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法

养猪场养鸭 养猪

2020-06-01

随着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地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为了改变养猪场效益不高的被动局面,纷纷查找原因和差距,并采取技术引进、品种改良等关键环节调整策略,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手,采取相应综合措施,提高生猪养殖水平、繁殖性能与经济效益。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法。

1、科学建造猪舍

要想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就要做好养殖环境的控制工作,传统的养猪方式对于猪舍的湿度、湿度等都是顺其自然,从而导致生猪受到夏秋高温及冬季低温的影响而使生产潜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因此在建舍时要注意科学的建舍,实行科学的养猪。养猪场宜建立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通风良好、附近水源良好的地方,要根据当地的主风向和地理位置来确定猪舍的朝向,做到冬暖夏凉,通风和采光良好。猪场要远离公路、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并有要与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以及垃圾和污水处理场保持2000m以上的距离。建舍时要注意炎热季节的通风换气,可在舍内安装通风设施,以起到排出有害气体,降低舍温,保持猪舍空气新鲜的作用。冬季则应在舍内安装取暖装置,以提高舍温。为了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可在猪场的周围种植绿化带,给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猪的舒适度。为了达到良好的防疫目的,在猪场的场区门口、猪舍门口等处都要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盆,生产区内的污道和净道要严格分开。

2、合理选种

育肥猪的品种对于育肥效果及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大多数养殖场选择二元杂种猪或者三元杂种猪用来育肥,二元猪主要以引进国外优良的品种作为父本,如长白猪、大白钎、杜洛克猪等进行杂交而产生的后代;三元杂交猪是指二元杂种一代猪作为母本,与引进的种猪作为终端父本,而杂交产生的后代。在养猪生产中,选择这些后代猪育肥不但生产性能有所提高,并且抗病能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肉的品质好,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科学饲养管理

饲料是生猪养殖的基础,要想获得较高的养殖经济效益,就要根据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不同的饲料配方,将多种原料通过科学配比,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这样不但营养全面,并且不易造成饲料的浪费,降低饲料成本,且日粮的容积与猪的采食量相适应,饲喂效果较好,料肉比较低。通常饲料生喂的效果要好于饲料熟喂,干湿料的饲喂效果要好于干料,通常将配合好的饮料按照料水比1:o.5的比例制成干湿料,这样可以避免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被破坏,同时还可以延长饲料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利于咀嚼和消化吸收。因不同阶段的猪对营养的需求不同,因此在猪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要经历几次更换饲料,在更换饲料时要注意因猪的肠胃已经适应了这一阶段的饲料,在换料时不可突然换料,要有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让猪充分的适应后再完全的更换。除了要保证猪饲料的营养配比合理,还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对于仔猪来说,因其胃肠的发育还不完全,所以要给其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适口性良好、品质优良的饲料,以促进其快速的生长发育。

加强猪群日常的管理工作。各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不同,要根据不同的生理及生长阶段选择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仔猪在出生后要做好保温的措施,并让其吃上充足的乳汁,此时要做好猪场环境温度的控制工作,以免仔猪受凉患病而使成活率降低,另外还要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以促使其分泌充足的乳汁。仔猪在进入保育阶段后要做好调教工作,让其在固定的地点吃料、休息和排泄,保持圈舍的环境卫生。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暑防寒的工作。做好日常的通风换气工作,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从而使猪发挥最大限度的生长潜能。做好日常工作的生产记录,如饲养管理记录,包括喂料、产仔、死亡、淘汰、称重、免疫、消毒、治疗等记录,以便于对养猪的饲养管理、投入和产出有一个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便于管理和调整饲养管理方法。

养猪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优质的肉猪,猪进入育肥阶段后又可分为仔猪、中猪和大猪,每一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不同,当生长育肥猪的体重达到100kg以上时日增重的速度开始减慢,主要以脂肪沉积为主,此时饲料的消耗量较大,如果继续饲喂下去不但会造成饲料的浪费,还会影响猪肉产品的品质,因此就要做好适时的出栏,一般育肥猪的活体重达到100kg时即可出栏。当然具体的出栏时间还要根据当时的行情和需求来确定,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4、加强疾病防治

猪群患病后对养猪经济效益的影响非常大,因此要做好猪群的疾病防治工作。主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在预防方面要做好日常卫生的清扫和消毒工作,给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增强猪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按照本场的免疫程序及时的免疫接种。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控制好各类疾病的传播。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并加强驱虫后粪便的管理。

