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深度解析河蟹脱壳全过程


众所周知河蟹的变态和生长发育总是伴随幼体的不断蜕皮和幼蟹的不断脱壳而进行的。河蟹一生中脱壳约18次,大眼幼体到蟹苗脱壳5次;蟹苗到仔蟹脱壳3次;仔蟹到幼蟹脱壳5次;幼蟹到成蟹脱壳5次。而每一次脱壳都是河蟹生长发育的结果,当机体组织生长及营养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进行蜕壳(皮)。正常情况下,每蜕壳
脱壳前期:脱壳前期真皮层会和表皮层分离,旧壳之上的表皮开始被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被吸收进入血液,新表皮开始形成,摄食减少,就是二层壳的形成。当旧壳被吸收完成,新表皮与旧壳分离明显,摄食停止。新外表皮分泌完成,河蟹开始吸水,准备脱壳。(此时水源新鲜程度会影响河蟹脱壳)
脱壳期:身体大量吸水后,河蟹头胸甲和腹部会出现裂缝,河蟹弹动身体自旧壳中脱出,此过程只有几秒或数分钟。(前期积累营养是关键所在)
脱壳后期:刚脱出时,河蟹新壳柔软有弹性,河蟹开始大量吸水使新壳充分伸展至最大尺度,此时活力弱,不摄食。此过程也较短。(这个时候是河蟹最脆弱的时候,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
后续期:河蟹甲壳开始钙化,开始大量吸收钙质和微量元素,此过程决定于水体中钙质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微量元素缺乏会使河蟹软壳,硬壳时间增长或不能完全硬壳,加大脱壳期河蟹死亡的风险。等壳硬化后,能够支撑身体时,河蟹会排出身体吸收的过多水分,开始摄食,完成一次脱壳周期。
其中脱壳期又有5个阶段的过程区分:
刚脱壳:尚不进食,此时外壳柔软,无法站立,继续吸收水分,体重增加。表皮开始钙质化,已可站立,但外骨骼仍然很柔软,体重稳定,水分含量仍高达86%。
新壳钙化:新壳的钙化阶段仍不进食,钙质开始分泌,附肢的各肢节可以弯曲而不断裂,水分含量85%;外骨骼继续分泌,各附肢弯曲时会断裂,水分含量83%。
表皮变硬:较早阶段仍继续钙化,并开始进食。此时是组织生长的主要阶段,身体开始变硬,头胸甲前端及侧面钙化仍不完全,水分含量61%。处于脱壳中期,钙化完全,且在钙化层下产生薄膜层,代谢物开始堆积,组织生长安全。
下次脱壳的预备阶段:开始进行钙的再吸收,新壳的最外层已分泌出来,渐渐进食,代谢物可被运用,在分泌新的色素层之后,活动开始减少,水分含量在59%~61%之间;接近脱壳的第一特征已出现,在旧刚毛基部有新刚毛长出,新的上表皮已由皮下组织分泌出来。由于旧壳中大量钙的再吸收,造成裂隙而留下适当的空间。沿着裂隙,钙的再吸收完全,从而产生表皮的一个裂口,河蟹体自此从旧壳中脱颖而出。
个体从旧壳中脱出:快速吸收水分,一般在低温时会形成抑制脱壳的现象,延长脱壳的时间。河蟹脱壳在夜间或清晨进行,时间短促,一般为10~15分钟。注:河蟹每次脱壳周期持续时间为15天左右,规律由少到多再到少。
河蟹上市时间一般为9月中旬左右,也就是说最后一次脱壳后,河蟹就将上市,因此最后一次脱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蟹农一年的收成,为了保证河蟹上市规格好,甚至提前上市。本公司根据河蟹脱壳期所需养分情况,做了细致的方案,保证您的河蟹脱壳好、脱壳后规格大而整齐、提早上市。

