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河蟹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夏季水温偏高,水生动物体质下降;有机质分解腐败加快,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超平时;病菌大量繁殖,鱼病蟹病集中高发;天气多变,环境因素复杂,是水产养殖非常时期,也是养殖管理的关键阶段,决定着全年养殖的成败。河蟹养殖近期的具体管理建议如下:
1、根据池塘条件,调整饲料投喂:水草生长正常,且有较多河蟹喜食的地方性水草,覆盖率接近60%的,可以按照6月份的饲料品种正常投喂;水草上浮,品种单一,水质较肥塘口,投饲量控制在正常量的70%,饲料种类多投植物性饲料,少投动物性饲料,品种主要以28~30%蛋白的颗粒饲料及黄豆、豆粕、小麦、玉米、蚕豆等,冰冻海鱼不超过饲料量的1/3,或3~5天使用一次;扩大投饲范围,尽可能做到全池泼洒,确保河蟹都能摄食到足量的饲料。养殖面积大的养殖户,可在投饲船上配置移动的投饲机,提高投饲均匀、减少劳动强度;增加饲料吃食检查点,准确确定当天投饲量。遇有连续阴雨、暴雨、闷热天气,可隔天投喂;8月上中旬恢复到高蛋白质含量颗粒饲料或冰冻海鱼;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多维和有益菌,提高水生动物的体质。
2、密切注意水质变化,随时调节水质状态:高温阶段水位维持0.8~1.2米,深水处1.5米左右;外河水源较好的,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控在10%左右,每隔1~2天加注适量新水。有条件的先把外河水注入蓄水塘,消毒后用少量团头鲂或青虾试养安全后,再注入养殖塘口;连续下雨后,亩施5公斤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或半月使用1次生石灰;水体较肥塘口,需采用水质综合调节措施:平时用好光合细菌和EM菌,7~8月在有风晴天每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硝化细菌,要重视具有吸附聚凝沉淀作用的水质改良剂使用,降低水体中有机质;在下风处出现少量蓝藻时,要及早局部使用氯制剂或硫酸铜进行杀灭。在水质优劣无把握时,可送有关单位检测(渔药厂、饲料厂和检测机构)。
3、严格控制水草总量和疏密程度,发挥水草最佳作用:切实解决水草过多净化作用大但易腐烂恶化水质和水草过多白天增氧多夜间耗氧多两对矛盾。塘口水草覆盖超60%,及时用拖刀间隔疏除部分水草,捞出池塘,开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生长有力。超过水面的水草,割除上部没入水面30厘米,有利池水流动和方便投饲;水草过少塘口,及时投放水花生、青萍,水花生用绳固定,青萍覆盖率不超过水面的5%;仅有伊乐藻的蟹池,投放地方性水草和青萍,满足河蟹的摄食需要;上浮断根水草,用竹木桩固定,防止风吹浪打成堆,及时泼洒保草养草药物,促进水草生根。
4、防病治病:河蟹属比较低等的动物,一旦生病治疗较困难,需从内外两方面做好防病工作:高温期间使用碘制剂或氯制剂消毒,投喂5~7天药物饲料,以中草药为主,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大蒜素、护肝素等。药物使用避开闷热、阴雨和无风天气。提供喜食的轮叶黑藻和黄草等,也是减少河蟹病害,促进生长非常有效措施。
5、用足用好增氧设施:叶轮式、水车式、水泵白天中午13:00~15:00开机2~3小时,增氧量大,能改善白天底层缺氧状况。晚上23时前后开机4~6小时,闷热天气、阴雨、雷雨天要提前和延长开机。切记前半夜没有明显缺氧现象,此类增氧设施傍晚至午夜不得开机。蟹池管道曝气增氧设备应充分开机,包括阴雨天、夜间,特别是闷热天气,有条件的要增加配置功率,达到0.3~0.5千瓦/亩。

