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雏鸡管理?怎样避免雏鸡死亡?

在养殖肉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雏鸡死亡的现象。由于雏鸡的生理系统发育比较不完善,调节机能不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因此在养殖肉用雏鸡的过程中,常常有死亡的现象。那么,要怎么养殖肉用雏鸡呢?怎样防止雏鸡死亡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源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若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有过这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2、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有关统计资料表明,鸡白痢是造成雏鸡死亡的原因之首,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此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的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ppm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治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耐药性。

3、防止温湿度急骤变化和通气不良。若育雏时保温不好,用温偏低,则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这些常常是导致幼雏肺炎的原因;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用高功率灯炮供温,因湿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生长迟滞、死亡的后果。以上几个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但切忌贼风和穿堂风,避免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

4、供给全价平衡饲料,预防营养性疾病。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玉米中含钙少,磷也不足,长期使用这种饲料幼雏会发生骨骼畸形、体质减弱;维生素D缺乏,则容易引起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且易弯曲,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我国许多地方土壤缺硒,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的化合物。营养缺乏疾病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凡有条件的地区和饲养场,按饲养标准供给优质全价平衡日粮,如条件限制,则应多种饲料混合饲喂,使营养得到互补。

5、严格消毒,预防脐部感染。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引起脐炎,因此,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摄氏度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防止脱水。大批饲养的雏鸡,由于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睛下降,最后衰竭、瘫痪而倒毙。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成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毙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和0.1%的维生素C溶液,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7、防止中毒死亡。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以上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防止聚堆挤压而死。聚堆挤压而死,在雏鸡阶段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断水、断料时间太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突然停电或窜入鼠害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聚堆。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的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9、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啄。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太长。

10、防止兽害。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窗最好能用尼龙绳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综上所述,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饲养人员的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各个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和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能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就是关于预防雏鸡死亡的建议。对于养殖户来说,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做好雏鸡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雏鸡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其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要想减少雏鸡的生病和死亡,则养鸡户在养殖管理上就需要多费心思,在平时的养殖过程中,要记得时刻检查雏鸡生活情况,细心照料,避免雏鸡意外死亡。

相关知识

如何避免育雏期雏鸡高死亡率?


:目前,养殖业在迅猛发展,但鸡的饲养越来越难往往一批鸡养下来到最后伤亡率很高,剩不了多少鸡。育雏期雏鸡死亡率高是困扰广大养殖户的一大难题。现就雏鸡的饲养发表几点看法。

1、育雏期温度忽高忽低

有钱买药,没钱买煤的现象在一些养殖户中存在。有的养殖户怕烧煤,从而温度很难掌握,导致雏鸡得病用许多药物。温度过高,雏鸡的体热和水分散失受到影响,食欲减退易患呼吸道疾病,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升高;温度过低,雏鸡不能维持体温平衡相互挤堆,会导致部分雏鸡呼吸困难,卵黄停止吸收甚至死亡。

2、密度过大,相互挤压

由于密度过大,饲槽和饮水器数量少,放置的位置不当或环境突变有异物刺激等,常导致鸡群互相挤压。

每平方米可饲养30只~40只,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左右。

还应根据鸡的品种、大小、强弱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以免互相挤压。

3、疾病预防不到位

养殖户很少注意育雏的保温设备、料槽、饮水器等日常用具的消毒,不能及时对雏鸡进行鸡新城疫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法氏囊、鸡痘疫苗等接种也不及时。雏鸡白痢和球虫病是育雏阶段两大疾病,养殖户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时间和方法,等到病鸡出现症状后才采取有关措施为时已晚。

4、饲料种类单调,营养不全面

雏鸡营养最为重要,一旦动物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不能满足雏鸡的营养需要。就会严重阻碍雏鸡的生长发育表现体质瘦弱、生长速度缓慢,甚至发生相应的营养缺乏症。

要根据雏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饲料来源、种类,因地制宜地配制全价饲料或者在日常饲养中经常使用多维来补充维生素。鸡舍的卫生差

养殖户一般不太注意鸡舍卫生,鸡舍地面的垫料长期不更换不经常打扫,舍内温度过高,湿度大鸡粪成堆,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长期生存,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容易传播从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要搞好鸡舍卫生,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和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定期使用后悔对鸡舍、用具进行消毒,再给予药物预防和治疗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5、不注意鸡舍通风