相关知识

河蟹池塘青苔问题解析


河蟹池塘青苔问题解析
原创:王瑞利洋水产前天
近几年,河蟹养殖池塘的青苔问题一直困扰着河蟹养殖朋友,由于青苔的出现会引起一系列的养殖水质问题,给河蟹养殖带来不利影响。水中的青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较常见的有水绵、刚毛藻、水网藻等,本文通过分析青苔形成的原因和危害,总结如何有效防控青苔的措施,帮助河蟹养殖朋友们减少青苔带来的麻烦。
一、青苔形成的原因
1、孢子残留池塘冬季未排干积水或者是清塘不彻底,导致青苔的孢子大量存在于池底部,到了气温回升时会大量萌发。
2、追肥不及时养殖早期,水体由于各种原因水一直肥不起来,或者放苗后追肥不及时,藻类繁殖不起来,导致养殖水体变清,透明度高,阳光直射到塘底,有利于底栖藻类的繁殖,池塘底部青苔的生长。水草生长的阶段没有及时追肥,池塘中的营养物质被水草消耗后,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生长缓慢,无法形成优势种群,给青苔的生长创造了条件。
3、外来带入栽草、放螺蛳时会携带青苔到水中,螺蛳一次性投放量过大,也会导致水质清瘦,肥水困难,青苔滋生。
4、倒藻养殖水体倒藻后水变清,死藻、有机碎屑大量沉底,阳光直射塘底,塘底就很容易起泥皮、丝状藻类等。
二、青苔的危害
1、导致水质清瘦青苔大量繁殖后,会与水体中的其他浮游藻类、水草等争夺营养,使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生长繁殖缓慢,最终造成养殖水体肥水困难,水质变得清瘦。并且青苔吸肥厉害,有青苔的池塘往往追肥越多,青苔长得越多,水反而就越清。
2、削弱水草净水能力在河蟹养殖的过程中,青苔(主要是刚毛藻)会附着在水草上,阻碍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草生长不旺盛,造成水草净化水质的能力削弱。
3、造成水质指标超标青苔夜间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青苔死亡后的有机物分解也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偏低。同时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导致水体发黑、发臭,氨氮含量超标。
4、容易困住虾蟹养殖池底大量滋生青苔后,影响了水生动物的活动空间,由于青苔如棉絮状,虾、蟹苗等进入到青苔当中,或者蟹刚蜕壳,体质弱的阶段,容易被青苔所裹挟,无法挣脱,最终死亡。
三、青苔防控方法
1、彻底清整池塘养殖结束后清除过多的池底淤泥,配合使用“清塘修复安”全塘泼洒,清除池底大部分青苔孢子,同时抽干池水,将池底浅耕翻晒,利用阳光暴晒杀死青苔及其孢子。
2、肥水放苗使用“肥水肽”少量多次肥水,促进有益藻类迅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的同时降低水体透明度,抑制青苔生长。
3、少量分批次投放螺蛳螺蛳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养,放养螺蛳前一定要注意水质的肥度,前期螺蛳投放量宜在200~300斤/亩,不宜过多。
4、加深水位保证坂田上水80公分左右。水位越深水体相对稳定,可确保肥水、控制青苔。同时有效降低因昼夜温差、恶劣天气给蟹苗带来的不利影响。

