚有白羽斗鸡、芦花斗鸡、柿黄斗鸡等。

头小而坚实是斗鸡良种的重要特征;耳孝冠形正直小而细者为上品,肉垂极校嘴形粗直且强大尖锐,嘴壳尖利者为优良个体。嘴壳颜色以黄、白两色为良种。鼻孔需大而长。斗鸡腿爪是战斗的利器,腿足强健而略有弯度,弯度大弹跳力强,腿基部肌肉坚实有力,适于战斗。双腿间的距离宜宽大,爪宜细利,宜于取胜.全身骨骼结构紧密,各部位骨骼的长短及粗细结构必须匀称,是斗鸡战胜对手的最有利的基础。

三、品种的饲养方法

食性采用鲜菜、杂粮、昆虫,护理则是一般每户只养1~2只雄鸡,4~6只母鸡。这种饲养方法,可保证后代血统纯正,也有利于雄鸡的单独训练和管理。人所共知,斗鸡的战斗水平高低,主要在于日常的饲养和训练,其要点如下:小鸡孵出后,一般第1天不喂饲料,供给清水,环境温度如同一般雏鸡;第2天开始饲喂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熟鸡蛋,也可饲以少量水浸泡过的芝麻;第3天开始饲喂熟鸡蛋、开水浸泡过的小米及青鲜菜类为主的饲料,并可适当喂给少量昆虫和杂粮。此时仍需注意保温、适当的运动量及阳光,有利其生长发育。30日龄后,适当增加昆虫和杂粮的饲喂量,同时增加露天运动的时间及阳光照射,有助于雏鸡正常的成长。

因各地喜于早春孵化育雏,故需注意育雏期间的保温及天气的变化;为了雏鸡顺利成长,民间还有夜间增加光照的,以延长雏鸡取食时间,有利加速成长。雏鸡45日岁龄,体重可达0.5千克,公母雏鸡已易于分辨,此时开始需雌雄分群饲养,有利成长。75日龄开始,雏鸡生长迅速,尤其增长骨骼更需在饲料中增加矿物质饲料(骨粉)及昆虫,民间习惯饲喂蝉、土元及蝗虫等。此时开始雄性雏鸡进入成长阶段,为免于斗伤影响成长,需单只笼养,民间多选用荆条编制的较宽大的罩笼圈养,每天定时于早、午、晚、共3~4次放出笼外自由活动,但需严格控制不得与母鸡交配,也需防止雄鸡间较强的争斗。270日龄的幼鸡,羽毛生齐,体格基本成长定型,可以开始进行初斗训练。

四、斗鸡的繁育性能

重通常分为3个等级,大号斗鸡雄鸡体重4千克,母鸡3.5千克;中号斗鸡雄鸡体重3.5千克,母鸡3.25克;小号斗鸡雄鸡体重3千克上下,母鸡2.5~3千克。此外,雄性斗鸡体重有达5千克或更重者,但一般认为,体躯过大战斗时动作缓慢而笨重,不利战斗,故此很少驯养超大型斗鸡。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4875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上一篇:金阳丝毛鸡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