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后期管理措施


目前河蟹即将进入生长后期,蜕最后一壳,加强这一阶段的池塘饲养管理,对增大河蟹规格、改善河蟹品相和提高养殖效益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来说,需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水。水质调节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开启增氧机。增氧机有增氧、搅水、曝气等方面的作用;二是使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每10~15天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用量10kg;三是合理换水。每隔7~10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量约占池水的10%~20%;四是向养殖水体泼洒有益菌来净化水质,创造良好的养殖水环境。
2、改底。河蟹长期生活在池塘底部,容易受池塘底质的影响,如果池塘底质重金属超标,容易导致河蟹形成铁锈板,因此,河蟹上市前要全池使用一次底改,分解底部有机物,改善底部发黑发臭现象,以防河蟹黑底板的产生,提高河蟹的品质卖相。
3、增投精饲料。俗话说:“七八月长壳,九十月长膘”。此时,正是增加河蟹肥满度和绝对重量的最佳时期。为满足河蟹后期的生长需求,本阶段应及时调整饲料品种、提高营养水平,饲料由粗变精,要求以高蛋白全价饲料为主,适量投喂一些冰鲜鱼,搭配少量南瓜、红薯等植物性饲料,为河蟹增重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每天的投饲量要根据天气及河蟹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刚好能够吃完为宜,切不可多投喂而败坏水质。
4、做好防病和防逃工作。养殖后期要使用1次杀虫药,这样不仅消灭了寄生虫,还保证了河蟹甲壳亮洁;此时河蟹还容易逃跑,因此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观察有无逃逸的痕迹,检查池塘是否有洞与外河相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关阅读

河蟹池塘后期无水草的管理措施



经过7、8两个月高温天气,管理不善的蟹池,水草大量衰败腐烂,许多塘口只剩下少量水草,严重塘口已无水草(部分地区这种塘口已占到20xx终河蟹收成,减少饲料投喂量,有的养殖户甚至放弃后期管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养殖户仍然可以获得不错收成。
1、及时降低水位:无水草的蟹池,河蟹没有栖息场所,生存于池塘底部,溶氧相对较低。随着气温的下降,要不断降低水位。目前水位维持在0.8米就足够,9~10月维持在0.5~0.6米就可以,保证河蟹生存水层有足够的溶氧。
2、投足饲料:没有水草的蟹池,水体透明度不高,不易观察河蟹吃食情况。后期水温降低后,水体较肥对河蟹的影响没有高温期间大,养殖户要设置食台,每天检查吃食剩余情况,准确掌握每天的投饲量。
3、强化水质调节:在晴好天气,全池泼洒芽孢杆菌等益生菌,每15~25天泼洒氯制剂或碘制剂,一方面杀灭有害菌,另一方面杀死老化的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
移植水生植物:后期移植伊乐藻、轮叶黑藻难度大,可以移植易成活的水花生和青萍,简单方便、成本轻、见效快,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提供青绿饲料和栖息场所。

河蟹养殖后期管理的三大技术措施


目前正值河蟹养殖生产后期,这段时间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生产的成败。
1、重视水质调控。此时由于河蟹的活动量和吃食量加大,经常会出现池水浑浊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藻类和水草的生长,同时也会造成池塘溶氧偏低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影响了河蟹的正常蜕壳生长。
面对池水变浑,应查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是因为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而导致池水变浑,此时,应换水5-10厘米,同时全池泼洒阿维菌素杀灭浮游动物,3-5天后再使用金硅藻配速效生物肥进行水色培育,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将藻类培养起来;如是因为蟹池野杂鱼较多而致池水浑浊,此时应用茶子饼清除池中野杂鱼;如是因为饵料投喂不足,则要加强投喂,必须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如小鱼、小虾、全价饲料等;如是因为水位较浅,透明度大,河蟹活动频繁,导致池水浑浊,应进水10厘米左右以增加池水深度,同时用生物速效肥及金硅藻等进行水色培育,降低水体透明度。
2、注重最后一次蜕壳管理。河蟹的最后一次蜕壳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蜕壳后增重60—80%,蜕壳的程度将决定河蟹上市的规格,这期间应强化巡塘次数,密切关注河蟹的蜕壳高峰期的细微变化。一是投喂高质量的饵料,二是增加饲料中钙离子的含量,三是保持水位稳定,四是加强巡塘。
3、强化其他管理措施。一是改善底质,防止河蟹铁锈板或者黑底板的产生,二是增加精饲料的投喂,三是及时清除过多或腐烂变质的水草,四是预防纤毛虫,五是增加水体溶氧,六是做好防逃工作。

