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泥鳅肠炎病的防治建议


1、发病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停止摄食,离群,腹部有红斑,肛门外突红肿,严重时轻压腹部即有血黄色的粘液流出,解剖后可以发现腹内有大量的积液,肠道紫红色,肠内无食物。

2、流行及发病原因

水温20℃时开始流行,多与细菌性烂鳃病、赤庆病等并发,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

3、预防措施

1)保持水质清新,通过使用高效氧化剂过硫酸氢钾(底立安)提高氧化还原电位,防止池塘底部物质进行无氧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泥鳅吞食产生腹部胀气而导致肠炎发生;
2)投喂优质饲料,尽量不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投喂膨化料,投喂前先把膨化料用适量的水浸泡,让膨化料充分吸水膨胀再喂,以免泥鳅进食太多影响到肠道呼吸功能和消化功能;
3)定期使用5%维生素C(应激灵)加0.2%大蒜素拌料投喂。

4、治疗建议

1)适当减料或停料,适当换水,维持水质清新;
2)内服:5%维生素C+0.3%大蒜素+5%三黄散拌料投喂3-5天;
3)外消:戊二醛或苯扎溴铵或聚维酮碘交替使用,隔天1次,连续2次

相关知识

冬春季节泥鳅养殖水霉病的防治建议



一、流行季节及症状

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一年四季均有可能感染养殖生物,晚冬及早春是病发高峰期。一般感染部位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导致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二、发病病因

1、鱼体由于拉网或运输造成受伤或养殖密度过高;

2、冬季养殖池塘底质不好,泥鳅浮头导致冻伤感染;

3、冬季连续阴雨天气,易引起霉菌感染。

三、预防方案

1、冬季下苗前处理,用3%-5%的食盐水药浴5-10分钟或5%水杨酸浸泡10分钟;

2、避免水温在14℃以下,对养殖泥鳅进行拉网或运输等操作,引起鱼体擦伤或冻伤;

3、聚维酮碘(10%)1.5-2ppm或20kg食盐+20kg小苏打每亩每米水深全池泼洒。

四、治疗方案

1、药浴,2ppm高锰酸钾+1%食盐水浸泡10-20分钟或3%-5%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5分钟;

2、全塘泼洒,亚甲基蓝2ppm+食盐10ppm,3-4天后再次使用。

泥鳅胀气病的防治


随着泥鳅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质不断恶化,疾病不断增多,近年出现的胀气病就是其中的一种。如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导致大量死亡。
1泥鳅胀气的症状。泥鳅在池塘中表现为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而沉不到水底,将其打捞上来发现泥鳅肚子鼓鼓的,表现出发胀症状,有时腹部胀得发红,感觉腹壁很薄,肠壁变得很薄。有时伴有肠炎发生;多数肝胆有病变。有的肝脏、脾脏肿大,肝脏发黄、发白、发绿。胆汁变黑变黄。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
2泥鳅胀气的原因。①泥鳅的肠呼吸:泥鳅除了用鳃、皮肤呼吸之外,还可以用肠道呼吸。泥鳅的肠道既承担了消化食物的功能,又承担了呼吸功能。据研究,泥鳅肠呼吸可占其呼吸量的1/3。投饵时,肠呼吸的次数有所增加。这种次数的培加。有时与投饵的质量有关。例如投喂高蛋白或单一的饵料后,泥鳅会在池中集群,肠呼吸的次数随之迅速增加,而后逐渐不摄饵,其在池中游动,最后浮到水面。解剖观察。症状如上所述。
②水温对泥鳅的影响:泥鳅生长适宜水温为14~28℃,最适水温为23~26℃,水温5℃时泥鳅进入较深水域冬眠:水温30℃时进入夏眠状态,即入泥安定,不食不动。
③泥鳅的食性:泥鳅是杂食性鱼类,泥鳅对动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及转化率高,而对植物性饵料的消化速度及转化率偏低。在人工养殖情况下,一般选择蛋白含量30%左右的全价配合饲料即能满足泥鳅的生长发育需求。
3防治方法。全池泼洒食盐,5千克/亩:内服药饵:100千克饲料添加消食利胃散500克,甘泰乐500克,大蒜素200克,食盐300克,连喂5~7天。

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日本鳗鲡肠炎病主要流行于夏秋、冬春、春夏交替季节,特别是夏秋季节,气候突变,早晚温差大,部分地区暴风雨频繁,而该季节又是日本鳗鲡生长高峰期,摄食量大,代谢旺盛,排泄物较多,水质也易于恶化,因而容易暴发肠炎病。同时,饲料品质不佳、投喂过量或频繁用药也是导致发生肠炎病的重要因素。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养殖鳗鱼肠炎病的防治技术。