深度剖析高温期河蟹塘管理技术要点



背景回顾
1、高温缺氧
苏北地区从7月14日正式进入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水体表面温度达到33℃以上。养户为了让螃蟹躲过高温期,即便将水位打到最高,环沟底部水体温度也在30℃以上。
高温期走访大量塘口发现,绝大多数池塘底部溶氧最高不超过2mg/mL,最低时甚至降到1mg/mL以下。严重的缺氧导致大量螃蟹晚上爬到草头,摄食量急剧下降,甚至有的螃蟹几乎绝食。如此严酷的高温环境,螃蟹出现了翻倍率减小,甚至跳壳的现象。在此期间不少塘口出现大量死蟹暴塘事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缺氧。
高温缺氧导致的螃蟹大量死亡
为何高温期容易缺氧呢?
腐烂的伊乐藻
伊乐藻属于低温水草,不耐高温,水温高于30℃已经开始进入休眠期,生长活力及净化水质能力降低。同时高温缺氧又会导致伊乐藻根部无氧呼吸腐烂,进一步导致水环境的恶化。
水韭菜叶片烫的发黄
坂田上的水韭菜虽然耐高温,但坂田水位不高,表层35℃的高温水将水韭菜煮的叶片发黄。水草活力降低,克藻作用降低,蓝藻容易趁机爆发。
3、蓝藻爆发因素
蓝藻爆发的条件有多种,如高温高pH、氮磷比失衡等,但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较为笼统的表象说法。蟹塘上与蓝藻直接爆发有三个重要的因素:
①是投喂水平。投喂水平高,能够精准把握螃蟹摄食量,残饵少则水体不易富营养化,蓝藻不易爆发。
②水草状态。水草活力好,克藻作用明显,爆发蓝藻的概率比较低。如水韭菜茂密的坂田上,蓝藻数量相对较少。而高温期伊乐草大面积腐烂,这个时候最易爆发蓝藻。
③菌藻平衡状态。对高温期严峻的环境,蓝藻的耐受能力远远高于其他藻类,
菌藻不平衡会导致其他有益藻类在高温期倒藻,留出空白空间,蓝藻一家独大极易爆发。
应对措施
1、有效增氧
溶氧是蟹塘高温期的命根子,缺氧导致螃蟹死亡的主要因素,进入高温期一切工作的重心都应当围绕增氧来进行。
比较有效的增氧措施有:
①微流水或过水增氧。特别是10亩左右的小塘口,进排水效率高,过水增氧效果明显。如兴化大邹镇施广林,塘口面积10亩,采用6-8寸的大泵早上打水2小时,小排水口放水8-10h的方式让塘口水体一直处于微流水状态,不仅增加水体溶氧,还能及时排除池塘代谢废物,水体一直保持流动,其塘口多年未曾爆发蓝藻。小塘口在高温期进排水效率高,能有效防控缺氧和蓝藻等问题,这是小塘口的明显优势。
不间断排水及水位标尺墙
②安装增氧设备。进排水不方便的大塘口或者水源不好的塘口,可采用涌浪式增氧机和水车增氧机搭配使用,提高增氧效率。水草密集的塘口建议安装底增氧设备,提高养殖成功率。此外,还有不少养户采用水泵增氧。即在蟹塘四个边角安装大口径水泵,出水管朝池塘中央斜向上45°仰角。开动水泵增氧,不仅可以降低底部缺氧状况、减缓底热,还能形成水流,净化水草。
③使用有效的增氧片。增氧片一般是在阴雨闷热天气或者螃蟹已经上岸的时候救急使用,能够快速放氧补充水体急需的氧气,是以救急为核心目的的。目前有些厂家吹嘘自己增氧片放氧时间达到48h甚至72h,缓释型增氧片被炒的很热,这完全是背离了科学依据的市场引导和炒作。
增氧片在设计的时候,放氧时间与增氧效率是需要两个平衡掌控的关键点。放氧时间太长就注定增氧速率太慢,弥补不了高温期底部大量耗氧的速度,根本起不到救急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养户用了缓释型增氧片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结果第二天还是出现了缺氧暴塘事件。一般情况下,增氧片的放氧时间在6-8h即可(如海联科粒粒氧),放氧速度太慢对增氧无济于事;释放速度太快不能被水体有效吸收。
2、用氧化型改底
氧化性改底产品本身氧化性强不需要氧气就能直接将底泥中腐殖质等耗氧物氧化掉,而分解型底改产品往往富含分解型的菌类或表面活性剂,腐殖质被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会加剧底部耗氧情况。
优质的氧化型改底产品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①能使底泥由黑变黄。
②氧化掉底部耗氧物质,间接提升底部溶氧,促进螃蟹摄食。
③有效减少底部有害菌数量。
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色变清。
3、水环境调控
高温期水质易败坏,发黑发红,底部及腐烂的水草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使用菌类调节水体是必不可少的。高温期调水少用或者尽量不用耗氧严重的芽孢杆菌,建议使用以乳酸菌为主的发酵液调水。乳酸菌在高温期调水的优势在于:
使用乳酸菌的优势
①乳酸菌不耗氧,不会像芽孢杆菌那样容易引起缺氧现象。
②乳酸菌分解有机物比芽孢缓慢,不易造成水质过肥。
③高温期底部水层缺氧,厌氧型的乳酸菌能够在底层分解有机质。
④乳酸菌分泌乳酸,可辅助藻类解毒,提高藻类活力,促进藻类的多样性,间接抑制了蓝藻的爆发。
有些水平较低的学者和养户担心高温期用菌类会导致藻类过浓的问题。其实是对蟹塘水环境没有完全搞透,对蟹塘生态系统认知不清晰的原因。这里面涉及物质能量流动方向的问题:
苏南小精高模式(井水+底增氧)
反观苏南小精高模式高温期的表现:①水位一直控制在70cm。②底增氧+井水:不排水,仅靠小水泵往池塘内部添加水,避免了不可控的外源河水导致的水草腐烂。水草保有率较高,底部氧气足,很少出现缺氧导致的暴塘现象。
苏南小精高模式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河蟹平安度过高温期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水草的遮阴效果;二是需要底部溶氧充足。水位的高低对螃蟹高温期的存活率的影响是次要的。