育雏室的空气要保持新鲜。由于雏鸡新城代谢旺盛,鸡群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另外鸡排出的粪便蒸发出大量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引发疾病。育雏舍要注意通风换气,但不应使空气直接吹入鸡舍,尤其外界气温低时更要防止冷风吹入以免雏鸡着凉感冒。

广大养殖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会有效地减少雏鸡的死亡。降低了死亡率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如何避免育雏期雏鸡高死亡率,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雏鸡湿度管理的措施


你知道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吗?雏鸡舍湿度管理的科学与否影响着养鸡育雏工作的成功,而雏鸡成活率的高低是养鸡成功的关键,为此养殖户要做好雏鸡舍建设工作,科学管理雏鸡舍湿度是顺利进行鸡舍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鸡湿度管理措施。

怎样进行雏鸡舍湿度管理?

在孵化后期,出雏器内的湿度相对较高,为了减少雏鸡出雏后的应激,育雏前三天舍内相对湿度必须在70%。4~7天65%,8~14天60%,15天以后50~60%。如果第一周的相对湿度低于50%,雏鸡就会出现脱水,周末体重达不到入舍时重量的4倍,均匀度差,影响以后的生产性能。温度适中而湿度过低时,鸡体感温度低,易发生扎堆现象,这样会造成鸡体内水份散失增多,卵黄吸收不良,绒毛干枯,脚趾干瘪,雏鸡易受灰尘侵袭而患呼吸道疾病。低温高湿时,舍内既冷又潮,雏鸡易得感冒和发生胃肠病。高温高湿时,雏鸡体内热量不易散发,闷气,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造成热应激。在育雏期间,很多饲养者忽略舍内的湿度,普遍存在湿度过低的问题,尤其在春秋两季,气候干燥,一定要防止舍内湿度过低给雏鸡造成的影响。

雏鸡湿度管理的措施

为何雏鸡容易死亡?


不少养鸡人都觉雏鸡在养殖的过程中雏鸡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这雏鸡不好养啊。这确实雏鸡自身的体温调节节能还没有完善又在其体内代谢旺盛的时候其消化和抗病力都很低,一点问题都会出现雏鸡的死亡。所以需要从细节做起来降低雏鸡的死亡率。

从事畜牧生产和临床诊疗工作中,常听到养殖户反映,雏鸡难养。此言不虚,因为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新陈代谢旺盛,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低,饲养不当会引发各种疾病,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影响禽业生产和养殖户的利益。笔者想就雏鸡死亡原因及控制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养鸡户及同行参考。

一、原因分析

1没有把好进雏关

有些种鸡群净化不彻底,或者在种蛋的收集、贮存、运输等环节出现漏洞,导致雏鸡发生垂直传播性疾病,如鸡白痢、鸡副伤寒、禽脑脊髓炎、鸡白血病、鸡传染性贫血等。

由于种蛋、孵出化器,育雏室及其它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刚出壳的雏鸡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导致雏鸡发病,引起大批死亡。

2忽视应激对雏鸡产生的危害

接雏后的运输、高温、高湿、噪音、惊吓等应激因素都会使机体代谢紊乱,造成营养吸收不良而生病,应激还会造成密度过大的雏鸡群挤压死亡,气候变化及鸡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尤其是氨的浓度对鸡尤为敏感,同时还会诱发呼吸道疾病。

3育雏室温度、湿度不正常

雏鸡对温度、湿度要求很严格。湿度不够易引起鸡只脱水、湿度过大易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有的育雏室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一冷一热雏鸡很难适应容易生病。

4饲料品质造成营养缺乏症

多数农户自配饲料配方不合理,缺乏科学性,不能保证鸡群的充分营养,加上原料市场混乱,伪劣产品多,更不能保证自配料的品质,长期饲喂这种饲料,雏鸡容易造成营养缺乏症,从弱雏开始,并迅速波及全群。