相关推荐

当前河蟹养殖技术管理关键措施



进入6月,气温逐渐上升,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已达快速生长阶段,6月份的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现就有关重点工作介绍如下:
一、青虾捕捞及生态环境的营造
继5月份青虾捕捞上市以来,6月份要继续做好蟹池套养青虾捕捞上市工作,在用地笼起捕青虾过程中,同时要检查河蟹生长及病害情况,若发现地笼中有活力差及病蟹应及时诊断与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控制、防治结合。
6月份应对池塘水体进行1-2次解毒,对池塘底质进行2-3次改良,利用底质改良剂对池塘四周及投饵处进行改良,创造良好的底部环境.要做好水草的养护工作,板田上水草长势不好的池塘应在水草区域适度施肥,水草不足区域要及时补种或移植,争取做到池塘中水草蔬密相间,合理布置,池塘生态环境良好。围网种植轮叶黑藻的池塘应视其水草生长情况决定围网撤除,环沟深处的伊乐藻应进行部分清除与移栽,防止高温季节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质从而引发疾病,在清除伊乐藻过程中,应做到少量多次,边改底边清除,防止池塘底层有毒有害物质泛池败水。6月份应全塘投放批量优质活螺蛳,可改善水质与保护水草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池塘生态环境。
二、饵料投喂与水质管理
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河蟹有一次蜕壳过程,六月份河蟹摄食量已较大,第三次蜕壳结束后应及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左右,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量应根据河蟹放养密度等情况确定,小鱼每亩可达2.5斤以上,并搭配适量的颗粒饲料、小麦、豆粕、玉米、黄豆、蚕豆等,动物性饵料所占比例应不低于60%。部分进水不便的塘口应降低小鱼投喂量,增加颗粒饲料等饵料量。河蟹养殖池水质应保持鲜、活、嫩、爽,河蟹池水位应视池塘水草生长情况逐步加深,2-3天可加水一次,6月中旬蟹池平均水位应达50cm以上,至6月底,一般要求蟹池达较高水位,在6月份一般可泼洒生石灰一次进行水质调节,要求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0斤左右,适度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由于河蟹活动量增加,如果投喂不足或者水体水质调节不好等原因可能会造成池水浑浊,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如调整饵料数量、品种,调节水质,增加水位,适量施肥、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相应措施,保持池塘水质清爽,水质清瘦的池塘应考虑适度肥水,池水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有利于河蟹的健康生长。
三、河蟹的病害防治
6月份是河蟹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应结合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水质调控、水体生态环境营造等开展防治工作,在利用药物防治中,河蟹第三次蜕壳结束后要求对蟹池全塘采取杀虫、内服外消全面清消一次。梅雨季节对池塘可进行1-2次消毒,减少水体病菌的产生。进入6月以后是微生物制剂在蟹池中广泛应用阶段,也是微生物制剂应用效果较好的时期,可定期对蟹池应用,一般7-10天左右应用一次,既可调节水质保持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可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夏季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夏季是河蟹生长发育的重要季节,由于此时气温水温较高,水质较易恶化,也容易引发各种蟹病的发生。因此,加强蟹池夏季管理,对实现全年增产增效尤为重要。
一要管护好水草:水草既可作为河蟹的植物性饵料,也是河蟹栖息、脱壳、隐蔽的场所,同时还可以遮阳、降温。适宜蟹池移栽的水草主要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覆盖面积要占养殖面积的60%左右,对暴露在水面的伊乐藻要及时刈割掉,对水草覆盖全池的要适当稀疏。
二要调活水质:夏季水温较高,水质极易恶化,要保持水质肥、活、爽、清和较高的溶氧,透明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上,水位深度最好保持在1.5米左右。高温季节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40厘米,边排边注,排水要用水泵从蟹池的底部抽出;每隔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5-10公斤全池泼洒1次,既改良水质,又增加水中钙质,有利于河蟹脱壳生长。
三要科学投饵:投饵按照“四看”、“四定”的科学方法投喂。夏季河蟹饵料应以植物性为主,合理搭配动物性饵料,一般植物性饵料占60%左右,日投饵量为池蟹体重的6-8%,有条件的可投喂全价颗粒饲料,饲料要定时定点投喂在水草的浅水区。
四要加强防病: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外用含氯或含碘制剂等水体消毒剂和微生物制剂以及“甲壳净”、“纤虫净”等杀虫剂全池泼洒,交替使用;每月在饵料中添加大蒜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通过外用、内服可有效防止蟹病的发生。

