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户五壳育肥四步走战略


20xx8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立秋。天气是越来越凉爽,河蟹的五壳也随着悄然来临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河蟹养殖最重要的一关——育肥。
育肥的意义:
为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并追求优秀的河蟹品质与质量。
育肥的原因:
河蟹在经过了一个高温期的折磨后,大多数塘口的池塘水质,水草活性,河蟹营养物质的摄入,水中钙离子含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再加上临近蜕壳期河蟹需要大量的能量,这是导致近期河蟹体质较弱的主要原因。
育肥的措施:
对于育肥的措施,归整于四步步:
水体中钙离子含量
我们都知道,河蟹脱壳需要大量的钙质,对于育肥期的河蟹来说,有效地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为河蟹创造优质的蜕壳环境尤为重要。
建议使用“补钙素”有效增加钙含量(最佳值为:50mg/L以上),在水世纪各技术服务点可做使用前后钙离子含量对比。
调节水质
A、相信今年许多细心地养殖户都发现了一个现象“PH偏高”。优化水草栽种面积占比,调整水质环境,稳定PH值在8.0-9.0之间。
B、水草腐烂的塘口,及时捞出烂草,如无法捞起建议使用:定期“全效底改”分解烂草,搭配“解毒灵”解毒,从根源上解决硫化氢,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
C、河蟹脱壳需要良好的水质环境,保持池塘水质肥度,控制透明度在40cm左右。水质较瘦的的塘口,可使用“活肥或绿爽”追肥,培养优异的藻类结构。
蟹大小,看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池塘保持合理的水草栽种占比60%左右。
优化饵料投喂
因河蟹蜕壳需要大量能量,在此阶段投喂冰鲜鱼、鸭肝等动物性饵料,搭配饲料、玉米等。
最后预祝所有的养殖户朋友实现大丰收。

相关推荐

河蟹养殖户放苗五步曲,提高放苗成活率



近几年,河蟹价格上涨,效益可观,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户想要通过养殖河蟹获得高收益,放苗的高成活率就是第一步,有了高的成活率才能有高的产量,有了高的产量才能有我们想要的高效益。那么如何提高河蟹放苗的成活率呢?放苗前充分的准备工作和良好的后期管理,可以极大的提高苗种的成活率,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步骤来管理。
第一步:水体解毒。在放苗前,检测重金属离子,如铜、铬等。如果水体解毒步骤处理不好,蟹苗会出现上岸、上草等症状,严重的就会导致河蟹中毒死亡。全池泼洒澳华“护水宝”,解除水体中药物残留,重金属、藻毒素等有害物质、避免放苗后由于中毒导致河蟹死亡。
第二步:验底。因为我们知道河蟹是底层生活的动物,蟹苗进入水体之后会与池底直接接触,所以池塘底质好坏决定河蟹的健康与否。
如何验底?首先,取塘底最脏的底泥放入桶内;然后用开水泡,过几个小时后取上清液,测pH、氨氮、亚硝酸盐等各项水质指标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可以安心的放苗。
第三步:试苗、吐水。将蟹苗连袋没入池塘边浅水处2-3分钟,后拿出到岸边3-5分钟,重复2-3次,让蟹苗充分吐水。可以使蟹苗更好的适应池塘的环境。
第四步:稳水抗应激。蟹苗经过长途的运输,进入新的水体中会产生应激,严重的会产生应激损伤。所以在放苗之前,我们可以泼洒微生物制剂“生物净水宝”,调节水体菌相、藻相的动态平衡,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保持水体稳定,减少水质变化对蟹苗的影响,同时泼洒抗应激产品“应激宝”,提高蟹苗的抗应激能力,从而提高其成活率。
第五步:杀菌消毒。这是在放苗之后,因为在放苗过程中,河蟹有部分损伤,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引起病害发生。很多养殖户在蟹苗拿回来后便使用高锰酸钾、食盐水等对蟹苗直接消毒,这是不建议的。因为蟹苗经长途运输体质很虚弱,而且高浓度的消毒药有很强的刺激性,强行消毒会降低蟹苗活性。所以,蟹苗消毒工作应在蟹苗进入池塘并适应池塘环境后(放苗后3-5天)进行,此时建议使用刺激性较低的碘制剂“碘宝”进行全塘消毒。

河蟹养殖户如何加强蟹塘管理冲刺第四壳,提高蜕壳翻倍率!



前面几篇技术小结,跟大家探讨清楚了影响螃蟹蜕壳翻倍率的关键要素,即将第四壳,正逢梅雨,养蟹人如何加强蟹塘管理,冲刺第四壳,提高蜕壳翻倍率!
1、水草管理:蟹塘环沟或深水处的伊乐草,请提前捞掉,减少其对水质的污染和耗氧。水草密度过高,及时拉通道,并及时拉除断根上浮的水草或腐烂上浮的青苔,提高水体光照产氧的效率。
2、水质调控:提前使用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分解水体有机质,保持水质清爽,预防蓝藻。伊乐草蟹塘7月后,停止使用自己发酵的或购买的EM菌(乳酸菌和酵母菌),苦草和轮叶黑藻旺盛生长的清水蟹塘,可以定期补充EM菌。——不同水草情况,水质调控方法不一样,这点大家需要特别注意,特别是伊乐草为主的蟹塘,请停止一切有利于肥水的操作和产品使用,否则,很容易造成水浓草烂的情况。
3、投喂管理:7—8月的高温期,恶劣的水环境威胁着螃蟹的生存,也是各种螃蟹疾病的高发期,宜选择优质功能性饲料投喂,保持螃蟹肝肠健康,提高螃蟹肝胰腺饱满度(这是营养保障),提高蜕壳翻倍率。大家注意减少冰鱼和劣质饲料对水质的污染。
4、溶氧管理:外源水好的蟹塘,加强夜间打水增氧。有底增氧的,延长夜晚开机时间。蟹塘环沟或深水处,定期使用强氧化无氯味的增氧底改产品改底(如底倍健),减少塘底有机物的耗氧。台田等浅水区,使用生物底改改底(如底倍爽)。大家特别注意,伊乐草蟹塘,7月份后,千万不要再加藻类丰富的外源水。

