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蓝绿藻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蓝绿藻病

(1)症状与病因。主要是一些底栖的蓝绿藻类,在水质不佳、透明度过高而虾类生长较慢时附着于虾体表面,影响虾的摄食活动,严重时使虾不能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可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降低池水透明度。
②水位保持在1米以上。
③全池施用茶麸(每吨水用药15~20克)。

小编推荐

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黑斑病症状及预防措施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黑斑病

(1)症状。发病初期,青虾的病灶呈较小的褐斑,以后逐渐溃烂,最后变成黑色。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包括步足和游泳足,均带黑色或黑斑。病虾活力大减,或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

(2)病因。主要因青虾养殖池底部形成严重的还原层,使一些分解甲壳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

(3)防治方法。

①保持水质良好,必要时施生石灰或水质改良剂。
②平时小心操作,防止青虾甲壳损伤,并注意放养密度,合理投喂饲料。

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烂鳃病(黑鳃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烂鳃病(黑鳃病)

(1)症状。病虾鳃丝发黑,局部有霉烂。
(2)病因。虾鳃部被霉菌、细菌侵蚀,致使鳃部受损;池底重金属如铜含量过高,虾会发生铜中毒,鳃部呈现黑色素沉淀,影响呼吸;长期缺乏维生素C,使虾体内生化反应无法进行,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3)治疗方法。
①霉菌引起的黑鳃病可用漂白粉,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的用量,溶解于水中,全池泼洒。
②细菌性引起的黑鳃可每吨水用痢特灵2~3克浸洗。
③重金属中毒引起的黑鳃要大量换水,并添加柠檬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青虾养殖常见病烂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1、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苗引起。

2、病症:青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点,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3、预防:(1)生石灰彻底清塘。(2)苗种下塘时用2~3%的食盐水浸泡15~30分钟。(3)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或漂白粉,交替使用。生石灰用量每亩水深重米8~10公斤,漂白粉用量1~1.5mg/L。

4、治疗:选择以下任何一种方法均可治疗。(1)强力杀菌消毒剂0.8~1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2)中水牌溴氯海因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3)中博牌消菌灵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4)海得牌消清灵0.3~0.4mg/L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次。

第一页 1 2 下一页 最后一页

青虾黑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黑斑病是青虾人工养殖条件下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从虾苗到成虾均可染此病,其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发病初期,虾体病灶呈较小的灰斑或褐斑。以后逐渐扩展,形成溃疡性黑斑。患病虾鳃、腹、附肢等部位均可见病斑。病情严重时,病灶中部凹陷,溃疡殃及甲壳以下组织,可致附肢腐烂缺损。发病青虾活力极差,摄食下降或停食,常浮于水面或匍匐于水边草丛,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定期给虾塘加换新水,每月泼洒浓度为25ppm的生石灰2次,改良水质。

2、注重饵料、用具卫生,实行“四定”投饵,避免残饵污染水质。生产操作过程中,防止碰伤虾体。

3、控制青虾种苗放养密度,做到合理密养。主养虾塘的虾苗放养量以每亩8万尾左右为宜。

4、如大面积青虾发病。要配合外用药,同时可在虾人工饲料中添加0.3%的磺胺嘧啶,连喂5~7天。

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几种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罗氏沼虾高密度养殖的发展,罗氏沼虾的疾病也越来越多,尤以鳃病最为严重,危害最大。

