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的生理信号

零至六周龄(雏鸡阶段)是鸡一生最重要的阶段,这段时间出现的任何失误,都会给雏鸡的成活率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在今后都将不能进行改进和调整,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好的准备工作始于制定一个完善的育雏工作程序,甚至在雏鸡入舍前就应该制定好。而制定完善工作程序的依据,就是雏鸡的正常生理行为信号。

育雏目标:

1、育雏成活率高、均匀度好

a、健康雏鸡群成活率健康雏鸡群成活率应该是:1周龄达99%~99.5%,6周龄时应该不低于98%。

b、均匀度均匀度是指鸡群中个体体重在平均体重10%内的鸡只数所占全群的百分比。均匀度在80%~85%为合格鸡群,85%~90%为良好鸡群90%以上为优秀鸡群。

2、体重达标、骨骼发育良好

a、5周龄体重与产蛋期各主要性能指标呈很强的正相关。即5周龄体重越大,产蛋期各生产性能指标越高、存活率越高。

b、骨骼的发育指标以胫长为标志体重与胫长双重标准的意义,若胫长长、体重轻,或胫长短、体重大,这些档次的鸡都属于低产鸡;只有体重和胫长都达标的鸡才是高产鸡。

雏鸡的生理信号:

1、雏鸡是比较适合运输的动物,因在出雏的2d内,雏鸡仍处于后发育状态。

2、雏鸡脐部在72h内是暴露在外部的伤口,72h后会自己愈合并结痂脱落。

3、雏鸡卵黄囊大约重5~7g,内含有供雏鸡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雏鸡靠它能存活5~7d。雏鸡开始饮水、采食越早,卵黄吸收越快。

相关知识

雏鸡的生理特点大家都知道吗


雏鸡的生理特点大家都知道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1、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幼雏体温较成年鸡体温低3℃,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要在2周龄之后才逐渐趋于完善。所以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2、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蛋雏鸡一周龄时体重约为初生重的2倍,至6周龄时约为初生重的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的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其对新鲜空气的需要。

3、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幼雏的消化器官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每次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酶的分泌能力还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容易消化的原料,配制高营养水平的全价饲料。

4、抗病力差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虽经多次免疫,自身产生的抗体水平还是难于抵抗强毒的侵扰,所以应尽可能为雏鸡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5、敏感性强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也很敏感,容易出现某些营养素的缺乏症,对一些药物和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应也十分敏感。所以在注意环境控制的同时,选择饲料原料和用药时也都需要慎重。

6、群居性强、胆小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并且比较神经质,稍有外界的异常刺激,就有可能引起混乱炸群,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所以育雏需要安静的环境,要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噪音以及新奇颜色入内,防止鼠、雀、害兽的侵入,同时在管理上要注意鸡群饲养密度的适宜性。

7、初期易脱水刚出壳的雏鸡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份,造成脱水。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所以在出雏之后的存放期间、运输途中及育雏初期注意湿度问题就可以提高育雏的成活率。

畜牧疾病治疗:土鸡雏鸡的生理特点


要想养好雏鸡,首先应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针对其特性,制定一整套的饲养管理制度,严格实施。雏鸡具有如下特点:

1、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鸡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到10日龄才达到成年鸡体温,到了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2、生长迅捷、代谢旺盛

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耗氧量大,饲料利用率高,在饲养上要满足其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供给新鲜空气。

3、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左右,到4周龄时增加到7%左右,而从育雏到体成熟,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1820周龄,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在脱羽时应注意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

4、胃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所以应饲喂易消化的全价饲料。

5、抗病力差

雏鸡对外界环境相当敏感,适应性差,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弱,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疾病流行。

6、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

雏鸡喜欢群居,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响声和噪声,以及新奇的颜色,并应防止鼠害。

鸡羽毛的信号有哪些?你知道吗?


有经验的老养殖户,可以会知道,鸡的羽毛状况的好坏也是鸡身体素质的一个外部反映。养鸡中,养殖户可以通过观察鸡毛,从而对鸡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那么,怎样通过鸡的羽毛来了解鸡的健康信息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羽毛蓬松、污秽、无光泽:见于鸡副伤寒、慢性禽霍乱、鸡大肠杆菌病、鸡绦虫病、蛔虫病、吸虫病、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等。

羽毛蓬松、逆立:见于鸡的热性传染病引起的高热、寒战,如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羽毛变脆、断裂、脱落:表现为鸡在非换羽季节的羽毛折断和脱落,见于鸡的啄癖、外寄生虫病(林刺膝螨,疥癣)、锌缺乏症、生物素缺乏症等;也可见于鸡自身啄羽、笼养鸡颈部羽毛脱落是与鸡笼摩擦的结果。

