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池蓝藻暴发的危害与处置方法


蓝藻是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藻类的统称,为单细胞原核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水产养殖通常见到的“水华”。多年养殖的老池塘,池底淤泥深厚,加上外源水质富营养化,蟹池在高温季节尤其是养殖中后期,往往出现蓝藻暴发现象,轻则影响河蟹蜕壳、生长和产量,处置不当将引起河蟹中毒、大批死亡而导致养蟹亏损,这已成为近年来困扰蟹农较为棘手的难题。
一、蟹池蓝藻的危害
1、引起河蟹中毒发病。河蟹长期在富含蓝藻的水体中活动容易粘附藻体,使蟹体不清洁,鳃部沾附藻体后使蟹呼吸困难,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并急剧活动,伴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使河蟹发生环爪、撑爪、甚至抖抖病的机会增加。蓝藻暴发时,河蟹蜕壳受到严重阻碍,鳃部呈水肿症状,往往蜕壳不遂而死亡。同时,蓝藻大量死亡时会释放出蓝藻毒素,引起河蟹中毒。微囊藻会释放作用于肝的肝毒素,鱼腥藻会释放作用于神经的神经毒素,这类毒素的积聚都会严重紊乱河蟹的代谢循环,极易造起大批死亡。
2、导致蟹池水质恶化。当蓝藻大量繁殖时,白天由于蓝藻的光合作用,pH值可上升到10左右,晚上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消耗大量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使得水体亚硝酸盐和氨氮含量上升。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到一定量后,引起河蟹慢性中毒和长期溶氧不足,严重时出现大量死亡。
3、影响水草正常生长。蓝藻大量生长繁殖时形成“水华”,使水体透明度降低,阻碍水草光合作用进行,水体与空气中的气体交换受到影响,水草的生长受到抑制;蓝藻死亡后,藻类尸体腐烂恶化底质和水质,引起底臭,最终导致水草枯萎腐烂。
二、蓝藻产生的原因
1、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都在28~35℃、pH值8~9.5及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旺发。长期养殖的蟹池因清淤不到位、或前期大量使用有机肥,以及高温期投喂较多的饵料,造成氮、磷过剩,适宜鱼腥藻、微囊藻等种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
2、蟹池生态环境差。蟹池中水草长势好,透明度适宜以及螺蛳投放合理的蟹池产生蓝藻的风险小,这三者相互紧密联系,螺蛳多可以滤食水体中多余的营养,调节了水体透明度,减少了底层耗氧;较好的水质水草生长茂盛,反之,如果水草长势不好或没有水草,底层溶氧低,螺蛳也很难起净水作用。
3、水体营养失衡。一是池塘清整消毒不彻底,土壤中含有种藻;二是外源藻种随注水进入蟹池,一旦温度、酸碱度等条件适宜,便开始大量生长繁殖;在池水矿化度、氮磷比例等因子严重失衡时,有益的绿藻和硅藻等藻类繁殖受到抑制,蓝藻更容易成为优势种群,而引起蓝藻暴发。
三、蓝藻的预防
1、加强高温期的管理。主要是管水、护草和控饵。进入高温期前要稳定蟹池水位,将水质调至最佳状态,在外源水质普遍较差的情况下,建议蟹池不要大量换水和经常加水,缺水时可在水质相对清新的时候适当补水,进水后要及时使用生物制剂调水。水草管护要做到适时刈割草头,防止立秋后疯长,被蟹夹断的浮草要及时捞除。高温期可少投或不投冰鲜鱼等动物性饵料,增加颗粒饲料和南瓜、土豆丝等植物性饵料的投喂比例,并注意控料,避免盲目投喂。
2、重视改善底质。目前市场上“底改”(改良底质)产品较多,蟹农使用也比较普遍。进入高温期后应避免或减少使用含磷底改产品,选择不含磷的底改或生物底改产品,一方面可络合水中过多的磷肥,切断蓝藻的营养供给,另一方面提高水体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底臭,营造良好的水草根部环境,利于水草生根壮根,促进水草吸收肥料和净化水质的作用,从而达到预防蓝藻暴发的效果。
3、调节池水pH值。蓝藻喜高温和高pH值环境,定期泼洒有机酸、降碱灵和酸性的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等),释放出酸性代谢产物控制水体pH值,消除蓝藻的生存环境。
四、蓝藻暴发的处置
1、物理方法处理。当蟹池蓝藻发生时,一是在风比较大的池塘下风口,将池埂开一缺口,让聚集的蓝藻水排出蟹池;或在上风口一端进水,通过水的流动并借助风力将蓝藻带到下风口,下风口一端抽表层水排出池外;也可用捞海等工具人工捞除。二是安装底层微孔管增氧设施,适时开机增氧,既增加池塘底层溶氧,又加速池底有机腐败物质的分解转化,降低底层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2、慎重使用药物。目前市场上杀蓝藻的药物较多,但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在选择和使用杀藻药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可将适量的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或络合铜制剂等药物直接泼洒在池边的蓝藻藻团上,可起到杀灭作用,使用得当副作用较小。用药后要考虑到,池塘的下风口含氧高,蟹、鱼、虾等养殖动物喜欢聚集,杀死的藻尸体蛋白质分解产生毒性较大,所以白天用药物处理蓝藻,晚上一定要用解毒产品和开机增氧,保持蟹池较高的溶氧。

