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育苗期需要防止好五种病害


cothrixmu.cot),也叫做发状白丝菌。蚤状幼体及大眼幼体阶段均可发生,菌丝主要附着幼体体表,包括幼体附肢、背刺、头胸甲、鳃丝及口器周围,影响幼体摄食、活动及呼吸。在显微镜下很容易分辨此菌,像头发丝,一端附着,另一端游离,游离部分可见慢速来回摆动。
防治:预防,育苗用水经过严格的过滤处理,育苗过程中,多采用活饵,活饵在使用前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保持水质清新,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用利福平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每天一次,连续用两天效果明显。
纤毛虫病
病原: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及钟形虫等。肉眼可以看到幼体体表有绒毛状附着物,影响幼体摄食、活动及呼吸。有时在育苗水体中也可以看到绒毛状物悬浮在水中,显微镜下可见钟罩状虫体。
防治:预防,预防措施同丝状细菌病。治疗,用20毫升/立方米甲醛及1克/立方米制霉素效果较好。
真菌病
病原:主要有离壶菌、链壶菌。幼体活力下降,不摄食,肉眼可见受感染的幼体某一部位特别白,死亡个体体色很白,显微镜下可见树枝状的菌丝在幼体体内到处蔓延,有时还能见到成熟的菌丝排放孢子。
防治:预防,亲蟹经过300毫升/立方米甲醛和1克/立方米氟乐灵各消毒1小时有一定预防效果。治疗,采用0.015克/立方米氟乐灵。不过在使用时一定得把握好时机,最好在真菌菌丝排孢子时加入,杀死孢子,否则难以控制。青蟹育苗过程中因没有控制好真菌病,造成育不出苗来的实例非常多。就目前来说,真菌病在青蟹育苗过程中危害特别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脱壳困难症
病原:主要由于幼体先天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幼体活力较差、发黑、较瘦,生长速度慢、个体小。
防治:加强饵料的营养,幼体培育过程中使用的轮虫经过强化后再投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亲蟹的培育过程中注意多投鲜活贝类或活沙蚕,防治幼体先天不足,对防治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帮助。

相关阅读

青蟹


名称青蟹

分类 动物部水生类
异名 真蟹、螃蟹(《北海民间中草药手册》)、海赢(《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潮蟹(《南海海洋药用生物》)、
来源本品为蟹科动物青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全体。

形态特征
形似普通蟹类,头部较宽大,背面有很大的头胸甲。步足像虾类,亦为5对,第1对为强大的螯足,常用后4对足横行。腹部缩小,折伏于头胸部的下方。小触角1对,在头胸部前面中央;大触角1对,退化,很小,在头胸部前面中央。眼1对,有柄能动。口器与虾相像。

生态环境生活于沿海一带泥底海域中。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南海等地。

采制全年可捕捉,捕捉后洗净,捣极细烂,煮熟喂服。

性能
味甘,性平。滋补通乳,活血治伤。

《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

《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滋补。治鼻出血,扭伤腰痛,子宫下垂等。

《南海海洋药用生物》:开胃,催乳。治水肿,产后风等。

用量猪羊60~120克,牛马250~500克。

附方
1、治母猪产后乳水不足方:活海赢(青蟹)120~250克。捣极细烂,黄酒250毫升。煨烂掺饲料内喂服(《浙江民间兽医草药集》)。

2、治子宫下垂单方:大青蟹1只,酒饼1只。酒饼研末,放入青蟹内,煨熟内服。连服2~3剂即愈(《北海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肺热咳喘方:青蟹数只,放童便中浸1夜,炭火煨熟内服(《中国民族民间秘方大全》引东乡族偏方)。

备注
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人民就发现把海蟹放进漆里,可使漆不致蒸发而变硬,使油漆长期保持液态状:近代科学研究发现,原来甲壳纲动物的组织里含有一种强有力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可使漆变硬的酶的活动。可见许多古代民间经验,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能轻易否定,当然也不能轻易肯定,一切均应以具体实践和科学试验为根椐。这虽然与畜牧兽医无关,但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特此录之,以供参考。a

