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的高效养蟹管理技术


一、田块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
1、田块选择
选择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的地块,以黏壤土为宜。要求田埂厚实,不渗漏,通电,交通方便。
2、田间工程
包括环沟、田间沟、暂养池。环沟是养蟹的主要场所,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沟宽上口1米,下口0.5-0.6米,深0.6-0.8米,成环形;田间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之用,在田中挖十字沟或井字沟,沟宽0.6米,深0.5米,并与环沟相通;暂养池用于暂养蟹种和收获成蟹,在田块一边,面积约占田块的3%-5%,沟深1米。
3、防逃设施
田埂高度0.5-0.8米,坡度1:3,要夯实,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用双层农用塑料薄膜沿稻田四周铺设防逃装置,用木柱固定,埋入土内10-20厘米,高50厘米。
4、进排水系统
利用农田原有渠道即可,进排水地基要夯实,不留缝隙,闸门用铁丝封好,防止河蟹逃跑或敌害生物进入。要做到灌得进、排得出,水位易于控制。
二、放养前的准备
采用人工或机械捕捉方式清除田内野杂草、青蛙、老鼠等敌害生物。每亩用生石灰70-80千克清塘。移植水花生、水葫芦、浮萍、细绿萍等浮水植物,移植面积占沟池水面的40%-60%,为河蟹提供食物,并为其脱壳提供附着物。
三、蟹种放养
5月中旬到6月上旬均可放养。放养前先在暂养池中强化7-10天,待水稻返青分蘖后再放入大田中饲养,以提高成活率。蟹种下塘前应用10%食盐水浸洗20分钟消毒,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者放养,淘汰老龄蟹。每亩放河蟹700只。
四、饲养管理
1.培养天然饵料
充分发挥稻田的资源优势,培养好天然饵料。
2.按河蟹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科学投饵
(1)5-6月蟹种入塘不久,水温较低,饵料应以粉碎后的精料为主,少量多次,使之吃饱吃好,尽快适应稻田环境。
(2)7-9月为摄食高峰期,是其体积增长、体重增加的关键阶段,饵料要量足质优,新鲜适口,应以青料为主。
(3)10月是河蟹“长膘”时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应使其足量摄食,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3.投饵量
日投入饵料数量以河蟹体重的7%左右为宜,每天投饵2-4次,并强调多点投喂,投均投匀,使之吃饱吃足。同时,根据其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傍晚一次投喂量要占全天总饵量的60%左右。另外,脱壳前的饵料中应加入适量脱壳素,促其顺利完成脱壳过程。
4.水的调控
不同时期换水次数和换水量差异很大,应及时调整、准确掌握。5-6月期间每周换水一次,换水量占总水量的1*/5~1*/4;7-8月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易传染疾病,水质易受污染,要适当增加换水次数和数量,每周换水不少于2-3次,每次换掉全田水量的1*/3;9月份5-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占全田水量的1*/4~1*/3。要求用无污染的地下水(严禁使用污水),换水时间应在当日上午10时左右内外水温基本相同时进行,避免换水前后水温变化过大,对河蟹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稻田水位一般应保持5-10厘米,并随时观察水位、水质,水位过低要及时加水,水色过深应立即换水。

5.日常管理
设专人每天巡查(特别是阴雨、大风等特殊天气更要加强),随时查看田内的防逃设施、河蟹摄食状况、水质、水位、生育动态、是否染病等,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与此同时,要注意防止敌害生物及污水侵入。
五、收获
1.收获时间
一般于9月上旬到10月上旬,稻田水温在15-20℃之间为宜。

2.收获方式
依据蟹的生活习性与稻田蟹生长的特定环境,单一方法捕获一般效果不佳,综合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可大大提高捕获率:
(1)利用河蟹的洄游特性,采取稻田白天加水、夜晚排水的方式进行捕捞。
(2)先加水、再排水,把其引进暂养池后集中捕捞。
(3)人工设置地笼、蟹笼或挖陷阱进行捕捞。
(4)利用河蟹夜晚上滩活动及趋光的生活特性,夜间使用灯光引诱并捕捉。

六、养蟹田水稻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优良品种,如中花号、秀优、秋优、津稻305等。