虾蟹脱壳蜕皮及新皮生长的过程



蜕皮之前,在原有的外骨骼之下局部地生成新的外皮,剩下的旧皮在蜕皮时被蜕下,而中层的旧皮大部分被机体重新吸收,在新皮变硬前动物的身体迅速增大。幼龄动物每次蜕皮后身体的增大是很可观的,这种现象随年龄增加而呈减弱的趋势。河蟹的蜕皮过程基本如此。
蜕皮步骤:
1期是动物紧接蜕皮之后,停止进食处于休整阶段,此时外骨骼很软,动物不能以肢体支撑自身,附卧在栖息物上;
2期外皮进入矿质化时期,动物逐步能站立,但外骨骼仍较软;
3期是新皮钙化的主要时期。通过逐步恢复进食,外骨骼不断分泌钙化层,肢体的长节和前节可以折弯而不断裂,因为身体含水量高达85%左右。有A、B两个时段。A段:处于早期钙化中外皮初步变硬,从不进食过渡到逐步进食的时段。是组织快速生长的时期,肢体有轻微弹性。B段:“蜕皮周期”的钙化已完全,钙化层下出现新膜层;随即肢体开始积聚代谢性的物质贮备,但组织的生长会暂告段落;身体含水量降到61%左右。
4期为下次蜕皮作准备的时期。如出现钙的重新吸收,并分泌外层新皮;代谢性贮备物发生迁移、在外皮上形成缝隙等状态,要经历4个时段才能完成。
5期动物从旧的外骨骼中蜕出,并迅速摄取水分。周而复始地行进。
新皮的生长:
新皮生成,首先必须使旧皮与皮下组织可以脱离,这过程称为“蜕皮间期”。比如,对虾在发生蜕皮前的几天时间里有出现;此后皮下细胞增多、延长,并分泌构成新皮的表皮和色素层。新旧皮之间出现液体,其中可见到细胞核,这是裂解旧皮的细胞和细胞核。对旧皮的消化一直继续到全部膜层和大部分钙化层都被破坏后才完成。由此形成的间隙就是“蜕皮间期”,使新旧皮易于分离,这是甲壳动物摆脱旧皮束缚必要的一步。
例如:虾类在发生蜕皮时,新的表皮完全长好,当色素层形成后,还具有颇大的可折弯性。在快要从旧皮蜕出之前,体内的含水量开始增加,这时虾会作出各种各样的弯曲与冲刺式运动。最后,它会选择一个隐蔽处,不断弯曲其腹部,并穿过胸部与腹部之间的隔膜而蜕出来。在蜕皮期间及其后期,动物身体迅速膨大。胃的膨胀是很重要的特征,这使动物在蜕出之前能够扩张胸部的外皮。虾是通过吸人气体而扩张胃部,并在蜕皮时从外皮吸收钙。
正要从旧皮脱出之前,血液和组织开始摄取许多水分。虾的摄水主要是通过体表,摄入水分的因素之一是蜕皮前期血液渗透压的升高。通过渗透作用水分被吸进体内。蜕皮时的迅速摄水使血液稀释,渗透压下降。蜕皮前期血液中主要是离子成份浓度的升高,尤以钙和镁百分浓度的升高为显著;蜕皮后,动物血钙的下降是与新皮的钙化同时出现的,这时血钙的数量还不足以说明新皮钙化的程度,因此,还必须从外界摄入钙。动物为了使新皮不致受到扭曲,蜕皮不久的动物会尽可能减少肌肉活动,处于休整时期。所以许多种水生动物的蜕皮是在夜间进行的。一是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二是动物处于无能为力时躲避弱肉强食的一种手段。如果受到连续光照,它们会推迟蜕皮。