羽毛稀少或脱色:见于鸡的叶酸缺乏症,也可见于鸡泛酸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症。

羽轴的边缘卷曲,且有小结节形成:见于鸡锌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症或某些病毒的感染。

羽虱:检查时用手逆翻头部、翅下及腹下的羽毛,可见到淡黄色或灰白色的针尖大小的羽虱在羽毛、绒毛或皮肤上爬动。

羽毛囊炎:表现为羽毛囊处肿大,且有炎性渗出物渗出,见于皮肤型马立克病。

纯种鸡长出异色羽毛:见于鸡的遗传性变异、一些营养素(如铁、铜、叶酸、维生素D等)的缺乏等。

羽毛生长延迟:见于雏鸡的叶酸、泛酸、生物素、锌、硒等的缺乏。

以上及就是关于鸡的羽毛的信号反映。从上面我们知道,鸡的不同的鸡毛状况,反映的是鸡不同的健康状态,对于养鸡户来说,平时加强对鸡的观察是很重要的。通过对鸡的观察可以迅速窥视到鸡的疾病征兆,进而做好对该病的预防。

雏鸡的饮水与雏鸡的开食


:雏鸡饲养的第一周,是其一生中的最关键时期,要及时进行科学开饮和开食 (一)雏鸡的饮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初饮一般越早越好,近距离一般在毛干后3小时即可接到育雏舍给予饮水,远距离也应尽量在48小时内饮上水。因雏鸡出壳后体内的水分大量消耗,据研究报道,出雏24小时后体内的水分消耗8%,48小时后消耗15%。所以雏鸡进入鸡舍后应及时先给饮水再开食。这样有利促进肠道蠕动,吸收残留卵黄排除粪便,增进食欲和饲料的消化吸收。初饮后无论如何都不能断水,在第一周内应给雏鸡饮用降至室温的开水,一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初饮时要注意的是,仅仅提供充足的饮水还不够,必须要让雏鸡迅速饮到水,所以在初饮后要仔细观察鸡群,若发现有些鸡没有靠上饮水器,就要增加饮水器的数量,并适当增大光照强度。初饮时的饮水,需要添加糖分,抗菌药物,多种维生素。糖分可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也可用浓度为8%的蔗糖。加糖能起到速效性的补充能源作用,以利体力恢复,消除应激反应,并使开饲顺利进行。此外通过同时投给吸收利用良好的水溶性维生素,还有可能增强其抗病力。饮水加糖、抗菌药物能提高雏鸡成活率和促进生长,但要注意不影响饮水的适口性为好。

饮水的调教:让雏鸡尽快学会喝水是必须的。调教的方法是:轻握住雏鸡,手心对着雏鸡背部,拇指和中指轻轻扣住颈部,食指轻按头部,将其喙部按入水盘,注意别让水没及鼻孔,然后迅速让鸡头抬起,雏鸡就会吞咽进入嘴内的水。如此做三四次,雏鸡就知道自己喝水了。一个笼内有几只雏鸡喝水后,其余的就会跟着迅速学会喝水。引导早饮水的方法最好是结合雏鸡进舍放入笼中时,把每只雏鸡的嘴都放在水中蘸一下。雏鸡就能很快学会饮水。

饮水的温度:供雏鸡饮用的水应是18~20℃的温开水。切莫用低温凉水。因为低温凉水会诱发雏鸡拉稀。水盘的摆放。水盘要放在光线明亮之处,要和料盘交错安放。平面育雏时水盘和料盘的距离不要超过1米。

(二)雏鸡的开食

第一次给初生雏鸡投喂料即雏鸡的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

1.开食的时间在雏鸡初饮之后3小时左右即可第一次投料饲喂。开食不宜过早,因为此时雏鸡体内还有部分卵黄尚未被吸收,饲喂太早不利卵黄的完全吸收。有人试验,雏鸡毛干后24小时开食的死亡率最低,但开食也不能太晚,超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雏鸡的增重。

2.开食时的饲料形态开食用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最好用破碎的颗粒料,易于啄食且营养丰富易消化。如果用全价粉料最好湿拌料。为防止尿酸盐沉积而造成糊肛,可在饲料的上面撒一层碎粒或小米(用温开水浸泡过更好)。

3.开食的方法用浅平料盘,或报纸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将料反复抛撒几次,雏鸡见到抛撒过来的饲料便会好奇地去啄食。只要有很少的几只初生雏啄食饲料,其余的雏鸡很快就跟着采食了。头三天喂料次数要多些,一般为6~8次,以后逐渐减少,第6周时喂4次即可。食槽分布应均匀,和水槽间隔放开,平面育雏开头几天放到离热源近些,这样便于雏鸡取暖采食和饮水。料、水盘数量根据鸡数而定。笼养除笼内放料盘和料外,笼外的料槽中也放满料,便于雏鸡及早到笼外食槽中正规采食。食槽和饮水设备摆放

【小编总结】上文小编为您介绍了雏鸡的饮水与雏鸡的开食,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关注与支持。

蛋鸡生理变化有什么规律?蛋鸡生理变化了有什么措施?