2.插秧
插秧应在5月中旬左右进行,采用5厘米×5厘米或5厘米×6厘米的株行距,在田间沟的内侧要插双倍株,密度达到25万墩*/亩左右,基本苗10万*/亩。
3.施肥
追肥禁止使用农家肥和铵态氮肥(如碳酸氢铵和磷酸二铵等)。由于河蟹生育过程中不断排放粪便,因而水稻全生育期总施肥量可适当减少,碳铵数量控制在100千克(折合)左右。
4.病、虫、草防治特点
养蟹稻田中的大部分鲜嫩杂草可供河蟹食用,是河蟹重要的食物资源,除草对象主要是稗草等河蟹拒食种类。除草过程应于水稻插秧前完成,蟹种入田前10-15天严禁施药。稻田害虫防治前务必先灌水,增高田内水位,喷药时要喷头朝上,药液尽可能落于水稻叶面。施药应在下午4时左右进行,喷药后注意观察河蟹的反应,并要及时换水。在实行综合防治、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的同时,要采用优质、广谱、低毒、高效的除治病、虫、草药剂,以免对河蟹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知识

稻田养蟹饲养管理


1.适量施肥由于河蟹不耐肥水,怕缺氧,所以养蟹稻田不宜大量追肥。施肥的原则是: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稻子全育期施追肥一两次。基肥每667m施粪肥500kg、磷肥30kg、钾肥10kg,追肥以尿素为主,每次每667 m27-10 kg。

2.合理投饵培育幼蟹的田块,要先肥水后放苗。蟹苗下田后,每天投喂一两次豆浆或蛋黄,泼洒要均匀。1周后,逐渐改投糊状饵料,如豆饼糊、菜饼糊、麦麸糊.南瓜糊、山芋糊及一些动物内脏剁碎熬成的糊等.并投喂足量的水草蜕壳期间在饵料中应添加适量蜕壳素。培育成蟹的田块在清明节前后按放养 500 g蟹种投放50 - 1110kg活螺蛳让井自行产卵繁殖供以后河蟹食用,并适当辅助投喂一此浸泡或煮熟过的小麦、玉米等植物性饵料。7-10月份是河蟹生长旺盛期,投喂饵料要做到量足、营养全面、新鲜,蟹蜕壳时要在饵料中添加蜕壳素,或适当投喂一些蛋壳粉、骨粉、虾壳粉等含钙多的饵料日月份以后,水温逐渐下降,可酌减投饵量,投饵一般为蟹体重的5%-10%,分两次投喂上午8时左右投喂第1次,占日投饵量的 40%,傍晚投喂第2次,占日投饵量的60%投喂应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防止农药中毒养蟹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如必须用药,则要选择一些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时选择晴天上午,先放干田水,使蟹、鱼集中到沟、溜中,然后喷药,而且尽量喷洒在稻子的茎叶上,减少落人稻田水土的药量。用药后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立即注水,如无异常,则在当天傍晚注水。

4.水质调节养蟹稻田的水中溶氧一般需保持在5 mg/L以上,pH值以7.5-8.5为宜。秧苗移栽时采用浅水插秧,水位在 20 cm左右,以后随着水温的升高和秧苗的生长逐步提高水位至 60 cm。5月份以后每隔7-15d换1次水,高温季节每隔2-3d 换I次水,每次换掉田水的1/3。换水时要注意换水前后水温表不应超过3℃,并避免在河蟹潜伏休息和最佳摄食期间换水。

5.消毒防病放养前,用0.2 mg/L孔雀石绿溶液对蟹种进行药浴。养殖期间,每隔7-10 d每667m用15~25 kg生石灰泼洒溜、沟1次,并定期在饵料中拌和土霉素投喂。

适时收获

养蟹稻田的水稻一般在寒露前收割。收割前先采用多次灌水和多次排水的方法,使蟹、鱼集中到蟹沟,蟹溜中,然后再收割。收割完后再用蟹网、底拖网捕捞、最后放干沟、溜中的水,人工捕捉。河蟹的捕获时间以10月下句至11月初为宜。