一、罗氏沼虾鳃病的种类

罗氏沼虾的鳃病主要有烂鳃病、黑鳃病、红鳃病、白鳃病、黄鳃病等。

(一)烂鳃病
1.症状:虾的鳃部变红或变黄,鳃部肿大,鳃丝组织糜烂,并附有大量污物。
2.病因:主要因真菌或细菌感染并侵入鳃部组织,或由水质、底质差引起。

(二)黑鳃病
1.症状:病虾的鳃部颜色由红、棕色变成黑色,虾因呼吸困难而死亡。
2.病因:引起虾黑鳃病的原因有很多:
(1)池塘底质严重污染,池水中有机碎屑较多,这些碎屑随着呼吸附于鳃丝,使鳃呈黑色,影响虾的呼吸。
(2)虾的鳃部被霉菌、细菌、真菌感染。
(3)池底重金属含量过高,发生中毒,使虾鳃部呈现黑色沉积,影响虾呼吸。
(4)长期缺乏维生素C,使虾体内生化反应无法进行。氨基酸无法变成胶质蛋白,而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
(三)红鳃病
1.症状:虾体附肢变成红色或深红色,身体两侧变成白色,腹部浊白。病虾鳃部由黄色变成粉红色至红色,末期虾体变红,鳃丝增厚,鳃丝加大。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部有树枝状红色素。
2.病因:是由于虾池长期缺氧及某种弧菌侵入虾体血液内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四)白鳃病
1.症状:病虾鳃部明显变白,鳃丝增生,鳃叶明显变大,严重时鳃叶外裸于头胸甲的下缘,或鳃甲鼓起。此病在7~9月份发病率最高,蔓延速度最快,从发病到死亡只有3~4天。
2.病因:本病多发生在藻类大量繁殖、池水pH值超过9.5、透明度小于30厘米和长期不换水、造成水质败坏的池塘。

(五)黄鳃病
1.症状:本病常发生在养殖的中后期,病虾初期鳃部为淡黄色,中期鳃部呈橙黄色,后期为土黄色,个别虾附肢发红,尾扇呈青绿色,行动呆滞,不摄食。
2.病因:镜检病虾的鳃部聚有大量的藻类及死藻,附肢及鳃部和心脏血液内有大量细菌。
附着的藻类以裸甲藻和夜光虫为主,而主要的病原体是一种被称为壳吸管虫、缘毛虫和外共生性纤毛虫。它们主要附着于虾的鳃部,虫体黄色,所以病虾的鳃组织呈土黄色,肉眼即可识别。壳吸管虫不会使病虾直接致死,但可引起其生长不良。病虾鳃部被病原体附着,引起虾呼吸困难,体质下降,造成细菌二次感染,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

二、鳃病的防治

(一)预防
1.水体消毒:用“富氯”0.2ppm全池均匀泼洒,每10~15天一次。2.药饵预防:
(1)用“虾健康1号”,以1%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15天投喂一次。(2)用“虾健康2号”,以1.5%用量加于饲料中,每10天使用一次。

(二)治疗
1.水体消毒,每3天用“富氯”0.2ppm全池均匀泼洒一次。 
2.药饵治疗:用“虾健康1号”以1%添加于饵料中,连用2~4天即可控制病情,建议用到不再发生死虾时止。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病害防治


由于近几年四大家鱼行情低迷,而小龙虾经济效益较好,再加上龙虾养殖投资小,周期短,养殖方式灵活,从而形成了小龙虾养殖热朝。笔者走访了武汉周边的一些县市,小龙虾养殖随处可见,有的是鱼塘改造养殖的,有的是新开挖的虾塘,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养殖户对小龙虾养殖投资热情高涨,盲目追求高产,时常发生虾塘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本人就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常见的病害防治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和探讨。

1水质问题

龙虾养殖中白浊水是比较容易出现的一种水色,水体透明度不高,池塘中水草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继而影响水草的生长。此种水色,主要是水体中枝角类、轮虫等浮游动物数量极大而造成的。浮游动物数量过多会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导致龙虾晚上缺氧上草或上坡。

处理此种水色的办法首先就是要杀灭水体中过多的浮游动物,可用九州神农公司生产的“虫汰(生物杀虫剂)”抑制枝角类等浮游动物的繁殖与生长,然后再用“解毒安(活性物)”进行解毒,同时使用“神农多效宝(氧化物)”等氧化物改良底质。

2水草虫害

小龙虾养殖水体中栽种的水草以伊乐藻较为常见,水草上的线虫、卷叶虫等易对水草造成伤害,是水草管理养护中很重要的环节。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可用九州神农公司生产的“虫汰(生物杀虫剂)”、“杀虫保草液(米尔贝霉素)”等杀灭草虫保护水草。

3中毒发生的死亡

龙虾养殖水温上升后,尤其进入5月份,温度上升快,且早晚温差较大。死亡的青苔、水草和残饵粪便沉积在底部,而水体溶氧不足,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使龙虾中毒而死。解剖检查死亡龙虾大部分胃、肠道内有食物,说明死亡之前还正常摄食,是夜间缺氧中毒而亡。出现此类现象发生的死亡,可平时每月使用“神农多效宝(氧化物)”、“粒粒底改灵(氧化物)”2-3次改底,增加底层溶氧,提高底质氧化还原电位,可有效减少此类原因造成的死亡。