5防病、治病不规范

(1)免疫程序不合理

在对母源抗体不清楚的情况下随意用苗,疫苗用早了,被雏鸡机体内的母源抗体中和,不能产生应答反应。用迟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尚未达到保护水平,雏鸡已感染甚至发病。还有些养鸡户图省事,将多种疫苗同时使用,这样会使疫苗之间产生相互干扰。另外,如果疫苗的质量不达标,运输和保存不善,使用方法不当等都会直接导致免疫失败,使雏鸡得不到很好的抗体保护而感染发病。

(2)用药不规范

有些养鸡户发现鸡群有异常就立即用抗生素,一种不行就换另一种,或者干脆多种药物同时使用,不考虑疗程和配伍禁忌,而且只注重用药不加强护理,结果收效甚微损失很大。

二、对策

保持育雏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通风换气,饲养密度不宜过大,给以充足、干净的饮水。合理配制全价饲料,提供优质全价的营养日粮,定时、定量饲喂。加强防疫、合理用药,要针对当地疫病发生的流行特点,结合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和各种疫苗本身的特点,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同时选用质量好的疫苗,及时做好防疫工作。鸡群无病少用药,因为长期用药一方面会使机体内的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而使抵抗力降低,另一方面还会使鸡群产生抗药性以致一旦发病某些药物治疗无效。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保持育雏室内外环境安静,防止雏鸡受到惊吓,捉鸡时要轻快,要严格控制好光照强度和时间。

实行全封闭育雏,搞好育雏室内外环境卫生,建立合理的卫生消毒制度,这是净化环境切断病源的良好途径。同时经常观察鸡群变化情况,对异常现象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加强种鸡群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使商品化鸡来源于健康的种鸡群,要净化环境,消灭垂直传播的病原。抓好种蛋的收集、贮存、运输等环节,防止污染,入孵前要做熏蒸消毒。孵化前对孵化机彻底消毒,孵化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湿度。

笼养雏鸡怎样科学饲养管理?


笼养雏鸡怎样科学饲养管理?掌握好笼养雏鸡科学养鸡技术知识,是科学饲养管理笼养雏鸡的重要理论依据,为了保障养鸡场育雏的成功,养殖户要重视笼养雏鸡饲养管理工作,从而提高雏鸡成活率,这也是科学养鸡技术知识的重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笼养雏鸡怎样科学饲养管理?

1.防止网片的连接处松开笼网的连接处如果有较大的缝隙则容易造成雏鸡的腿脚被夹挂,甚至会有雏鸡从缝隙处外逃。正常情况下笼网连接处基本无缝隙,但是当连接处的固定铁片或铁丝松动、脱落,或是某片笼网变形则会使缝隙变大。育雏笼的底网上要铺设菱形孔塑料网,目的在于防止雏鸡脚爪踩不稳甚至无法正常站立。铺设的时候要把边角压平并固定。

2.笼内饮水器的管理通常在第一周使用小型真空饮水器(容量约为l千克,如果饮水器容量太大则其高度会接近或超过单层笼的高度,影响取放),根据每个单笼面积的大小可在一个单笼内放置l一2个真空饮水器(可以按照每平方米笼底面积放置1个饮水器)。如果育雏笼内安置有乳头式饮水器,通常在第一周也要使用真空饮水器。第五天开始使用乳头式饮水器,巧日龄可以把真空饮水器撤掉,完全使用乳头式饮水器。使用乳头式饮水器要注意调节出水乳头的高度,避免高度偏高导致有的雏鸡无法饮到水。每周要调整一次乳头式饮水器的高度。

3.注意灯泡的安装笼养育雏环境管理中光线均匀分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当出现照明死角后会影响雏鸡的发育,甚至可能出现鼠害。因此,灯泡应该在育雏舍内不同的高度安装,使每层笼内都能够获取合适的亮度。