稻田养蟹的中后期管理



夏秋高温季节,是水稻和螃蟹生长的关键时刻,抓好中后期管理,对提高稻田养蟹的经济效益大有益处,其管理要点是:
1、保持水质清新

稻田养蟹要经常换水,及时排除残饵和污物。换水时,要先排出池水1/3左右,再加对新鲜水,并保持一定水位,水位切不可大起大落,换水在下午3——4时进行,水源一定要清洁无污染。
2、合理投喂饵料
河蟹中期饲养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限制动物性饵料投喂,进入9月份以后,再逐渐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并投喂足够的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
3、防逃、防敌害
稻田水浅埂矮,河蟹打洞,常会造成田埂漏水,引起河蟹逃窜。因此,要经常检查堤埂和防逃设施等,及时堵塞堤埂的洞。进出水口的网罩如有损坏,要及时换,大风大雨天气要注意防逃。同时还应防止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进入蟹池。
4、注意防治蟹病
应经常用生石灰溶解后泼洒全池,每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5——20公斤,或用0.5毫克/升的孔雀石绿对水体进行消毒。一旦发现病蟹,应立即隔离诊断治疗。养蟹稻田内不用或限制使用无机肥和农药,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5、及时捕获河蟹
10月上旬开始捕捉河蟹出售。对蟹种或暂不出售的河蟹应选好越冬池越冬或进行暂养。

稻田养蟹用菌肥的技术方法



稻田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餐桌上美食日益丰富,河蟹更多的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应用抛秧栽培技术和生物菌肥“稻—菌—鱼|蟹”生态种养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它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面具体介绍以下如何养殖的方法:
1、稻田的选择
要选择水源条件好、无污染、排灌方便、耕作层较深的稻田。耕作层浅的沙田和漏水田则不宜选用。
2、消毒和施肥
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蟹沟、鱼|蟹坑。旧的鱼|蟹沟、鱼|蟹坑要加以整修。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30公斤撒施消毒,一星期后灌足水。并施入300公斤腐熟粪肥和1公斤金宝贝菌肥,培肥水质。4~5天后即可投放鱼|蟹种进行饲养,“稻—菌—鱼|蟹”的生态链可慢慢形成。
3、加高加固田埂
养鱼|蟹稻田的四周田埂必须在春耕前用开挖鱼|蟹沟、鱼|蟹坑的下层硬土进行加高加宽。田埂要捶紧夯实,防止崩塌漏水鱼|蟹逃出。
4、开挖鱼|蟹沟、鱼|蟹坑
在养鱼|蟹稻田的四周距田埂80~100厘米的地方开挖环田鱼沟,并视田块的大小、形状开挖“十”字、“井”、“目”字形中心沟,沟深、宽分别为30厘米、40厘米。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亩设一个深100~120厘米,面积5平方米以上(视对鱼|蟹产量要求而定)。沟、坑应连通。
5、做好拦鱼栅
为防止鱼蟹逃出,在鱼|蟹种放养前,须在进、出水口设置拦栅。

稻田养蟹


稻田养蟹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稻田杂草,吃掉害虫,促进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河蟹生长。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与准备

养蟹稻田要求地势低洼,靠近水源,水质良好,底质为钻 土,保水性好,面积以3335~6670m为宜。稻田四周挖一圈宽 0.5-1 m,深0.5 - 0.6 m的蟹沟,稻田中间挖宽0.4 m,深0.3 -0.5 m的蟹沟,整个稻田形状呈田字或日字形。稻田 四周用钙塑板或其它材料建好防逃墙,进、排水口要用聚乙烯网 密封,再建一道竹栅,并加盖网,防止河蟹从进、排水口逃跑。 水稻要选择生长期长(不少于110天)、耐肥力强、茎秆坚硬、 不易倒伏、抗病害的丰产品种,采用宽行密株栽插,在放人插秧 前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洗消毒,杀灭敌害。移栽前要施基肥, 一般每667m可施人粪尿250~500 kg,饼肥150一200 kg另外 为满足河蟹对水生植物性饵料的要求,还可引种浮萍,这样既能 为河蟹提供饵料,防风遮荫,又能培肥地力。浮萍引种面积应为 蟹沟面积的30%-40%.

(二)苗种放养

1.放养时间稻田中可进行扣蟹培育、成蟹养殖及成蟹暂 养。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左右,这时秧苗已移棵返青,苗种可直 接放人稻田。冬春购进的蟹种,需先行暂养3-5个月,待秧苗 返青后再放人稻田。

2.放养密度蟹种的放养规模以每千克40-60只为好,每 667m可放20-30 kg,如规格为每千克100-200只,则每667 m可放养10-15 kgo放养的幼蟹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肢 体齐全。另外,稻田中还可放养部分鱼苗、鱼种,施行鱼、蟹混 养,既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净化水质,利于河蟹生长,又增加 了收入。每667m可放养鲢、鳙夏花,分别为200, 100尾,放 养草鱼和团头鲂夏花各200尾。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183.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