相关阅读

河蟹塘高pH的危害与处理方法



pH主要是用来描述水溶液的酸碱程度,是水产养殖的最基础指标之一。最适合螃蟹生长的pH值为7.5—8.5,但在螃蟹养殖过程中特别是中后期许多塘口都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特别是水清水草多的塘口、长青苔的塘口、蓝藻爆发的塘口等。
pH值高蓝藻爆发
pH高的危害
1、腐蚀螃蟹鳃部,鳃丝肿胀部易被有害菌感染,长期偏高爬边上草的螃蟹多,高温期易出现伤亡。
2、导致水体缺乏碳源、微量元素,当营养元素缺乏时水草、藻类、菌类、养殖生物都会因为营养元素缺乏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
3、总碱度、总硬度偏低,天气好时易出现倒藻。
4、螃蟹吃食差,主要因为不良的环境导致鳃部或者免疫系统出现问题,从而不吃食,体质变弱。
5、易脱壳不遂,温差大时脱壳后死亡,出现脱壳不遂主要水体中钙出现沉淀,或被其他吸收。
6、易长蓝藻,普通有益藻在高PH值的生长受到抑制。
7、用药效果差,使用酸性的药物、藻类、菌类时效果差。
pH值高青苔药使用后效果差
8、易出现青苔、刚毛藻等。
9、其他影响,氨氮毒性变大等。
PH值高鳃部水肿腐烂
pH的正常指标
螃蟹塘由于水草、青苔、蓝藻等许多塘口pH都很难保持在7.5~8.5之间。所以通过检测,建议塘口中下层水体pH最多不要超过9.5,高于时塘口就易出现以上问题。特别部分塘口超过10以上,基本上都会出现大量伤亡。
高pH的处理
1、减少水草覆盖面积、割草捞除过多的水草。
2、杀灭部分藻类、水草。
3、增加漂浮植物覆盖面积。
用药很难去降低pH,除了部分杀藻、杀草药效果好,但使用后对养殖动物危害大。因此pH高的塘口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定期换水,使用活肥、补钙素、优镁、纳米黑金、水博士、黄金益菌素等减轻pH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降低大闸蟹池塘蓝藻危害的几种关键方法