4.减少雏鸡逃出笼外笼养育雏如果管理不当会造成部分雏鸡逃到笼外,跑到地下或笼的下面,为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带来不便。尤其是免疫接种的时候,逃到笼外的雏鸡有可能会漏防疫而在以后发生传染病。及时调整育雏笼前网的栅格宽度,合适的宽度是既不影响采食又不会使雏鸡跑出来。大多数育雏笼的前网是双层网片,雏鸡周龄小的时候把网片错开使栅格变小,防止雏鸡外逃;随着日龄增大逐渐加大栅格间距,方便雏鸡采食。其他措施还包括将笼网的连接处固定牢固,取放饮水器的时候注意把笼门附近的雏鸡赶到里面以防止雏鸡外逃,免疫接种的时候专门有人负责抓雏鸡和控制笼门,笼门要固定牢固,减少惊群问题的发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笼养雏鸡科学饲养管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予以重视,同时掌握好科学养鸡技术知识,高效进行养鸡场笼养雏鸡饲养管理,以便最终获取好的养鸡效益。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你知道怎样饲喂雏鸡吗?科学的饲喂养鸡场雏鸡,不仅可以促进雏鸡的健康发育,提高养鸡场雏鸡成活率,还将降低养殖户的育雏风险,因此了解雏鸡饲喂常识知识是雏鸡饲养管理技术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怎样饲喂雏鸡?雏鸡饲喂常识知识

刚出壳的雏鸡,消化机能弱,用鸡蛋奶粉等高蛋白质饲料喂鸡难消化,常会引起异常发酵,吃多了容易出现涨嗉子或拉稀的毛病。更重要的是高蛋白质饲料过多,特别是品种单一,单纯喂会降低雏鸡的生长率和饲料的利用率。鸡长得不好,发育受阻。时间一长,可导致鸡的肝、肾、脾肿大而死。是过多的蛋白质加重了肝脏的分解和肾脏排泄的负担所致。

事实上,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除掉消耗,其剩余的部分,并不能蓄积在鸡体内而供给鸡今后需要时再动用,根本起不到这种作用,而是无效地转变为碳水化合物,燃烧放出热能而消失,而只能是一种浪费。因此,喂过多的蛋白质饲料,是有害而无益的。况且蛋白质饲料价格又高,这种高耗低效的喂法,是一种赔本的买卖,得不偿失。应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雏鸡生长发育快,需要喂给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品种、质量好、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全价饲料,并按比例合理搭配,以满足雏鸡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不能想喂啥就喂啥,更不能随便多喂或少喂,也不能突然改变饲料。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不同生长阶段、不同要求和鸡的用途,利用现有饲料资源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比。同时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保证鸡能正常发育,健康生长。从而才能实现耗料少、产量高、成本低、效益高的目标。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雏鸡饲喂常识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熟记这些常识知识,科学进行养鸡场雏鸡的饲喂,从而保障雏鸡的高效饲养,最终育雏成功。

雏鸡经常死亡怎么办?预防雏鸡死亡的措施


在养殖上来说雏崽的养殖是最为、需要细心的而养鸡也不例外。雏鸡不要说破壳了,在母鸡下蛋之后就要区别对待保证其能顺利破壳,破壳之后还要精心照顾,不然很可能就会死亡。特别是雏鸡死经常死亡的话那就是鸡场有所问题了。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大群密集饲养的肉用仔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病、鸡法氏囊炎等急性传染病,因新城疫死亡的可占总数的24.14%。烈性传染病一旦传播开来便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乃至鸡场的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必须按着免疫程序进行主动防疫。如以往某鸡场在2周龄末用新城疫Ⅳ系苗饮水预防新城疫,后来在该场又发生了法氏囊炎,接种该疫苗的时间在4周龄末,可是经过调查,该病于3周龄时已在鸡群中发生,应该将接种疫苗的时间提前到2周龄以内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因此,必须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订确实可靠的免疫程序。如在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的流行,应暂不接种疫苗。

2及早进行药物预防

感染鸡白痢病的死亡率可达51.13%,其中87.9%均死于第一周龄内。因此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和0.04%的痢特灵,以预防白痢病的发生。在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是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30~60毫克/千克的氯苯胍等药物。所用药物一定要称量准确,搅拌均匀,以免药物中毒,而且一种抗球虫药物在使用1~2年后要更换一次新药,防止产生抗药性。

3防止温湿度急剧变化和换气不良

育雏时保温不好,用温偏低,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一般因受凉而造成感冒等症状。还有的室内温度过高,偶而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常常导致肉雏肺炎。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闷死。有的用灯泡(60瓦以上)供温,因温度过高而热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了生长迟滞、死亡率高的后果。