河蟹二壳伤亡比例远超一壳,三壳期养殖户怎么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今年螃蟹养殖形势您怎么看呢?
根据近期市场的大量走访,整体反应螃蟹蜕壳翻倍率较往年大,但二壳伤亡比例远超一壳,尤其是苏南区域,主要体现在顶壳、拉脚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二壳伤亡比例超两成左右。总结发病群体症状:发病个体通常体现在红爪、黄底板、空肠无食线,螃蟹体弱无力等。
螃蟹蜕壳时拉脚(左)、顶壳(右)现象
发病个体主要体现在红爪、黄底板、空肠无食线
分析原因如下:
1.温度:天气晴好、温度骤升,螃蟹在前期营养积累不够体质虚弱,积温达到后很快蜕壳所致,体质虚弱的螃蟹,在这种条件未成熟时蜕壳,就会出现异常、蜕壳伤亡;
2.池塘环境:池塘亚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尤其是苏南区域,放苗早,池塘准备不充分,未经过干塘、晒塘、消毒处理,池塘致病因子多,存留隐患容易爆发;
3.病害: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致病菌的大量爆发,红爪、黄底板、黑鳃等比例远超往年,且病情提前爆发,苏南红爪、黄底板等症状,最早出现在2月下旬,同等症状出现在去年6月份,高温期开始大量伤亡,今年发病早,伤亡早,二壳开始出现伤亡,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朋友的重视;
二壳伤亡比例远超一壳,主要原因还是前期温度低,致病因子致死条件不够,待二壳时,温度快速回升,病害爆发致死,尤其是体弱的个体,在大量致病菌及恶劣环境条件下抵抗不住而亡;在这种情况下,气温逐步升高,病害愈发严重,,去年水瘪子症一度爆发成养殖热点,今年至今尚未出现,因此三壳期非常关键,这种问题可能会再次爆发,加重损失,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的重视,那么,如何防控呢?
根据前一阶段公司推出的膨化蟹安康1#料使用效果,蟹黄橘红发亮、饱满健康,食线清晰粗壮,螃蟹健康活力强,病害发生比例大大降低,对肝脏、肠道的修复效果极好,可有效降低螃蟹发病比例。
使用蟹安康后,螃蟹食线清晰、粗壮,蟹黄橘红发亮、饱满健康
首先,加强营养,提高机体自身免疫。膨化蟹安康1#建议持续投喂至水温30℃,增强螃蟹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其次,加强环境管理,给螃蟹提供一个有利的生存环境。定期改底消毒处理:“爽水宝”改底、“碘宝”消毒,对池塘进行立体式充分消毒,首次“爽水宝”2亩/瓶,隔十天一次4亩/瓶;调水补菌:“护水宝”4亩/瓶解毒调水,“加酶利生宝”4亩/包或“生物净水宝”5亩/瓶补菌。

河蟹五壳基本结束,养殖户开始卖蟹,这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0xx河蟹养殖活动已然接近尾声,河蟹五壳也已基本结束。在这即将丰收的时刻您还应该注重什么?最近有很多养殖户朋友问我说我家满塘蓝藻水该不该杀?满塘泥浑水该怎么搞?晚上河蟹上岸多影响大不大?其实该怎么说呢现阶段这些在高温季节另人闻风丧胆的几大“杀星”对此时的河蟹来说影响已经不太大了,那么现阶段我们应该注重什么呢?笔者在此总结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一、河蟹后期育肥
1、投足饵料,同时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如冻鱼,鲜鱼等。
2、适当降低池塘水位,提高池底水温,利于河蟹提早成熟(根据温度来降水位)。
3、勤打水,促进水体的流动,刺激河蟹快速的蜕壳。
二、关注蟹价变化
河蟹养殖最终的目的就是赚钱,而蟹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利润的多少,就目前河蟹价格来看没有期待中的高价,相比于去年同期价格要低很多,就其原因在笔者看来主要是今年中秋节延后上市河蟹味道较差市场消费低迷导致市场价格低迷。还望各位老板密切关注蟹价变化抓住时机争取将利润最大化。
三、加强底改和消毒
到了后期河蟹投喂量加大加上受泥浑水、蓝藻水和雨天的影响池塘底部环境极易变差导致底部细菌大量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加强底改和消毒工作减少河蟹死亡提高回捕率。
四、做好防盗措施
每年到了河蟹起捕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自己辛辛苦苦养的螃蟹到最后却给别人做了嫁衣。各位老板可以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夜间巡塘或者相邻几个塘口互相帮忙防范,避免因此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河蟹交易大多都集中在后半夜进行,而后半夜也是人最困乏的时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各位老板在前往卖河蟹的时候切记不要单独前往可以找一同伴一同前往相互提醒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最后在这里预祝各位老板20xx河蟹养殖取得圆满成功!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137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