蓝藻大量繁殖时,一方面抑制了养殖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也阻隔了空气中的气体进入养殖水体,因而导致养殖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出现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引起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
蓝藻大量死亡也会败坏水质,而且产生大量藻毒素、羟胺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直接危害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的健康。
池塘养殖过程中发生了蓝藻,很难彻底将蓝藻清除,但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降低池中蓝藻量。
物理方法:面积较小的池塘,可于有风天气在池下风处捞除部分蓝藻。
化学方法:(1)降低池水PH值。可以采用有机酸和降碱灵降低池水的PH值到7—7.5。降低PH值应循序渐进,以防对河蟹及其他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危害。(2)在晴天池塘的下风处,用适量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或络合铜制剂直接泼洒在池边的蓝藻藻团上,可以有效杀灭部分蓝藻(注意:药物泼洒面积不能超过池塘面积的1/4,泼洒当天池塘要注意增氧)。
生物方法:(1)放养部分鲢鳙鱼、螺蛳可减轻水体富营养化,从而控制蓝藻繁殖,也可放养部分罗非鱼,罗非鱼可直接摄食利用蓝藻。(2)雨后对水体施用一定量的水质改良剂,并补充一定量的生物复合肥(500克/亩),可使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在短时间内恢复繁殖与生长,抑制蓝藻繁殖。在水质改良剂泼洒前3小时要进行增氧。(3)在养殖水体中移植一定量的风眼莲、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通过高等水生植物控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方法浅析



河蟹池塘经常发生蓝藻,如何控制各有各道,这里本人也说一下蓝藻控制的观点。首先先了解一下河蟹池塘蓝藻出现的条件:1)水草死亡腐烂;2)水草失去净水能力;3)缺氧。
河蟹养殖中,水体的溶氧和水质的净化大多是靠水草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池塘中水草失去净水能力或死亡腐烂后就会导致池塘缺氧,河蟹养殖增氧条件普遍较差,那么此时需要氧气的藻类和菌就很难繁殖。如果池塘没有大量的生物来分解和消耗底层有机物质(如:残饵、粪便、死亡腐烂的水草等),池塘就会像大粪池的水一样,又臭又脏。我们池塘在增氧条件没改善的情况下,之所以水质没有达到那么恶劣,是因为蓝藻出现了。蓝藻虽然不好,有毒素,但是当池塘中的条件不具备其它生物繁殖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利用和接受蓝藻来净化水质和增氧,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去杀。否则池塘的水就会臭,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河蟹死亡就更严重。比起蓝藻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副作用要严重的多。
有些养殖户杀完蓝藻有时也有些效果,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杀蓝藻时,突然天气降温,水质压力得到缓解,也可能导致水草净水能力恢复(水草喜低温),及时解决了杀完蓝藻后的副作用,但风险很大;二是池塘中水草净水能力没有完全丧失,杀完蓝藻后起到一个弥补作用。但蓝藻经常会复发。
所以当河蟹池塘出现蓝藻时,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做好以下几点,慎重选择是否杀蓝藻。1)加强增氧,保好现有水草,待水草恢复净水能力,蓝藻自然消失。2)定期解毒减少其副作用。3)减少投喂,降低池塘耗氧物质。4)适当使用活菌,控制蓝藻繁殖,防止水草腐烂。5)有条件的池塘尽量加深水位或使用遮阴网降低水温,减小温差。6)没草池塘更不能杀,多增氧解毒,最好装车轮式增氧机,加速水体流动性,控制蓝藻。
总结:
目前河蟹养殖增氧意识差,增氧条件严重不足。在高温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先解决缺氧,解决了溶氧才有条件处理其它问题(如:蓝藻)。因为目前河蟹养殖的模式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不论草好草坏!虽然有些池塘水草较好,水清。但由于水温较高含氧量低,再加上温差大的天气,晚上水温高于气温时,池塘有机物发酵加速,耗氧增加,缺氧照样严重。因此很多池塘傍晚河蟹就上岸。

关于河蟹池塘蓝藻的预防方法探讨



河蟹塘一般到6月下旬到7月8月是蓝藻大量爆发的的季节。
处理方案
预防蓝藻:
1、到6月初做好水质的护理,主要是7天左右泼洒EM养水专家(3亩/桶),
2、同时加泼双效底净(5亩/袋),一直延用3~4次,基本能起到预防效果。
如果出现有较多的蓝藻的池塘(以1米水深算),我们采用的方法:
1、用高效苔藻净(1亩/袋)+食盐(2斤/亩)用法:晴天早上8~9点用,干法混拌一起泼洒在蓝藻集中的下风口,尽量不要全塘泼洒,同时注意缺氧,一般泼洒完,到下午5点左右把下风口部分死藻水放掉部分,预防藻中毒,晚上开启增氧机预防缺氧
2、第二天上午根据情况如果还有部分藻类,建议用二元二氧化氯泼洒泼洒杀掉部分藻类和消毒,
3、如蓝藻很少,第二天用碧水爽或池塘解毒灵(2~3亩/瓶),
4、用EM养水专家类养水和底爽改底,隔5~7天继续用一次,稳定水质。