4防止单一饲料造成营养不全而带来的营养性疾病

不少农家育雏还没摆脱有啥吃啥的旧习俗。由于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份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玉米含钙少,磷也偏低,长期用这种钙磷不足的饲料,肉雏会发生骨骼畸形、关节肿大、生长停滞。蛋白质或氨基酸缺乏时,常常表现为生长缓慢、体质衰弱。维生素D3缺乏,则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并且容易弯曲,腿脚软弱无力或变形。硒与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中缺硒,这些地区生产的饲料中也缺少硒,因此,必须注意在饲料中添加硒和化合物(亚硒酸钠)。

营养缺乏症的特点是,先在少数鸡中出现症状,逐渐增多,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引起大批死亡。所以,提倡喂多种多样的饲料,可达到营养成份的互补,当然最好按饲料标准进行配合。

5严格消毒,防止脐部感染

因脐部感染死亡的雏鸡占总死亡率的23.43%,而且其中70.7%死于第一周龄。死鸡腹部胀大,脐部潮湿肿胀,有难闻的气味,剖检可见未吸收的卵黄及卵黄囊扩大,卵黄呈水样或棕色水样,囊体易破裂。这是由于孵化器、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所致。因此,其有效手段是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器、育雏室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隔开,用高于正常鸡2~3℃的室温进行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素,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

6适时开饮,防止脱水

大群饲养的肉用仔鸡死于脱水的占9.93%。这可以是运输时间过久;或是因要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饮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等引起。雏鸡脱水的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眼窝下陷,最后衰竭、瘫软而死。

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应是在24小时以内开始饮水,使它在并不感觉太口渴的时候开始饮水,促进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或脱水瘫毙的现象。

7防止中毒死亡

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剂量一定要准确,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增加到要求的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从饮水中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

农户育雏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置在一起。不能在刚施过农药的田里采集青饲料喂鸡。使用咸鱼粉的配合饲料,要根据其含盐量确定食盐补给量。绝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以上这些如有疏忽,都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8防止聚堆挤压而死

聚堆挤压而死的,在雏鸡阶段时有发生。主要原因一是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二是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又没有及时疏散;三是断料、断水时间过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四是突然发生停电或窜进野兽等,因各种惊吓、骚扰引起的聚堆。

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

9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

严重的啄癖多发生在3周龄后,最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和啄羽癖。据报道,啄肛、啄趾可能是饲料中缺乏食盐和其他无机盐,应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钙磷等无机盐;啄羽可能是饲料中缺少含硫氨基酸,可适当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或1%~2%的石膏。

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喙。平时要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要过大;配合饲料的营养成份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过长。

10防止鼠害

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窗最好用尼龙网拦好;堵塞室内所有洞口

怎样做好雏鸡初期的饲养管理?雏鸡初期的饲养管理介绍


雏鸡指的是刚出生不久的小鸡,在现代化的养殖中,养殖雏鸡一般是选择将雏鸡放置在烘房或者育雏箱中进行养殖。但是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很多不同的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雏鸡初期1~2周龄需要的温度应控制在35~32℃,将雏鸡放进长约60厘米,宽约45厘米硬纸壳箱内,一般一只硬纸壳箱可育20只雏鸡。箱顶用布或报纸盖上。报纸或纸板盖的要放好通气孔,箱内垫上6厘米厚的切成5厘米长的干净稻草或其它较软的干草,备上清洁水和全价小鸡饲料。

饲料除夏秋季可干喂外,春冬季节可用温水拌和饲喂。雏鸡刚进箱保温要加强观察。如发现雏鸡不断张嘴,说明箱内温度高了,可将灯泡朝上放一点;如雏鸡互相挤成一团、不断叫唤、则温度低了、应将灯泡朝下放一点;同时还要掌握以下几点。

1、防止突然停电。早春或冬季突然停电1~2小时,雏鸡就会冻死。为此,平时要安装一只3的小吊灯,日夜不关灯,如发现突然停电,可将雏鸡放在另一只下面垫有热水袋、上面铺有撕碎了的棉花的纸壳箱内保温,盖严实。待来了电,再将雏鸡放在原来的育雏箱内保温。

2、不可放在骄阳下暴晒。不要为了节约电费,夏秋气温较高时将雏鸡放在太阳下暴晒。否则,很快晒死。夏秋季每天上午可晒10分钟左右,冬春两季在保证供水的情况下放在阳光下晒、但也要加强观察,适时调整。