4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造成死亡

龙虾养殖进入到中后期后,此时水温高,水草容易发生衰败,水体中有机负荷越来越重,容易导致养殖水环境恶化,有害细菌大量滋生,龙虾在水体溶氧不足和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很容易被多种细菌感染而发生死亡。此种原因造成的死亡,可用九州神农公司生产的“虾蟹毒菌唑(大蒜素复合物)”全池泼洒,情况严重的可第二天再使用一次,同时内服“虾瘟康(抗菌药)”有效降低龙虾因细菌感染造成的死亡。“虾蟹毒菌唑”是中药提取复配物,渗透性极好,可内服外用,经常使用且细菌不易产生耐药,对小龙虾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青虾常见病的防治


(一)病害与敌害的预防
在青虾的苗种阶段,特别是变态时期的幼体阶段,较常见的是寄生性疾病,如累枝虫、聚缩虫等在虾体上寄生,影响青虾的蜕壳变态、严重时会因此死亡,降低苗种培育成活率。防止该病的发生主要在于水质的调控,经常保持水质清爽,并具有一定的肥度,防止水体老化。
在抱卵虾的培育阶段,主要是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如水老鼠、蛇类等吞食亲虾,必要时网箱上可使用盖网。注意在网箱中投足饲料,防止缺饲引起青虾自相残杀、残食同类腹部的卵粒和游泳足,导致亲虾死亡。
(二)常见病的防治
1、烂鳃病(黑鳃病)
(1)症状。病虾鳃丝发黑,局部有霉烂。
(2)病因。虾鳃部被霉菌、细菌侵蚀,致使鳃部受损;池底重金属如铜含量过高,虾会发生铜中毒,鳃部呈现黑色素沉淀,影响呼吸;长期缺乏维生素C,使虾体内生化反应无法进行,导致虾体瘦弱死亡。
(3)治疗方法。
①霉菌引起的黑鳃病可用漂白粉,按每立方米养殖水体2克的用量,溶解于水中,全池泼洒。
②细菌性引起的黑鳃可每吨水用痢特灵2~3克浸洗。
③重金属中毒引起的黑鳃要大量换水,并添加柠檬酸;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
2、红体病
(1)症状。发病初期青虾尾柄色泽变红,随后红色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最后影响到头胸部而死亡。
(2)病因。致病原因多是操作不善而引起的,此病多数发生在投苗、除野、选捕后1~3天。
(3)预防方法。在投苗、除野、选捕操作中动作要轻,带水作业,不要使虾叠压、滚移等。
3、蓝绿藻病
(1)症状与病因。主要是一些底栖的蓝绿藻类,在水质不佳、透明度过高而虾类生长较慢时附着于虾体表面,影响虾的摄食活动,严重时使虾不能蜕壳而死亡。
(2)防治方法。
①可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降低池水透明度。
②水位保持在1米以上。
③全池施用茶麸(每吨水用药15~20克)。
4、黑斑病
(1)症状。发病初期,青虾的病灶呈较小的褐斑,以后逐渐溃烂,最后变成黑色。通常在鳃部和腹部,包括步足和游泳足,均带黑色或黑斑。病虾活力大减,或卧于池边处于濒死状态。
(2)病因。主要因青虾养殖池底部形成严重的还原层,使一些分解甲壳和腐屑的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
(3)防治方法。
①保持水质良好,必要时施生石灰或水质改良剂。
②平时小心操作,防止青虾甲壳损伤,并注意放养密度,合理投喂饲料。
5、酥壳症
(1)症状与病因。虾壳异常粗糙,主要是水质、营养不良造成缺钙或饲料中缺钙元素而引起。
(2)预防方法。
①加强虾池水质管理。
②在饲料中增加钙的成分。

小龙虾养殖常见疾病症状及有效防治方法


1、软壳病

病因:钙的摄取不足,或者光照不够降低了钙质的转化,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都有可能造成龙虾得软壳病。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觅食不旺、不肯进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虾壳整体偏薄并且比较软。

预防:

(1)冬季清淤。

(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

(3)控制放养密度,一般存塘虾量亩均两三百斤为佳,密度不要太大。。

(4)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30%。

(5)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饲料投喂的时候,加大钙物质的含量,比如可以添加鱼骨粉、贝壳粉等。

(6)龙虾的适宜的PH值在6到8之间,尽量维持水体的PH值在这个区间以内,如果PH值偏低,可以用生石灰调理。

治疗:

(1)20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10天以上。

2、烂壳病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预防:

(1)运输投苗时操作要细致,伤残不入池,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或3.2克/立方米水体青霉素浸泡15分钟。

(2)平时操作小心,尽量不伤苗。

(3)保持池水清洁。

(4)投饵充足。

(5)每15——20天用25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

(1)用25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3天后再用20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全池泼洒。

(2)用15——20克/立方米水体茶饼浸泡后全池泼洒1次。

3、黑鳃病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瓣萎缩,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随后慢慢而死。

预防:

(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

(2)用25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定期消毒水体。

(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

(4)在成虾养殖中后期,在池内放些蟾蜍。

治疗:

(1)用1克/立方米水体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次。

(2)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水体3%——5%的食盐中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

(3)0.3克/立方米水体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次,并迅速换水。

4、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预防:

(1)保持池水清新。

(2)清除池内污物

(3)冬季清淤。

治疗:

(1)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克/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

(2)用20——30克/立方米水体生石灰全池泼洒,连用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厘米以上。

(3)用甲壳净等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5、螯虾瘟疫病

病因:由真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有黄色或褐色斑点,在附肢和腿炳基部可发现真菌的丝状体,病原侵入龙虾体内,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并迅速损害运动功能。病虾呆滞,活动减弱或活动不正常,严重时会造成病虾大量死亡。

预防:

(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

(2)适当控制放养密度

(3)冬季清淤

(4)平时注意消毒。

治疗:

(1)用0.1克/立方米水体强氯精全池泼洒。

(2)用1克/立方米水体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天。

6、烂尾病

病因:小龙虾受伤、相互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

症状:感染初期病虾尾部有小疮,边缘溃烂、坏死或残缺不全,随着病情恶化,溃烂由边缘向中间发展,严重感染时,病虾整个尾部溃烂掉落。

预防:

(1)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

(2)养殖期间饵料要投足、投匀。

治疗:

(1)15——20克/立方米茶饼浸液全池泼洒。

(2)每亩用生石灰5——6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

(3)用强氯精等消毒剂化水全池泼洒,病情严重的,连续2次,中间间隔1天。

7、出血病

病因:由产气单胞菌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特别是附肢和腹部较为明显,肛门红肿,不久死亡。

预防:

(1)保持水体清新,维持正常水色和透明度。

(2)冬季清淤。

(3)平时注意消毒。

治疗:

(1)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每亩1米水体用25——3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每亩1米水体用750克烟叶,用温水浸泡5——8小时全池泼洒,同时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0.8克(本品含原料粉10%),连喂3——5天。

8、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体表附生一种灰白色、棉絮状菌丝,患病的虾一般很少活动,不觅食,不进入洞穴。

预防:

(1)当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每15天用25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割去过旺水草,增加日照。

(3)杜绝伤残虾苗入池,长了水霉死鱼不能作饲料。

(4)每立方米水体按2克五倍子煎汁,稀释后泼洒全池。

治疗:

(1)40克/立方米食盐、35克/立方米小苏打,配成合剂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如效果不明显,换水后再用药1——2天。

(2)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2次,两次用药应间隔36小时。

(3)1克/立方米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天。

(4)每亩1米水深用干烟杆10公斤,食盐5——7.5公斤,混合熬成水汁25——30公斤,连泼2——3次。

9、蜕壳不遂

病因:生长的水体缺乏某种元素。

症状:病虾在其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痕,全身发黑。

预防:

(1)每15——20天用25克/立方米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

(2)每月用过磷酸钙1——2克/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

治疗:

(1)饲料中拌入1‰——2‰蜕壳素。

(2)饲料中拌入骨粉、蛋壳粉等增加饲料中钙质。

10、水肿病

病因:小龙虾腹部受伤后感染嗜水气单胞菌。

症状:病虾头胸内水肿,呈透明状。病虾匍匐池边草丛中,不吃不动,最后在池边浅水滩死亡。

防治:

在生产操作中,尽量减少小龙虾受伤。

11、冻伤病

病因:在水温低于4℃时,虾将会冻伤。

症状:龙虾冻伤时,头胸甲明显肿大,腹部肌肉出现白斑,随着病情加重,白斑也由小而大,最后扩展到整个躯体。病虾初呈休克状态,平卧或侧卧在潜水草丛里。严重时,出现麻痹、僵直等症状,不久死亡。

防治:

(1)早冬期,当水温降到10℃以下,应加深水位。

(2)在越冬期间,可在池中投有机肥或稻草,促使水底微生物发酵,提高水温。

(3)在秋冬季,注意多投含脂肪性饵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等。

12、痉挛病

病因:在高温季节,由于经常捕捞,成虾受惊吓造成。

症状:主要症状是成虾腹部弯曲,严重的个体头胸部以下至尾部明显僵硬,并侧卧在水底不动,捕上后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轻者虽能做短暂划动,可身体呈驼背形,伸展不开,还有的病虾腹部变白,但不透明。

防治:

(1)在高温季节尽量避免捕捞。

(2)生产中要经常换新水,提高水位,改善水质。

(3)发病后,要及时加注新水,连续5天。

13、畸形病

病因:池水中重金属盐类过多和某种营养元素缺乏造成。

症状:病虾身体弯曲,有的尾部弯曲,有的尾部萎缩,有的附肢上刚毛变弯,甚至残缺不全。幼体趋光性较差,活动无力,多数沉入水底,蜕壳十分困难。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多喂含钙、磷及营养丰富的饲料。

(2)亲虾在抱卵孵化时,控制水温22——25℃为宜,同时要严格禁止重金属盐入池,如锌、铜、铬等,保持池水清洁无污染。

14、泛池

病因:主要是池水缺氧。

症状:池虾在缺氧时,烦躁不安,到处乱窜,有时成群爬到岸边草丛中不动,还有的爬上岸,如离开池水时间长了导致死亡。

防治:

(1)冬闲期间,要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冻晒池底。

(2)使用已经发酵的有机肥,控制水质过浓。

(3)控制虾种放养密度。

(4)常加新水,保持池水清爽。

治疗:

(1)如发现虾不安,应立即开动增氧机,加注新水,但不能直接冲入,最好是喷洒落入水面。

(2)池水浑浊,每亩用明矾2——3公斤化水全池泼洒。

(3)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石膏粉2——4公斤,溶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4)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5公斤黄泥加水制成糊状,全池均匀泼洒。

(5)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生石灰和人尿各5公斤,加水全池泼洒。

(7)每亩水深1米水体用3——4克/立方米过氧化钙,溶水后遍洒全池。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自从人类发现了小龙虾这一美味后,小龙虾是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火的一塌糊涂。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在烧烤摊上点上一份麻辣小龙虾美美的吃一顿!该是夏日里最爽的一件事情了。但是,你知道吗?小龙虾的养殖并不那么简单,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真是愁坏了养殖户朋友。为了让大家继续有美味的小龙虾吃,宝来利来特为养殖户朋友奉上小龙虾养殖问题解决技术: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一)

1、每年4月中旬前后开始,小龙虾常出现大量死亡是什么原因?

每年4月中旬开始,很多池塘开始出现小龙虾上草、打怏、死亡等现象,死亡量大,一直持续到6月底。死亡的小龙虾主要症状有:空肠,头胸甲内积水,内膜易脱落或已脱落。

主要原因有:

(1)小龙虾密度大,投喂量大,残饵粪便累积多,污染重;再加上本地区养殖早期几乎不增氧,池塘容易缺氧或长期低氧,容易发病。

(2)气温变化大,环境不稳定,应激大,小龙虾易发病。

(3)连续几年采样检测发病的小龙虾,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阳性检出率都非常高。本地区每年4月中旬前后的天气、池塘环境等因素,更易诱发发病死亡。

(4)小龙虾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池塘在出现小龙虾发病死亡后,相互残食,诱发或加重病情。

(5)起捕小龙虾时,捕大留小,反复挑选,影响小龙虾体质。

(6)此时期水草生长旺盛,青苔易大量爆发,天气晴好时,池塘极易因溶氧过高而发生气泡病,进而诱发发病;又极易在阴雨天加重耗氧,诱发发病。

建议:

(1)池塘小龙虾密度特别大的,无论大小及时起捕,降低密度。

(2)多开增氧机,改善环境,降低死亡;定期投“底生氧”增氧改底。

(3)定期使用“底黑安”或“爽底安”改底、消毒、除黑除臭;使用“绿水解毒安”解毒,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病害的诱发因素。

(4)内服“强力整肠生”“低聚糖863”保健,增强体质,提高小龙虾自身免疫力。

2、感染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小龙虾有哪些典型症状?如何预防?