河蟹缺氧的危害及其预防方法



八月份对于河蟹养殖来说,是比较煎熬的一个月。高温持续时间长,许多池塘连续缺氧,水草(青苔)腐烂,河蟹、鳜鱼、青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死亡,甚至翻塘(暴塘)事件也时有发生。河蟹池塘有哪些影响:
1.河蟹吃料不好,夹草飘草严重。河蟹池塘溶氧在3到4mg/L的时候河蟹摄食不强,导致河蟹在池塘游动,会爬掉池塘的轮叶黑藻和水韭菜,导致河蟹池塘后期没有水草,水质浑浊,河蟹翻倍小。
2.水草活力不好,容易腐烂。池塘处于缺氧的情况容易导致水草根部发黑,生根慢,而且水草没有活力,水草停止生长。水草活力不好的时候又会加剧耗氧。然后水草就会腐烂,产生氨氮、亚硝酸、硫化氢等毒素,导致河蟹中毒。
3.导致河蟹细菌感染。河蟹池塘溶氧在2到3mg/L的范围,池塘弧菌会大量爆发,导致河蟹感染,造成河蟹死亡,而且死亡会由少到多的过程,低溶氧又导致河蟹免疫力低下,容易被细菌感染。
4.底质差导致翻塘。河蟹池塘溶氧低于2mg/L的时候,会造成河蟹池塘青虾鳜鱼死亡,溶氧低于1mg/L的时候,容易导致河蟹大量死亡。
广大养殖朋友可以怎么防止缺氧——增氧!增氧!还是增氧!!!有哪些方式可以增氧呢?
1、打水增氧——外源水好的在夜里十点以后打水换水,进水口让水飞溅入塘,带入溶氧。如果外源水不好的,一定要搞内循环,水泵把蟹塘底层水向空气中喷洒曝气,多个水泵联动,让池塘水质流动起来,融入空气氧气,改善底层溶氧。
2、净水增氧:消除水体中的有机杂质,减少溶氧消耗,这个方法特别实用于水质通透性不好的蟹塘。带有氧化性的比如生石灰,一定要选择天气晴朗,有风的情况下使用。
3、改底增氧:使用氧化剂,提前氧化掉塘底有机耗氧物,偿还氧债。水世纪的全效底改、强效底净大颗粒使用方便,晴雨两用,有效氧化底部有机物,减少底部耗氧。
4、解毒增氧:解毒剂可以净水活水增氧,如大苏打可以净水清水,有机酸可以净水活水,都有间接增氧作用。水博士有机酸含量高,可以充分解除池塘毒素,为水草和藻类提供碳源,促进水草活力。
5、减少耗氧:有腐烂迹象的伊乐草及时拉出蟹塘,减少腐烂耗氧。上浮发黄的死亡青苔和水韭菜,及时捞掉或拉网到放水口排掉,减少腐烂耗氧和遮光。精准投喂——减少投喂量,勤查料,不要让饲料腐烂在水底。不喂冻鱼,减少有机物污染。
6、每天检测池塘早晚溶氧,可以准确发现河蟹池塘溶氧的消耗量,了解池塘水质情况,为池塘水质调节提供依据。p1检测设备,能够准确检测池塘溶氧,简单便捷,易操作。每天早晚检测河蟹池塘溶氧,做到早预防,早处理。