3、切忌箱内潮湿。要经常更换箱内的稻草,并调换使用另一只纸箱,原来使用的纸箱要晒干,保证箱内干燥不潮湿,防止雏鸡得病或氨气以及一氧化碳中毒。

4、不让母鸡带雏鸡。小鸡出壳后,应进入保温箱饲养,不让母鸡带小鸡,避免寒风袭击,以防雏鸡受寒和母鸡减少年产蛋量。

以上就是关于雏鸡初期养殖管理介绍。从上面我们知道,做好雏鸡初期养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养殖户来说,在饲养雏鸡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雏鸡身体的特殊性,应该要学会对其进行区别对待。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雏鸡,由于身体各方面的抵抗力比较弱,因此养殖户应该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

怎样做好山鸡雏鸡苗的育雏管理?山鸡雏鸡苗要如何饲养?


山鸡属于野生的鸡类,目前作为特种养殖项目之一,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被饲养。目前我国养殖的山鸡品种主要是七彩山鸡。在山鸡养殖中,育雏阶段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雏苗到20日龄期间,如果做好雏鸡的管理,那么将会对未来的山鸡养殖具有良好的基础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做好山鸡雏鸡苗的育雏管理呢?山鸡雏鸡苗要如何饲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保温:养户可根据各自饲养的数量,搭建一个适当的保温棚,面积大小按每80只苗鸡/平方米计算,如饲养数量多则要在保温棚中,分每500只为一小群,每群之间用30cm高的纸板相隔,保温棚的搭建方法如下:离地80~100cm用竹杆搭架,架上盖尼龙薄膜、棉絮等保温材料;如饲养数量只有200~500只时,可在房内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圈成2~5平方的小圈即可,地面铺5cm干木屑或谷糠,再铺一层破麻袋(作用是防山鸡苗误食木屑,在第四天可揭去)。棚内在离地20~30cm处均匀地吊几只250w的红外线灯泡,灯泡数量以能否达到正常温度而定。热源也可用电热管、电热丝、加热管道。只是要求小棚内温度正常且均匀。苗鸡进圈前一天先加温,使棚内予先升温。苗鸡进圈后1~3天温度必须控制在37摄氏度;第二周35~36摄氏度;第三周33~34摄氏度;第四周30~31摄氏度,降温幅度及波动不宜太大,一般每天半度,具体温度掌握应视苗鸡的活动状态而定,如雏鸡均匀分布或吃食或休息,则表示温度正常;如雏鸡聚集在热源底下相互堆在一起,烦躁不安,鸣叫不停则表示温度太底;如鸡群远离热源,并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坠,则表示温度过高。调节温度高低,可采用增减灯泡,调节通风出气口大小,适当放大温棚来控制。五日龄后如光照亮度太大,易出啄癖,故应适当遮光或改用红蓝色节日灯泡来降低亮度。一月龄左右可断喙一次。

二、饲喂:雏鸡苗开食饲料用正大全价小鸡料510或310,如用510颗粒料在4日龄内应用细筛将大颗粒筛出。1~3天将料均匀撒在麻袋上,以后逐步向食槽或料桶,饲料应整天不断料。一月龄后可改用511中鸡料。如留种鸡则在三月龄开始进行限饲料。

三、防病:15日龄内的雏鸡应预防白痢和球虫,具体措施是:开食前用高锰酸钾水饮水。第1~3天每只苗用2000单位青霉素加2000单位链霉素饮水;4~6天在饲料中加千分之二的土霉素粉或氟哌酸,以后按上述方法交替使用到15日龄。三月龄前每10~15天用药预防球虫一次。10日龄前后用新城疫II系饮水或滴鼻,3月令及产蛋前一个月用新城疫I系肌注。

以上就是关于山鸡雏鸡苗的养殖管理技术的介绍。对于山鸡养殖户来说,做好雏鸡的养殖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养殖技术将对雏鸡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培育种山鸡也可采用上述方法,只是到五月龄时将窗口遮光物揭除,使室内光线明亮,并剪除双翅羽毛,使其失去飞翔能力,按1公4~5母配比,密度2~3只/平方米,经一个月左右即可产蛋繁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06184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