河蟹中后期气温逐渐下降 加强养殖管理措施



盛夏过后,气温逐渐下降,对于河蟹生长较为适宜,也是河蟹促肥增量的关键时期,如何调控好水质,营造好生态环境,科学投喂,控制好病虫害,是夺取河蟹最后丰产丰收的关键,为此,抓好河蟹后期管理至关重要,现提出如下意见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水质调控。
健康养蟹对水环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必须科学地调控好水质。蟹池水质一般要求透明度35厘米~40厘米,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如池底积淤较多,透明度低,水色变浓,河蟹背甲色深黑,腹部出现水锈,步足末端变黄,因此采取措施改良和改善底质环境条件,保持底质清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年高温过后,特别是近期雨水较多,且天气气温变化较大,很容易造成水体缺氧,水草下沉,腐烂死亡,恶化底质,导致水质变坏,致使生态环境破坏,影响河蟹后期生长,为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1)定期注换新水(雨水较多要排水),一般7~10天注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水体1/5左右。水位按照“前浅、中深、后适中”的原则,一般控制在1-1.2m。
(2)科学使用底质改良剂和水质调节剂调节好水质,采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吸收水中、水底有毒有害物质(硫化氢、氨等);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底淤泥,分解池底淤泥中的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以提高溶氧,稳定pH值,提高河蟹机体免疫力,可明显提高河蟹产量和品质,水质生态环境较差的应10~15天使用一次。
二、水草管理。
后期池塘水草覆盖面积50%左右,水草过多影响河蟹正常活动及蜕壳、成熟。水草生长过旺,可人工割除多余的水草,控制生长,及时捞出变质、死亡的水草;池中水草不足,人工投入少量消毒后的水草供河蟹摄食,并为其提供栖息、蜕壳场所,避免多在水底淤泥中爬动,使体色变得灰黑。
三、病害预防。
病虫预防是河蟹中后期管理的关键,病虫害控制的好坏是减少后期因病“趴塘”减产减收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为了确保河蟹增重育肥直至上市,减少危害,建议在9月中旬之前,采用硫酸锌复配药杀灭纤毛虫,相隔1~2天后,使用碘制剂消毒水体,积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虫害的危害。
四、科学投饵,促肥增重。
高温过后,是河蟹最后的脱壳、增重育肥期,河蟹的摄食强度大,育肥聚黄,体重显著增加,饲料营养直接决定了河蟹的品质和丰满度。因此,在做好生态环境维护的基础上,要科学合理投饵,以满足河蟹增重育肥、快速生长的需求,达到品质优良、高产高效的目的。
中后期河蟹投喂主要以精饲料为主,动物饲料占60%,植物约占40%,日投饵量为蟹总体重8%-10%,以投饵后2小时吃完为准,达到催肥增重加大规格的目的。
五、预防“秋老虎”
虽然立秋已过,还是要多看天气预报,关注天气变化,以便及时做出预防,防止温度冷热剧变应激,尤其是脱壳期前后;同时,增强底部溶氧并维持良好的水色以及藻相都可以减少应激的危害。
六、加强防逃设施的维护和检修
河蟹一旦成熟就会上岸,养殖户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同时,要提前做好塘埂渗漏的检查,防逃设施的维护,及时检修,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要加强夜间巡查,防止偷盗。
七、适时捕获上市
养殖户要根据市场行情与河蟹养殖情况,适时抓捕上市,俗话说:“会养殖还要会卖”。养殖户不仅河蟹要养殖的好,还要抓住行情,尽量在高价时卖出也是关键。