防止螃蟹五逃



河蟹逃逸原因大约有以下五种:
一是放养蟹种时
蟹种放养初期,由于蟹种对新的水体环境不适应,纷纷沿池四周乱爬,常导致大量蟹种逃走。防逃措施可事先在蟹池中围出1亩~2亩水面,进行短时间暂养,待蟹种适应新水体后,再放养到蟹池中。
二是在蟹池中饵料严重缺乏时
当蟹池中天然饵料及人工饵料严重缺乏时,一方面会造成河蟹互相残杀;另一方面即会发生河蟹因索饵而逃逸。防逃措施春季蟹池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00公斤,让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摄食。生长季节要加强投喂,日投饵2次,投饵量为存池蟹量的5%~10%。饵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
三是在天气突然变化时
特别是在出现风雨交加等恶劣天气时。防逃措施天气变化时加深水位,雨后再恢复原水位。
四是在生态条件恶劣时
如池塘水草少、透明度低、溶氧低等,不利于河蟹脱壳生长,河蟹会寻求适宜的生存环境而逃逸。防逃措施1.蟹池保持足够的水草,覆盖率稳定在50%以上;2.生长季节每2天~4天换一次新水,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使池水溶解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pH值7.5~8,透明度30厘米~40厘米。
五是在河蟹生殖洄游时
河蟹性腺发育成熟后,要繁衍后代,就要进行生殖洄游。特别是霜降前后刮西北风或大雨时,河蟹活动频繁,纷纷沿池壁攀爬。防逃措施1.加固防逃设施;2.及时起捕成熟蟹。

锯缘青蟹


[学名]: Scylla serrata(Forskai)
[资源名称]: 锯缘青蟹
[外文名]: mangrove crab, mud crab, serrated mud crab, Samoan crab
[别名]: 青蟹,闸蟹
 
[形态特征]:
  头胸甲长70mm,宽110mm。头胸甲表面光滑,隆起,分区不明显。甲面及附肢呈青绿色。胃区、心区间有明显前H形凹痕。心区六角形,胃区具一微细而中断的横行颗粒线,前鳃区也有一对从末齿基部向内延伸的颗粒线。额具4个突出前三角形齿,较内眼窝齿突出。眼窝背缘具2缝,内缝较深。内眼窝齿与额齿形似,大小也相近。腹眼窝齿锐突,背面可见。第2触角基节短,外末角具1钝突。前侧缘具9枚中等大小的齿,末齿小而锐突,指向侧方。螯足状大,两螯不对称,长节前缘具有3棘齿,后缘具2齿;腕节外末缘具有2钝齿,内末角具1壮刺,掌节肿胀而光滑,雄性个体尤为肿胀,背面具有2条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刺,指节的内外侧面各具1浅沟,两指间的空隙较大,内缘的齿大而钝。前3对步足指节的前、后缘具短毛,末对步足的前节与指节扁平桨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宽三角形,第6节末缘内凹,基缘直,两侧缘直,尾节末缘钝圆。雌性腹部呈宽圆形。
 
[原产国家]:  [原产省份]:  [原产地区]:西太平洋及印度洋,红海  
[气候带]:热带,亚热带  [生命周期]:1-2年  
[地理分布]:分布较广,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均有分布。特别是在潮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浅海内湾和江河人海处更适宜于它的栖息。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上海、江苏等省、市、自治区的沿海均有分布,尤以广东、福建为最多。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印度洋、红海和南非等水域均有分布。  
[水域环境]:海水,半咸水  
[生活习性]:
青蟹喜栖息在河口、内湾的潮间带,潮差较大,潮水畅通的泥滩或沙泥底或沙底的滩涂上。它定居于泥土洞穴或岩石缝里。掘穴定居是青蟹的本能,洞穴大小随个体大小而不同;深浅因季节和个体强弱而异:秋季洞穴较浅,冬季洞穴最深。青蟹常在白天穴居,多在夜间活动,特别是涨潮时的晚上非常活跃,到处觅食。夏天活动大,冬天活动少,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非常强。性凶好斗,游泳时靠游泳足运动,步行时靠三对步足运动,无论游泳还是步行均为横行。青蟹为广盐性、广温性的海产蟹类,能在咸淡水甚至接近淡水中成长、发育,但必须在纯海水中才能繁殖后代。它能在盐度为4-55的海水中生存,在雨季,内陆淡水大量流入港湾,盐度降到5以下时,青蟹血液中的渗透压失去平衡,造成腹脐膨胀,经过6-8天则会死亡。不过,青蟹的应变能力很强,在盐度渐变的不良环境里,青蟹有迁移或逃藏的能力,也有向外湾移动或掘穴潜居的本能。青蟹对水温的适应范围为15-30℃之间,最适宜它生长的水温在18-25℃,此时青蟹活动频繁,摄食量最大。当水温降至7℃时,则完全停止摄食与活动,进入休眠状态或穴居,以度过不良环境,当水温降至3.5℃时则死亡,当水温升至33.8-35℃时出现明显不适状态,37℃以上时不摄食,39℃时则逐渐衰弱、死亡。青蟹虽营穴居生活,但对水中溶解氧也有一定的要求,溶解氧大于2ppm时,摄食量大;小于1ppm时,反应迟钝,不摄食,出现浮头,甚至死亡。蜕壳时需要更多的含氧量,否则不能顺利进行蜕壳而死亡。青蟹的变态发育和生长总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和成体的蜕壳进行的。其发育过程为:幼体经变态,发育经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成蟹。一生要经过13次蜕壳,按其不同的发育生长阶段,大致可分为幼体发育蜕皮6次,生长蜕壳6次和生殖蜕壳1次。青蟹同其他蟹类一样也同样具有自切和再生现象。