养殖户如何确定河蟹开始脱壳及脱壳期管理技术要点



河蟹蜕壳是脱去坚硬的外骨骼,使身体的体积和重量得以增加。蜕壳既是身体外部形态的变化(主要指幼体),也是内部错综复杂的生理活动,既是一次节律性生长,又是一场生理上的大变动。究竟河蟹一生蜕壳多少次,目前尚无统一说法,有人认为17次,也有人认为19次,还有人说是28~32次。究竟有多少次,目前有两点已统一:1、河蟹蚤状幼体经过5期蜕皮蜕变为大眼幼体,大眼幼体经一次蜕皮蜕变为1期幼蟹;2、河蟹在性腺发育到一定程度进入生殖前的生殖蜕壳,即一生中最后一次蜕壳。
脱壳过程
在蒸馏水中蟹壳能达到二级硬度,但不能完全变硬(三级硬度)。所以河蟹在蜕去旧壳前后,要增加水体里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河蟹摄入水分,使柔软的新皮膨胀增大。在养殖中应根据蜕壳后物质的积累而增加投喂量。
池塘养蟹的整个养殖期存在着2次蜕壳与生长高峰,一般第一次在放养后1个月,蜕壳持续25天左右,即4月下旬至5月中旬,此间各地的河蟹蜕壳率与个体大小有关,即放养规格越大,蜕壳率越高,但个体的生长速度却相反。
实验证明河蟹每次蜕壳不是同步的,而是从个别到相对集中,再逐渐减少。每个过程15天左右,以后周而复始,直至10月上旬的150天左右,均为河蟹蜕壳生长的时期。
河蟹蜕壳下限温度多为15℃,上限为30℃,最适为18~25℃。
河蟹蜕壳所需时间,随个体大小而有所不同,个体越小蜕壳越快。通常一次顺利蜕壳约需15~30分钟,有时甚至3~5分钟就可蜕去旧壳。如果蜕壳过程发生故障,蜕壳时间就会延长,甚至因不遂而死亡。蜕壳并不限于在水中进行。仔蟹、蟹种和成蟹蜕壳通常潜伏在盛长水草的浅水里,不久在头胸甲与腹部交界处产生裂缝,并在口部两侧的侧线处也出现裂缝。蜕壳时,头胸甲逐渐向上耸起,裂缝越来越大。束缚在旧壳里的新体逐渐显露壳外。由于腹部向后退缩,两侧肢体不断摆动,并向中间收缩,使末对步足先获自由,继而腹部退出,唯有螯足因关节粗细悬殊而蜕出难度较大,故最后蜕出。蜕壳后,皱折在旧壳里的新体舒张开来,体形随之增大。新蟹颜色黛黑,身体柔软,螯足绒毛粉红,习惯称之为“软壳蟹”。因此河蟹在蜕壳的进程中和刚蜕壳不久,尚无御敌能力,是生命中的危险时刻。河蟹每蜕壳一次后体积和体重就得到增加,即蜕壳与生长有着密切关系。河蟹蜕壳一次,头胸甲长可增加1/4~1/6,幼小的个体甚至可增加1/2,但老熟的、活力不大的或缺乏营养的个体生长就慢,蜕壳后只增加5%~10%。头胸甲增长,体重必然随之增加。
如何确定河蟹开始脱壳
1、检查河蟹体色。蜕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蜕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2、看河蟹规格大小(以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为前提)。蜕壳后壳长比蜕壳前增大20%,而体重比蜕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3、看池塘蜕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蜕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蜕壳了
4、检查河蟹吃食情况。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这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如未检查出蟹苗,则表明河蟹即将蜕壳
脱壳期管理要点
1、每次蜕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含有蜕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蜕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使动物性饵料比例占投饵总量的1/2以上,保持饵料的喜食和充足,以避免残食软壳蟹。同时饲料里添加营养促进剂和脱壳素。
2、发现个别河蟹已蜕壳,可泼洒生石灰,每亩用生石灰7.5-12.5公斤,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促进同步脱壳,同时池塘里还要加人硬壳宝或者液体钙成分补充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
3、蜕壳期间,需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在开始脱壳后撒些粒粒氧增加池底溶氧,提升河蟹脱壳成活率。
4、投饵区和蜕壳区必须严格分化,严禁在蜕壳区投放饵料,蜕壳区如水生植物少,应增投水生植物,并保持安静
5、晨巡塘时,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放回原池。
6、蜕壳期间要注意防病、治病。