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技术
1、环境条件控制
良好的猪舍条件有利于促进猪的快速生长发育,可建成单列式半敞棚猪舍或双列式半敞棚猪舍。要求冬暖夏凉,具有良好的排污条件,空气流畅,温度适宜。每头母猪的栏舍面积为10~15平方米,育肥猪为1~1.5平方米。
2、养猪成本核算
养猪户要转变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和养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意识。要提高养猪的科技含量,分析市场行情,学会成本核算,增强经营意识。一般专业户、场的养猪成本包括仔猪引种费、饲料费、人工费、猪舍折旧费、设备工具费、医药消毒费,资金利息等。饲料费用约占全部费用的70%。要降低饲养成本,必须逐项考核,做到心中有数。
3、精心饲养管理
一是用作育肥的仔猪,应在40日龄、体重10千克左右,适时去势;二是对育肥仔猪应及时驱虫洗胃。第1天宜用左旋咪唑等驱虫,第3天用小苏打洗胃,第5天用大黄苏打片清理肠胃,增强消化功能;三是根据体重和猪源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群,防止强欺弱,大欺小;四是实行生料稠喂,避免饲料营养被破坏;五是定量饲喂,少给勤添,先精后粗,供足饮水;六是坚持前敞后限,满足营养需要,缩短育肥周期,提高饲料利用率。
4、综合防疫措施
养猪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防疫治病方针。引种前要对猪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定期驱虫,按时免疫注射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注意观察猪群,防止疫情发生,发现病猪及时隔离诊治。
5、广辟饲料来源
一是利用旱地种植大豆、高粱、玉米等精料;二是充分利用田边地角种植黑麦草、大麦草、甘薯藤、青菜等青绿多汁饲料;三是利用豆饼、菜饼、酒糟等加工副产品;四是利用松针粉、橘皮粉、红薯等加工成饲料;五是各类饲料用青贮、氨化、酸化、碎化、碱化、酵化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提高适口性。

相关阅读

如何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自20世纪80代初以来.养蜂作为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 蜂蜜曾一度供不应求 卖价不菲。近几年来.随着蜂蜜产量的迅速增加和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大多卖价平平.甚至滞销. 对此,众多蜂友无不忧心忡忡.难道蜂蜜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式下就不能取得好效益吗?回答是否定的 全困很多蜂产品企业的经验颇值得同行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选用优质蜂王,众所周知,蜂王是蜂蜜增产增效的决定因素: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使蜂蜜有个好收成.必须选用产量高的蜜蜂良种,切忌图便宜买一些不正规蜂场生产的劣质种蜂王。

二、科学生产降低成本,近几年,养蜂新技术、新成果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养蜂的劳动生产率.减小了劳动强度。如多箱体养蜂技术,定地一人多养技术+一般蜂友都可运用。只有提高人均饲料数,才能降低成本.提高养蜂的经济效益。

三、科学取蜜,把握好蜂蜜采收日期和采收方法,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四、加工增值效益高,近儿年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消费观念也越来越新,农产品不仅要新鲜美观,携带方便,而且要无樗染.因此.农产品深加工应运而生。如河北省某蜂业公司根据传统饮食习惯和生活需求.开发了槐花蜜、枣花蜜大礼盒等系列蜂蜜产品。把7种蜂蜜组合配装,满足了人们对蜂蜜的医疗、保健、营养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市场卖价达180元/盒,依然十分畅销。

五、灵活经营,卖法不同,产品价格也会大不相同 河北某蜂业公司在营销中独具匠心,将蜂蜜特性与工艺制作相结合,制作出艺术包装.尤其是利用蜂蜜特有色泽,蜂蜜卖到 30~50元/kg依然十分抢手。

如何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发展无菌笼养苍蝇育蛆业代替价高的蛋白质饲料

蝇蛆类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有害昆虫,干蝇蛆含蛋白质62%,脂肪10%~15%,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2.3倍,蛋氨酸是鱼粉的2.7倍。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鲜蛆喂鹅,产蛋率提高17%~25%,喂鱼增产22%,鹅生长速度提高19%~42%,且节约饲料20%~40%。苍蝇繁殖速度惊人。据测算,一对苍蝇一个夏季能繁殖2000亿个蛆,可积累纯蛋白600多吨。一个畜禽养殖场配上一个蝇蛆养殖场,就等于建了一个昆虫蛋白饲料生产厂,养殖蝇蛆后的粪便,既无臭味,又是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蝇蛆养殖既不需要任何防疫措施,也不需要现代化厂房,不产生有毒物质,不污染环境。只需十几平方米,就可日产鲜蛆30公斤,是变废为宝的新型产业,国外大型养殖场都设有养蛆车间。种植优质牧草喂畜禽,用畜禽粪便养蝇,用蝇蛆喂畜禽,再将养蝇蛆之废料做牧草优质机肥,可形成高效益的良性生态循环。