河蟹的倒池时机及方法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就是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入另一个池中,使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改善。及时把握倒池机会,合理运用倒池技术,能够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
(一)倒池时机
倒池虽然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技术,但在此过程中幼体会有损失、工作量较大,所以不宜过于频繁。但在必须倒池时要注意把握时机。
1.在蚤状幼体基本变态为V期的第二天晚上倒池,此时幼体适应性强,趋光性好,倒池成功率大。聚缩虫病严重时用药物加以治疗,用药后的第二天宜迅速倒池。2.在发现大量白色或黑色粘结物泛起或水质突然恶化时,即可判为“泛池”,此时应立即着手倒池。3.在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时立即倒池急救,以免在确诊过程中造成大量死亡。4.在池水水质变得浑浊黯淡时,取样观察,如幼体缺乏活力,宜尽快倒池。
(二)倒池方法
1.灯诱法:一般在相邻两池间来用。正常时间安排在III,IV,V蚤状幼体变态后的第二天进行。盐度差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两池温度尽可能相近,温差不超过1度。在移出池上接一只1000瓦~2000瓦的碘钨灯,灯头距水面30厘米左右。减小充气量,照亮5分钟后,即可用虹吸管吸苗直至两池水面基本相平。用此法一般可移出95%以上的蟹苗,余下部分可通过放水收集。
2.溢水法:一般在相隔两池间使用。将溢水网箱放入移出池边的下水道中,然后带水移入新池。
3.放水法:一般在相隔两室倒池时使用将移出池水位降低至60厘左右,打开排水阀,让苗从集苗道排出,在集苗池用集苗网箱收集,然后带水移入新池。
(三)倒池后管理
倒池后要立即投喂饵料,第一次可按正常量的1.5~2倍,同时施用抗生素于水体中,以避免移池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感染,第二天早晨加注水至正常水位即可转入正常管理。

河蟹(苗种)池浑浊水形成原因与改良方法的剖析



图片由汪心昌提供
基本情况:本塘为河蟹苗种暂养池,种殖的水草种类为伊乐藻。池塘面积20亩,水深0.5米。放苗时间为3月初,4月初施用过复合肥(50kg)、尿素(20kg)等培草,5月初泼洒过阿维菌素溶液,至5月15日尚未转入成蟹养殖池。本塘水色如图所示为浑浊水质,且沿岸边已形成藻类水华带,暴雨后水色变为更浑浊。水质检测结果:氨氮、亚硝酸氮正常范围内,pH值9.4,藻类水华非蓝藻形成而是由小型绿藻形成,肉眼观察岸边与显微镜观察水质未见大量浮游动物。
形成原因分析:①按混浊水形成原因与水质分析结果分析可知,本池塘浑浊水不可能是因为大型浮游动物过多引起的混浊水,也不可能是不良藻类(如锥囊藻等)引起的浑浊水;通过其养殖期间天气变化与养殖活动分析,引起水色浑浊的原因是:其一、投放苗种数量过多与苗种规格不断增大及河蟹因水温上升引起的活动量加大而引发;其二、暴雨引起沿岸泥沙流入池塘引发水色更浑浊。②绿藻水华形成原因:从养殖塘沿岸边藻类形成水华与施肥情况看,这是因为养殖塘水温上升、且养殖水体中氮源物质丰富而引起。
改良方法:第一天在藻类聚集区用高浓度“水立爽”化水后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净水宝”;第三天全池泼洒“活力六六+磷肥”。当然必须建议养殖者加大投饵量与及时转入成蟹养殖池与连续情天用药是最基本的措施。

几种常见鸭病危害与处理方法


1 雏鸭肝炎

1.1 发病原因 这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雏鸭肝炎病毒所引起的,这种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呈现球状或者类似于球状,这种病毒寄生在尿囊内生长繁殖,这种病毒的抵抗能力很强,幼龄的鸭子容易感染,特别是在幼龄鸭子被感染以后死亡的几率非常大,鸭子在得病以后,表现为食欲不振,几乎不吃任何东西,一直趴伏在地上,拉出绿色的稀便,头冲向后背,两腿痉挛无力,这种情况大约出现3 d以后,幼龄的鸭子就会死亡。