判断河蟹脱壳高峰期的方法及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一、河蟹脱壳高峰期的判断方法
1、检查剩饵。河蟹在脱壳前不吃食,如发现连续几天投饵后,饵料的剩余量大大增加,同时,水质没有问题,河蟹也未发病,则表明河蟹即将脱壳。
2、检查体色。脱壳前河蟹体色深,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步足硬,腹甲水锈(黄褐色)多。而脱壳后,河蟹体色变淡,腹甲白色,无水锈,步足软。
3、看蟹壳。看池塘脱壳区和浅滩处是否有脱壳后的空蟹壳,如发现有空壳,即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4、看规格。对于放养相同规格的蟹种,看河蟹规格大小。脱壳后壳长比脱壳前增大20%,且体重比脱壳前增长了近一倍。在生长检查时,捕出的群体中,如发现了体大、体色淡的河蟹,则表明河蟹已开始脱壳了。
二、河蟹脱壳期间注意事项
1、需保持安静,同时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需换水。
2、需将投饵区和脱壳区严格分开,禁止在脱壳区投放饵料,如果脱壳区水生植物偏少,应增投水生植物。
3、每次脱壳来临前,不仅要投喂含有脱壳素的配合饲料,力求同步脱壳,而且必须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数量,保持饵料的喜食性和充足性,避免残食软壳蟹。
4、如发现个别河蟹已脱壳,要补充矿物质以及营养盐,特别是在河蟹第一、第二壳的时候,前期水温低,投饵少,天气多变,河蟹体质较差,脱壳无力,普通的磷酸二氢钙等粉剂补钙产品在水温低的情况下不易吸收,要保证成活率必须加大营养和钙质的补充,特别是维生素和离子钙的补充。
5、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1-2小时,待河蟹吸水涨足,能自由爬动后,才能放回原池。

河蟹脱壳不遂掉脚的可能原因分析



河蟹脱壳不遂很严重,已经到了步足全掉光的地步了。一样的蟹苗,邻近的两个池塘一个掉脚一个不掉脚。整个地区却有三分之一的人反映有掉脚问题。一位养殖老手说道,养了将近20xx螃蟹,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次见,池塘里甚至有些青虾也掉脚。
一般看到养殖户朋友的河蟹脱壳伤亡,不能直接怀疑蟹苗质量,很多时候是环境造成,平时一个小问题,时间长了,就是个致命的大问题,所以有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客观原因:
1.今年脱壳时天气异常降温、大风、下雨,对正在脱壳的河蟹影响很大。
2.池塘水位深浅,水草多少,水体肥瘦,包括清塘、杀苔、杀虫药物也是有影响的。
3.长时间处于不良水质环境中,导致慢性中毒。
4.苗种质量暂不考虑。
针对楼主反应的情况,可以尝试解毒,外泼营养,帮助部分河蟹正常脱壳。
 
另外有没有可能是底质差,病原菌多了,细菌感染造成的?这个也是值得考虑的

河蟹养殖之脱壳前后主要关键措施



河蟹脱壳是其生理固有特性,是河蟹生长、发育、变态的一个重要标志。
脱壳是当河蟹在旧骨骼内生长到一定阶段,其积贮的机体到旧外壳不能再容纳它时,必须蜕去旧外壳才能继续生长。体质健壮的河蟹5-10分钟即可完成,体质弱的则需一个小时左右。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河蟹的脱壳规律,在河蟹脱壳前一周,最好采取换水消毒措施,确保河蟹顺利脱壳。
河蟹一生中要经过18次脱壳:蚤状幼体期约3天脱壳一次;大眼幼体初期为4-6天一次,后期为7-10天一次;体重3克以上的幼蟹大约15-20xx秋达到性成熟期,约有7-9次脱壳。值得注意的是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河蟹生长速度滞缓,不仅脱壳次数少,而且没步。
如何判断河蟹的脱壳期,一是从摄食情况看,正常情况下,河蟹临近脱壳食量将明显下降,脱壳期不摄食;二是即将脱壳的蟹背壳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腹甲水锈多,步足硬。
河蟹蜕壳后,身体软弱无力,称为软壳蟹。需要在原地休息1-1.5小时才能爬行,此时极易受同类或其他敌害生物的侵袭。
人工养殖促进河蟹同步蜕壳和保护软壳蟹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技术关键之一。