发展羽毛深加工促进仔鹅羽毛生长

有些肉用仔鹅经育肥后体重虽已达到上市标准,但羽未长全,不能出售,导致饲养周期延长。如采取禽类废羽加工成的羽毛粉(其粗蛋白含量在80%以上),在雏鹅羽毛生长过程中配喂2%左右,可有效地促进羽毛的生长。

猪场猪瘟防疫技术 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猪瘟是制约养猪业重要传染病之一,特别是对规模养猪场影响更大.猪瘟发病急、死亡率高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方案,定期清圈消毒,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给猪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使猪健康生长.坚持自繁自养,最好不外购仔猪.如果需要外购仔猪,一定要对当地流行病进行调查,不从猪瘟高发区购猪,引进的仔猪要隔离饲养1周后方可混群,避免传染病的侵入.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场猪瘟防疫技术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种公猪要在每年的春秋分别注射1次猪瘟疫苗,母猪在生产后25天左右就要注射猪瘟疫苗,注射5头份细胞苗或者1头/份的淋脾毒组织苗。注射过猪瘟疫苗的母猪乳汁中有母源抗体仔猪吮食乳汁后能获得抗体。3日龄左右的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是1:64-1:128,此时仔猪对猪瘟的免疫力很强,20日龄左右的仔猪体内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在高于1:32,这时的仔猪能达到75%左右保护率,这时候的仔猪能抵御猪瘟的侵袭,1月龄仔猪的母源抗体中和效价下降到1:16以下,此时对猪瘟病毒没有免疫力。所以仔猪猪瘟疫苗首免时间是25-30日龄,选用猪瘟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猪瘟细胞苗4头/份;65日龄左右二次免疫,选用猪瘟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猪瘟细胞苗4头/份;受威胁的猪场或养殖户或猪瘟高发区,仔猪可以在此免疫基础上超前免疫1次,使用淋脾毒组织苗1头/份或细胞苗2头/份。

2、增强猪体质提高免疫力

2..1严把饲料质量

只有健康的猪接种疫苗时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免疫力,那些营养不良、体质瘦弱或者患有慢性疾病的猪接种疫苗也很难产生抗体。所以要保证饲料质量优良,每天供给全价的饲料,切忌饲喂霉变的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含有黄曲霉等多种毒素,侵害肝脏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淋巴结病变,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机体的免疫抑制,不能产生免疫力,所以要严把饲料的质量关。

2..2避免外购仔猪

养殖场要制定严格的防疫方案,定期清圈消毒,在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给猪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生长环境,使猪健康生长。坚持自繁自养,最好不外购仔猪。如果需要外购仔猪,一定要对当地流行病进行调查,不从猪瘟高发区购猪,引进的仔猪要隔离饲养1周后方可混群,避免传染病的侵入。

3、防疫时的注意事项

3.1规范使用药物

那些免疫抑制性的药物对菌苗有灭活抑制作用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免疫前后用药一定要注意。还有些药物象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和病毒唑等会抑制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对病毒性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影响,猪群在注射猪瘟疫苗前使用上述的药物,就会导致机体的白细胞降低,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乃至导致猪瘟免疫失败,这就是猪注射疫苗却还是得了猪瘟的原因。

3.2配备抗过敏药物

出现过敏反应时,要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每头注射o.2-1mL,如果是静脉注射则需要做10倍稀释。

3.3疫苗注射

注射疫苗前要对猪进行健康检查,病猪、弱猪暂时不能注射疫苗,等到恢复健康后再补针,哺乳期的仔猪(超前免疫除外)不能免疫,断奶后再补针,怀孕后期的母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

注射疫苗时不要一个针头打到底,要一头猪换一次针头,避免人为地把处在潜伏期的猪体内的猪瘟病毒传染给健康的猪群。免疫前要对针头进行蒸汽消毒,注射时要禁止用消毒液消毒针头,用碘酊消毒注射部位后要用棉球擦干,以免造成疫苗失活或注射量无保证。严禁使用大号针头注射或者打飞针。

4、及时报告疫情

发现患有猪瘟或疑似猪瘟的猪,都要及时上报给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接到当地的疫情报告后要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情报告管理的有关规定。一旦确诊发生了猪瘟,严格执行国家动物疫情管理的有关规定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严格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且及时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封锁疫区,逐级上报到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及时报邻近地区。