小龙虾易感染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水温多在20-30℃。病虾典型症状有:趴边、上草、打怏及无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空肠、空胃,头胸甲易剥落,头胸甲内膜易脱落,头胸甲及胃内有透明积液等。

主要危害:肝胰腺为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主要靶器官,危害小龙虾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感染,虾抗应激能力下降,影响生长,进而发病、死亡,极易造成大量损失,甚至全军覆没。

预防措施:

(1)加大增氧力度,足够的增氧能力是降低病虾损失的前提。晴天中午多开增氧机(12时至下午3时),阴雨、闷热天气晚上早开增氧机,防缺氧加重死亡。

(2)定期打理水草,以不影响水体循环流动为最低标准,勤打头、开宽沟、抽循环水。

(3)科学投喂。少量多餐,阴雨闷热天气时,应及时减料或停料,防消化负担过重加重死亡。

(4)定期使用“绿水解毒安”解毒,“爽底安”改底,稳定水质,防水质突变诱发、加重死亡。

(5)及时捞出死亡的病虾,深挖掩埋。天气晴好时,可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特力灭”,控制传染。

(6)及时捕捞,降低密度,地笼迟放早收,尽可能减少地笼里小龙虾的存放密度及存放时间,防缺氧诱发、加重死亡。

3、小龙虾出现黄鳃、黑鳃是什么原因,怎么预防?

养殖过程中,小龙虾出现黄鳃、黑鳃,有以下常见原因:

(1)受水质影响:小龙虾鳃丝容易粘附水中有机质,导致鳃丝发黄、发黑。

(2)烂鳃:黄鳃为烂鳃早期症状之一,随着病情的加重,鳃丝由黄变黑,甚至溃烂脱落。

建议:

(1)多增氧、勤改底,养殖过程中每7-10天使用“底黑安”、“底生氧”底、增氧,改善底层环境。

(2)合理投喂,防因过量投喂而产生大量残饵粪便污染底质。

(3)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底改”“利生素”改底、调水,使用“特力灭”消毒防病,减少烂鳃。

4、小龙虾蜕壳时出现大量伤亡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常见原因:

(1)蜕壳时缺氧,造成大量死亡。

(2)蜕壳期间水中毒素残留过大,导致小龙虾中毒,蜕壳时易造成死亡。

(3)蜕壳期间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或操作不当(拉草、大量进排水等),易引起软壳虾死亡。

(4)蜕壳期遇上天气突变,导致软壳虾应激死亡。

建议:

(1)养殖过程中坚持定期改底、解毒。定期使用“底黑安”或“臭氧水安”改底,“绿水解毒安”解毒,改善水体环境,减少蜕壳损失。

(2)蜕壳期间加强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多开增氧机,使用“氧力源”或“底生氧”增氧改底,防缺氧造成蜕壳死亡。

(3)蜕壳期以稳定环境为主,避免人为操作干扰小龙虾蜕壳。

(4)天气突变时,及时增氧、抗应激,全池泼洒“氧力源”“低聚糖863”,降低天气变化对蜕壳的影响。

5、怎样提高小龙虾蜕壳的成活率?

小龙虾蜕壳,需要良好的水体环境,进行吸水膨胀。因此,只有在低毒、高氧且营养全面的条件下小龙虾才能完成正常蜕壳。

导致小龙虾蜕壳成活率低的原因:

(1)水体环境差,有毒物质过多,蜕壳时吸水膨胀受影响。

(2)发病,造成虾体质弱,不能完全蜕壳。

(3)没有水草附着物,蜕壳环境不能满足其要求。

(4)凶猛性鱼类或底栖性鱼类过多。

(5)池塘周边噪音过大,不能使其在安静的情况下蜕壳。

处理方法:

(1)减少水体毒素,使用“绿水解毒安”解除水里有毒物质。

(2)内服保健产品,增强体质,补充营养,减少发病,内服“强力整肠生”+“营养快线”+“低聚糖863”。

(3)补钙,甲壳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钙元素,尤其是蜕壳期间。使用“钙加加”,促使小龙虾快速硬壳,提高蜕壳成活率。

(4)做好池塘管理,多增氧,勤改底。使用“氧力源”、“臭氧水安”。

yz023.com养殖网龙虾养殖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科学的虾养方法,其中《青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病蓝绿藻病症状及防治措施》内容包含丰富的虾养技巧,如不满足请访问“土鸡养殖常见病的防治”专题。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0554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