锯缘青蟹亲蟹


(1)亲蟹的来源用作育苗的亲蟹一般从当地自然海区采捕的抱卵蟹,或从养成池、育肥池选出的膏蟹。自然海区采捕的亲蟹孵化率较高,养成池中的亲蟹次之,育肥池中的亲蟹孵化率较低。

(2)亲蟹的选择与运输选择那些已交配过的卵巢完全成熟的膏蟹或抱卵蟹,体肢完整无伤残,身体强壮,个体达250克以上,体表无寄生物,抱卵蟹的卵子上无聚缩虫等。亲蟹在运输过程中切忌拥挤,要覆盖一层海草以保持水份。

(3)亲解的培育亲蟹培育的好坏是育苗成败之关键,严格的管理必不可少。

①培育池亲蟹培育池、桶要事先铺设一层5-10厘米的细沙,细沙要经反复淘洗以防污染水质。按0.5-1只/平方米在池中布置80目的气石,0.5-1吨的塑胶桶1-2只气石便可。培育池上方要用黑布遮光。池底要设置蟹屋,供亲蟹栖居。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亲蟹安心待产。

②培育密度亲蟹的培育密度不宜过大,以1-2只/平方米为宜,0.5-1吨的培育桶(缸)最多放一只。膏蟹同换卵蟹要分开培育。

③投饵亲蟹的饵料以贝肉、沙蚕为好,杂鱼虾次之。早晚各投饵一次,投喂量一定要充足,以略剩为宜,投饲过量易污染池水。

④温度水温直接影响胚胎发育的速度,在20-29℃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育速度加快。其关系如下:

D=6632.6(t-4.8)-2.03(式中D为天数,t为水温)。

⑤盐度亲蟹只有在纯海水中才能产卵孵化,所以池水盐度须在0.020以上,以0.025-0.030为好,低于0.020会导致亲蟹流产。

⑥换水育苗用水经沉淀24-48小时,经砂滤、100目筛绢过滤后方可进入培育池。亲蟹培育期间要经常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日换水80%,换水时盐度、温度不易过大,最好与原水一致。

⑦其他管理措施牋整个育苗期间,每天要加强检测水质,pH值维持在7.8-8 .5,氨氮100毫克/立方米以下。控制光照度800-1000勒克司,充气量以波状为宜。每天还要吸污清除残饵粪便,并观察亲蟹摄食情况,检查卵子的发育情况。

蟹种池设蟹岛有五大害处



由于受蟹池必须要建蟹岛的宣传,一些养蟹户在建蟹池时,都习惯在池塘中设1~3个蟹岛,有的甚至占池水面积的三分之一。笔者认为,蟹种池设蟹岛不科学,有以下五大害入:
(1)设蟹岛缩小了养殖面积,减少了放养量,降低了产量。
(2)有了蟹岛后,蟹苗易打洞,习惯生活在洞内,时间长了以后,因活动减少,就成了懒蟹、老头蟹。
(3)洞内温度低,影响蟹苗正常生长,不利于正常蜕壳。起捕规格小,产量低。
(4)有蟹岛的池水,往往有风不易起浪,池水含氧量低,使蟹苗不能适应恶劣天气。
(5)绝大部分蟹苗进入蟹洞内生活,使起捕难度大,花工多。
因此,蟹种池不应设蟹岛。笔者认为,蟹种池面积以2亩左右为宜,最好是四方形,池坡不宜陡,坡比1:4为宜,池中间水深不超过1.5米。这种池塘有以下几个好处:
(1)不但水面积大,而且利用率高,池水含氧量也高。
(2)蟹苗不易打洞。
(3)苗种生长快,整齐,懒蟹少。
(4)能避免蛙、鼠、蛇、鸟等危害。
(5)易起捕。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317.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