养猪场防疫的方法

1、引种要严格检疫
猪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引种不检疫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通过引种把国外一些猪的疫病也引到我国来,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质量好的猪,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选购种猪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再加上抗猪病的免疫程序不完善,有的仅免疫猪瘟,有的只给猪免疫注射三联苗(猪瘟、猪肺炎、猪丹毒),这种免疫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猪传染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和猪病发展的新动向。例如,在有的地区和猪场通过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猪细小病毒的感染率高达50-80%以上,有的猪群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阳性率也很高,其它若干病毒性传染病的情况也类似,这样,有的人就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国内、国外情况也差不多,随波逐流,听之传之,只要购进的母猪不死就算成功,殊不知祸要已被埋下,迟早会发生问题。据此,建议从国外或从外地购进种猪时慎重,要严格检疫,更不能从多个猪场购进种猪。通过检疫搞清楚种猪的情况,即使检出呈阳性反应的猪只也不怕,也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根除计划,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制定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
依据各场的实际情况,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不能千篇一律,用三联苗对公、母猪一年进行2次免疫。防止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用伪狂犬病疫苗和细小病毒疫苗,对后备公、母猪于配种前30天免疫,头胎、2胎母猪于产后1周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用猪萎鼻二联苗,孕猪产前30天免疫,乳猪于1周龄和4周龄各免疫注射1次,公、母猪1年2次。防止猪瘟最好用猪瘟弱毒疫苗,猪病三联苗不如单苗,因免疫期较短,乳猪在3周龄和6周龄用猪瘟弱毒苗各免疫1次,母猪1年2次,母猪在妊娠期间不宜注射猪瘟疫苗。4周龄仔猪注射链球菌疫苗,5周龄注射副伤寒疫苗,妊娠母猪于产前3周用黄白痢苗注射1次。总之,使用疫苗要按疫苗说明执行,不得随意改变剂量和使用方
3、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在规模饲养条件下,兽医工作的重点是防病不是治病,要强调猪群的安全不是个体,所采取的一切措施要从群体出发,有益群体。如猪舍与猪舍之间空隙地的绿化,舍内的通风换气,冬季的保温、防湿,夏季的防暑,适宜的光照以及卫生消毒等都是为养猪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目前,由于环境控制不力,一些猪场和养殖户的养猪条件差,设施不完善,猪舍简陋,不规范,防疫卫生措施不到位或不健全等,造成一些疫病的持续存在,尤其是在高密度饲养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应激因素,例如气候突变、高湿、酷暑、严寒、断水、断料、仔猪断奶、转群、换料、抓猪打针、投药、惊吓、沙尘、调换饲养人员等均可诱发“环境病”和其它多种疾病。因此,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通过良好的管理和满足全价、平衡的优质饲料,使猪具有很强的抗病力和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潜力。通过环境和抗体水平的检测,也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接种效果,从而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提供依据。据此,一定要创造安全、舒适的养猪环境,不断提高猪体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4、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有的疫病尚没有疫苗预防,特别是一些细菌性传染病,用药物预防有良好效果,但必须要针对性强,如许多猪场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猪气喘病,针对此病可用抗生素防治,对妊娠母猪分娩前2周—3周到分娩后3周—4周内,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来预防;猪弓形体病用磺胺类药物有防治作用;猪痢疾用抗生素或在饲料内添加一定量的痢菌净,效果十分明显;尤其在仔猪阶段或环境条件多变时,采用金霉素、土霉素和白地霉素等防病的效果很不错,虽然用抗生素能防治一些细菌性传染病,但会产生耐药性的菌株,这对人们的健康是一个威胁,因此,切切不可乱用抗生素。

养猪场驱虫方法


1常用的驱虫方法及优缺点

在养殖过程中,猪只驱虫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1不定期驱虫方法

将发现猪群寄生虫感染病症的时刻确定为驱虫时期,针对所发现的寄生虫种类选择驱虫药物进行驱虫。采用这种驱虫方法的猪场比例较高,在中小型养猪场(户)使用较常见。该方法便于操作,但驱虫效果不明显。

1.2定期(1年2次)驱虫方法

即在每年春季(3~4月份)进行第1次驱虫,秋冬季(10~12月份)进行第2次驱虫,每次都对全场所有存栏猪进行全面用药驱虫。该模式在较大的规模猪场使用较多,操作简便,易于实施。但是,由于驱虫的时间间隔达半年之久,连生活周期长达2.5~3个月的蛔虫,在理论上也能完成2个世代的繁殖,容易出现重复感染。1.3阶段性驱虫方法

指在猪的某个特定阶段进行定期用药驱虫。种母猪产前15天左右驱虫1次;保育仔猪阶段驱虫1次;后备种猪转人种猪舍前15天左右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2~3次。