河蟹养殖塘后期管理要点



8月20日以后,池塘养蟹已进入关键冲刺阶段,蟹塘后期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河蟹品质、规格、经济收益,蟹塘后期管理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投喂。8月20日以后,河蟹养殖进入育肥阶段,要满足积累蟹黄、蟹膏的要求,此时应投喂优质饲料,可选用蛋白质36%以上的河蟹专用颗粒饲料和水浸泡过的黄豆,也可以加投切碎的小杂鱼及蚌肉,还要增加一部分切碎的土豆和南瓜。投喂量以第二天早上略有剩余为准,切不可多投败坏水质。塘中螺蛳不足的,要及时补充,投放的螺蛳,要求鲜活干净,投放时要全塘撒开,不要堆积,塘四周沿水草地带可适当多投。
二、管理水草。因前段时间高温,部分塘口水草腐烂,对烂死的水草,要即时捞出,换水后,再用微生态制剂和吸附剂调水。水草覆盖面积不超过养殖面积的40%,不足的要补放水花生或水浮莲,投放前要用清水洗干净,沿池塘四周及中间成排投放,并用竹杆和绳固定,以防大风吹动,堆集在一起。
三、调节水质。池水深度要控制在1.5米左右,水质要求清新活爽,水体透明度控制在40厘米以上。如遇闷热天气,要即时换水,并结合增氧。近期没有泼洒生石灰水的,要抓紧时间泼洒,泼洒浓度要求在40ppm左右,以便提高水体PH值和补充一部分钙质。
四、防病治病。发生纤毛虫病的,可选用纤虫净等药物治疗,隔天再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等消毒剂消毒要积极采取病害防治措施,尽量控制用药,并严格执行渔药休药制度。
五、认真巡塘。勤检查塘埂和进出水口网箔,驱赶鼠类和鸟类等敌害生物,看河蟹成熟度,紧盯市场动向,适时捕捞上市。

河蟹养殖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河蟹正处于第五次脱壳的关键时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壳的成活率和脱壳增重率,因此,当前河蟹养殖的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调好水1、要定期杀灭有害病菌,随着河蟹长大及温度适宜,投喂量逐步增大,不可避免带来水质变坏恶化的风险,因此要定期用溴氯海因杀灭有害病菌,降低病菌密度,随后4-5天全池泼洒有益生物菌,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
2、要注意及时增氧草好水好,河蟹蜕壳增重就大,有的甚至可以达到翻倍的效果,因此有增氧机械的塘口要及时增氧,没有增氧机械的塘口要多补充新水以达到增氧的目的,同时还能促进集中蜕壳。
3、要时刻关注透明度变化,如因水草减少及河蟹活动增加导致水体浑浊,可采用含硫代硫酸钠、络合剂等具有絮凝作用的化合物进行淀水处理,然后施用改底型生物菌加快分解转化;
4、要防止水华的发生,到养殖的后期河蟹猛吃长膘,不可避免有碎屑散落和排泄物增多,从而造成水体自身污染,如果池塘中没有水草和螺蛳等消耗多余的养分就会发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即发生水华,当有轻微发生趋势时可在下风处蓝藻聚集区用大剂量的强氯精或硫酸铜局部泼洒覆盖,当水华大面积发生时可用蓝藻速灭全池泼洒,用后2-3天注意增氧、解毒改底,防止因藻类尸体分解发酵而出现缺氧、中毒等二次伤害。
其次要管好草,有水草的池塘要做好水位的管理和透明度的管理,因为水草活力的保持主要靠水位的稳定和清澈的水质,无水草的塘口要适时补栽水草或水花生等易存活的水生植物品种,增加净化水质的作用,但要注意用绳、框之类的东西固定漂浮性水草的位置和数量,防止过度蔓延反而造成危害。
最后,要喂好料。到养殖后期,特别是五期脱壳后,河蟹的外壳已经固定,喂的好,增重大,成熟早,黄多肉满品质好,因此,到养殖后期要加强投喂管理,增加冰鲜鱼及豆粕的投喂,促进肌肉生长,同时还要增加投喂小麦、玉米、南瓜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蟹黄的形成。当然,投喂依然要注意四定原则,适量适时投喂,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同时要做到既不浪费又不败坏水质。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09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