1.2 预防措施 在母鸭产下小鸭之前的20 d左右注射疫苗,比如:雏鸭肝炎疫苗。在母鸭产蛋以前注射就会使得幼龄的鸭子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性能。在雏鸭破壳而出以后,再给雏鸭注射疫苗,这样加上母体带来的免疫,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大大加强,但是应该注意在注射的时候应该在皮下注射。

1.3 治疗方法 在发现上述的现象以后,及时的诊断治疗,可以注射具有高免疫力的血清,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之类的东西以防止发生大规模发病,多次进行换水,使得体质能够增强。

2 鸭曲霉菌病

2.1 发病原因 曲霉菌病毒是多数的禽类都能够感染的一类病菌,在鸭子中,雏鸭特别容易感染。这种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大部分是由于饲料发霉而引起,病的特征是呼吸道感染,发出沙哑的声音,毛发呈现胶状,眼睛半闭,流鼻涕流眼泪,严重的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2.2 预防措施 注意及时的检查饲料是否已经发霉,坚决不能用已经发霉的饲料。其次,垫料不能够重复使用,如果重复的话,里面会掺杂着一部分的唾液细菌,这个可以引发鸭曲霉菌。最重要的一点是,鸭舍要注意通风,保证鸭舍的干燥。

2.3 治疗方法 在饲料里加入硫酸铜来中和碱性的物质,因为鸭曲霉菌在碱性条件下最容易产生,一旦病菌产生的时候,硫酸铜也可以及时将其反应掉,还要配合使用维生素来饮水,这样就能够治疗这种病毒了。

3 鸭瘟

3.1 发病原因 鸭瘟又名为病毒性肠炎,是鸭类最容易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最大的特征是流行管饭,传播迅速[2],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的高。主要发病对象是一个月以上的鸭子,幼龄鸭子很少发病。发病的鸭子食欲下降,饮水的次数增加,头部变大。

3.2 防治 这种病目前还没有治疗的特效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幼龄期注入一定的疫苗来预防这种疾病的传播,同时要保证鸭子的清洁,因为鸭舍的不干净最容易引起病毒的传播。

4 鸭传染性浆膜炎

4.1 发病原因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为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于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者急性败血症的传染病,这种病最大的特征就是引起雏鸭纤维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这种病菌广泛分布于世界的各个地方,引起的死亡非常严重。而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点头或者摇头,遭受过这种病的鸭子就会成为僵硬的鸭子。

4.2 预防措施 场地内不要出现石头以及尖锐的东西,及时的清理场地,防止脚蹼被刺伤,同时也应该注意防暑和防寒,及时的清楚粪便,保证合理的饲料投放密度,合理的配放饲料,增强雏鸭的体质。

4.3 治疗方法 这种由于持续时间长,所需要的药物也比较多,对于每一个药物而言,都会产生抗药性,所以应该经常换药[3],来达到消灭病菌的方法,可以使用环丙沙星或者恩诺沙星等杀菌药物拌入饲料中使用,同时使用红霉素或者土霉素拌料,连续使用一周,再将链霉素等注入到肌肉中。

5 结语

疾病已经成为限制养鸭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的因素,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未来的养鸭业的发展中应该首先要考虑加入病毒检测器,这样的话就能够减少病毒的发病率,也为养鸭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契机。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浅析