蛋鸡和种鸡的使用年限可以长达数年,这期间一年四季种鸡蛋鸡的各种生理变化差异,养鸡人都将直接感受到。而这当中差异是和季节一样变化的,如果根据这种变化对种鸡蛋鸡进行饲养管理,不仅可以减少很多养鸡的麻烦还可以增加生产的效益。

(一)采食习性的变化规律成年蛋鸡、种鸡在夏季和冬季采食量有明显的变化,分述如下:

1.夏季采食量明显下降。蛋鸡在夏季气温高时,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因而采食量下降。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减少10%~15%;酷热时,可减少30%以上。由于采食量减少,摄入的蛋白质和钙也相应减少,因而导致产蛋量下降。此时应适当调整日粮。可按一减四增的原则进行调整。一减:即减少能量饲料,可比平常饲养标准减少0.966兆焦。四增:即增加蛋白质、钙质、油脂和青绿多汁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7%;钙质可提高到3.8%~4.0%;油脂可添加到占日粮的1%~2%;青绿多汁饲料可适量多喂,但不要超过30%。

2.冬季采食量明显上升。冬季寒冷,蛋鸡需要多消耗营养以御寒,所以采食量增加。当舍温低于21℃时,每下降1℃,鸡采食量即增加1%;此时,日粮的调整原则为只增不减。(1)增加饲料量,以增加10%为宜,不可过多,以免过肥。(2)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3)增加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含量。

(二)饮水习性的变化规律在一年中鸡饮水变化的突出季节在夏季,此时渴欲增强,饮水增加。在不冷不热的气候条件下,蛋鸡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2倍;在炎热条件下,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4~5倍。

相应措施:由于缺水可影响产蛋量,譬如缺水24小时,可使产蛋量下降30%。所以必须供给蛋鸡充足的饮水,但要有限度,不可任鸡狂饮,因过多饮水可引起水泻。夏季适宜的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4~5倍。

(三)产蛋习性的变化规律1月份最低,产蛋率为15%左右,以后逐月上升,4~5月份产蛋率最高为85%以上,为产蛋高峰期,以后逐月下降,至12月份降至20%左右。相应的管理措施:根据产蛋率的升降变化及时调整蛋鸡日粮,增减日粮的各种营养成分。在产蛋率低的月份,在保证蛋鸡健康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蛋白质、矿物质饲料的比例,以降低饲料成本。在产蛋高峰月份,适当增加蛋白质、矿物质饲料的比例,以满足产蛋和维持健康的需要。

(四)换羽习性的变化规律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成年鸡在秋季进行自然换羽,一般需要进行3~4个月。

相应的管理措施:(1)换羽期间鸡体代谢机能减弱,抗病力降低,产蛋停止。为缩短换羽时间,使鸡恢复体力,促进羽毛生长,尽快恢复产蛋,应喂给容易消化的优质饲料,蛋白质品质要好,数量要足,特别是促进羽毛生长的蛋氨酸及B族维生素要充足。要避免增加光照时间,以便尽快结束换羽。(2)根据换羽的不同表现进行选优汰劣。高产鸡换羽晚,秋末冬初才开始,经1~2个月就恢复产蛋。换羽时,主翼羽同时脱换数根。低产鸡换羽早,夏末秋初就开始,经3~4个月方脱换完毕。换羽时,主翼羽一根一根地脱换。(3)根据生产的特殊需要,进行人工强制换羽。一般在秋季自然换羽季节进行,因势利导,可缩短换羽时间一半以上;恢复产蛋后,开产整齐,可提高产蛋率9%,蛋重增加,蛋壳质量好,种蛋利用率高。目前,常用的人工强制换羽法有3种,即饥饿法、高锌法和激素法,生产中可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选用1种即可。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是什么?怎样饲养管理育成鸡?育成鸡指的是已满8周龄的雏鸡进入育成阶段,育成期是养鸡中的关键成阶段,为此养殖户要重视这一阶段养鸡场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育成鸡的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是肌肉和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整个育成期体重增幅最大,但增重速度不如雏鸡快。体重增长速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但脂肪沉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多;育成后期鸡的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在光照管理和营养供应上要注意这一特点,顺利完成由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1.育成鸡的选择