关注河蟹的第一次脱壳



随着河蟹养殖的迅速发展,养殖技术日新月异,每亩池塘放苗数量不断增加,追求大规格和高产量的欲望更加迫切。但是,从近几年的养殖结果来看,低回捕率一直困扰着每一位养殖户,平均回捕率一般维持在50%至60%的水平。分析其原因有很多,如苗种抗逆性、环境污染、现有池塘结构下的承载能力以及套养的模式等等。但是,无论何种原因造成,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以科学为依据,坚持细节管理,降低风险,提高回捕率。
从放苗之日起,我们就必须根据河蟹的生理和生长特性精心呵护,科学管理。尤其是蟹苗放塘后第一次脱壳,决定了整个养殖回捕率的60%。实验表明,在成蟹塘脱一壳时,健康的蟹苗能成功脱壳,但脱壳后不能完全硬壳的达到20xx蟹苗在越冬期遇上寒冬,新陈代谢降低,摄食量减少,放苗时空肠空胃较多,在换了新环境后,受到清塘药残、温度骤升引起的底热以及应激等原因的影响,蟹苗转塘上岸的现象普遍存在。给第一次脱壳造成不利因素。面对这些不利因素,我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做好每一个细节管理。
1、放苗前科学解毒、肥水、多种水草。
2、蟹苗放进成养塘一段时间后,已适应了新的环境,摄食基本正常,此时气温的回暖使水体中致病菌也快速滋生,直接威胁一些亚健康和已带菌的蟹苗,尤其是在捕苗和放苗时造成的应激性断肢和机械性磨爪的蟹苗,一旦被感染,第一次脱壳时就会死亡,严重影响回捕率。鉴于这种情况,在蟹苗进塘10~15天后,用生物制剂或碘制剂进行抑菌或杀菌处理,以防感染。
3、在预防工作完成后,就必须考虑对蟹苗强化营养,补充能量。由于冬季蟹苗在高密度、低溶氧的苗塘中,吃料少活动少,饲料蛋白低,体能代谢慢,肝胰腺负担小,而进入成蟹塘后,环境变好,开口饲料都是高蛋白,给河蟹造成功能性的营养失衡,不利于河蟹的消化吸收和肝胰腺的发育生长。所以,河蟹下塘后可以先投喂一段时间的鱼,满足河蟹的适口性和营养需求;或坚持拌料投喂,提高诱食和营养的全面性,辅助河蟹的消化吸收。
4、河蟹日常吃料的营养环节完善后,在清明后河蟹就要脱第一壳。此时,应分两次泼洒水溶性好的钙,当发现个别小规格河蟹脱壳时泼洒一次,以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刺激整齐脱壳;当发现多数大规格河蟹脱壳时再泼洒一次,以稳定水环境,加快钙的吸收,帮助硬壳。河蟹如果都能安全脱完第一壳,对后期的回捕率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一壳期间最好不要杀青苔,不要杀虫,不要使用刺激性大的水产药品,给河蟹一个安全、稳定、生物量丰富的水体环境。

河蟹脱壳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河蟹蜕壳是其生长的一个关键阶段,每蜕一次,就长大一点,如果进行得不顺利,不仅影响生长,还易引起死亡。死亡原因如下:
一、体质弱,蜕壳不遂。河蟹蜕壳时,甲壳硬、体质健壮、体表无伤、胸足齐全的容易蜕壳;反之,体质差、受过伤的即容易引起死亡。
二、水质不适宜。河蟹蜕壳时对水中溶氧要求较高,喜清瘦、无污染的水体,河蟹蜕壳大多在离水10-20厘米的近岸边进行;水质不好、溶氧不足即对河蟹蜕壳不利。
三、饵料中缺乏钙等微量元素。壳长不硬,蜕壳也困难。平时需补充大量的钙铁等元素,食料中应加些贝粉或者钙片。
四、敌害侵袭。河蟹在蜕壳时,易遭受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生物的侵袭,有时甚至发生互相残杀。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如下几条预防措施:
一、调节好水位。河蟹蜕壳时池水不宜过深,防止因水的压力过大而给蟹蜕壳带来困难,故河蟹便于在浅水区自行蜕壳。另外,河蟹蜕壳必须带水,离开水就无法进行,所以池水要保持一定的水位。
二、清除池中敌害。河蟹蜕壳时喜欢爬到安静而隐蔽处,故可在蟹池边栽种漂浮和沉水植物,使河蟹得到隐蔽而不受惊扰。但要注意,放入的水草不能满池覆盖。
三、在河蟹蜕壳期要增加对动物饵料的投喂,防止脱壳期互相残杀。
四、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在河蟹生长旺季大量投饵时,要注意及时清除吃剩的饵料。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35600.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