1.4四加一驱虫方法

是当前最流行的驱虫方法。即种公猪、种母猪每季度驱虫1次(即1年4次),每次用药拌料连喂7天;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驱虫1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初生仔猪在保育阶段约50~60日龄驱虫1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引进猪混群前驱虫1次,每次拌料用药连喂7天。这种模式直接针对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在猪场中的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散播方式等重要内容,重新构建了猪场驱虫方案。其特点是:加强对猪场种猪的驱虫强度,从源头上杜绝了寄生虫的传播,起到了全场逐渐净化的效果;考虑了仔猪对寄生虫最易感染这一情况,在保育阶段后期或在进入生长舍时驱虫1次,能帮助仔猪安全度过易感期;依据猪场各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与发育期所需的时间,种猪每隔3个月驱虫1次,如果选用药物得当,可对蛔虫、毛首线虫起到在其成熟前驱杀的作用,从而避免虫卵排出而污染猪舍,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故该模式是当前比较理想的猪场驱虫模式。

无论采用哪种驱虫模式,都要求定期进行,形成一种制度。不能随意想象或者明显看见猪体有寄生虫感染后才进行驱虫,或者是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认为驱虫1次就可高枕无忧。

同时,猪场应做好寄生虫的监测,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搞好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同时加强发酵垫料的管理工作,通过发酵垫料的堆积发酵及时杀灭虫卵。

2驱虫药物的选择

由于不同种类的寄生虫在猪体内存在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情况,而且不同药物对不同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驱虫方法和药物来控制寄生虫就显得非常重要。

2.1驱虫药物选择的原则

在控制寄生虫过程中,选用合适的驱虫药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环节。选择药物要坚持操作方便、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原则。

2.2驱虫药物的功效特点

目前驱虫药的种类主要有敌百虫、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阿苯达唑及芬苯达唑等。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幼虫、毛首线虫效果较差。阿苯达唑、芬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鞭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等均有较强的驱杀作用。猪一般为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选用广谱的复方药物,才能达到同时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的目的。

2.3驱虫药物类型的选择

在选择药物的剂型方面,应根据猪场的特点,兼顾操作方便,合理选择。国内开发的驱虫药剂型,主要有粉剂、片剂、注射液,新开发出来的有口服液、糊剂、浇泼剂、膏剂和胶囊。注射液有剂量准确的优点,但劳动强度很高,如果猪的体重大、存栏数量多,则较难做到全群驱虫。而预混剂则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使用方便,所以使用预混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小规模养殖户可选用片剂或注射液,操作相对方便。

2.4驱虫药物适用的目标对象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达到彻底驱虫的目的,猪场必须采用全群覆盖驱虫,对猪场里所有的猪只进行全场同步驱虫。所以药物必须满足同时适用于公猪、怀孕母猪、育肥猪及断奶仔猪等各个生长阶段猪的安全需要,才不会引起流产及中毒。

2.5驱虫药物的毒性

驱虫药物的毒性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些药物如左旋咪唑、敌百虫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中毒现象,因此母猪及仔猪应避免使用。另外阿维菌素在生产过程中也易产生多种复杂成分,其中包括一些未知的成分。这些成分有些对人和猪都有毒性,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未将有毒的成分去除则使用后容易产生不良的毒副作用,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信誉度好的厂家的产品。

2.6驱虫药物的适口性

药物的适口性对驱虫效果也有影响。只有在不降低采食量的条件下才能保证猪体摄入足够量的药物,从而起到驱虫的目的,同时也不会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只有在合适的驱虫模式上,选择理想的药物,同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猪场寄生虫的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肉鸡养殖效益低的原因 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


肉鸡养殖经济效益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鸡苗品质、药物和免疫、饲料因素、环境因素、疾病因素以及饲养管理因素等.为了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来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肉鸡养殖效益低的原因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

1、肉鸡养殖经济效益低的原因

鸡苗的品质。鸡苗的品种好坏是肉鸡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引起肉鸡养殖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鸡苗的品质不佳。这主要是由于一些种鸡厂、孵化厂为了眼前的利益在一些工作环节上不够严谨,导致鸡苗的品质较差,而养殖户为了贪图便宜,选购价格较低的鸡苗而忽略了鸡苗的质量,或者在选购鸡苗时没有注意防疫这重要的工作,从疫区采购,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影响了鸡苗的成活率,还增加了饲养管理的难度。