在育成过程中应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增加成本。一般第一次初选在6~8周龄,蛋用型鸡要求是:体重适中,羽毛紧凑,体质结实,采食力强,活泼好动。第二次选择在18~20周龄,可结合转群或接种疫苗进行,有条件的应逐只或抽样称重,在平均体重10%以下的个体应予处理。

2.日粮过渡

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料的更换是一个很大的转折。饲料更换以体重和趾长指标为准。?若达标,7周龄后开始更换饲料,分别用1/3、1/2和2/3的青年鸡料替换育雏料,更换期为一周;如果达不到标准,可继续饲喂雏鸡料,直至达标为止。如长期不达标,应查明原因。

3.限制饲养

在育成期防止鸡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或能量、蛋白质水平给予限制。减少饲料消耗,控制体重增长,保证正常的脂肪蓄积,育成健康结实、发育匀称的后备鸡,防止早熟,减少产蛋期死淘率。限制饲养多采用限量法,首先应掌握鸡的正常采食量,将饲料给量减少到正常采食量的90%,并保证饲料的质量。每1~2周称重一次,按鸡群的1%~5%抽样,不少于50只,以检验限饲效果。低于标准时,停止限饲;待鸡的体重超标时再限饲。保证每只鸡的采食、饮水位置,槽中料均匀。鸡群因注射疫苗、断喙、疾病、高温等应激时,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4.适宜密度

无论是网上平养还是笼养,都要保持适宜的密度,才能使个体发育均匀。网上平养时每平方米12~15只;笼养时每只鸡有270~280平方厘米的笼位,8厘米左右的采食和饮水长度。

5.性成熟控制

性成熟过早,就会早开产,产小蛋,持续高产时间短,出现早衰,产蛋量减少;若性成熟晚,推迟开产时间,产蛋量减少。因此,要控制性成熟,做到适时开产。控制性成熟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光照。特别是10周龄后,光照对育成鸡的性成熟越来越敏感。育成鸡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数应由长变短,或者是保持恒定,光照长度不能增加。一般8~10小时,光照强度应由强变弱。

6.育成鸡的管理

怎样正确运输雏鸡?运输雏鸡的正确方法


在养鸡中,鸡苗、雏鸡的选购是养殖的关键。养鸡户在进行养鸡之前,必不可少地需要进行雏鸡的选购,这时候就涉及到鸡苗的运输问题了。那么,作为养殖户应该怎样安全将购买的雏鸡运送到鸡场中?要怎样正确运输鸡苗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怎样正确运输鸡苗?

一、运输时间

运输时间不宜太长,运雏的原则是越早越好,时间出发点是以苗从育雏箱中出来的时间算起,短途运输控制在8-12个小时,长途运输控制在24-36小时内,并且在出苗前最好给苗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方可进行接运。这样可以及时开食和饮水。

二、专用运雏工具箱

包装盒最好是要有若干通风孔。方便通风。包装盒内部最好分格。每个格子大约20-25只,有利于保暖和管理,防止雏鸡在盒内相互践踏或摇荡不安。

三、时刻注意观察

发现雏鸡张嘴呼吸、叫声尖锐,车厢内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发现雏鸡扎堆,吱吱乱叫,车厢内温度过低,要及时做好保温工作。运输途中,最适宜温度是25℃左右。运输过程中勿停车。

四、车体要注意消毒

应对车体消毒后再进入场内。卸车过程速度要快,动作要轻、稳,并注意防风和防寒。

以上就是关于运输雏鸡的方法介绍。对于养鸡户来说,保证雏鸡的安全运输对于养殖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养鸡户如有在外面购买雏鸡的话,那么一定要保证雏鸡的运输安全,将雏鸡安全送达到鸡舍中来。

鸡的生理代谢特点是什么?


鸡的生理代谢特点是什么?了解家禽鸡的生理代谢特点常识知识,将便于养殖户高效进行养鸡场鸡群的饲养管理,对于家禽鸡生理代谢特点常识知识的掌握,也是科学养鸡技术知识的重点,养殖户一定要牢记于心,在平常养鸡场鸡群的饲养管理中要结合运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鸡的生理代谢特点是什么?

鸡的代谢旺盛,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初生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生长迅速,繁殖率高,雏鸡刚出壳时的体重左右35~40g。肉仔鸡经过8周饲养后可达到2000g以上,料重比2:1或更低。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怕热怕潮湿,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禽鸡的生理代谢特点常识知识的相关内容,养殖户要予以重视,掌握好必要的科学养鸡技术知识,结合家禽鸡生理代谢特点常识知识,遵循科学养鸡技术知识,高效进行养鸡场鸡群的健康养殖。

文章由养殖致富网(http://m.yz023.com/y/5243328.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