五项措施做好夏季高温期间河蟹养殖管理



夏季是河蟹养殖管理的关键季节,随着气温升高,养殖环境变化较大,在养殖过程中若不注意对水质、饲料、病害、逃逸、敌害等不良因素控制,就会直接影响到年终产量和收益。现就五个方面的措施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措施一,水质管理
河蟹良好的生长在于水,要求做到水质新鲜。夏季平时每7—10天换水一次,高温季节最好1—2天换水一次,换水在傍晚进行,换水量不得超过2/3。外河水源差的,注水前需测定氨氮标准,不超过0.5ppm,亚硝基氮不超过0.2ppm,溶氧达5毫克/升以上,pH值保持在7.5--8.5之间。如水源条件差,不能盲目加注,需囤池消毒符合养殖水质标准后再加入。
池中养殖水超过测定标准要采取针对措施及时调整,不因水质变化造成河蟹病害及其他因素死亡。保持一定水位,使池水达到1.2—1.5米,透明度35--40厘米,加水、换水是改善水质环境,防止疾病最常用的方法,要根据水源的水质状况、水温、季节和河蟹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养蟹的水质常用种草净化的办法,以保持水质良好,水草占池塘总面积的50%--70%,并培育好螺蛳。
同时,以15天为一个周期,针对性的用好微生物制剂(或生石灰、消毒剂)。对水质清淡的应增施磷肥、钾肥等无机肥的方法调节水质,使水体保持“肥、爽、活、嫩”,确保池水有益的良性循环,溶氧充足,促进河蟹、青虾、鳜鱼的健康生长。
对水质变化需定期测定内外理化因子,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外河水质不利情况下可采取封闭、半封闭、内循环的方法,隔除有害物进入水体,亦可采用囤水消毒后再注入,或采用注入后药物消毒。
措施二,投饵管理
1、以粗为主、精细结合
夏季饵料以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植物性饵料有豆类、麦类、米糠、麸皮、山芋、南瓜等;动物性有螺、蚌、蚬、小杂鱼、猪血、畜禽内脏等。投喂的各种原料要充分浸泡、煮熟后投喂,动物性需保鲜不变质、不发臭,也可以选用优质成蟹专用饵料粗蛋白质不少于30%,颗粒饵料保质期1个月,保存时应注意做好防晒、防潮、防变质。
2、坚持“四看四定”的投喂原则
四看:即看季节、看水色、看天气、看蟹吃食活动情况。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日投喂量按照蟹存塘总量投喂。
3、采用蟹虾鳜鱼混养新模式
鳜鱼放养密度超过10尾以上,需增补饲料鱼(如鲮鱼、鲫鱼、花白鲢夏花等鱼种)。应先投喂鱼、虾饵料,后投喂蟹饵料,投喂方法1天分2次,上午投30%,傍晚前投70%,使蟹虾鳜鱼饵料各尽所需,满足各自所需,实现良性互利互惠的立体化养殖。
对于鳜鱼放养100尾以上的高密度养殖,高温季节还应注意控制饵料鱼投喂数量,待8月下旬后水温保持在25℃--28℃时再适当增加饵料鱼的投喂量,确保年终达到高产高效。
措施三,防治病害
贯彻落实“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施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模式,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方法,改进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多种药物大剂量重复使用的现象。在养殖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立足仿野生的生长环境,实现绿色养殖。
措施四,防止逃逸
夏季是台风雷阵雨的突发多发季节,防止河蟹的逃跑,应落实到平时日常管理之中,做到勤巡塘检查防逃设施,勤检查进排水口,勤堵实池埂漏洞,是防止河蟹逃逸的最有效方法。
措施五,防止敌害
侵袭河蟹的主要是在脱壳时造成伤亡,常见的有龙虾、水老鼠、水蛇、蛙类等,一经发现要及时清除,确保河蟹健康生长。

高温季节扣蟹养殖技术管理要点



进入7月正是气温、水温最高,雷雨、低压闷热天气最多,养殖池塘生物量处于过饱和,水质极易变坏,病害大规模爆发和流行的季节,大闸蟹养殖户在加强生产管理的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池塘水位,对有些池塘因外河水源较差的可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应选择在睛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进行。
2、扣蟹此阶段正进入快速生长期,摄食量大,但一定要严格控制投饲量,防止剩饵过多引起水质污染,投喂的饲料要保证质量,营养全面的,切忌投喂霉变质劣的饲料,饲料投喂量在1.5小时内吃完为宜。
3、加强日常管理,保证扣蟹健康生长,定期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溶化后全池泼洒;定期交替使用微生物制剂(芽孢杆菌、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和底质,定期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生物添加剂,增强河蟹的抗病力。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258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