药物和免疫不当。肉鸡的饲养周期较短,但是较为敏感,易患病,在治疗疾病时势必会使用药物,而药物的使用不当,如长时间的使用一种药物,诊断不准确而用药错误,盲目的投药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用药时使用剂量不当,不注意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忽略了机体对药物的承受能力等,不但不会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还会造成浪费,增加养殖成本,给疾病预防与治疗带来困难。另外,长时间和大剂量的使用‘抗生素还会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另外疫苗本身就是一种病毒,如果接种不当,肉鸡不但不会产生抵抗力,反而会受病毒的侵害而患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饲料因素。饲料因素包括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全、不足、配比不合理以及饲料的质量较差,发生霉变。如果饲料中缺乏某种或者某些营养素时会导致肉鸡摄入的营养不足,导致机体生长发育不良,料肉比增加。有的养殖户不注重饲料的品质,饲喂肉鸡发生霉变的饲料,霉菌毒素会对肉鸡产生极为严重的危害,使免疫器官萎缩,免疫力下降,严重时还会继发或者并发多种疾病,得不偿失。

环境因素。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引起肉鸡应激反应,如不良的通风、舍内温度和湿度不适宜、饲养密度过大、光照不合理、有害气体的浓度过大、卫生条件较差时都会对肉鸡产生不良的影响。阻碍了肉鸡的生长发育,使患病的几率增加,死亡率增加,严重影响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疾病因素。疾病因素是肉鸡养殖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肉鸡生性敏感,对不良环境以及不当饲料方法的表现极为敏感,易患病,当肉鸡患病后,如果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或者用药不当会贻误病情,盲目的用药会导致机体中毒,使得肉鸡不能正常的出栏,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使得养殖经济效益不高。

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使肉鸡充分的发挥其固有的生产性能。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的营养不全、饲喂不合理、饮水不足、管理过于粗放,会导致鸡体的抵抗力下降,从而使病原微生物乘虚而人,导致鸡群患病,死亡率增加,出栏率减少。

2、提高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方法

选择优质的鸡苗。优质健康的鸡苗才是获得较高养殖经济效益的根本。在选购鸡苗时要注意从正规的养殖场购买,并在购买前了解购买地以及鸡厂是否有疫情发生,严禁从疫区选购鸡苗。在挑选鸡苗时要选择活力好、体质佳、符合该品种特性的健康鸡苗。只有优质的鸡苗再结合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才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注重饲料的品质。要给肉鸡提供营养全面、充足、配比合理的日粮,要保证饲料中各营养物质的浓度,使肉鸡获得充足的营养,对于增加肉鸡的生长以及增重速度,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都十分重要。要严禁饲喂肉鸡发生霉变的饲料,做好饲料的贮存保管工作。

加强环境管理。要做好鸡舍内环境的控制工作,每天都要按时打扫鸡舍,保持舍内的环境卫生,调控好舍内的温度,根据肉鸡的日龄以及天气情况灵活的调整温度,避免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保持舍内适宜的湿度,要勤换垫草、垫料。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工作,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舍内外环境安静,提高肉鸡的舒适度,以防止鸡群出现应激反应。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使肉鸡充分的发挥生产性能,是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日龄的肉鸡提供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合理的饲喂,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尽可以的减少鸡群发生应激反应。

搞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以预防为主,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预防,但是要注意用药得当,不可盲目的投药,要根据不同的日龄以及本地区的常患病有针对性的投药预防,如果发现患病,要及时选择合适的药物,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投药治疗,药物治疗要按疗程,不可长时间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和毒害机体。科学的制定符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接种,要注O意在免疫的前后几天内不可使用药物,以使鸡群形成一定的免疫力。

如何有效提高肉鸡养殖效益?
肉鸡如何科学养殖,如何才能提高养殖效益,是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肉鸡养殖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两方面大因素,遗传因素无法改变,但饲养管理的好坏则可以人为的进行调节。选择科学的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鸡技术,加强饲养管理,尽力满足肉鸡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各种需要,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供养殖户参考:
1、选择优良的雏鸡品种目前白羽鸡以艾维因、AA品种较好,这两个品种的雏鸡生长速度快,抗病毒能力较强,饲料报酬也较高,料肉比可达1.87:1,7周龄时平均体重可达2.5-3kg。建议选择信誉好的大型种鸡场健康鸡群所繁殖的雏鸡,弱雏鸡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死亡,饲料报酬低,容易带入传染病,不易管理。
2、选择科学的养殖技术鸡生长是否健康和圈舍环境的好坏有很大的关系,传统养鸡模式不仅环境差,还要每天清理鸡粪,既影响鸡的的健康生长,还费人力。因此,选择生态环保的科学养殖技术很重要。建议选择拥有国家发明专利的金宝贝干撒式发酵床养鸡技术,不用每天清理粪便(鸡粪便在金宝贝功能菌的作用下,一部分降解为无臭气体被排放掉,例如:水蒸气和CO2;另一部分转化为粗蛋白、菌体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从源头上消除了粪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使圈舍无臭味,达到零排放。鸡舍干净卫生,鸡生长健康,很少生病,大大节省医药费及人工费,有效提高养殖效益。
3、鸡群密度要合理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以400只左右一群为宜,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养10-15只较为合适,否则因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使用金宝贝发酵床养鸡技术,体重在4~6斤的肉鸡,建议每平方养8只左右。
4、鸡舍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时,要绝对保证舍内温度达到32-35℃,以后每周降2℃,一直降到20℃左右为宜,同时应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其它疾病。
5、做好饲料管理肉鸡饲养管理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和饲喂,因为在肉鸡饲养中,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鸡成本的80%左右,所以,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料,并配合发酵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6、了解行情适时出栏①了解行情: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及毛鸡的需求量决定进雏时间,目前,随着气温的升高使一些病毒病尤其禽流感病毒无处藏身,人们的食鸡意识也逐渐增强,养殖户应多方关注信息适时进雏。②适时出栏:一般肉鸡的出栏时间是46-52天,超期饲养,肉鸡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饲养的经济效益降低。