一、细菌性肠炎
1、外观症状:发病后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绝食。病鳗活力较差,部分鳗离群独游,池水面可见粪便漂浮。鳗鱼腹部略肿,肛门突出发红,肛门有黄色脓汁样物流出,气味恶臭。
2、预防方法:⑴投喂优质新鲜饲料,防止投喂过期变质及质量较差的饲料。⑵控制投饵料,特别在季节变化、水温不稳时,宁少勿多。⑶注意饲料卫生,红虫消毒彻底,不投活力差的红虫,拌料水要消毒干净,饲料工具消毒和投料台消毒清洗。⑷投喂保护肠功能的添加剂:如胃乐舒、鳗鱼营养抗病素、大豆卵磷脂、益生素、保卫素、维生素c酯、酵母等,同时经常性添加绿色防病药物如大蒜素,黄连素、百毒宁等。
3、治疗方法:要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发现可用黄连素1-1.5克/公斤料+保卫素3克/公斤料,或者速诺3克+百毒宁3克/公斤料,连续使用3-5天,同时改投花粉、营养抗病素、酵母等。病情严重时,选用有效抗菌素,如康特灵0.5克/公斤料或者安普乐3克/公斤料,添加大蒜素0.1-0.5克/公斤料和肠道保卫素,连续使用5天,改用益生素和肝乐舒等。
二、药害引发结肠炎
1、外观症状:病鳗摄食量下降,摄食时间长,消化不良,饲料效率低下,生长缓慢。养殖观察时,经常在池水面或池底,排污箱周围发现许多黑色或白色外包粘膜粪便。粪便较正常的硬且短,经常发现后期粪便中有透明胶状体。添加鱼油或饱食后浮粪增多。
2、预防方法:①主要是合理用药,禁止饲料厂家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黄霉素等,选用中草药预防疾病。在饲料中添加护肠护肝药物如三黄粉、百毒宁、鳗鱼营养抗病素、肝乐舒、保卫素、大豆卵磷脂等。②减少鳗鱼应激,选别操作仔细,尽可能缩短时间,选别后适当用低浓度百虫杀、必克毒、福尔马林等消毒。应用甲苯咪唑及制剂之后,先用北大净水宝、氨氯净消除药害,再用药物刺激粘液分泌,消除皮质醇的沉积。③经常性添加水产专用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EM细菌、光合细菌;使用生物活性物质,如牧乐888、肝乐舒、保卫素、鳗鱼营养抗病素、复方大蒜素、盐酸黄连素、654-2(山莨菪碱)等。
3、治疗方法:①鳗鱼出现此种肠炎,首先要正确诊断,忌用抗生素处理。②确诊后选用有效药物内服治疗,挑选优质饲料,保证营养,添加活血物质如营养抗病素、益血康、保卫素、山莨菪碱(654-2)、牧乐888等,可以配合使用纳豆命、优质酵母、强化多维、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③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制订恢复计划,投饲量严格控制,按15—30天为一疗程,逐步恢复,忌操之过急和急功近利,任何恢复计划都不可能在3—5天内明显显效。外用消毒药物要有选择,以减少刺激,可以保持使用5‰浓度的盐水或者使用高效增氧剂、强力海因、聚维酮碘、百虫杀、必克毒等消毒,尽可能回避甲苯咪唑驱虫。

肠炎病的病原体为嗜水气单胞菌,主要经口传染。鳗鱼一旦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下降,部分鳗鱼挂台盘柱,游动乏力,可见鳗鱼粪便漂浮于池水面,粪便外包粘膜,呈黄褐色条状便,肛门红肿外突。严重时肠道积血,轻压病鳗腹部,肛门口会流出恶臭的脓汁。解剖可见消化道粘膜脱落,出血发红。
还有一种症状为:粪便呈白色粘液便,水中粘液块状悬浮物较多,在池中排污时,用捞海捞取时可见大量白色的粘液便,俗称“拉白痢”或“拉白屎”。
预防措施:投喂优质新鲜的饲料,气候突变时要科学控制投喂量;使用优质鱼油,并根据鳗鱼的规格大小及水温等情况酌情添加;勿频繁随意内服抗菌素、各类添加剂;加强排污,调控好水质;定期内服微生态制剂(如鳗鱼专用益生素BD602)、生大蒜、保肝利胆及帮助消化类保健药物。
治疗方法:治疗前先查明发病因子,在排除由于投喂不当或饲料质量等因素引起后,再进行如下处理:
1.依据病情适当停食,及时调节池水。用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0.6~1毫克/升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续3~4次。
2.恢复少量摄食后,暂停添加鱼油。症状较轻的,可在饲料中用生大蒜(用量为饲料投喂量的0.5%~1.0%)磨浆加食盐(3~5克/千克饲料)拌匀投喂,连续投喂一周;或拌料内服黄连素(使用中药黄连熬汁也可),并适当添加保肝利胆、助消化利胃之药品(如酵母片、利胃散及保肝宁等),连续投喂一周。
3.病情较严重的(或拉白痢),可内服(每千克饲料添加)三叶鬼针草5克、野山楂5克、陈皮5克、穿心莲片4~6片、盐酸土霉素(或氟苯尼考)2~3克,投喂3~5天后,将盐酸土霉素(或氟苯尼考)改为BD602(鳗用益生素)3~5克,并适当添加保肝利胆、助消化利胃之药品(如肝泰乐10~12片、VC3克、酵母片、利胃散等)再连续投喂5~7天。
治疗日本鳗鲡肠炎病,除了要杀灭消化道内的病原菌外,同时要重视内脏功能的恢复与肠道有益菌的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该病的彻底治愈,以防复发。因此,在内服药物治疗病情较为严重的肠炎病时,前期主要使用消炎杀菌药物,而在治疗后期则往饲料中添加保肝利胆助消化的药物及微生态制剂。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1880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