河蟹池塘经常发生蓝藻,如何控制各有各理,这里也说一下蓝藻控制的观点,首先先了解一下河蟹池塘蓝藻出现的条件:1、水草死亡腐烂,2、水草失去净水能力,3、缺氧
蟹养殖中,水体的溶氧和水质的净化大多是靠水草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池塘中水草失去净水能力或死亡腐烂后就会导致池塘缺氧。河蟹养殖增氧条件普遍较差,那么此时需要氧气的藻类和菌就很难繁殖,如果池塘没有大量的生物来分解和消耗底层有机物质,池塘就会像大粪池的水一样,又臭又脏,我们池塘在增氧条件没改善的情况下,之所以水质没有那么恶劣是因为蓝藻出现了。蓝藻虽然不好,有毒素但是当池塘中的条件不具备其它生物繁殖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利用和接受蓝藻来净化水质和增氧,而不是盲目的选择去杀,否则池塘的水就好抽,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河蟹死亡就更严重,比起蓝藻产生的毒素带来的副作用要严重的多。
有些养殖户杀完蓝藻有时也有些效果,那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杀蓝藻时,突然天气降温,水质压力得到缓解,也可能导致水草净水能力恢复,及时解决了杀完蓝藻后的副作用,但风险很大,二是池塘中水草净水能力没有完全丧失,杀完蓝藻后起到一个弥补作用,但蓝藻经常会复发。
所以当河蟹池塘出现蓝藻时,我们一定要理性对待,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增氧,保护好现有水草,待水草恢复净水能力,蓝藻自然消失。
2、定期解毒减少其副作用。
3、减少投喂,降低池塘耗氧物质。
4、适当使用活菌,控制蓝藻繁殖防止水草腐烂。
5、有条件的池塘尽量,加深水位或使用遮阳网降低水温,减少温差。
6、没草池塘更不能杀,多增氧解毒,最好装车轮式增氧机,加速水体流动快,控制蓝藻。
目前河蟹养殖增氧意识差,在高温期,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先解决缺氧。因为目前河蟹养殖的模式就是一个缺氧的环境,不论草好草坏,虽然有些池塘水草较好,水清,但由于水温高于气温时,池塘有机物发酵加速,耗氧增加,缺氧照样严重,因此很多池塘傍晚河蟹就上岸。

高温季节杀灭蓝藻后引起河蟹不适的解决方法



在渔业科技入户实施前,河蟹养殖户大多以传统的操作方式进行养殖管理,凭经验、凭传说,使用了许多不应该在河蟹池塘中使用的药物和肥料,在各个生长阶段不按科学的要求管理,池塘里的水草认为越多越好,跟风现象很严重,使用敌杀死、敌百虫、杀虫霜等对虾蟹有伤害的药物,对池塘水体破坏严重。渔业科技入户实施后仍然存在这些现象,加之今年由于雨水相对比较少,气温适宜的情况下,一些池塘的蓝藻发生比较重,江都区武坚镇技术指导员在池塘走访和指导过程中总结出养蟹池塘蓝藻处理的经验,供广大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参考:
池塘蓝藻发生的原因:
(1)长时间超量饲料投喂。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认为投喂的饲料越多越好,没有及时经常检查河蟹的吃食情况,造成许多残饵,到高温季节就会发酵,极易败坏底质。
(2)使用化学制剂的调水和改底药物。许多的养殖户使用药物图便宜,使用化学制剂的调水和改底的药物,使池塘里的有益藻类死亡,破坏水草的根系,影响水草生长,导致水草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3)伊乐藻的死亡。由于伊乐藻密度大,没有及时疏草,前期疯长,随着水位的升高,造成水草脱根死亡。
(4)有机肥没有及时的补充。许多养殖户认为河蟹池塘里,前期施点有机肥有用,中期就不需要施有机肥,使得有益藻类得不到营养,池塘里有益藻类缺少,容易影起蓝藻的发生。
有的池塘由于藻相突然变化,蓝藻藻毒素和产生的硫化氢引起河蟹死亡或上岸。因此养殖户在采取药物杀灭蓝藻后,必须要处理好池塘水体。
解决的方法:
(1)换掉20-30﹪的池塘水,上午每亩1米水深用VC应激安200克,下午4-6点每亩1米水深用生物解毒底改500克加50克粒粒氧。
(2)第二天上午每亩1米水深用VC应激安250克,下午4-6点用每亩1米水深用多效底改500克或生物解毒底改500克和臭氧底改王50克连用2天。
(3)停喂1-2天,投喂时每10公斤饲料里加VC应激安20克连喂3-5天。
(4)第三天使用生物益水素,每亩用100克红糖加250克生物益水素浸泡4小时后全池泼洒。
(5)第五天每亩1米水深使用500克氨基酸肥水膏加150克培藻素。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3563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