提高舍饲肉羊经济效益的科学养殖方式 舍饲肉羊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肉羊舍饲是养羊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舍饲相对于放牧最明显的就是要购买饲料,造成了养殖成本的增加。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措施,来提高舍饲肉羊的养殖经济效益。要做好圈舍的建设工作,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营养,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疫病的防控工作等。下面一起来看看提高舍饲肉羊经济效益的科学养殖方式何舍饲肉羊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目前肉羊养殖主要采取舍饲的方式,其生产成本要高于放牧饲养,因此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措施,来提高舍饲肉羊的养殖经济效益。要做好圈舍的建设工作,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营养,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与疫病的防控工作等。

1、建设好圈舍

舍饲养殖肉羊场址的选择非常重要,羊场要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并且要求通风良好,附近水源充足,无污染,利于防疫,同时还要远离生活区以及一些工厂,交通方便。羊场的布局要合理,场区内要将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分开,生产区内要有圈舍、运动场、饲料加工场所、兽医室、消毒池、无害化处理设施、料库等。

圈舍的设计要合理,要求夏季能避暑,冬季能防寒。圈舍的材料最好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布局呈长形。冬季为了保温可以搭设塑料暖棚,并在顶部留有排气孑L。羊舍的面积要根据饲养的数量来定,要求每只羊的占地面积为0.8~1.2m2,羊舍的高度为2.5m,宽度不应小于1.6m,为了保证采光与通风,窗户距地面的高度不能低于1.5m。按照消防要求,羊舍的跨度为7~8m,长度不应超过50m。运动场的面积要求为羊舍面积的3~4倍,在运动场的四周或中间要设有料槽,运动场的中间要有固定式的水槽。有条件的羊场最好建楼式羊舍,用木条或竹条隔成高0.5~1m的羊床,地下修斜坡,便于粪尿滑落人沟内。

2、选择优良品种

肉羊的品种对养殖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选择舍饲肉羊品种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以及本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要求选择生产性能高,产肉性能良好,肉的品质好,饲养周期短,抗病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的肉羊品种,通常我国饲养的肉羊品种多为杂交品种,杂交后低多具有父母代的优良特性。在选择时要注意无论是选择杂交羊还是本地品种来育肥,都要注意所选择的羊要具有该品种的特征,体型外貌良好,这样的羊一般都有较高的生产性能和遗传力。

3、加强饲养管理

注意饲料的营养。舍饲方式养殖肉羊要注意饲料中的营养,做到科学合理的配制饲料,以达到降低饲料成本,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舍饲羊必须有充足的饲草饲料,同时还要注重饲草饲料的质量,舍饲肉羊要以饲喂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除了羔羊外,舍饲肉羊的粗饲料的饲喂量要占日粮的55%以上,在提供粗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多样性,以优质的青于草为主,搭配青贮料、多汁饲料等,避免长期饲喂种类单一的粗饲料,还要注意饲料的适口性,以提高肉羊的采食量。否则会影响肉羊的食欲,使采食量下降,增重速度减慢,影响生长发育。青贮料在肉羊舍饲下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料缺乏的问题,还可降低舍饲养殖的饲料成本。舍饲养殖情况下还要满足对精料的需求,主要包括能量饲料(玉米)、蛋白质饲料(豆粕)、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为了降低成本可在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如尿素作为蛋白的来源,但是要注意添加方法,避免发生中毒。

科学饲喂,按照饲养程度来饲养,为避免饲料浪费,饲草饲料要少喂勤添,每天喂3次,间隔5~6h,在饲喂青贮料时要先少量饲喂,适应后再逐渐的增加。先喂粗料再喂精料,在饲喂青干草时可适当的切短后与精料混合饲喂,可以提高利用率。在补饲精料时可以添加一些块根块茎类的饲料一起饲喂,以补充维生素。要注意长年给肉羊提供充足且清洁的饮水,在夏季让肉羊饮用凉水,冬季则要避免肉羊饮用冰水,有条件的话最好饮用温水,可以保持肉羊较好的食欲,利用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肉羊的采食量。

加强羊群的管理,调整好羊群的结构,控制好羊群是能繁母羊的比例,这对于提高肉羊养殖经济效益非常重要。在入冬前要对羊群进行1次调整,将老、弱、病、残、生产性能低下的羊及时的淘汰,同时要补充青年母羊。育肥羊则要进行去势和去角的处理,这样便可有效的提高育肥效果。

4、加强疫病防控

肉羊舍饲饲养试的疫病防控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坚持每天都及时清理羊舍,保持羊舍内清洁卫生,干燥、舒适。并定期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一般每隔半个月对羊舍消毒1次,场区人口以及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和消毒盆,消毒液要勤换,避免外来人员进入场区内。羊场最好实行自繁自养,防止外购羊只时带人疫病。根据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

舍饲方式下肉羊易患寄生虫病,要注意羊舍环境的卫生,加强通风,防止舍内潮湿。要对羊群进行驱虫,一般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对羊群驱虫1次,同时还要对羊群整体药浴1次,以巩固和提高驱虫的效果。

加强日常的管理,每日都要注意观察羊群的动态,包括精神状态、食欲、运动、排泄情况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检查、处理。如果发现疫病要立即隔离,并根据疫情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病死羊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切断传染源。

舍饲肉羊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肉羊舍饲是养羊业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舍饲相对于放牧最明显的就是要购买饲料,造成了养殖成本的增加。因此,舍饲养羊要如何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已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我们建议做好如下几点。
(一)选用优良的肉羊品种在我国,许多养羊的地区都是经济效益比较贫困和交通不发达的地区,农户牧羊多在周边地区的坡地、山地上,破坏绿色环境,不符合国家“全面禁牧”的政策。羊群多为地方品种,好多品种存在生长慢、肉质差,品种严重退化等问题,并且选用优良的肉羊品种的意识差。
良种羊的特征是体型大、生长快、出肉率高、饲料报酬高、出栏快、饲养周期短,适合舍饲。并且从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看,一只良种羊的价值是同等地方品种羊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方品种羊在放牧条件下有微利,但利润相对于改良羊较低,而在舍饲情况下地方品种羊就无利可言,改良羊却可获得一定的利润。
(二)达到一定的饲羊规模我国养羊业以前大部分是分散饲养,粗放管理,规模化养羊较少,使一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到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今后应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使肉羊的高效养殖得以实现。
规模养羊,从经济上可以达到规模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力利用率、生产设备利用率、饲料饲草利用率,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管理和服务的角度上可以引进和普及一些现代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另外规模饲养还有利批量销售,提高肉羊供应的持续性和可靠性,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三)调整好羊群结构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中,稳定与合理的羊群结构是保持较高生产率的基础,羊群中公、母羊的比例。适繁母羊、育成羊和羔羊的数量比等,都直接影响着饲养繁殖力的效率及产品输出及饲料等资源的利用率。在我国传统的肉羊发展中,很多农户不注意这些方面。
据统计,理想的羊群公母比例是1:36,繁殖母羊、育成羊、羔羊比例应为5:3:2,可保持高的生产效率、繁殖率和持续发展后劲。在此基础上,农户可根据本地特点和所饲养的羊品种不同而略有调整。但特别建议农户最好不饲养种公羊,一是良种羊价格高(12000元/之),饲养风险大;二是从经济角度来讲不划算。
(四)良好的技术与饲养管理水平据分析,目前畜牧生产的技术贡献率为40%,主要体现在良种、营养和免疫等方面,我国技术贡献率最好的体现在养鸡业上,然后分别市养猪业、养牛业等,养羊的技术贡献率含量低。因此,需要引用良好的技术,在育种、营养、添加剂等方面满足肉羊生产的需要。
目前,从放牧到舍饲的转变过程,饲养管理的水平一定要注意提高,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面向市场,依托资源,科学决策;合理投入,有效改善舍饲基础条件;制定政策,完善制度,做好技术应用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和检测、监督;统一标准,规范技术等。
总之,科学的饲养管理能以最低生产成本获得最高生产效益,有效的技术手段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般来讲,在提高舍饲肉羊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选用良种肉养是关键,而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16382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